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即能正确理解词义,会读,会写,会打指语,会看口形并学习使用。)
2、能拼读新音节pu,ping,juan。
3、正确理解词义,并学习使用词语。
4、正确地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
5、正确地朗读句子。
6、背诵、默写词语和句子。
7、学习用“什么、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1、学习用“什么、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2、背诵、默写词语和句子。
教具准备:卡片图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白菜、油菜、卷心菜、芹菜”4个词语的读音。
2、会正确书写“白菜、油菜、卷心菜、芹菜”4个词语。
3、学生能认识这几种蔬菜。
4、学生能看这几个词语的口型。
教学重难点:生字词的音形义结合。
教具准备:挂图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第4课:看图学词学句(齐读课题)
二、看图学词语
1.学习“白菜”
(1)教师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拼音和词语白菜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5)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
2.学习“油菜”
(1)教师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拼音和词语油菜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5)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
3.学习“卷心菜”
(1)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出示词语:卷心菜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4.学习“卷心菜”
(1)教师再联系实际,问学生这是什么?
(2)教师出示拼音和词语:芹菜。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
5.学习“马铃薯”
(1)教师出示马铃薯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教师出示拼音和图片,马铃薯。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三、巩固词语
1、师生齐读词语:、白菜、油菜、卷心菜、芹菜”
2、教师指名朗读
3、小组朗读,个别朗读
4、游戏巩固法:(1)一个学生拿词语卡片,一个学生找图片。
(2)一个学生拿拼音,一个学生找词语,一个学生找图片。(3)教师读词语,学生找词语卡片
(4)教师说词语,一个学生找词语卡片,一个学生找图片,一个学生找拼音。
5、师生齐读词语。
四、书写指导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白菜、油菜、卷心菜、芹菜
2、学生自己书写,教师指导
3、学生上来书写,教师纠正错误
4、教师讲解书写的笔顺
五、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白菜、油菜、卷心菜、芹菜”词语,再一次来朗读。
2、作业:
(1)词语各抄写三行。
(2)生字各写三行。
(3)书写笔顺抄写三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葱、姜、蒜、蔬菜”4个词语的读音。
2、会正确书写“葱、姜、蒜、蔬菜”4个词语。
3、学生能看图认识这几种实物。
4、认识偏旁绞丝旁。
教学重难点:生字词的音形义结合。
教具准备:挂图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第4课:看图学词学句(齐读课题)
二、看图学词语
1、学会“葱”
(1)教师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拼音和词语葱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5)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
2、学会“姜”
(1)教师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拼音和词语姜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5)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错误。
3、学会“蒜”
(1)出示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出示词语:蒜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读,个别读,学生齐读,开火车形式读。
4、学会“蔬菜”
(1)教师出示所有图片,问学生这是?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词语:蔬菜。
(2)教学“白菜是蔬菜、油菜是蔬菜”等。
三、巩固词语
1、师生齐读词语:、苹果、梨、桃子、葡萄、西瓜、橘子、香蕉、菠萝
2、教师指名朗读
3、小组朗读,个别朗读
4、游戏巩固法:(1)一个学生拿词语卡片,一个学生找图片。
(2)一个学生拿拼音,一个学生找词语,一个学生找图片。
(3)教师读词语,学生找词语卡片
(4)教师说词语,一个学生找词语卡片,一个学生找图片,一个学生找拼音。
5、师生齐读词语。
四、书写指导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葱、姜、蒜、蔬菜”
2、学生自己书写,教师指导
3、学生上来书写,教师纠正错误
4、教师讲解书写的笔顺
五、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葱、姜、蒜、蔬菜”4个词语,再一次来朗读。
2、作业:
(1)词语各抄写三行。
(2)生字各写三行。
(3)书写笔顺抄写三行。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常识,反复朗读,理解蕴涵哲理。
2.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诗中“山”和“海”的艺术形象及蕴涵意味。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和感情。
2.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1. 鉴赏诗歌寄寓哲理的形象美。
