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的过程更注重“思”的过程,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课堂提问是教学双边活动的纽带,是师生互动,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以及促进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教和学的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的一种教学技能。[1]
针对小学课堂提问次数过多学生忙于应付、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取代全班学生的思维、教师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的现状,通过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听课质量,检查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讲课重点、要点、难点和延伸讲课内容等。现就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出应对以下对策:
一、教师教学角度
1.有效提问必须合理安排提问对象
新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要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个班级存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先提名再提问,或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比如按座位号或按点名册上的学号,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不要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问答场面或总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这样会使其他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也不要总叫“差生”回答,这样会花去很多时间,也会使教学节奏松弛。[2]
2.有效提问必须内容难度适中
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具体做到:一是提问要问在学生的难度适度中。提问要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又不是很难。有挑战的问题才能刺激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而问题难度过大,往往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提问要有层次性。提问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教学时,可以把难度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引导学生量圆的周长、直径,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提问: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用什么表示?2、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3、如果知道圆的半径,你能否计算出圆的周长?为什么?4、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3.有效提问必须选好提问方式
提问的方式一般选择以下形式:直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在引导学生认识以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学具创造出新的分数吗?反问――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反馈提出问题。如教学“9加几”计算时,探究算法时,教师问:“9加5怎么算?”当学生出现9加1,再加4算法时,教师要及时反问:“为什么要先加1,再加4?你们理解他的意思吗?”这样的反问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在掌握算法的同时体验数学的简便,激发学习的兴趣。追问――对某一内容或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比如教学《倍数与因数》,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这样去教:师:请找出2的倍数。生1:2、4、6、8。师问:你是怎样找的?生1:我是这样找的,2的1倍是2,2的2倍是4,2的3倍是6,2的4倍是8所以2、 4 、6、8都是2的倍数。师追问1:还能找出哪些2的倍数?生2:10、12、14、16。生3:18、20、22、24。师追问2:找得完吗?生:找不完。师追问3:你能用一个词来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生1:无数个。生2:无限多。师追问4:2最小的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生:2最小的倍数是2,2的倍数有无数个,没有最大的倍数。[3]
4.有效提问必须把握好提问时机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项艺术活动。教师提问时,要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以强化学生的认知,提问要把握好提问时机,既要抓住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也要抓住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更要抓住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问”,更不能“惩罚问”。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以便提高学生回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般来说,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应该等待5~10秒钟为宜。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的等待时间以20秒左右为宜。
二、小学生心理角度
1.消除心理障碍,激励提问的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热情地为他们创造吐露思想的机会。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学习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重合―旋转―平移”得出公式后,有学生问“那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这时可让全班的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质疑。然后,请同学们拿出手中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再得出结论。对于学生的质疑,要在态度上给予鼓励,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教师亲切、赞赏的言行中产生强烈的思维意向,积极进行思维活动。
2.创设有效提问情境,激发提问的兴趣
“提问的情境”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问题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氛围,学记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受阻时,如:从甲地到乙地,货车行完全程需8小时,客车行完全程需6小时,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多少?大部分的学生会写成了4比3,却不知这是错误的答案。这时,教师点拨提问“8和6是什么条件呢?问题是要求什么的比呢?”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分析,让学生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课堂提问技巧,培养小学生提问的兴趣,使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问”出精彩来。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2
