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案>七年级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4-10-25 10:18:14 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 训练学生“说”、 “写”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2、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二、导语的设计:

  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人生有一个美好的阶段,那便是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是一个人日趋完善的过程。我们中学生正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却,大人们所谓的成熟离我们还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说明: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激起学生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激发学生发言的热情,是情感的酝酿过程。)

  三、在这样的情感渲染下,接着进行的下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烦恼,我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1、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你有过哪些烦恼?

  2、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烦恼?

  (说明:1、这样设计,目的是体现新课标中所倡导的学生自主的学习,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体现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人。)

  2、这样的设计,也是对学生口语的初步训练,做到准确的表达。

  由于应试教育强化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中学生人格内涵各种因素的培养,课业负担太重,造成中学生“没有知心朋友”、“没有娱乐时间”、“没有功夫看课外书”、“没有家庭温暖”等几多烦恼。

  学生发言:1、压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自己内心。

  面临最大的烦恼便是升学压力。我平时成绩不错,所以心里很担心,怕自己做不到最好,怕辜负父母、和所有关心我的人的希望。

  2、欢乐肯定有,但烦恼更多。

  压力来自于父母。他们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我身上,花很多钱和精力,让我多方面发展,什么书法、艺术等等,占据了我很大的空间。我的大脑一直绷得很紧,没有业余时间,很烦、很累。

  3、老师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同学

  老师不平等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这是我的烦恼。有的学生成绩虽然不好,但在其它方面还是有很多优点和特长的,老师应该去发现它,鼓励多于批评,给我们很大的动力。

  四、在此基础上,我对学生提出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就是要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烦恼形象化,比如说:我的烦恼是鞋子中的一个沙粒,它虽然很小,却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碍,在比如:我的烦恼就象夏天的骄阳,炽热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阴影里,等等。

  (说明:这样的设计,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对“写”的能力的训练。虽然我强调用一定的形式,但是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所表述的方式也应该是色彩纷呈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无形中会增添语言的美感。)

  五、当学生把烦恼用这种方式写出来之后,我在赞赏、表扬的同时,会接着提出新的问提:“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接踵而至,让我们小小的心田承载不了这样的困惑,可是你们知道吗?世界上许多的名人名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也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日子。”这时,我会给他们讲爱迪生成长的故事、一代伟人XX成长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长中的烦恼讲给同学听。

  (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长中的烦恼,让学生懂得,烦恼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来,它不可回避,也挥之不得,正是因为有了烦恼,才有了我们长大的可能。进而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六、你如何看待这些烦恼?我首先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然后,再让每个学生用名言警句的形式写出你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比如:烦恼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彩。

  (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特点,以及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由最初的为烦恼而烦恼,到最后的把烦恼变成前进中的动力,由最初问题的提出,到最后问题的完美解决,能不说是本节课的最大收获吗?)

  七、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高声朗读自己的名言警句,让所有的同学大声的朗读全班推选上来的优秀的名言、名句。

  (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体会到交流的快乐,更主要的是受《疯狂英语》创始者李阳先生的启发,那就是让学生在自我的高声朗读中寻找自我,寻找自信,让烦恼真正成为我们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这节课的设计,我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把“说”和“写”作 为教学的支点,对学生进行梯级的语言和写作的训练,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七年级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于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初步学会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以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两只小狗从同一点O出发,在一条笔直的街上跑,一只向右跑10米到达A点,另一只向左跑10米到达B点。若规定向右为正,则A处记作XXXXXXXXXX,B处记作XXXXXXXXXX。

  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标出A、B的位置。

  (用生动有趣的引例吸引学生,即复习了数轴和相反数,又为下文作准备)。

  2、这两只小狗在跑的过程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两点又有什么特征(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去感受绝对值)。

  3、在数轴上找到-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和的点呢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无需考虑数的正负性质,比如:在计算小狗所跑的路程中,与小狗跑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用正数,这样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

  二、建立数学模型

  1、绝对值的概念

  (借助于数轴这一工具,师生共同讨论,引出绝对值的概念)

  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比如:-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5|=5;5的绝对值是5,记做|5|=5。

