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26 01:43: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

  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天山,引入课题

  1.师:在我国西北边疆,有一条连绵几千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天山。它横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它终年积雪。盛夏,茫茫戈壁滩上虽然暑气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天山山脉,去领略那奇异风光。

  2.师:(课件呈现)这就是咱们祖国的天山,这盆地,这谷地,这山林,是不是已经吸引了你的眼球了呢?就让我们翻开书本,去尽情地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初识天山美景,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把七月的天山最吸引你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充分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所得。

  (1)师: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把语句读正确,读流畅,并引导学生说说三个段落分别展示了哪三个不同的画面。

  ①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读时注意读准“白缎”的“缎”,“山涧”的“涧”,“俯视”的“俯”,读准多音字“饮”。)

  ②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读准“白皑皑”的“皑”,“马蹄”的“蹄”,“溅起”的“溅”,读准多音字“重”。)

  ③天山深处的景象。(读准“绵延”的“延”,“离鞍”的“鞍”。)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意在通过学生的自读发现,扫除阅读阻碍,以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性了解。教师的随机检查,要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

  三、再读课文,展示画面

  1.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走进了天山,也看到了那一幅幅奇异的风光画。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么说的?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2.学生默读课文,并在段落旁写上自己想说的一个词、一句话。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初步感受。

  3.交流、评价。

  4.引读。

  ①天山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我是从“……”读出来的。(学生接读)

  ②天山正是有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才会有秋天般的凉爽。我是从“……”发现的。(学生接读)

  ③天山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相映成趣。我是从“……”感受到的。(学生接读)

  ④天山真像一个巨大的春天花园啊!我是从“……”感受到的。(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再读课文,并写上自己的点滴印象和感受,为研读课文、品读天山美景预做“热身”。)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细品美景

  1.师:是呀,天山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1)学生潜心读文,边读边思。

  (2)交流品味。

  ①这一段话中作者写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天山既是寂静的,又有着无限的生机。(从内容的把握上去评价)

  ②这一段话中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把雪峰比作白缎,把雪峰间的云影比作花朵,把雪水比作银链,把浪花比作白莲,多么形象,多么生动,我眼前的这些景物变得栩栩如生了,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写法的理解上去评价)

  ③这一段话中有许多好词,用得很巧妙,很准确。如“抛”这个词就直接写出了天山的凉爽;“飞泻”这个词写出了雪水直流而下的气势;“汇成”这个词又写出了溪流的湍急。(从用词造句的感悟上评价)

  ④这一段话作者写得很有条理,从高处的蓝天、雪峰写到低处的`雪水和溪流;从远处的戈壁滩写到近处的饮马溪边。(从布局谋篇的发现上评价)

  2.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好,不但把课文读懂了,还有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理解,与天山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相信大家同样能学好第3、第4两个自然段。现在各小组围绕下列要求展开学习: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

  (1)学生按四人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参与并指导。

  (2)分组展开交流;点评合作学习情况,作如下归纳。

  ①第3自然段:内容——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写法——比喻;用词造句——用“漏”而不用“照”;谋局布篇——从近到更近。

  ②第4自然段:内容——天山深处的野花;写法——比喻、排比、反问;用词造句——“柔嫩”、“柔美”、“矫健”、“精神”;谋局布篇——从更近到深处。

  (设计意图:在教材的处理上,把第2自然段作为学生阅读的重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既从内容、写法、用词等方面深入地阅读课文,同时也品味了天山美景。而第3、第4两个自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先前的学习方法得到运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

  二、美读课文,体会写法

  1.再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夏天的天山独特的风光从你的读中表现出来,注意把一些好词佳句读得更有味。

  2.学生诵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展示读。师生评价。

  3.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么美的天山读出来了,也发现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再从以下几方面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①从重点词中感受。如“抛”、“飞泻”等词的准确性、形象性。

  ②从重点语句中感受。如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

  ③从段落、全文上感受。作者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从高到低,由远及近来写景。

  (设计意图:以读悟情,以读悟法,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情感目标的达成还得依靠朗读,表达方法的学习还得引导、渗透。这是真实的语文课堂。)

  三、阅读整理,写法迁移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段落,感受文中那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2.课外尝试用想象、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来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设计意图:积累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有了积累和悟得方法,再学以致用,这是阅读教学由吸收到表达的具体体现。)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目标: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

  1.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不同人物拣麦穗的“细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探究作品主题(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

  2.在体会人物情感和探究作品主题中,品味文章丰富细腻、精妙动人的语言

  3.赏析文章象征的表现手法(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象征意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细节,品味语言

  难点:探究主题,赏析象征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1)基于生本对话的多元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策略

  (2)长文短教,化繁为简,重点落实文章的基本要素:人、事、物、情

  2.预习安排

  (1)熟读《拣麦穗》全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完成预习作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习作业:

  ①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

  ②姑娘们和“我”各是如何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

  3.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

  拣麦穗

  2.文章写了哪些人拣麦穗?

  姑娘们拣麦穗,“我”(大雁)拣麦穗

  (二)生本对话:解读“细节”,品味语言

  1.阅读第二部分,解读姑娘们的“拣麦穗”

  指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姑娘们是怎样拣麦穗的?她们拣麦穗是为了什么?

  时间(环境):“月残星疏的清晨”到“月亮又回到天边” ——从早到晚(辛勤)

  动作:“挎”“拣”(拼命)

  内心:“遐想”“想”“痴想”“想象”“梦”——兴奋、喜悦,充满憧憬

  收获:“装满篮子”“或许能拣上一斗”

  目的:“卖”“攒”“扯”“买”“剪”“缝”“绣”“装”——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

  板书:

  姑娘们——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

  2.阅读第三部分,解读“我”的“拣麦穗”

  (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1-8节,其他同学思考:

  “我”和姑娘们的“拣麦穗”相比,有什么不同?

  动作:“歪歪趔趔”“跟在姐姐们的身后”“跌跤”“追赶蚂蚱和蝴蝶”

  收获:“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稀稀拉拉几个麦穗”

  目的:“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板书:

  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纯真)的梦

  (2)指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我”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结合第三部分有关内容思考:

  “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为什么想到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我”:

  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贪吃、丑陋,少人疼爱,渴求并依恋老人那像“我”母亲一样的`“朴素的爱”

  卖灶糖的老汉:

  衰老、孤独、居无定所,慈祥、纯朴,疼爱着“我”这个贪吃、丑陋而少人疼爱的小女孩,给“我”依恋,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朴素美好的爱

  (三)生生对话:探究主题,赏析手法

  姑娘们和“我”拣麦穗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而这两个梦最终都破灭了,那么,面对梦的破灭,姑娘们和“我”分别有着怎样的反应呢?

  1.阅读第二部分最后三节,思考:

  姑娘们面对梦想的破灭,有着怎样的反应?周围人又有着怎样的反应?

  姑娘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不会过分地悲伤”

  ——甘于命运的安排,不再追求,不再梦想

  周围人:“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因司空见惯而漠然、麻木

  板书(接上):

  姑娘……——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

  2.有人说,姑娘们的“拣麦穗”是一个大背景,而“我”的“拣麦穗”是一个具体的“个案”,是对大背景的一个生动别样的“注脚”那么,“我”最终的命运会不会像姑娘们一样呢?