一、让学生在反思中继续“探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的本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去探究,去发现,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活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一内容时,学生很难想到把分母去分解质因数,去寻找规律。我把一组分数抛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先把这些分数化成小数,这时学生发现这些分数有的可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反思、回顾:在学习小数化分数时,其实小数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这些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一个相同数,都可以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接着学生进一步探究:怎样看一个分数可不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呢?学生自然而然地观察分数的分母,发现分母的质因数中只含有2和5,这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接着老师故设骗局,3/15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吗?学生脱口而出:“不能”。老师用疑问的口气问:“真的不能?”这时有的学生发现上当了,3/15其实是1/5。所以它能化成有限小数。反思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刚才上当受骗的过程,总结(得出)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不仅要看分母的质因数中只含有2和5,还要看这个分数是不是最简分数。
在这次探究过程中,教师没有简单的`告诉学生怎样去做,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质疑、反思、比较等数学思维方法,通过知识的前后联系,逐步转化、归纳、整理,反思思路的成功点(发现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反思思路的失败点(非最简分数不能直接判断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自然生成结果。学生在这次探究过程中不仅知道什么样的分数可化成有限小数,还体验理解了为什么分母中含有质因数2、5的分数可化成有限小数的道理。他们充当了一次发现者、探究者,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二、让学生在反思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走进学习活动,并且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自主反思等学习方式,逐步积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人性化感悟,从而自然的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教学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课结束时,我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自己反思、相互交流这一堂课的学习结果。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这时学生甲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个想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求两个数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我想只要用大数翻倍法来求”。“什么是大数翻倍法呢?”“就是用其中的较大数分别乘以2、3、4等,找它的倍数,然后判断这个倍数是不是刚好等于较小数的倍数,如果是,那么它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找9和12的最小公倍数,只要用较大数12去翻倍,扩大3倍是36,36刚好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较简便” 。学生随即兴奋起来,都试着用这种方法求最小公倍数。这时学生乙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只要用小数缩倍法,也就是用其中的较小数去缩小一定的倍数,然后判断这个数是不是刚好也是较大数的约数。”学生有“大数翻倍法”求最小公倍数的经验,很快就理解了“小数缩倍法”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这时学生丙站起来发表意见:“老师,这种方法对数字比较大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不够方便,我觉得还是用短除法较好。”
短短的几分钟时间,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发现用大数翻倍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小数缩倍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并且通过比较发现了它的优缺点,令人惊喜不已。这种反思中的感悟让人兴奋。真是不可预约的精彩。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此过程中,应该说感悟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让学生在反思中“创新”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目的在于以思维信息的相互刺激和激发,达到思维的扩散和互补作用。教师要善于设置这种情景,让学生的数学知识通过自身的“再创造”,纳入其认知结构。由于不同学生在学习时思考的角度、认识方式上存在差异,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适时地进行反思。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所学的内容,更可以了解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这样学生才学得灵活,触类旁通。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3
一、悬念激趣,触发思维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求知欲,这既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有利因素,又是触发思维的契机所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并结合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创设故事情境,设置认知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触发数学思维。
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教材“认识厘米”时,为了让学生对“厘米”这一长度单位建立初步的应用意识,我特意在课始播放动画视频,创设“黑猫警长”的故事情境:黑猫警长抓住了盗窃珠宝的老鼠“一只耳”,据它交代,赃物就藏在大树正北方向7个脚长的地方。可是黑猫警长赶到那里,从大树开始向正北方向走了7个脚长,却始终都没有找到赃物所在。大家猜一猜,到底是一只耳在说谎还是警长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黑猫警长的7个脚长和一只耳的7个脚长距离并不相等,这是导致问题的直接原因。此时我创设认知冲突:如果生活中人人都用自己的长度标准来测量距离,将会制造很多麻烦。应该怎么办呢?学生认为,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作为测量标准。此时我引入厘米这一长度概念,使课堂教学显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新旧结合,启发思维
新知犹如树的新枝,新枝必从旧枝生发而来,教学亦然。教师要善加挖掘,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经验,并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根据新旧知识的差异,在新知的生长处制造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确定位置”时,我采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情境创设,出示横排竖排的一群羊儿,并做了这样的问题预设:“灰太狼伪装成羊儿,就隐藏在羊群中的第二个。你能找出来吗?”学生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左往右数第二只,一种是从右往左数第二只,那么到底怎么才能找出来呢?由此学生得到认知,要想找到灰太狼,就必须要知道两个要素,一个是“第几个”,一个是数的'顺序,从而学生得到确定位置的相关经验。那么是否确定了这两个要素就万无一失了呢?接下来我改变了问题的条件,出示小动物的做操方阵,让学生思考:现在灰太狼又伪装成小动物混在队伍中,知道它站在第三个,哪个才是它呢?这样一来,光知道“第几个”和“数的顺序”显然是不行的,经过思考和自主探究,学生发现除了确定第几个之外,还要确定第几排,但这个第几排的确定也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数的顺序,到底是从前往后数还是从后往前数。
