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案模板汇编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能找出表达广玉兰特点的句子,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的赏读,体会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搜集有关具有坚韧不拔品质的植物的诗句。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有这样一种树,它高大挺拔、花朵高雅、叶子常青。它就是-----广玉兰[板书] 真美啊!齐读课题。
2、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广玉兰》的第一课时。广玉兰的气味幽香,花瓣纯洁。在陈荒煤先生的细腻描绘下广玉兰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用书中词语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 二)、精读感悟
1、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幽香、纯洁的广玉兰。但比起它的幽香、纯洁。作者更爱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来仔细欣赏广玉兰开花的不同形态。
2、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形态的广玉兰花?你最喜欢哪种形态的广玉兰花呢?把你最喜欢的这一种形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自读,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出示四幅图]含羞待放
(1) 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个词看出来?[含羞待放]
(2) 你仿佛看到什么?这就写出了广玉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你能读出害羞的语气吗?(指名读、男女生读)刚刚绽放
(3) 这个句子也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个词看出来?[迫不及待] 这个词写出了小蜜蜂什么心情?
(4) 为什么小蜜蜂那样迫不及待钻进花苞?猜猜看?[花香花美] (个别读、齐读)婴儿的笑脸
(5) 这句话把盛开的广玉兰比作什么?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纯洁甜美的。) (个别读)
(6) (美吗?听到甜声,可没看到同学们的甜美的笑脸,谁能再读一读?)
(4) 有没有谁喜欢凋谢的广玉兰?(个别读)
(7) 为什么喜欢凋谢的广玉兰?你从凋谢了的广玉兰感受到什么?
(8) 对呀,这颗粒就是新生命的种子。这虽然没有其余几种形态花美丽。其实里面蕴含着一种美。生命之美、希望之美、力量之美。
(9) “数世同堂”是什么意思?周围数世同堂的家庭是怎样的? 放在这段话里怎么讲?
(10) 出示:这就叫数世同堂。有的话凋谢了,旁边又盛开着。这一朵刚开,那一朵含羞待放。不断有花谢,不断也有花开着。这就叫——生生不息。 你从中又体会到什么?[生命力]齐读。
5、师:同学们仿佛看到了美丽洁白、生命力旺盛的广玉兰花。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图,引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形态的花。
6、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怎么不把它留在心间呢。选择最喜欢的试背。(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指名背诵。
7、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敢说这不仅仅是一株美丽的树,更是一株充满生机的树。
作者为什么把广玉兰写得如此富有神韵,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总结归纳:总分总结构、结尾呼应、并列关系、运用比喻拟人等。 的确,作者深受广玉兰,所以用心观赏,用心感悟。抓住特点,运用多种表达方法。才把广玉兰写得生动具体。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
2、了解大海,想象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
2、了解大海,想象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大海、海岸、海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或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抽生说,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我们出生在重庆,很多人都没有亲眼看见过大海,只是在电视上报子上看见过。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播放录像。
录像看完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大海有关,题目是:看浪花,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54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连
抽生读,分段读,师范读,生齐读
4、再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
三、深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渎第一二句话,思考浪花的形状像什么?用波浪线勾出来自己读一读
理解“哗——哗”——这是一个拟声词。形容浪花流动的声音。你们还能仿照他说出几各这样的词吗?抽生。
2、指导朗读,请自渎体会。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3、这一束束的.浪花像问号,在问孩子们想什么?那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呢?请小朋友们第3、4、5 句话告诉老师。
理解淡水——般江河湖泊里的水是淡的,可以用来灌溉庄稼,
探秘——探索,寻找秘密
金疙瘩——金属矿产
4、听老师读这几句话思考,这一段该怎么读?抽生答。请自渎体会。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5、刚才说了浪花像问号,除了这个以外,浪花还像什么?自渎课文最后一节,用横线勾出来。
理解“抚摸”——来回轻轻的摸
6、指导朗读,浪花就像小手抚摩着孩子的小脚丫,是多么舒服呀!就让我们轻轻的读一度体会一下。抽生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
1、学习新部首“立刀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脚”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4、生描红,师评价
五、作业;
抄写生字4字2音2词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二、设计思路
本课是认一认的最后一课,共有16个汉字,其中有的是古代兵器的名称,有的是牲畜和交通工具的名称,有的是农作物和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名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识字特点和规律,认一认有一个复现的过程,因此采取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加深印象,采取多种方式如小游戏、情景故事等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记。
本课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比较侧重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方法及兴趣的培养。在第二课时教学时,将对第一课时的内容加以巩固练习、检查,比较侧重结果。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认一认5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现在已经会认许多的字了。老师发现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认字,而且认起字来还特别快。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认字好吗?
