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案>高中教案教案

高中教案教案

时间:2025-01-11 09:59:4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教案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教案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教案教案

高中教案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三、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复习旧知

  2、上节课我们合作预习,整体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作家的业余生活,去尽情体味一下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二)、鼓励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1、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师将问题梳理后,把重点问题展示在小黑板上。

  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②养花的伤心事是不是养花中的乐趣?

  3、齐读学习目标。

  (三)合作学习,解决疑问,理解课文

  1、弄清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思考(1)、围绕养花的乐趣作者安排了哪几个方面的`材料?

  (2)、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请做上记号。

  (3)、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3、再重点讨论第六自然段

  师:老师反复读了这篇课文,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文章是围绕养花的乐趣写的,而第六自然段写养花的伤心事,老舍一家在菊秧被砸死的时候,非常伤心,怎么倒成了乐趣呢?究竟算不算养花的乐趣呢?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a、让学生自主探索,说明理由。

  b、当时老舍先生是怎么想的?

  c、让学生汇报交流

  d、师点拨:

  4、材料的哪个方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展示交流。

  5、齐读最后一段

  让学生再一次读这一自然段,并说说这段在文中的作用。

  6、请学生谈体会。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课文,领悟道理。

  7、师小结

  (四)、引领提升,抒发心灵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高中教案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的。

  教学难点:

  找到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并体会到作者对花的爱。

  教学流程:

  一、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了解了多少?

  [若学生说到老舍先生的生平,那么老师引导学生算出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年纪。1956减1899年等于57岁,师:那时的老舍先生一是近60岁的老人了。他33岁结婚,自立门户后他养了16年花,他对养花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这节课,我在1956年的《文汇报》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内心,去体会老舍先生对养花的情有独钟。

  二、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学生自己读书,批画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

  四、汇报:

  重点语段:

  第三自然段:

  1、“我得天天照顾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关切”:与关怀、关爱不同,它是平辈之间的爱护。体现出老舍先生把养的花当作朋友,与他们平等相待,是爱花的表现。[讲:结合词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想象:作者在写了一天的文章后,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品一杯清茶,看着满院泼泼洒洒的菊花,心里会怎样想?[学生想象,以这种情感来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

  1、从课文中怎样体现“如此循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2、想象搬花时会发生什么事?读文章,体会乐趣,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变换句型,意思不变。体会作者想强调什么。强调劳动才能把话养活,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分层,想层意。“夸花——上花——送花”。引导学生想想层意背诵本段。

  2、讲本段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说明。

  第六自然段:

  师:难道伤心的.事也是乐趣吗?

  讲白岩松写的书《痛并快乐着》;讲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告诉学生人生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老舍先生也视其为一种乐趣。

  讲时板书:有门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悦,让人伤心。

  五、师:所以老舍先生说有喜……[教师引读]

  六、写法知道: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浏览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分总)那么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段又有什么关系?(前后呼应)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来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应,使文章更严谨。

  七、课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是现代文学馆馆长,研究现代文学。他也写了许多书。他在回忆他的父亲时,说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种爱好,其中养花是他十分喜欢的。向学生推荐舒乙的《花草》。

《高中教案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教案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色彩教案01-05

高中情绪教案07-10

高中体育的教案09-12

高中物理教案07-29

景泰蓝高中教案01-09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09-07

高中物理功的教案10-03

高中化学教案10-17

高中数学教案09-01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0-24

高中教案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教案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教案教案

高中教案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三、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复习旧知

  2、上节课我们合作预习,整体感知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大作家的业余生活,去尽情体味一下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

  (二)、鼓励质疑,明确学习目标

  1、让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师将问题梳理后,把重点问题展示在小黑板上。

  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②养花的伤心事是不是养花中的乐趣?

  3、齐读学习目标。

  (三)合作学习,解决疑问,理解课文

  1、弄清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思考(1)、围绕养花的乐趣作者安排了哪几个方面的`材料?

  (2)、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请做上记号。

  (3)、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3、再重点讨论第六自然段

  师:老师反复读了这篇课文,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文章是围绕养花的乐趣写的,而第六自然段写养花的伤心事,老舍一家在菊秧被砸死的时候,非常伤心,怎么倒成了乐趣呢?究竟算不算养花的乐趣呢?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a、让学生自主探索,说明理由。

  b、当时老舍先生是怎么想的?

  c、让学生汇报交流

  d、师点拨:

  4、材料的哪个方面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展示交流。

  5、齐读最后一段

  让学生再一次读这一自然段,并说说这段在文中的作用。

  6、请学生谈体会。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课文,领悟道理。

  7、师小结

  (四)、引领提升,抒发心灵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高中教案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从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怎样从养花中得到乐趣的。

  教学难点:

  找到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并体会到作者对花的爱。

  教学流程:

  一、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了解了多少?

  [若学生说到老舍先生的生平,那么老师引导学生算出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年纪。1956减1899年等于57岁,师:那时的老舍先生一是近60岁的老人了。他33岁结婚,自立门户后他养了16年花,他对养花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这节课,我在1956年的《文汇报》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内心,去体会老舍先生对养花的情有独钟。

  二、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老舍先生爱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学生自己读书,批画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

  四、汇报:

  重点语段:

  第三自然段:

  1、“我得天天照顾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关切”:与关怀、关爱不同,它是平辈之间的爱护。体现出老舍先生把养的花当作朋友,与他们平等相待,是爱花的表现。[讲:结合词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2、“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想象:作者在写了一天的文章后,坐在院子的藤椅上,品一杯清茶,看着满院泼泼洒洒的菊花,心里会怎样想?[学生想象,以这种情感来读课文。]

  第四自然段:

  1、从课文中怎样体现“如此循环”?(“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

  2、想象搬花时会发生什么事?读文章,体会乐趣,指导有感情的读课文。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变换句型,意思不变。体会作者想强调什么。强调劳动才能把话养活,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导学生分层,想层意。“夸花——上花——送花”。引导学生想想层意背诵本段。

  2、讲本段中破折号的用法:解释说明。

  第六自然段:

  师:难道伤心的.事也是乐趣吗?

  讲白岩松写的书《痛并快乐着》;讲老子的“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告诉学生人生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也是一种宝贵的体验。老舍先生也视其为一种乐趣。

  讲时板书:有门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悦,让人伤心。

  五、师:所以老舍先生说有喜……[教师引读]

  六、写法知道:

  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浏览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分总)那么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段又有什么关系?(前后呼应)

  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来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应,使文章更严谨。

  七、课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先生是现代文学馆馆长,研究现代文学。他也写了许多书。他在回忆他的父亲时,说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种爱好,其中养花是他十分喜欢的。向学生推荐舒乙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