以上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运用两个情境突破学生的旧知,先明确了“第几个”和“怎么数”,但在第二个情境中产生了矛盾,光知道第几个是不行的,还需要知道第几排。由此,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嫁接,主动思考,认识到要知道“两个第几”才能解决问题,思维获得了启迪。
三、对比辨析,深化思维
在数学双基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变式对比和反例进行概念教学。所谓变式,就是指针对知识的本质通过实例的不断变换,让学生明确属性,获得更深入的感知。而反例则是变换本质属性,让学生辨析对比,在认知冲突中巩固和深化认知,有效提升数学思维。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倍的认识”一课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小猫采到了6朵红色花和3朵黄色花,想一想,红色花和黄色花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学生认为红色花是黄色花的2倍。为什么这样呢?我让学生上台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为何是2倍的关系。紧接着设置了变式:如果小猫采到8朵红花和4朵黄花,那么红花和黄花有什么数量关系呢?如果小兔采到4朵红花和2朵黄花,那么黄花和红花又是什么数量关系呢?学生由此对倍数关系有了较为直观的表象积累。
为了巩固“倍的认识”,我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花的数量不同,但都是2倍关系呢?学生讨论后认为,上面的花是两份,下面的花是一份,由此得到2倍的关系。此时我呈现反例:如下图所示。
图1图2
图中的椭圆形和三角形的数量关系也是2倍关系吗?为什么?学生从2倍关系的本质入手,认为两者的关系不是2倍关系。在图1中,是把2个三角形看做一份,一个椭圆形看做一份,另外2个椭圆形看做一份;在图2中,是将2个三角形看做一份,3个椭圆形看做一份。
以上教学中,通过反例和对比辨析,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学会主动比较共同点,对倍的意义有了深入理解,能够自主建构倍的概念,深化数学思维。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4
一、创设民主环境,让学生积极提问
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由于他们没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怕提问,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中营造积极、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如一位教师在讲“3的倍数的特点”时,教师热情鼓励学生质疑,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联想“2和5的倍数的'特点”,大胆猜测“3的倍数特点”,并展开了验证。学生在积极思维,踊跃发言中,理解了“3的倍数”与个位上数无关,而与各个位上数之和是不是3的倍数有关。
二、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充分发挥“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钻研教材,创设能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有效地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教学原则。
比如:教“循环小数”内容的引入阶段,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可怕的要求---写出2÷3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位上的数字。”学生一下子被带进一个“深奥莫测”的环境之中。当学生通过操作尝试得到2÷3=0.6666……时,学生询问:“老师,这一题不用再往下算了,因为小数点后面任意哪一位上的数字都是6,这样的数字能简便写吗?”多有价值的问题呀!师接着介绍0.6666……又可用0.表示,学生被这简洁明了的表示方法深深吸引,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愉悦感。
三、积极回顾反思,提高质疑能力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人们认识事物的初始只是领会接受为主,而要真正的理解其内在价值,则需要不断质疑格会有新的发现。”因此在初始问题得以解决之后,还应做些反思,提出新的质疑。比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作这样安排:
1、首次质疑,即针课题提问。多数学生的问题是:(1)什么是约数和倍数?(2)约数和倍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自学质疑。让学生看书自已解决以上问题。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5
一、结合实例,认识理论知识
教学的起点是对定义进行介绍、分析与阐述。例如,对于倍数与因数的相关介绍,应该从数学等式出发,运用“35=5×7,36=4×9=2×2×3×3”等式子,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如,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内研究倍数与因数,倍数可以分成几个因数的乘积,也就是说倍数是等式一边较大的数。由此引申出质数与合数,质数是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不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正整数,又称素数。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子,而合数有超过2个因子。0与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倍数、因数是相互的概念,质数与合数共同构成了除1以外的正整数。
在了解了倍数、因数相关理论知识以后,借助练习题,引导学生深入巩固和加深对倍数、因数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子。如,归纳猜想“是6的倍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吗?是14的倍数一定是哪几个数的倍数?”通过逐步深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找出规律。
二、点出特征,发现特殊规律
有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进一步需要强化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与方法找出相关问题的规律,以此强化学生数学科学素养。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一些未知的事物具有很大兴趣,教学需要结合学生思维特点,运用科学的引导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分析,找出规律。通过点出特征,鼓励学生发现特殊规律,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此促进学生创新思考,增加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例如,以探索活动“2、5倍数的特征”、“3倍数的特征”为例,展开兴趣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教师设计百数版,或者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结合提问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思考方向。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1~100个数中,找出5的倍数,用红色彩笔圈出来,在这100个数中,将2的倍数用绿色彩笔点出来,将3的倍数用白色彩笔勾起来。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3位同学一组,在活动中发现,5的倍数末尾都是0或5,2的倍数末尾是0、2、4、6、8,3的倍数各个位数加起来的和也是3的倍数。通过点出特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
三、实施探索,有效强化思维
