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顶碗少年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的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解读教材时发现文本有很多的点可以切入,如顶碗少年的表现,观众的反应,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的几次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不可能照顾这么全面,权衡之下,只能忍痛割舍,抓住少年的表现来设计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为了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然后让学生品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抓住少年的神情表现来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同时穿插观众的反应,老者的描写,既深化了少年的`形象又适时进行习作的指导。
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领悟做人的道理。
本堂课我的整体思路是清晰的,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引导孩子学习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中,由于太过于着急和担心,没有很好地放开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把整个表演过程分解地七零八落,失去了整理感,十分琐碎,其次,在教学少年两次失败的时候语句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写作上的技法没有点明,以致后面的相关教学有点模糊。如果能做到位,学生后面的理解会更轻松,更到位。再次是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省略号的处理,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省略号,而是直接点出省略号,过分地引导孩子去学习,一直牵着孩子在前进,在处理时也没有很好得利用省略号的作用,去引导孩子发挥想象。
一堂课,一次锻炼,从锻炼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使得驾驭课堂的能力逐步提高,能更加从容地站立在课堂之上,我想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2
六年级语文下册《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让他们用平时学到的本领去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结果,效果还真的出乎意外,让我比较满意。至此,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教会学生解决阅读上的障碍
阅读障碍包括难读的字词,难写的字词,难理解的字词,这些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熟练的使用工具书,短时间内处理掉。难读的句子即表示观众复杂心里的句子,让学生正确断句,读通顺、流畅。个别段落,老师有必要再次范读。
二、放手让学生自学
选编略读课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精读课文的教学老师教给学生不少阅读方法,怎样抓住文章的中心,怎样领会词语、句子,怎样掌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怎样积累优美的字词、句段等等。再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大胆做到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一切。老师切不可把时间都包揽下来。我认为,老师要做的就是进行检查、督促,严防个别学生走过场,个别问题老师还需要及时点拨。
三、深刻理会“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写这一场复杂的表演,惊心动魄的表演,难度很大的表演,都是为了突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都是为了教育学生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困难不气馁,不被困难压趴下。教学中一定要不偏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美的句子,老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积累,去阅读、去体会。如果每课教学都能做到这些,学生的词语量就会快速上升,作文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3
【教材简析】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本文教学要点,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从顶碗少年的行为、神态展示人物精神风采;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语文课堂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班上人多,大多情况下,课堂讨论发言也是一支小分队在活动,但是在公开课场合的大多同学表现就像顶碗少年一样都有成功的强烈愿望,只要给机会,一定图表现。二是大多同学的形象思维大于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显得简单肤浅,不过现在借助教辅书答题的现象有所好转。
【教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想达到的目标是:
1.立足文本,注重对重点字、句、段的解读。在设计本文教学时,我开篇即抛出表演是不是成功、精彩的问题,想趁着激化的矛盾,围绕成功、不成功两大矛盾读文寻句进行分析。这一环节来看,有理有据的目标是实现了,困惑与遗憾仍在:A.我抛出的问题圈套,学生反应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激烈,是学习资料的影响还是他们单纯天真的思维习惯或是认定了的人生价值观呢,是他们看杂技表演或是待人处事并没有我们成人的挑剔吧?反过来一想,我们有必要对杂技表演的精彩评判降低标准么?技艺不精,苦练就是办法。这个少年需要的是鼓励、宽容不是欺骗。B.我这个设计只是我的借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但人家使用的时候,是确定统一使用的,因为最终的结论是顶碗少年的表演是成功的。而我,却分开来用,可以这样说虽然他的表演并不成功,但他精神上绝对是成功的我不知道这个提法行不行。C.在讲述与板书时,我过于集中少年的表演,对他的精神面貌的词语一笔带过或只字不提。如第二.三次表演时歉疚、不失风度、沉着、急忙晃动、深深的鞠了一躬,要学习少年的精神不能不分析他在场上表演时,无论是精彩、紧张还是失败时的气度与风度,沉着、冷静,非凡的'意志与定律。这是一个让人赞叹不已的男孩子。对这些细节的忽视,现在想来,这真成了课堂最大的败笔了。D.