我们今天来学《认一认5》。(齐读课题)
(二)出示汉字,初步识记
1、同学们看,你们认得这些字吗?
出示带拼音的16个汉字:刀、戈、弓、矢、牛、马、车、舟、羽、角、齿、革、瓜、果、麦、豆。
先自己试着读一下。
2、谁想说一说,你都认得哪些字,还有哪些不认得?
让学生自己认一认,说一说。
会认的同学教一教不认得的同学。
3、初记之后,自己再来读一读。
(三)引导激趣,再记汉字
1、出示前四个字:刀、戈、弓、矢及图画
大家看这四样是什么?
随机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读“刀、戈、弓、矢”教师正音。讲解:矢就是箭。
你会用这四样兵器吗?自己试着表演用一用。
小游戏:用兵器
“老师随便出示四样兵器的名称,你能读出它,并用一用吗?”师生共玩。
开小火车,卡片巩固读“刀、戈、弓、矢”。
2、创设情景故事《送信》
出示图片:身上带有“刀、戈、弓、矢”的古代将军。
“大家看这是谁?身上都有什么武器?”
“现在两军打仗,将军要去送一封信到军营,但是路途很远,而且在路上要渡一条河,在路上准备有四种工具。(出示地图和牛、马、车、舟。)大家想一想:将军怎样用这四样工具送信呢?有很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图略)
“送信的任务成功完成,你可不要忘记送信的四种工具它们是牛、马、车、舟。”开小火车,卡片巩固读“牛、马、车、舟”。
3、看图自己认羽、角、齿、革
游戏:变小魔术(把羽、角、齿、革,擦一擦、变一变,变成:习、用、人、中,再变回来,巩固字形)
卡片巩固读“羽、角、齿、革”。
4、游戏:给好吃的“找朋友”
画出图(四副图略)
让学生看图认字:瓜、果、麦、豆。
拿着卡片瓜、果、麦、豆帖在图的下面。
(四)、整体巩固
1、卡片开火车读一读所有的汉字。
2、出示带拼音的16个汉字:刀、戈、弓、矢、牛、马、车、舟、羽、角、齿、革、瓜、果、麦、豆,读一读。
3、将16个汉字的拼音去掉,读一读。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一共认识了16个字,真能干!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复习
教学要求:掌握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排列顺序,并能熟读、记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句子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信念和热切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
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自己执着坚定信念和热切追求。
第二课时
一、 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有心人。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习作修改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析。
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观察积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习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能力。
教学重点:点评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难点:点评中的好词好句。
教具:
教学方法:引导、点评
教学流程:
一、习作讲评
1、学生拿己的习作,找出最喜欢的部分,作上记号。
2、小组间相互朗读交流最喜欢的部分,相互评议。
3、小组间相互传阅习作,彼此发现习作中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词语,进行赏析。
4、对部分不尽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议,共同提高、相互鼓励。
5、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节
1、教师对习作讲评过程进行。
2、提出希望:家乡美、家乡亲,让我们为家乡的富饶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3、学生代表发言,本次习作的体会。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从理清作者参观顺序入手把握文章结构思路的方法。
2. 学习作者借助丰富的联想,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富于变化的视角,立体地再现我国古代文明的方法。
3. 了解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说明:
本文通过对被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俑的描述,展示了栩栩如生、蔚为壮观的秦兵马俑盛景,再现了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作者思路清晰严密,具体表现在文章结构的清晰严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自然、文章前后的连贯照应。要想更具体深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就要学会理清作者的思路。作者的观察角度既有全景式的俯视,又有特写式的近看。描写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有的着眼于装束,有点侧重于姿势,有点突出其精神。文章句式整散结合,兼以议论和抒情,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饱含炽热的感情。所以,应着力于让学生品味语言,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把握文章以参观的先后顺序来构建散文布局,进行记叙、描写的特点,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2. 难点: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炽热感情——民族自豪感。
说明:
思路是抽象的,但它在文章中反映出来则是具体的,那就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本文记叙的是作者参观秦俑的所见所闻所感,全文是以作者参观顺序展开的。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从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入手去揣摩作者的思路。作者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准确、形象的语言,化静为动,把兵马俑写得栩栩如生。所以,应着里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与感受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引发兴趣 准备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提问:你了解秦兵马俑吗? 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秦兵马俑资料。 让学生对兵马俑有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散读课文初步感受 提出要求:划出生字词;说说初读文章后你最大的感受。 检测和整理生字词;初步了解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文章篇幅不长,但涉及到的词语较多,有些词语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对这些词语的音、形、义做整理和检测。
