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萝卜》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拔萝卜》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拔萝卜》教案1
设计意图:
故事似乎永远是幼儿最喜欢听、百听不厌的,其作品中的情节性、人、事、物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动感性、表演性,适合幼儿角色扮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故事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拔萝卜》是一个古老而又经典的语言故事,故事中的主要结构情节有趣单一,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简单反复,正适合小班幼儿喜欢熟悉而单一事物的心理需求,幼儿在彼此的表演中学会交往的语言,知道如何请人帮忙?该怎么说?基于这些考虑,我以“拔萝卜”为主线,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主要情节。
2、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故事,掌握故事中的对话:“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嗨呦、嗨呦,拔呀拔,还是拔不动”
3、使幼儿初步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图片和头饰:(大萝卜和小萝卜、老爷爷、老奶奶、小花狗,小花猫,小老鼠)及相应背景图。
2、环境创设:小屋子、做好的大萝卜、栅栏等做好场地布置,准备拔萝卜的动画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入教室“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位老公公家做客,来我们一起坐上火车出发吧。”
1、出示背景图片,引出故事猜测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教师: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谁的家?(老公公家)你们猜猜老公公家里还会有谁?
2、教师讲述故事的起因:老公公在地里种了一个萝卜的,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的甜呐!”“长吧长吧萝卜啊,长的大啊!”萝卜越长越大。
3、引导幼儿讨论“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老公公年纪大了怎么拔也拔不动,那可怎么办呀?”帮助老爷爷想办法,导入故事内容。
3、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到请这么多小动物去帮忙,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他们之间的事情,故事的名字叫《拔萝卜》。
二、幼儿欣赏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主要情节。
1、老师随音乐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了解故事内容。
2、提问引导:“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里有谁?”
“老爷爷是怎么请别人帮忙的?都说了些什么?”
三、教师引导幼儿看图片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对话记住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内容。
1、出示图片:“老爷爷请谁来帮忙?那我们一起来请老婆婆吧”。
2、依此请出其它的人物,并学说对话。
四、引导幼儿观看动画一起讲述故事,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并丰富词汇“拉、帮忙、一起”。
1、提问:“故事讲完了,故事里老公公的萝卜拔出来了吗?”
“他们是怎样拔的呢?”
2、讨论:“这么多动物去帮忙拔萝卜呀,如果没有这么多动物帮忙,老公公的萝卜能拔起来吗?”
3、小结:教育幼儿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帮助其他的小朋友,团结起来事情才会做得又快又好。
五、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中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六、随音乐帮助老公公拔萝卜“老爷爷种的萝卜又大又多,我们一起去帮老爷爷拔萝卜吧!”
课后反思:
《拔萝卜》的故事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曾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儿、小猫儿、小耗子一起拔萝卜,这一老—少—小组成的画面,带给人一个温馨、和谐的世界。故事以“拔萝卜”为线索贯穿始终;结构简单,情节反复,便于幼儿理解,内容富有儿童情趣,贴近生活;语言简明上口,并有儿童化、口语化的特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本次活动我首先以教师的生动有感情地讲述引导幼儿倾听并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接下来配以生动有趣,形象逼真的图片,把幼儿带入童话的优美。
《拔萝卜》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歌词中人物出现的顺序。
2.乐意表演歌曲中角色的动作,感受一起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相关图片五幅;2.磁带及录音机;3.人物头饰(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也用做于故事中人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活动前先听一遍磁带,帮助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唤起记忆)。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听过《拔萝卜》这个故事。下面,小胡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记得《拔萝卜》里有谁去拔萝卜了?(根据幼儿回答,出示故事中人物图片)
师:小胡老师要把这个故事,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仔细听一下。
二、完整欣赏歌曲《拔萝卜》。(教师跟着课前录好的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用多媒体播放《拔萝卜》的故事图片,属于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
提问:小朋友们,在歌曲里,老公公拔不动了,谁来帮助他了?小婆婆呢?小姑娘……
(依次提问,教师将人物图片按顺序摆放,随后再完整清唱一遍,方便幼儿听清楚歌词并校对人物顺序,属于第二次完整欣赏)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分段清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幼儿跟唱。
(重点学习“哎哟哎哟”;老公公拔不动萝卜,叫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时是怎么唱的;打节奏读旁白)
2.教师一边弹琴(事先录好伴奏),一边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这一环节可加上少许动作,给后面的表演环节作铺垫,也避免重复唱的枯燥)
四、教师指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并表演相应的动作。
1.师幼共同讨论、创编歌曲中人物的动作。
2请个别小朋友上台,和老师共同表演《拔萝卜》的歌曲;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此环节看时间来定,时间充裕可多进行几组)
五:结束部分,迁入生活。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演得都很棒,活动后,我们可以在“娃娃家”里,一起分角色表演《拔萝卜》。那小朋友们,老公公他一个人刚开始拔不出萝卜,后面为什么能拔出来?