在记者采访环节,我在110班上试教课,可以说发言的同学全都提到少年的第三次成功是师傅(老者)的鼓励,而111班却没有一个同学提到,全都信誓旦旦豪情满怀说是自己坚定的意志与拼搏的精神,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学是我的生命,我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我希望能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我早说过,我喜欢六年级课本,因为这些选文更贴近学生的思维与生活。我也利用我的特权给学生搭建一个个成功的台阶,让他们找回自己鲜活的生命。春天来了,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了他们课堂发言的权利或是让少数同学垄断。因此,我常在课堂上叫一些并没有举手的学生,也发现我的鼓励与帮助能取到好效果。在仿写课文精彩片断的时候,我干脆叫一竖小组或一横小组,发现不少并不出众的学生也能写出精彩的句子。教有术,学有法,我一直在寻找与尝试。学生喜欢听故事,我就围绕学习的课文找相关的故事资料,有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有相关主题的其他故事等。学生喜欢有悬念,来一些猜一猜,想一想,改一改,评一评。学生喜欢竞争,就要开展学习小组讨论.争论.辩论,代表小组发言。学生喜欢表现,就要鼓励、宽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学生喜欢看表演,我就让学生排演课本剧。
3.换位思考,感悟人生。我设计的三个问题带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换位,换成少年本身、老人和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当时的情境,有利于加深对主题的感悟。在课堂上,我欣喜的看到,有好几个平常并不举手的同学,就像文中的项碗少年一样,在课堂这个表演舞台上羞涩而坚定的高举着手。像周涛,他一举手,我看到立马叫了他,他响亮的回答了,不需要赞扬呀,他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后来我又叫了一次,他回答得更好了。他不知道,当老师的我,也是多么的喜悦。像龙杰同学,我叫了她,她有些紧张,但毕竟完整的回答了问题,下一轮的时候,她居然举了手。像周汉同学,平常我喜欢他思维的独特性,在他并不举手的情形下叫了他,他没有回答但我们师生之间并不尴尬,这很正常呀。我就是要制造一些不确定因素,来训练学生的机智、从容与豁达。其实,我也何尝不是那个顶碗少年,虽然不是第一次上台表演,但每一堂课永远都是新的,不可预料的。学生在期待有效、自然、快乐的课堂,我也希望在课堂中,从学生身上得到快乐。每一次教学总有新的收获与感动。我想,只要我一直在舞台上表演,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我的教学技艺也一定能像杂技艺术家一样炉火纯青的!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了不在学生面前出丑,就要勇于在同行面前出丑这是我的宗旨。公开课只是一个案例,在此,我真诚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点。
你的参与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4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顶碗少年》。故事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连续两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沉着冷静地重新开始,最终第三次表演成功了。
在少年第二次失败后,课文中这样写到:“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我随即问学生:“观众为什么要这样喊?说说你的理解。”
小雅说:“因为少年已经失败了两次,观众不相信他了,所以不让她演了。”
小江说:“这是激将法,让少年下去,就是鼓励他继续表演。”
小正说:“可能观众怕少年再打碎了碗,会浪费钱。”
……
一时间,众说纷纭。
我没想到,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能这样理解。我对他们一一进行了反驳:“如果观众不相信少年,那为什么在他第一次失败后还要忍不住拍巴掌呢?同学们再想一想,每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家长会对你说什么?难道说你不行?另外打碎几个碗算不了什么。”
此时同学们都很纳闷,默默不语。我适时引导:“同学们想一想,顶碗少年第一次失败了,他没有气馁,没有就此灰心,而是再一次顶起碗来。如果你在现场,看到了这种场面,你有什么感受?难道你不会被少年那坚持不懈的精神而感动吗?”同学们似乎明白了点什么。“大家此时再想一想,观众为什么不让少年表演了呢?”
