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学设计>画的教学设计

画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9-07 12:33: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画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画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画的教学设计

画的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吹泡泡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特别漂亮,可是很短暂,怎样能将这种美留的时间更久一些呢?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本节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的同时创造美的奇迹。

  活动目标:

  1.了解吹泡泡的特点,利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能动手动脑,运用多种方法大胆尝试作画。

  3.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及良好的作画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颜料、彩笔、调色盘、吸管、纸杯、泡泡液、白纸、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带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

  二、谈话引入主题

  1.谈话:泡泡这么漂亮,想不想把它们留下来呢?(激发幼儿探知欲)

  2.教师引导幼儿给泡泡穿上鲜艳的衣服。(给泡泡液调上不同的颜色)

  三、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师:瞧!这画上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圈,多漂亮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四、出示工具材料,教师演示创作泡泡画的过程

  1.将泡泡液调成不同的颜色。

  2.教师示范创作泡泡画步骤:

  (1)在白纸上画出喜欢的图案。

  (2)选择喜欢的泡泡液用吸管蘸一蘸。

  (3)对准要涂色的部分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印。

  (4)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吹出不同的泡泡,增添画面的美感。

  (5)漂亮的泡泡画完成了。

  五、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创作泡泡画,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液吸入嘴里。

  六、结束部分

  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学习。

  七、活动延伸

  延伸到户外活动中,进行吹泡泡比赛。

  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泡泡画》活动反思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大人无法想象的,而且孩子们天生喜欢涂涂画画,喜欢奇特的事物,他们有自己内心世界,也需要用方法表达出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借助美术这一载体促使幼儿的认识、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吹泡泡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特别漂亮,可是很短暂,怎样能将这种美留的时间更久一些呢?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本节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的同时创造美的奇迹。以开发幼儿潜力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发展幼儿健康的个性为前提,运用各种途径灵活多样地组织各种教学使美术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制作手工、师幼共同布置主题墙及装饰艺术品,来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其中,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热情。为幼儿提供能满足幼儿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这样做,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表现需要,而且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

画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卷”,学会正确书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争先恐后、丰富多彩”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运用词语。

  3.继续引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重点词句,进而抓住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分工合作、齐心合力才能画好海洋世界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画里少了什么)

  2.质疑: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画里少了什么?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少?

  生3:我想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

  ……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点评:从课题入手,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兴趣先导。]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它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同桌互相读课文,听一听,学一学。

  师: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同学们听?

  (2)指名读课文(5名学生),学生评价。

  (3)认读生字。

  ①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②课件出示生字:

  A.“开火车”读,巩固生字的掌握情况。

  B.出示“绘、搬、瑚”等字,说一说是怎么记住的?

  C.出示蓝色的“卷”字

  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卷”字组词,用另一读音说一句话)

  D.指名读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

  [点评:学生通过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已基本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自主识字的过程,再加上同桌之间的合作和指名读,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汇报交流:

  (1)生1:我知道美术课上,文老师让同学们集体绘画《海洋世界》,而同学们在画卷上只画满了大鱼,其余什么也没画。

  出示课件(一):(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是海洋世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

  师:海洋世界里有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珊瑚!”“有水草!”“小虾米!小鱼!”“还有海鸟呢!”……

  生2:老师,我知道这幅画中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板书:画中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真正的《海洋世界》。

  出示课件(二):(《海洋世界》)

  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啧啧地称赞,议论。

  生3:老师,我知道“丰富多彩”的意思了。是说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数量又很多。

  师:说得很好,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是一种好方法。

  生4:我能用“丰富多彩”说一句话。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纷纷鼓掌,教师对其投去赞许的目光。

  再出示课件(一):

  师:这幅画里为什么只有大鱼呢?小组讨论。

  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

  交流,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因为在海洋世界里,大鱼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家都愿意画它,不愿意画别的。

  生:在画画的时候,同学们各人画各人的,你们看“椅子搬到一旁,……争先恐后地动起笔来。”他们没有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

  生:对!这一句是讲他们都抢着向前,害怕自己落在后面。这也是“争先恐后”的意思。

  ……

  师:你们觉得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画好《海洋世界》?

