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7-24 05:53:57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大班教案集合6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在前一阶段的色彩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以动物、花卉、风景等幼儿较熟悉的景或物为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描绘对象渐渐不感兴趣了,如果继续照着进度画下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幼儿的厌烦情绪。

  偶有一次,一位孩子带来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具玩具,全班幼儿都对这个面具非常感兴趣,我总能在自由活动时,见到好多孩子围着这个面具说这说那的,还轮流戴面具玩。碰到这种情形,我突然得到一个灵感,既然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脸谱上,何不就让他们用水粉来表现一下各种各样的脸谱呢?由于脸谱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又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脸谱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孩子表现。

  于是,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地,孩子们对脸谱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关于京剧脸谱的初浅知识。

  2.有创意地大胆表现京剧脸谱。

  3.学习用对称的方法来表现脸谱。

  ●重点:能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脸谱。

  ●难点:理解对称的美,并能有创意地表现脸谱。

  ●活动准备:

  1.京剧表演VCD

  2.京剧脸谱范例

  3.环境创设画有京剧脸谱的幼儿T恤

  4.京剧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京剧音乐

  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幼:很吵的声音,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

  幼:有人在唱戏,是京剧。

  2.教师简单介绍京剧

  师:京剧艺术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表演艺术家们都要在脸上涂上浓重是油彩,穿上特制的戏服,才能塑造出剧目中的人物形象。

  3.请幼儿观看京剧VCD。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京剧表演,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演员形象?他们身上穿服饰又是怎样的?演员们的脸部化妆又有什么特点?

  幼:我看到的演员穿了一件白衣服,头上戴了一个象皇冠一样的东西,他还有长胡子,脸上画着红颜色。

  幼:我看到的演员是一个黑脸,也有长胡子,头上还有一个月亮形状的东西。

  幼:我看到了一个演员的脸的当中有一块白色的,他总是蹲着走路。

  幼:我看到一个漂亮的公主,她穿着漂亮的裙子,脸上化妆很美,头上也戴着皇冠还有两根长长的毛。

  4.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征

  (教师出示脸谱图片)

  师: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脸谱有什么特别?注意观察脸谱上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很相似,而且每个脸谱上都必不可少的?又有哪些地方与我们普通人的脸不一样?

  幼:每一个脸谱都有眼睛、鼻子、嘴巴。

  幼:还有头发和耳朵。

  师:是的,脸谱和我们的脸一样,都有五官。再看看还有哪些特点?

  幼:脸谱上有许多颜色,我们的脸上没有。

  幼:脸谱上的花纹很漂亮,是对称的。

  师:对,脸谱最重要的特点是这些花纹,左边有的花纹,右边也有,每一个脸谱上的花纹都是对称的。

  5.引导幼儿想象心中的脸谱

  师:你喜欢这些脸谱吗?最喜欢怎样的脸谱?你希望怎样变化?

  幼:我喜欢画一个兰色的脸谱,然后画上象蝴蝶一样的花纹。

  幼:我想画一个老虎脸谱。

  幼:我想把那个白色的脸谱加上胡子,再在白色上画些花。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把你心中想的漂亮脸谱画出来好吗?

  6.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或改变脸谱。

  教师提出作画要求,幼儿创作。

  7.展示与讲评。

  ●活动反馈:

  我认为在此次活动中较好的地方是我给孩子们孩子们欣赏了京剧的表演,这对他们来说帮助很大,孩子能更加直观地看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们的脸部化妆和服饰,以及动作造型,感受了京剧的氛围,另外在活动中孩子们也欣赏到京剧音乐的旋律,所以在感受感知的过程中,孩子们很能说,很能描述京剧演员的形象,说明他们在观看时能集中注意力,能对脸谱感兴趣。

  但是,在活动讲解脸谱特征时,特别是在讲对称这一要点时我没有把握住好,没有将其拎出来当场示范一下,以便能给孩子们更直观的了解。在孩子们讲述过程中,我没有及时抓住要领很系统的给孩子们总结,如对称的五官、对称的图案等,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较深刻的印象,这样在孩子们的画面中就不会出现这一缺点——他们表现出来的脸谱形象并不十分夸张,而且造型较单一。所以,我应在孩子们讲述形容脸谱的同时,及时捕捉幼儿的信息,提炼幼儿的语言,给出总结性的讲解。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我知道在许多环节都存在漏洞,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深感受到,在与幼儿对话中及时捕捉幼儿的信息,提炼他们的语言并加以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活动前一定要对教材分析透彻,抓住重点展开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画画,唱唱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初步学会歌曲《老鼠画猫》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

  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2.遇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另一老师饰),使老鼠们的觅食行动受到了阻碍, 猫趾高气昂地走了。

  3.为新歌的画面,埋下伏笔。鼠妈妈:“哎呀呀,好痛!我可怜的孩子们被吓坏了吧?该死的野猫,眼睛要是再小点就不会发现我们了,看,这是被猫爪子抓的,要是猫的爪子再少一点,该多好啊!”