(引导互相帮助,小朋友之间也要这样……)
反思:总的来说,本次活动选材欠妥,音乐《拔萝卜》虽然耳熟能详,但是段落过多,人物的出场在歌词中要唱正确,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太大。建议作为音乐欣赏来进行。另外,评课中,老师们的建议也是可取的,表演环节可以提前来进行,这样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它们对这个故事情节感兴趣;还有,在师幼共同表演环节,教师可以扮演小动物的角色,要表演唱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说(谁谁谁,来呀!)而不是扮演“萝卜”这一静态的角色,不利于在活动中指导幼儿了。但在本次活动设计中,可取的地方是,可以利用图片和音乐结合的方式,将这个音乐作品更完整地呈现给幼儿(用多媒体放图片,用录音机或钢琴录音播放音乐,从视觉、听觉两种感官给幼儿更深的感受)
本次的.期中开课,我从自身找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教材了解不透彻,还不能好好的掌握。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适合他们的材料,选材很重要。一个活动,选材不恰当,那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将会大打折扣。所以,今后的开课活动,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教材,给教学活动开个好头!
《拔萝卜》教案3
一: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
2大胆进行情景表演,萌发创编意识。
二:准备
课件一份、胸饰一套。
三:过程
1情景引出课题。
一位老爷爷出来:“今天天气真好,我到田里拔萝卜,可是萝卜太大,我拔也拔不出来。小朋友,你们帮我想个好办法呀?”
2讨论如何来拔萝卜。
“小朋友你们来帮这位老爷爷想个好办法吧。”(幼儿分别回答)
“今天叔叔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动画,看看动画里的老爷爷是怎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3观看课件,了解故事内容。
1)放课件第一遍,幼儿欣赏。
2)提问:“你刚才看到的老爷爷是怎样拔出萝卜来的。”
3)“请你们再看一遍,是谁第一个帮老爷爷的,老爷爷是怎么喊的.?”
4)放课件第二遍,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帮助他们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4故事表演《拔萝卜》。
1)请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引导他们大胆进行表演。
2)提醒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进行表演,并大胆的进行创编。
5 小结。
《拔萝卜》教案4
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
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提高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学习按萝卜的特征分类(颜色、大小、形状分类);
3、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音乐、场景(两块萝卜地)、卡片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做准备活动
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要带宝宝们去拔萝卜。我们先活动活动,待会才有劲。(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甩甩头、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
2、第一次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1)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指导
(2)请个别幼儿示范,强调动作要领,集体练习
动作要领:自然起跳,起跳时,要双脚用力向后蹬地,落地时要保持身体的平稳,要尽量加大跳远的距离。
(3)随音乐向前行进跳,适时提醒幼儿动作要领
3、学习按萝卜特征分类
(1)幼儿分组观察萝卜的.异同,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幼儿进行分类活动,并说出自己组是怎样分的,如按颜色分,可以分成三组,一组是红色的,一组是橙色的,一组是白色的。
(幼儿可以有三种分法: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分类)
(3)组织幼儿将萝卜按大小放入小筐中。
4、情感体验
兔妈妈:今天我们拔了这么多的萝卜,快来帮妈妈一起把它运回家吧!(幼儿团结合作将萝卜运回家)
《拔萝卜》教案5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四节《拔萝卜》。
一、说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拔萝卜,收玉米,回收废物,而《拔萝卜》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这里是第一次出现竖式,学生只有对两位数的位值结构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后面两位数的加减法有更好的掌握,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做好提前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问题解决: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法运算。
(3)情感态度: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二、说教法学法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采用“教师启发讲授”和“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自主探究,学具操作,合作交流”的学法,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生动而开放的活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将体现一个动手操作的课堂,利用操作、体验的学习方式,力争把讲授变为探索,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创造的先导。因此,在新课开始时,我将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对他们说:“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谁能用一个好听的故事把它讲给大家听?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人。有一天,兔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片萝卜地,这儿全是它喜欢吃的萝卜。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一起拔萝卜。兔哥哥一下拔了36个萝卜,兔妹妹拔了23个萝卜。接着我们讨论:根据故事中为我们提供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的数学问题:(生A:我想知道,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生B: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生C: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个?)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看懂图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
(二)合作探究,知新会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逐步积累的。本节课我将把课堂教学设置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去“做数学”。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并自己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小棒、计数器、练习本等,然后在小组内和其它同学说说自己的算法,并反馈。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出现了这样几种做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我在此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并总结,在列竖式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在课堂中充分动起来,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思考问题。学生自己探索计算36+23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又注意了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整个环节都围绕学生来进行,他们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三)巩固新知,活学活用。
本节课的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练习,基础练,发展练,变式练。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我精心设计了一组这样的训练——我当小老师。让学生判断这几个同学做的对错,并把错的改正。通过这一练习,学生可以总结竖式计算要注意的问题,进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道变式题,既使学生加深对竖式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师生反思,归纳总结。
在本节课的结尾处,我问学生:“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有的学生说: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有的说我讲的故事很好。还有的同学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把一道计算题算错了。同时,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都注意发现了其他学生的长处。
本环节教师将自己评、他人评,评自己、评别人和教师评、学生评结合起来,让学生对自己整节课的表现有一个回顾和反思。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遵循新课标理念,体现了本节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也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六、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并从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他们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成长,他们的学习变得快乐而充实。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我愿意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为孩子们的终身学习奠基。
《拔萝卜》教案6
表演游戏
拔萝卜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拔萝卜》的旋律和内容,初步学习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
2、借助桌面教具和操作和游戏活动,了解歌曲中的角色,学习创编角色表演动作。
3、乐意接纳同伴的创编动作,在与大家共同活动中初步感受到人多力量大。
活动准备:
1、幼儿听过《拔萝卜》的故事。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和桌面教具。
3、桌面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拔萝卜》或桌面教具,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称和角色。
教师:这是谁种的'萝卜?