  生:他们应该先分工,有画大鱼的,也有画其他海洋生物的,然后共同努力,就能画好《海洋世界》。

  师:说得好!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读了这段话,你们觉得画里还少了什么?

  生:我觉得画里还少了大家分工、合作的精神。(板书:还少了分工、合作的精神)

  3.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我想问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生2:我也想问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画什么?

  ……

  4.学生们思考着,讨论着。

  5.集体交流:

  生1:我学到了集体做事情,需要分工合作。

  生2:我要画小鱼、小虾。

  生3:我要画……

  ……

  6.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重要的事要有人做,次要的事也要有人做。

  [点评: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交流心得,尊重学生阅读的不同体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分析,并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中,真正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1.师: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做好?

  生1:做值日的时候,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做好。

  生2:出黑板报的时候……

  生3:植树的时候……

  生4:盖房子的时候……

  ……

  2.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生1:在做事情时,我要先学会如何分工,再与别人合作。

  生2:生活中需要合作才能做好的事情真多,我再做事情时,一定要多想想别人。

  综合实践活动

  师:课下,我们小组合作,画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下节课,我们展示、评价。

  [点评: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增强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同时,在交流中,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加强与语文天地的整合,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分工、合作的道理。]

画的教学设计3

  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课文,讲述了一个名叫玲玲的小女孩因不小心把已画好的画弄脏,由最开始的着急(“哇地哭了起来”),经过爸爸对她的启发,最后竟然变坏事为好事(把弄脏的地方画成一只小花狗),改后的画获得了一等奖的故事。教学时应该特别注意文中玲玲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强调要保持好的心态,才能将劣势转为优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玲、详、幅、奖、催、叭、脏、筋”,积累“端详”等词语。

  2、会写“玲、叭、楼梯”四个生字。

  3、把课文的前七自然段读正确,读通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懂得“端详”等词的意思,灵活运用所学生字;

  2、写好“楼梯”二字。

  一、导入课文

  1、今天有位小朋友来到了我们二(二)班的课堂,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瞧,她向我们走过来了,还在向我们打招呼呢!(PPT1)让我们认识一下她吧。(教读“玲”的拼音)看老师写她的名字,仔细看哦,它是左右结构王字旁,但王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右边是个“命令”的“令”,不是“今”。会写了吗?赶紧把她的名字端端正正写在“我会写”的田字格里吧。

  2、玲玲是位很聪明的小姑娘,她画得一手好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玲玲的画》(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齐读)。

  二、扫清障碍,为读通课文做准备

  1、小朋友回去都预习课文了,老师现在要考考你们,看你们预习得怎样了?(PPT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这些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了,下面就把它们带回到课文中去读读课文吧,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端起书本,开始吧。

  3、读完了?老师这里有一个长长的句子,想请小朋友来教教老师怎么读,行吗?(PPT3)自己先读读看。指名读,教师跟读,齐读等。

  4、下面咱们再把这些生字朋友带到课文中去,同桌之间你一段我一段再把课文读一读,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小朋友知道得可真多,老师要奖励你们欣赏玲玲的画,请看:(PPT4)

  2、这幅画画得怎样呀?自己先读读第一自然段,玲玲对这幅画的感觉是怎样的?是很(满意的),板书:满意。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端详)那“端详”是什么意思呢?像老师这样是不是端详呢?(教师示范)哪位同学来演一演?对,他表演得真不错,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个遍就是“端详”。谁能读好这句话?她读得真不错,咱们也学着她的样,把这句话读一读。

  3、就在这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赶快到课文中找找答案吧。学生读后出示PPT6。

  (1)自己读读这一段,这时玲玲的心情又会怎样呢?指名回答(板书:难受、着急)

  (2)指名读。问:玲玲你为什么那么伤心啊?师:“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究竟玲玲会怎么做,咱们下次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1、教师范写“叭”“楼梯”三字。

  2、学生观察,指出写时应注意的地方,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3、学生写,写一个看一个,争取写得一个比一个好。

画的教学设计4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2.根据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要求,进行一次练笔。