  (学生讨论,阐述理由)

  提示:从课文中找依据,一是要抓住姑娘们和“我”各自面对理想破灭的反应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二是要结合文中关于烟荷包与小火柿子的描写,揣摩其用意

  思考相关问题:

  (1)烟荷包寄托了“我”的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想找到它?

  (2)作者描写小火柿子有什么用意?

  烟荷包:

  寄托“我”最初的纯真幼稚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小火柿子:

  象征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暗示“我”不会像姑娘们那样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永存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接上):

  大雁……——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

  (四)对话作者:知人论世,延伸阅读

  1.点击链接——张洁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爱是不能忘记的》等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在20世纪80年代文坛,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的心理……”她的作品“常会通过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

  2.小结

  “我手写我心”,在“我”的心中,在我们的心中,爱,是不能忘记的(板书)

  五、布置作业

  1.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成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课外阅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附:板书设计

  姑娘: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

  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的梦——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爱,是不能忘记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引入:

  有一种水,能让人喝醉,这种水叫做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们年纪大了,孱弱的双肩已经不堪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2、听文入境

  问: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

  师小结:大家的的用词非常丰富,团结友爱、幸福美满、互敬互爱,最后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结为一个词“和谐”。(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到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跟着舒缓地音乐读起来,开始!)

  3、读文生情

  作者在文中写了何事?何人?何景?让一个平凡的家庭尽显和谐。

  (听着大家刚才投入的朗读,我也仿佛沉醉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通过刚才的朗读,一定读出了很多)请大家回答问题。

  A:归纳文章写了什么事情?

  B:散步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第一段……,除了这一句,还有哪些句子也能现人物之间的这种关系?

  (帮老师解决疑问:莫怀戚的《散步》语言非常精炼,但文章第一句写到……,我觉得很啰嗦,直接写“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有何不好呢?我弄不明白,谁帮帮我。)

  C:写了何景呢?(第四自然段)

  ※ 生读

  ※ 生评析(情感角度、重音、节奏)

  ※ 写了初春的哪些景物呢

  ※ 生回答并进一步谈感受

  D:景物描写在全文中到底起到怎样的一个作用呢?

  ——情节安排上、结构上、铺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为后文描写做好铺垫……

  E:文中有很多句子很美,比如,……我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使文句有音韵感,文句对称,形成一种和谐的句式,使文章增添亮点。

  还有吗?找找看。

  ※ 找读

  ※ 一起朗读这些句子,一人与大家对读

  4、这一家人在散步过程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很是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C: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D: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搅了一家人的兴致.

  E:“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世界“这是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可见,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小结: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一个和谐与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学会忍让和宽容,要有一种保护幼小,善待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这篇文章所告诉我们的。

  对于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小事情表现大主题),所以同学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5、品文入理(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 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认为谁做的最好?

  ※ 在这个家庭中,谁的权利最大?

  ——一家人每个人都做得好,权利一样的大。问题的提出是在进一步引导我们不断地品析人物形象,而不在于非得每个人的观点一样。

  A:讨论,师巡视

  B:交流

  C:小结(这种互相听从,构成了一条亲情链,始终链在了一起,确实一个家庭不存在着权力的大小,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于是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其实孝顺父母古来有之,我们的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5、我手写我心(习作)(是谁在日落昏黄中倚在窗口焦急的等我们归来,是谁……)

  课堂总结:

  其实,生活中亲情无处不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体现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心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亲情、珍爱亲情。让我们一起用爱担起家庭的责任,用情担起社会的责任,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动听、最优美的旋律吧。最后老师把这一首《让爱住我家》送给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来不易的团圆。

  学习了本文,你一定有万千感慨吧,请掬捧起你脑海那思维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笔,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下你现在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幕剧和单幕剧的区别

  2.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

  3.初步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教学过程

  1.了解剧情、剧中人物身份,语文教案-三块钱国币。

  2.分角色朗读剧本,了解该剧矛盾集中特点。

  3.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了解剧本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很完整过程。

  分析情节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破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棋。(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杨与吴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第三次交锋,杨忍无可忍,打碎吴的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4.指导学生分析矛盾冲突的焦点,本应是女仆与女主人的冲突,如何转移到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并成为焦点。剧本着重描写了这个焦点,即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这些交锋,层次清晰,由发展到高潮, 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在矛盾冲突中,大学生杨长雄是替女仆说话,义正词严,据理力争,而女主人吴太太胡搅蛮缠,尖酸刻薄,显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

  5. 总结扩展

  本剧把看似平谈无奇的事件,安排点染得波澜起伏,表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

  6.布置作业

  1.阅读剧中反映杨长雄与吴太太冲突的部分,归纳他们之间三次交锋的焦点。

  2.找出丁西林的独幕剧《一只马蜂》或《压迫》,阅读欣赏其讽刺幽默的喜剧特点。

  附:板书设计

  结构 人物 剧情

  开端 吴太太→自言自语 埋怨女仆

  杨长雄→坐着看书 与友下棋

  发展 吴太太 逼仆赔钱 典押铺盖

  (两次交锋) 杨长雄 不应赔钱 不应典押

  高潮 杨长雄 忍无可忍 打碎花瓶

  吴太太 争吵谩骂 不依不饶

  结局 杨长雄 握紧拳头 掏出纸币

  吴太太 一时语塞 抢过纸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剧中主要人物性格。

  2.欣赏本剧讽刺和幽默的语言,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三块钱国币》。

  教学过程

  1.让学生重温上节课归纳的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三次交锋,注意这两个主要人物的语言。

  2.分析剧中人物形象,找他们的语言、行动。

  大学生杨长雄敢想敢说,能言善辩,锋芒毕露。如“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破,因为他没有打破的机会。动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有打破花瓶的'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

  如舞台说明提到“杨面白手颤,忍无可忍。忽然看到了花几上放着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抢在手中,走到吴的面前,双手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

  这些言行都充分表现了他仗义执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

  女主人吴太太从出场时的唠叨,自言自语,话语尖酸刻薄,狡辩谩骂,如“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她身上,她只有三毛钱……这是她的铺盖。这条巷子的对面,就是一家当铺。我请你带着她把这个铺盖拿到那家当铺去押三块钱交给我。”“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

  这些语言充分显示了她自私、吝啬、胡搅蛮缠的个性。

  3.赏析语言的特征

  杨长雄:发牢骚,泄不满的语言,模仿吴太太上场时说话的语调:“我的三块钱用处多得很这个年头,自来水笔,卖到六十卖块钱一支,钢笔头,两块钱一打,九毛钱一瓶墨水,一毛钱一只信封。从来没听说过!”这些话像是抱怨,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能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成众:语言不多,面对杨长雄的气愤则说道:“和一个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赞成给她一个教训。当吴太太要他证实杨长雄骂人,他则说:“对不起,我在下棋,没有留心到我四周围的环境。”这些低缓、风趣的语言,则与他的沉着稳重和幽默的性格分不开的。

  4.总结、扩展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我们在欣赏这幕剧时,首先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等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其次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的动作冲突,如杨长雄站了起来,好像真想动手的样子说:“这样的女人,除了拳头的教训,没有别的办法。”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吴太太听说当铺的人给李三块钱,但不要李嫂的铺盖后,赶快把警察引走。

  5.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课后朗读人物对话。

  附:板书设计

  人物

  语言特点

  形象特征

  女主人

  吴太太

  说话唠叨、出言不逊“……花瓶,五年前……在九江买的”,“我为什么不能多讲?”