“那是观众对少年的`关心,鼓励少年。”
“观众舍不得少年,怕少年再次失败会承受不起打击。”
“观众怕少年从此失去顶碗的信心,因此不愿再让少年顶碗了。”
听到了孩子们这么一说,我舒心地笑了:“观众如此呵护顶碗少年,少年却没有因此放弃表演,而是再一次鼓足勇气顶碗,最终成功了,博得了全场的喝彩。你从顶碗少年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应该坚强……”
“我知道了做事不要怕失败……”
“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孩子们说得多么好啊!这节课解决了这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纠正了孩子们偏颇的思想理解,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5
教学《顶碗少年》这一课,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链接语,明白本课的学习目标。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表演?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来默读课文,学生们于是阅读重点段3—7自然段,勾勾画画,批注感悟体会。抓住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进行体会,体会顶碗少年的内心世界。
学生们从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从观众的表情、言行的描写,对“碗”的具体描写中,感受到了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表演。从老者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到了老者对少年的宽容和鼓励,所以是一场“体现关爱”的.表演。从作者的感悟中,体会到了这是一场“难以忘怀的”表演,学生们体会得很好,关键是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到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们的感悟很深,不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有感悟,而且从文末的省略号中也读出了感悟。我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来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们体会到了作者的人生启示——那是面对挫折,要勇于拼搏,不要轻易放弃的精神。
因为这一课通俗易懂,学生们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结束之处,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该如何在行动中向顶碗少年学习,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今天我们学习了《顶碗少年》这一课,通过指导学生品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我与学生共同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面对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突破重点,我通过让学生亲身感受表演的成败与文中少年的成败形成对比,通过观众的反应和和自己面对失败后,体会在观众的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在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困难和失败,他们是如何做的?其中有几位学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有学习舞蹈时,遇到难度大的动作时,想放弃,但坚持下来的;有初次学习滑板、自行车时,无数次摔倒再爬起来,最终成功的;有在生活中和父母有矛盾冲突不知如何处理而选择逃避的......他们都认为应该像顶碗少年一样,坚持不懈,有勇气地面对失败和生活中的困难,孩子们说的多好啊,认真的神情打动了我,触动了我。人生本就是一种承受,我们应该学会用毅力支撑自己。
看着孩子们满是决心的神情,我相信他们是真有所悟了,是懂了。我多么希望能这些暗暗下的决心不是暂时的,而是如同茁壮成长的树苗,将这些道理与感悟深深扎根于内心,并让自己终生受益。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6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观看杂技表演时,曾经见过一个英俊少年在表演顶碗时,两次失败都没有气馁,最后获得成功的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道理。针对本课的教学,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准备这篇文章的备课时,我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为出发点,并让学生掌握为一定的写作方法,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人生哲理为目标。从上课的情况和老师们的反馈情况来看,我认为本堂课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1.重视字词的掌握,本课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由于本课篇幅比较长,难记难认的生字也比较多,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我依然给学生留足了时间,让学生能够用心把课文读完整,而不是应付,课文读完以后,我还是留足了时间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比如有两个字学生依然读错,“愧疚”“迷惘”学生还把声调读错,我有耐心让其他学生给他们纠正,并且给他们重新读正确的机会,这也为下面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更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是略读课文,也要重视字词的认识、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那讲读课文就更不用说了,更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1.我还特别注意加强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我让学生先交流预习中了解的作者的情况,这既是对学生预习方法的鼓励,同时也是鼓励学生要学会学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略读方法的指导既然是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时更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读课文的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这几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引导。
引导学生要抓住课前的“连接语”看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阅读要求,我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课前的“连接语”,看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阅读要求,学生很认真地读要求,然后总结出阅读要求有两条,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2)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我又通过一个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具体一点的要求,比如,少年每次表演后的表现(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看反映了少年怎样的心情;还有观众的反应,描写观众反应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在默读课文思考时,就会有一定的扶手,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2.学生自学时注重方法的点拨。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一定及时巡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比如,有些问题是个别性的,我就给学生一对一相应的指导,而有些问题是共性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有效地、快速地进行全班指导,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课上学生自学时,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只是画出了线,但是没有做上标记,但是由于牵扯的问题比较多,一会儿交流的时候肯定会糊涂,我引导学生找到一定的问题一定用简短的词句做上标记,学生很快纠正了问题,提高了效率。还有个别同学只是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读到感受深的地方没有随时记上标记,我引导学生,好笔尖不如烂笔头,要把你的思考、发现随时写出来,这是你思考的结晶。这样,我运用这种轻松、不留痕迹、自然的方法,给学生轻松有效的点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注重体会写法好的课文就是一个好的例子,本课写少年顶碗的三次表演,每次都不一样,尤其是少年两次顶碗失败后的表现更不一样,所表达的心情也不一样,那么作者是如何把少年的两次失败后的心理活动的通过抓住少年的动作、神态来表现出来的呢?这也恰恰是本文学习的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学习这一写法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示少年动作、神态的词语,并说说从中得到的体会,我让学生尽量发言,让大家的思维产生碰撞,互相能够启发,当学生体会不够到位时,我再适时点拨,让学生切实能体会到作者这样写的好处,进而我引导学生,今后,我们在写文章,要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时,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既让人感到真实,又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性格、品德特点。通过本课的教学,以及听了各位老师的评课之后,我认识到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在前面生词的教学环节中,对于高年级尤其是六年级下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本次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我决定采取课前发预习纸的方式,把本课重要的词语让学生课前预习好,这样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分化了课上的任务,从而达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方法的自动学习,让学生针对前面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7