  二、学习新歌曲《老鼠画猫》

  1、 初步感受旋律:

  ⑴鼠妈妈:看来这儿并不安全,咱们还是搬家吧!跟真妈妈(歌曲旋律起)

  ⑵鼠妈妈:小老鼠咱们搬了一天的家,很累了,赶快休息一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吧!

  ⑶鼠妈妈(惊讶状):“咦,我刚才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刚才那只讨厌的大野猫它变了,你们猜猜看,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小老鼠”们议论纷纷,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⑷鼠妈妈:乖宝宝,你们的心思和妈妈是一样的,都想让野猫的眼睛变得小小的,爪子呢,也没有了┄┄那就让妈妈将梦中的老鼠画给你们看吧!(变慢速唱歌边将猫的样子给画出来)

  ⑸幼儿跟随老师按照画面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熟悉歌词:

  ⑴鼠妈妈:从歌词与画面中发现大野猫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眼睛要变得小小的,腿变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翘?┄┄(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⑵鼠妈妈:那你们喜欢这样的猫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要求:4人一组,根据音乐歌词,合作画猫。(音乐旋律起)

  ⑶边检查画面,边再次演唱歌曲

  鼠妈妈: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画的老鼠是不是我所喜欢的。共同用歌声检查自己的画。

  ⑷拿着自己的画,随乐一起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一声猫叫——鼠妈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的猫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搬家吧!(《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声中结束)

  活动反思:

  第一,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中巧妙地结合图片。

  歌曲《老鼠画猫》歌词诙谐幽默、形象鲜明,幼儿感兴趣。这首歌歌词有一定的顺序性,但歌词之间没有鲜明的前后关系,幼儿易把歌词内容记颠倒。我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了一些小图片,如小老鼠、笔、小眼睛、小爪、短腿、翘胡子等。活动中我根据歌词依次出示小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朗诵歌词。最巧妙的是把小老鼠的尾巴画成一个往上翘,来引导幼儿学习滑音,幼儿一看到便自然会把声音唱得像老鼠尾巴一样向上翘,立刻找到滑音的感觉。

  第二,各个环节衔接自然、逐层递进,活动结构严谨、紧凑。

  这首歌曲节奏较快,旋律起伏大,且有滑音、说唱形式等演唱技能的要求。能抓住重点,分解难度,层层深入。学唱歌曲环节中,我先引导幼儿自然地唱这首歌,再加入滑音的唱法,然后再指导幼儿运用说唱形式进行演唱,符合幼儿认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又能适时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欲望,将活动逐步推向**。

  第三,方法得当,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歌唱教学比较枯燥,需反复练习。为避免这一弊端,我首先用游戏导入活动来吸引幼儿,产生愉悦激发兴趣,接着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引出“怪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猫怪在哪儿,在看图和学唱环节中,我不急于告诉幼儿歌词内容和演唱方法,而是引导幼儿去观察、讨论、寻找,使本是外在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需要。这样一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活动就真正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了。

  不足: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新颖有效的教学活动手段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幼儿音乐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最大限度地体现音乐活动的独特魅力与优势,既要选择那些形象、生动、寓意含蓄、结构优美、幽默风趣的作品。教师必须以开放的、平等的、民主的、尊重幼儿的教育观念去选择方法、运用方法。

  1、我的语言和动作如能更加夸张和显示歌曲的幽默就更好。

  2、在活动设计上应该更加严谨。

  3、活动的环节之间过渡自然,但是环节间的活动要更加紧扣,层层递进。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育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等等。在音乐教育中我觉得以下三种教学方法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从气球中突然冲出的有趣现象。

  2、练习追逐跑,提高躲闪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气球若干、打气筒若干。

  2、卡纸、笔若干,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启发幼儿用最安全、最卫生的方法给气球充气。

  2、让幼儿突然放飞充满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观察在气流的推动下气球窜飞的现象。

  二、分享感受

  1、师生讨论:充满气的气球放气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谁给了气球力量?