  “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身上,她只有三毛钱……这是她的铺盖……对面就是当铺”

  “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

  吝啬、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

  泼妇骂街、胡搅蛮缠

  大学生

  杨长雄

  “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碎……动花瓶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语言激愤)

  “这个年头,水笔卖到六十块钱一支,钢笔头,两块钱一打……”(表面抱怨,实则讥讽)

  “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一、故事激趣,引出课题。

  1、故事激趣。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裹着一件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戴着绿绿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色的大伞。

  这位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她勤劳地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儿子们深深地感激他们的母亲,于是,天空将自己倒映在海洋中,母亲的水衣变成了蓝色的;陆地长出花草树木,造出青山绿水,让母亲的草帽更加漂亮。母亲开心极了,她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

  时光飞逝,一眨眼间,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

  天空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让你翱翔蓝天。”

  海洋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带你周游世界。”

  陆地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被你踩在脚下。”

  人类非常感动,于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建造了家园,幸福地生活在了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这个星球就是人类的家园,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它的它的名字就叫——地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板书:只有一个地球)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手势读课题。(强调“一个”、“地球”)老师强调了哪两个词?为什么呢?

  2、紧扣题眼,明确题材。

  (“地球”是题目的中心词,告诉了我们课文所要介绍的对象;那么“一个”就是——“题眼”。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预习,谁说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以前学过的《松鼠》也是这类题材的文章)

  3、检查预习,触摸学情。(生字认读,听写字词。)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看大家昨晚预习的效果如何?指名认读生词——听写词语(和蔼可亲、恩赐、枯竭、威胁)——同桌互改。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了!恭喜大家,顺利过关!(耶!)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要求,自学课文。

  1、出示“读书导航”

  快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反馈交流)

  (2)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目睹太空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2、教师总结:美丽而渺小,可爱但易破碎,不可易居。

  3、出示重点句子: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不明白宇航员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为什么可爱,同时又容易破碎?)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可爱?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来的?请拿起手中的笔,一遍读一边勾画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

  地球可爱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来交流。

  第一自然段。(地球上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着,就像不经人工雕琢的天然风景一般美丽,让人陶醉。)(地球裹着薄薄的蓝色的纱衣,就像一位漂亮的即将要出嫁的新娘一样美丽!)(晶莹一词让我仿佛看到在茫茫宇宙中地球那微微发着亮光的样子。)(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一词让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是地球给了我们生命。这样写生动形象,让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

  谁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读)

  我随着同学们的读书声,仿佛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引入眼帘的是一个 的球体,上面 ,周围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地球。

  多美的地球呀!怎样读,才可以抒发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呢?

  (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刘洮:你的表情甜美,读出了浓浓的味道。其他同学评价。

  像刘涛同学这样来读,让老师为你们大家喝彩!: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

  你们的读书声让我陶醉,这么美的句子,你们想不想背下来呢?试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背读这一段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背诵就是在体味语言、积累语言。刚才我们从地球样子的美丽感受到了它的可爱。那么我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它的可爱?

  (2)学习说明方法,感悟地球的渺小。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江上渔者)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我们看看地球的半径(六千三百多千米)为什么说他小,跟茫茫宇宙作比较说明他的'体积小,而他的面积也是有限的,因为他不会再长大。

  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地球很慷慨。)

  “慷慨”,板书指导写法。知道它的意思吗?地球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呢?书上介绍的并不详细,我们要知道的更详细,该怎么办呢?

  (上网、查书籍、看十万个为什么、还可以同学之间交流所找的资料。)

  谁说说你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

  (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对待我们,无私地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哺育着地球上的60多亿人。……)

  师:其实,地球就是一个宝库,它毫无保留,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板书:人类、箭头、问号)

  (出示录像: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意排放污水,肆意捕猎生物)

  师:看了这些,你的心情怎样?

  师:看到往日裹着水蓝色纱衣、美丽、可爱的妈妈如今憔悴不堪、伤痕累累的面容,我们忍不住心痛,忍不住心酸!我们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员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屏幕出示)

  (教师随机板书“易碎”)地球易碎的原因,课文写了吗?你找到了吗?再读读这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想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

  生: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天上下酸雨。一些生物成了人们的盘中餐,一些动物家破人亡,面临着灭绝。而人类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也将面临着灭绝。

  师:同学们,那你们怎样看待人类的行为呢?用一个词说说。

  生:我觉得人类很残忍,可耻,不计后果,恩将仇报,很可怕……

  师:难怪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不禁发出了如此透心的感叹:(课件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师:不要等到资源枯竭时,我们现在就移居别的星球上去,你看这个想法怎么样?

  师:既然我们不能移居,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回答完,教师继续追问“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我们要保护地球”。我们应该这样做,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师指课题,生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读(只有一个地球)。

  此时此刻,同学们已经安奈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请把你此时最想对地球妈妈、对人类说的一句话写在课题的上面吧。(放轻音乐)

  师:来,请把写好的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听听你们内心的呼唤。

  师:地球妈妈听到了同学们的肺腑之言一定会很欣慰。同学们,你们真情的呼唤,深深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那欣慰的眼神,那含泪的微笑!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生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读:只有一个地球。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向全人类发出我们的呼吁: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课件,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推荐:

  1、绿色环保网,中国环保网;《地球家园》、《地球妈妈》、《热爱地球妈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卷》。

  2、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想保护的办法。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类生字9个,二类生字12个,并在准确书写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写好、写快、写规范的目的。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或成语的意义。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激趣欣赏,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马的幻灯片,并由此提出问题。欣赏了这些关于马的精彩图片,结合平日你对马的了解,能说一说你眼中的马吗?可以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概括一下你心目中马的形象或特点吗?那么,课文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马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吧!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分别画出9个一类字和12个二类字。

  (二)检查一、二类生字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2.学生领读课后词语。

  (三)学习一类字。

  1.学习生字。

  畜先查田字旁再查5画 上下结构

  ch 字义: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兽类。

  组词:六畜(文中)、畜牲、家畜、幼畜、畜力

  x 字义:饲养组词:畜产、畜牧业

  素s 先查绞丝旁再查4画 上下结构

  字义:本色,白色;本来的;蔬菜类的食品(对荤菜说);平素,向来;古代指洁白的生绢。

  文中突出了马的朴实、朴素。

  组词:素丝、色素、毒素、因素、素菜、素来、素质、平素、素食、素日、素不相识、尺素

  扎先查扌旁再查1画左右结构

  zhā 字义:刺;驻扎;钻;基础牢固。

  组词:扎针、扎花、扎营、扎猛子、扎实、扎根、扎扎实实

  zh 字义:勉强支持组词:挣扎

  zā 字义:捆,缠束;把儿,捆儿。

  组词:扎辫子、扎腿、一扎线

  纵 zng 先查纟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字义:放;放任,不加拘束;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连词,即使;竖,直,南北的方向,跟横相反;〈方〉起皱纹。