为加深学生对倍数与因数相关知识的印象,教师组织展开小组合作趣味活动。例如,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1号同学任意写一位三位数交给2号同学,2号将这个数按同样的顺序再写一遍成为6位数,交给3号同学,3号同学除以11交给4号同学,4号同学将得到的数除以13交给5号同学,5号同学除以7公布答案。根据这个游戏活动,学生发现答案和1号同学写出的数字一样。之后,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猜想与归纳,得出11×13×7=1001,所以2号先将数扩大1001倍,再经过三位同学缩小1001倍,得到原来的数字。又如展开探索活动,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排列的1-100,通过先划掉1,再划掉除2外2的倍数,再划掉除3外3的倍数和除5外5的倍数,以此下去,得出1-100内所有质数。通过实施游戏探索活动,有效强化学生思维,探索数学科学素养。
四、总结归纳,促进自主实践
知识的起源、发生与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了解了基础理论以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会不断深入,遵循理论认识、实践探索、总结归纳、分析思考、构建知识网络等一系列的思维运行过程。
例如,在课后“读一读,做一做”中,有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探索习题。可以将该习题改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实践的课外活动内容。借助哥德巴赫猜想的偶数情形“任何不小于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相加的形式”,如4=2+2,6=3+3,8=3+5,以及奇数情形“任何不小于7的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的和”,如7=2+2+3,9=2+2+5,以及我国数学就陈景润的“1+2”定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与验证,鼓励学生分小组探索、互助交流与实践探究,广泛查阅相关资料,深入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奥秘。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6
《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知识点,主要教学因数和倍数的认识,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
(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
(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我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学习了解到以下信息:鉴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ab=c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节课带给我的感想是颇多的,但综观整堂课,我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思路,最终才能有所悟,有所长。下面就说说我对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的反思和一些初浅的想法。
一、教学过程的反思
今天在教学前,我让学生学说话,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概括能力和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能力。于是我利用课前谈话让学生在找找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课中迁移到数学中的因数和倍数,这样设计自然又贴切,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帮助学生理解了倍数因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一步的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层层推进,引入教学,留下悬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减去“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求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而言,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难度并不算大。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并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怎样摆,有哪些不同的摆法?先让学生小组交流、操作后,以其中的一道乘法算式为例,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让学生乐于接受,是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想法,老师仅仅是组织者;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良好学习态度。
对于找一个数的倍数比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要容易些,所以我先教学如何找一个数的倍数,在学生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基础上,再教学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这样教学便于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归纳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处理本节课的难点“找36的因数”时,我原来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的。结果试时很多学生没有头绪,无从下手。时间倒是花去不少,可方法却没有多少可行的。我静下心来寻找原因,找一个的因数是学生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自然不知道如何解决。再加上找一个数的因数比找一个数的倍数要难得多,我这样贸然地放手,学生当然不知所措了。后来,在处理找36的因数时,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我认为要对学生扶放得当,要有适当地扶,学生才能探索出方法。于是,我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几道乘法算式,然后把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有效的迁移到找一个数的因数中。果然学生知道了该如何思考后,效果好了很多。在这个学习活动环节中,我留给了学生较充分的思维活动的空间,有了自由活动的空间,才会有思维创造的火花,才能体现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虽然学生不能有序地找出来,但是基本能全部找到,再此基础上让体会有序找一个数因数的办法学生容易接受,这样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我觉得能起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效果。
二、教法的运用实践
1、“因数与倍数”概念的数的应用范围的规定直接运用讲述法。对与本知识点的概念是人为规定的一个范围,因此,对于学生和第一
接触的印象是没有什么可以探究和探索的要求,而且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因数与倍数”的运用范围就是在非0自然数的范畴之内,与小数无关,与分数无关,与负数无关(虽没学,但有小部分学生了解)。同时强调——非0——因为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得0。研究它的因数与倍数是没有意义。我得到的经验就是对于数学当中规定性的概念用直接讲述法,让学生清晰明确。因此,用直接导入法,先复习自然数的概念,再写出乘法算式3×4=12,说明在这个算式中,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2、在进行延续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怎么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在板书要讲究一个格式与对称性,这样在对学生发现倍数与因数个数的有限与无限的对比,再就是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而没有最大的倍数。这些都是上课时应该要注意的细节,这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究、研究和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独立思考、交流探讨,学习研究,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前进。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7
