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姑娘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姑娘教学反思1
《风姑娘送信》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以风姑娘送信为主线,介绍了燕子、松鼠、青蛙等小动物富有生趣的过冬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及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我在备课的过程中抓住每个环节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这些方面还是挺有感受的。
一、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识字教学
大量识字成为二期课改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将每一个的生字都渐渐被学生所掌握呢?我进行了思考,在识字方面我尽量采用让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来说,比比看谁认识的字多,谁认识字的方法好。在备课时,还对每个生字教学时的侧重点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信是小朋友熟悉的事物,教学一开始用谈话的方式引出生字“信”,在学习“信”的时候,我借助于实物及简单介绍,使学生识记这个生字。同时在指导学习这个字时,又理解了意思。这既让学生掌握了生字,又引发他们学习新知的欲望。 学生之间有差异,有的孩子在学前就认识了大量的汉字,课题中的“姑娘”一词,课文中的“落叶”“南飞”等词语,就让这些识字量较大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请他们做小老师教大家,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让其他的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认字。 风姑娘送的是落叶信。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制作的“接树叶”游戏来巩固学生的识字情况。随着飘落下的树叶上的生字,学生也兴致盎然地复习了本课的词语。 新教材重视书写指导,本课中“宝” “信” “叶”是要求书写的生字,因此由媒体演示了书写笔顺,指导学生分析字形,认识新部首“宝盖头”,并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这样在课堂中巧妙穿插了识字,有张有弛,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生字。
二、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层层推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虽然面对的是是一年级的学生,但在教学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反复读句、读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识字,是我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我在课开始,设计了让学生听录音看书,熟悉课文整体感知,并思考:风姑娘把信送给了谁?然后,把这几句句子组合起来,让学生逐句朗读,是为了帮助他们将全文的主线串起来,也降低了学生整段朗读课文的难度。接下来,让学生读小动物收到信后都说了什么?再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 学生自己读,学生有选择性的读,这些方法都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在他们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拼音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我则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部分分角色表演读是在课堂中创设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情境,让学习更富有生气,增加趣味性,同时让他们体会每一个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通过看图让学生模仿课文来说一说大雁、蚂蚁和蛇等其它动物接到风姑娘的信会怎么说。通过这样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风姑娘还给谁送信,他们又会怎么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四、多媒体与教学很好地进行整合。
在这堂课中,媒体的制作也为教学增色不少。由风姑娘吹出的落叶纷飞的情景,由落叶送出的一个个词语,还有那形象可爱的小动物都深深吸引了学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的学习氛围。 。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能学得更多、更好而不断努力!
姑娘教学反思2
1.重视识字和写字。
学生学了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读得准确,句子读得通顺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会认、会读、会记、会写并写得规范端正。这些应是一年级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学生上了第一课时后,虽然对课文已经初步掌握,但是仍然要留出一定时间来复习生字词语的读音,这对学生进一步读好课文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把句子读连贯。课文结束,我又用开火车的形式抽读生字卡片,基本上全班每人都轮到了。这些都是让学生切实过好认读关的具体操作。
2.图文结合,发挥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思维的”,讲的就是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我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将文本和图画紧密结合,在指导学生读句子之后,让学生看课文上的插图,学生通过对图上排队南飞的大雁、地下冬眠的青蛙、储备食物的松鼠、风中挺立的小树的观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情趣,从而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外,通过看图,并让学生说一说,“秋姑娘让大雁小心什么呢?”“请你当秋姑娘对青蛙说话。”“有只小松鼠说现在是秋天,时间还早着呢,我再玩一会儿,你是秋姑娘,怎么对它说?”“小树穿上了冬衣会说些什么?”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3.整体回归,拓展延伸。
