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班教案模板集锦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语言描述小兔、小猴、大象的特征。学说“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愿意在别人面前表达。
3、通过礼物来对颜色感兴趣。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图片、美工用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静,引起兴趣。
1、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上面有小鸡的'照片)出示小鸡,相互打招呼。
2、 今天对小鸡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你们知道什么日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桌子上有蛋糕)今天是小鸡的生日,它请了几个好朋友一起来庆祝。
(二)、使用课件,幼儿根据动物的一种特征进行辨别,并表述。
1、 描述小兔的特征,并学说礼貌用语。
(1)、“丁冬”门铃响了,你们猜猜是谁来了?
(2)、我们一起来问问:你是谁呀?(课件提示:“是我,我有两个长长的耳朵”)提问:
(3)、是谁呀?小兔身上还有什么?小兔喜欢吃什么?(出示小兔,引导幼儿观察。)
(4)、小兔手上拿着什么?它会怎么对小鸡说呢?我们听听小兔是怎么说的。(“小鸡,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帽子。”)幼儿学说礼貌用语。
2、 逐一出示大象和小猴,鼓励幼儿尝试用语言描述两个动物的明显特征,并学说礼貌用语。
(三)、幼儿操作,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欢。
1、你喜欢小鸡吗?如果我们也给小鸡送一份礼物,你会送什么?
2、 我为你们准备各种各样的礼物,有的是我们以前就剪好的,有些你们可以直接剪下来的,还有有些需要你们打扮一下的,你可以自己去选,选好了就把礼物送给小鸡,别忘了说一句好听的话。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说“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送给你的**。”
活动结束:大家一起唱首儿歌。
教学反思:
学习了年、月、日,认识平年和闰年的相关知识后,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够好。今天用早读课的时间带着学生梳理了一遍相关的知识。
小百科:生日,顾名思义是指人出生之日,也是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泡泡水、吸管
白纸贴在泥工板上是幼儿人数的俩倍、清水一盆。
活动目标
尝试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学习用接泡泡的方法作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玩接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吹泡泡)师:看!这是什么?(泡泡)伸出你们的小手,试试能把这美丽的泡泡接住吗?
让幼儿自由的接泡泡。
二、探索怎样留住泡泡
1、提问:刚才你接住泡泡了吗?泡泡到哪里去了呀?(幼儿自由回答)“哦!泡泡不见了!”
2、幼儿讨论留住泡泡的方法。
师:这些美丽的泡泡停留的.时间太短了,我们的小手一碰就爆了。唉!真可惜呀!那你们能想个办法把这美丽的泡泡留住吗?
(幼儿讨论,教师肯定幼儿的讨论结果)
3、教师演示用纸接住泡泡的方法。
师: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多,我也有一个好办法,可以留住泡泡,想知道吗?
教师示范:用有颜色的泡泡水吹出一个大大的泡泡,用白纸接住。
师:看,泡泡留在哪里了?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泡泡在白纸上留下了它的痕迹,让我们一起来把泡泡留住好吗?
提出要求
1、吹泡泡的时候不要抬头吹,这样吸管里的水会到小朋友的嘴里去。
2、不要对着其他小朋友吹,会把泡泡水弄到小朋友眼睛里。
3、不要弄在衣服上,会把衣服弄脏的。
幼儿用白纸接泡泡,教师指导。
三、音乐活动
泡泡乐师:泡泡在你的白纸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影子,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泡泡影子跳个舞吧!以《泡泡乐》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大船的基本结构。
2、能画出轮船的基本结构。
3、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5、养成专注画画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将教室的一面墙壁布置上一条大河。
2、彩笔、轮船模型。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指墙壁:小朋友,这里有一条美丽的大河,河面上还应当有轮船。
2、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轮船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为大河画上大轮船。教师出示轮船模型,逐一提问:这艘大轮船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它的船身像山脉?轮舱像什么?在什么位置?船舱上还有什么?船上的烟囱、桅杆在船的什么地方?像什么形状?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大轮船的身体是长长的,侧面看上去像个梯形;船身上面有两层船舱,每一层船舱里都可以坐人,所以都有一排整齐的窗户;船舱像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船舱上面的船顶部还有烟囱;大船首尾都有一根高高的桅杆。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现在请大家画大轮船,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用什么颜色打扮大轮船?