2、幼儿边看教学挂图或演示教具边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教师: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去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学挂图,或看教师用桌面教具表演老公公拔萝卜。
教师:老公公拔不动萝卜,找谁帮忙啊?(启发幼儿说出:老婆婆来帮忙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观看教学挂图,或教师用桌面教具表演老公公招呼老婆婆帮忙拔萝卜。
——教师启发幼儿说出帮助老公公拔萝卜的其他角色,并依次指教学挂图或操作桌面教具来表演歌曲。
3、教师引导幼儿动作参与欣赏歌曲《拔萝卜》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教师鼓励幼儿接纳同伴的动作,师幼共同确定一种动作,教师唱第一段歌曲,幼儿集体在座位上徒手练习有节奏地做拔萝卜的动作。
——教师引导幼儿合拍地做拔萝卜的动作,并欣赏歌曲中其他角色拔萝卜的段落。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参与欣赏歌曲,教师引导幼儿做动作时要用力,提醒幼儿控制身体动作的幅度,不影响旁边的同伴。
4、请幼儿分角色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老公公,请一幼儿坐在中间的椅子上扮演萝卜,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教师指导幼儿按角色分组坐,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讲解表演的程序。
教师:我是谁啊?你们是谁啊?(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名称)我们一起拔萝卜,喊到谁,谁就要上来帮忙拔萝卜,萝卜什么时候被拔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所有的人都上去了才能拔起萝卜)。
——游戏开始,教师播放音乐,身体随音乐摇动,以提示幼儿做动作的节奏,最后,扮萝卜的幼儿站起来表示萝卜被拔起来了。让幼儿感受人多力量大。
《拔萝卜》教案7
《拔萝卜》是孩子们都非常愿意听的故事,因为故事中的角色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有趣的对话,特别适合我们小班的孩子们,重复的话语简短,并贴近幼儿的生活。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一内容的原因。
活动前我们帮助孩子们积累相关的经验,了解观察萝卜的生长,一些孩子主动的带来了拔萝卜的故事磁带。教师通过给幼儿观看萝卜升长过程的图片,让那个孩子们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刚开始的认识萝卜的时候,家赫小朋友还很天真地说:“老师,萝卜长胡须了。”可见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所说的话也是发自内心的,我们通过讲解、观察,让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萝卜。
在我们有目的的问题引领下,孩子们又熟悉了《拔萝卜》故事中角色出场的先后顺序和简单对话,并激发了孩子们扮演其中角色进行表演的愿望。从孩子们兴趣出发,我们设计了活动故事表演《拔萝卜》我们的活动目标定位在鼓励孩子们大胆表演作品中人物、动物的语言、动作,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首先我们通过出示颜色漂亮角色头饰帮助幼儿回忆故事中角色出场顺序和简单的对话。然后根据孩子们的愿望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和对白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活动中孩子们还发现许多问题,如老爷爷老奶奶只是戴上头饰不太像,应该添上胡子和皱纹才更像。于是老爷爷奶奶的脸上添上了胡子和皱纹。这一下孩子们更是兴奋,都愿意去表演,学着老奶奶、老爷爷的动作,在表演小动物时还加上小动物的叫声,真是可爱。
活动后许多孩子都提出还要给小动物们添上尾巴,那样看起来就更像了。于是语言活动自然的和手工活动联系起来。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有了进步,同时扩展了孩子们的思维空间,并激发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愿望。
在具体活动实施中,教师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充分满足幼儿的愿望,尊重幼儿,让其自主学习,将科学认知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动手操作中,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体验音乐剧表演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孩子们还把带来的萝卜装饰成了故事中的各种角色,其实在课堂中,我对孩子们的要求是自己来装扮萝卜,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想任意装扮,第一组的小朋友把带来的萝卜装饰成了故事中的各种角色,虽然作品实在称不上好,但我还是给了孩子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还不够,可是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世界,他们的世界充满了童话色彩,充满想想,是我们成人无法体会的,在开展了这次活动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根据孩子的需要出发,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环境,让孩子在这一环境中发挥潜能,积极创造,这样,我们会发现很多很多的惊喜。
《拔萝卜》教案8
《拔萝卜》是孩子们都非常愿意听的故事,因为故事中的角色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他们有趣的对话,特别适合我们小班的孩子们,重复的话语简短,并贴近幼儿的生活。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一内容的原因。
活动前我们帮助孩子们积累相关的经验,了解观察萝卜的生长,一些孩子主动的带来了拔萝卜的故事磁带。教师通过给幼儿观看萝卜升长过程的图片,让那个孩子们了解萝卜的生长过程,刚开始的认识萝卜的时候,家赫小朋友还很天真地说:“老师,萝卜长胡须了。”可见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们所说的话也是发自内心的,我们通过讲解、观察,让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萝卜。
在我们有目的的问题引领下,孩子们又熟悉了《拔萝卜》故事中角色出场的先后顺序和简单对话,并激发了孩子们扮演其中角色进行表演的愿望。从孩子们兴趣出发,我们设计了活动故事表演《拔萝卜》我们的活动目标定位在鼓励孩子们大胆表演作品中人物、动物的语言、动作,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首先我们通过出示颜色漂亮角色头饰帮助幼儿回忆故事中角色出场顺序和简单的对话。然后根据孩子们的愿望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和对白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活动中孩子们还发现许多问题,如老爷爷老奶奶只是戴上头饰不太像,应该添上胡子和皱纹才更像。于是老爷爷奶奶的脸上添上了胡子和皱纹。这一下孩子们更是兴奋,都愿意去表演,学着老奶奶、老爷爷的动作,在表演小动物时还加上小动物的叫声,真是可爱。
活动后许多孩子都提出还要给小动物们添上尾巴,那样看起来就更像了。于是语言活动自然的和手工活动联系起来。孩子们在这一活动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有了进步,同时扩展了孩子们的思维空间,并激发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愿望。