《倍数和因数》这一资料与原先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一样,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此刻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景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资料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资料。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确定,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供给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一样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一样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构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并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本事,初步构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在随后的巡视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完成的不是很好,我就决定先交流在让学生寻找,这样就用了很多时间,最终就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练习,我认为虽然时间用的过多,但我认为学生探索的比较充分,学生也有收获。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必须困难,那里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自我独立找36的因数,我巡视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学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数学生写的算式不按必须的次序进行。之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找36的因数,如何找不重复也不遗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我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教师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智能内化
练习的设计不仅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并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在游戏中,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学生不仅仅参与率高,并且还较好地巩固了新知。课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及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享受数学,感悟文化魅力。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所以有不少东西是由教师告知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地理解。教学之前我明白这节课时间会很紧,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认真钻研了教材,仔细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时间安排的能够少一些,所以我在第一部分认识因数和倍数这一环节里缩短出示时间,直接出示,实际效果我认为是比较梦想的。课上还应当及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找的因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我的发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教师应当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8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一样。本节课又是这一单元的的教学重点。为让学生很好的感受因数与倍数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灵活地处理了教材,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只让学生认识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效果不错。
一、设计情境,引起思考。
改变教材的情境图,用学生有兴趣的情意引入课题:有12个小方块,要求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想怎样摆。引起学生思考,学生想到有3种摆法,每种摆法怎样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方块?由于方法的多样性,为不一样思维的展现供给了空间。从而理解决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二、引导学生探求找因数的方法,使探索有方向。
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是这节课的重点,首先放手让学生找出24的因数,由于个人经验和思维的差异,出现了不一样的方法与答案,在探索这些方法和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如何求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从而掌握了知识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的应用教材,使之服务于教学,让教学有效的进行,才能到达教学的目的。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9
今天这堂课其实是有点匆忙的。课前的一个小游戏忘了,忘了让学生体会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了。明天的课上补上。
满意的一点:模式的提练
在让学生根据算式说了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之后,出示了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我加了一道:A×B=C,并且让学生用一道算式提练出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表达。我把算式板书上黑板上,是因数×因数=倍数。而后,我又转过去用一道除法算式36÷9=4来让学生找一找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学生的反应都不错,马上就明白了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对于找出36所有因数的有序思考没有强调。当我让学生们自主找出36的所有因数时,许多学生就茫然不知所谓,但是他们并不是不懂,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我在黑板上挑选了一些学生的作业加以板书,让学生进行比较。
如:1、36、2、18、3、12、4、9、6
1、2、3、4、6、9、12、18、36
和36÷1=36,36÷2=18,36÷3=12
36÷4=9,36÷6=6
尤其是最后一种方法,我特别注意让学生评价一下这种思考方法的正确性。得出结论是这样思考是可行的'。那么我接着告诉他们,这样思考的确是可以,不过,缺少的因数的提取,由此过渡到评价第一种方案和第二种方案,在这儿,我特别示范了一下写因数的方法,即从两边向中间包围。学生们在比较中找出了写因数的方法,明白了写出因数的格式。本来可以相机在这一步让学生体会寻找因数的有序性,结果一急,只是带过了一句。今天在补充习题上出现了问题,我抓了几个学生问为什么强调有序性,学生告诉我:因为可以看得清楚,因为不会遗漏。看起来班上的学生有这方面的意识,在做题目的时候还应该再稍稍提点一下,应该也就不成问题了。
《因数和倍数的练习》教学反思 4月14日