观察幼儿作业情况,要求按大小画出轮船的基本结构,注意比例关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想象个联想,画出与轮船有关的图像。
活动创意:
请幼儿将自己重新画的'大船剪下来贴在墙壁上组成的画面。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看、听、说、做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从而陶冶了幼儿美的情操,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海”是一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通过音乐把能力展现出来。通过本活动的学习,抓住他们求知欲强的特征,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挖掘幼儿音乐方面的潜能,让他们表现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演唱歌曲,从中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大海的特征,知道大海有很多动物和景物。
2、熟悉儿歌内容,能画出大海的景物。
3、激发幼儿热爱大海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站曲并且在歌曲学习中感受韵律美。
教学难点:
1、能模仿大海的声音并跟老师合作演唱练习。
2、能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模仿大海的'声音。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到海边看海、听海,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受大海的变化。
2、录下大海的起伏变化与大海的不同声音。
3、画纸、蜡笔人手一份;多媒体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听海浪的声音,感受大海的变化。
(播放大海在不同情况下海浪声音的录音)提问:
1、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这些海浪声一样吗?听到大海的这些声音,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
3、你能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海浪吗?(请小朋友用肢体来表现变化的海浪。)
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朗诵。
1、欣赏散文,感受其语言美和意境美。
2、理解散文内容。
(1)大海里有什么?我们把它看作什么?(动物园)大海里还有哪些动物?你喜欢哪个?
(2)为什么说大海是雕塑家?像什么?
(3)你见过贝克吗?是什么样子的?你会用贝壳做什么?
3、学习朗诵散文。
三、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诉说海底生物在大海不同的状态下可能发生的有趣故事。
1、师:大海还不知道在她家里每天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发生呢。我们把海洋生物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画下来,去告诉大海,去告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
四、幼儿相互讲述。
活动延伸:
请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找一找大海还有什么秘密。
相关信息:
大海即海洋。其实海与洋还是有些差别的。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形成
2、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4的形成
活动准备:超市用的'柜台,里面有各种玩具、食品、文具等、篮子若干、小兔的家背景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好不好?你们喜欢去吗?超市中有许多好东西,你们每 人买3个,要一边买一边数数。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一边买一边数。幼儿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买的什麽,买了几个。
2、你们买了东西以后还要赠送你们一个。一边赠送一边问幼儿:你买了几个?(3个)3个在添上一个是几个?幼儿尝试用语言回答:3个再添上1个是4个。 把买来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几个(点数)
3、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小兔子好不好?(一边送一边说:我送小兔子4个玩具。)
4、让幼儿自己添数 刚才我们把买的东西送给了小兔子。现在我们自己来买喜欢的东西好吗?请小朋友每人拿3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一边拿一边数。回来摆在桌上。
老师问:你们有几个玩具?(点数) 老师想让你们每人有4个玩具,在添上几个就是4个了?请你们去拿。(幼儿自己去拿)。告诉我3个添上1个是几个?(尝试回答:3个添上1个是4个)
小班教案 篇6
一、 活动目标
1. 尝试绘画哈哈小人,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
2. 感 受小人不同的变化所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幼儿用纸、笔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今天我们就来画小人,画什么样的小人呢,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二)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 提问:什么是顶天立地?
2. 幼儿在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三)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 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
师:这次我们画在黄色的纸上,要求:一画的顶天立地,二是可以画自己想画的'小人,三是不要打开这张纸。
2. 幼儿尝试在折纸上画顶天立地的“小人”,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3. 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4. 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引导幼儿发现“小人”的变化,并尝试寻找其中的秘密。
总结:原来什么东西画在折线上就能变长。
5.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把“小人”的哪个部位变长了?
