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案>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07 10:23:5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编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范文汇编10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在了解青蛙的过程中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材料准备:

  制作好的青蛙成长过程图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歌曲《我是一只小青蛙》、实物蝌蚪、青蛙

  活动重难点:

  掌握从蝌蚪到青蛙变化过程中的4个主要过程

  活动流程:

  激趣导入——经验再现——欣赏故事——引导交流——游戏巩固——情感教育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经验再现:

  1、你们知道小青蛙小时候是谁吗?(小蝌蚪)

  2、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子?

  3、小青蛙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

  三、故事欣赏:

  四、引导排序、交流:

  1、小蝌蚪甩着小尾巴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的时候先后发生什么变化?

  2、请幼儿给小蝌蚪——青蛙的成长过程排队。

  3、指名幼儿上台排序。

  五、游戏巩固:

  六、情感教育:

  1、小结

  2、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活动反思:

  “蝌蚪变青蛙”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幼儿生活中的一个兴奋点。我们这边的孩子虽然是生活在农村,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中班幼儿年龄又小,大人也舍不得带他们到田里、山上,或者大自然中去,所以他们对一些小动物的认识都很少。而在幼儿的眼中,动物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只要一遇到动物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去亲近他们,那就让我们给幼儿多一些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所以,我就选了这样一个活动,利用农村的优势,去弄了蝌蚪和青蛙的实物来,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从而激发了幼儿热爱动物、保护动物、关注动物的美好感情。

  在活动中,教具准备充分,能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和身边实时的自然条件,通过操作、游戏、表演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们从活动中了解、在游戏中学习,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不足的地方是教师语言不够严密、简练,实际操作较少,在游戏这个环节中显得比较乱。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和认知小型动物的兴趣。

  2.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3.认识蜘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各种各样的小型动物。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蜘蛛在哪里

  2.课件:照片-蜘蛛

  3.ppt课件:蜘蛛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谜语:一个小珠子,吐丝结网子,网子粘虫子,吃成小胖子。

  二、 展开:

  1.播放动画片:蜘蛛在哪里

  观察探索蜘蛛的外形特征,说一说蜘蛛长什么样子。

  2. 课件:照片-蜘蛛

  通过蜘蛛照片,细致的观察蜘蛛的外形特征。

  蜘蛛的头胸部长着什么?

  它的腹部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蜘蛛的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有蜘蛛的口器、八只步足,

  腹部一般为圆形和卵圆形,能纺出丝的'纺织器在腹部。

  3. ppt课件:蜘蛛,了解生活习性。

  你在哪里见过蜘蛛?

  蜘蛛是怎样捕食的?

  蜘蛛喜欢吃什么?

  小结:蜘蛛生活在树上、草间、石下、水边、洞穴、灌木丛等处,能适应各种环境,

  有的蜘蛛结网捕食,有的蜘蛛四处找吃的,还有的生活在洞穴中,蜘蛛以昆虫、多足类动物为食物。

  4. 了解蜘蛛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蜘蛛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蜘蛛?

  小结:蜘蛛能捕捉农田里的很多害虫,有的蜘蛛还可以入药。

  因此,蜘蛛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和利用蜘蛛。

  三、结束

  鼓励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小型动物,激发对小型动物观察活动的兴趣,拓宽幼儿视野。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简单的避暑方法。

  2、能够掌握夏季户外活动的安全法则。

  3、体验夏天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夏季户外场景ppt、音乐《夏天》、扇子、墨镜、防晒衣、儿童防晒霜。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们户外活动都有些累了,我们一起来听首音乐放松一下吧!

  师:刚才这段音乐你喜欢吗?都听到些什么?(蝉鸣、太阳)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季节吗?(夏天)

  二、讨论,体验夏天的快乐

  师:你们喜欢夏天么?为什么呢?(让孩子自由的说,教师可通过ppt画面展示孩子说的内容,还可以用简单的手绘表现孩子们喜欢夏天的原因。)

  教师总结:哇!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夏天呢,在夏天,我们可以做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呀,真开心呀!