2. 体会诗歌语言凝练、意味隽永的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山的画面
一、导语设计(1)
山对于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当我们登高眺望,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时,我们心中一定会有感慨万千。
而恰恰就是在这大山之中,有那么一群勤劳善良的人们,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无言的大山中,从孩提时他们就怀有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便成为他们生活中不断的追求。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去倾听有关“山”和“海”的诉说。
导语设计(2)
同学们,你们已经从小学进入了中学,这个时候就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相信你们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为现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们追求的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二、资料助读
1、诗歌文体常识简介:
诗歌:文学的一种,“五四”以来产生的一 种新的诗体。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特点:高度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
诗歌一般用于歌咏、朗诵。
2、作者简介:
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本文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那时候他刚从边远山区来到大学校园,于是写下了自己当时对人生的感叹。
三、诵读感知:
1、生字词(注音并解释词语)
痴( )想 隐( )秘( )
凝( )成 诱( )惑
喧( )腾 瞬( )间
几( )乎
痴想: 入迷的想。
隐秘: 隐藏,不外露。
凝成: 凝结而成。
诱惑: 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吸引,招引。
喧腾: 喧闹,沸腾。
瞬间:一眨眼之间,形容时间很短。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差点。
2、听朗读,认真地想一想,在这首诗中,有哪些句子、词语是值得我们三思的,把它们找出来。
朗读要求:
1、读出感情。
2、注意语气、语调。
3、读准字音、不读错别字。
4、要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5、语音适中、能让人听清楚。
播放完后,说明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字音,词意和句子停顿。然后由学生自己朗读一遍。
1、诗分两节,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时间不同了,长大前与长大后
——没找到海/找到了海
2、请你概括第一节、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写了——小时候的理想、憧憬、追求。
第二节写了——长大后对人生的感悟。
3、请从不同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
(1)从事情看:第一节写“我”渴望海 第二节写“我”追寻海
(2)从时间看:第一节写我童年时期 第二节写 我长大以后
(3)从心理看:第一节写我的向往和困惑 第二节写我的感悟与信念
(4)从方式看:第一节写我与妈妈的对话 第二节写我与读者的对话
(5)从写作角度上看:第一节诗写的“山”和“海”就是现实中“山”和“海”,是实写;第二节诗中的“山”象征了困难,“海”象征了信念,是虚写。
4、作者小时候有一个愿望:看到山那边的海,在当时,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没有,哭着回来了/依然是山
5、你心目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请描述出来。
惊涛骇浪、风平浪静、碧水红花、水天一色
6、作者说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呢?
信念凝成的海。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四、合作探究
1、课题
(1)、这首诗歌的题目是《在山的那一边》,那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2)、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想?(也就是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因为大大山挡住了作者的视线。这里就涉及到了这首诗的作者王家新,他在童年的经历。
(3)、作者: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当山下,在他童年的五六年里,一直没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一片寂静的校园,一条清澈的小溪以及无数座环抱着的群山,便构成了他幼小的心灵世界。而作为一个充满着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决不会满足于这片小小的天地。于是他产生了一种想法,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并为着这一个理想进行艰苦地探寻,甚至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后来,他把在探寻和奋斗过程中的所有感受和体验写成了一首诗,于是就有了这篇课文《在山的那边》。
因此我认为这篇课文对于你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培养自己为理想不懈努力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就请大家把刚才找到的,你认为最有价值的句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蕴涵着什么样的含义。
2、 诗中“山”、“海”的 象征(蕴含)意义。
山—重重艰难险阻 海—理想世界
3、你知道“海”和 “山”还有其他的象征意义吗?
