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1
设计背景
那天不轻易地发现有个小朋友手中拿着撕成两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币,我问他去哪得,他说某某小朋友说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捡来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难道对钱没有概念吗?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
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
一、了解人民币
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
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
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
3、……
延伸活动
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2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面值。
2. 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 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2.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动画片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观看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小朋友,你们在动画片里看到了什么?
你们想买漂亮的短裙吗?
用什么才能买到这些东西吗?
2.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
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展开
课件演示:人民币
1. 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2. 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
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请幼儿观察: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面值的`颜色,图案,大小的不同。
3.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
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4.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三、结束
1、再次播放课件,供幼儿比较,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4、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5、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告诉大家:我带来的是几元钱?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货币的面值,让幼儿认一认。
◎观察钱币,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2、小组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钱币有什么用?用钱可以做什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币值的人民币?
3、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带了多少钱?
◎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远足活动,为远足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只有10元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在10元的范围内购物。
◎幼儿相互讨论,作出打算。
◎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4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难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www."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徽)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实物投影仪。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1、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2、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3、认识钱币的面值
(1)观察硬币的不同
请幼儿观察1元、5角、……的硬币,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2)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硬币。
(3)认识纸币的面值
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4、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可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5、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评析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6
活动目标:
1、认识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特点。
2、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活动准备:幼儿每人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各1张
活动过程:
一、感知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玩的玩具,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
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请幼儿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它们不同的面值。
二、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请幼儿观察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图案,哪些地方不一样。
幼儿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纸币的颜色、图案和大小的不同。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纸币的大小、颜色和图案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引导幼儿按照面值的不同,将自己手上的人民币进行分类。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的结果,并进行纠正。
三、认识钱币的作用
请幼儿说一说人民币的用途,如: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会用到它;去餐馆吃饭的'时候会用到它,说一说还知道哪些人民币面值(10元、20元、50元、100元)。
教师:这些都是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钱币,钱币可以用来买我们需要的东西。
四、“超市购物”游戏
幼儿每人1套1元、2元、5元、10元面值的仿真人民币,请幼儿根据商品价格用相应的人民币进行购买,然后说一说买了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钱币使用情况如何。 (骆月)
【《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05-24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2-06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11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04-16
认识光的教案02-28
《认识钟表》教案07-08
认识时间教案11-16
数的认识教案07-24
除法的认识教案11-27
认识数字教案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