  三、讨论避暑的方法

  师:说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是老师现在有一点点担心了,这么大的太阳,这么热的天,晒得我有些不舒服了,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帮我呀?(幼儿说可以扇扇子,教师出示扇子实物,请幼儿来扇一扇,真凉快啊!还可以吹空调、吹电风扇等好办法)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知道这么多避暑的好办法,今天沈老师还有新的好办法要教给你们呢!(教师继续补充孩子之前没有说到的,ppt展示)

  四、 讨论夏季户外活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很多夏季避暑的好办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夏天我们外出活动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小朋友们讨论,教师总结归纳。)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的方法,外出活动时,我们可以戴上小墨镜来保护我们的'眼睛,还可以穿上有效的防晒衣,涂上儿童防晒霜。(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如何保护自己),走路的时候尽量找阴凉的地方走,不要直接在大太阳底下晒,没有爸爸妈妈的陪同,不可以去河边等危险的地方 小朋友们,你们学会这些过夏天的好办法了么?

  师:最后祝我们的小朋友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天,下课或者放学后,你们也可以将今天学到的这些过夏天的好办法与你们的好朋友或者是爸爸妈妈分享哟!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萌发对蛞蝓的兴趣,进而发展为对动物的兴趣。

  2、了解蛞蝓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知道蛞蝓是害虫。

  3、能对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蛞蝓,激发对动物的兴趣。

  难点:能区别蛞蝓和蜗牛的异同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蜗牛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收集关于蛞蝓的资料。

  物质准备:组织幼儿捕捉蛞蝓和蜗牛,每组一个盛有蛞蝓和蜗牛的盒子。

  【活动过程】

  一、观察蛞蝓的外型特征。

  1、出示盒中的蛞蝓。

  先让幼儿讨论再告知正确的名称――蛞蝓。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蛞蝓和蜗牛的异同点。

  小结:蛞蝓身体圆而长,没有壳,头上有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没有脚,而是在接触地面的腹部生成一种能动的肉足,也叫腹足两只小眼睛长在长触角上。

  二、知道蛞蝓的生活习性。

  1、在什么天气、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蛞蝓?

  2、为什么也叫它鼻涕虫?身上的粘液有什么作用?

  3、蛞蝓喜欢吃什么?

  4、蛞蝓生活在哪里?怎么过冬天、夏天的?

  小结:蛞蝓的身体会分泌粘液,它爬过后粘液留在地上就会留下一条白线,所以也叫鼻涕虫,它生活在阴沟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夜晚出来活动。喜欢吃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三、认识蛞蝓对人类的危害。

  蛞蝓在夜间爬出来活动,被它爬过的食物变脏,衣服变脆,专门破坏农作物,是害虫,为了防止蛞蝓破坏植物,可在菜园和果圆周围撒些石灰,它们就进不来了。

  四、鼓励幼儿提出有关蛞蝓的`问题,大家讨论。

  活动延伸:在自然条件下观察蛞蝓。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蛞蝓一般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虽然常见到,但幼儿因怕脏而很少去仔细观察。通过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让幼儿明白不管是益虫还是害虫,我们都应了解它,从而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关注之情。此活动首先通过实物及幼儿自己的发现让幼儿产生观察、探索的兴趣,并在幼儿产生好奇的时候对蛞蝓和蜗牛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幼儿很快地了解到蛞蝓的特性。活动中还让幼儿了解蛞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因此这一部分要深入探讨,并可插入一些关于生态平衡的知识。

  二、效果分析

  幼儿的求知欲越来越强,对于不认识的的动物等特别好奇,因而在实物的帮助下幼儿提问较多,但因为幼儿很少去仔细观察,很多幼儿虽见到但不知道它的名称。由于幼儿对蛞蝓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幼儿能逐步地解开蛞蝓之迷。现在幼儿的环境意识越来越浓了,当知道蛞蝓是害虫时,就表示要消灭它,老师借此机会向幼儿介绍了有关自然界生态平衡的粗浅知识。幼儿对此兴趣较浓。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并了解水位高度与水柱喷射距离间的关系。

  2.启发幼儿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准备:

  1.可乐瓶若干,根据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钻洞并用胶布封住,然后装上水。

  2.小红旗和小黄旗每人各一面,蓝、红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胶布若干。

  4.用来测量水位高度的绳若干。

  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都喜欢玩水。今天我准备了一些瓶子,我们一起来玩喷水的游戏,好吗?

  二、动手操作,交流经验

  (一)进行第一个实验。

  1、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我听到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用胶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色的线上。

  3、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是黄色的水喷得远,还是蓝色的水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黄旗,如果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只瓶子中间插上小黄旗。

  4、(都做完了)现在请两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然后把两个瓶子放在一起,仔细观察,在喷得远的瓶子后插上小红旗表示实验结果,观察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5、提问:怎么样?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喷出的'水会一样远呢?

  6、师操作,验证结果。

  7、请幼儿用绳测量喷水的洞口离水面的高度。

  8、发现了什么?