  2、教师小结:气球中的空气被突然释放出来,它很有力量,能推动气球前进。

  3、动作模仿: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来模仿气球放飞时乱窜的动态。

  4、图像表征:激发幼儿画出气球窜飞的.路线。

  三、游戏体验

  幼儿边听音乐边四散跑动,当听到“一二三,停一停”时,幼儿立即停止奔跑;当听到“四五六,放气了”时,幼儿按自己设想的路线曲线快速跑。

  四、放松活动。(拍打身上的尘土进行放松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敢于尝试和探索,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愿与同伴合作,学协商。

  二、准备

  1、每桌准备一份动物卡,记录数量用的纸、笔。

  2、人手一份几何图形,一支粗记号笔,水果卡片一份。大统计图3张,小统计图每人一张。

  三、过程

  1、分类计数,记录下数量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动物卡片,可是,不小心把它搞乱了,请你们每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把它分开,排整齐,好吗?排好后看看有哪些动物?数一数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并且用一种方法把小动物的数量记录下来。

  (2)幼儿与同伴合作操作。

  提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来的`?表示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介绍。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用各种方法来记录数量,可是,小朋友的记录方法只是自己知道,别人看不懂呀。那怎么办呢?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种新本领,用条形统计图来记录数量,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2、观察条形统计图,初步了解用直条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进行统计的方法。

  (1)观察

  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张条形统计图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讨论,探索图上内容所表示的意义

  (3)教师小结

  3、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我这儿有许多水果,怎样才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每一种水果的数量有多少呢?

  (2)集体检查对错

  4、通过统计几何图形,探索,尝试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1)观察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

  (2)讨论制作方法。请你们根据这些图形每人做一张统计图,那怎样来做这张统计图呢?小结:请你们先想好应怎样来分类?确定后就先画好标记,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最后用直条表示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统计图,你是按什么统计的?每种图形有多少?

  (5)小结

  5、结束

  小朋友的本领可真大,学会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的数量,那请你们也用这种方法统计一下我们的玩具有多少吧!

大班教案 篇5

  目标

  1 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 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 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前期经验

  1 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

  2 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

  ——教师也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因此科学活动前的准备也是教师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孩子将要做的实验教师自己反复多次地进行尝试,这样教师才能尽量多地预测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 铅画纸若干(教师多备一些,用废旧的纸,但要平整)。

  2 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3 每人四张纸:

  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

  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因此,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幼儿坐桌边,四人为一桌,两人为一个小组。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也便于后面活动时,幼儿能方便地分组,快速找到同伴。

  1 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

  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引出了探索主题。

  2 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你呢。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 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探索

  1 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 幼儿猜测后,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3 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教师每一个提问之后,都不急于动作,而是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 鼓励幼儿尝试。

  师:确实纸上能放积木。纸的哪种变化能让放的积木又稳又多呢?我们每个人可以用纸试试,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几块积木。

  ——用两种最常见的实验材料,让孩子有机会去发现并惊奇,与其说这是实验,还不如说更是游戏。

  5 教师出示记录表,提出规则和要求。

  师:两人一组试一试,每组一张表格。让我们把纸折的样子画在这个格中,猜的数量都记在“?”号的格子中。两人商量一下,一个记,一个放,也可以轮流放。

  6 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7 分组尝试将纸折叠后可放多少块积木。

  ——探索性的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而记录正是这种活动的标志。通过记录,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经验和真实想法。让孩子对实验前后的记录做个对比。更加有冲击力。

  三、讨论,再次进行实验

  1 幼儿搬椅子转成半圆坐。一起参与讨论。

  ——通过前面的游戏,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神奇和惊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讨论后的活动会使他们的实验更精彩。

  2 出示不同幼儿折的纸,引导观察比较。

  师:怎样才能放更多的积木?