(四)欣赏作品,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 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2. 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
延伸活动:如果把纸再怎么折,或尝试画别地东西,又会有什么好 玩的发现呢?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阅读图画故事,感知认识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
2、随着音乐有节奏地用语言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象声词,并用身体动作表现洗澡情景。
3、能一页一页地翻阅图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音乐磁带《洗刷刷》和录音机一台。
3、幼儿欣赏过《洗刷刷》音乐。
4、实物展示仪、电视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出阅读活动。
师:小朋友,你洗澡吗?你在哪里洗澡?你和谁在一洗澡?你们是怎么洗澡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有趣的图画故事《在澡堂里认识自己》。
二、幼儿阅读图画书。
1、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打开相应的画面,提醒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
2、教师关注幼儿阅读,并与个别幼儿进行交流。
3、师:图画书一里有谁?讲了什么故事?
三、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
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带领幼儿一页一页地翻阅画面,并用象声词表达洗澡时发出的'声音。
四、表演故事中的洗澡动作,讲述洗澡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领幼儿看图完整呢感地阅读故事。
2、教师熊爸爸和小熊在一起洗澡,他们洗了那些地方?是怎样洗的?发出了什么声音?
3、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故事中洗澡的情景,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重复讲述象声词2-4遍。
4、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你家里洗澡的时候,最喜欢洗什么地方?洗澡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五、音乐活动:洗刷刷。
1、师:小熊个爸爸在一起洗澡,真好玩呀!小朋友我们大家在一起洗澡玩好吗?
2、播放《洗刷刷》音乐,让幼儿自己找个空地方,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自己洗澡或和同伴相互洗澡,鼓励幼儿清晰身体的不同地方,感知洗澡的乐趣。
【活动延伸】
准备中我还画了熊爸爸和熊宝宝的图。
活动以熊爸爸和熊宝宝出去活动后出汗了为开始,引起幼儿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学习熊爸爸和熊宝宝洗澡,并用象声词发出洗澡的声音,让幼儿更感兴趣,幼儿学起来也容易记住,在不知不觉中知道自己身上的各个部位。活动中还让幼儿学熊爸爸和熊宝宝洗澡,并边洗澡边嘴巴发出象声词。最后让幼儿听音乐一起洗澡,让幼儿进一步感知洗澡的乐趣。
小班教案 篇8
单元教学内容
1. 唱歌:《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
2. 欣赏:
(1)中国作品:《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
(2)外国艺术歌曲作品:《月夜》。
单元教学目标
1. 欣赏《二泉映月》《月儿高》《花好月圆》《月夜》等中外音乐作品,了解不同体裁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
2. 学唱歌曲《月之故乡》《弯弯的月亮》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用情带声提高演唱能力。
3. 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及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提高音乐表现的综合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唱《月之故乡》,并能有感情地背唱。
2. 对比欣赏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并在音色、风格上进行比较,细心体会乐曲的内涵。
3. 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对月当歌、抒怀寄情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
(2)对比分析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与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不同之处。
(3)分析《月夜》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 拓展实践法、自主学习法与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比较法。
重难点指导
1.《月亮颂》单元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教师可采用演唱、聆听、配乐诗朗诵、听乐赏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2.《二泉映月》是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辨别力,另一方面运用电影录像、阿炳演奏的录音、学生视唱、演奏及弦乐合奏录像,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乐曲表达的悲愤交集的情感。
3.歌曲《月之故乡》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语言质朴、真挚、感人。在演唱方面要注意气息均匀,线条流畅,音色柔美,还要注意演唱情绪的细微变化,以形成对比。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切分节奏和临时变化音#4的演唱。可以借助节奏的对比× × × × ×|× × × × × ×|和固定音高的方法,先唱#4(升4)→ (还原4)→3;再过渡到23 #4 3—|的演唱加以解决。