  3.培养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德育渗透点

  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二)解决办法

  一是通过实物亲自去实践,二是同学之间讨论。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通过解决生词问题及初读课文。

  (二)在教师提示下自学,教师出示一些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交流一些难解决的问题,如课文中的难点、疑点。

  五、教具准备

  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实物杨桃及写有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的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杨桃有5条棱,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杨桃。这节课我们先初读课文并学习本课的生词。

  (二)给学生10分钟时间自学。

  内容:一是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二是通过理解生字新词。

  教诲教导、训导

  受用得到益处

  (三)教师注意强调的内容。

  教强调是阳平,悉是阴平,诲是去声,审、晌是翘舌音,肃是平舌音,应注意读准。肃字的笔顺容易写错,要进行指导。

  (四)让学生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通过作者画杨桃发生了什么事,从中我们还能懂得一个道理,继续学习课文。

  (二)整体感知。

  自由读一遍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逐段深入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叫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讨论:

  (1)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2)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师根据桌上的杨桃讲解现在看到的杨桃就象五角星一样。

  ②出示投影片是一椭圆形带棱的杨桃。

  ③实物演示,让从不同角度看的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样子(让学生亲自实践看一看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是什么样子,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④说出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结合父亲的话讲一讲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是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第二个原因。)

  让学生把两个原因结合起来讲。(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学习第4至6自然段

  默读第4至6自然段。

  (1)出示讨论题:①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的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

  (2)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3)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同学们的认识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明确学生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4.学习第7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提问(1)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2)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3)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4)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5)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逐句分析这一自然段的基础上,再读并试背诵。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提问(1)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

  (2)为什么说老师和父亲的话对我来说一生受用?(板书:一生受用)

  (3)父亲和老师所讲的是画画上的事。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板书要不要,是就)

  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6.总结: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7.齐读倒数第12自然段并试背诵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第29课课后作业中的练笔。

  (二)教师导入。

  1.老题讲清练笔要求:画杨桃这一课,是作者上小学四年级的事情,在他作为成年人写这件事的时候,仍然记忆犹新,说明这件事让他难忘,咱们读来也觉得很有意思而且从中学到了一个道理,今天我们也来写一件事。

  2.投影出示:在你身边每天会发生很多事语句要连贯。

  (三)具体指导。

  1.让学生说出这次文章的内容及写作要求。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写的事,让大家评一评,内容不限。

  3.确定内容之后,按照写作要求在课堂上写。

  4.最后读一读,议一议。

  七、布置作业

  预习第30课,读两遍课文,解释生词词义。

画的教学设计5

  【教养目标】

  1、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能用几句话把自己的画讲给大家听。

  2、能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

  3、说话时态度大方,听话时认真、有礼貌。

  【教育目标】在说话时渗透环境保护及理想教育的内容。

  【心理教育目标】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把自己的画介绍大家。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录音带、麦克风。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你叫什么名字,平时最爱干什么?

  老师爱画画,你们呢?好,那我们就一起分享我们的画(板书课题)

  二、指导观察图

  1、瞧,图上的小朋友他们画了什么?

  2、我们班有多少位小朋友?加上老师就?想听听老师最喜欢这里的哪幅画吗?我最喜欢就是画了一座塔的那幅,看见了吗?绿油油的树,尖尖的塔、真美啊!我还想长大以后在塔的前面建一个牧场,让小牛、小羊在这里自由自在的吃草,玩耍,为这里的环保做贡献!

  3、小朋友,注意了吗?老师刚才说话的时候声音怎么样?眼睛边说边望着?谁能像老师一样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

  学生说画,同学评他说得怎么样。

  三、创设情境,指导说画

  1、示范说

  ⑴ 老师突然想起昨天接到一个最新消息:因为新年快要到了,咱们中星小学准备办一个画展。到底该选哪些小画家的画呢?就让小画家自己来介绍一下他的作品后再决定吧!

  ⑵ 个别学生说自己的画,教师问:请问你?谢谢你的回答!

  ⑶ 刚才老师围绕这幅画的内容向这位画家提问,我用了“请问、谢谢”,我问他答,我们这样一问一答就是互相交流。你还想知道什么?你问问这位画家吧!

