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案>《蜗牛》教案

《蜗牛》教案

时间:2024-08-04 15:01:03 教案 我要投稿

《蜗牛》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蜗牛》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蜗牛》教案

《蜗牛》教案1

  活动背景

  中班幼儿的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的、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特别喜欢寻找草丛里的小虫子、小动物。在一次散步的时候,幼儿无意中在围墙的草坪里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蜗牛,就声喊:“快来看,小蜗牛。”家都围过去:“真的是蜗牛呀!”“小蜗牛身上有壳!”“小蜗牛的身子一爬一爬的。”于是这个有关蜗牛的话题引起了家的兴趣。我们发动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蜗牛,并搜集关于蜗牛的一些资料,为了让幼儿对蜗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有关蜗牛的图片、VCD、录像、放镜等;

  2、课前捕捉蜗牛。

  活动过程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师: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幼A: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

  幼B: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幼C:蜗牛还有两根细细的脚呢?

  师:蜗牛头上的角叫触角,那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幼A:不知道。师:就长在触角上。师: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幼A:蜗牛没有脚,它身体一动一动的就是在走路。

  幼B:蜗牛没有脚也能走路,它本领真。

  幼C:不是,蜗牛有脚的。师:你怎么看见蜗牛有脚的?

  幼C:正我看见的。

  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评析: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家为这惊人的发现而欢呼。幼儿通过共同探索活动,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2、观察蜗牛,观看VCD,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幼:(观察)蜗牛爬行。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幼A:蜗牛走过的地方有一根白线。

  幼B:这白白的东西是什么?

  幼C:是小蜗牛的唾沫。师:这可不是唾液沫,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幼A:那为什么要分泌这种白色的东西呢?

  师:让小蜗牛自己来告诉你们吧。(观看VCD“趣味动物小百科)师: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3、交流信息,继续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在前一次“蜗牛搜索”活动中,孩子们都产生了一个问题。

  师:最近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蜗牛?

  幼B:蜗牛是不是都躲起来了。

  幼C:蜗牛怎么老喜欢睡觉,它冬眠了吗?师:老师也觉的奇怪,蜗牛好像很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秘密。

  幼A:我爸爸我去图书馆查了,蜗牛要冬眠的。

  幼B:我妈妈对我说,她在网络上看到的,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师:蜗牛真有趣,我蜜察很仔细,了解的也很多。让我们再到自然角去看看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活动延伸

  用橡皮泥做蜗牛。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人灌输。出一个问题,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图书馆找书、上网查资料,这样孩子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全面、深刻,学习能力由此增强。无疑,网络是一本百科全书,提供知识更为快捷、方便。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还初步了解到网络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这为他们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人才产生了极的影响。

《蜗牛》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蜡染的方法表现蜗牛赛跑的情景。

  2、体验美术活动和成功的乐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白纸、绿色预料、白色油画棒、范例。

  活动过程:

  1、直接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看看,画的是什么?

  2、出示范例(课前用油画棒画好画面)

  呀!怎么看不清楚,想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看得清楚些?对,用蜡染的方法。

  3、操作演示并讲解

  画笔在预料中蘸些,然后在旁边刮一刮。在纸上从上到下慢慢得一层一层涂下来。

  4、幼儿作业

  动手画蜗牛赛跑时的各种情景。

  5、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大胆用力,涂色时预料不要太湿。

  6、分享作品

  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桌上,供幼儿互相观看和交流。

《蜗牛》教案3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均匀的涂色或分割涂色的方法装饰蜗牛。

  2、迁移故事《变色蜗牛》中的经验,大胆想象蜗牛的颜色,并讲述仿编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张蜗牛图,一盒油画棒。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变色的蜗牛。

  教师和幼儿一起翻开幼儿用书,讲述画面内容。启发幼儿想一想:蜗牛还会吃什么呢?;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它会变成一只怎么样的蜗牛呢?鼓励幼儿大胆地仿编故事结尾。

  2、师生共同讨论给蜗牛涂色的方法。

  ————教师示范自由分割涂色法:用线条将蜗牛的壳分割成若干块,然后给每一块涂上好看的颜色。

  ————示范讲解由中心向外画散发型线条,将蜗牛分割成若干块,然后给每一格涂上好看的颜色————介绍在轮廓先内均匀涂色的方法。

  3、涂色创作活动。

  让幼儿自选一种方法进行分割,涂色。鼓励幼儿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耐心涂色,注意画面整洁。提醒幼儿懂得用一支笔拿一支笔,用完后放回原处。

  4、展示幼儿的作品,仿编故事内容。

  让幼儿看图讲述,小蜗牛又吃了什么?这回让它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

  找一找谁的蜗牛最漂亮,为什么?