4.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是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的曲式结构。这种曲式在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变奏曲式也常用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或用于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中,其变奏的次数并无限制,少则四、五次,多则数十次。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2. 了解变奏曲式的相关知识。
3. 围绕着“月亮”的主题展开,让学生理解“月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4. 启发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重、难点
1.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体会歌曲内在的情感,表现歌曲的意境。
2. 辨别弦乐合奏、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不同,从而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3. 临时变化音#4的演唱。
教材分析
1.《月儿高》是著名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器乐艺术中描写月亮的极品之作。全曲古朴动人,委婉缠绵,优雅华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份无比珍贵的音乐遗产。
全曲共分十二段:
海岛冰轮 江楼望月 海峤踌躇 银蟾吐彩
风露满天 素娥旖旎 皓魄当空 琼楼一片
银河横渡 玉宇千层 蟾光炯炯 玉兔西沉
2. 歌曲《月之故乡》
歌曲《月之故乡》由彭邦桢作词,由刘庄、延生作曲,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的思乡之情。全曲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音调用的是雅乐七声羽调式,与清乐七声羽调式的交替,使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韵辙是“江阳”韵,教学要点是:首先要求每一句的收声要到后鼻腔,并始终保持在同一个位置上;其次,声音要求连贯自然,字与字之间要在声母之间连接,过渡自然;再次,情感要真挚,体现两岸同胞的骨肉情深和祖国人民对宝岛早日回归的期盼。
3.《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原曲为二胡独奏曲,后改编成多种形式的器乐曲。如:二胡与乐队、弦乐四重奏等。乐曲由引子和六个段落构成。(引子A+A1+A2+A3+A4+A5)它以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在全曲中进行了五次变奏和发展。这是我国民间音乐中最为常见的变奏体曲式结构。解放以来改编的《二泉映月》,一般都将原曲的六段谱缩减成四段谱。许多演奏家对乐曲也作了各自独特的处理和解释。如:张锐的柔美纯净,王国潼的浑厚苍劲,闵惠芬的哀怨深沉,姜建华的激昂悲愤,呈现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二泉映月》的主题音乐带有倾诉性的、令人沉思的,旋律则富于起伏变化,恰如海潮般的感情在奔腾。音乐主题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交替出现和变奏,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由忧伤而悲愤,由悲愤而怒号,由怒号而憧憬的种种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导入
1. 教师朗诵著名诗人李白的古诗《月下独酌》。(《月儿高》片段)
2. 教师提问:此首诗作者抒发了何种感受,背景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
学生回答:李白、《月下独酌》,诗人以明月、身影为伴,对月高歌,抒发的是作者在孤独中向往自由和光明,琵琶独奏等。
3. 师:古往今来,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也是文人骚客吟唱的.对象。因为月亮倾注了无尽的情思,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提起月亮,胸中涌起无限期望。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月亮的赞歌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歌唱、赞美月亮,一起学习第一单元《月亮颂》。(出示月亮图片)
二、欣赏琵琶独奏曲《月儿高》
师:月亮,这个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月中有美丽的嫦娥,有古老的传说。(欣赏嫦娥奔月动画)让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那份眷恋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与她相关的优美音乐作品。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描写月亮的呢?刚才大家听到的背景音乐就是琵琶独奏曲《月儿高》的片段,下面就请同学们完整地欣赏《月儿高》这首作品。
1. 聆听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问题:
(1)在聆听中,想象乐曲表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2)《月儿高》的旋律有何特点?音色是怎样的?
(3)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
2. 学生回答问题:
a. (1)乐曲描绘了晴朗夜空、明月高挂的情景。
b. (2)用舒展的旋律,清亮的音色,典雅的风格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月夜之中。
师可提示:这首乐曲的旋律是(舒展、紧张)?音色是怎样的(明亮、暗淡)?