山:
巍峨、高大、雄伟、沉稳――成熟、稳健
曲折陡峭、封闭堵塞――愚昧狭隘、贫穷落后
海:
海纳百川而不言――大度、宽容、谦虚、渊博
动荡莫测、狂暴不驯――残暴、凶恶
4、本文的“文眼”是什么?请尝试找出来。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即能体现出文章中心的词或句子. 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
答:本文的文眼:“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5、你认为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五、研读赏析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而又有丰富内涵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也划下来一起讨论。
范例1: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象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表面写山的颜色,实际写自己心情难过,形象生动。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幻想破灭
范例2: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飘来”是说童年的认识毕竟肤浅,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也并非确指理想;“种子”比喻信念。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说后来“我”不懈努力:理想的树立也需要日积月累。
范例3: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强调失望次数多。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一座座”说明遇到的困难非常多;“诱惑”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强调 “我”的努力,不灰心。
范例4: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指总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
一次次漫了我枯干的心灵 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六、体验与反思
诗人成长的探 索一定早己打打动了成长的你,你的生活学习中,一定有无数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把我们的人生经历与个人体验与同学们分享。
七、课堂小结
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告诉人们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坚定信念,即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我们知道,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就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八、拓展延伸
1、如何划分诗的节奏:
所谓诗,是指借助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1)古代诗歌的节奏划分可以从音节和意义的角度来划分如:“不尽/长江/滚滚/来”、“两个/黄鹂/鸣/翠柳”。
(2)自由诗的节奏,由句意和语法规律来确定,或停于主谓之间,或停于谓宾之间,或停在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灵活性较大。
如:父亲的/身影,像个/问号,多少年/一直把什么/寻找;紧弯的/腰身,弓成了/小桥,
驮着儿女/走向 明朝……
2、比较两首诗在写法与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相似处:都表达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表现了追求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抒发了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心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预感 王家新
此诗以第二人称的口吻,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显示了诗人与时间与生命抗争的冷静和沉着,同时包含了作者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一夜风吹 风哐哐地扑打门窗
风从远方而来,
转瞬把一座座城市裹进宇宙的大气流里
这时房子在漂流,你的灵魂开始漂流
你干脆熄了灯,
不再写诗 回到黑暗中 让诗来写你
让风把你随便带到一个什么地方
你听到无数声音,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最后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
在自己的肋骨深处,
听到风在拔着树木的根 一下,又一下
你躲不开了
秋天终于找到了你
第二天,醒来
推门见满地簌簌的落叶
你已形同老人。
(1)风 象征了时间飞逝。
落叶随风凋零 喻示了青春衰老,生命流逝。“风”象征了什么?“落叶”喻示了什么?
(2)诗人用“夜晚”、“早晨”在全诗中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诗人用一个“夜晚”和一个“早晨”,预演了整个生命的历程。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2题。
山 民
韩 东
小时候,他问父亲
“山那边是什么”
父亲说“是山”
“那边的那边呢”
“山,还是山”
他不作声了,看着远处
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
他想,这辈子是走不出这里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但十分遥远
他只能活几十年
所以没有等他走到那里
就已死在半路上了
死在山中
他觉得应该带着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会给他生个儿子
到他死的时候
儿子就长大了
儿子也会有老婆
儿子也会有儿子
儿子的儿子也还会有儿子
他不再想了
儿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遗憾
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
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
(1)为加点字注音。
疲倦: 遥远: 遗憾:
(2)对本诗主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山民”是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
B.“山民”有渴望冲破封闭、保守的强烈愿望。
C.“山民”的遗憾是见到大海的理想在他儿子、儿子的儿子身上也不会实现。
D.“山民”对自己理想的实验只是进行了想像,却没有付诸行动。
(3)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山民》属于寓言诗,它假借一个山民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人,不安于“山”,总向往着“海”,见异思迁,总不会成功。
B.“他问”“他想”“他觉得”“他只是遗憾”——诗人选择这样的词语,旨在刻画一个有思想,有活力,却战胜不了命运的“山民”形象。
C.“山第一次使他这样疲倦”——“山民”对山的疲倦,意味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因而激发了新的思维,激起了对新生活的追求。
D.诗篇重在记叙,语言平实流畅,朴素无华;塑造人物,采用了多种方法,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答案:(1)pí juàn yáo yuǎn yí hàn?(2)C (3)A
4、仿照例句扩写句子
例: 海在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树在点头→_树在风中向我点头→ 我看到树挺立在风中向我点头.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山 (困难)
海 (理想)
取群山和大海寄寓哲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将自己的乐园写具体。
3、写出自己的感受,能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真观察,将自己的乐园按一定的顺序写具体;明确中心,突出乐园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明确习作要求,选择材料,学习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的乐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1)师: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让你们感到快乐的地方呢?如,美丽的水乡小镇,热闹的游乐场,浸润书香的书店,小区附近的.小树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园。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最爱在那儿干什么?
(2)板书作文题目:我的乐园。
2、明确目标。
(1)师引导: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爱好不同,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地方也就不同。怎样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大家呢?怎样介绍才更有条理,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快乐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2)确定习作主题:介绍自己的乐园。
(3)明确习作要求。
①写作范围:我的乐园。
②写作要求:介绍清楚自己的乐园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最喜欢在那儿干什么。
③生讨论交流自己的乐园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
④生讨论交流,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二、学习范例,打开思路
1、明确要求,理顺思路。
(1)明确要求,找“乐园”。
师引导:同学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园,再读读课本上的习作要求,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是我们的乐园。
课件出示:
(2)结合实际,定“乐园”。
①生交流,说“乐园”。
示例1:乐园可以是在学校,可以在家里,可以是乡下,也可以在城市里。
示例2:学校除了班级图书角、篮球场是我的乐园外,教室的走廊、操场也是我的乐园。
②出示导图,发散思维。
课件出示:
2、回顾课文,确定顺序。
(1)看提纲范例,思“顺序”。(出示课件)
(2)默读提纲,说“顺序”。
①师引导:读了课文中的提纲,你认为应该怎样写自己的乐园?