  教学反思: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颜色鲜艳的图片给幼儿以感官上的.刺激,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认真倾听故事的积极性。其次选择的故事内容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内容中的短句的重复有助于教育目标的落实。最后是每一个环节的展开与实施比较自然、紧凑,体现递进的关系,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蜗牛》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

  2.大胆想象,并能用较清晰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3.积极参与,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哭脸蜗牛(没有壳)的图片一张,笑脸蜗牛、蜗牛壳若干张(与幼儿人数相同),油画棒四盘,《小蜗牛的新房子》PPT。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出示哭脸蜗牛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并猜测蜗牛哭泣的原因。

  这张图片上是谁?(小蜗牛)它怎么了?(哭了。)你们说它为什么哭呢?(壳没有了。)

  2.情景导入,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1)幼儿讨论蜗牛壳丢失的原因。

  蜗牛的壳对于蜗牛来说,非常的重要,就好像是它的房子一样,能够给它温暖,给它安全感,你们想想,小蜗牛的壳怎么会没有的呢?

  (2)看幻灯片1,了解小蜗牛房子丢失的过程。

  小蜗牛的.房子是怎么没有的呢?

  (3)探讨小蜗牛找新房子的过程及结果。

  A.一次性展示幻灯片2-9,幼儿观察并讨论小蜗牛找新房子的过程。

  小蜗牛的房子没有了,它的心里很难过,它觉得很冷,它准备寻找新的房子。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做了哪些努力,最后它找到了房子吗?

  B.逐图了解小蜗牛找新房子的经历,幼儿观察并表述自己的观点。

  小蜗牛找到了适合它的新房子吗?为什么?

  它找了什么样的新房子?它为什么觉得不适合它呢?

  (4)展示漂亮的蜗牛房,理解小男孩的心意。

  这是什么呢?你们觉得这座新房子小蜗牛会满意吗?为什么呢?

  你们猜猜这座新房子是谁送给小蜗牛的呢?

  展示最后一张幻灯片,了解小男孩为小蜗牛所做的努力。

  3.幼儿精心为小蜗牛做一座漂亮的新房子,体会帮助他人后快乐的心情。

  分组完成给小蜗牛设计新房子的任务。

  我们看到了小男孩为小蜗牛做的新房子,你们觉得漂亮吗?那我们也来帮小蜗牛设计一座漂亮的新房子吧!

  幼儿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在磁性黑板上。

  4.观察小蜗牛展板,体会小蜗牛找到新房子的快乐心情。

  小朋友,小蜗牛现在是什么表情呢?那你们的心情呢?那我们回教室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蜗牛》教案5

  设计意图:

  蜗牛是我们生活在城市中人们较少见的小动物。偶然间,带孩子们观察小菜园的青菜生长情况的时候,发现一只小蜗牛,正附着在一片菜叶上,孩子们顿时注意力全部投向这只初来咋到的小蜗牛。大家你挤我、我拥你地,向蜗牛问好起来。有的问:老师,蜗牛是从哪里来的?有的问:老师,蜗牛在做什么?见此景,我特意找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让孩子们充分认识蜗牛,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小班的孩子们刚过完入园过渡期,处于稳定生活和学习的状态。对于语言的讲述能力和简短的表达,比较胆怯和说不完整。因此,我选了《变色蜗牛》这样的简短故事,让幼儿在认识蜗牛的基础上,延伸一部分讲述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喜欢看图,学习表达句式:蜗牛吃了××(水果)变成××(颜色)蜗牛

  2、敢于主动大方地表达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观察过蜗牛2、物质准备:变色蜗牛PPT,蜗牛、水果图片若干,蜗牛涂色、水果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有位动物小客人来我们班哦,你们猜猜它是谁?名字有牛,背着重重壳,走路慢吞吞。我们和小蜗牛打个招呼吧!(小蜗牛你好!)