五六年级分别学过赵丽宏的《与象共舞》《山雨》,今天再次学习他的另一篇叙事散文《顶碗少年》,“我的散文,没有什么惊人之谈,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有的只是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一点感受,对身边一些普通人的认识和赞美。”这是作者本人的谦虚之词,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顶碗少年的三次表演过程,从普通人中揭示出不普通的内涵,作者细腻的观察描写,使这个敢于拼搏、献身技艺的强者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写法上,在情感体会上值得品读借鉴。
结合略读课文的安排,一节课时间,我主要从几个环节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去感受文章。
1.提取重点结合板书感悟道理。
在导课后,我让学生快速默读,在文中找到作者对这场表演感受的句子,“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理解“惊心动魄”,设计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学生回到全文,了解这场杂技表演了三次,第三次采取了成功,把这三次表演的结果和再次努力进行板书,而后,看着板书梳理课文“写什么”;再来,看着这个板书,你会想到什么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生脱口而出。感悟道理直观、直接。
2.聚焦板块结合朗读体会写法。
作者是如何写这三次表演的呢?让学生继续读文,每一次描写作者都聚焦了“少年、碗、观众”来写,各有侧重,通过指名读、齐读、比较读,引导学生发现,在内容上,每一次描写都一样,第一次,少年表演难度大,技艺高超,虽然失败但仍不失信心和勇气,第二次少年再次失败沮丧、尴尬的样子跃然纸上;第三次少年经历两次失败,没有被吓倒,承受压力,不怕困难,敢于拼搏,取得成功;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也发现了写法的秘妙,那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点面结合运用得特别好,还有详略得当的处理方式特别妙;当然还有具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作者感受的画龙点晴。体会写法,感悟作者是“怎么写”的,积累课内方法,运用课外迁移。
3.回扣全文结合续写深化领悟
自主学习与发现,课的结尾进行回归整体,首尾照应的写法,文章的结构清晰,这还是一场怎样的演出?让学生继续补充,目的是引出文章蕴含的道理除了有“失败乃成功之母”,还有“成功需要自身不断努力,要有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还离不开他人的鼓励。”最后就是让学生续写,写写你从省略号中读懂了什么,突破难点。学生练笔,我引导可以从谈少年和自己两个角度来写,再出示赵丽宏的原文与学生的参照,动笔修改,提升认识,不仅从思想上,还从表达上。
有收获也有遗憾,课总是遗憾的艺术,开学一周多来,总体觉得学生是认真的,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参与面不广,自己耐心也不够,不能过于强势,过于着急,要相信学生,学会等待。是为记!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8
六年级语文下册《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让他们用平时学到的本领去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结果,效果还真的出乎意外,让我比较满意。至此,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教会学生解决阅读上的障碍 阅读障碍包括难读的字词,难写的字词,难理解的字词,这些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熟练的使用工具书,短时间内处理掉。难读的句子即表示观众复杂心里的句子,让学生正确断句,读通顺、流畅。个别段落,老师有必要再次范读。
二、放手让学生自学 选编略读课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精读课文的教学老师教给学生不少阅读方法,怎样抓住文章的中心,怎样领会词语、句子,怎样掌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怎样积累优美的字词、句段等等。再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大胆做到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一切。老师切不可把时间都包揽下来。我认为,老师要做的就是进行检查、督促,严防个别学生走过场,个别问题老师还需要及时点拨。
三、深刻理会“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写这一场复杂的表演,惊心动魄的表演,难度很大的表演,都是为了突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都是为了教育学生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困难不气馁,不被困难压趴下。教学中一定要不偏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学会积累词语 从学生的习作可知,小学生的词语量远远不够,语文老师帮助孩子积累词语不可小觑。本文有不少词语和优美的句子,老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积累,去阅读、去体会。如果每课教学都能做到这些,学生的词语量就会快速上升,作文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9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他人的鼓励以及自身的坚定意志下获得成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本课要让学生感悟到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令人难忘……”展开。我一上课在学生充分了解学习本课要解决哪些问题之后,首先抛出一个问题“这是一次______的杂技表演”让学生默读思考,抓住了文章的主线,以此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整节课我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由读文,解决问题。学生汇报时,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理解和感悟都围绕“这是一场______的杂技表演”这一中心进行。这样设计,既找准了切入点,又适当地进行了变序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学习语文,除了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外,课文提供给我们的.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很好的习作的范本和训练材料,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做到了学习文本的拓展和迁移。文章中的省略号是学习本文一个很好的训练点,我在学完课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以“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老者,想起……”为开头展开想象,进行小练笔,这样既是对文章留白处的补充,又是学生再次对课文的深层领悟。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0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二、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三、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表演么?在观看杂技表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杂技是指演员靠自己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位顶碗少年的故事。(展示课件1)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合作学习
1、我们先来学习这课得生字、词语。(展示课件2)
2、现在,让我们带着几个问题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展示课件3)
三、问题反馈、整体感知
1、谁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课文讲述了什么?