  注意:①与原点的关系②是个距离的概念

  2..练习1:请学生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明解决有的问题只需考虑的数绝对值。[温度上升了5度,用+5表示的话,那么下降了5度,就用-5表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上升还是下降),只考虑数量(即:温度)的变化,我们可以说:温度的变化都是5度。银行存款,如果存入100元用+100表示,那么取出100元就用-100表示,如果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存入还是取出),只考虑数量的多少,我们可以说:金额都是100元。]

  (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应用深化知识

  1、例题求解

  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6,0,-10,+10

  2、根据上述题目,让学生归纳总结绝对值的特点。(教师进行补充小结)

  特点: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3.出示题目

  (1)-3的符号是XXXXXXX,绝对值是XXXXXX;

  (2)+3的符号是XXXXXXX,绝对值是XXXXXX;

  (3)-6.5的符号是XXXXXXX,绝对值是XXXXXX;

  (4)+6.5的符号是XXXXXXX,绝对值是XXXXXX;

  学生口答。

  师:上面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部分构成。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规定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那么大家在今天学习了绝对值以后,你能给相反数一个新的解释吗

  5、练习3: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

  ②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

  ④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

  ⑤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

  (由学生口答完成,进一步巩固绝对值的概念)

  6、例2.求绝对值等于4的数

  (让学生考虑这样的数有几个,是怎样得出这个结果的呢对后一个问题由学生去讨论,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分析:

  ①从数字上分析

  ∵|+4|=4,|-4|=4∴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画一个数轴

  ②从几何意义上分析,画一个数轴

  因为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即表示+4的点P和表示-4的点M

  所以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

  6、练习:做书上12页课内练习1、2两题。

  四、归纳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3、由学生自行总结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的体会。

  五、课后作业

  1、让学生去寻找一些生活中只考虑绝对值的实际例子。

  2、课本15页的作业题。

七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2、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

  3、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教学难点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

  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

  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o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教案4

  一、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血液循环系统的有关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学习与输血、血型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树立健康地生活意识,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构建生物学知识源于生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学生在前面三节课的学习中,已经获得了血液的组成成分、功能方面的知识,并且自己建构了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知识体系。其次,本班学生大多都已知道自己的血型,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无偿献血的人,能够观察到献血站和流动献血车的存在,对输血和血型有一定生活经验。

  再者,本班班的学生整体比较活跃,比较适合实验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概述人体的血量;②列举ABO血型的类型;③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自主探究、实验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①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②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

  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得出安全输血关系;了解错误输血后红细胞凝集的.原因。

  二、教学准备

  教案、《输血与血型》的ppt课件、血型的视频、模拟安全输血实验材料等;查阅各种血型与输血的资料,血型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设疑激趣

  师: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外科风云》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陆大夫的妈妈在给她送饭的路上遇到了车祸,腔静脉受损导致大量出血,那么如果你是医生,除了止血和处理伤口,最该做什么去挽救陆妈妈的生命呢?

  生:给她输血。

  师:很好,大量失血后必须要进行输血,那么人体的血量到底有多少?失血超过多少才必须要输血呢?

  (二)血量

  请学生看书,找到人体的血量是多少,以及失血量不同,人会有哪些反应?

  生:成年人的血液量占体重的7%~8%。

  少量失血:短时间内得到补偿而恢复正常失血超过800~1000ml: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失血超过1200~1500ml:出现生命危险,需要输血师:同学看的很仔细,总结的也很到位。在剧中陆妈妈失血超过20xxml,需要立刻进行输血。

七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提出问题:

  某地庆典活动需燃放某种礼花弹.为确保人身安全,要求燃放者在点燃导火索后于燃放前转移到10米以外的地方.已知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02m/s,人离开的速度是4m/s,导火索的长x(m)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你会运用已学知识解这个不等式吗?请你说说解这个不等式的过程.

  探究新知:

  1、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这个不等式的解法.教师规范地板书解的过程.

  2、例题.

  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x≤50(2)-4x3

  (3)7-3x≤10(4)2x-33x+1

  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请4名学生上来板演,其余同学组内相互交流,作出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发言,点评板演情况.教师作总结讲评并示范解题格式.

  3、教师提问:从以上的求解过程中,你比较出它与解方程有什么异同?

  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体会不等式和方程的内在联系与不同之处.

