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留侯论》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侯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留侯论》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留侯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理解苏轼对于“忍”的深刻阐释。
2.引导学生欣赏苏轼独特的散文风格,体会其论证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多角度思考。
教学重点
1.深入剖析《留侯论》的主要观点,理解苏轼对张良的评价和对其“忍”的阐释。
2.欣赏苏轼的散文艺术,学习其论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忍”的'内涵,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应用。
教学准备
《留侯论》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课堂讨论问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留侯论》的历史背景和张良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新课内容讲解
1.引导学生阅读《留侯论》原文,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讲解苏轼对于张良的评价和对其“忍”的阐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忍”的内涵和价值。
3.分析苏轼的论证方法和技巧,欣赏其散文的艺术特色。
三、深入探讨
1.提出课堂讨论问题,如:“你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忍’?”“在现代社会中,‘忍’有何价值和应用?”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总结归纳
1. 总结《留侯论》的主要观点和苏轼的论证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2.归纳“忍”的内涵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一智慧。
五、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课后再次阅读《留侯论》,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2.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留侯论》的读后感或评论文章,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深入探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留侯论》的主要观点和苏轼的论证方法,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忍”的内涵和价值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留侯论》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留侯论》的内容和主旨,掌握文章的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和词类活用的现象。
2.体会苏轼史论散文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风格特色,欣赏其文采,强化对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提高文言阅读的水平。
3.通过对张良心灵成长历程的阅读,感受“以忍易怒”“以静易躁”的人格力量,并联系生活实际,关照自己的人生之路。
4.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析《留侯论》的文学特点和语言表达方法。
2.理解《留侯论》的深层含义和真实写照。
三、教学难点
掌握《留侯论》中富有智慧的观点和深刻的洞察力。
四、教学方法
诵读体会、自主学习、点拨引导、研讨探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语:通过引用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对张良的评价,引出对苏轼《留侯论》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苏轼是如何看待张良的。
2.题解:对《留侯论》进行释题,介绍文章背景和相关历史人物。
3.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标注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文章大意。
4.点拨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
第二课时
1.研讨探究:学生分组讨论《留侯论》的文学特点、语言表达方法以及深层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同交流。
3.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一步强化对《留侯论》的理解和欣赏。
七、作业布置
1.背诵《留侯论》中的重点段落。
2.撰写一篇关于《留侯论》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留侯论》的内容和主旨,欣赏苏轼的文采和风格特色,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留侯论》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留侯论》的主旨,掌握苏轼如何通过历史人物张良的生平事迹,阐述其独特的政治见解和人格理想。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学习苏轼的文学技巧和论述风格。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加深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留侯论》的主旨和深层含义,探讨苏轼对张良的独到见解。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掌握苏轼的文学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苏轼通过张良的生平事迹所阐述的政治见解和人格理想,以及这些见解和理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张良的生平事迹和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引出苏轼的'《留侯论》。
二、学生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留侯论》,标注不理解的词句,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三、交流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对《留侯论》的理解和感受,探讨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探讨苏轼对张良的评价和见解。
四、教师讲解
1.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解释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和难点问题。
2.讲解苏轼的文学技巧和论述风格,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文学价值。
第二课时
一、深入探讨
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留侯论》中的政治见解和人格理想,探讨这些见解和理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2.分析苏轼如何通过张良的生平事迹,阐述其政治主张和人生追求。
二、拓展阅读
提供与《留侯论》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如其他对张良评价的文献或苏轼的其他史论散文,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背景。
三、总结与作业布置
1.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留侯论》的主旨和文学价值。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留侯论》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留侯论》的主旨和深层含义,掌握苏轼的文学技巧和论述风格,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和人生问题。
《留侯论》教案4
设计指导思想