3、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四、品读语句、体会感情
文中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让我们再次快速地读文,找出描写少年表演时情形以及描写观众的句子。(展示课件4)
<一、>第一次表演
1、 提问(展示课件5),你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这段话。
2、 对比读(同),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3、 指名读,全班齐读。
4、 少年那原本行云流水般的表演,此时,却戛然而止,叫人感到多么遗憾啊!在场的观众是怎样的反应呢?(展示课件6)
5、 少年的反应是怎样的?(同)你体会到了什么?
6、 让我们像顶碗少年那样镇定从容的读着两句话。
<二、>第二次表演
1、 谁来说说描写顶碗少年第二次表演的句子?
2、 你觉得那些词语需要重读才能体现顶碗少年的技艺高超?谁来试试?
3、 观众们耐心的等待少年的精彩表演,结果,却仍然失败了,他们是怎样的反应呢?(课件展示7)
4、 指名回答,男女读。
5、 假如此时,你就是这位顶碗少年,面对在场观众各种各样的打击,而且我
们知道,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6、 是啊,顶碗少年和同学们的年龄差不多啊,面对这样的场面,他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8)你体会到了什么?
7、此时,他呆呆地站着,他已经不知所措了,他还有勇气重新站起来吗?是什么力量让他又一次的鼓起了勇气?
8、 想想,老者会说什么呢?听了老者的话,少年又是怎样想的?
<三、>第三次表演
少年第三次捧起了碗,向观众第三次鞠躬,音乐也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同学们,假如你也是当时在场的观众,你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呢?
1、 作者觉得,这不仅仅是表演了,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谁来读一下少年第三次拼搏的句子?
2、 你体会到了什么?
3、 顶碗少年终于成功了!他战胜了自己,把前两次的失败踩在了脚下!同学们,你们觉得,顶碗少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4、 你知道哪些名言警句能用在此时此刻的?(课件展示9)
5、 这位年龄和同学们相仿的少年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
<四、>最后两个自然段
1、 我想,观看了这场演出的所有观众都不会忘记这位顶碗少年在遭遇失败后,那种坚忍不拔、敢于拼搏的精神,让我们怀着这种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 (展示课件10)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谁能联系课文中的顶碗少年说说?
五、小结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绝境,只有被困难吓倒而绝望的人!所以,我们不能丢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学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触,把你的`体会整理一下,写成一篇读后感!(展示课件11)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突破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在这两条线的设计力度上很平均,致使学生没有把
更多的时间放在少年由失败再失败直到成功这一过程的理解上,使学生的感悟不够到位。
现在回头想想应当是以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为主,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过程,再逐步引导学生找观众的反应,因为观众的反应只是为了能更好的衬托少年失败后当时的心理,也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去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1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握课文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在第一次教学的时候我抓住了“惊心动魄”引导孩子们读书,从“碗、少年、观众”这三个方面的描写去体会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然后引导孩子们引导课文结尾的省略号的意义,并让孩子们动笔写出作者省略的内容。一堂课下来,感觉并不是太好。教学环节不是太紧凑,教学的重点不太突出,总之,失败!