(3)琵琶:是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组。
师补充:弹拨乐器琵琶常用的定弦法是A、d、e、a低音区浑厚、低沉;中音区柔和、明亮;高音区清脆、坚实。
三、学唱歌曲《月之故乡》
1. 最佳的赏月时间是哪一天?说一说这一天我们都要做什么?
(八月十五,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
2. 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小知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3. 中秋节这天我们都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佳节,但是往往有很多人却一直漂流在他乡,不能和家人团聚。他们又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下面就请大家欣赏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月之故乡》。
4. 欣赏歌曲《月之故乡》后,让学生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月夜思乡、心系中华的共同情愫。)
5. 发声练习:(解决作品中大量出现的切分节奏型和临时变化音的音准问题。)
1=C 4/4
Liang~~~~~~~~~~~~~~~~~~~~~ (用此音作为发声练习,为了配合歌词的韵辙“江阳”韵。)
Liang~~~~~~~~~~~~~~~~~~~~~~~~~~~~~
1=C 4/4
#4 — 3 —|2 3 #4 3 —||
Lu lu lu lu lu lu
6. 视唱乐谱。(《月之故乡》歌曲学习)
7. 填唱歌词。
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哪些地方应做强弱处理?
感受乐曲的力度变化:当唱到“看月亮,思故乡”时,声音和感情要有推进,而后的“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可以加大力度,放慢速度,然后恢复原速,最后的结束渐慢、渐轻,把人带入遐想的空间。
8. 今年的春节,两只熊猫团团、圆圆在台北的动物园和宝岛台湾的同胞们一起过年。它们带着我们的期盼和思念,更带去了我们的祝福和挂牵。让我们用轻柔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作品。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大熊猫团团、圆圆的生活照)
四、欣赏《二泉映月》
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提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亮见证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人类对月亮也倾诉了无数的人生梦想。下面请欣赏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对月的感情流露。
1. 播放《二泉映月》音乐主题,结合阿炳的身世,你从音乐中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能说出痛苦、辛酸的心情。能力强的学生还说出音乐优美、朴实、时而也激动。
2. 介绍民间音乐家阿炳。(《二泉映月》电影片段)
3. 边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音乐边哼唱、记忆主题,注意主题有几个乐句?每句之间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听赏后,请学生稍加议论,共同归纳有三个乐句。各句之间以什么为划分标志?如何正确判别?各句之间主要是音区逐渐向高发展,表现作者不安于现状,要斗争的激动心情。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5. 初听《二泉映月》。
在主题A的基础上变奏五次。高潮部分在第四次变奏。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地抒发。
6. 复听乐曲:主题每次变奏的主要音乐要素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聆听到每次变奏的音响变化?
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深化主题。
乐曲第一变奏变化大,它是将a句缩减,b句保持不变,而将c句伸展变奏发展而成。而碎弓的演奏,隐含着凄楚之情。
乐曲第二变奏系用a句微变,b句不变,c句变化发展而成。旋律中出现新的高点音。变宫音“7”的出现使旋律具有离调的性质,音乐情绪有所转折,表现出对新生活的向往。
乐曲第三变奏的a句变化不大。但b句中出现了长音“2”,这和前面乐段仅属一音之差,但乐思却迥异,可谓妙笔,它使音乐产生了疑问的语气。清角音“4”的出现,使音乐具有新的情调。这一乐段音乐色彩较为暗淡,或许是作者回忆起了过去的不幸。