  组词:纵虎归山、纵目四望、纵情歌唱、纵马、纵横驰骋、纵横交错、纵队、纵线

  演 yǎn 先查氵旁再查11画

  字义:把技艺当众表现出来;根据一件事理推广、发挥;演习,依照一定程式练习;不断变化。

  组词:演剧、演说、演义、演绎、演变、演进、眼花、演武、表演、演员、演出、演奏、演唱

  堂 tng 先查小字头再查8画 上下结构

  字义:正房,高大的屋子;专供某种用途的房屋;过去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组词:堂屋、礼堂、令堂、殿堂、课堂、堂堂正正、大堂、过堂、堂兄弟、堂姐妹、堂皇、冠冕堂皇、富丽堂皇、相貌堂堂

  创 先查刂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chung 字义:开始,开始做。

  组词:创办、创造、首创、创举、原创、创业

  chuāng字义:伤。组词:创伤、刀创、予以重创

  忠 zhōng 先查心字底再查4画上下结构

  字义:赤诚无私,诚心尽力。

  组词:忠诚、忠厚、忠贞不渝、忠实

  弦 xin 先查弓字旁再查5画左右结构

  字义:弓箭上发箭的'绳状物;月亮半圆;数学名词;乐器上发声的线;钟表等的发条。

  组词:上弦、下弦、三弦、离弦、弦乐、弦切角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畜、素、演(注意不要少写演字中由上的一横)、创(注意人下的横折勾、竖弯钩的写法)的字形。

  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关于马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文章,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让我们跟着作者,深入到文中去读、去感、去想,看看他眼中的马又是怎样的呢?

  理解课文:

  (一)整体感知。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按部分讲读。

  1.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读,指导读,齐读,讲读。

  (2)生活中,你还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人与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第二部分(3自然段)

  小组学习,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向全班汇报,内容以马的诗、马的歌、马的传说为主。

  3.第三部分(4自然段)

  以读为主,注意读出歌颂、赞扬的语气。

  作业:

  1.书写生字。

  2.预习下一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读一读。

  2、写一写。

  3、写一写六畜。

  4、填词语游戏。

  5、联系生活。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课外拓展。

  阅读课外有关动物的文章。

  例:冯骥才《珍珠鸟》;老舍《猫》、《麻雀》等。

  三、板书设计:

  省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观察生活,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按一定的顺序具体描写事物的变化

  3、根据习作的内容自拟题目

  重点难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入

  1、学生阅读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的文学作品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交流阅读感悟

  二、教师指导

  1、指导拟题

  A、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语句做题目。

  B、用标明主题的语句做题目。

  C、用文章中记叙的主要人物或事物的名字做题目。

  2、指导审题

  A、学生认真阅读习作提示,想想本次的'习作提示,有什么具体要求。

  B、本次的习作主题:人类的现代生活,从衣食住行交往方式等方面选择一个内容。

  3、指导选材

  A、让学生互相启发,广开思路。

  B、从衣食住行交往方式等方面归纳。

  C、学生自由选择,独自构思。

  4、习作指导

  A、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连句成段。

  可以按时间推移的自然顺序为主线连句成段,安排段落层次。

  可以按照方位、处所转换的顺序来记叙,连句成段。

  B、可以运用对比,把同一事物的新旧两个方面对比。

  C、注意写具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习作

  2.修改完善习作

  一、学习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1、拟写题目

  2、选择材料

  3、确定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

  二、学生交流习作初稿

  1、学生朗读习作

  2、学生欣赏习作:好在哪?不好在哪?

  3、提出修改建议

  三、学生修改习作

  1、对照欣赏自己的习作,找出精彩的地方,不足之处

  2、进行修改

  3、小组内评议

  四、誊文

语文教案 篇8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长乐县人。“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在北京参加了学生运动,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的诗构思精巧,音调自然,富有哲理意味,形成了清隽淡远的风格。写于1923年赴美国字途中的《纸船》抒写的是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把它叠成很小的船儿,看似平淡的叙述表述的是心的虔诚。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纸船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说明,从而造成悬念。当然,诗人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第三节变化了叙述角度,写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了一只很小的白船,继而喃喃地告慰母亲“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承接虽有跳跃,但仍显自然,且想象瑰丽奇特。诗的结尾点明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诗人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卒章显其志”。

  泰戈尔,印度的多产作家。他从8岁开始习诗,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计1000多首诗,20xx多首歌词。泰戈尔的诗歌,以其高度的语言艺术吸引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读不懂泰戈尔诗的人或许有之,但认为泰戈尔的诗歌语言不美的人却从来没有。1913年,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诗的1—3句写渴望,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诗的4—6句写希望。这里的希望主要是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丽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诗人把天上的小朵白云联想成鼓着风的白帆并下到河里比赛,想象美丽奇幻且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诗的7—8句写梦幻。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去往哪里呢?诗人并没有点明,但如果回头看看前面的诗句,我们便不难发现,载着梦的纸船的目的地是岸上。

  冰心的《纸船》是诗歌,泰戈尔的《纸船》是散文诗。两首《纸船》虽都从虔诚的纸船写起,(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是叠纸船;泰戈尔“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是放纸船。“从不”与“每天”,一样的心意诚挚),表达的`情感则稍有不同。冰心的纸船承载的是诗人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泰戈尔的纸船承载的是一个孤寂儿童渴望被人了解的心思和梦幻般的希望。两首《纸船》都写了梦,泰戈尔是直接写我“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梦中有梦,非常别致;冰心是转换视角写“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遥想纸船进入母亲梦中,设想奇特。

  泰戈尔的诗歌想象力丰富,语句和结构凝炼多彩,译介到中国后,得到了一大批青年读者的喜爱,以至于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拿起笔依照着写起类似的吟咏母爱和童心的诗来。冰心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诗人。泰戈尔的纸船上写着他的名字和住处,“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冰心的纸船风吹浪打,她却执着地希望它飘流到目的地,因为“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景点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中华诗词魅力。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各景点有名的诗词和楹联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宽带网

  一、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二、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三、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一、读有关长城的报道,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一、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精华】语文教案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8-18

语文教案(经典)11-30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07-28

《语文园地》教案07-12

实用的语文教案12-2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13

语文《木兰从军》教案07-19

语文教案(通用)04-29

(实用)语文教案09-13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精华】语文教案集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

  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天山,引入课题

  1.师:在我国西北边疆,有一条连绵几千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天山。它横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它终年积雪。盛夏,茫茫戈壁滩上虽然暑气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天山山脉,去领略那奇异风光。

  2.师:(课件呈现)这就是咱们祖国的天山,这盆地,这谷地,这山林,是不是已经吸引了你的眼球了呢?就让我们翻开书本,去尽情地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初识天山美景,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把七月的天山最吸引你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充分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所得。

  (1)师: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把语句读正确,读流畅,并引导学生说说三个段落分别展示了哪三个不同的画面。

  ①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读时注意读准“白缎”的“缎”,“山涧”的“涧”,“俯视”的“俯”,读准多音字“饮”。)

  ②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读准“白皑皑”的“皑”,“马蹄”的“蹄”,“溅起”的“溅”,读准多音字“重”。)