  巩固新知:

  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2)-8x10

  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

  (1)x的'3倍大于或等于1;

  (2)y的的差不大于-2.

  解决问题:

  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它的树龄一般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3cm.这棵树至少生一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m?

  总结归纳:

  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1、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学习,我取得了哪些收获?

  3、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仅做必要的补充和点拨?

七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目的

  一、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二、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体会文中的饱含感情的语言;了解本文的时间顺序。

  教学设想

  一、鲁迅的肖像描写和他对“我”的影响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以对比、衬托手法来表现鲁迅先生崇高品质和对“我”的鼓舞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本文语言生动,饱蘸感情,而且意境集中。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思考、练习以及旁注,引导学生阅读、思考、领悟、自得。

  三、补充有关背景,以便分析课文。

  四、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二、课内预习;三、研习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鲁迅逝世的前四年,也就是1932年,他怀着“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的坚定信念,写下了一系列战斗的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走狗对苏联无产阶级的污蔑诽谤,并亲自翻译、介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他曾说:“从俄国文学那里,看见了被压迫者善良的灵魂、辛酸和挣扎。”

  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却说:“危险令人紧张,紧张令人觉得自己的生命力。”他认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因此特别关心进步青年的成长。

  今天,我们要学习阿累的《一面》里所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里。(加黑字板书,下同)

  二、指导预习

  1.给下列词语中黑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

  憎恶( ) 虐( )待 摩suō( )

  jiǒng( )相 抖擞( ) 颓( )唐

  chóu chú( ) 不能自yǐ( )

  2.口头回答“理解·分析”中的第一、三题。

  提示:第一题见课文;第三题(C)。

  三、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8节

  1.根据“揣摩·运用”中的第四题,阅读有关内容,并在书上作标记,准备口述以下问题。

  (1)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书店的全景”、“书架一角近景”“一本书的特写”。

  提示:

  全景: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往上钻。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

  近景: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

  特写: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

  在内山书店,作者与鲁迅先生相遇,对鲁迅的外貌作了突出的描写。

  (2)找出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特征的“中景”“近景”、“特写”的语句。学生逐项朗读,教师作适当讲解。

  提示:

  中景:“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教师讲解:

  因为在暗处看,距离又远,只是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体态(瘦)、年龄、衣着;句中的“模糊”、“火光”、“烟雾”则是对远而暗的揭示。

  近景:

  引导学生朗读第19节。

  教师讲解:

  鲁迅从店后面走出来,距作者较近,观察较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容,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逐一展现在面前,逼真地再现了鲁迅外形消瘦精神抖擞的形象,从而由形入神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特写:

  引导学生读出写手的语句:第23节“竹枝似的手”,第38节“他的手多么瘦啊!”

  引导学生读出写外貌的语句:第32节“黄里带黑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面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教师讲解:

  鲁迅先生以极低的价格把两本好书卖给了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我”不能不“惊异地望着他”,距离很近,犹如电影里放大了的特写镜头,再次展现人物鲜明的外部特征,连同对“手”的描写,表明了“他”的健康“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灭了”的现实,深情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

  (3)作者写鲁迅先生外貌时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一个字表达)描写这一特征有什么作用?

  提示:

  “瘦”。“瘦”是鲁迅先生顽强战斗忘我工作的结果。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这样反复描写,不仅使鲁迅的形象深印在读者心里,而且构成了一条内在线索,把全文联成有机的整体。

  (4)作者写内山书店和鲁迅外貌的观察特点是什么?

  提示:

  观察特点是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2.提问:“我”与鲁迅见面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开始“我”只是模糊地辨出一个人的轮廓;当老人从里面走出来时,“我”感到这老人瘦而有精神;看到老人慈祥的眼光,“我”感到父亲般的爱;当他为“我”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感激;当“我”认出老人是鲁迅以后,爱戴、敬仰、狂喜之情喷涌而出,连用了五个称呼,从共同的目标、平易的态度、慈爱的关怀、引导和帮助以及卓越的斗争,高度赞扬“我(们)”与鲁迅先生之间平凡而高尚的关系(同志、朋友、父亲、师傅和战士)。