文言文教学最难的地方在于对“言”和“文”的处理。无疑,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言”,但在如何重视“言”上,各人的理解很不一样。很多人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梳理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上,以为这样才是重视“言”。自然,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需要我们把它们明确地“分离”出来,但除了这种“分离”,我们能否搞一点整体性的把握,搞一点信息筛选?事实上,信息筛选、整体把握,是驾着飞机在文本上作低空盘旋,是对“言”的充分尊重和照顾。本着这一思想,我在梳理本文(苏教版选修课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第四课)字词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进而比较不同的文本,让“言”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视野。有了这种对“言”的充分重视,现代文教学的一些方法自然就能合理地使用起来,就能做到“言”、“文”结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立意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学习苏轼的治学精神。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主次分明的写作特色。
3、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学习本文立意新颖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
2、难点:比较不同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过提问,解决文中字词
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提问、共同解决字词问题,同时教者也可以在自由提问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补充。提问与补充,估计更多地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教者最好能心中有数。
1、实词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见:通“现”,表现,显露)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折:使……受摧折,使动用法)
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下:居于……之下,谦逊地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
臣妾于吴者(臣妾: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
忍小忿而就大谋(就:成就,完成)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王: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全:成全)
2、虚词
匹夫见辱(见:被)
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卒:通“猝”,突然)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安:怎么)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方:正)
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特:只)
句践之困于会稽(之: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乃:竟)
3、一词多义)
过:必有过人之节(超过,超越)/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错)
怪:其事甚怪(奇怪)/油然而不怪者(以为……怪异,意动用法)
其:非子房其谁全之?(语气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语气副词,表示揣测,相当于“大概”)
所以:所以微见其意者(用以……的方式)/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的'原因)
二、熟悉文本,感知不同观点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本文集中论述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作者的立论,是建立在驳论的前提和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对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经有流行的看法——得益于圯上老人所授的奇书《太公兵法》。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在文本之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人的对话。在补充《留侯世家》的记载之前,应该让学生首先接触文本,跟文本对话,通过推理与想象,了解张良成功原因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讨论:本文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
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读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三、比较阅读,了解治学精神
在前面比较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苏轼文章立意的新颖性,可以通过投影,把《留侯世家》里的相关文字提供给学生。引用如下: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曰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讨论:《留侯世家》和《留侯论》二文,除了对于张良成功原因的说法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点?
明确: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
归纳:刚才讨论出来的两个不同点,加上前面观点的不同点,这三个不同点在苏轼的文章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敢于怀疑,一翻旧案,自抒新见,这样治学精神和思维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梳理材料,归纳对比特点
提问:刚才发生在张良身上的这件事,根据课本第2段开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字眼来概括它,这就是“受”,即受兵书。那么,除此之外,本文还写了张良的几件事?你能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加以概括吗?
明确: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这“一击”用课本的注释来说,就是指“张良曾与力士用铁锤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一事,这样可用“击秦帝”三字来概括。还有一件事是“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这可用“教高祖”三字来概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
提问:这三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都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正反对比,观点显得鲜明、有说服力。
提问:本文还提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还提到伊尹、太公,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刘邦。
提问:他们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伊尹、太公是从正面,荆轲、聂政是从反面,郑伯、勾践是从正面,项羽是从反面,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
五、解读题目,学习史论写法
提问:本文题目是否可以换成“忍论”或“论忍”?
明确:不能,因为本文属于史论,是由史书上有关张良的荒谬说法引发思考的,而作者所引用的主要也是张良的事例。“留侯论”这一题目表明了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这说明,史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写作时应该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提问:如果以“忍论”或“论忍”为题,最好怎么处理张良的事例?
明确:对张良的理性分析少一点,对前人关于张良奇遇的荒谬说法不提或尽量少提,对张良的三件事进行集中论述。
六、适当迁移,进行思维训练三槐居语文论坛!
1、苏轼的观点,是针对前人对张良成功的荒谬说法而树立的,自有其合理之处,可是一旦离开了这种针对性,去泛泛而谈“忍小忿而就大谋”,无疑在事理上是有漏洞的,因为当忍则忍,不当忍则不能忍。
讨论:是不是一切情况下都要“忍”?
明确:假如是敌我之间,假如是邪恶与正义之间的交战,假如问题已涉及到人格、国格、民族尊严,假如一位国家一级飞行员已然倒在歹徒的刀下,假如一位同胞姐妹正在光天化日之下遭禽兽蹂躏,假如某位恶霸已然仗势凌法、为霸一方,假如敌寇的铁蹄已然踏上母亲的国土……假如这个时候,你还是一味地隐忍,一味地退让,那可就无异于犯罪了。真若如此,天理何在?正义何在?因此,当忍之时自当谦忍退让;不当忍时,自当拍案而起,挺身而出!这就是“忍”之辩证法。
2、《留侯论》为苏轼著名的翻案文章,内容创新是其特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有一些“想当然”的共识,但我们不见得同意的事情?比如植物会“向光”生长,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植物“怕光”,故两边生长速率不一,造成植物有不同的生长情况。又如“沉默是金”、“谦受益、满招损”是否为必然的结论?