  ③天山深处的景象。(读准“绵延”的“延”,“离鞍”的“鞍”。)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意在通过学生的自读发现,扫除阅读阻碍,以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性了解。教师的随机检查,要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整体感知课文。)

  三、再读课文,展示画面

  1.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走进了天山,也看到了那一幅幅奇异的风光画。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么说的?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2.学生默读课文,并在段落旁写上自己想说的一个词、一句话。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初步感受。

  3.交流、评价。

  4.引读。

  ①天山是那样的充满生机。我是从“……”读出来的。(学生接读)

  ②天山正是有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才会有秋天般的凉爽。我是从“……”发现的。(学生接读)

  ③天山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相映成趣。我是从“……”感受到的。(学生接读)

  ④天山真像一个巨大的春天花园啊!我是从“……”感受到的。(学生接读)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再读课文,并写上自己的点滴印象和感受,为研读课文、品读天山美景预做“热身”。)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细品美景

  1.师:是呀,天山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些景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1)学生潜心读文,边读边思。

  (2)交流品味。

  ①这一段话中作者写了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天山既是寂静的,又有着无限的生机。(从内容的把握上去评价)

  ②这一段话中作者用了许多比喻,把雪峰比作白缎,把雪峰间的云影比作花朵,把雪水比作银链,把浪花比作白莲,多么形象,多么生动,我眼前的这些景物变得栩栩如生了,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写法的理解上去评价)

  ③这一段话中有许多好词,用得很巧妙,很准确。如“抛”这个词就直接写出了天山的凉爽;“飞泻”这个词写出了雪水直流而下的气势;“汇成”这个词又写出了溪流的湍急。(从用词造句的感悟上评价)

  ④这一段话作者写得很有条理,从高处的蓝天、雪峰写到低处的`雪水和溪流;从远处的戈壁滩写到近处的饮马溪边。(从布局谋篇的发现上评价)

  2.师:同学们学得可真好,不但把课文读懂了,还有自己的体验、感悟和理解,与天山来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相信大家同样能学好第3、第4两个自然段。现在各小组围绕下列要求展开学习: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

  (1)学生按四人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参与并指导。

  (2)分组展开交流;点评合作学习情况,作如下归纳。

  ①第3自然段:内容——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写法——比喻;用词造句——用“漏”而不用“照”;谋局布篇——从近到更近。

  ②第4自然段:内容——天山深处的野花;写法——比喻、排比、反问;用词造句——“柔嫩”、“柔美”、“矫健”、“精神”;谋局布篇——从更近到深处。

  (设计意图:在教材的处理上,把第2自然段作为学生阅读的重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既从内容、写法、用词等方面深入地阅读课文,同时也品味了天山美景。而第3、第4两个自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先前的学习方法得到运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略读课文的课型特点。)

  二、美读课文,体会写法

  1.再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把这夏天的天山独特的风光从你的读中表现出来,注意把一些好词佳句读得更有味。

  2.学生诵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展示读。师生评价。

  3.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么美的天山读出来了,也发现了作者是如何把天山的美景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再从以下几方面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①从重点词中感受。如“抛”、“飞泻”等词的准确性、形象性。

  ②从重点语句中感受。如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

  ③从段落、全文上感受。作者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从高到低,由远及近来写景。

  (设计意图:以读悟情,以读悟法,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情感目标的达成还得依靠朗读,表达方法的学习还得引导、渗透。这是真实的语文课堂。)

  三、阅读整理,写法迁移

  1.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或几个段落,感受文中那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2.课外尝试用想象、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来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设计意图:积累是为了更好地使用,有了积累和悟得方法,再学以致用,这是阅读教学由吸收到表达的具体体现。)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目标:把握作品的细节,体会其语言魅力

  1.引导学生通过鉴赏不同人物拣麦穗的“细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探究作品主题(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

  2.在体会人物情感和探究作品主题中,品味文章丰富细腻、精妙动人的语言

  3.赏析文章象征的表现手法(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象征意蕴)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细节,品味语言

  难点:探究主题,赏析象征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设想

  1.教学策略

  (1)基于生本对话的多元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策略

  (2)长文短教,化繁为简,重点落实文章的基本要素:人、事、物、情

  2.预习安排

  (1)熟读《拣麦穗》全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完成预习作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预习作业:

  ①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

  ②姑娘们和“我”各是如何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

  3.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1.这篇散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写的?

  拣麦穗

  2.文章写了哪些人拣麦穗?

  姑娘们拣麦穗,“我”(大雁)拣麦穗

  (二)生本对话:解读“细节”,品味语言

  1.阅读第二部分,解读姑娘们的“拣麦穗”

  指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姑娘们是怎样拣麦穗的?她们拣麦穗是为了什么?

  时间(环境):“月残星疏的清晨”到“月亮又回到天边” ——从早到晚(辛勤)

  动作:“挎”“拣”(拼命)

  内心:“遐想”“想”“痴想”“想象”“梦”——兴奋、喜悦,充满憧憬

  收获:“装满篮子”“或许能拣上一斗”

  目的:“卖”“攒”“扯”“买”“剪”“缝”“绣”“装”——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

  板书:

  姑娘们——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

  2.阅读第三部分,解读“我”的“拣麦穗”

  (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1-8节,其他同学思考:

  “我”和姑娘们的“拣麦穗”相比,有什么不同?

  动作:“歪歪趔趔”“跟在姐姐们的身后”“跌跤”“追赶蚂蚱和蝴蝶”

  收获:“少有拣满一篮子的时候”“稀稀拉拉几个麦穗”

  目的:“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板书:

  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纯真)的梦

  (2)指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我”与卖灶糖老汉的对话,结合第三部分有关内容思考:

  “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为什么想到要嫁给卖灶糖的老汉?

  “我”:

  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贪吃、丑陋,少人疼爱,渴求并依恋老人那像“我”母亲一样的`“朴素的爱”

  卖灶糖的老汉:

  衰老、孤独、居无定所,慈祥、纯朴,疼爱着“我”这个贪吃、丑陋而少人疼爱的小女孩,给“我”依恋,让“我”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朴素美好的爱

  (三)生生对话:探究主题,赏析手法

  姑娘们和“我”拣麦穗都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梦,而这两个梦最终都破灭了,那么,面对梦的破灭,姑娘们和“我”分别有着怎样的反应呢?

  1.阅读第二部分最后三节,思考:

  姑娘们面对梦想的破灭,有着怎样的反应?周围人又有着怎样的反应?

  姑娘们:“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不会过分地悲伤”

  ——甘于命运的安排,不再追求,不再梦想

  周围人:“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上一口气,谁也不会关心她们曾经有过的那份痴想”——因司空见惯而漠然、麻木

  板书(接上):

  姑娘……——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

  2.有人说,姑娘们的“拣麦穗”是一个大背景,而“我”的“拣麦穗”是一个具体的“个案”,是对大背景的一个生动别样的“注脚”那么,“我”最终的命运会不会像姑娘们一样呢?

  (学生讨论,阐述理由)

  提示:从课文中找依据,一是要抓住姑娘们和“我”各自面对理想破灭的反应以及周围人的反应,二是要结合文中关于烟荷包与小火柿子的描写,揣摩其用意

  思考相关问题:

  (1)烟荷包寄托了“我”的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我”常常想找到它?