②生交流。
示例1:要按一定的顺序写。(课件出示:按一定的顺序)
示例2:先写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再写最爱在那儿干什么,最后写乐园带给自己怎样的快乐。
(3)回顾课文,理“顺序”。
①师引导:回忆一下我们这单元学习的课文,哪篇文章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②生小组讨论后交流。
(4)口头交流,做好铺垫。
师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自己的乐园了,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打算怎样把你的乐园有条理地介绍给大家呢?(生小组内交流后,师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3、仿照范例,填写表格。
课件出示:
(1)师述:现在请大家按照书上的例子将交流的内容写一写吧!
(2)生填写表格后交流,师相机指导。
三、布局谋篇,动笔练习
1、布局谋篇。
(1)师引导:刚才大家填写的表格,其实就是你们要写的作文提纲。仔细观察提纲,谁来说说,我们这次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
(2)明确思路。
①理清条理:写作文之前,应该先有个思路,动笔之前先要想好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板书:开头中间结尾)
②明确每部分的写作内容。
课件出示:
开头:介绍我的乐园在哪儿,其周围的环境情况或大致特征(总写)
我的乐园中间:我在乐园里最爱干什么,如,放风筝、看天空晚霞的变化等(分写)
结尾:写出乐园带给我的快乐(总写)
③详略安排。师引导:读读这个提纲,你认为这篇文章的详略应该怎么安排?
④示例: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重点写;乐园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略写。
(相机板书:重点——最爱干的事美景)
2、动笔习作。
(1)师引导:同学们还犹豫什么,赶快拿起手中的笔,将你们刚才交流的内容写下来吧,注意要把乐园的特点写具体哦!
(2)生习作。(出示例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欣赏与对比,明确习作中心,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
一、例文欣赏,明确中心
1、导入新课。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习作,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两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想法。
2、例文解读。(出示2篇例文)
3、生自由读例文。
4、交流感受。
示例1:写作文的时候,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能让文章更生动。
示例2:写自己在乐园里最爱干什么事的时候,可以融情于景,边写景边叙事。
示例3:写在乐园里发生的事要有详有略,不能“面面俱到”。
示例4:两篇文章都在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点明了中心。
二、取长补短,修改习作
1、取长补短。
(1)师引导:“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读了上面两篇文章,我们有这么多的收获,下面也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学听,听取他们的建议吧!
(2)同桌互读互改。
①生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同桌听。
②互相提建议:这篇习作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应该怎样修改。
2、修改习作。
(1)生动笔修改自己的习作。
(2)师指名读修改后的作文,师生共同评议。
3、师小结:这节作文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具体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乐园,知道了如何在叙事的过程中融情于景,突出乐园的特点,也明白了写的时候要有详有略,这样才能更加突出中心,表达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
我的乐园
乐园有哪些
乐园有什么特点
带给你怎样的快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 基本功训练点(锻炼表达能力)
看图,想象表达,说句型:我走进秋天的果园,看到( ),闻到( ),听到( )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和朗读,体会秋天的美丽和丰硕,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性形象准确。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懂得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励学生努力提高朗读能力的热情。
教学策略:根据学生朗读基础较差的情况,把指导自能读书作为重点。在看图观察说话的基础上,激励学生通过自学认识生字,进而能把课文较流利地朗读下来。
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朗读基础较差的情况,把指导自能读书作为重点。难点是背诵,要指导学生掌握按条理背诵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子幻灯片(秋景图)布置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3/9/19
第 一 课 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谈话导入师: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组描绘美丽秋天的词语。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天,品尝收获的喜悦。
二 看图说话,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
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 范读课文。
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幅图画的,体会怎样说话才能最生动。
2 鼓励学生自己读一读,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3 检查自学情况。读词语、认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开火车读词语;从词中抽出生字读一读。用多种方式记生字。
4 练习朗读课文。
四 再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和课文语言的准确。
1 师生接读课文,体会这段话的条理。师: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 )学生读出(挂起金黄的灯笼)作者把金黄的梨子比作?依次读出苹果、稻海、高粱,体会作者语言的形象。
2 大雁为什么这么说呢?它在夸奖勤劳的人们。板书:收获的季节!点处有播种才有收获的喜悦!