  ⑷ 评同学说得怎么样。(贴画)

  2、同桌交流画

  老师知道小朋友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带来的画也各不相同,下面请你对你同桌说说自己的画。别人说完后你想知道的再问问他。

  3、个别说画

  第一个同学说完,同学评评他说得怎么样?

  第二个说完,其它同学可提问!(贴画)

  三、参观画展

  1、开画展,每位同学贴画。

  2、老师示范如何参观画展。学生跟着音乐下位去欣赏一下同学的画,可以边走边看边小声的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或者和旁边的同学评一评这些画。

  3、这么盛大的画展吸引了不少来自各地的记者,看,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师示范小记者采访)

  谁愿意上来当小记者采访小画家?

  五、评画

  各位观众,谁能说说自己对这些画的看法,你可以走过去把那幅画摘下来说。下面同学可以补充。

  与听课的老师分享看画展的快乐。

  六、总结

  今天,老师看见你们都很会与同学、老师交流,你们还能有礼貌的说完整的话,真了不起。

  七、作业

  把你画画的快乐回家向你的父母、亲戚、朋友说说,与他们一起分享好吗?

画的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是人教版第一册教学内容,文中的图上画着一群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激发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和作画时的想法。

  3、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在观察画面中交际

  1、看图画,进行交际。

  你们看,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口述,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

  2、同桌交际:让学生从图上小朋友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交际。

  3、指名口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小结,揭示课题:《我们的画》。

  5、提出评“小话家”活动。

  师:谁是我们班能干的小画家?指名学生说说。

  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是能想会画的“小画家”,谁又是能讲会评的“小话家”。

  二、在展示实物中交际

  师: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漂亮而美丽的画,让我们举高,给大家看一下。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出示范画)。咦,这时候,老师有一个提议,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1、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的名称叫我是小小解说员──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听,谁介绍得清楚,我们就评他为优秀解说员,并颁发荣誉证书,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是不是优秀解说员,请你们来评一评,同时,你也可以对别人的画提出修改意见。

  2、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画,为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示范。

  师:老师也真想参加,教师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能不能让我先说一说?你们要听仔细了,如果我说得好,让班长给我颁奖;如果你对老师的画有更好的建议或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教师在回答问题、接受意见或建议时,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3、指名两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画了什么吗?说说你作画时的想法。其他小画家要仔细听,他讲清楚了吗?听完后评一评。

  (因为要在自然而然中再次告诉学生交际目标,并为大多数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良好示范,所以教师可以在第一个介绍自己的画的学生旁边小声提示、帮助。)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介绍自己的画。

  自由组合成小组,在小组内互相讲讲自己的画。每个小组还要选出一个画得好、说得好的小朋友作为代表。

  5、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三、在创设情景中交际

  1、我们的小朋友真棒,有那么多优秀的解说员,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呢?

  ⑴ 创设公司

  让我们先开一家公司吧!下面我宣布,我是开心图画公司的总经理,你们是我的六家分公司,我让大家做三件事:

  ① 把你们的画摆放在座位上,放整齐,做到美观

  ② 选出一名分公司经理

  ③ 给自己的分公司取名字。

  ⑵ 学生交流分公司的选好经理和名称。

  ⑶ 由分公司经理推选好两名营业员,并佩带标志。

  ⑷ 游戏规则的渗透。

  游戏时小朋友可以自由购画,购画分公司经理要仔细看,评选最佳顾客和最佳营业员。

  ⑸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2、小朋友都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画,但是你们的成果大多数同学还没欣赏过,这样,让我们来举办一个画展,一起来分享快乐,好吗?