  (2)作者描写小火柿子有什么用意?

  烟荷包:

  寄托“我”最初的纯真幼稚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小火柿子:

  象征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暗示“我”不会像姑娘们那样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是永存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板书(接上):

  大雁……——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

  (四)对话作者:知人论世,延伸阅读

  1.点击链接——张洁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爱是不能忘记的》等

  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朴的女孩“大雁”追求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在20世纪80年代文坛,张洁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她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细腻的心理……”她的作品“常会通过儿童视角,抒发一种温馨、感伤而清新的感情,展现‘人性’中朴素、感人的一面”

  2.小结

  “我手写我心”,在“我”的心中,在我们的心中,爱,是不能忘记的(板书)

  五、布置作业

  1.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成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课外阅读《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附:板书设计

  姑娘:备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美丽的梦——梦想破灭——对农村妇女(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伤

  大雁:“备嫁妆”(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天真的梦——梦想“破灭”——对朴素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永存(“爱,是不能忘记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引入:

  有一种水,能让人喝醉,这种水叫做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们年纪大了,孱弱的双肩已经不堪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2、听文入境

  问: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生:……

  师小结:大家的的用词非常丰富,团结友爱、幸福美满、互敬互爱,最后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结为一个词“和谐”。(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到这样一个和谐的家庭,跟着舒缓地音乐读起来,开始!)

  3、读文生情

  作者在文中写了何事?何人?何景?让一个平凡的家庭尽显和谐。

  (听着大家刚才投入的朗读,我也仿佛沉醉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通过刚才的朗读,一定读出了很多)请大家回答问题。

  A:归纳文章写了什么事情?

  B:散步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第一段……,除了这一句,还有哪些句子也能现人物之间的这种关系?

  (帮老师解决疑问:莫怀戚的《散步》语言非常精炼,但文章第一句写到……,我觉得很啰嗦,直接写“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有何不好呢?我弄不明白,谁帮帮我。)

  C:写了何景呢?(第四自然段)

  ※ 生读

  ※ 生评析(情感角度、重音、节奏)

  ※ 写了初春的哪些景物呢

  ※ 生回答并进一步谈感受

  D:景物描写在全文中到底起到怎样的一个作用呢?

  ——情节安排上、结构上、铺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为后文描写做好铺垫……

  E:文中有很多句子很美,比如,……我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使文句有音韵感,文句对称,形成一种和谐的句式,使文章增添亮点。

  还有吗?找找看。

  ※ 找读

  ※ 一起朗读这些句子,一人与大家对读

  4、这一家人在散步过程中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A: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B: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很是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C: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D: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搅了一家人的兴致.

  E:“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世界“这是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可见,本文写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小结:亲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一个和谐与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用爱心来营造,当彼此的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学会忍让和宽容,要有一种保护幼小,善待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这篇文章所告诉我们的。

  对于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小事情表现大主题),所以同学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5、品文入理(一个和谐的家庭,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 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认为谁做的最好?

  ※ 在这个家庭中,谁的权利最大?

  ——一家人每个人都做得好,权利一样的大。问题的提出是在进一步引导我们不断地品析人物形象,而不在于非得每个人的观点一样。

  A:讨论,师巡视

  B:交流

  C:小结(这种互相听从,构成了一条亲情链,始终链在了一起,确实一个家庭不存在着权力的大小,他们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于是就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家庭,其实孝顺父母古来有之,我们的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5、我手写我心(习作)(是谁在日落昏黄中倚在窗口焦急的等我们归来,是谁……)

  课堂总结:

  其实,生活中亲情无处不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体现出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让我们用心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亲情、珍爱亲情。让我们一起用爱担起家庭的责任,用情担起社会的责任,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动听、最优美的旋律吧。最后老师把这一首《让爱住我家》送给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来不易的团圆。

  学习了本文,你一定有万千感慨吧,请掬捧起你脑海那思维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笔,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下你现在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幕剧和单幕剧的区别

  2.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

  3.初步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教学过程

  1.了解剧情、剧中人物身份,语文教案-三块钱国币。

  2.分角色朗读剧本,了解该剧矛盾集中特点。

  3.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了解剧本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很完整过程。

  分析情节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破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棋。(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杨与吴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第三次交锋,杨忍无可忍,打碎吴的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4.指导学生分析矛盾冲突的焦点,本应是女仆与女主人的冲突,如何转移到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并成为焦点。剧本着重描写了这个焦点,即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这些交锋,层次清晰,由发展到高潮, 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在矛盾冲突中,大学生杨长雄是替女仆说话,义正词严,据理力争,而女主人吴太太胡搅蛮缠,尖酸刻薄,显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

  5. 总结扩展

  本剧把看似平谈无奇的事件,安排点染得波澜起伏,表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

  6.布置作业

  1.阅读剧中反映杨长雄与吴太太冲突的部分,归纳他们之间三次交锋的焦点。

  2.找出丁西林的独幕剧《一只马蜂》或《压迫》,阅读欣赏其讽刺幽默的喜剧特点。

  附:板书设计

  结构 人物 剧情

  开端 吴太太→自言自语 埋怨女仆

  杨长雄→坐着看书 与友下棋

  发展 吴太太 逼仆赔钱 典押铺盖

  (两次交锋) 杨长雄 不应赔钱 不应典押

  高潮 杨长雄 忍无可忍 打碎花瓶

  吴太太 争吵谩骂 不依不饶

  结局 杨长雄 握紧拳头 掏出纸币

  吴太太 一时语塞 抢过纸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剧中主要人物性格。

  2.欣赏本剧讽刺和幽默的语言,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三块钱国币》。

  教学过程

  1.让学生重温上节课归纳的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三次交锋,注意这两个主要人物的语言。

  2.分析剧中人物形象,找他们的语言、行动。

  大学生杨长雄敢想敢说,能言善辩,锋芒毕露。如“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破,因为他没有打破的机会。动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有打破花瓶的'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

  如舞台说明提到“杨面白手颤,忍无可忍。忽然看到了花几上放着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抢在手中,走到吴的面前,双手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

  这些言行都充分表现了他仗义执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

  女主人吴太太从出场时的唠叨,自言自语,话语尖酸刻薄,狡辩谩骂,如“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她身上,她只有三毛钱……这是她的铺盖。这条巷子的对面,就是一家当铺。我请你带着她把这个铺盖拿到那家当铺去押三块钱交给我。”“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

  这些语言充分显示了她自私、吝啬、胡搅蛮缠的个性。

  3.赏析语言的特征

  杨长雄:发牢骚,泄不满的语言,模仿吴太太上场时说话的语调:“我的三块钱用处多得很这个年头,自来水笔,卖到六十卖块钱一支,钢笔头,两块钱一打,九毛钱一瓶墨水,一毛钱一只信封。从来没听说过!”这些话像是抱怨,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能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成众:语言不多,面对杨长雄的气愤则说道:“和一个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赞成给她一个教训。当吴太太要他证实杨长雄骂人,他则说:“对不起,我在下棋,没有留心到我四周围的环境。”这些低缓、风趣的语言,则与他的沉着稳重和幽默的性格分不开的。

  4.总结、扩展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我们在欣赏这幕剧时,首先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等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其次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的动作冲突,如杨长雄站了起来,好像真想动手的样子说:“这样的女人,除了拳头的教训,没有别的办法。”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吴太太听说当铺的人给李三块钱,但不要李嫂的铺盖后,赶快把警察引走。

  5.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课后朗读人物对话。

  附:板书设计

  人物

  语言特点

  形象特征

  女主人

  吴太太

  说话唠叨、出言不逊“……花瓶,五年前……在九江买的”,“我为什么不能多讲?”

