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7-13 10:01:02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大班语言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太阳教具一个,礼物若干,动物头饰(看幼儿人数而定,种类不限),教室内布置如森林;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森林去探险,你们愿不愿意去?(幼儿情绪高涨:愿意去!)可是森林里有猛兽,还有很多很多可怕的危险,你们敢去吗?(敢!)我的小朋友们都是勇敢的孩子,真棒!,不过,森林很大,小朋友们如果不会认方向就会迷路,所以在去之前小朋友们要跟着刘老师先把方向搞清楚,然后才能到森林里去寻宝,好吗?

  二。学念儿歌出示太阳教具)老师手里这是—(太阳!)对,而且是早上的太阳,现在请小朋友们都面对着太阳,然后跟刘老师学念口诀告诉幼儿这是口诀远比对他们说这是儿歌带给他们的兴趣浓厚)

  1。 老师示范朗读: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 幼儿逐句跟读;(老师适时表扬)

  3。 老师边教边做动作幼儿跟随;(帮助记忆)

  4。 眼睛看着老师教鞭跟读,教鞭指到哪儿幼儿念哪儿;(点字加深对字的印象)

  5。 同样方法再读一遍;

  6。 游戏:对口令(好吧,为了防止我们到了森林以后忘记口诀,我们就先来对一对口令)

  A。 老师念前面二字,幼儿接后面二字;

  B。 老师仿前面一句,幼儿接后面一句。

  三。辨认方向:

  1。 全班幼儿口念儿歌边做动作边认生字卡片:东,西,南,北,前,后,左,右;

  2。 游戏—请四个小朋友分别站在老师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让小朋友分别说出他们的名字,老师换方位后再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确定幼儿是否能分清前后左右);

  3。 老师手拿教具太阳,在教室的'各个方向站定后请幼儿找出东西南北;

  4。 好了,小朋友们学得非常认真,这么快就记住了口诀,现在我们就出发吧。森林寻宝(请听课老师共同参与,帮助幼儿认识方向)

  四。作业:

  1。让已经能分清方向的幼儿教会身边一个亲人认识方向,不能分清方向的幼儿请教身边一个亲人怎样辨认方向;

  2。发给幼儿金花生巧克力,让幼儿与亲人做森林寻宝游戏。

  3。全课结束。

  补充:本教案不含生字认识部分。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目前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保护海洋的愿望。

  2、能用绘画的形式写信。

  活动准备:

  海洋动物、海洋污染的录像;海洋动物胸饰;音乐磁带;白纸;记号笔;蜡笔;教师示范信一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请幼儿观察胸饰,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胸饰。

  2、播放海洋动物的录像及柔和的音乐,让幼儿边看边模仿海洋内动物的活动姿态。

  二、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1、播放海洋污染的录像,请幼儿想象海洋里的'动物感受。

  1)当你在这个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觉?

  2)会说些什么?

  3)会怎么做?

  2、和幼儿一起讨论海洋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3、提议画一封信给人类,把海洋里动物的想法告诉他们,请人类停止污染海洋。

  三、幼儿画信并展示信的内容

  1、提醒幼儿注意信的格式

  2、教师帮助个别幼儿完成画信

  3、幼儿展示信的内容。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果酱小房子》以他形象生动的图片,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乐说地宽松环境。再加上故事中所述之事都是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而且过程中情节的发展符合幼儿的智力发展,符合大班幼儿语言获得的水准。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我大胆决定开展此次《果酱小房子》的教学活动。

  一、活动目标

  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果酱小房子的趣味。

  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品故事情节以及房子为什么会变色。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三、活动准备:

  字卡-小房子;

  背景图一幅,熊哥哥、熊弟弟图片;

  一首快节奏的音乐;

  印有小房子轮廓的画纸,人手一张;

  蜡笔14盒、7张桌子。

  熟悉各种不同颜色的蔬果酱和不同风格的房子。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房子,引题。

  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很多房子,有没有哪幢房子让你觉得特别有趣的,或者你印象很深的?

  (二)出示背景图,边讲述边提问。

  1.出示图片"熊哥哥"这是我的朋友熊哥哥,它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幢有趣的'房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边讲述边提问:

  小房子的香味可能是什么?

  熊哥哥发现的房子和我们平常看到的房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三)请幼儿作画并猜想。

  接下来房子还会不会变?

  它会变成什么好吃的酱,谁会引过来?

  (四)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熊弟弟来看熊哥哥了,关于房子的颜色又变了,这是怎么回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五)请个别幼儿根据自己的画续编,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猜谜活动,并根据谜面提供的线索猜出谜底。

  2、探索谜语和儿歌的区别,了解谜语特性。

  3、积极地参与猜谜、遍谜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知了、荷花图片

  2、创编谜语需要的图片(西瓜、电风扇、伞)

  活动过程:

  一、回忆猜谜经验,激发幼儿猜谜的兴趣。

  1、小朋友都玩过猜谜的游戏,怎么才能猜出谜底呢?

  我们都是通过谜面提供的线索猜出谜底的。

  二、集体猜谜语,能够根据谜面特征猜出谜底。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则谜语的谜面,请小朋友仔细听,猜猜谜底是什么?

  2、教师念谜面。(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知,其实全不晓)小朋友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为什么?