  ⑴ 分类画展:请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地方。(植物园、动物园内)

  ⑵ 师生共享“丰硕的果实”,欣赏同学们的画。

  四、在评价小结中交际

  1、评出班级最佳优秀小画家、小话家

  大大方方奖;热情奖;微笑奖

  2、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画的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1、“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2、“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画的教学设计8

  指导思想

  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应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欣赏和评述的能力,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齐白石的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认识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及人格魅力,感悟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神。

  理论依据

  1、接受理论认为,一部作品创作完成后,不能把读者(观众)的艺术接受过程看成是消极受教过程,让艺术的接受者都只能等待着艺术家的摆布。因此,不该过份地强调审美接受中的思想灌输功能,应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审美情感大胆表达自己对齐白石及他作品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2、美国艺术评论家沃尔夫曾说过:“鼓励他们获得批评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用最明白无误的语言把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写出来”,因此,本课我让学生以谈感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齐白石的认识、作品的理解等。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以齐白石最受人称道的绘画题材——花、鸟、虫、鱼;最令人折服的艺术修养一诗、书、画、印;最使人着迷的气韵品格——画简意深、笔墨率真为切入点,展现了齐白石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单就中国画一项而言,齐白石山水、人物、花鸟,样样精通,兼工带写,无所不能。但是,我认为齐白石所涉及到的艺术类别中,面目最多、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花鸟画。所以,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上,我把重点放在了对他花鸟画的欣赏,其他也有涉猎,如蜻蜓点水。

  从这套教材中涉及到的美术欣赏·评述课来看,大约能分为这么三类:一类为以画家为主专题欣赏;一类为主题性欣赏,如建筑欣赏、自然景观欣赏、雕塑欣赏、肖像艺术欣赏等;第三类为每课的随堂欣赏。就《人民艺术家一齐白石》这一课,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它在这套教材体系中的位置。

  (一)从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来看。第二学段的《画家凡高》,第三学段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都是以一名画家为主的专题欣赏。从第二学段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到第三学段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欣赏·评述的阶段目标由易到难。

  通过学习《画家凡高》,学生已经初次对一位画家,进行了专题欣赏,了解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课通过对画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引导学生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从齐白石作品在不同学段的随堂欣赏来看。齐白石的作品《百世多吉》、《和平鸽》、《荔枝蜜蜂》、《柳桥独步》分别在第一、二、三学段中的“造型·表现”领域中出现,通过随堂欣赏,让学生逐步感受中国画的形与色,齐白石作品的笔墨情趣,为五年级“欣赏·评述”课《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评述能力,但他们对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二)学生在课上随堂欣赏过齐白石的作品,但对他的认识很粗浅,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齐白石擅长画虾。他们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不足以对齐白石这位艺术大师进行全面的解读。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美术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及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三、参考资料:

  1、《齐白石一从木匠到巨匠》屡立新著—一北京出版社。

  2、《大画家齐白石》余耀康著—一上海辞书出版社。

  3、《齐白石虾蟹》《齐白石草虫》《齐白石山水人物》等系列画册——湖南美术出版社。

  4、《怎样上好欣赏·评述课》刘世彬蔡琳华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音像资料:

  百家讲坛《水墨齐白石》系列讲座——主讲屡立新。

  《中国绘画欣赏——齐白石》讲座——主讲杨琪。

  教学目标、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齐白石的生平,知道他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型的艺术家。能够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讲授,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以问题、对话、小组探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生活、大自然,一生勤奋,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作品“兼工带写’’的表现方法和“似与不似的艺术特色。

  5、教学难点: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对齐白石作品及个人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1、抽读课文中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

  1、自己读生字,哪些生字是我们学过的?哪些生字比较难写?

  2、学过的生字自己组词说一说。响农历虾姓物

  3、比较难写的生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教师相机讲解,范写生字。口头扩词。

  ①著下面的者第四笔撇从上到下。上下结构的字,上短下长,注意中线上的横。

  ②经右边的第二笔点,不要写出头。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③富上中下结构,注意中间的一短横,上宽下窄。

  ④欣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右边的欠,与反文旁区别。

  ⑤取左右结构的字,与欣相区别,右边是反文旁。

  5、学生描写生字,生字各写一个。

  6、教师,学生共同讲评生字。

  7、学生继续练习写生字。

画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3.想象画中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感受、品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弄清作者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画中的美景,掌握并能运用课文观察方法练习习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赏画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投影展示文中的插图)看见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什么?

  2.导入新课。

  哟,孩子们都在认真欣赏这幅画呢?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朋友最喜欢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欣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幅画》(板书课题)。看看这幅画,看看这个题目,孩子们,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提炼主要问题。

  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这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中,和作者一起欣赏这幅画吧!