在指导学生细读每一封信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齐读2-5小节,使课文不支离破碎。最后孩子们诵读全文,再次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和秋姑娘的心灵美。
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我们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再向课外拓展,我设计了如下环节: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出示“一封写给可爱的小燕子,xx。”“一封写给xx,xx。”让学生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在说话训练中进行情感思想教育。交流完,问学生: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学生都能答出全被秋姑娘写了信,学生明白枫叶的去处,与课文的开头呼应。
4.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识字、写字的第一条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可见,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喜欢认字,把读书认字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努力培养学生读书、识字、写字的兴趣,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姑娘教学反思3
读写结合永远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旋律,如何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想说想写的欲望,是每一堂阅读教学课的关键,我庆幸,找到了这个切入点。
教完《修鞋姑娘》这篇课文后,我在学生“情到深处自然言”的时候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堂练笔:茫茫人海苦苦寻觅,修鞋姑娘,你在哪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又见到了那位来自异乡的修鞋姑娘……让学生续编故事。一开始,我引导他们:“你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比一比谁写的故事最精彩。”课堂上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一会儿,学生们差不多都写好了,看见他们一脸的轻松,我对他们说:“现在请几位同学上来把他续编的故事念给大家听。”学生们显得很高兴,他们争着上来把自己写下来的故事念一念。最令人欣赏的是有几位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都跃跃欲试,在他们续编的故事中,有的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表情等外貌描写,刻画了现在的修鞋姑娘由于工作异常辛苦劳累,已经变得不是先前那样胖乎乎的了,而是瘦了很多,“我”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怜悯;有的抓住修鞋姑娘的动作描写,反应她修鞋还是那么仔细认真,心中油然而升敬佩之情等等,他们丰富的“奇思异想”赢得了同学们一阵热烈的掌声,一篇篇精彩的文章跃然纸上,“写的真好”我也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想不到,那一次我竟不自觉地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以后,这几位学生也喜欢上作文课,而且按时按量按质写好作文。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们平时总是在埋怨学生不会写作文,文章内容空洞,语句不生动,描写不细腻。其实不然,作文虽然是“心声”的吐露,但是既然是一种教学,我认为老师的引导到位则显得尤为重要,正所谓“情由心生,言以达情”。学生对作文的要求没有理解透彻,没有亲身体验,没有进入此情此景,没有自己想要说的话,以致每次的作文总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有写作文的兴趣与动力,所以总是草草了事,文章缺少动情细致的描写,索然无味。我也总结了这次作文成功的原因,主要是课堂上同学们深入理解课文,被修鞋姑娘娜工作虽然辛苦,但却态度认真,服务热情周到,并讲诚信的精神所深深地打动,也为作者苦苦寻觅却无半点音讯而焦急、愧疚,一肚子的话想说……
其实,作为教师只要引导到位,并努力捕捉孩子们(尤其是学困生)身上的每一个发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用激励的语言给予肯定,引导他们认识自我,鼓励他们挖掘自我,学生便会“扮演成功者”的角色,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使自己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这不也是身为教师的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吗?
姑娘教学反思4
这一节课我针对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在授课时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通过学习探究,自己去学习和创编歌曲,幼儿园大班音乐《柳树姑娘》教学反思。
一、导入环节,创设情境。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取的是小组合作,以情景和谜语导入:
本环节针对孩子好奇爱玩的心理特点,通过情境的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猜谜语来引出“柳树”使音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练习环节,巩固旧知。
这个环节我充分放手给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让学生复习学过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提问时采取小组裙带效应,多名小组成员共同参与。
三、新授环节,探究新知。
在新授的环节中,小组合作展示后,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通过跟琴反复听比后自己下结论总结新学知识点。
四、展示环节,创设和谐氛围。
小组合作进行律动、创作、创编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主动有效地参加到这些活动中来,在展示中扬起自信的风帆。五、总结环节,适当地与其他学科整合。
根据自己歌曲的实际情况而定,进行课程整合,结合朗诵赞美柳树的诗歌,拓展教学,拓宽音乐教学视野。
