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26 09:59:2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汇总7篇

语文教案 篇1

  【方案一】

  教学角度:开发课文资源,探究说明技巧,从语言角度把握文体特征。

  主要教学步骤:

  1.下发同题材不同文体,引导辨析文体,初步感知说明文语言特征。

  2.听读、跟读,自行筛选整理文中介绍的知识。

  3.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图文对照,揣摩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4.分组合作,深入探究本文语言技巧:

  ①善作比喻形象说明外形;

  ②借引诗文准确说明特征;

  ③妙用拟人描摹事物情状;

  ④常用限制语有分寸说明;

  ⑤多列数字提供说明依据;

  ⑥巧作比较突出对象特征;

  ⑦适时穿插历史性评价;

  ⑧偶用术语进行科学定义。

  5.全班交流,作旁批评点。

  6.运用说明性语言口头介绍:

  我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我熟悉的一个生活用品、我爱用的一件学习用具、我珍爱的一样纪念品……

  7.自由选题,交流评议。

  【方案二】

  教学角度:立足课文,延伸课外,培养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点击,观察桥的图片,多角度介绍各种桥,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说明其特征。

  2.范读、齐读课文,概括说明对象、对象特征及说明特征的主要方法。

  3.点读、自由读第四至八段,自行设计表格比较赵州桥、卢沟桥的历史、形状、构造、功能和成就,明确选例说明的作用与要求。

  4.集体探讨:说明事物怎样抓特征?怎样写特征?教师教学小结。

  5.课外尽多收集古今中外桥的资料,选择有特色的桥配以简要文字说明并建立小档案。如:①造型奇特的.桥;②创世界之“最”的桥;③用途特殊的桥;④故事生动的桥。

  6.组织主题为“多姿多彩的桥”的图片文字展。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本文的论证方法。

  2、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3、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4、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5、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莎士比亚说:“思想是自由的精灵。”,法朗士说:“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说出下列题目的答案,多说几种。

  1、1+1=?2、4+9=?3、5+7=?4、6+18=?

  附答案:

  1(里)+1(里)=1(公里)

  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二、检查预习:

  恭喜(gōng)根深蒂固(dì)依赖(lài)孜孜不倦(zī)汲取(jí)持之以恒(héng)锲而不舍(qiè)渊博(yuān bó)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zī):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qiè):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三、整体感知:

  1、按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提出问题:(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分析问题:(3~12段)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8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13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2、课文开头的图形揭示了一个什么问题?开头有什么特点?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生活中的现象谈起;开门见山;通俗易懂。

  3、作者为什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

  因为这个问题很具体,生动形象,又富于针对性,极易引起读者兴趣。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5、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要的要素呢?

  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6、创造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

  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8、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9、本文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关于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为什么到篇末才给出全部答案?

  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关于创造性必需的三个要素,经过课文逐层论述,最后才给出答案,这合乎“分→总”这种思维规律,便于读者理解和把握。

  10、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11、本文用什么顺序论证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这个中心论点的?

  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四、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创造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吧。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预习《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语文教案 篇3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同学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考虑。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同学围绕阅读提示中的考虑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实际的,在说说自身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身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同学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①大家了解香港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②今天,我们产“东方之珠”这一课,你会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①自己试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注意带拼音的字音。

  ②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③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指名说说课文讲了香港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三、诵读体验,进行实践

  ①从课文重点介绍的'四个方面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多读读,再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方面的内容,讲述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②总趋势

  装扮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四、大家相互评议。

  拓展迁移,发展语言。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香港真是个“万国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真是个“灯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家乡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

  二、教材说明

  本课讲了一件发生在美术课上的事。李丽和林园园是同桌同学,李丽要画树叶时找不到绿铅笔,她向林园园借,林园园找出各种理由不愿意把自己心爱的绿铅笔借给她,后来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出一片片蓝树叶。林园园看到后,感到很难为情,不由得脸红了。

  课文内容真实、生动,贴近儿童生活,有着较强的生活气息。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懂得要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趴:不要读成bā。

  吐:多音字,在本课读tǔ,不读tù。

  借、吐、趴、削、由几个字,可借助熟字错、土、八、消、田识记字形。注意提示眉的外边不是尸字头。吞要和蚕区分字形。

  2、写字教学。

  等、断、盒三个字不容易写好,要重点指导。

  等:第九笔横要长。

  断:先写,再写,最后写。

  盒:上面的合要写扁一些,整个字体不能太长。

  (三)词句教学

  词语教学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切忌让学生死背词语解释。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想象词语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清楚地说出某个词的意思,如连忙一词,可采用让学生换词的方法理解,连忙就是马上、立刻、急忙、赶快的意思。理解吞吞吐吐一词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体会,知道林园园不愿意把笔借给李丽。