乐曲第四变奏,旋律挺拔高昂,起伏动荡较大,随着速度的自然加快,情绪一步紧似一步。而用强力度﹑小抖弓和顶点音奏出的旋律,推出了全曲的高潮,音乐似冲天的巨浪,感情的潮水掀开了压抑的闸门奔泻而出。这是盲艺人积压多年的愤怒情绪的爆发。
第五变奏是以全曲最低音开始做为尾声,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旋律最后几拍,听来果敢﹑雄健,这是作者性格和意志的表现。
7. 变奏曲式。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讲解。比如:把主题材料称为传统月饼、变奏分别在传统月饼的基础上变化重复发展成五仁月饼、豆沙月饼、枣泥月饼等,学生会有很好的理解。
8. 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视频片段,思考二胡独奏与弦乐合奏。
教师提示学生从音色、风格、表现手法上分析。总结二胡演奏音色质朴,有民族风味。弦乐合奏音色丰满,音响敦厚。
五、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歌曲《月之故乡》,深刻体会到了游子们借“月”思乡的真挚情感。只要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用“心”歌唱,相信一定会字字带情、声声感人的。《二泉映月》被作为民族器乐曲中珍贵的遗产,它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完乐曲后泪流满面地说:“此乐曲应跪下来听。”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真正优秀的民间音乐才是世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了解自己的音乐,喜欢自己的音乐并向世界宣传我们的音乐。
小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爬的动作,是一种手脚协调地、交替地、有节奏的运动,这种活动不仅有利幼儿身体两侧肌肉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两个半球的发展,幼儿很喜欢在地面上爬动。我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其在“乌龟妈妈”的带领下,模仿生动形象的“小乌龟”在地面上自由爬、向指定方向爬等,通过游戏能提升了孩子爬的技能,并体验了亲人、同伴之间的.关爱和互相帮助。
活动目标:
1.掌握手膝着地爬的基本动作,能在爬的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
2.增进关爱老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每个幼儿背上背一个筐扮小乌龟,礼物人手一份。创设老奶奶家的情境。请一名老师扮老奶奶。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我们一起去玩玩吧。先跟妈妈一起运动运动身体吧,屁股扭一扭、找个朋友碰碰头,转个圈圈动一动、找个地方坐下来。
二、练习动作,掌握方法
1.宝宝们,我们好久没见奶奶了,今天我们去看看奶奶吧,奶奶家离我们很远,我们要不怕累,自己爬着去的,你们能行吗?(行)那我们先一起来练习一下爬的本领吧。
2.小乌龟跟着妈妈爬(引导幼儿手、膝着地,头抬起看着前方)
3.妈妈与小乌龟有一定距离,让小乌龟爬到妈妈身边来。
三、创设情境,掌握平衡
1.我们去奶奶家还要给奶奶带一些礼物呢,那我们到了奶奶家要和奶奶说些什么呀?(引导幼儿说一些与奶奶问好的话)
2.把礼物放进背壳里)那我们先试试看,怎么爬才不会让礼物掉下来。(幼儿自由练习)
3.妈妈讲解要领:爬得时候身体不能摇来摇去,要保持平衡,眼睛看着前方,礼物就不会掉下来了。
4.给奶奶送礼物。我们现在要去看奶奶了,小乌龟跟着妈妈一起爬过去看奶奶。
四、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1.到了奶奶家引导宝宝与奶奶打招呼,把礼物送给奶奶,并给奶奶捶锤背,唱个歌,和奶奶一起做一个放松运动。
2.跟奶奶说再见,小乌龟和妈妈一起爬回去。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的人物形象,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2、引导幼儿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太阳”。会说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暖暖的。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已开展半日活动《太阳》,感知在温暖的阳光下的感觉。
2、故事“小兔找太阳”的课件。