  “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身上,她只有三毛钱……这是她的铺盖……对面就是当铺”

  “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

  吝啬、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

  泼妇骂街、胡搅蛮缠

  大学生

  杨长雄

  “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碎……动花瓶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语言激愤)

  “这个年头,水笔卖到六十块钱一支,钢笔头,两块钱一打……”(表面抱怨,实则讥讽)

  “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一、故事激趣,引出课题。

  1、故事激趣。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位伟大的母亲,裹着一件薄薄的水蓝色纱衣,戴着绿绿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色的大伞。

  这位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她勤劳地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孩子,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儿子们深深地感激他们的母亲,于是,天空将自己倒映在海洋中,母亲的水衣变成了蓝色的;陆地长出花草树木,造出青山绿水,让母亲的草帽更加漂亮。母亲开心极了,她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

  时光飞逝,一眨眼间,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

  天空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让你翱翔蓝天。”

  海洋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带你周游世界。”

  陆地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被你踩在脚下。”

  人类非常感动,于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建造了家园,幸福地生活在了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这个星球就是人类的家园,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它的它的名字就叫——地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板书:只有一个地球)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手势读课题。(强调“一个”、“地球”)老师强调了哪两个词?为什么呢?

  2、紧扣题眼,明确题材。

  (“地球”是题目的中心词,告诉了我们课文所要介绍的对象;那么“一个”就是——“题眼”。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的预习,谁说说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以前学过的《松鼠》也是这类题材的文章)

  3、检查预习,触摸学情。(生字认读,听写字词。)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看大家昨晚预习的效果如何?指名认读生词——听写词语(和蔼可亲、恩赐、枯竭、威胁)——同桌互改。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了!恭喜大家,顺利过关!(耶!)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要求,自学课文。

  1、出示“读书导航”

  快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反馈交流)

  (2)遨游太空的宇航员目睹太空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2、教师总结:美丽而渺小,可爱但易破碎,不可易居。

  3、出示重点句子: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不明白宇航员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地球为什么可爱,同时又容易破碎?)

  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宇航员为什么说地球可爱?你是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来的?请拿起手中的笔,一遍读一边勾画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

  地球可爱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来交流。

  第一自然段。(地球上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着,就像不经人工雕琢的天然风景一般美丽,让人陶醉。)(地球裹着薄薄的蓝色的纱衣,就像一位漂亮的即将要出嫁的新娘一样美丽!)(晶莹一词让我仿佛看到在茫茫宇宙中地球那微微发着亮光的样子。)(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一词让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是地球给了我们生命。这样写生动形象,让我感受到了地球的美丽。)

  谁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读)

  我随着同学们的读书声,仿佛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太空中,引入眼帘的是一个 的球体,上面 ,周围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地球。

  多美的地球呀!怎样读,才可以抒发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呢?

  (再请一位同学来读)刘洮:你的表情甜美,读出了浓浓的味道。其他同学评价。

  像刘涛同学这样来读,让老师为你们大家喝彩!: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

  你们的读书声让我陶醉,这么美的句子,你们想不想背下来呢?试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背读这一段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背诵就是在体味语言、积累语言。刚才我们从地球样子的美丽感受到了它的可爱。那么我们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它的可爱?

  (2)学习说明方法,感悟地球的渺小。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江上渔者)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我们看看地球的半径(六千三百多千米)为什么说他小,跟茫茫宇宙作比较说明他的'体积小,而他的面积也是有限的,因为他不会再长大。

  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地球很慷慨。)

  “慷慨”,板书指导写法。知道它的意思吗?地球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资源呢?书上介绍的并不详细,我们要知道的更详细,该怎么办呢?

  (上网、查书籍、看十万个为什么、还可以同学之间交流所找的资料。)

  谁说说你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

  (地球妈妈毫无保留地对待我们,无私地为人类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哺育着地球上的60多亿人。……)

  师:其实,地球就是一个宝库,它毫无保留,无私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板书:人类、箭头、问号)

  (出示录像: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意排放污水,肆意捕猎生物)

  师:看了这些,你的心情怎样?

  师:看到往日裹着水蓝色纱衣、美丽、可爱的妈妈如今憔悴不堪、伤痕累累的面容,我们忍不住心痛,忍不住心酸!我们禁不住想起了宇航员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屏幕出示)

  (教师随机板书“易碎”)地球易碎的原因,课文写了吗?你找到了吗?再读读这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想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

  生: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天上下酸雨。一些生物成了人们的盘中餐,一些动物家破人亡,面临着灭绝。而人类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也将面临着灭绝。

  师:同学们,那你们怎样看待人类的行为呢?用一个词说说。

  生:我觉得人类很残忍,可耻,不计后果,恩将仇报,很可怕……

  师:难怪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不禁发出了如此透心的感叹:(课件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师: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师:不要等到资源枯竭时,我们现在就移居别的星球上去,你看这个想法怎么样?

  师:既然我们不能移居,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回答完,教师继续追问“我们应该怎样做?”)

  师:“我们要保护地球”。我们应该这样做,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师指课题,生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读(只有一个地球)。

  此时此刻,同学们已经安奈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请把你此时最想对地球妈妈、对人类说的一句话写在课题的上面吧。(放轻音乐)

  师:来,请把写好的读给大家听,让大家听听你们内心的呼唤。

  师:地球妈妈听到了同学们的肺腑之言一定会很欣慰。同学们,你们真情的呼唤,深深感动了我,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妈妈那欣慰的眼神,那含泪的微笑!善待地球,珍爱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生读: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生读:只有一个地球。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向全人类发出我们的呼吁:满含深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课件,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推荐:

  1、绿色环保网,中国环保网;《地球家园》、《地球妈妈》、《热爱地球妈妈》、《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卷》。

  2、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想保护的办法。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类生字9个,二类生字12个,并在准确书写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写好、写快、写规范的目的。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或成语的意义。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激趣欣赏,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马的幻灯片,并由此提出问题。欣赏了这些关于马的精彩图片,结合平日你对马的了解,能说一说你眼中的马吗?可以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概括一下你心目中马的形象或特点吗?那么,课文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马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吧!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分别画出9个一类字和12个二类字。