  3、出示谜底图片,引导幼儿理解谜面的字面含义。

  你是怎么知道谜底是知了的`?引导幼儿分析谜面的含义和谜底的关系。

  知了会飞但是它不是鸟,而且喜欢躲在上叫知了知了…,听起来好像什么都知道,其实它什么也不知道。

  4、教师朗诵另一则谜语的谜面,请小朋友也来猜一猜。并引导幼儿分析谜面的含义和谜底的关系。

  5、教师朗诵谜面。(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面迎风摇,只坐绿船不划浆。)

  6、小朋友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出示荷花图片。

  三、通过讨论,探索谜语和儿歌的区别,节谜语的基本特征。

  1、小朋友你们觉得谜语和我们平时念的儿歌一样吗?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同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儿歌和谜语的认识。

  2、教师总结:谜语有谜面、谜底。谜面一般就是一首儿歌,叫做“谜语歌”。谜语和其他儿歌的不同在于,儿歌里不能说出所要猜的物体的名字,而是把它的外形、特点等说出来,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动脑筋猜出谜底。

  四、尝试根据事物的特征创编谜语。

  1、出示一张实物图片,引导幼儿集体尝试创编。

  2、小朋友,这是什么?西瓜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谁能试着编一句谜语?

  3、在进行创编的时候,我们不能说出被猜物体的名字,但要描述出其主要的特点。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内容:故事《孤单单与热闹闹》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乐于参与集体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情感,分享快乐。2.进一步发展幼儿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理解故事《孤单单与热闹闹》,帮助幼儿了解元宵节习俗;丰富词汇:红彤彤、害羞。

  重难点分析:

  重点:发展幼儿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进一步理解孤单与热闹的含义,丰富幼儿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课件图片(孤单与热闹)、红绸子、小高跷、锣、鼓、教具鞭炮、课件-幼儿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知识:幼儿已有的生活的经验

  活动方式:集体和个别相结合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件(孤单与热闹的图片),师:瞧,咱班今天来了好多小客人,仔细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这是一个孤单的小朋友;这群小朋友在一起玩,很热闹。

  过度语:“孤单与热闹”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孤单单与热闹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展开:

  1.教师讲故事《孤单单与热闹闹》,帮助幼儿了解元宵节习俗:

  (1)元宵节为什么这么快乐?引导幼儿说说元宵节习俗,如:踩高跷、舞狮子、敲锣打鼓扭秧歌等等。

  (2)请幼儿用各种实物教具学一学元宵节习俗,如:扭秧歌、放鞭炮、踩高跷等等。

  2.通过讨论故事,丰富词汇“红彤彤”、“害羞”,发展幼儿思维,提高口语表达:

  (1)那小米在元宵节这一天快乐吗?开始的时候怎么样?什么叫害羞?你害羞过吗?因为害羞,所以他没好意思出去玩,就感觉到了孤单。

  (2)你什么时候觉得孤单了?孤单的时候你最希望什么?

  (3)后来呢?和小伙伴们玩了什么?这时候他的'心情怎样?

  (4)你喜欢孤单单还是热闹闹?为什么?鼓励幼儿多参与集体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情感,分享快乐。

  三、结束:播放课件歌曲《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幼儿感受分享快乐的幸福。

  四、延伸:发散幼儿思维:小朋友,你还知道有关元宵节的其它习俗吗?欣赏课件,丰富幼儿经验。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借助课文,插图认识量、词、夸等10个生字; 认识日(日子头)、 (区字框)、 (金字旁)3个新偏旁。正确书写头、五等7个字。认识量词等词语。正确读写笑话、飞机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能流利朗读、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运用数量词。

  教学重点:

  识记量、架、辆、错等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简单的数量词。

  教学用具:

  图片及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练习、齐读、跟读。

  课型课时:

  新课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后练习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出示插图,让学生用上量词说说图上的内容。

  2、板书课题量词歌。认识量词二字。明确刚才说到的表示人、物数量单位的词,就是量词。今天就来学量词歌。

  二、课文学习

  1、教师领读歌谣。注意两匹马、错等词语的正音。

  2、学生练读。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颗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3、教师出示量词卡片,指名学生领读。 (老师板书量词)

  一头牛 两匹马 三条鱼 四只鸭 五本书 六支笔 七棵树 八朵花 九架飞机 十辆车 错

  4、相机认识 (区字框)、 (金字旁)、两个新偏旁。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板书生字。

  tou头点、点、横、撇、捺。(5画)一头牛,头发、头顶

  wu 五横、横折、竖、横(4画)五个、五指、五五二十五

  liu 六点、横、撇、点(4画)六本书,六个六十

  qi 七撇,横折钩(2画)七只、七十

  ba八撇、捺(2画)八只、八十

  jiu 九撇,横折弯钩(2画)九人,九十

  ji 机横、竖、撇、点、撇、横折折钩(6画)飞机、机器、洗衣机、电动机

  小结:这节课,主要是朗读歌谣,在语境中体现生字,体会家乡地产丰富的特点。

  板书设计:

  量词歌

  头点、点、横、撇、捺。(5画)一头牛,头发、头顶

  五横、横折、竖、横(4画)五个、五指、五五二十五

  六点、横、撇、点(4画)六本书,六个六十

  七撇,横折钩(2画)七只、七十

  八撇、捺(2画)八只、八十

  九撇,横折弯钩(2画)九人,九十

  机横、竖、撇、点、撇、横折折钩(6画)飞机、机器、洗衣机、电动机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小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上节课的内容)

  1. 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教师让几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

  2. 谁来朗读歌谣?(让几名学生读歌谣)

  二、课文学习

  (一)词句的理解和运用

  出事词语量词、飞机、头、匹、支、笔、架、辆、错指导学生读。(同学们读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老师板书课文: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颗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读完后教师指名读,赛读,等方式来熟练课文。

  作业布置:

  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量词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支笔,

  七颗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11-08

神奇的语言大班教案12-1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2-21

大班语言教案:大自然的语言07-06

比尾巴大班语言教案09-24

大班语言《风娃娃》教案01-24

大班语言老狼整容教案06-09

大班语言皮鞋推车教案06-10

大班语言教案:家06-30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4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