在具体活动实施中,教师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充分满足幼儿的愿望,尊重幼儿,让其自主学习,将科学认知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动手操作中,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体验音乐剧表演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孩子们还把带来的萝卜装饰成了故事中的各种角色,其实在课堂中,我对孩子们的要求是自己来装扮萝卜,可以通过自己的想想任意装扮,第一组的小朋友把带来的萝卜装饰成了故事中的各种角色,虽然作品实在称不上好,但我还是给了孩子一定的表扬和鼓励,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动手能力还不够,可是他们有着与成人不同的世界,他们的世界充满了童话色彩,充满想想,是我们成人无法体会的,在开展了这次活动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根据孩子的需要出发,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有意义的环境,让孩子在这一环境中发挥潜能,积极创造,这样,我们会发现很多很多的惊喜。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活动重点: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难点:
熟悉故事,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老公公在种萝卜,等萝卜长大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二、听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奶奶)
2、老奶奶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怎么说的?(唉,来了来了)
4、接着谁来了?(小狗)
5、小狗怎么说的?(汪汪汪,来了来了)
6、小狗喊谁?(小花猫)
7、小花猫怎么说的?(喵喵喵,来了来了)
8、小花猫叫谁呢?(小老鼠)
9、小老鼠怎么回答?(吱吱吱,来了来了)
三、大班幼儿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赏活动的乐趣。
四、指导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团结的道理。
活动反思:
《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故事,它将人物和动物串联起来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兴趣。故事中重复性的语言比较多,便于幼儿掌握故事内容。
活动中,我精心准备了教具(背景图、各种动物、人物以及大萝卜的图片),为了使幼儿看得更仔细,我特意在背景图的草地上剪开一小段。在讲到老公公对大萝卜说:“长啊,长啊,长的高啊,长啊,长啊,长的大啊”时,大萝卜也从设计好剪开的那段一点点地“长”出来,生动地表现出了萝卜生长的样子。幼儿们看到这里特别的喜欢,又感觉特别好奇。
因为之前很多幼儿都听过这个故事,所以他们都对故事有初步的了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从引导幼儿记住故事人物入手,给幼儿们讲了一遍故事。听完故事回答问题时,他们对“嘿呦,嘿呦”这里非常感兴趣,所以我让孩子们一边说一边学,并根据把幼儿的回答出示了相关图片。在图片演示的帮助下又给幼儿们讲了一遍故事。小朋友们理解很快,知道了故事中的六个角色。
最后一环节中来了个亲子互动,让其中一位家长做大萝卜,让幼儿们都去扮演拔萝卜的角色。在这个环节中,幼儿们都是对“拔”这个动作比较感兴趣,虽然在表演中体会到拔萝卜的快乐,初步感受到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但在表演中却忽略了语言的表达。
《拔萝卜》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拔”这个动词。
2.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3.能在音乐中体会“拔萝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大萝卜背景图
2.音乐《拔萝卜》
3.故事内的人物图片(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花猫)
三、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1)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啊?(出示大图“萝卜”)
(2)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萝卜长什么样?(大大的、红红的)(3)你们猜猜看这个萝卜是谁种出来的啊?
(4)好,我们接下来听故事《拔萝卜》吧!
2.讲述故事。(第一遍)提问:
(1)老公公遇到了什么困难?
(2)他请了哪些人来帮忙?(3)他是怎么说的?(想要帮忙的时候)
3.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教师边讲边演示,将小图片相应地贴好。
(1)个别:将贴图分给愿意上来表演的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将自己所扮演的任务贴到黑板上。
(2)集体: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拔萝卜”吧!(结合歌曲,强调“拔”这个动作。)
4.扮演游戏:邀请4个小朋友上来扮演相应人物,其余小朋友做“拔萝卜”的动作。
5.结束。——哇,这么大的萝卜都被我们拔出来了,真棒。小朋友们一定累了,我们休息一下,把手也洗洗干净去吧!故事:《拔萝卜》(修改版)老公公种了个萝卜,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老公公拔呀拔呀,拔不动,于是他大声地说:“老婆婆,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老婆婆拉着老公公,“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老婆婆喊:“小姑娘,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于是,小姑娘就拉着老婆婆,“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姑娘喊:“小花猫,快快来,快来帮我拔萝卜。”“喵喵喵”,小花猫来了,他们四个一起用力拔,大萝卜终于拔出来了,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大萝卜把大萝卜抬回家了。
反思:
1.画背景图的时候,我在大萝卜旁边还画了几个小萝卜。上完课,老师建议,萝卜只要一个就可以了。因为提问小朋友“这个萝卜长什么样”的时候,有小朋友注意到小萝卜,回答说“萝卜小小的”。当然这样的回答说明小朋友眼睛很尖,他们很棒,老师要现场直接和他们交流对话。不过如果为了更贴近主题,就可以把小的萝卜省去了。故事的起因就是因为萝卜成熟了,长得很大,所以需要很多人帮忙拔出来。
2.此次语言活动我运用了《拔萝卜》这首儿童歌曲,老师建议要配合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使得这首歌丰满起来。
3.扮演游戏这个环节,我没有考虑完整,除了四位小朋友扮演相应人物,最好还得设置一个“大萝卜”,这样才能更有乐趣性。而“大萝卜”可以让搭档老师扮演,或者制作一个“大萝卜”装饰。
4.因为这次语言活动是给小小班小朋友上的,所以我将原来的《拔萝卜》稍作改编,出场的人物也相应地减少,来配合小小班的已有经验和能力。
5.这次课的重点是要小朋友学会“拔”这个词,所以课程的设置中,我有反复提到“拔萝卜”。
活动过程:
出示教具,边讲故事一边,引导说出故事中的角色。幼儿都能大声说出老师的'提问,对故事也很感兴趣。第二次我用录音机播放故事,边做相应的表演让幼儿观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幼儿在边听故事边看老师表演时都跟着老师一起在做。听完故事后,我就请幼儿上来戴上头饰表演故事,老师就扮演大萝卜。一开始我就边讲故事边让幼儿表演,幼儿都不怎么理解自己要做什么。在表演到自己拔不动时,要请人帮忙时幼儿都会忘记。后来我利用音乐让幼儿边听拔萝卜的歌曲边表演这个故事的情节。幼儿在表演的时候都很开心都还能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动做。在表演的时候我就问幼儿:“你们这么多人还是拔不动大萝卜怎么办呢?”幼儿马上就反应到叫上做在位置上幼儿一起帮忙拔萝卜。幼儿们在这次课中都能体验到乐趣。