  自由发表意见

  看板书课题,读课题

  提出疑问,听老师归纳有主要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你们都是学习的主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老师相信你们能自主读懂它!

  2.自学要求。

  3.师:现在孩子们可以按照学习要求,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如果你有体会、有感受,请与同桌互相交流,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同桌,寻求他的帮助。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按自学要求读书:

  (1)(1)自己读通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用、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读词:

  蔚蓝苍翠覆盖中央木屋辽阔飞溅景色迷人勃勃生机乡土气息令人陶醉昂首挺胸千年不化无边无际

  色彩鲜艳阵阵花香清脆悦耳

  奇形怪状令人向往

  (3)这幅画画了些什么?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画中景物。

  (4)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曳、悦耳、奇形怿状等词语。

  3.说说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画面上,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

  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好像一片绿海。

  在这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

  学生读文、讨论

  理解词语意思

  找句子。

  交流: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山的高大挺拔。)

  (把山野比作绿海,突出了树的苍翠茂盛。)

  (这段话从上到下地写出了天空、大山、绿树的特点。有详有略,详细写了绿树的苍翠茂盛。)

  2-4自然段是文中的第二部分,描写远处的景物,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天空大山树草地野花小木屋。

  5-7自然段是文中的第三部分,描写近处的小溪、小溪旁的野花、笔直的石铺小路、奇形怪状的石头。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

  过渡:孩子们,刚才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知道课文写了画上的天空、大山、绿树、草地、小木屋、小溪、野花、石铺小路和石头。画里的景色美。作者写的文章美吗?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书上描写的这些内容吧!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美美地读课文第2~6段。

  2.老师希望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小组探讨:课文这几段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美读课文。

  想象。

  学习观察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作者由远到近欣赏图画的顺序,并一边欣赏,一边发挥想象,使画上的内容活起来。采用了打比方等方法,写得生动而又具体。

  五、拓展延伸

  由你自选一幅最美的画,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并写一写。看谁选的画最美,看谁写的文章最美!

  交流。

  选画

  习作

  作业

  1、摘抄佳词佳句。

  2、习作。

  附:板书设计

  总写(1)山乡春景勃勃生机令人陶醉

  天蓝山雪厚

  远景(2-4)树绿草中花

  草地辽阔木屋小

  小溪欢快

  近景(5-7)野花起舞

  石头多姿

  总写(8)山水花树令人神往

画的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橙色的画》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三间色的色相,了解间色和原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以橙色为主要颜色的画面所产生的特有美感,使学生从随意的涂色、染色,到有意识的运用色彩,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和理解色彩现象,培养学生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画色彩画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认识三间色之橙色及其色相。

  2、以橙色为主表现自己想表现的画面内容。

  3、通过欣赏以橙色为主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橙色温暖、明快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特别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调色认识不同量的红色和黄色调出来的颜色是不同的,认识和感知以橙色为主要颜色的画面给人们带来的特有的美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橙色的感受,在感知的基础是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

  课件 、 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雨过天晴后,天边会出现一道漂亮的什么?

  见过彩虹吗?它由几种颜色组成?

  2、在彩虹中有三种颜色是最特别的,你们知道是哪三种颜色吗?

  (三原色:红黄蓝)同时请学生说说他们特别的原因?

  3、师:三原色的特别之处在这三种颜色是无法用其他颜色调配出来,而他们却能调配产生其他的颜色。

  4、老师示范调色:红和黄→橙色

  (把两种同等量的原色混合在同一个容器中),请孩子们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5、间色:由两种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叫间色。

  6、孩子们尝试调配橙色

  师:请学生也尝试调调橙色,调好后,在纸上画画?同时同桌之间比较,你们调配出来的橙色有区别吗?有什么不同?讨论这是什么原因?