  2、知道吗?这只小蜗牛可厉害了,它有一个很神奇的本领。哎哎哎,小蜗牛,你这是要去哪呢?你还没告诉我你神奇的本领是什么呢?

  二、教师播放PPT,分段欣赏,感知其中的变化

  1、小蜗牛吃一片绿色叶子,变成绿色蜗牛师:咦,这是哪啊?谁来了?小蜗牛在草地上爬呀爬,爬着爬着,肚子饿了。它好想吃东西。突然,它看见了什么?(一片绿色的叶子)小蜗牛啊呜啊呜,几口就吃完了,呀!小蜗牛变成了绿蜗牛师小结:小蜗牛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绿蜗牛。

  3、小蜗牛吃了红苹果,变成红蜗牛师:小蜗牛继续往前爬呀爬呀。"哎呀!肚子又饿了!"小蜗牛又看见了什么?(一个红色的苹果)这下小蜗牛"啊呜啊呜"又吃光了。你们猜猜看,小蜗牛会变成什么颜色蜗牛?

  师小结:小蜗牛吃了一个红色的苹果,变成红蜗牛。

  4、小蜗牛吃了一个黄色的梨,变成黄蜗牛师:这只蜗牛还在继续的往前爬,爬了一会,肚子又饿了,这下它看见什么?(一个黄色的梨)它吃了这个黄色的梨,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师小结:小蜗牛吃了一个黄色的梨,变成黄蜗牛。

  5、引导幼儿通过紫颜色来联想物品师:这只蜗牛好像还没吃饱,它又吃了好多东西,结果变成了紫色蜗牛,你们说它是吃了什么东西变成紫色呢?

  师小结:原来小蜗牛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变成紫蜗牛。

  6、引导幼儿了解这是一只"变色蜗牛"师:刚才小蜗牛向我们展示它的神奇本领是什么?(会变色)是的,它是一只变色蜗牛。

  7、引导幼儿结合图片回顾蜗牛吃东西变色的经过师:谁刚才吃了什么东西,变成什么颜色?

  8、幼儿给蜗牛涂颜色,说说自己的蜗牛吃了什么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师:这只变色蜗牛还请了很多的伙伴来,魏老师在你们的座位上给它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水果,请你们试一试,你的蜗牛吃了什么水果,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去给后面的客人老师说说看。

  活动反思:

  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颜色鲜艳的图片给幼儿以感官上的刺激,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认真倾听故事的积极性。其次选择的故事内容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故事内容中的短句的重复有助于教育目标的落实。最后是每一个环节的展开与实施比较自然、紧凑,体现递进的关系,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蜗牛》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理解歌词内容。

  2、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3、通过歌唱活动,感受台湾民歌的独特韵味。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蜗牛与黄鹂鸟》的原唱音乐及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题。

  师:(出示蜗牛与黄鹂鸟)春天到了,瞧,门前的一棵葡萄树,嫩嫩绿绿地刚发芽,有一天,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来到了葡萄树下,这时候两只黄鹂鸟高高兴兴地也飞过来了停在了葡萄树上,但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就知道了!(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一段简短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蜗牛与黄鹂鸟的这段音乐。)

  二、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一次感受歌曲,并理解歌词内容。

  师:小蜗牛想爬到哪里去呢?它是怎样爬的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幼:葡萄树上,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的往山上爬(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蜗牛的动作)。

  师:这时候黄鹂鸟在干什么啊?它对蜗牛说了些什么呢?

  幼:哈哈地在笑蜗牛,葡萄成熟还早的.很,现在上来干什么(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学一学黄鹂鸟的动作)。

  师:蜗牛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幼:阿黄阿黄鹂儿不要笑,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同时引导幼儿唱一唱。

  三、聆听歌曲使幼儿第二次感受歌曲,借助图谱和动作进一步理解歌词并学念歌词。

  1、幼儿完整倾听歌曲一遍。教师用肢体动作完整表现歌曲,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曲。

  2、幼儿看图谱跟教师学念歌词。

  师:老师把这首歌曲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教师念歌词第一遍。

  幼儿跟着钢琴的伴奏看图谱有节奏的学念歌词第二遍(教师可引导幼儿用上动作)。

  幼儿分角色学念歌词。

  四、学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1、看图谱跟钢琴伴奏学唱歌曲第一遍。

  2、跟钢琴伴奏学唱歌曲第二遍并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3、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唱一遍。

  4、帮歌曲取个题目。“小朋友的表现太棒了,可是这首歌还没有题目,我们帮它取个题目吧!”