  9、师再次操作,验证结果。

  10、出示总表,小结:水位一样高,洞口一样高,一样大,它所受的压力就一样,所以,喷出的水就一样远。

  (二)(出示有两个洞的瓶子)进行第二个实验。

  1、师:看,这个瓶子有两个洞,如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哪个洞的水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洞旁边贴上蓝色的三角形,如果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个洞中间贴上蓝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现在请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仔

  细观察,在喷得远的瓶子旁贴上红色的三角形表示实验结果,观察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3、提问:怎么样?猜想结果与实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现了什么?

  4、师操作,验证结果。

  5、为什么下面的洞水喷得远?

  6、小结:虽然,洞口一样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

  压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会喷得远。

  (三)观看录象,拓展经验。

  1、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样的瓶子进行比较。

  2、出示水位、洞口一样高,但大小不一样大的瓶子比较。

  延伸:

  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不同,并盖紧盖子的两只瓶子,请幼儿回

  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看哪只瓶子喷得水远?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生殖方式及其发育过程。

  2、丰富词汇:胎生、卵生,知道常见动物是卵生还是胎生的。

  3、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爱情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位客人,看,是谁来了呀?(小鸟)小鸟长大了,它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我们跟着小鸟一起去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常识。

  1.观看蜻蜓的课件。

  (1)、提问: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蜻蜓妈妈在干什么?

  (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ppt课件,(卵→幼虫→蜻蜓)

  (3)师:还有哪些动物和蜻蜓一样也是产卵的?(出示ppt课件:蝴蝶、苍蝇、蚊子)

  (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呢?

  2.观看母鸡的课件。

  (1)、小鸟看到谁在干什么?母鸡是怎样生宝宝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ppt课件(母鸡→鸡蛋→小鸡)

  (2)、师: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出示ppt课件:鸭、鹅、鸟)小结:像这些动物妈妈先产卵,小宝宝呆在卵里,吸收卵里的养分,然后不断的变化长大,最后长成和妈妈一样的动物叫卵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有个好听名字叫:卵生。

  (3)、扩散思维:还有哪些动物也是卵生动物?(出示ppt课件:鹰、蚂蚁、鱼、壁虎)师小结:其实动物界里,很多鸟类、昆虫累、鱼类、爬行类都是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的有关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

  (2)、出示ppt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

  (3)、出示ppt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

  (4)、发散性思考:出示ppt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还有哪些动物也是胎生动物?(出示ppt课件,猪、牛、兔……)师小结:其实在动物界,许多哺乳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ppt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ppt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

  1、师介绍参赛小组:红队:红队红队,红队必胜,耶!

  绿队:绿队绿队,健康快乐!耶。

  2、师介绍游戏规则:当出示动物图片时,请每队队员进行举手抢答,答对的小组队员自己插上一面小红旗,抢答结束后以红旗多的一队获胜。

  3、总结得分情况,祝贺获胜小组。

  五、活动延伸:

  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图片带到幼儿来,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是“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本次活动时,我首先从幼儿常吃的鸡蛋入手,引出了卵生的概念,接着自然过渡到人的出生,引出胎生的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幼儿对胎生和卵生的含义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区分环节照顾到个别差异;最后延伸环节是对能力的提升,留给幼儿思考探索的空间,也体现了终身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能认真、仔细、有序地观察物体。

  2、 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两幅图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1、 色彩、造型差异的纸飞机。

  2、 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 观察、比较两种纸飞机的不同。

  (1) 教师出示红色纸飞机。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的?

  (2) 教师出示蓝色纸飞机。

  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成的.?

  (3) 找出不同之处。

  提问:这两个纸飞机一样吗?除了颜色不同,还有哪些地方不同?

  小结:大家观察的很仔细,把这两个纸飞机从机头到机尾都做了比较。纸飞机除了颜色不同,他们的机身、机翼、尾翼也不一样。

  2、 出示一张用过的纸。

  提问:这张纸除了可以折纸飞机外,还有什么用?