3 美读,背诵课文。五 拓展练习:画一画秋天的美景或者读一读描绘秋天的诗歌。给学生材料《秋阿姨》看图说话,按顺序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听老师读课文,整体感知秋天的美丽。读课文,学词语。认读词语: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说说怎么记生字:图、梨、灯、波、浪、粱、燃、烧、勤、劳。跟老师一起读课文,用接读的方式理解课文。
谈自己的理解,体会秋天的美和劳动的关系。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理解背诵。
第 二 课 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
1 认读词语。
2 认生字,词语开花练习。
二 基本功训练多媒体出示秋天的果园图画。
引导学生练习说话:秋天的果园真美。我看到( ),听到( ),闻到( )。
三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生字。
四 作业筹备综合实践活动《秋天的礼物》复习生字、词语。说话练习,学习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梨树 挂起 灯笼
苹果 露出 脸颊
秋天的图画 稻海 翻起 波浪
高粱 举起 火把
大雁 排成 人字
这课由于在识字1已经接触过秋天的词语之后,学生比较熟悉这个话题了,而且课文插图很美,和课文配合的刚好。所以,利用图片指导学生背诵课文效果很好!部分学生提到背课文时很没有信心,但是,看着图再按顺序背诵的时候,并不困难,孩子也很高兴。
2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通过看图说话、阅读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基本功训练点: 句子练习:“在。。。。。。有。。。。。。”
用“尤其”造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一段为范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意目标
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阅读和观察,使学生产生对黄山美景的向往。
2 自然美、语言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重点之一是识字写字;其次重在通过阅读感受黄山的美,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传神。难点是理资料。对二年级的住校生来说这需要老师的有力指导。
教学思路:用多媒体设置卡通人物丁丁,在丁丁的带领下大家去游览黄山,课文自然就是丁丁为我们写好的解说词。这样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兴致盎然的游览中感受黄山奇石的奇特之美。最后,帮助丁丁写其它奇石的`解说词来完成拓展练习。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以其中的一段为范例,教给学生怎样在读中品味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时(听同课头老师讲课后修订)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今天我要介绍一位新朋友。看,他来了!(多媒体动画及声音)小精灵丁丁兴高采烈的介绍黄山:小朋友们,你们好啊!我是小精灵丁丁,好久不见了,你们猜猜我去哪儿了?我去安徽的黄山旅游了!那里啊,太美了!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里奇特的山石了!等等,看看我拍的照片,听听我的介绍,你一定会立刻也想去一趟呢!
二、初读感悟,理清条理。
1 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师:看,丁丁给我们写了一这么好的解说词,我们再来好好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解决。(提示怎么做)
2 交流生字词语。
3 自读课文,填空:
a黄山在( ),那里( ),尤其是( ),特别有趣!
b丁丁给我们介绍了( )( )( )等奇石。
三 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读一读相应的段落,注意一边读,一边想象。尝试读己的体会。(如果学生不会读,不会想象,教师要相机引导,使孩子体会怎样边读边想。师生一起学习。)
2、交流:指名读第二段,大家评论。说说怎样读出仙桃石的神奇。说说自己的联想、感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读好“飞”、“落”“仙”。
3、学习方法。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4、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在小组内读一读,交流感受。
5、选出小组代表,读听。老师相机指导。体会猴子“一动不动、望”是因为云海太神奇了。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在指导表演的时候体会“猴子看神奇的云海看得入迷了”等想象。“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略讲,指好就行了。
6、引读出最后一段。想象“天狗望月”石或者“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样子,象导游一样说一说,或者画一画。
四、作业:
1 熟读词语。
2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搜集黄山的图片,办个展览。
看画面,听丁丁以解说词的形式朗读课文。
读课文,认生字 。读词语。齐读;同桌互相检查读;个别读。(读出一个,词语变成红苹果。)读课文,填空,理清条理。
再读,尝试自学。
自学方法。
学习其他段落。
自主合作学习其他段落。
交流自学结果。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本组幽默的第二部分。也是由两幅图画和一个韵文组成。第一幅图画向我们展示的是未来书包的样子。那一个电脑书包,屏幕代替了原来书包的书籍、键盘代替了文具。进入电子时代的书包是方便与轻捷的,这是电子时代给学生们带来的实惠。第二幅图画〈鼠标〉画的是老鼠与鼠标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会面了,老鼠看到这个也有着长长的尾巴的家伙,发出了疑问:这是啥家伙,怎么这么像我。向学生揭示了鼠标是人类根据仿生学的原理制造的,圆圆的身子,长长的尾巴,样子长得像个老鼠,所以叫鼠标。
这个小韵文是由5行组成,头四行是与电脑有关的词语,后面是一句话。第一行“屏幕、鼠标、键盘”是电脑的组成部分,第二、三行“点击、搜索、浏览、上网、链接、下载”是运用电脑及上网的方式,最后两句讲电子时代的信息世界的精彩无限。
[学情分析]
对于这两幅幽默和小诗歌的内容是学生们所熟悉的事物及事情,所以避免烦琐的讲解,点到为止就可以。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够看懂漫画的内容,感受漫画带给人的快乐,。
3、读懂文中的诗歌,并背诵下来,感受电子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看懂漫画的内容,感受漫画带给人的快乐。
2、正确书写“搜”和“鼠”字。