  反馈:红色多和黄→橙色 (偏红)红色和黄多→橙色(偏黄)

  师:像这些颜色,它们的“相貌”虽然和橙色有所不同,有的偏红,有的偏黄,但和橙色是有联系的,因此,他们也是“橙色”家庭中的成员。 板书课题《橙色的画》

  三、欣赏感受:

  1、师:橙色是一种间色,这种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请大家回忆,有哪些物体或场景是橙色的?(桔、橙汁、衣服、夜晚的灯光等同时媒体依此出示相关的图)。

  2、问:看完这些有关橙色的图片,请孩子们说说橙色带给大家什么感觉?(橙色给人温暖、喜悦、明快、热烈、兴奋等)

  3、师:正因为橙色具有给人心理上“暖”的感觉的特征,因此人们把这橙色、红、黄等归为“暖色”。有许多的艺术大师就喜欢用橙色来表现画面,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请大家一起欣赏艺术家笔下的作品。

  4、欣赏名家作品:

  (1)、出示高加明的农民画《打菜籽》

  A、请孩子们仔细观察,欣赏,说说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一片丰收景象,人们忙碌的打菜籽……)猜猜当时人们的心情?(高兴、喜悦)

  B、介绍作者、作品特点?

  (2)、出示凡高《向日葵》

  请同桌讨论这张作品主要表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明亮、充满生命)

  介绍凡高,荷兰人,19世纪后印象主义艺术大师,用色彩表达自己强烈的内心感受是他作品的最大特色。这幅作品中作者通过橙色系列的色彩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

  (3)、米勒《晚钟》请学生说说这张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

  (4)、媒体整体出示有关橙色的名家作品:

  请孩子们观察,在这些作品中除了橙色之外,还用了哪些色彩?为什么?何为“橙色的画”?

  小结:橙色的画指以橙色为主的画,在这些作品的画面上也有其他色彩,如蓝、绿等,这些色彩的参与使画面有对比更生动、和谐。

  5、欣赏学生作品:

  师:请学生们观察,欣赏书中的小画家们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用橙色表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并说说比较喜欢哪张作品?

  6、小结:用橙色可以表现固有色是橙色的物体,也可以表现本来不是的物体或场景,也可以把自己头脑中想到的东西用橙色表现,给人产生联想。

  四、自由创作:

  1、学生练习调色。

  2、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如果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画最好。

  五、展示评析:

  1、请孩子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2、学生互评。

  六、拓展延伸:

  1、橙色在古代还是权贵、宗教的象征色彩,如古代皇帝的龙袍、佛相等。

  2、请孩子们说说你对这节课的收获。课后以绿色来画一幅画。

画的教学设计11

  设计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简单,语言朴实,对话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浅显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的主要线索,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揭示了课文主题,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玲玲情感的变化。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平时都喜欢画什么?在画画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的事?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画参赛画时遇到了一件让她急得哭起来的烦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样的烦心事,玲玲又是怎样解决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玲玲的画》。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想想你怎样记玲玲的“玲”字(齐读课题两遍,说说怎样记住“玲”字)。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烦心事。

  二、初读课文,扫清读文障碍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生字、生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全班交流,大家评议)

  2.多媒体演示符合课文内容的三幅画——玲玲刚画好的画、弄上墨渍的画、把墨渍变成了小花狗的画,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并说说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板书:满意(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

  2.齐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3.多媒体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同桌分角色练读。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读对话,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展开三次对话的?爸爸的话和玲玲的话应该怎样读呢?(第一次对话:爸爸的话要用关心、催促的语气来读,玲玲的话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参赛画而感到满意的语气;第二次对话:玲玲的话要读出紧张、着急、伤心的语气,爸爸的话要用沉稳、安慰的语气来读;

  第三次对话:爸爸的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5.男女生对读。

  6.师生合作,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玲玲说的话,老师读叙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插图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齐读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多媒体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齐读,边读边想: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组、全班交流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归纳: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这里的“好事”泛指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变成令人满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板书:好事、坏事、获一等奖)

  (4)教师小结。

  爸爸说的这两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化的;二是指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而应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

  六、回归整体,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1.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对玲玲和自己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遇到过的话,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的呢?