  3.小结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完整记叙了“我”与鲁迅先生相见一面的情景。鲁迅先生荐书、赠书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青年工人,正体现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鲁迅先生那“瘦得叫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已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为革命鞠躬尽瘁。鲁迅先生的品格是崇高的,精神是伟大的,这令人难忘的一面,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揣摩·运用”中的第五题。

  2.预习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检查旧课作业;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三、总结课文;四、讨论练习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旧课

  检查“揣摩·运用”中第五题的完成情况,先由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做适当讲解或提示。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集体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小结:

  第一层:(“这事到现在……我就更加坚强起来。”)写“一面”给“我”的鼓舞——“我”更加坚强起来。

  第二层:(“现在……继续前进。”)写对鲁迅先生的悼念——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第三层:(最后一节)写作本文的缘由——“我”不能自己。

  3.阅读讨论。

  (1)“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着头”?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有关部分,然后发言讨论,最后教师明确:

  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我”更加坚强起来。

  (2)“历尽”、“受尽”、“咬紧”、“昂着”这一系列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在种种艰苦和虐待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分显示了“一面”给“我”的巨大力量。

  (3)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讨论、小结:

  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不是时候”是指当时社会太黑暗,要赶快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4)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归纳:

  既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又通过议论抒情,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不能自已”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这一部分是写与鲁迅相见一面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朗读、背诵第二部分

  方法:先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然后让全班同学自由朗读,要求当堂能背诵,最后检查背诵情况。

  四、总结课文

  1.师生共同归纳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叙写“我”偶然见鲁迅先生一面的往事,赞颂了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踏着鲁迅足迹继续前进的革命意志。

  2.教师归纳写作方法。

  (1)成功的外貌描写,突出了文章中心。

  例如,对鲁迅外貌进行三次集中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

  (2)对比和衬托的运用,抒情和议论的结合,也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思想。

  例如,“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与见到鲁迅先生“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的对比;用工人所受的虐待与歧视和鲁迅先生“正直而慈祥的眼光”对比,用阴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来反衬鲁迅对进步青年的关怀。

七年级下册教案7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能力目标: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育目标: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南极洲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欧洲西部。(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二、导入新课:

  高大的浮冰,刺骨的海水,凶悍的北极熊,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区吗?讲述,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

  冰天雪地,企鹅成群、冰川深厚,这又是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两个神秘的地区。

  板书: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三、讲述新课:

  ㈠范围、位置

  学生读图、读书,回答问题。指图,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到答案。教师最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1、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学生思考,回答。)

  (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纬度最高的大洋)

  (2)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注意方位)北美洲、亚洲、欧洲。

  (3)我们要讲的地区是否就是北冰洋?不准确。应该是北极圈以内的地区,面积要大于北冰洋。

  2.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及附近岛屿和陆缘冰。

  (1)南极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环绕三大洋(方位、顺时针由东往西各是哪几个大洋?)

  (3)与哪几个大洲隔海相望?

  答案:(1)(纬度最高的大洲)(2)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3)南美洲、大洋洲

  教材62页《南极洲》和64页《海上浮冰》、《南极冰盖》。提出问题:想一想,为什么浮冰对海上航运会构成较大的威胁?

  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

  教材62页,阅读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一条一条的阅读,讨论、总结。

  (3)北冰洋跨多少个经度?(跨360度,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干燥。

  2、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3、两极地区的气候形成原因㈢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地球上68%的淡水一冰雪形式存储于两极地区。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矿产资源

  南极地区,已发现220种矿物,煤储量丰富,查尔斯王子山脉上有是节上最大的铁矿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3、生物资源

  请同学们看一下图片,65页“两极地区的动物”。65页,活动题。

  四、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指导学生阅读66页,《南极探险》。了解人类征服南极的过程。

七年级下册教案8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汉武帝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历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2、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

  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经过刘秀改革,使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历把这个时期的统治称为光武中兴。

  四、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这一主张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答:是董仲舒提出的,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2、这一主张是什么意思?答: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3、该朝代的统治者是谁?接受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4、实行这一方针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五、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

  六、课堂讨论:播放多媒体资料,并展开讨论:帝、景帝、武帝—————你最佩服谁?从其身上你得到了哪些教育或者启示?