  五、延伸活动。

  蜗牛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外面找找蜗牛好吗!(听着音乐,有节奏地做蜗牛的律动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不足就在于准备不够充分,这一课时去完成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在教授新歌学唱的时候时间不够用,使得内容有所压缩,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矫正一些唱的不准的音节。在表演这一环节上,虽然这节课学生在表演的形式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老师没有参与其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指导的作用,还是不够的。

《蜗牛》教案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 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 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 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

  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

  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 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 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

  1、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在那里捉到的蜗牛,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 关注:学生捉蜗牛是否伤害蜗牛和其他动植物。

  3、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 组织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讨论纪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身体。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的身体结构特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 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

  3、 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4、 设计意图:认识蜗牛运动的特点:靠腹足运动,爬过的地方有粘液,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被注: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的运动最好结合起来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

  四、饲养蜗牛

  1、 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3、 关注:饲养过程中是否坚持观察、记录。

  4、 设计意图:在饲养过程中了解更多有关蜗牛的信息。

《蜗牛》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2、尝试饲养和照顾小蜗牛,体验其中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在植物园内散步时,和幼儿一起找找蜗牛,共同捕捉若干小蜗牛。

  2、与蜗牛有关的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看,是谁?(出示实物蜗牛)我们跟蜗牛打个招呼吧!

  二、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一)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初步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用你的小眼睛仔细看看,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特征,并且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如:蜗牛有一个大壳壳;蜗牛有两对触角等。教师积极肯定幼儿的观察与讲述。

  2、播放视频《蜗牛》,进一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看完了一段有关蜗牛的视频,你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

  追问:蜗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时会有什么东西?

  师幼共同小结:蜗牛有两对触角,大触角上有一黑点就是它的眼睛;身体是软软的,用腹足前进,会留下粘液;背上有一个硬壳。

  3、拓展小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看图说说,探讨一些蜗牛的其他秘密,如:蜗牛的嘴巴里有上百颗牙齿等。

  (二)了解蜗牛的饮食习惯

  1、大胆猜疑,激发兴趣

  提问:蜗牛喜欢吃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的猜测、讲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2、在操作中发现蜗牛喜欢吃什么

  要求:每组提供四只实物蜗牛,请小朋友选择你觉得蜗牛可能会喜欢吃的四种食物喂蜗牛,看看蜗牛喜欢吃什么,并且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及时的帮助。

  集中交流:通过喂蜗牛,你发现蜗牛喜欢吃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进行大胆的讲述、交流。

  3、进一步了解蜗牛蜗牛的饮食习惯。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蜗牛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在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蜗牛的饮食习惯,并进行小结。

  三、尝试饲养和照顾蜗牛

  1、师:我们请蜗牛住在我们教室,好不好?我们可以怎么照顾蜗牛呢?

  引导幼儿在之前的经验基础上积极讲述、交流。

  2、结合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以分组的形式饲养、照顾蜗牛,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反思:

  蜗牛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生动、可爱,很受幼儿喜欢,因此在这个科学活动《蜗牛吃什么》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下面让我结合本活动来说说我对课堂调控的运用。

  对教学活动的调控

  对教学活动的调控包括教师对学生、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及协调相互关系的调控,具体策略如下:

  1、教学的前馈控制策略

  教学的前馈控制是指在幼儿的学习产生偏差之前,教师根据同类教学信息的反馈与矫正所形成的经验,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防范错误的发生。

  如:播放视频《蜗牛》,进一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中,我提问:“看完了视频,你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考虑到幼儿可能会重复之前的回答,或者一时回答不出来,学习产生偏差之前,我将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追问:“蜗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时会有什么东西?”提前采取控制策略,防范错误的发生。

  2、教学的多边互动策略

  多边互动,即“多边活动论”,是指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论,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师师诸动态因素间的多边互动,以利于开展与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

  活动中,我采用了师幼、幼幼的多边互动策略。

  3、反馈控制策略

  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如幼儿大胆猜测蜗牛喜欢吃青菜、毛豆、苹果等时,我会积极肯定幼儿的猜测讲述,反馈:“有可能”、“我也觉得蜗牛会喜欢吃青菜”等。当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涨时,我会通过肢体语言的提示,矫正幼儿不能安静倾听的情况,引导幼儿静下来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甚至对个别幼儿我会去摸摸他的头暗示他认真听。