  ——这次的讨论对后面的实验以及实验会给幼儿带来的惊喜,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排除不必的干扰,形成讨论的氛围,从而将个体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让孩子获得新信息,修正自己的操作方法。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纸折的次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纸对齐折;先让纸自己能站稳,再小心地轻放积木,不能碰桌子。

  ——教师的小结语也是经过提炼的,不仅仅是大家的发现,更是对下一步实验的规则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实验更具科学性。

  3 设置挑战,再次尝试。

  师:刚才,我们在纸上放得最多的是14块积木,现在大家换张纸重新折,再试一次,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放得最多。

  4 教师出示记录表,提出第二次记录的要求。

  师:两人一组一张表格。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提出记录的要求,培养记录的习惯,对实验很重要。

  四、交流

  1 细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记录。

  师:把纸的折法记下来,把放积木的结果也记下来。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总是希望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一旦发现自己的猜测出错,往往不愿意面对,因此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2 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发现。

  师:你和好朋友在实验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放了几块积木?说给我们听听。

  ——在活动中,孩子感受到哪些内容是值得记录下来的。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迎春花、桃花、荷花、向日葵、菊花、桂花、梅花。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

  环境创设:

  布置“春夏秋冬”四个板块粘贴幼儿作品或幼儿收集的资料图片、照片;“找春天”纪录幼儿找到的具有春天特征的资料照片;“错在哪里”把四季的花、动物放在一幅图中,让幼儿寻找不属于春天的东西等。

  材料预设

  贴有四季图片的色子一颗、迎春花、桃花、荷花、向日葵、菊花、桂花、梅花大图片各一张及小图片各二十五张。

  教学重点

  认识几种具有明显季节特征的花。

  教学难点

  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语言讲述流畅。

  活动流程

  观察交流→理想分类→游戏巩固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交流

  1、T:春天到了,花儿都开了,我想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什么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到了呢?

  S:迎春花!

  T:对!陆老师这里有一些花的图片,想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如果你认识这些花,介绍起来肯定没什么问题,如果你不认识这些花,那么你只要说说你看到的花是什么颜色,花瓣是怎样的,叶子是怎样的就可以了,陆老师听了你们的介绍,就会带你们去认识它的。

  但在介绍之前,我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一个人在介绍时,其他小朋友要安静地听,你们能做到吗?

  S:能!

  2、请幼儿从花的颜色、花瓣、叶子等方面介绍自己选出来的花,要求语言流畅,(介绍过程中教师帮助幼儿认识不认识的花)

  二、理想分类

  1、T:花儿介绍完了,花儿说:“我们很想回家,小朋友们能不能送我们回家呢?”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啊?

  S:愿意!

  T:陆老师这儿有一些篮子,我们用它来做花儿的家,有些花儿时可以住在同一个家里的,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给花儿分分类,还要说说这么分类的理由,好,我们一样要注意集体规则,认真地听。

  2、请幼儿给花分类并说明理由

  情况一:幼儿能按“春夏秋冬”四季给花分类,并讲清理由,叫一两个小朋友再分一下就进入下一环节。

  情况二:没有一个幼儿能按“春夏秋冬”四季给花分类,教师可做提示(因再前面认识花时,有提到有些花开的季节),陆老师也想给花儿找找家,我呀给它们分成四个家,分别时春、夏、秋、冬,小朋友来说说看黑板上的花图片中,哪些时春天开的花?

  S:迎春花、桃花

  T:拿我吧它们放回到春天的家里去。

  哪些时夏天开的'花呢?

  S:荷花、向日葵

  T:好,我吧它们送回夏天的家里去。

  哪些时秋天的花?

  S:菊花、桂花

  T:我把它们送回冬天的家里去。

  哪些时冬天开的花?

  S:梅花!

  T:好,我把它们送回冬天的家里去。

  花儿回到了自己的家,都很开心的,他们说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S:愿意。

  三、游戏巩固

  T:好,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个篮子,篮子放的是我们刚刚送回家的花儿,现在我们把篮子拿出来放再膝盖上。

  我这儿有个正方体,一共有几面呢?

  S:六面(教师提示幼儿数一下)

  T:上面画了季节的图片,请小朋友来掷,掷到哪一面朝上,掷的小朋友就的根据图片说一句话,如春天就说“春天到,桃花开”,夏天就说“夏天到,荷花开”。还有两面是没有图片的,如果你掷到没有图片的一面就再掷一次,如果三次都掷到没有图片的一面,那只有换下一个小朋友了!听明白了吗?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引导。

  3、留任务:T:陆老师有个问题要请教大家,这些花除了观赏,还有没有其他的用处,请小朋友回去找找资料,然后来告诉我。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5-08

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08-09

大班健康教案06-05

《虾》大班教案08-07

《吹气》大班教案08-19

大班美术教案10-20

大班树的教案08-14

大班游戏教案09-20

泥鳅大班教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