七年级下册教案9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和文章的翻译。(重点)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全文。

  3、理解语句的比喻意义,领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重难点)

  4、感受莲花的高洁之美和作者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归纳预习笔记。

  ㈠作家作品简介,例如:

  周敦颐,( )朝著名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本文选自( )。

  ㈡ 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

  1、字音字形,例如:

  周敦颐 蕃 淤泥 濯 蔓 亵玩 噫 鲜有闻

  2、重点字词的解释,例如:

  ①蕃 ②独③益清 ④亭亭⑤植 ⑥濯⑦亵玩 ⑧宜⑨予⑩鲜

  3、重点句子翻译,例如: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⑤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㈢文言知识积累,例如:

  通假字(蕃)

  古今异义(鲜、予、宜)

  重点虚词(之、而)

  词类活用(蔓、枝、远)

  文言句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

  三、初步领悟,前5小题用原文语句填空: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7、《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 )。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的?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品质?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举例说明第二段所用的修辞方法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6、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七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 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方法:讲解、查资料、分析、问答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生:(阅读、分组讨论)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生 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 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师: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古人类学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类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等。想一想,为什么在这里会有这么多的早期古人类化 石呢?

  生: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师:化石是最好的证据。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几幅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不同时期古人类化石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观察、思索)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 (1)就"露西"少女的 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 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2)"东非人" 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生:从"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比 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具有粗长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阔,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东非人" 所用的石器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当作工具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已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师:再来观察"东非人"头骨化石及复原像, 你们能想到些什么呢?

  生:"东非人"既有现代类人猿的特征,又有人类的特征。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可能说明"东非人"是处在进化当中。

  师:根据上述化石以及它们的遗物,请你们推测一下古人类当时的生活状况?

  生:(阅读、回答)

  生1:生活在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本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后来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巧。

  生2:"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就处于这个阶段。他们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 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

  生3:"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师:对。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生:(分组表演)请一位同学选择三位好朋友,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一位,要求他只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第二位,由第二位再用同样的方式传给第三位朋友。最后由第三位朋友用语言表达出原意来。

  师:通过这样的过程,原话的意思改变了没有?由此可见,语言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语言使我们大家能进行很好的交流。没有语言而仅用肢体去表达,会产生很多的误会。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语言。用语言进行交流也是动物与人的本质区别之一。

  师:下面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

  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

  生1: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生2: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 内的各种复杂工具。

  生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

  师: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 发展?

  生: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师: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生: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

  师: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

  生: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

  师: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当加强保护。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生: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

  师:也希望你们能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二、知识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明白了些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呢?

  生:(归纳总结本节所学)

  三、课外研究:

  师: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 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请你们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四、作业:P7 : 2、4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古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及历程-----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

  森林古猿----下地活动---古人类---现代人类

七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文言词语的积累。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言词语。

  2、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1、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 托物言志的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经常与他人比吃穿,甚至有人埋怨没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老师认为:衣不在好,整洁就成;家不在富,温馨就行。虚荣心是要不得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了解一下作者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所表现出的情趣,我们从中或许能领悟出一些道理。

  二、 展示预习成果:题解,作者。(关于课文题目,谁来展示一下你的预习成果?谁来简介作者呢?)

  三、 朗读:自由读---点名读-----范读----齐读(点名读可以简单点评,大家来听一下名家的朗读,注意节奏和铭文的韵味)

  四、 交流翻译。(结合课文注释自己译或者与同桌交流,翻译出来后简单评论)

  五、 疑难词句。(那么大家还有没有哪些不会的词句呢,出示课件)

  六、出示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已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我们请男同学来朗读一遍课文。字面上意思理解了并不等于理解了课文,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现在根据老师的问题同学们来思考一下,或者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进一步探讨课文。)

  1、本文统领全文表达文章主旨的的名子是哪一句?

  (从此句话来看,陋室陋吗?)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各有什么特点?

  (1)自然环境--------优雅

  (2)交往人物---------儒雅

  (3)日常生活---------高雅

  (各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

  “苔……青”:对偶,拟人,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环境的话用一个什么词? “谈……丁”:与刘禹锡交往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鸿儒,与韩愈,柳宗元,白居易之间的性情互赏,切蹉诗文,诗酒唱和,不只给后代留下了丰富的诗歌遗产,而且传递着不熄的精神薪火。这些人也是雅,是一种儒雅。 “可……形”:作者追求的不是庸俗物质上的享受而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这种生活?与庸俗相反的词,什么雅?