最后全体学生在歌声和舞蹈中结束本节课地学习,给全体同学一个展示的平台,这节课做到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能力。上课所选素材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掌握起来得心应手,让我感受到了充分放手给学生的成功。一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更重要的是学有所获。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学生参与是课堂生命力所在,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中开心的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和成功的快乐,让音乐课堂方寸地成为培养、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大舞台。只要作好引导,没有不会探究的学生,也没有不会合作的学生。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放手,把权力归还给学生值得我继续探索与追求。
姑娘教学反思5
在我组织的一个大班音乐活动《柳树姑娘》中我准备了柳树姑娘的图片和歌曲的图谱,并事先练习了歌曲的伴奏。整个基本按照教案的设计进行,由于歌词朗朗上口,加上图谱的帮助幼儿很快就掌握了。但是活动的趣味性不强,孩子只是常规地比较被动地接受。在活动进行一大半的时候,幼儿已经基本达到了技能方面活动的目标——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特点,也达到了技能目标——学习简单的方法学习合唱,那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呢?那情感目标怎么办呢?虽然是大班的孩子,但是我觉得作为艺术活动,它区别与其他领域的很大一方面是感受音乐艺术的美,体验它们带来的不一样的快乐。
于是我当时灵机一动模仿演出的形式,让孩子离开自己的座位,按照性别分成两部分,教师则充当报幕和指挥的角色,让孩子好像置身于舞台中一般,根据我的手势提示,幼儿控制自己的音量。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觉得特别的兴奋和愉快,他们在掌握这首歌曲的基础上,不仅体验了合唱的快乐,而且也接触了合唱的基本形式和方法。对孩子对我都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姑娘教学反思6
《弹琴姑娘》是西师大版第四单元的一片精读课文,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老师配以及时的启发、点拨、引导和补充,组织学生抓住优美句段、关键语句进行品读,感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读的形式多样,有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齐读、男女生赛读等,让整节课书声琅琅,读得有目的、有层次,这一点效果很好。
只是刚开始让学生汇报自己喜欢哪个季节,有何感悟时,学生说得不太好,这时我就亲自范读,然后再让学生说说琴声怎样,从侧面说明了什么。这样一引导,学生都会说了,读得也很投入,尤其让读书有感情的同学配乐读,更增添了课堂效果。对于间接描写的写法,由于是学生初次接触,所以就需要老师的讲解。背诵的方法,我也没有忽略,搜集了几种方法记忆方法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特点在实践中运用,学生背诵的兴趣很高,一会就会背了,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背诵效果更为明显。
姑娘教学反思7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而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呢?根据《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一课的文本特点,我进行了这样的思考:这一课主要写战争年代,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战后,长大成人的孤女专程前来中国看望将军,不忘将军救命之恩。这件事成为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从中我们可以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情怀。在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能够想象40年后,美穗子一家来到中国谢恩的场景。我打算抓住这个读写结合的点, 因为这道课后练习既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支点。
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写话练习。
【教学片段】:
在学习完课文,了解了聂将军救出孤女、照顾孤女的内容后……
师:同学们,时光荏苒,时代巨变。当年的“小姑娘”生活得好吗?美穗子全家在1980年7月10日坐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那天恰好是她44岁生日。美穗子万万没有想到,她在北京机场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的欢迎”。聂帅的女儿聂力对她说,“见到你很高兴,我父亲一直等着你的来访。送上我家里盛开的玫瑰”。美穗子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也没有料到,在北京饭店,人们已经为她摆上了漂亮的生日蛋糕。40年后,她终于见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聂将军,见面的情景十分感人。你能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吗?
生展开想象,自由练说。
指名交流,学生交流时大多谈到了人物见面时的语言。根据这样的情况,我进行了适时的点拨:“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神情呢?他们还会做些什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交流后,我播放了美穗子与聂将军重逢时的影片资料,学生见到了真实的影像资料后,语言描述更丰富了,尤其是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的描述更为生动。
例如:
生1、美穗子和她的家人见到了聂将军。美穗子深情地望着聂将军,眼眶中溢满了泪水,激动地说:“将军,时间过得真快,我们40年没见了,回忆40年前,您是多么的慈爱,多么细心的照顾我、呵护我。我竟现在才来报答您。”说到这儿,美穗子紧紧地握住了将军的手,哇哇大哭了起来。美穗子看了看3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说:“将军,您看,这是我的孩子。我会像您一样,告诉他们应该本着国际主义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为祖国而奋斗,他们既是我的儿女,也是您的儿女,谢谢你的救命之恩,谢谢!”