《留侯论》教案5
【写作背景】
《高祖本纪》中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张良,字子房,与萧何、韩信并为汉初三杰,是刘邦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屡建功业,为辅佐刘邦得天下之大功臣。
子房本为韩人,当秦灭韩之时,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铁椎狙击秦始皇,事败不成,乃匿名逃亡。后楚汉相争时,子房运筹帷幄,辅佐汉高祖打败项羽,事成不居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说:“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并让张良选择3万户作为封地。张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见面时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自请封于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散文。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张良圯上受书以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受书老人教“忍”,二是留侯辅佐刘邦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论,是进献给皇帝以应试求官的。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向皇帝和考官显示了其非凡的才华。
【补充史实】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
阴事中。(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重点词句】
一、注音。
1、卒(猝)cù然临之
2、刀锯鼎镬huò
3、虽有贲bēn育
4、倨jù傲鲜xiǎn腆tiǎn
5、肉袒tǎn
6、圯yí上老人
二、重点词翻译:
1、必有过人之节(节操)
2、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
4、所以微见(现)其意者(表现)
5、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
6、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
7、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
8、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谦逊的对待))
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
11、三年而不倦(厌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弱)(挫伤)
13、非有平生之素(旧交情)
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志向气度)
三、词类活用:
1、臣妾于吴者(n—v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四、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五、重点句翻译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的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因此采用傲慢武力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如过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
【课文分析】
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作者所谈论的中心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突出这一中心的?(匹夫之勇和大勇者的不同表现对比,表明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为能忍)
2、从第二段文字出发,分析圯上老人出现的用意是什么?
(抓重点句:且其意不在书)
简说有关张良的传说,指出第二节为破典引事,从而证明作者的独辟蹊径。
3、读第三节,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研讨重点语句“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之计谋,以侥幸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明确:首先要有杰出的才能,其次要有过人的气度。(突出了作者对“贤而能忍的重视”)补充引导:张良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补充说明,张良只具其一,未具其二,是以老人教之。
从而得出一个观点,忍小忿而就大谋
4、分析课文第四、第五节:
问题:A、疏通两个人物事例中的文字。并用“活国/复国”加以概括
B、研讨:结合上文“太公、伊尹”和下文中的“高祖、项羽”,说说论及这些人物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正衬和反衬,有力地证明了能忍则成大事,不忍则坏大事的道理)
5、研讨:太史公的猜测之误,对表现张良以及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张良名显天下,不是因为魁梧奇伟,而在于贤而能忍并成就了大业。再一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理解文章内容】
1、读完文章,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他的生平和功业,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
侯的哪些经历吗?
寻人刺杀秦王受书圯上老人(辅佐高祖取胜)说汉王忍韩信
2、纵观这三件事,我们看到了张良精神成长的过程,由此苏轼创造性概括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的?
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论题“忍”字,然后作者先说黄石以“忍”教张良,次证以郑伯和勾践的“能忍”而胜,又以刘邦受张良指教“能忍”而胜再证,反复申论,说明“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
3、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指出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
(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
(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策,辅佐刘邦得天下。
小结: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以“忍”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体会文章特色】
1、总冒开头,一字立骨
2、选材典型,翻出新意
3、对比衬托,烘云托月
4、结构严密,文笔曲折
【布置作业】
你同意作者评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吗?简要说说自己的看法。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小忿”和“大谋”的理解。
一、熟悉文本,感知不同观点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本文集中论述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但作者的立论,是建立在驳论的前提和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对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经有流行的看法——得益于圯上老人所授的奇书《太公兵法》。在文本之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人的对话。
讨论:本文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明确: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二、比较阅读,了解治学精神
《留侯世家》里的相关文字: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常习诵读之。(见“补充史实”第二段)
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讨论:《留侯世家》和《留侯论》二文,除了对于张良成功原因的说法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点?
明确:圯上老人为谁?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
归纳:刚才讨论出来的两个不同点,加上前面观点的不同点,这三个不同点在苏轼的文章里都有体现。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三、梳理材料,归纳对比特点
1、提问:刚才发生在张良身上的这件事,根据课本第2段开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字眼来概括它,这就是“受”,即受兵书。那么,除此之外,本文还写了张良的几件事?你能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加以概括吗?
明确: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这“一击”用课本的注释来说,就是指“张良曾与力士用铁锤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一事,这样可用“击秦帝”三字来概括。还有一件事是“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这可用“教高祖”三字来概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
2、提问:这三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都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正反对比,观点显得鲜明、有说服力。
3、提问:本文还提到了哪些人物?