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都很认真,对故事也很感兴趣。在表演故事时一开时可能老师只表演了一次幼儿没有太清楚怎么表演。幼儿都表演的不是很好。当我换上音乐时在让幼儿跟着表演幼儿们就都能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而且还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对于托班的幼儿只是用嘴讲故事让他们表演,他们不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所以老师要选用更好的方法让幼儿能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
《拔萝卜》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和乐曲的旋律。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3、学习在游戏中关心同伴,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5、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拔萝卜》,多媒体课件,各种表演用的道具。
2、故事录音《拔萝卜》。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情境表演《拔萝卜》,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客人,大家猜猜是谁?(大班的哥哥姐姐)他们今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看的节目,高兴吗?
那我们一起看看哥哥姐姐为我们表演了一件什么事,好吗?
2.欣赏大班幼儿师生表演: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准备去拔萝卜……
(二)、感知理解故事,学习故事语言,创编动作。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故事,学习故事语言。(理解越长越大)
提问:(1)刚才故事里面是谁种了一个大萝卜?
幼儿:老公公
2.老公公每天给萝卜浇水施肥结果萝卜长得怎么样?
幼儿:越长越大
师:请小朋友用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怎么样才算越长越大?谁来表演一下?
a、请做得好的幼儿进行示范,全体学习。
b、播放萝卜长大的多媒体动画,让幼儿从生长动态的动画场景中直接感知。
(3)那么大一个萝卜老公公一个人拔得动吗?
幼儿:拔不动。
(4)那么老公公请谁帮忙?(老婆婆)
(5)是怎么喊的?我们来学一学吧!
幼儿: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
a、请小朋友学老公公的声音和动作来喊。
b、要求:模仿的声音低沉,语速缓慢,动作拖拉。
(6)老婆婆又是怎么说的?(哎,来了!)
启发听录音比较老公公与老婆婆两种声音,老师示范正确的语言,语调。
(7)那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耗子又是怎么说的?
要求:小姑娘、小狗说得欢快,响亮,小花猫、小耗子说得可爱,细声些。
(8)最后是谁把萝卜拔起来的.呢?
幼儿: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来的,
(9)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
幼儿:因为萝卜太大,老公公太老了,力气太小了。
(10)那为什么老公公请老婆婆,小姑娘、小花猫、小耗子后就拔得动了?
幼儿:人多(启发幼儿说因为人多力量大。)
2、师幼共同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块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好不好?
教师旁白,引导小朋友说对话。
师:萝卜是怎么拔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动动脑筋来创编动作吧!
3、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
出示大萝卜道具,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创编动作。
老师:瞧,我们班也长了个大萝卜,我请来当老公公拔一拔,拔不动。
请谁帮忙?
(1)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幼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老师:我请来当老婆婆拔一拔,还是拔不动。请谁帮忙?
(2)创编老婆婆跑来和老公公一起拔萝卜的动作,选择幼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3)以下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耗子角色依次创编不同的动作。
(三)、表演游戏《拔萝卜》,进一步体会人多力量大。
(1)完整欣赏音乐《拔萝卜》,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2)尝试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要求:表演时提醒幼儿模仿人物的声音以及走路时的姿态。
(3)再次欣赏歌曲《拔萝卜》。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5)小结:帮助幼儿理解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的合作的快乐。
《拔萝卜》教案11
一、设计意图:
每次讲故事时,幼儿的眼神仿佛闪亮的灯光,投射在老师身上,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想象的翅膀带着幼儿在故事的国度里飞翔。幼儿的心所透视到的奥秘,往往是成人无法理解的,而故事中的“非真实世界”带给幼儿的真实力量也是成人无法揣度的。故事似乎永远是幼儿最喜欢听、百听不厌的,其作品中的情节性、人、事、物的关系、时空的转换、场景的变化,具有较强的动态感、表演性,适合幼儿的角色扮演,让幼儿进入亦真亦幻的虚拟世界,体现了幼儿的游戏精神。
首先,为了探究游戏与领域、主题、区域活动的整合,体现教育的整合观,依据《新纲要》精神,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其次,通过游戏情节的展开,有机地整合各领域的教育目标。将情感、责任感教育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等渗透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之中。基于这些思考,我以整合活动《拔萝卜》为主线,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理解、熟悉故事的内容和乐曲的旋律。(知识目标)
2、掌握角色名称并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能力目标)
3、学习在游戏中关心同伴,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情感目标)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难点:创编角色动作,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四、活动准备:
1、情境表演《拔萝卜》,各种表演用的道具。
2、故事录音《拔萝卜》。
五、活动过程:
1、欣赏情境表演《拔萝卜》,理解故事情境。
(1)欣赏大班幼儿师生表演:老公公种萝卜,萝卜长大了,老公公准备去拔萝卜……
理解故事:
“老公公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
“老公公、老婆婆还是拔不动大萝卜,找谁帮忙啊?”