生2、美穗子轻轻地推开了北京大饭店的大门,只见大厅里站着一位慈祥的老人,看上去神采奕奕,颇有精神,那不就是美穗子朝思暮想的聂将军吗?于是,他激动地奔了过去,眼泪溢满眼眶,她深情地说:“恩人!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啊!”看着生活幸福的美穗子,聂将军不禁笑了:“如今我能看到你生活幸福真的很高兴。中日两国友好是两国人民一直的心愿,你要为促进中日的友谊而努力啊!”美穗子不住地点着头:“将军,我会以您为榜样,成为中日友谊的和平使者!”
想象说话与写话的环节是课后的“习题”,也是《补充习题》上的“作业”。过去在教学时,这样的“作业”往往留到学生在课后完成,因此效果就得不到保证,尤其是学习态度还存在问题的学生。这堂课上,大概给学生5分钟,我通过激情的导语创设了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先自由练说,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请你关注一下他们在见面的时候,有着怎样的神情?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也都入情入境。这样的“语言训练”融合在“学习的过程”中,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美中不足的是留的时间太短了,大部分学生来不及写完。
姑娘教学反思8
一、可取之处
上完《棉花姑娘》这篇课文,本人静下来做了一番思考,觉得以下几点是做地比较好的:
1、三维目标设计得体,并且在教学中落到实处。
2、整节课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过渡自然。特别是一些过渡语,做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如:在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我的设计如下:棉花姑娘多漂亮,谁来夸一夸她?
生1:棉花姑娘长得白白的,真好看!
生2:棉花姑娘,你好漂亮,我能跟你交朋友吗?
……
师:是啊!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小姑娘呀!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叫她的名字。
生一齐亲切地喊出“棉花姑娘”。
学生在一种无意识当中老师就把他们带进了学习的课题中,改变以往陈旧的呈现方式,学生学得轻松、自在,筑起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安全感。
3、学生思维活跃,上课能即使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问题,使课堂生成更生动、形象。
课堂预设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课堂生成却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上课中一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说七个斑点,就想七颗星星,但是星星是黑色的呀?”我没有一下子就回答她,而另一位学生马上接着他的话题,“课文里只是说好像,又不是真的。”是呀,多好的解释,让我从一时无从解答的困境中走出来。其中这学生提的问题并无多少价值,但是解答的这位同学能一针见血,把他的思路及时拉回,而不把课堂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争论上。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点设计到位,初见成效。
这篇课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放在哪个环节好,我想了好久,最后终于选在了课文的第3、4自然段,因为这两段与第2自然段是并列的,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学习指导方法,让学生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完成该两段的自学,不必按部就班地一段一段学,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通过自学,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从而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有待改进之处。
每上完一节课,我想不会很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下所述:
1、上课拖堂。这是上课中出现最普遍的一种现象,教师生怕学生不懂,苦口婆心,结果自己说多了,把时间占久了,自然而然时间就不够用了,而且这又是一节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一定要展现给孩子们看,要不实在是太可惜了。
2、课堂调控能力不够。教师是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这节课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课堂中过分地关注是否教学民主、平等,学生有问题举手就让他说,这是对的,但是太多的学生举手,都让他们说势必会显得有点课堂凌乱,整体感不够清晰。
3、合作学习点落实了,也让他们合作了,给学生展示合作成果的平台太窄了。这节课由于时间关系,只请了一组上来展示,这个面就太窄了,其实合作学习完之后,后续工作是非常关键的,让他们尽情地展示以后,会养成一种合作的欲望,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
姑娘教学反思9
《棉花姑娘》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组第30课。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棉花姑娘哀求啄木鸟、燕子、青蛙等为本人治病的故事,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燕子、青蛙、七星瓢虫、啄木鸟分别吃哪样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下面摘录在教学《棉花姑娘》第二课时的教学片段和相应的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片段:
教师:同窗们知道最终是谁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学生(齐声回答):七星瓢虫
教师:对。在课文的第5自然段就告诉我们这个答案,请同窗们阅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并想一想应该怎么把吧表演出来呢?