3、读诗歌,背诵诗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漫画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电子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
二、出示第一幅《未来书包》
1、每天上学,我们必不可少的是要背上书包,对于书包,你有什么意见?(太沉,不好找东西,书本弄皱、)
2、你们的这些抱怨,未来的科学家们也听到了,他们为小朋友们设计了一款新型书包。(出示漫画)
3、访问学生:有了这样的电子书包,会给小朋友们带来怎样的好处?
4、你还希望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发明、创造呢?
5、提出希望:希望大家长大后能把这样的书包设计出来,解放小朋友们的双肩。
三、出示第二幅《鼠标》
1、静静地看,把你看懂的一会和大家交流。
2、学生汇报看懂的情况。
3、你能不能替鼠标回答一下老鼠,为什么这么想象呢?(讲鼠标的由来)
4、鼠标的由来。
1963年,恩格尔巴特在斯坦福研究所建立了发展研究中心,终于能够追逐自己的梦想了。就在这一年,他用木头和小铁轮制成了最初的鼠标。如果你在使用鼠标的时候产生过“鼠标”名字的疑问,那么接下来你一定会从鼠标的外形上得到了答案,是的,它的中文叫“鼠标”,英文叫“Mouse”,也就是说在英文中,鼠标就是老鼠,老鼠就是鼠标。据说,鼠标的发明者恩尔伯特先生有一天正在自己的工作室,他发明的“鼠标”(那时这个设备还没有名字)从电脑桌上掉了下来,由于还有连线挂在电脑上,所以它就悬在了半空,左右摇摆,从侧面看去正像是一直拖着尾巴的老鼠。于是恩格尔伯特将其命名为Mouse。(另有传说在专利证书上,鼠标的正式名称叫“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但斯坦福研究所的某人把它称作鼠标,这种叫法就此流传了下来。)
5、想象一下,鼠标和老鼠会面时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6、记忆“鼠”的字型,回忆“鼠”的演变过程。
四、学习小诗歌。
1、读准字音。
2、学会四个生字。注意“搜”的读音,搜索(双平舌音)找这首诗的句子读一读。
3、指读小诗,纠正字音,读通顺。
注意的字音:链接(四声)下载(三声)
读好的句子:最后两行,带着自豪、兴奋的心情朗读。
引导学生:你们一般上网做写什么。你觉得电脑给你带来哪些方便?
带着这样的心情读后两句。
4、整体读诗。
三、指导写字。
鼠:(部首,本身,象形字)
叟:(部首,又,)(和鼠一起指导写,一气呵成)
浏:(左右结构,形声字)
易混字区别
标(杆)、搜(叟)刘(浏)
四、完成课后练习。
练习一:讲漫画。(第一幅与电子时代无关,讲的是人类的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人类的朋友——鱼带来的麻烦。第二幅讲的是老鼠们也进入到电子时代,在家门口装上了摄像头,猫只能望鼠兴叹。建议:先给鼠标的漫画编故事,再从下面的题材中选一幅编。)
练习二:有条件的话,学一学、试一试。(可不进行,或和微机老师一同进行。)
语文教案 篇6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绝句》为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全诗通过对明媚春光的描绘,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这首诗的观察顺序是由近到远,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雷雨》一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最大的“书”》本文是一篇科普常识性文章,通过记叙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课文语言简洁,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单元总体目标】
1、会认27个,会写45个生字词。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认字识字规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3、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学生从日常的自然现象中发现自然的.奥秘,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识字教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来识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张开师生对话,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串讲、满堂灌,避免逐字逐句讲解的做法,把课堂交给学生,注重自读自悟。
4、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文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因文施教。《古诗两首》中《望庐山瀑布》可以由画入诗,先让欣赏课文的插图,感受阳光下的庐山云雾缭烙,飞瀑直下的壮美景色。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诗,把相应的诗句写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绝句》可以由诗入画。在读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想想如何来给诗歌配一幅插图。《雷雨》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雷雨中则让学生提出问题。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最大的“书”》建议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朗读的形式,如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四人组全作读,表演读等。《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能“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单元教学时间】
第17课:《古诗两首》2课时
第18课:《雷雨》2课时
第19课:《最大的“书”》2课时
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课时
学习园地五:2课时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同学了解小虾的生活的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一话是如何写具体的。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同学细致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育他们要保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今天,咱们来认识一种小动物,请大家集体喊出它的名字(板书课题上:小虾)
师:喜欢它吗?能不能带着喜爱的感情再读一遍?