昨天新学了因数和倍数,我觉得课上学生表现还可以,很会说,但到了家自己做家作时,问题很多。今天进行了练习后,效果截然不同。我在练习前,首先对昨天的内容进行了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1、讲因数和倍数时应该讲清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2、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倍数最小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大,因数最大的是它本身,其它都比它小,最小是1。学生书上练习时,提醒学生弄清每题的具体要求,有些题只要写出一个数部分的倍数,而有些题需要写出全部的倍数。有些符合要求的数不止1个,要尽可能把这些数都找出来。但学生有时找不全,我就教会学生这样思考:找一个数的倍数时用乘法,找一个数的因数时用除法。效果还可以。
今天教学了因数和倍数一课,这节课的内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就总体情况而言教学效果还可以,但多少还是存在遗憾。
存在问题:在写出了算式3*4=12后出示“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后让学生阅读,复述后让学生观察寻找记忆的方法,学生总结:像这样的乘法算式我们可以说两个乘数都是积的因数,积是两个乘数的倍数。再让学生用因数、倍数同桌复述算式2*6=12,1*12=12中数与数的关系,全班交流复述,学生说的蛮好的,可是在分层练习时再让学生描述其他算式中各数的关系时,又部分学生混淆了因数、倍数的概念。看来开始的复述学生纯粹是无意识的模仿,是为模仿而模仿,教师没有在学生模仿复述后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描述这些数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什么12是3和4的倍数,还能说12是2和6的倍数?……如果加了这层思考,学生就会理解只要是两个整数相乘等于12,12就是这两个整数的倍数,这两个整数就都是12的因数。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算式中各整数之间的关系。
满意之处: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花费的时间不多,但在交流方法时我舍得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比较各自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出不会重复、遗漏的简便方便用学生的名字命名这些方法。再让学生分别使用这些方法寻找,真实感受这些方法的好处。学生邮箱比较深刻,在后面的分层练习和检测中没有学生出现漏或重复的,而且速度也很快。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的大小与他获得成功的概率的大小有直接关系的。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
一、教材与知识点的对比与区别。
1、对比新版教材知识设置与传统教材的区别。
有关数论的这部分知识是传统教学内容,但教材在传承以往优秀做法的同时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无论是从宏观方面——内容的划分,还是从微观方面——具体内容的设计上都独具匠心。“因数与倍数”的认识与原教材有以下两方面的区别:
(1)新课标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从除法算式的观察中引入本单元的学习,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乘法算式来导入新知。
(2)“约数”一词被“因数”所取代。
这样的变化原因何在?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深入了解编者意图,才能够正确、灵活驾驭教材。因此,我通过学习教参了解到以下信息:
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是在已经能够区分整除与余数除法,对整除的含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本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
2、相似概念的对比。
(1)彼“因数”非此“因数”。
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于“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可以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与以前所说的“约数”同义,说“X是X的因数”时,两者都只能是整数。
(2)“倍数”与“倍”的区别。
“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我们可以说“1.5是0.3的5倍”,但不能说”1.5是0.3的倍数”。我们在求一个数的倍数时,运用的方法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几倍”都是指整数倍。
二、教法的运用实践
1、“因数与倍数”概念的数的应用范围的规定直接运用讲述法。对与本知识点的概念是人为规定的一个范围,因此,对于学生和第一接触的印象是没有什么可以探究和探索的要求,而且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因数与倍数”的运用范围就是在非0自然数的范畴之内,与小数无关,与分数无关,与负数无关(虽没学,但有小部分学生了解)。同时强调——非0——因为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数得0。研究它的因数与倍数是没有意义。我得到的经验就是对于数学当中规定性的概念用直接讲述法,让学生清晰明确。因此,用直接导入法,先复习自然数的概念,再写出乘法算式3*4=12,说明在这个算式中,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
2、在进行延续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探究怎么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在板书要讲究一个格式与对称性,这样在对学生发现倍数与因数个数的有限与无限的对比,再就是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而没有最大的倍数。这些都是上课时应该要注意的细节,这对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1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方式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在义务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掌握数学教学技能和基本知识等方面很重要,这也是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教学环境下,教师帮助学生不断的积累经验和学习方式已经在数学课堂上重要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责任心,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新的数学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新的学习方式,逐步增强这种教学意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数学活动经验的提升和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倍数和因数》为例进一步讲解如何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教学活动经验和迁移。
1、将数学活动经验深化为数学思想
首先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先对倍数和因数的基本概念做以详细的了解和深入的理解,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让学生自己说出一组数据,并说明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也或是教师先给学生讲概念部分给予大体的讲解,然后再举例说明,这样学生在自己举例说明的过程中会更加的明确如何分辨因数和倍数。如3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同时也可以用公式进行表达如,9x2=1818÷3=618÷9=2等等,可以看出18的因数有9,2,3,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先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背的乘法口诀作出正确的`判断,找出相关数的倍数和因数。