  (二)检查一、二类生字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2.学生领读课后词语。

  (三)学习一类字。

  1.学习生字。

  畜先查田字旁再查5画 上下结构

  ch 字义: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兽类。

  组词:六畜(文中)、畜牲、家畜、幼畜、畜力

  x 字义:饲养组词:畜产、畜牧业

  素s 先查绞丝旁再查4画 上下结构

  字义:本色,白色;本来的;蔬菜类的食品(对荤菜说);平素,向来;古代指洁白的生绢。

  文中突出了马的朴实、朴素。

  组词:素丝、色素、毒素、因素、素菜、素来、素质、平素、素食、素日、素不相识、尺素

  扎先查扌旁再查1画左右结构

  zhā 字义:刺;驻扎;钻;基础牢固。

  组词:扎针、扎花、扎营、扎猛子、扎实、扎根、扎扎实实

  zh 字义:勉强支持组词:挣扎

  zā 字义:捆,缠束;把儿,捆儿。

  组词:扎辫子、扎腿、一扎线

  纵 zng 先查纟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字义:放;放任,不加拘束;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连词,即使;竖,直,南北的方向,跟横相反;〈方〉起皱纹。

  组词:纵虎归山、纵目四望、纵情歌唱、纵马、纵横驰骋、纵横交错、纵队、纵线

  演 yǎn 先查氵旁再查11画

  字义:把技艺当众表现出来;根据一件事理推广、发挥;演习,依照一定程式练习;不断变化。

  组词:演剧、演说、演义、演绎、演变、演进、眼花、演武、表演、演员、演出、演奏、演唱

  堂 tng 先查小字头再查8画 上下结构

  字义:正房,高大的屋子;专供某种用途的房屋;过去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组词:堂屋、礼堂、令堂、殿堂、课堂、堂堂正正、大堂、过堂、堂兄弟、堂姐妹、堂皇、冠冕堂皇、富丽堂皇、相貌堂堂

  创 先查刂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chung 字义:开始,开始做。

  组词:创办、创造、首创、创举、原创、创业

  chuāng字义:伤。组词:创伤、刀创、予以重创

  忠 zhōng 先查心字底再查4画上下结构

  字义:赤诚无私,诚心尽力。

  组词:忠诚、忠厚、忠贞不渝、忠实

  弦 xin 先查弓字旁再查5画左右结构

  字义:弓箭上发箭的'绳状物;月亮半圆;数学名词;乐器上发声的线;钟表等的发条。

  组词:上弦、下弦、三弦、离弦、弦乐、弦切角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畜、素、演(注意不要少写演字中由上的一横)、创(注意人下的横折勾、竖弯钩的写法)的字形。

  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关于马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文章,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让我们跟着作者,深入到文中去读、去感、去想,看看他眼中的马又是怎样的呢?

  理解课文:

  (一)整体感知。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按部分讲读。

  1.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读,指导读,齐读,讲读。

  (2)生活中,你还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人与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第二部分(3自然段)

  小组学习,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向全班汇报,内容以马的诗、马的歌、马的传说为主。

  3.第三部分(4自然段)

  以读为主,注意读出歌颂、赞扬的语气。

  作业:

  1.书写生字。

  2.预习下一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读一读。

  2、写一写。

  3、写一写六畜。

  4、填词语游戏。

  5、联系生活。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课外拓展。

  阅读课外有关动物的文章。

  例:冯骥才《珍珠鸟》;老舍《猫》、《麻雀》等。

  三、板书设计:

  省略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观察生活,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按一定的顺序具体描写事物的变化

  3、根据习作的内容自拟题目

  重点难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入

  1、学生阅读有关现代科学技术的文学作品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交流阅读感悟

  二、教师指导

  1、指导拟题

  A、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语句做题目。

  B、用标明主题的语句做题目。

  C、用文章中记叙的主要人物或事物的名字做题目。

  2、指导审题

  A、学生认真阅读习作提示,想想本次的'习作提示,有什么具体要求。

  B、本次的习作主题:人类的现代生活,从衣食住行交往方式等方面选择一个内容。

  3、指导选材

  A、让学生互相启发,广开思路。

  B、从衣食住行交往方式等方面归纳。

  C、学生自由选择,独自构思。

  4、习作指导

  A、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连句成段。

  可以按时间推移的自然顺序为主线连句成段,安排段落层次。

  可以按照方位、处所转换的顺序来记叙,连句成段。

  B、可以运用对比,把同一事物的新旧两个方面对比。

  C、注意写具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习作

  2.修改完善习作

  一、学习构思,完成习作初稿

  1、拟写题目

  2、选择材料

  3、确定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

  二、学生交流习作初稿

  1、学生朗读习作

  2、学生欣赏习作:好在哪?不好在哪?

  3、提出修改建议

  三、学生修改习作

  1、对照欣赏自己的习作,找出精彩的地方,不足之处

  2、进行修改

  3、小组内评议

  四、誊文

语文教案 篇8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省长乐县人。“五四”运动爆发时,她在北京参加了学生运动,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的诗构思精巧,音调自然,富有哲理意味,形成了清隽淡远的风格。写于1923年赴美国字途中的《纸船》抒写的是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把它叠成很小的船儿,看似平淡的叙述表述的是心的虔诚。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纸船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说明,从而造成悬念。当然,诗人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第三节变化了叙述角度,写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了一只很小的白船,继而喃喃地告慰母亲“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承接虽有跳跃,但仍显自然,且想象瑰丽奇特。诗的结尾点明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诗人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卒章显其志”。

  泰戈尔,印度的多产作家。他从8岁开始习诗,在漫长的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50多部诗集,计1000多首诗,20xx多首歌词。泰戈尔的诗歌,以其高度的语言艺术吸引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读不懂泰戈尔诗的人或许有之,但认为泰戈尔的诗歌语言不美的人却从来没有。1913年,泰戈尔因《吉檀迦利》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纸船》是泰戈尔《新月集》中一篇别致的诗篇。

  诗的1—3句写渴望,叙述我将“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写在纸船上,放入急流,渴望异地的人知道我是谁。诗的4—6句写希望。这里的希望主要是希望纸船把我园中长的丽花带到岸上,希望能有游伴把天上的小朵白云放在河里来与我的纸船比赛。诗人把天上的小朵白云联想成鼓着风的白帆并下到河里比赛,想象美丽奇幻且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诗的7—8句写梦幻。子夜的星光下,我梦见睡仙坐在我的纸船里,缓缓的浮泛前去。去往哪里呢?诗人并没有点明,但如果回头看看前面的诗句,我们便不难发现,载着梦的纸船的目的地是岸上。

  冰心的《纸船》是诗歌,泰戈尔的《纸船》是散文诗。两首《纸船》虽都从虔诚的纸船写起,(冰心“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是叠纸船;泰戈尔“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是放纸船。“从不”与“每天”,一样的心意诚挚),表达的`情感则稍有不同。冰心的纸船承载的是诗人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泰戈尔的纸船承载的是一个孤寂儿童渴望被人了解的心思和梦幻般的希望。两首《纸船》都写了梦,泰戈尔是直接写我“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梦中有梦,非常别致;冰心是转换视角写“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遥想纸船进入母亲梦中,设想奇特。

  泰戈尔的诗歌想象力丰富,语句和结构凝炼多彩,译介到中国后,得到了一大批青年读者的喜爱,以至于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拿起笔依照着写起类似的吟咏母爱和童心的诗来。冰心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诗人。泰戈尔的纸船上写着他的名字和住处,“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冰心的纸船风吹浪打,她却执着地希望它飘流到目的地,因为“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挚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景点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中华诗词魅力。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各景点有名的诗词和楹联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宽带网

  一、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二、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三、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一、读有关长城的报道,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一、创设情景,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