生:小虾(读出了喜爱之情)
二新授:
师:这么喜爱小虾,你都想对小虾有哪些了解?
生:小虾长什么样?
生:它吃什么?
生:它生活在哪里?
……
师:看来大家对小虾充溢了好奇,那就请大家读课文,看看你都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生:俺知道了小虾生活在小溪里。
生:你知道了小虾长得什么样,它们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黑色,甚至背上、尾巴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都叫它千年虾。
生:俺知道了小虾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
生:俺知道了小是的脾气也不好。
生:俺知道了小虾的格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生:俺知道了最后缸里的小虾多了起来。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想了解小虾更多有意思的事吗?
生:想。
师:快来读读,课文对小虾的哪些描写最能吸引你?边读课文边找出来。
生:小虾吃东西的时候的一段,最能吸引俺。
生: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下,又后退,直到学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它们东西很小心,样子很可爱。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小虾吃东西的时候非常的小心。
师:小虾吃东西这么小心翼翼,连续做好几个动作才干吃到食物,你能在课文中找到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吗?用圆点标出来。
生:总是、然后、接、又、直到、才。
师: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中,就可以看出小虾吃东西的时候是非常小心的。
师:文中还有表示小虾吃食物时动作的词语呢,再来找找。
生:碰、后退、捧、游来游去。
师:小作者这样写就更能突出(小虾吃食物时的小心),也能表示出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师:小虾吃食物时是这么的有趣,你能试着读读吗?(生读并评议)
师:确实它们小心翼翼的样子很招人喜欢,假如加上动作来读,那就更有趣了,愿意试试吗?
生:扮演读。
师:你们真是一群讨人喜欢的小虾,可爱的小虾,能试着用总是、然后、接、又、直到、才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来说句话吗?先和同桌说说。
生:俺每天早晨,总是先收拾好床铺,接着收拾好书包,然后洗脸刷牙,又去吃饭,直到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去上学。
师:你的'句子说得好,生活习惯更好。
生:爷爷去钓鱼时,总是先整理好钓鱼工具,然后推出自行车,接着把工具和小撑子捆到自行车上,又检查一下,直到觉得没有问题了,才动身。
师:说得真不错,吃饱了的小虾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略。
师:是呀,它们吃东西的时候是一个样子,吃饱了又是另一个情形,所以小作者 说“小虾真有趣。”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生:小虾脾气不好。
师:课文是怎样写小虾脾气不好的呢?自由读,并动笔画画,再和同桌交流。
生:在课文第四自然段,从“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直到这一段的最后。
师:谁还标出了写小虾生气的词语?
生:是“蹦”“舞动”“打起来”,还有“猛烈”。
生:还有“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
师:你认为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生:“蹦”说明小虾跳得很高,速度也很快。
生:“猛烈”说明它们打架打得凶。
生:“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写小虾生气的样子很生动,俺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
师:“就像是亲眼看见了它们生气一样”,说得多好啊!你能读读这吗?
生:读这一段。
师:小虾在生气的时候也这么的可爱,能不能借着作者的描述再发挥你的想象,给大家描述一段精彩的格斗。
生:略
师:是呀,这小东西还真厉害。既然小虾这么可爱,那么作者当然希望小虾们能够生活得快乐一些。为此作者是怎么做的呢?谁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俺“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鱼草,拾了些石块放在缸里。”
生:课文最后一段说小虾产卵了,不久小虾也多了。这是因为俺对小虾很关心,他们才会吃得好,玩得好,长得快,才会生出更多的小虾。
师:正是由于小作者的关爱,保护,小虾们才生活得如此的快乐。
拓展延伸:
师:喜欢小虾吗?喜欢它什么呢?