(学生本人练读,师出示课件第五自然段)
教师:这段话里,有多少个角色?
学生:三个。
教师:那几个角色?
学生:棉花姑娘、七星瓢虫还有一个导演读叙述部分。
教师:我们学习小组有六人,三小我一组来一次表演,怎么样?
学生:好
教师:请三人小组长分配角色,赶快演一演吧!
(学生三人一组分配好角色,有的演棉花姑娘,有的演七星瓢虫,有的读叙述部分)
教师:哪一组想上台来演一演?
(三人上台)
下面的小挚友要认真听,注意看,假如他们演得确实很好,请给点掌声;假如你觉得还得改进的话,请你来当导演引导一下该怎么演。待会儿我们要评比选出最佳演员和最佳评委。
生表演后,台放学生有的鼓掌。
教师:教师看到有的小挚友为他们鼓掌了,他们到底演得怎么样呀?
学生1:我觉得七星瓢虫飞的时辰还要拍者同党,不能暂停。
学生2:我觉得棉花姑娘演得好,她在问七星瓢虫的时辰很惊讶。
教师:你是说她脸上有惊讶的表情吧?
学生2:是的。还有,导演谁人“圆圆的”读得不够圆。
教师:那,你觉得应该要怎么读?
学生2:“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
教师:(对着七星瓢虫):导演,能接受吗?
学生(颔首):能。
学生3:导演读“飞来了”读得太快了,表演的人不能一会儿飞那么快。
学生4:七星瓢虫应该从远处飞来。
学生5:七星瓢虫在问棉花姑娘的时辰要边飞,要不回失踪下去的。
教师:小演员们,你们能改进吗?
学生:能。
(三人再次表演,全班掌声)
教师(小结):棉花姑娘的表情照旧那么惊讶,不过,教师要对七星瓢虫提个建议,很快吃光动作要快些,行吗?
学生:行。
教师:我们的最佳演员应该评给谁呢?
学生:应该评给棉花姑娘,应该评给导演。
教师:教师要给这两位最佳演员戴上小红花,我们的七星瓢虫还要加把劲呀!最佳评委应该评给谁呢?
学生:应该评给立昊、应该评给怡昕!
教师:教师也要为他们戴上最佳评委花。
教师:小挚友会演,会评了,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吗?谁来读?
学生:读
教师:谁来评一评?
学生:不要读得太快了,只要把“忽然”和“很快”这两个词读得快点就行了,要不就没感情了。
教师:要怎么读才是有感情,你能来读一读吗?
(学生有感情地读)
教师(指着屏幕):她读得真好,我们也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学生:(齐读)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在教学《棉花姑娘》第五自然段时,为帮助学心理解,我让学生通过合作表演来理解了“很快”、“惊讶地问”等词语,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又让学生对表演进行评议。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浏览,又尝到了成功的舒畅。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真正进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个教学片段中,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中,学生指出“圆圆的”一词要读得圆一些,这是件好事,但我没有及时指导更为主要的词语“很快”和“惊讶”应该怎么读更好,使得此处的品读理解只停顿在浅条理上。在鼓励学生方面,往后应该像赵志祥教师说的那样,对学生不要太悭吝要多看一看他们提高的地方,让他们常常尝到成功的舒畅
姑娘教学反思10
核心提示:《棉花姑娘》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本文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文中把棉花当做人来写,棉花姑娘因为长满蚜虫生病,先后请燕子、啄木鸟、青蛙给她治病,但都没有如愿。最后一群七星瓢虫飞来治好了棉花姑娘的...