3、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实物、太阳的画面。小兔布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布偶,引发幼儿兴趣。
师:乖孩子,你们看,这是谁呀?(小兔子)对,我是小兔子,今天我要去找一个朋友,它的名字叫太阳。可是啊,我不知道它长得什么样,如果一会儿我找错了,聪明的小朋友,你们可一定要告诉我哟。
2、教师边讲故事边布偶表演《小兔找太阳》,根据故事情节的展开逐步拉出实物和画面,让幼儿与故事互动,学习语言,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的人物形象。
师:小兔子听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就在屋子里认认真真的找起了太阳。它在屋子里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个红红的,圆圆的东西,小兔子提着红红的、圆圆的东西,高兴地说:“哦,我找到了找到了,找到太阳了。”
师:哎,乖孩子,这是什么呀?(红灯笼)那我们赶快告诉小兔子,这不是太阳,是红红的灯笼。(小兔子,这不是太阳,这是红红的灯笼。)“噢,原来啊,太阳不在屋子里,那我还是到屋子外面去找太阳吧。”
小兔子来到屋子外面,一眼就看到了地里的红萝卜。小兔子抱起红萝卜高兴的说“这次我找到太阳了吧。”小朋友,小兔子找到的是不是太阳啊?(不是)那小兔子找到的是什么呢?(红萝卜)那我们告诉小兔子,那不是太阳,那是红红的萝卜,好不好?(小兔子,那不是太阳,那是红红的萝卜)“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太阳在哪里啊?”(在天上)“噢”小兔子抬起头往天空中瞧去,突然看到了天上飞着的大气球,红红的,圆圆的。小兔子高兴得跳了起来,它抓着气球说:“哈哈,这次我找到太阳了吧。”乖孩子,你们说说看,小兔子找到的是不是太阳啊?(不是,是气球)“啊。怎么又错了?”小兔子焦急的喊着:“真是急死人了,太阳到底在哪儿呀?”乖孩子,你们说说看,太阳在哪儿啊?(太阳在天上)嗯,这次我一定要仔细的找找,咦,那是什么啊?红红的,圆圆的,还有一点刺眼呢,照在身上还暖洋洋的呢。小朋友,这次我找到的是太阳吗?(是)啊,我终于找到太阳了,好累啊,让我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吧。
3、欣赏故事课件《小兔子找太阳》。
小兔子终于找到了太阳,它还说谢谢你们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动画片,听一听故事《小兔子找太阳》。
4、提问:
(1)刚才小朋友看了故事,那请你说一说故事中讲了哪个小动物啊?(小兔子)小兔子去做什么了?(找太阳)小兔子第一次找到了什么?
(2)小兔子第一次找到了什么啊?(灯笼)灯笼是什么样子的?(红红的,圆圆的')小兔子把灯笼当作什么了?(太阳)(个别回答后,请少部分幼儿上来找找红灯笼并一起说说这是红灯笼)接下来小兔子在屋子外面又找到了什么?(红气球)红气球什么样子啊?(红红的,圆圆的)小兔子又把红气球当作什么了?(太阳)(个别回答后,请小部分幼儿上来找找红气球,并一起说说“这是红气球”)
(3)最后,小兔子找到太阳了吗?(找到了)在哪里找到的呀?(在天上找到的)
(4)兔子为什么会把红灯笼、红气球当成太阳呢?(引导幼儿看看,并说出他们都是红红的、圆圆的)
(5)你见过太阳吗?(见过)在太阳下有什么感觉呢?(暖洋洋的)
(6)引导幼儿一起说说“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5、好了,现在啊,我们跟着小兔子一起到太阳底下玩玩,看看太阳照在身上是不是暖洋洋的。(跟着小兔子一起排好队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情绪还可以,虽然能大胆的表述,但是缺少了规则意识。在“尝试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这一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强调了“红红的、圆圆的”,老师应该在幼儿观察图片以后进行完整讲述故事,然后利用课件讲述,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自己参与讲述的机会,从而达到目标要求。另外,老师还可以经验迁移,除了灯笼、萝卜、气球是红色的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幼儿知道的红色东西,发展幼儿的散发性思维。幼儿对事物的特征不是一下子全部掌握的,而是一步步慢慢累积的,刚开始只能了解到一点或两点,需要教师的帮助,孩子们自己的操作才能对事物有个完整、清晰的认识。
小百科: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7-30
小班教案【合集】12-20
小班教案(合集)01-03
小班安全教案02-24
小班古诗教案06-30
【热】小班教案08-21
实用的小班教案08-29
小班教案[精品]12-15
小班音乐教案11-24
小班安全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