  自我调控

  工作四年,我深有体会如果自我没有调控好,整个活动的氛围都会随之走样。因此,在活动中,我做到放松自己,把目标记在心里,把活动内容记在心里,不生搬硬套,调控好每个教学环节,争取让每位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对于认知方式和策略的自我调控,我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尤其当我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时,或许我可以尝试运用假设、例证、反抛、联想等策略,真正让师生互动起来,难题不应该是教师的难题,而是应该教师启发幼儿尝试、探究、解决的问题,使难题不再难。

《蜗牛》教案9

  活动目标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1、图片-蜗牛

  2、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蜗牛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

  让幼儿知道,蜗牛的`头上有两根细细的脚,叫触角。

  (3)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告诉幼儿蜗牛的眼睛就长在触角上。

  (4)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2、让幼儿自由讨论:蜗牛有没有脚教师讲解,蜗牛有脚的,你知道为什么看不到蜗牛的脚吗?

  二、观察蜗牛的脚

  教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

  三、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1、蜗牛爬行。你们知道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教师: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

  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

  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2、交流蜗牛的生活习性(1)在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看到蜗牛?

  (2)最近你看到过蜗牛吗?为什么?

  交流后让幼儿知道,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

  四、探索知识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蜗牛》教案10

  教材分析

  《蜗牛的奖杯》是《实验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图中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多音字。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教学准备

  1、与教材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2、蜗牛飞行图和蜗牛爬行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试一试你能猜得出来吗?名字叫作牛,不能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学生猜出后教师相机板书:蜗牛。

  2、(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蜗牛爬行图)谁来介绍一下蜗牛?

  3、师设悬念:其实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它是什么样子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蜗牛飞行图)

  看,多可爱的小蜗牛。它有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5、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如果你就是这只能自由飞行的蜗牛,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心情读出来。突出有力、自由。

  6、同学们,读到这里,看着这两幅图,你有什么疑问吗?读了《蜗牛的奖杯》这篇课文,相信你能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的奖杯)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材,应敢于进行大胆的处理,以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读、听,纠正读错的地方。

  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4、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喜欢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读得对不对。

  5、默读:想想刚才提出的问题读懂了吗?

  6、交流:蜗牛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奖杯,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别人夺了去,晚上睡都睡在奖杯里,天长日久,蜗牛就变成现在这样了。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我要知道,因此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认真、高效率的。同时,唯有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过渡:蜗牛的硬壳原来是奖杯变的呀!让我们一齐好好读读故事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一)学习二自然段

  1、指名读二自然段、齐读。

  2、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多媒体显示比赛场面)蜗牛都甩下了谁?后面还会有谁?所有这些对手都被蜗牛甩得很远,这就是------遥遥领先。(多媒体出示词语遥遥领先)因此,它捧走了冠军奖杯,成了飞行冠军。(在蜗牛飞行图下面板书:飞行冠军)

  3、如果你观看了当时的比赛,你不想夸夸这位冠军吗?你会怎么夸它?

  4、指导第二自然段:把你对它的夸奖赞美读出来吧。指名读,评价。

  [凭借媒体的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加深体会。]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如果你是这只蜗牛,你手捧着金灿灿的奖杯,听着人们对你的夸奖、赞美,你会怎么想呢?是呀,此时这只蜗牛手捧奖杯,它有兴奋、有得意、有自豪。从此它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3、指明读这一段:认真听,你又知道了哪些刚才你不知道的?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4、引导学生读句子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理解惟恐。它就怕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它遇到别人,会对别人说些什么?现在你就是这只蜗牛,你背着金灿灿的大奖杯,会对别人说些什么?谁来表演?哪只蜗牛还想说?同学们,听了蜗牛的话,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蜗牛?。谁再来读这段话?(出示句子: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

  5、它白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到了晚上呢?(出示句子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指名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理解生怕。该怎样读这句话?指名读,评价。

  6、蜗牛成天背着奖杯,它还能飞吗?为什么?指名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创设情境,进行角色间的换位、移情体验,让学生在演、说、读中体味蜗牛的心情,更好地把握其形象。]

  (三)、学习第四段。

  1、蜗牛飞不动了,不止如此,更糟糕的事还在后面呢。你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看看能知道些什么。

  2、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出示爬行的蜗牛图,相机指导理解退化、勉强的意思。蜗牛的翅膀为什么退化了?