  二至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要抓住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时,林园园说的四句话和说话时的态度、动作来理解。

  课文第五自然段,理解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本文的难点。可以指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课文结尾以蓝、红作对比,说明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对。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林园园不借绿铅笔给同学,只是有些舍不得,并不是存心不帮助别人,并且她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信她以后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朗读指导

  本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多大困难。教学时老师应注意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通过朗读去体会林园园不愿借笔而多次找借口,后来看到李丽画的.蓝树叶时又不免有些内疚的心情以及李丽急于借到笔的诚恳态度。进行朗读指导时,可借助书上的彩图和老师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去体会林园园和李丽的不同心情,然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可组织学生同桌分角色读,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全班分角色读时,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读的角色。

  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思想,读好对话是这篇课文朗读指导的重点。如李丽说的三句话分别要用请求、商量、诚恳的语气来读;林园园的四句话分别读出矛盾、担心、吝啬、不乐意的语气。教师要指导学生扣住人物说话前的提示语,练习朗读,例如:李丽说话时是小声地、连忙说;林园园是吞吞吐吐、皱着眉头说。反过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读。例如:林园园说还要画小草?就不能只读出问话的语气,还应读出不高兴的语气。在教学中,教师不要简单强调学生用什么语气读,而应让学生在反复读中去充分感受、体会。

  (五)练习提示

  第一题,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可在学习课文,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

  第四题,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做。要启发学生说真话。即使有不当的想法或做法也没关系,教师可以给予引导。

  (六)扩展活动

  收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小故事,开一个夸夸XX的主题会。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引题激趣。

  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提问:你们见过的树叶有什么颜色?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题,请学生找疑点质疑:树叶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唤起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去读。其目的: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抓住人物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勾出李丽和林园园说的话,并思考:

①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②是怎样说的

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通过抓对话,使学生了解李丽和林园园的想法,并在朗读中感受体会。

  2、在学生抓住每一处对话,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再进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思想,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有表情地读对话。

  3、紧扣课文最后一段,以林园园的脸为什么会红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找借口推却是不对的。我们从小就应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五、指导朗读

  1、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3、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①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②完成课后练习。

  对于课后第四题,教师可适当创设情景,再让学生回答。如:在街上遇见了一个走失的小弟弟,你该怎样做?如果你的同桌忘带橡皮了,你该怎样做?尽量使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春笋》教案。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

  3.了解春笋具有战胜重重困难、不断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春笋节节向上、茁壮成长的情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悟”体会春笋顽强生长的品质和蓬勃向上的气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读准平、翘舌音)

  3.知道春笋长什么样吗?

  4.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1).同桌识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初读。

  (1).出示词语。

  (2).学生认读。A.自由读。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C.小老师领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标好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评议,随机纠错)

  (3).请读得好的学生介绍方法。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春笋》教案》。

  (5).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入境入情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观察,教师述说:“轰隆隆“的春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笋娃娃醒来了!覆盖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笋把它们冲破了!压在身上的石块多重啊,可春笋把它们掀翻了!春笋一个一个,你追我赶,终于冒出了地面,这是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啊!(媒体演示春笋从地里钻出来的情景)

  (3).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4).春雷公公是怎样唤醒小春笋的?如果还是叫不醒,可以请谁帮忙?(知道学生用各种拟声词演一演)

  (5).小春笋是怎样钻出来的?指导学生演一演春笋破土而出的动作。小春笋睁开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找好朋友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6).指导朗读。A.教师范读。B.学生表演诵读。

  2.细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笋娃娃多可爱呀!(引导学生感知“裹”、“浅褐色”、嫩生生“)

  (3).指导朗读:如果让拟抱一抱这个白白胖胖的娃娃,你会感到怎样?

  (4).看着图,你感受到了什么?(媒体演示春笋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的情景)

  (5).指导朗读第二、三句。A.学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生从语态、表情、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价。C.配乐齐读。

  3.回归整体,指导诵读。

  (1).配乐齐读。

  (2).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小春笋吗?

  (3).指导背诵。A.媒体演示,教师范背,学生小声跟背。B.同桌互相演诵。C.指名试背。D.配乐齐背。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口头组词、扩词。

  3.识记字形,认识新偏旁:

  冲、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声、笑:采用比较的方法识记。

  4.按笔顺描红。

  5.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1.春笋

  又再

  一冲破掀翻冒向

  节迎着笑长上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教案07-12

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07-28

(精选)语文教案08-18

语文《木兰从军》教案07-19

《欢庆》语文教案09-03

(荐)语文教案08-24

(实用)语文教案09-1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13

(热门)语文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