《棉花姑娘》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本文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文中把棉花当做人来写,棉花姑娘因为长满蚜虫生病,先后请燕子、啄木鸟、青蛙给她治病,但都没有如愿。最后一群七星瓢虫飞来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文章语言简洁,句型相仿,易于被学生接受。
在教学设计时,我结合课文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作出了一下几点设计:
一、转变识字形式,在语境中学
低年级的教学以识字写字为主,识字方式应该多样化。但是识字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有所调整。这篇课文生字不多,只有“姑、娘、蚜、治、盼、啄、斑”共七个。第一课时,我准备上第一至四自然段,生字除了“斑”有六个。由于生字少,而且每个字特点鲜明,我尝试把生字放在语境中学,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开头解题,学生就学习了“姑娘”二字,他们轻而易举就说出了加一加的识字方法来认字。并结合意思,姑娘是指女孩儿,所以这两个字是女字旁的字。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中,结合棉花姑娘生病的原因,认识蚜虫,并识记“蚜”字,运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并认识到蚜虫是一种虫子,所以它是虫字旁的字。接合学生亲身感受,棉花姑娘生病很难受,所以盼望医生来治病,自然承接学习“盼”“治”字。观察教师动作,领会“盼”表示看的意思,与“目”有关。
当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学生认识啄木鸟这一新朋友,我以编顺口溜的方式教记“啄”:一点像小虫,用口啄出来。这时,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感到学习生字很有意思。
二、扮演不同角色,在语境中读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是低段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重点。语感的培养应该从小熏陶。处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非常喜爱其中的童话角色。所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童话角色,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乐于朗读课文。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感受到棉花姑娘的心情,自然而然就把课文的感情读出来了。棉花姑娘与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对话,都采用了同一种句式,学生并没有感到句子很难读。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学找不同的角色所说的话,初步感受分角色朗读的技巧。
三、结合生字教学,学以致用
新课标也指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我觉得,低段虽不要求达到很高程度,但力所能及的范围也是可以触碰的。“请”“帮”这两个字表现了棉花姑娘的礼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他们可以利用生活经验,给这两个生字组词。学习用“请你帮我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说话,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教育他们与人交际应该文明礼貌。
尽管教学设计反复修改,但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经过各位专家领导的点评,结合班级管理实际,本堂课依旧存在很大不足。低段教学应该以识字写字为主,识字形式应多样化,提高写字教学的比重;课堂中,应关注学生细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设计应以生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备课备到每一个学生。
至此,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小学低段语文教师的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我们年轻一辈更加脚踏实地的学习。
姑娘教学反思11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蚕也不例外。在暖洋洋的春光里,它们迫不及待“钻”了出来。《蚕姑娘》是一篇富含知识性,但又不乏童趣的文章,生动的语言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而且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插图也十分惹人喜爱。对这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积累。
尽管这篇课文中画了许多插图,蚕的一生也介绍地十分明了,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蚕仍是十分陌生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鲜少有人亲眼看到蚕宝宝了,更别说蚕床、蚕山、茧子了。因此,我预先布置了学生回家收集有关蚕的知识,学生有的从《拓展阅读》中了解到蚕其实还喜欢吃生菜等其他食物,有的从网上查到蚕丝的用途,有的从课外书上找到蚕一生的生长图片,还有的在爷爷奶奶的指点下认识了桑树、蚕床和蚕山。当我提出“你对蚕了解多少”时,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学习课文自然也兴趣十足。
二、扶放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已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先生如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学生会学,才能更主动地获得知识。本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有着几乎一样的结构,连文字都大致雷同。面对这样的文章,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方法,一味的抓重点词,训练朗读,是肯定不行的,也是相当无味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先教后放的方法,重点教学了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又……又……”的用法,找出关键动词“吃、睡、脱、换”。后面几个自然段让孩子自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加大了课堂密度,也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学”的乐趣。在了解每次蚕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体会“醒了,醒了”的兴奋,领悟到生命成长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音符,对生命充满不尽的敬意。