  3、将蜗牛的两幅图进行对照:现在蜗牛的心情是怎样的?把它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四、回归整体渗透教育。

  1、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蜗牛原来是了不起的飞行冠军,现在却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是什么原因使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请你把课文再读一遍,相信你会理解得更深,回答得更好。

  2、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师总结:是呀,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得到奖状,得到奖品,也可能会得到奖杯,但是千万不能骄傲,不能像这只蜗牛一样让奖杯阻碍了自己前进。而应该让它成为激励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让学生借教育别人而进行自我教育,逐步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布置作业:

  这么好的故事,你想不想讲给别人听?想不想把它表演出来?你可以讲给别人听,可以找你的伙伴合作表演,还可以邀请老师观看。

  点评:

  本文的教学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寓言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切忌教师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本教学设计注重了引导学生从词语表达的准确、鲜明去体会、感悟寓意。如通过对得意洋洋、成天、惟恐、生怕等词语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复品读,在学生脑海里形成了蜗牛得奖后所作所为的表象,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味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道理。此外,教师还注意了角色的转换和情境的创设,像你现在就是这只能自由飞翔的蜗牛,你的心情怎样?、你就是这只获奖的蜗牛,你心里怎么想?你碰到别人会怎么说?表演出来等,让学生进入角色,更好地体会蜗牛当时的心态,进而体会课文的寓意。

《蜗牛》教案11

  教材分析: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民族特色浓郁的台湾叙事歌曲。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深受儿童的喜爱。歌曲节奏跳跃,生动的刻画了蜗牛与黄鹂鸟的形象与心态,可以借助故事教唱,以音乐表演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及歌曲中的乐理知识。

  (2)从音乐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教育。

  (3)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准备:

  电子琴、黄鹂鸟和蜗牛的头饰、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地拍打节奏。

  2、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策略:

  1、以故事导入。

  2、分配角色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情感交流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首先是给学生讲蜗牛和黄鹂的故事,之后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随音乐摇摇身体、摆摆头,模仿蜗牛和黄鹂鸟的动作做律动。

  学生跟音乐做律动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感知了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三、学唱歌曲

  1、首先节奏练习,X X XX XX︱XX X︱。

  2、其次是教唱歌曲。利用多媒体课件,主要运用听唱法来完成歌曲学唱。

  之后跟琴练唱,发现问题重点练习。

  并提出演唱要求(跳跃欢快有弹性)

  学生练唱,掌握演唱要求

  1、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教学生准确演唱歌曲四、分角色表演为歌曲创编动作,分析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学生创编动作并分角色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从中体会乐趣。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说说你能从蜗牛和黄鹂鸟身上分别学到一些什么最后整节课在《蜗牛与黄鹂鸟》歌曲声中愉快地结束。

  思考并发言让学生分析和辨别黄鹂鸟身上存在的缺点我们不应该学习,我们要学习蜗牛身上那种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板书设计X X XX XX︱XX X︱

《蜗牛》教案12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感知理解歌曲中的角色,知道蜗牛的特性。

  2.学习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3.体会歌曲所表情的诙谐幽默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 、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

  ——老师这有一个小谜语让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小动物行得慢,背着房子它在里面住。是什么动物?

  ——它有什么特点?

  ——让我们一起学学蜗牛爬的样子。

  二、基本部分

  1.听一听第一部分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关于蜗牛的`故事,讲述第一部分。(出示图片)

  ——你听到故事里说了些什么呢?,那猜猜看,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相互讨论,回答。

  2.听一听,第二部分。

  教师继续故事(第2段)(出示图片)

  ——小蜗牛又遇见了谁?小黄鹂看见蜗牛往上爬,他说了些什么呢?

  3.教师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并提问。

  ——这故事好玩吗?

  ——蜗牛对嘲笑他的黄鹂鸟说了什么话?

  教师小结:

  小蜗牛不怕艰难,虽然他爬的很慢,但是他知道早早做准备,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只要努力了,目标一定会实现。

  3.听一听

  ——这个故事已经变成一首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教师范唱歌曲。

  ——你们发现这歌曲和我们平时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说出不一样。那我们一起来唱唱看呢?