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随之说出其他的相关因数或是倍数,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思考过程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对学习的方法以及基本的概念做以回顾和探索,学生在回顾过程中进一步的发现学习倍数和因数新的方法,对提高雪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是一种将活动经验逐渐转变为有序的思考,形成一种数学学习的基本教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关于数学学习方式的经验的积累需要在做题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和观察,并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认真的操作,并对作出的题进一步的验证等,将数学教学果冻真正的联系到一起。数学教学活动经验具有一定的联系性,而且最主要的是实践性比较强。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一节课设计一个良好的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并设置每一位学生都有能力作答的问题,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将继续努力学生数学课程有了兴趣和耐心。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合理的教学设计方案对提高学生学习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也在活动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并观察学生作答问题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与纠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取一些学习方式,并进一步提升教学活动经验。
2、将教学活动经验逐步升级为学习方法
一般教学活动中隐含的知识或是学习方法等都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深切感受到,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评价,并根据自身参与其中作出反思。在教学活动经验中不断的提炼或是创新新的学习方法,将教学活动经验逐步升级为学习方法。如在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2和3的倍数,并在自己知道的数中找出最小的数和最大数,但是一个数的倍有无数个,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个数的倍数特点作出总结。让学生参与倍数具体的写倍数的活动中,并组织学生对这一组倍数进行观察,并研究倍数的特点,让学生更加清楚的对倍数作出认识和学习。这样学生在回顾过程中能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探索或是研究,也对学生自主学习有了更大的帮助和提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单调的传授概念,进入答题,做题等学习中,往往会让学习产生反感或是不愿意学习的心态,并且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对教学课程的设计以及合理安排很重要。
3、在迁移数学活动中探究新的知识,主动反思学些过程积累学习经验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的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创新新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投入到是实践学习中去。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倍数特点时也要相应的对因数的特点作出探讨,形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将数学活动经验转变为数学思想,并在新的知识探索过程形成一种有效的迁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学习经验的获取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同时也是迁移的提升,加强迁移应用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学习经验的获取很重要。虽然学生在活动中已经获取了不少的经验,但是往往属于模糊的状态,所以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将模糊的经验逐渐清晰化,有调理化,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将学习经验固化在脑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每一节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新的课程活动时,要注意对上一节内容的回顾,逐渐引出新的内容。这种的教学方式是在迁移的过程中逐渐的积累经验,掌握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让学生形成主动表达的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4、结束语
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的学习积累经验,也是提升和迁移的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很重要,也很关键。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创新学习方法,积累学习经验,达到提高自身数学学习的素养。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2
一、尊重经验,把握思维起点
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切入点,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一步。虽然受到学生心理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制约,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往往是琐碎而凌乱的,但是这其中却包含着学生个体的认知倾向、情感需要以及更复杂的情境性因素。课堂教学贴合学生的经验展开,会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在有些时候会对新知教学产生干扰,他们会被生活中的一些表象所迷惑而产生“习惯性错误”,或者因为旧知的过分强调产生负迁移。教师要理解这种错误,不能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乃至批评,而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反证的方法,在自我否定中让他们重新认识生活经验,从而获得知识经验的自然生长。
比如,在教学复习“统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平均数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矛盾:在一次短跑比赛中,七名选手的平均成绩是41.3秒,张三的成绩是41.7秒,猜一猜张明可能是第几名?
学生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张三的成绩比平均数要低,应当是中下水平。而当教师亮出七名选手的全部成绩时,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张三竟然是第三名。通过组织学生分析比较,他们认识到“平均数是会骗人的”,因为前两名的成绩太好,拉高了平均数,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了平均数的意义。
二、思考为本,激发思维动力
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如果过分地注重情境的趣味性,而忽视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兴趣非但不会持久,而且会让学生的思维形成惰性。因此,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即思考的价值去打动学生,唤起学生深层次的表现欲望,让他们享受思考的乐趣,从而培养长期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倍数”这一概念时,笔者引领学生充分地体验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思考伴随着整个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细致的知识结构。
①你能想到哪些3的倍数,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3的倍数写出来。
②你能把3的倍数一个一个全部都写出来吗?为什么?那么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③你是从哪个数开始写3的倍数的?
④大家是怎么找到3的所有倍数的?