生:略。
师:小作者就是怀着对小虾的喜爱亲自养小虾,认真观察小虾才把小虾写得如此的有趣。
师: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喜欢它什么?
生:略
师:其实每个小动物都有可爱之处,只要俺们走进它,接近它,关心它,保护它,你就会发现它的可爱。与它们和平相处成为好朋友吧!
师: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 ,写一篇日记。
课后反思:
阅读的实质是一个动态的感悟过程。教师只有给予同学独立的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同学才有可能在文本的世界内撷取属于自俺的东西,即同学的独特体验。虽然这些独特的体验有时略显稚嫩抑或稍嫌偏颇,但这却是同学创新精神的幼芽。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同学的独特体验,不论其感悟是清晰还是模糊,肤浅还是深刻,片面还是全面,谬误还是正确,都要小心地呵护之,激励之,维护好同学这种独立感悟的积极性,阅读才干真正成为同学的个性化行为,同学才干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语文教学,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方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更有做人的指导、情感的体悟,各方面应灵活交融、不着斧凿,才干达到知、情、德、行的完美统一。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熟练地书写10个生字,掌握西字头、告字头、提手旁。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3、使学生对中国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和书写新的偏旁部首。
教学难点:正确的书写每一个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课件播放要下雨前的小兔子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视频。)小朋友,还记得在要下雨前提到了哪些小动物吗?(小兔子、燕子、小鱼、蚂蚁。)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段精美的动画视屏,想看吗?(想)好,现在就让我们边看视屏边共同回顾要下雨前小兔和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吧!(学生欣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要下雨了这课的生字。
二、识字:
1、学生同桌互相读课后要求会写的'字并组词,如果有组的不对开的同桌互相指正。
2、(师出示字卡)指名生读生字并组词其他生跟读。(师板前贴字卡)
3、学生看字卡齐读生字。
三、记字、分类。
1、学生同桌互相研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2、全班汇报记字方法,并说利用这种方法记住了那个字。
3、教师教给学生有趣的谜语记字法"西下有一女"谜底是"要"字。然后让学生也想一想用这种记字法还能记住哪个字。
4、学生把字按结构分类,教师把字卡按结构贴。
四、指导、练习、评价。
1、(课件出示)小组议一议: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想一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适当补充。
3、课件出示"西字头、提手旁、告字头"学生认一认,教师领读,并让学生在写字书上分别连写两个偏旁部首。
4、课件出示"要、捉、告"的动态笔顺,学生说笔顺。
5、教师分别在板前指导写"要、捉、告、为、这"并让学生在写字书上分别连写这些字和这些字相同结构的字。
6、指名生板前比赛写、全班评价,学生写完后同桌交换评价,全班比赛写教师巡视评出写得最好的三名同学全班展示。
五、拓展延伸
1、学生观察这节课学习的生字有什么发现?
2、(课件出示"这边、捉虫")学生说一句或一段通顺的话,必须用到这边和捉虫。
六、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不小吧,和大家说说吧!
七、作业:找出带有今天学习的新偏旁的字看谁找得多,下节课汇报。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文中引用故事的作用。2.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3.认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比较本文和前两篇说明文的不同。
(三)情感目标1.了解变化无穷的生物世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2.感受作者充满对现实世界的人文关怀的精神美。
二、学法引导
1.利用练习一、二题完成对课文内容及重点语句的理解。2.初步体会本文和前两篇课文的差异。3.在现实生活中,找出几个例子或直找资料丰富自己的例子,说明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干预越来越多。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文中引用故事的作用。2.认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意义。
难点:理解文中有关语句的含义。
解决办法:1.复习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及以前所学习的说明文文章,比较分析、议论归纳。
2.研读文中所举例子,认识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的意义,精读有关语句,结合上下文分析、讨论有关语句的含义。
四、课时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搜集信息。根据阅读文章或互联网,查阅有关生物进化过程中,“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事例,进行信息交流。2.讲故事。把文中介绍“”的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9-27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选材的语文教案06-08
小学语文教案09-29
人教版语文册教案02-10
小学语文教案01-02
语文《木兰从军》教案09-13
《欢庆》语文教案09-23
【精选】语文教案四篇05-30
礼物小学语文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