青蓝网>报告写作>开题报告>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2-06-26 19:23:04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近年来,我国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有了较大发展,听证会、讨论会、行政立法草案公共评论等形式的公众参与成为行政立法和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然而,该制度实施以来,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缺陷:公众参与能力和技术不足,激励机制缺失,行政机关组织公众参与的约束机制有待规范,公众参与信息反馈和保障机制亟需健全等。因此,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成为法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相关内容的探讨,深入分析该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希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该制度的理论研究,为该制度的立法完善提供参考借鉴;公众积极参与立法活动,能够进一步增强行政立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提高立法质量,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一直是近些年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公众参与的概念方面,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我国学者俞可平支持的广义说,即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民主生活的一切活动;二是以蔡定剑为代表提出的互动说,即公众参与是决策者与收到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人双向沟通和协商对话的过程;三是狭义说,即公众参与是指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广泛吸收私人参与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立法、行政决定、行政执行的过程,学者杨建顺对此观点予以支持。

  其次,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价值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实现公民权利的意义,李海青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行政过程是实现公民参政权、监督权、自由表达权等权利的基本途径;(2)制约公共权力的作用,俞可平等学者认为广泛的`民主参与是防止政府腐(fu)败、制约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3)提升决策科学性、合法性的意义,王锡锌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有利于广泛调动多元化社会的智识与信息,克服政府和精英立法弊端,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包容性。

  最后,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及问题方面,学者们肯定中国公众参与逐步走向有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从参与素质看,蔡定剑在《走向宪政》一书中认为,公众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其本身参与技术和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其参与范围;(2)从参与效果看,黄凤兰认为参与和决策脱节,缺少信息反馈,进而削弱公众参与的动力;(3) 作为公众参与新类型之一的网络参与,学者林华认为关于这种参与法规规范体系不完善,政府应对网络信息危机的能力不足,导致网络政治空间可能会成为虚拟暴力和群体的事件的导火索。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三)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三)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建议

  (一)建立激励机制,扩大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范围

  (二)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程序

  (三)建立健全信息保障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预期目标:通过该课题的探讨,加深公众参与理论的研究,健全行政立法制度。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价值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主要措施:通过上网和进图书馆搜集与课题相关材料,查阅相关书籍、报刊,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结合自己所学的法学知识,完成论文的写作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20xx.

  [2]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xx.

  [3]杨建顺.行政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利益表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xx,(5).

  [4]李海青.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民参与[J].行政与法,20xx,(4).

  [5]黄凤兰.公民行政参与的法律应对及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20xx,(4).

  [6]邵东华.论行政立法程序中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

  [7]代水平.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

  [8]Gellhorn.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J].Yale Law Jounaral,20xx,(6).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当今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加强,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近年来,我国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有了较大发展,听证会、讨论会、行政立法草案公共评论等形式的公众参与成为行政立法和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然而,该制度实施以来,在实践中暴露出诸多缺陷:公众参与能力和技术不足,激励机制缺失,行政机关组织公众参与的约束机制有待规范,公众参与信息反馈和保障机制亟需健全等。因此,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成为法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相关内容的探讨,深入分析该制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希冀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该制度的理论研究,为该制度的立法完善提供参考借鉴;公众积极参与立法活动,能够进一步增强行政立法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提高立法质量,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行政立法中的公众参与,一直是近些年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公众参与的概念方面,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我国学者俞可平支持的广义说,即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民主生活的一切活动;二是以蔡定剑为代表提出的互动说,即公众参与是决策者与收到决策影响的利益相关人双向沟通和协商对话的过程;三是狭义说,即公众参与是指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广泛吸收私人参与行政决策、行政计划、行政立法、行政决定、行政执行的过程,学者杨建顺对此观点予以支持。

  其次,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价值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实现公民权利的意义,李海青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行政过程是实现公民参政权、监督权、自由表达权等权利的基本途径;(2)制约公共权力的作用,俞可平等学者认为广泛的民主参与是防止政府、制约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3)提升决策科学性、合法性的意义,王锡锌等学者认为公众参与有利于广泛调动多元化社会的智识与信息,克服政府和精英立法弊端,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性和包容性。

  最后,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及问题方面,学者们肯定中国公众参与逐步走向有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从参与素质看,蔡定剑在《走向》一书中认为,公众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其本身参与技术和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其参与范围;(2)从参与效果看,黄凤兰认为参与和决策脱节,缺少信息反馈,进而削弱公众参与的动力;(3) 作为公众参与新类型之一的网络参与,学者林华认为关于这种参与法规规范体系不完善,政府应对网络信息危机的能力不足,导致网络政治空间可能会成为虚拟暴力和的导火索。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三)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重要价值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现状

  (二)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三)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三、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建议

  (一)建立激励机制,扩大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范围

  (二)完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程序

  (三)建立健全信息保障反馈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预期目标:通过该课题的探讨,加深公众参与理论的研究,健全行政立法制度。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价值分析法、逻辑分析法

  主要措施:通过上网和进图书馆搜集与课题相关材料,查阅相关书籍、报刊,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在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结合自己所学的法学知识,完成论文的写作

  五、主要参考文献:

  [1]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

  [2]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3]杨建顺.行政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利益表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4]李海青.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民参与[J].行政与法,

  [5]黄凤兰.公民行政参与的法律应对及完善[J].行政法学研究,

  [6]邵东华.论行政立法程序中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代水平.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Gellhorn.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ve proceedings[J].Yale Law Jounaral,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意义毕业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从一般意义来讲毕业论文是检验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来讲,法学本科开放教育试点,其目的是探索多种方式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路子。实践环节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试点项目的评价和远程开放教育的未来。

  二、毕业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求毕业论文是带有学术研究性的理论分析文章。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学生要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文章观点明确,材料详实,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2、内容要求毕业论文的体裁应具有学术性。毕业论文包括目录、提纲、论文摘要、正文、引用的参考资料,其中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它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毕业论文的内容容量与所给予的时间和学分相适应,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专科毕业生不得少于4000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选题要求

  (1)毕业论文的选题限于法学专业的范围内,一般以本科阶段所学课程内容为主要选题方向。

  (2)要紧密结合法学研究动态和我国立法、司法、执法实际。

  (3)选题避免过大。

  (4)选题避免过度集中,要有新意,要结合专业,学生自选两个题目,交指导教师平衡后,确定其中一个为你的论文题目。选题时要注明以哪门课程(法)为主。

  (5)学生在专科阶段所写的毕业论文不可直接或变相作为本科的毕业论文来使用。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2-07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30

本科开题报告06-2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10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14

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5-26

哲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28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3篇06-23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4-07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