第二堂课的时候正好听了学校的谭老师执教的《顶碗少年》这课,结合自己的上课,觉得受益匪浅。于是我在课间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依然从“惊心动魄”入手,边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同时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称之为拼搏,你认为是什么的拼搏呢?”有些学生的回答让人满意,有的说是顶碗技术的拼搏,有的说是意志的拼搏,有的说是心理素质的拼搏!总之,孩子们认识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表演,而是一场拼搏,一场较量!这场拼搏可以让顶碗少年受益终生!然后是引导孩子们展开写话训练,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最后带着孩子们去体会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我感觉第二次上课比第一次成功,主要是时间分配的合理。而时间分配的合理来源于借鉴了谭老师课堂的宝贵经验。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2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特别大。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养尊处优,环境过于优越。很多孩子不知道失败的滋味,不知道挫折的滋味。因此,极少有孩子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不确定。而我们这个社会是个多变的社会,有着人们无法预料的太多的意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能面对着人生中的变数呢?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就设计了教学难点是接受失败,走向成功。
因为是阅读课文,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孩子们。在弄清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以及主要内容后就把时间完全交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围绕“这是一场怎么样的'表演?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仅仅是一场表演吗?你认为是什么?为什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学并展开讨论。
学生的态度很积极,在第二堂课的时候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其中第四个问题孩子们讨论的结果让我很是吃惊。
“我认为这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场拼搏,因为这是顶碗少年自己和自己的拼搏,自己和碗的拼搏,他终于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碗!”
“我认为这是一场较量。是顶碗少年自己和失败的较量,他终于在较量中获胜!”
“我认为这是一场心理战斗。顶碗少年打败了害怕失败的心理,打败自己的懦弱。他终于战胜了自己,获得了表演的`成功。”
“我认为这是一堂课,顶碗少年在这堂课里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接受失败,如何走向成功。”
“我认为这是奇迹。因为小小年纪的顶碗少年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化失败为力量,对我们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我,早就掩面而逃了。而他居然能让奇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我认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尽管我没有看孩子们所写的收获,但是我认为已经足够了。孩子们已经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3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他人的鼓励以及自身的不懈拼搏下表演成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本课要让学生感悟到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道理深刻,是进行读写训练的好教材。我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地、自由地阅读,提升阅读技能,享受阅读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从文本和画面中真切的感受到: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只有不懈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结合我的主题教研个人主题——“读写结合学表达的方法研究”,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学会课文的一种写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在感悟文本内容的同时,培养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尽可能地使读写实现有机融合。现结合个人的'教研主题,将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挖掘字词,想象表达
课文内容较简单,描写了顶碗少年的三次表演经过,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课堂中我先抛出一个问题:“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为什么说是一场( )的杂技表演。”由此引导学生抓住感受最深的句子,紧扣重点字词感悟文本。品读时,我又重点带领学生感悟第一次表演,通过扣词——自悟——自读,从少年、碗、观众三方面感受到了表演的惊心动魄。特别是“屏住气、目不转睛、忍不住”等词,学生感悟深刻,想象丰富,有的说到:“观众生怕大声呼一口气都会打扰了少年。”有的说到: “少年的表演太精彩了,观众是不由自主地拍巴掌。”有的抓住少年的动作,有的抓住少年的神态,一一感悟到了少年表演的惊心动魄。在字词的深度挖掘过程中,学生们也进入了情境,学会了循作者的思路进行想象补白,读的独特感悟与表达实现了互联互通。
二、写法学习,铺垫写作
回忆自己以前的阅读教学,往往是只注重对语言的感悟、积累,而忽视了对语言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的因素太少,学生没能通过阅读认真感悟文章的语言、写作方法,没有及时地吸收内化。这篇略读课文,最明显的一个写法是作者采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方法来写出少年表演的惊心动魄和坚持不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少年、碗、观众三方面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的凝炼优美,在赏析交流中领悟写法的独特奇妙。最后经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小结升华,告诉学生什么是正面描写,什么是侧面描写,以后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方法。学生从阅读实践中学习,把积累的写作技法知识及时转化为能力,可操作性很强。读了一篇文章后,经过老师有效地指导,便能尝试写出与范文相类似的习作,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且有了参照、借鉴,使学生乐于表达,这也是我们搞读写结合训练的终极目标。