以下角色按以上方法类推。
“最后是谁把萝卜拔起来的呢?”(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来的,人多力量大)。
分析:新《纲要》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点)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环节,通过观看大班幼儿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幼儿直观、形象地接触文学作品《拔萝卜》,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从中掌握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落实了活动目标1的任务,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
2、熟悉角色并创编动作。
(1)创编老公公拔萝卜的动作,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幼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2)创编老婆婆跑来和老公公一起拔萝卜的动作,选择幼儿创编的几种不同动作,集体练习。
以下角色依次创编不同的动作。
分析:新《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3点)指出: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本环节,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给予集体练习的机会,以此来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达方式,激励幼儿创编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落实了目标2的任务,突破本次活动的难点。
3、表演游戏《拔萝卜》。
(1)完整欣赏音乐《拔萝卜》,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2)尝试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3)再次欣赏歌曲《拔萝卜》。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分析:新《纲要》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第4点)指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本环节,教师让幼儿在完整欣赏音乐并熟悉乐曲旋律后,尝试让幼儿自主表演歌曲,体会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而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再请一组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这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同时建立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落实了目标3的任务。再次解决了本次活动重点。
4、迁移活动:
(1)教师帮助幼儿理解,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合作的快乐。激发幼儿的情感、责任感和合作能力。
(2)请幼儿说说自己或同伴在游戏过程中哪些地方表现的比较好,哪些地方不够,下次如何改进。
分析:新《纲要》教育评价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小班幼儿合作意识比较欠缺,合作能力比较差,本环节,教师通过迁移活动,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今后在生活中应该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共同体验在游戏中合作的快乐。并通过让幼儿自己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提出改进的方法。为下次活动作好铺垫。
《拔萝卜》教案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二、说教学法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二)讨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研组材料公开课说课稿20xx.3.30 2生:我知道了黑兔拔得多,白兔拔得少。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生:我想知道,两只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生:黑兔比白兔多拔了多少个?生:白兔比黑兔少拔了多少个?(教师将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这儿还有三个问题(指黑板),咱们来解决“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怎样列算式呢?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36+23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
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
教研组材料公开课说课稿20xx.3.30 3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小组长汇报: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师:是3-2=1吗?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组3: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总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
《拔萝卜》教案13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萝卜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位数加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另外,教材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第一次引出了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它是学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并接受这种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算法优化思想。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具备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基础,而且有部分学生已获得了一些用竖式计算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只会算,而不会说理,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说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思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延续。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一些口算,为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做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力图创设一种具体的拔萝卜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36+23的计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
3、优化算法。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当然也着重介绍本课的重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学生在学会算法的同时,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拓展新知
这一环节旨在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拔萝卜》教案14
设计意图:我们这次的新教材设计的在主题、领域的基础上,小、中、大班的内容螺旋式上升,对主题中所涉及的各领域内容进行了纵向的梳理,充分体现小中大班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性。主题内容逐渐扩大,儿童生命体验在不断拓宽。小班这个《拔萝卜》活动,这个故事幼儿非常喜欢,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兴趣很浓厚,孩子的参与意识很强,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活动结束时,还有些孩子意犹未尽。小班孩子沉浸在一起拔萝卜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对人多力量大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我看到小班孩子在《拔萝卜》这个活动中的表现,我觉得还是很有挖掘的价值。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拔萝卜的后续故事——《爱吹牛的小老鼠》,在中班年段开展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人多力量大”,并产生初步的团结意识,情感上进行了提升。
教材分析:
本活动主要目标: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通过爱吹牛的老鼠,让幼儿在原有情感基础上进一步明白“人多力量大”“大家的功劳不能当成一个人的功劳”的道理。创设轻松宽松的游戏环境,通过幼儿实践游戏:拔萝卜、运萝卜,让幼儿在亲身体会中很自然地直接理解到“人多力量大”并感知“团结才能产生力量”。针对本次教育活动的教学目的,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故事感染、游戏实践、多媒体扩宽、情感提升等教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让幼儿在游戏中自己实践、自己尝试,充分体现他们的主动性。
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情感。
2、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人多力量大,渗透团结意识。
二、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实物萝卜若干;
3、筐、绳、房子背景等
三、教学过程:
一、情感体验——手指玩椅子。让幼儿从一个手指到十个手指逐一增加玩拎椅子的游戏,体验到“一个手指力量小,十个手指力量大”。
二、回忆《拔萝卜》故事,并讲述后续发展故事《爱吹牛的小老鼠》。1、演示“拔萝卜”场景图,巩固幼儿已有经验。
2、教师讲述后续发展故事《爱吹牛的小老鼠》,并提问:
大萝卜最后是被谁拔出来的?