姑娘教学反思12
《柳树姑娘》是一首曲调优美、轻快的简易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全曲以“X·X”为基本节奏型。抒发了人们对美丽的春天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本节课的教材分析,我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基本理念。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唤柳树、迎柳树、赞柳树、唱柳树、舞柳树”这几个环节,学生能够从中充分感受歌曲,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
一、情景创设引人入胜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特意用“猜谜”的形式引出主人公,“湖水替她照镜子,风儿帮她梳头发。”这一形象的比喻,学生马上就猜出了谜底,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我接着趁热打铁,“今天将柳树姑娘请到我们课堂中来,我们将柳树姑娘唤出来吧!”在这条节奏中加入了附点四分音符的学习,难点的慢慢渗透,为接下来的歌曲学习铺垫。随后邀请春风春雨的加入(歌曲中的片段旋律),慢慢掀开的柳树姑娘的面纱。
在情景创设的这一片断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注意力也非常的集中,非常乐意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在轻轻呼唤柳树姑娘和柔柔春风、春雨的加盟中,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知柳树姑娘的“婀娜多姿”,从中体会到音乐的美感。
二、师生合作培养合唱能力
三年级开始歌曲二声部合唱就已经开始慢慢渗透学习了,这首柳树姑娘其实算二声部的一个伴唱的形式,相对于合唱来说简单多了。所以我直接用了师生合作这一方法,学生唱主旋律,我来唱二声部伴唱,用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聆听体会。又运用对比法,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范唱体会顿音的作用。师生的合作作为一个衔接,最后让生生合作,两声部互相聆听感受。
三、拓展延伸丰富体验
最后环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表现的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已经有了自己的体验。我让学生想象,春风一吹,柳树姑娘会随风起舞,那我们班的柳树会舞出什么样的动作?给你自己最喜欢的歌词加上动作?小组讨论很热烈,学生也很享受这样的创编,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创编能力,也同时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当然在课堂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
1、由于预设的内容较多,所以上课中过程中还是有点赶,许多细节都没有做到位。
2、这首歌曲中的强弱处理很多,在多次引导下学生强弱处理的还不是很好,要用其他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一重点。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改进,有进一步的提高!
姑娘教学反思13
《秋姑娘的信》教后反思 今天的组内公开课,我讲了《秋姑娘的信》这一课,课文描写秋姑娘在秋风中姗姗而来,她带来了亲切的叮嘱、暖人的信笺和美好的祝福,让我们细细品味《秋姑娘的信》,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是从这几个方面备课、上课以及反思的。
一、知常识
一年级的孩子对季节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孩子们会好奇地问老师秋天到底长什么样,文中的精美的插图可以解开这个迷:美丽飘逸的秋姑娘、空中飘飞的红枫叶、排成人字形队伍南飞的大雁、地下冬眠的小青蛙、储备食物的小松鼠,当然还有小朋友们身上穿的衣服,这一切都在告诉孩子们,原来秋天是这样的,让孩子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
同时我们的孩子还会知道这样的常识:秋天到了,大雁要南飞、青蛙要冬眠、松鼠要储食,大自然充满了无限的情趣。再让孩子们观察观察周围的变化,加深对秋天的印象。
二、品细节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片片”告诉大家秋姑娘的好朋友很多,所以要写的信很多。“片片”与“片”相比,让孩子初步体会叠词的用处。
“咦”“哈”这两个拟声词运用得恰到好处。秋天枫叶凋零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孩子却很吃惊与好奇: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咦”要读出惊异的语气。当孩子联想到秋姑娘写信时,会恍然大悟: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 “哈”要读出舒畅的语气,更好地表达对秋姑娘的赞美。“全”与第一自然段中的“片片”相照应。
三、悟感情
本课的教学目标里明确指出: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系。细读课文,字字句句饱含朋友情。秋姑娘要大雁飞行时“多加小心”;要青蛙冬眠时“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要贪玩的松鼠“快准备”“食物”;要山村的孩子给小树裹上“冬衣”等等。充分表达了秋姑娘对好朋友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告诉孩子们这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小朋友们也要像秋姑娘那样懂得关心别人、体贴别人,朋友间要互相关心。
四、明做人
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造型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秋姑娘的信》中秋姑娘的形象是孩子们所喜爱的,因为喜欢,孩子们会主动向她看齐,学习她关心别人、体贴别人,这正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教会孩子做人。
让孩子们想想:秋姑娘要写好多好多的信,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帮忙?你会给谁写信?是敬爱的老师、勤劳的农民伯伯还是保卫祖国的解放军战士呢?等等,为他们送上你的问候吧!