三、领悟道理,延伸生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经过反复的读与悟,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文本的内涵,文章最后作者也写到,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所以每每想起,作者内心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他想到了什么?配上音乐,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或听到过的故事写下自己的感受,让孩子的心灵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课内的读,不但使学生习得了技能,更使学生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事理型文章的写法也于无形中被学生所领悟。
四、不足之处:
对于略读课文,虽然设计的时候力争让课堂粗放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真正课堂实施起来还是不够理想。围绕语言文字的品析较多,而对于写法的教学,还没能真正做到渗透、润无声的境界,这都需要在以后的研读教材、精心备课环节过程中潜心钻研,创新设计。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4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我以《桃花心木》一课引入,复习单元的核心问题,让学生说课文讲了少年成长中的一件什么事?然后同学们回概括为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一位老者的鼓励以及少年自身的坚定意志下获得成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握课文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课堂教学中我围绕两个自读提示中的问题贯穿课堂教学,一节课下来感觉课文整体教学主线不是很清晰,具体反思如下:
1、单元核心问题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整合,然后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本单元其实就是所谓的小故事大道理,无论《学弈》的专心致志做事,还是《匆匆》的珍惜时间,都是通过故事折射道理,所以学习到第四课已经轻车熟路。少年的两次失败还能成功不单单是勇气,而是平时的扎实基本功以及信心。从文本中高度概括了“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深入阅读观众的宽容,老者的鼓励又是给予别人多一份鼓励的呈现。在同学们汇报感受的哲理时,宫恩宁同学引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应表扬他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平时的课内外积累学以致用。
2、朗读的落实到位,少年高难度的动作,碗的拟人化写法,赵丽宏的文笔细腻、精彩,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一位现场的观众,为少年第一次失败时的镇定有自信而鼓掌,为少年的第二次失败时气馁、慌乱紧捏一把汗,更为少年第三次的成功而呐喊。语文课一定要书声琅琅,才能走进文本。
3、在单元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更应在高段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从重点语句中品味少年的成长故事是如何写的。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让读者更能清晰的阅读文本,结尾的省略号又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让人意犹未尽。同时可以播放杂技表演的现场视频,把生活教育与课本教育结合起来,也就是行知教育的“知行合一”。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小练笔时间,学习后可以写下你对少年想说的话,也可以写一段你感受的人生哲理。但是课堂容量还是不够,在曹主任建议下,我也觉得可以再带一篇课堂阅读训练,八单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能熟练驾驭。
每讲一堂课,就是让自己在成长,在完善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在有限的40分钟让学生受益得法于课堂,拓展用法与课外,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不断提升。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5
赵丽宏创作了很多叙事散文,其中不少是写人的。众所周知,散文写人,不要求精雕细刻,只写“人的轮廓”;不要求描绘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抓住某些富有特征的片段或细节,写出独特、鲜明的个性或心境。赵丽宏较好地发挥了散文写人的特点和优势,绘出许多真实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概括一下,赵丽宏主要描写了三方面的人物:一是中国当代文艺家,如,作家、诗人、画家、舞蹈家、小提琴家、女书法家;二是普通人物,像“乡下人”、知识青年、“扫地阿婆”、门卫老师傅、守灯老人、顶碗少年、山乡邮递员;三是外国人,如,墨西哥老作家、斗牛士、兽师、美国诗人、唐人街华人、乌克兰的诗神、基辅街上的歌者。相比较,三类形象中,普通人物刻画得较为生动感人。赵丽宏曾直率地承认:“我的散文,没有什么惊人之谈,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有的只是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一点感受,对身边一些普通人的认识和赞美。”《顶碗少年》表现手法不同,它描写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一位英俊少年在顶碗表演中,连续两次失误,可是他沉着、拼搏,第三次终于获得成功,博得了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是个敢于拼搏、献身技艺的强者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还如《青鸟》里那位热爱本职工作、无私奉献的“老张头”以及《厚朴》中的“不为人注目等等。作家都能从这些普通人中揭示出他们不普通的内涵,在平凡中闪烁着不平凡的光芒。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03-29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03-12
顶碗少年读后感03-05
《顶碗少年》读后感06-06
《顶碗少年》的读后感08-16
《小小少年》教学反思09-20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08-09
《顶碗少年》读后感(15篇)11-22
《顶碗少年》读后感15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