小老鼠为什么之前能用一点小小的力气拔起大萝卜?后来却连一个小萝卜也拔不动了呢?小结:大萝卜是大家一起努力拔出来的,不是小老鼠一个人的功劳。
三、幼儿实践游戏活动,情感体验:拔萝卜、运萝卜。
1、师幼、幼幼分组拔萝卜。第一次:一名幼儿和若干名幼儿比赛拔萝卜,第二次:一名教师与若干名幼儿比赛拔萝卜,第三次:请幼儿尝试又快又安全的方法进行拔萝卜,如合作、接力、有序的拔萝卜。一次一人拔一个萝卜。比较谁拔的多?时间半分钟,其他幼儿看计时器。
小结:一个人的力量小,人多力量大。在人多的基础上,如果能有好的方法,更能提高效率。
2、运萝卜。让幼儿自己尝试想出不同的办法运萝卜。四、情感提升——看多媒体图片、视频。
1、欣赏图片,拓展思维,看生活中人多力量大的事情,进一步提升幼儿情感。
2、欣赏视频《蚂蚁搬豆》,让幼儿直观感受动物朋友也能像人一样,互相帮助,互相团结。五、结束活动。课后反思:整个过程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任务。尤其是第一、二两个环节:玩拎椅子和故事,孩子们的感受比较深刻;实践游戏“运萝卜”让幼儿的主动性发挥得很好。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和我教学互动得比较好。但是,在活动中我本身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其一:在拔萝卜的游戏中,孩子们的表现出人意料:因为在活动前我没有讲清楚当时的要求,孩子们出现了一个人拿多个萝卜的现象,导致比赛规则失效。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我又没有及时指正。
其二:在运萝卜的过程中,我考虑到了要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但是只有四筐萝卜,孩子的方法却很多,这时我寥寥收场。可以让部分幼儿运到一半,再换一种方法尝试,这样既可以解决实物教具准备太少的问题,又照顾到了孩子们的意愿。
其三:最后的情感提升环节中,只是简单的看了图片,说了说图片的大概,没有挖掘深入,意义不大。图片应该精选几张,然后观察仔细,挖掘提升。最后蚂蚁搬豆的视频可以先放,结束时“运萝卜”出场,这样会更顺。
《拔萝卜》教案15
《拔萝卜》这个童话充满了趣味,童话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吸引着幼儿参与其中。在讲述故事时,幼儿十分热衷与对拔萝卜动作的模仿,一边喊着“嗨哟,嗨哟”,一边卖力地做着动作。整个活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活动效果还不错,对目标中某些句子的复述很多幼儿基本会说了。
在学说童话中的句子“,快快来,快来帮我们拔萝卜”时,孩子们表现的十分活跃和开心,我用“回头”、“挥手”的动作强化这段话,通过这样的情境动作,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了,也都学着“回头”“挥手”,声音很响亮地喊着下一个该出场的角色,仿佛小动物和老爷爷和老奶奶就在后面呢。
但是,在活动之后我回想了一遍整个活动的过程,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有
(1)出示的萝卜图片不够形象化,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真的能出示实物大萝卜,放在前面,孩子们能更好的融入情境,最后角色表演时若真的拔出了“大萝卜”,可想而知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
(2)活动中集体形式的问答太多,可以在初步学会复述句子后,请2―3个幼儿来说一说,可以分别说几个不同角色的话,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记忆角色出场的顺序。
(3)对于本次活动的延伸方面:
在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把拔萝卜的表演放到小舞台引导幼儿演一演;另外,这个拔萝卜还有一首歌,也可以利用午餐后的时间或是下午活动时间和幼儿一起来唱一唱,或是放音乐跟着演一演,能让幼儿充分感受童话的趣味,将活动得到充分的延伸。
《拔萝卜》教案16
设计意图
开展了表演游戏《拔萝卜》,意在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并能从中体验快乐,发展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喜爱参加表演游戏活动,体验表演游戏的快乐。
2、能与同伴互换角色再次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表演用的服装、道具、背景。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引导幼儿了解在舞台上的正确站位。
师:看,拔萝卜的小朋友都站到什么地方了,要站在哪里?
小结:拔萝卜的时候要站在空的地方。
2、进行部分,幼儿游戏
提出要求:喜欢表演吗,那和同伴换个角色再表演一次。
3、结束部分针对本次活动情况进行简单的小结。
活动反思
在这属于幼儿的天地里,既满足了他们的`表演欲望,也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幼儿的想象创编能力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拔萝卜》教案17
活动目标:
1、在轻松的游戏情境中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幼儿的跳、爬、平衡等动作。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并感受拔萝卜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助人之乐。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一个、小兔头饰若干,筐2个(贴有红、白两色标记)
2、《兔子舞》音乐。
3、布置好场地:萝卜地(红、白两色萝卜),小桥(平衡木)、草地(垫子)小山洞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教师扮演兔妈妈,师:今天天气真不错!来来来,妈妈带你们到去玩吧。妈妈知道宝宝们的本领就是会“跳”,我们一起来跳跳吧。
二、幼儿自由探索跳
1、幼儿自由跳,教师观察幼儿跳的动作
2、请个别幼儿说说、做做跳的动作。(双脚原地向上跳、双脚向旁跳、双脚向前跳等动作)
三、学习自然轻松地双脚同时向前跳
“今天妈妈要和你们去看望兔奶奶,我发现有只小兔向前跳得又快又稳。肯定能很快地到达兔奶奶家,我们请他来跳一跳。”
1、请个别幼儿示范双脚向前跳的动作,提醒幼儿动作要领:两脚弯曲,用力向前跳,落地轻巧。
2、幼儿练习双脚向前跳。
3、我们的小兔子除了会跳这个本领还会什么?(爬)
4、小兔子学习爬。
小结:我们的小兔子都很能干学会了很多的`本领,那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
四、开展游戏“拔萝卜”
1、设置情境:
师:看,兔奶奶家的萝卜地里萝卜都长大了!可是兔奶奶这几天生病了,拔不动萝卜,这可怎么办呀?