  4.幼儿看图学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幼儿歌曲表演

  活动延伸

  故事创编

  ——想想,小蜗牛爬到葡萄藤上面的时候,葡萄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你回家续编故事,让爸爸妈妈帮助你记录,带来和小伙伴分享你续编的故事。

《蜗牛》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颜色大胆联想,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会说短句:小蜗牛吃了×××,变成了×蜗牛。

  3.愿意参与交流,体验故事情节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蜗牛以及绿色、黄色和红色小蜗牛的图片,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蜗牛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这是谁呀?

  2.初步理解故事,感知其中的色彩。

  (1)师:今天天气真好,小蜗牛打算出门去散步。小蜗牛爬着爬着,有点饿了,就去找吃的。

  (2)出示一只绿蜗牛。师:咦,小蜗牛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绿蜗牛了?

  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如绿青菜、绿黄瓜等。

  师:真有趣,原来他是一只会变色的蜗牛。

  (3)出示一只黄蜗牛。师:小蜗牛继续往前爬呀爬呀。咦,小蜗牛又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黄蜗牛了?

  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如黄香蕉、黄梨子等。

  (4)师:请你们猜一猜,小蜗牛还会吃什么颜色的好东西呢?

  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学说短句:小蜗牛吃了×××,变成了×蜗牛。

  (5)出示一只红色蜗牛。师: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到底吃了什么颜色的好东西。

  师:原来,小蜗牛吃了红草莓,变成了红蜗牛。

  3.完整欣赏故事,体验情节变化的乐趣。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和教师、同伴一起自由讲述故事。

  4.游戏“会变色的小蜗牛”。

  (1)教师出示卡片,交待游戏玩法。

  师:我这儿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请你们每人选一张卡片,先看一看卡片上的好东西是什么颜色的,再说一说“小蜗牛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例如:小蜗牛吃了紫葡萄,变成了紫蜗牛。

  (2)幼儿结伴讲述,练习完整说短句。

  师: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好朋友吧!看谁说得最好听。

  (3)幼儿将手中的卡片送给蜗牛。

  师:我们一起把好吃的东西送给小蜗牛吧!你手中卡片上好吃的东西是什么颜色就送给什么颜色的蜗牛。红草莓送给什么颜色的蜗牛?那黄香蕉呢……

  活动延伸

  将各种图片投放到语言角供幼儿游戏。

  附故事

  变色的蜗牛

  今天天气真好,一只小蜗牛打算出门去散步。他爬呀爬呀,爬到了一片绿草地。“哎呀!肚子有点饿了!”小蜗牛想:要是能吃棵绿青菜就好了!这时真的有棵绿青菜跳到他面前,小蜗牛“啊呜啊呜”几口就把绿青菜吞下了肚。呀!小蜗牛变成了一只绿蜗牛!小蜗牛继续往前爬呀爬呀。“哎呀!肚子又饿了!”小蜗牛想:要是能吃个黄梨子就好了!这时真的有个黄梨子跳到了他的面前,小蜗牛“啊呜啊呜”几口就把黄梨子吞下了肚。呀!小蜗牛变成了一只黄蜗牛!小蜗牛继续往前爬呀爬呀。“哎呀!肚子又饿了!”小蜗牛想:要是能吃个红草莓就好了!这时真的有个红草莓跳到了他面前,小蜗牛“啊呜啊呜”几口把红草莓吞下了肚。呀!小蜗牛变成了一只红蜗牛!这次小蜗牛终于吃饱了,又可以继续往前爬了。

《蜗牛》教案14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8个字的书写。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2、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文让学生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要不怕困难,朝着目标努力,才能成功。

  重难点、关键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有了美好的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4、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

  1、(出示蜗牛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以下蜗牛吗?

  2、大家说得真好,可是你知道吗?小蜗牛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呢,它的故事就在我们的语文书里。(板书课题:蜗牛搬家)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3、要想了解蜗牛的这段经历,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就快读读课文吧。瞧,这是三颗金光闪闪的星星,想得到吗?这可不容易!只有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才行呢!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三颗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争夺第一颗星开始!