研读课文提升感受 提问: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说说世界名人盛赞秦俑的原因。 自读文章,分析每一段的内容到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联系及至分析文章前后内容的呼应,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严密清晰的写作思路。
通过个人感受、小组讨论的形式明确:秦俑的所在地、始皇陵的规模、秦俑的价值和发掘的意义。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具体落实教学目标。只有把握作者写作的思路,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因此,此教学环节的流程是“结构—内容”。结尾写到世界名人盛赞秦俑,以此为理解内容、主旨的切入口,更能激发学生探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即民族的自豪感。
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作特色 提出要求:划出联想和想象、议论和抒情的句子;了解作者的观察角度、描写的侧重点。 学生交流,朗读优美语句,总结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
布置作业深化单元主题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明灿烂辉煌,请你撷取其中一块艺术瑰宝,与人分享。要求:适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上网查找;完成后交流。 教与学的反馈,也是深化单元主题。
思路点拨
也可采用以下过程:
1. 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作者思路的清晰严密。
3. 从段与段之间的过度词句入手,具体体会文章在衔接上的紧密、自然。
4. 具体体会文章的前后连贯照应。
5. 讨论交流:清晰严密的行文思路主要体现在那些地方。
6. 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民族自豪感。
7. 归纳总结。
练习举隅
1. 运用下列五个词语写一段有主题的话。
当之无愧 名闻遐迩 弥足珍贵 叹为观止 栩栩如生
2. 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可是此时扑入眼帘的,竟是巍然的现代化钢结构展厅和仿古的楼阁庭院。
(2)随着簇拥的人流步出展馆,不禁频频回首。
3. 课文第1、2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4、文章结尾引用世界名人的赞语有何作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4.培养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过程与方法:
1.解反复的写法在感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2、培养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在钟楼读书的经历,分享读书的乐趣,感受爱读书、乐读书的感情。
2、培养主动主动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三、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说一说“我”在钟楼读书,享受到了那些乐趣?
四、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第4—6自然段,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2.教师相机教学下列句子:
“小刺猬弟弟、小白兔弟弟、小青蛙弟弟,都坐在幼儿园的小椅子上了
师:能不能把这句改成“小刺猬、小白兔、小青蛙都坐在幼儿园的椅子上了……”?
指导学生比较、体会作者对书中小动物们的喜爱之情后感情朗读。
“……看见小松鼠弟弟背起书包,从澳洲大沙漠跑来了;随后,看见长颈鹿小弟弟从非洲
坐一条独木舟来了……”
师:熊猫生活在哪卫?看见从澳洲和非洲来的.小动物,生活在中国的小动物心情会怎样?
作者的感情呢?
指导朗读该句,读出作者的喜悦。
“我看见熊猫阿姨向长颈鹿小弟弟看了一眼,长颈鹿小弟弟马上踏着舞步在草地上跳舞厂。”
师指导学生休会动物们之间的默契,感受幼儿园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
3.说说作者从这个故事中享受到哪些乐趣。
相机指导学生从下列句子中体会作者的心情。
“我赶紧把书翻下去。”
“我好像听见书里有一阵音乐传来了……”
“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阅览室,它原是一座钟楼。”
感情朗读。
4.小结:在钟楼里读书,作者认识了好多可爱的动物,被小动物们的快乐情绪感染着,这就是作者读了这本书的乐趣。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汉语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学习成语,收集十二生肖图象及儿歌,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仿照例子写句子,要做到清楚、完整。
4.读、背《九九歌》,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5.阅读短文,了解传说中龙的样子、龙的本领以及人们对龙的尊敬。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十二生肖图片、“龙”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别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2、板书:百花园。
二、出示《百花园》中的第一题
1、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有何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
三、出示龙的'挂图
1、指名说一说龙的词语
2、齐读第二题
3、说说这些成语有何特点
四、出示第三题
1、指名读一读
2、引导学生写一写
3、指名说一说
五、出示九九歌
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六、阅读《龙》这篇短文
1、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出示一朵樱花。
2、.在神话传说里,龙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让美丽的樱花把我们带人龙的世界,欣赏一下龙的风采!出示龙的挂图,学生欣赏。
七、认识生肖动物,鼓励学生与生肖动物打招呼(如:鼠,你好!)o
1、教读十二生肖歌。
2、看图背诵。
3、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4、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如果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言。
八、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个百花园里。你们识记了不少的成语,区分了一些词的不同意思,并阅读了短文和背诵《九九歌》。多有趣啊!请把《龙》的特征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把《九九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7-12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07-28
(精选)语文教案08-18
语文《木兰从军》教案07-19
《欢庆》语文教案09-03
(荐)语文教案08-24
(实用)语文教案09-1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13
(热门)语文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