幼:我们帮兔奶奶拔萝卜。
师:我们一起去帮奶奶拔萝卜,然后把它送回去好吗?
幼:好。
2、交待玩法;“去萝卜要经过草地,然后要过一座小桥,最后要经过山洞,才能到地里面.
3、我们有两条路线可以去,那就分成两组,每组小兔子都队伍排起来,一个跟着一个的过去。每位小朋友只能拔一个萝卜,然后把它送到篮里。
先请小朋友示范,再进行比赛。
五、结束部分
小宝贝们我们今天帮奶奶把这些萝卜都拔回来了,我们一起把它送回去吧!
《拔萝卜》教案18
《拔萝卜》这个金典、古老而又新鲜的故事,在我们玲珑三班又宣起一股热潮。他们一个个都被这个鲜明简单的故事吸引,并且将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员,帮老爷爷拔萝卜,当我请小朋友扮演其中的角色时,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形象映入我的眼帘,我也被他们投入的表演所吸引。
即使他们听过《拔萝卜》的故事,但丝毫没有减弱他们对此活动的兴趣,反而对他们这次表演起到了相当大的帮助。由于他们对故事非常熟悉,我再将精炼的歌词唱出来时,小朋友很快就记住了,而且更加投入参与活动。当我出示故事人物桌面教具时,小朋友被深深吸引。他们拔萝卜时,小朋友也伸出小手做拔萝卜的样子,似乎是想多给他们一点力量。因为我边唱边按顺序出示桌面教具,所以他们对歌词顺序记得很清楚,没有出现合唱混乱的情况。特别是请小朋友扮演时,小朋友一个个都举起了小手,最后以滚小球的方式请了六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上来表演的小朋友都表现出了想拔萝卜的渴望,拔不出的焦急,拔出来的喜悦,把各角色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下面的小观众也看得乐呵呵的。最后我又请了一批幼儿通过配上《拔萝卜》的音乐,表演拔萝卜,这次既有韵律还有歌词提醒孩子,把气氛渲染的更好。但每次只能上来六个人,如果我多准备几份头饰进行分组表演,让更多幼儿共同参与也许会更好。最后我把故事人物桌面教具投放在表演区,供他们自由操作。
平时小朋友总喜欢抢着一个人玩玩具、帮老师拿东西,不喜欢和同伴共同完成,通过“拔萝卜”的游戏表演,懂得团结的力量。当遇到困难时,向故事人物一样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
《拔萝卜》教案19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倾听音乐,感知生动、有趣的音乐形象.
2、在边听、边说、边表演中体验听音乐、表现音乐形象的快乐,乐意进行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大萝卜四个,小动物和人物头饰若干。
[活动设计]
一、操作道具引发兴趣:
一位老公公种的萝卜丰收了,萝卜长的特别大(出示道具大萝卜),他一个人能拔动吗?(拔不动)那么怎么办呢?请听歌曲“拔萝卜”
二、安静的倾听旋律,感受旋律的.生动、活泼。
歌曲中请谁帮忙拔萝卜?(老师和幼儿一起按角色出场顺序叫每个角色的名字)
三、教师用生动、跳跃的声音清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故事的内容和角色。幼儿可以跟着拍拍手,拍拍脚,做做想做的动作和事情。
四、表演游戏:
1、分段练习表演:老师带幼儿扮演每一个角色,按着表演的顺序,学演每个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
①学演老公公的动作、语言(语速慢、语调低)。
②学演老婆婆的动作、语言、表情。(走路的动作、语速慢、语调低)
③学演小弟弟的动作、语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语调高)
④学演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动作、语言、表情。(动作、叫声)
2.全班幼儿一起表演一次。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个角色的头饰。(这些道具是老师为小朋友准备的,分四大组请小朋友表演。
幼儿分组表演,老师辅导。
演后讲评:表扬表演认真、动作形象、声音响亮的幼儿。
五、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大萝卜的营养可大了,吃了萝卜,身体好。老师念儿歌:萝卜好,萝卜好,又脆又嫩味道好,红烧萝卜香又香,小朋友吃了营养好。
我们一起把大萝卜送到厨房间,烧莱给大家吃好吗?(幼儿一起做抬萝卜的动作下场)
【《拔萝卜》教案】相关文章:
《拔萝卜》小班教案12-27
小班游戏小兔子拔萝卜教案04-07
中班美术教案跳舞的小人教案06-08
下雨了教案03-04
《鸟语》教案09-23
真菌的教案11-18
《咕咚》教案09-01
《孔乙己》教案02-26
《雨点》教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