  (1)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圆圈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出示字词。

  woquanqingting

  蜗牛蜷曲蜻蜓

  tanglangbengque

  螳螂甭提喜鹊

  youyuyanhama

  忧郁燕子蛤蟆

  qiunen

  小山丘细皮嫩肉

  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乡得到第一颗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指名读字词,同学相互正音。注意蜻、蜓、螳、甭是后鼻音;燕子蛤蟆中,子和蟆在词中都读轻声。

  ②去掉拼音读词。

  ③齐读生字词。

  (3)小结:小朋友们多不简单哪!只一会儿工夫,就顺利地得到了第一颗星,夸夸自己吧!

  2、现在我们要乘胜去争取第二颗星。

  (1)请小朋友们再来自由轻声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表上序号。

  (2)指名汇报读的结果。

  (3)大家真不简单,这么多的长句子都读通顺了。你瞧,第二颗星也来表扬我们了!

  3、一鼓作气争取第三颗星。

  (1)请小朋友再来轻声读课文,要把它读流利。

  (2)通过小组复赛、同学互相挑战等不同的形式把课文读流利。

  (3)小朋友们多了不起,通过努力拥有了三颗金灿灿的星星,真是学习的小主人!

  4、质疑解释。

  (1)小朋友们,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2)小组合作解疑。

  三、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1、蜗牛愿意搬家吗?为什么?

  2、从哪些词句看出蜗牛愿意搬家?

  3、蜗牛很想搬家,但最后为什么没有搬成?

  4、创设情境,揭示寓意。

  (1)创设情境:蜗牛非常想搬家,但没有搬成,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续编故事。蜗牛的家后来搬成了吗?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巩固会认字读音。

  二、记忆字形。

  1、你有哪些好办法记住本课的会认字?

  2、独立思考识记。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巩固要写的8个字的读音、字形。

  2、知道书写。

  (1)自主观察8个字的特点。

  (2)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全班交流。

  (3)范写死丘两个字。

  (4)学生临写。

  (5)知道评议。

  (6)再次练写。

  四、板书设计

《蜗牛》教案15

  活动目标

  1.会用搓条法和盘粘法有创意的制作小蜗牛。

  2.制作时态度认真、做工精细、有自己的特色,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

  会用搓条法和盘粘法制作小蜗牛。

  教学难点:

  制作时态度认真、做工精细、有自己的特色,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准备材料:

  陶泥、泥工刀、牙签、树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说它是头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屋子走。)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泥条盘筑“小蜗牛”。

  (二)观察讨论

  1.展示作品,你们认真观察一下,蜗牛的身体包括哪几部分呢?

  幼儿回答:壳、身体、触角、眼睛。

  2.每个组桌面上的盒子里都有一只小蜗牛,快拿出来仔细看看,想想这些蜗牛的壳、身体、触角、眼睛分别是怎么做的?又是如何组装在一起的?想好后在组内讨论并试做一下。

  壳:搓好泥条,把泥条盘卷起来,粘接牢。

  身体:与蜗牛壳相等粗细的泥条,粘接在壳下。

  触角:做两根等长的细一些的泥条,泥条的一头盘卷一圈半至两圈成触角状,分别粘在头的两侧。

  眼睛:揉成相等大的泥球,粘在刚才粘触角的位置。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盘粘法,这就是盘粘法。

  想好后与组内的其他同学交流并试做。

  学生观察、讨论、制做,教师组织。

  (三)自由创造

  1.刚才小朋友们自己研究了小蜗牛的制做方法,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小蜗牛,你们想不想看看?

  2.看到这么多的小蜗牛,它们的形状不同、姿态各异,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制做出有自己创意的小蜗牛呢?

  3.提出制作要求:

  (1)边听音乐边制作,音乐结束后,面向老师坐好。

  (2)正确使用搓条法和盘粘法进行小蜗牛的制作。搓条均匀、盘粘牢固。

  (3)要有自己的创意。

  (四)激励评价

  1.同学们的`小蜗牛也已经做好了,各小组的同学互相看看你们的小蜗牛,把你们组做工精细又有创意的小蜗牛介绍给大家。

  2.看到你们经过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制作出这么棒的小蜗牛,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些小蜗牛多么可爱呀!生活中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要伤害它们。

【《蜗牛》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蜗牛的小学作文11-22

小蜗牛教学设计04-11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反思04-13

【精选】小蜗牛教学设计15篇09-19

像蜗牛一样生活作文800字07-28

《极速蜗牛》观后感08-21

教案06-23

《花篮》教案09-06

太阳的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