这节课后,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一环节的处理,即替秋姑娘写信。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帮忙?你会给谁写信?是敬爱的老师、勤劳的农民伯伯还是保卫祖国的解放军战士呢?等等,为他们送上你的问候吧! 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刚接触课文,只要简单回答,或者照书上原句说说,没想到学生的想像力非常丰富。有两个学生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学生说:“我要写给咱们班生病的张宸瑜同学,希望他的病快点好,我都想他啦!另一个学生说:“我要写个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把我养育长大。”课后,我仔细想了想,真不能低估的一年级学生的能力,只要课堂上正确的引导,就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强学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这节课中,我认为自己比以往的教学提高之处在于,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语文教学方法,我通过范读,指导读书、学生个读、赛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悟文本,诵读实践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感培养、语言积累得以实现的佳径。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语言的感染力。
关于这节课还有一点感受,就是在备课环节还要在细节处多下功夫,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利用教师范写,更详细的指导学生书写,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有更直观的认识。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目标,今后的备课中多在这方面下功夫,也要多想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姑娘教学反思14
师:通过刚才的发言,老师知道对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读懂了不少内容,如燕子不给棉花姑娘治病是因为它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还知道了蚜虫喜欢吃棉花的叶子等等。这说明同学们真会读书。那么你们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呢?
(不少同学都举起了手,教师点名发言。)
生:我不懂啄木鸟为什么不给棉花姑娘治病?
生:我不懂青蛙为什么不给棉花姑娘治病?
生:我不懂青蛙说的这句话: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难道棉花不是长在田里吗?
生:我不明白七星瓢虫为什么要告诉棉花姑娘自己叫什么名字?
师:嗬!问题还真不少哇!其实呀,有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里,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讨论后才能解决。你们能不能通过读书,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齐答)能!
师:有没有这个信心?
生:(充满信心)有!
师:下面你们读书吧!如果把这些问题读懂了,你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如果仍然读不懂,也可以找前后桌同学讨论一下。
(生自由读书,也有相互交流讨论的,老师巡视相机点拨。)
师:现在已有不少同学在举手了,看来有许多同学都读懂了,下面请你们介绍一下,你读懂了哪些问题?
生:我读懂了啄木鸟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蚜虫不是长在树干上,所以它不会捉。
生:因为啄木鸟的嘴又长又尖,蚜虫太小了,它吃不到蚜虫,所以啄木鸟就不给棉花姑娘治病。
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真行,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谁再说?
生:我也明白了青蛙为什么不给棉花姑娘治病,因为它只会捉田里的害虫。
姑娘教学反思15
表演课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它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体现了低年级学生勇于自我表现的特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本事与组织本事。
《棉花姑娘》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分主角进行表演,取得了必须的效果。在表演课文前,我先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确定每个学生扮演的主角;然后让学生操练各自主角的动作和语言;最终进行小组的表演竞赛。在表演课文时,每组学生十分进取。有些学生表演得形象生动。有个扮演棉花姑娘的学生演棉花生病时就蹲着身子耷拉着脑袋,让人看到了一个生了病的小姑娘无精打采的神情。棉花姑娘最终病好时,她舒展手臂慢慢地站起来,还做了个开花的动作,将小嘴笑得甜甜的,多么开心啊!
可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表演要求过高,没有充分研究学生的因素。表演要求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而定,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对课文进行必须的文字上处理,就应当及时予以肯定。二、忽略对作为观众的学生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好动,不能专心地观看其他学生的表演。教师应当在表演前提出对当观众的学生的要求。三、忽略表演后学生的评价。如果让小演员向教师、同学谈谈自我表演课文的感受与自我满意程度;让当观众的同学也来评评表演的同学表现得如何。这样做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总之,表演课文这一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合作意识。
【姑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11-16
《秋姑娘的信》教学反思08-31
美术教学反思12-05
购物的教学反思12-03
杠杆教学反思11-30
《麻雀》教学反思11-23
考试对教学反思11-22
教育教学反思11-21
陶艺教学反思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