  那么详细地描写陋室单纯是为了给陋室作铭吗?不是,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的品德,作者很含蓄地将自己的志向情操表达在具体事物上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这里作者托的物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志?(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3、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的“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宝贵,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用山水来引出陋室,用的'是类比的手法。类比是将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相似之处。

  我们第一课不是用的类比手法,托的物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不甘沉默积极进取的精神。

  你还能从这篇文章中找出此类“类比”吗?

  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美好的品德也会让陋室生辉,我也会像诸葛子云那样受到后人的景仰。

  七、小结课文。(课文通过山水用类比来引出陋室,点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作者德馨,再通过具体描写陋室的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来突出作者美德,再自比为诸葛亮、扬子云,表明他的志向与抱负)

  八、质疑问难。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十、当堂背诵。

  十一、课堂小结。从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十二、仿照作者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物品写一篇铭,比如桌子铭,铅笔铭,电脑铭。

七年级下册教案12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3、理解诗歌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4、揣摩某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师:1、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作品。

  2、准备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学生: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大合唱》。

  2、查阅历史与地理资料,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作用。

  一课时

  朗诵诗歌,感知内容,领悟主旨。

  一、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代表谈观后感。

  2、请两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

  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二、朗读诗歌

  1、学生初读诗歌,教师提示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揣摩诗歌的情感。

  3、请一两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师点评,并及时给予朗读指导: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黄河的气势。

  (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4、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让学生听读。

  5、学生根据指导反复品读。

  6、师生一起齐声朗诵。能配上音乐则更好。

  三、内容研讨

  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朗诵词起什么作用?

  2、歌词部分,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5、诗歌是怎样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的?

  6、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7、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生们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明确:

  1、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了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2、描绘黄河的句子是“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这

  个问题学生概括难度较大,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4、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则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本诗塑造了一个源远流长、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黄河形象,给人以雄壮豪迈的美感。“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这样的气势多么雄伟;“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样的气度和力量无坚不摧;“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这样一条金色的巨龙源远流长;“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这样的气魄是何等的伟大坚强!诗中的这些语句,刻画出黄河气势雄伟、源远流长的壮美形象,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宏大壮阔的雄伟图画,营造了歌词的画面之美

  黄河颂(教案)

  1、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节奏感强,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自由奔放而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自然的韵律。

  2、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四、配乐朗诵

  师生齐诵诗歌,播放音乐《黄河颂》。

  五、教师小结

  昔日,黄河以他英雄的气魄激励着中华儿女浴血奋斗,赢得了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今天,愿我们继续宏扬黄河精神,勇往直前,把我们的民族建设得更加强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

  本教学方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注重朗读训练,指导到位,且形式灵活多样。整个课堂书声不绝于耳,与图片、音乐融为一体,共同营造出生动活泼、激情飞扬的氛围。关于黄河精神与诗人感情等内容,教师讲得很少,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反复朗读、感悟与交流讨论去理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欣赏诗歌的潜能得到了开发。

七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3,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知识回顾与深化

  回顾: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学生思考并讨论.(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这个道理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可视学生的讨论情况作些启发和引导,下面的例子供参考)

  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 “数0耽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入负数后,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毅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所举的例子,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从相反意义的1这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只要初步认识即可,不必深究.

  问题3:教科书第6页例题

  说明:这是一个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通常向指定方向变化用正数表示;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用负数表示。这种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应予以重视。教学中,应让学生体验“增长”和“减少”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要求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额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教科书第6页).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水位上升-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收人增加-1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等等。可视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这种用正负数描述向指定方向变化情况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按题意找准哪种意义的量应该用正数表示是解题的关健.这种描述具有相反数的影子,例如第(1)题中小明的体重可说成是减少-2kg,但现在不必向学生提出.

  巩固练习教科书第6页练习

  阅读思考

  教科书第8页阅读与思考是正负数应用的很好例子,要花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以问题的形式,要求学生思考交流:

  1,引人负数后,你是怎样认识数0的,数0的意义有哪些变化?