  小结:这张纸可以……还可以……,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3、 完成幼儿操作材料。

  (1) 观察画面,理解用途。

  (2) 交代操作要求。

  (3) 幼儿完成操作任务,教师提醒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比较。

  (4) 交流、验证操作结果。

  (5) 幼儿相互交流。

  4、 结束,整理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于尝试动手操作,探索热空气能够让物体转动的科学奥秘。

  2、初步理解空气流动能让纸蛇旋转的原理。

  3、养成仔细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画蛇纹的经验。

  2、物质准备-资料图片、背景音乐、操作工具及材料(彩纸、勾线笔、小木棍、蜡烛、打火机、棉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猜谜语师生互动引入活动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了解科学小知识:蛇的种类(虎蛇、玉米蛇、绿巴曼蛇、蟒蛇)。

  二、基本活动:

  1、出示小纸蛇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使小纸蛇动起来。

  2、教师提问:如果在不能用手摇或嘴吹的.情况下,怎样让纸蛇舞动起来呢?

  3、出示蜡烛让幼儿动手尝试能不能在蜡烛的帮助下使纸蛇旋转起来。

  4、教师温馨提示:用火安全。

  5、幼儿动手实验。

  6、教师提问:

  (1)刚才你们发现小纸蛇在怎么跳舞呀?

  (2)那你们知道小纸蛇蛇为什么会旋转吗?

  7、出示活动主题-旋转的纸蛇

  8、教师总结:点燃蜡烛后,蜡烛上方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在上升的途中,碰到了小纸蛇,一部分的气流进入到了螺旋状的纸条中,从而使纸蛇转了起来。

  三、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空气流动能使物体动起来的原理,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做出来的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初步感知三原色变色规律。

  2.尝试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喜欢科学小实验,享受实验成功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原色相互混合后发生的变化规律。

  难点:记录并能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记录表(大和小),红色、黄色、蓝色橡皮泥若干,油画棒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谈话导入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故事前半部分。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故事《红黄蓝,做朋友》,猜猜看,当红色撞上黄色,咣咣咣,有可能变成什么呢?"当黄色撞上蓝色,咣咣咣,有可能变成什么呢?

  当红色撞上蓝色,咣咣咣,有可能变成什么呢?

  二、探索红黄蓝三原色变色规律。

  1.幼儿自主操作探究。

  师:"到底会变成什么呢?试一试才知道。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红黄蓝三色橡皮泥,现在小朋友就根据记录表的要求分别去试一试,注意,每做一次实验就用同色蜡笔做一次记录。"幼儿操作探究时,提醒幼儿探索两种颜色变变变时要使劲揉捏,这样变出的新颜色才比较明显、均匀。

  2.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请幼儿把做好的记录表送到前面的展板上。

  师:"小朋友,你们成功了吗?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发现?"请幼儿到前面讲解自己的记录表,分享实验探究过程。教师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进行点评验证。

  如:老师刚刚看了一下,大部分小朋友都认为红色撞上黄色变成橙色,也有小朋友认为红色撞上黄色变成一半红一半黄,这是为什么呢?

  请一幼儿到前面操作验证,寻找原因:撞的'力气太小了。

  小结:红色撞上黄色变成了橙色,黄色撞上蓝色变出了绿色,红色撞上蓝色变成了紫色。那红色、黄色、蓝色撞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3.拓展实验:红+黄+蓝三、拓展延伸:颜色变变变颜色变化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在我们的科学角里还有许多好看又好玩的颜色,小朋友可以去一玩,变一变。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常常会有幼儿问我:"老师,鱼为什么会游水啊?"使我感到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不是一些童话故事就能满足的了。所以设计这个活动,旨在通过对鱼更深入的讲解,使幼儿懂得更多大自然中的秘密,培养幼儿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鱼外部各个器官的名称。

  2、懂得鱼各个器官的作用,了解鱼是怎样游水的。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活鱼一条、鱼的卡片一张(将各部分剪开)。

  活动过程:

  1、用谜语语引出主人公"鱼"。

  "小朋友们,我们的教室今天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它生活在水里,尾巴好象一把小扇子,还会吐泡泡,你们猜猜它是谁?"

  2、出示鱼,请幼儿认真观察其外型,展开讨论:鱼是什么样的。

  3、教师结合幼儿的讨论结果作补充,讲解鱼各个部分器官的名称。

  4、请幼儿摸一摸鱼,感觉鱼的鱼鳞和鱼表层的粘液。

  5、教师逐一讲解鱼各部分器官的作用,着重讲解鱼是利用尾鳍的摆动作动力向前游动的,背鳍保持平衡等。

  6、出示"鱼"的分解卡片,请幼儿上来用各部分卡片拼成一条鱼,巩固幼儿对鱼各部分外部器官的记忆。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1-13

中班科学教案(15篇)04-02

中班科学教案15篇04-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4-30

中班科学教案:动物睡觉08-20

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6-05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4-08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15篇)04-03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04-03

【必备】中班科学教案4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