明确:还提到伊尹、太公,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刘邦。
4、提问:他们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明确:伊尹、太公是从正面,荆轲、聂政是从反面,郑伯、勾践是从正面,项羽是从反面,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
《留侯论》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留侯论》的内容与主旨,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体会苏轼史论散文的风格特色,欣赏其独特的文采和论证方法。
3.学习苏轼的创造精神和治学态度,培养批判思维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留侯论》的文学特点和语言表达方法,理解其深层含义和真实写照。
2.把握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的论述思路,理解作者“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
教学难点
掌握《留侯论》中富有智慧的观点和深刻的洞察力,理解并体会“忍”之真意。
教学准备
苏轼生平简介、《留侯论》原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出《留侯论》的创作背景。
2.简要介绍张良的生平事迹,为理解文章内容作铺垫。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主旨。
三、深入分析
1.分析文章以“忍”字贯穿全篇的论述思路,逐层剖析作者对张良“忍”的'解读。
2.体会苏轼史论散文的风格特色,学习其广征经史、破除陈见、别出新意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忍”的内涵,思考“忍”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
四、鉴赏品读
1.欣赏文章的语言表达,体会苏轼的文采和修辞技巧。
2.挑选文章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读和背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忍”的精神。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苏轼和《留侯论》的相关资料。
六、课堂总结
1. 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回顾文章主旨和风格特色。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留侯论》的读后感或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较好地理解《留侯论》的内容和主旨,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通过对苏轼史论散文风格特色的学习和欣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也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留侯论》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理解: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留侯论》的主要内容,理解苏轼如何通过论述张良来表达其历史观和人生观。
2.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会分析历史人物的品质与智慧,提升对历史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学习张良的智慧和忍耐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留侯论》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2.分析苏轼对张良的评价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难点
体会苏轼在《留侯论》中表达的独特见解,以及这些见解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文本细读法、启发式教学。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张良的传奇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为学习《留侯论》做好情感铺垫。
2.介绍作者与背景: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以及《留侯论》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3.初步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标出不懂的词句,教师进行初步讲解,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4.整体感知: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苏轼论述张良的主要观点。
第二课时
1.深入分析:重点讲解苏轼对张良的评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忍小忿而就大谋”的道理,以及这一道理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留侯论》中的精彩之处,如语言表达、论证逻辑等,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3.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借鉴张良的智慧和忍耐力,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4.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强调学习《留侯论》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作业布置
1.背诵《留侯论》中的经典段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撰写一篇关于《留侯论》的学习心得,谈谈自己对张良和苏轼的认识,以及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启发。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留侯论》的内容和主旨,学习苏轼的文学风格和论述方式,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留侯论》教案8
教学目标
1.理解《留侯论》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并了解苏轼如何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张良的生平来阐述其政治主张和人格理想。
2.学习和分析《留侯论》中的文学特色和论证技巧,欣赏苏轼的文采和论述风格。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深入解读《留侯论》的主旨和深层含义,理解苏轼对张良的评价和对其人格魅力的揭示。
2.分析苏轼的论证方法和文学技巧,如如何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人格理想,并探讨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准备
1. 《留侯论》全文及注释。
2.相关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
3.苏轼的其他作品及文学评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张良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苏轼的文学成就和背景,引出《留侯论》的主题和写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与理解
1.学生自主阅读《留侯论》,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引导学生标注不理解的词句,通过小组讨论或教师讲解的方式解决疑难。
三、深入解读与分析
1.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探讨苏轼如何通过张良的生平事迹来阐述其政治主张和人格理想。
2.讨论苏轼的论证方法和文学技巧,如如何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引导学生欣赏苏轼的.文采和论述风格,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四、拓展与讨论
1.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人格理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2.讨论学生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如何借鉴张良和苏轼的智慧和勇气。
五、总结与作业布置
1.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留侯论》的主旨和文学价值。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或分析文章,表达对《留侯论》的理解和看法。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总结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学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维方面的表现,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提升。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留侯论》的基本内容和主旨,掌握苏轼的文学技巧和论述风格,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激发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
【《留侯论》教案】相关文章:
论教学反思11-12
大学生留部申请书04-12
教案06-23
中班教案07-23
小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08-11
【精选】中班教案08-14
手工教案07-04
大班教案08-09
跳绳的教案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