  2,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另一种量用负数表示;特别地,在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时,通常把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正数,而把向指定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化的量规定为负数.)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7页习题1.1第3,6,7,8题

  3,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和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向指

  定方向变化的量。

  2,“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要从0不属于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中的任何一种上来理解)也应看作是负数定义的一部分.在引人负数后,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0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由于上节课的重点是建立两种相反意义量的概念,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所以作为知识的回顾和深化而放到本课.

  3,教科书的例子是用正负数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的实际应用,用这种方式描述的例子很多,要尽量使学生理解.

  4,本设计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合理应用,在体验中感悟和深化知识.通过实际例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年级下册教案14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课文先扬后抑的写法

  2、弄清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

  学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

  2、顺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板书:“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因斯坦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世界上是没有天才的,任何人的成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这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明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看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怎样从天才变成常人的。

  二、文学常识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

  补充: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三、 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扫除读音障碍,教师范读。

  ①、重点词语:

  隶lì 扳pān 谒yè

  邑yì 矣yǐ 泯mǐn

  称chēn 卒zú 焉yān

  耶yé 为wéi 夫fú

  ②、朗读节奏: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③、朗读情感:请一学生朗读课文,学生点评

  提问:作者对方仲永应该是什么情感? 从哪可看出作者的这一情感?

  (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从标题和最后一段得知,学生再读最后一段)

  2、熟读课文,结合注解扫除理解障碍。

  ①、明确重点词语词义:

  世隶耕 隶: 未尝识书具 尝:

  并自为其名 为: 指物作诗立就 就:

  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 或以钱币求之 或:

  环谒于邑人 环谒: 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

  泯然众人矣 泯然:

  ②、明确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 奇: 稍稍宾客其父 : 宾客:

  父利其然也 : 利:

  四、复述故事

  明确: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再请三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词语归类

  之:

  (1)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

  (3)余闻之也久: (4)不能称前时之闻:

  于:

  ① 环谒于邑人: (2)于舅家见之:

  其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稍稍宾客其父。

  ⑤父利其然也:

  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点明仲永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哪句?

  明确:三个句子是:幼年时,“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后来,“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最后,” “泯然众人矣”。

  点明仲永才能衰退主要原因的句子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三个阶段中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年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小结: 板书设计:

  伤仲永

  叙 (五岁时) 幼年天资聪明 异、奇 (详)

  (十二、三岁时) 少年才能衰退 不能称前时之闻 (略)

  (又七年) 青年沦为庸人 泯然众人

  五、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能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经历探索提公因式法的过程,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索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公因式的定义以及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

  准确找出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什么叫做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联系?

  2. 计算:

  3. 观察上式运算的结果 ,各项所含的因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到各项含有相同的因式m后,教师给出公因式的概念:

  几个式子的公共的因式称为它们的公因式.

  一个多项式如果各项含有公因式,怎样分解因式呢?

  二、探究新知

  根据 的计算结果,你能将 分解因式吗?分解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说分解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分解的根据是乘法分配律,具体的做法是把各项的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 随后给出这种方法的名称.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这种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把所有的公因式都提出,使剩下的多项式因式里不含公因式.

  三、典例剖析

  例1 把 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板书分解过程.

  解:

  反思:分解得 对不对,为什么?

  例2把 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方法:一看各项系数,找出各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二看各项的字母因式,找出相同的字母因式.

  板书分解过程:

  解:

  例3 把 因式分解.

  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方法:一看各项系数,找出各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二看各项的字母因式,找出相同的字母因式,相同的字母取指数最小的作为公因式.

  板书分解过程:

  解:

  四、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说出下列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1) ; (2) ;

  (3) .

  2. 在下列括号内填写适当的多项式:

  (1) ;(2) .

  3.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 (2) ;

  (3) .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 补充说明,当多项式首项系数是负数时,一般要把负号提出括号.

  五、小结

  请你总结一下如何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六、布置作业

  教材P62第1题,第2题的(1)(2)(3).

【七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反思06-28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02-09

七年级英语下册的教学计划06-10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04-05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5-02

七年级下册语文工作计划06-03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09-29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计划06-07

七年级生物教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