⑤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到3的`倍数根本写不完,用省略号表示,显示了数学简洁性的魅力;再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关注差异,利用思维弹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比如有的学生善于动手操作,有的学生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学生能够长时间反复尝试解决某一个问题……这些差异是教师必须予以关注的重要教学资源,积极面对并合理运用这些差异,能激发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让学生的思维充满弹性和张力。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思维倾向,他们会产生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也会有层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产生的解决思路有的比较繁琐,有的则简洁明快。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较,在多样化和最优化之间找到平衡。
四、敢于标新,呵护思维自由
学生总喜欢与众不同,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教师和同伴的已有经验和想法,在提出独特见解并获得肯定后会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教师要呵护这种思维倾向,因为这其实是创新意识发展的契机,是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原始驱动力。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3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经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而此刻的人教版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2×6=12,经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资料。尤其对因数和倍数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单独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经过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忙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上课之前我特意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忙学生对相互依存的理解,在描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就不会说错了。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下头几个细节来帮忙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是我上课时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白什么情景下才能讨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是要学生注意区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本单元中的"因数"的联系和区别。在同一个乘法算式中,两者都是指乘号两边的整数,但前者是相对"积"而言的,与"乘数"同义,能够是小数,而后者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两者都只能是整数。
3、是要注意区分"倍数"与前面学过的"倍"的联系和区别。"倍"的概念比"倍数"要广。能够说"15是3的倍数",也能够说"1。5是0。3的5倍",但我们只能说"15是3的倍数",却不能说"1。5是0的倍数"。在课堂中反复强调,帮忙学生认真理解辨析,所以学生一节课下来对这组概念就理解透彻了,就不会模糊了。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4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第一节《倍数与因数》是一节概念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通过备课,我梳理出这样一个教学脉络:乘法算式——倍数和因数——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从教材本身来看,这部分知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也谈不上有什么新兴趣,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概念课。如何借助教材这一载体,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让乏味变成有味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设疑迁移,点燃学习的火花。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作为谈话引入课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例中隐藏着共同点:一一对应、相互依存。对感知倍数和因数进行有效的渗透和拓展。
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我依据学情,设计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2的倍数、5的倍数,学生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写不完时,通过讨论,认为用省略号表示比较恰当,用语文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解决了数学问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学生从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二、渗透学法,形成学习的技能。
由于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无限”、又如何有序写出来呢?我让学生尝试说出3的倍数。学生找倍数的方法有:依次加3、依次乘1、2、3……、用乘法口诀等等。我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有的学生认为:从小到大依次写,因为有序,所以觉得好;有的.学生认为:用乘法算式写倍数,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数的影响,可以很快地找到第几个倍数是多少,因为简捷正确率高所以觉得好。如此的交流虽然花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但是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发展了思维,这才是最宝贵的。正所谓没有一路上的山花烂漫,哪有山顶上的风光无限。
三、学练结合,及时把握学生学情。
在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初步认识了倍数和因数以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练习中加深理解概念;在探究出找倍数的方法以后,及时让学生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并适时进行针对性练习,巩固新知。
课尾,我设计了四道达标检测练习,将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对本节课重要知识点进行检测,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情。
纵观整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尝试练习、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加以引导,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了训练,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5
一、“倍数和因数”与“倍数和约数”这两种说法一定要分清。
“倍数和因数”与“倍数和约数”这两种说法只是新旧教材的说法不同而已,其实都是表示同一类数。(即因数也是约数)
二、为什么第十教科书上讲“倍数与因数”的时候不提整除。
也许我的头脑还受旧版教材的影响,我认为说到“倍数与因数”必须要谈到整除,因为整除是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条件,学生在没有这条件学习整除,只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稍有不慎,学生会很快误入小数也有因数;但是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教材中不提整除的好处。而我的心里却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S版教材到底在什么时候于什么数学环境下才提出“整除”这个概念呢?会不会在六年级课改才出现呢?我期待着。
三、教学2、5和3的倍数教师应注重“灵活”。
1、 在教学2和5的倍数时,是用同一种方法找出它们倍数的,学生很容易掌握,也很快就能把2和5的倍数说出,并能准确找出各自的倍数,此时,教师应把学生的思维转到同时是2和5的倍数怎样找?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出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特征,因此,让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加大。
2、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用2和5的倍数的方法去找3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尝试这种方法是找不到3的倍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写出的3的倍数,要用另一种方法去归纳、总结3的倍数的特征,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写些数(有3的倍数,也有不是3的倍数,而且是较大的数)让学生进行判断,这样可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得到巩固;当学生熟练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话峰一转,你们能归纳出9的倍数的特征吗?学生在教师这一激发下,他们的求知欲兴趣大增,然后教师启学生运用找3的倍数的方法,去找9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会轻而易举地归纳、总结出9的倍数的特征。通过找9的倍数的特征,既巩固了学生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还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达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的目的。
3、当学生掌握了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这时应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总结,把这三个特征综合,从而得出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灵活”两字,并且能把知识面向纵横方向发展。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倍数和因数的教学反思03-06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4-22
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04-20
3的倍数教学反思07-12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01-29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4-21
《骆驼和羊》教学反思04-21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08-08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03-20
《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