  2.教师总结谈话: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脏画面的一块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花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因为自己长得丑而遭到别人欺负、讥笑的丑小鸭,原来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就是这样,要是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要是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碰到问题,我们要认真想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个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书:开动脑筋

  3.同学们喜不喜欢课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玲玲的喜爱和赞美的心情齐读全文。

  七、实践活动

  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自己从书刊中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画的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课《我们的画》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课文插图上画着一群小朋友正在准备画展。他们有的在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激发了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课文的画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参加交流作品的欲望,从而让他们能发比较自主的态度投入本课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积极地投入到交际活动当中。注意教学生使用规范语言。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的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这节课我请了几个爱画画的小朋友来做客,你们看,他们来了,(出示课件)让我们认真观察他们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可以请五个学生上台扮演图中的小朋友)

  小明:小红,你画的是什么?

  小红:我画的是草地上的一座房子,小猴在屋里煮饭屋顶的烟囱正在冒烟呢!小文,你呢?

  小文:我画的是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盘苹果,我最爱吃苹果。

  2、引出话题,我们的画

  二、以图激趣,明确要求

  1、观看表演后,说说刚才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都说了什么。(他们告诉其他人自己画了什么,还对别人的画提了意见。)

  2、他们是怎样提意见的呢?是不是说“你的画不好,太难看了!”(他们都夸别人的画好看。)

  三、xxxx促说,双向互动

  1、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自己都画了些什么,而后再说说自己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2、全班交流。

  展示一两组的画,请组内成员介绍画的内容,相互评价。

  四、表扬鼓励,课后延伸

  教学反思

  1、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教师根据孩子们好胜的心理特点,营造氛围,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交际。“介绍自己的画”、“评价别人的画”等,不仅在课堂上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还将交际的环节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2、努力实现双向互动。口语交际听、说双方互动很重要,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设计了双向互动甚至是多向互动的交流过程,让孩子们真正动了起来,同时让孩子学会专心听别人说话。

画的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现在我们来比比看谁都认识:

  出示:玲 详 催 奖 幅 叭 脏 筋

  (2)咦,生字宝宝哪去了?找一找,是不是跑到你们的座位上了?哦,原来是跑到词语姐姐那里去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出示:玲玲 端详 评奖 催人 一幅画 叭的一下 弄脏 动脑筋

  (3)顽皮的生字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它们藏在了句子里,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a、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b、“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c、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d、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4)你们平时是怎么表扬自己的?那你们认为你们刚才的表现怎么样?那就表扬一下自己吧。

  2、检查读课文:句子读得这么好,我相信课文一定读得非常棒,谁愿意读?(五名学生分段朗读)

  二、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玲玲的画。同学们的表现太好了,我奖励你们欣赏一下玲玲的画,玲玲画的是什么?

  2、是啊,这幅画画的是玲玲家里的一角,玲玲画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的,所以,玲玲自己觉得怎么样?你从哪里知道的?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玲玲的心情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

  (2)“端详”是什么意思?那怎样的看才是端详呢?现在你们就是玲玲,请你仔细地端详端详这幅画。用“端详”说一句话。

  (3)谁能读好这句话?

  3、就在这时候,爸爸催玲玲睡觉,可是,意外发生了?(出示弄脏的画)自己读课文,看看这时候玲玲是什么表现?爸爸又是什么表现?(请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爸爸和玲玲的对话)

  (1)这时候,玲玲的心情又会怎么样呢?(难受、着急)

  (2)现在你们是玲玲,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让我从你的语气里和你的表情里读出你的难受和着急。(请2-3名学生读、齐读)

  (3)“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听了爸爸的话,玲玲是怎么做的?

  请你们读第八自然段。

  (4)谁来说说,玲玲是怎么做的?

  a、出示图,看,这就是玲玲修改后的画,你觉得怎么样?这只小花狗真是可爱呀!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b、出示: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了什么?

  (5)出示幻灯片,玲玲的心情跟刚画好的心情一样吗?

  4、出示爸爸的话。爸爸又是怎么说的呢?现在,谁来当爸爸,跟玲玲说说话?指读。爸爸这时是什么心情?为什么?

  三、总结

  1、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获得了一等奖,玲玲多高兴呀!你是玲玲,你从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

  2、是啊,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谁来说说课文里的坏事指的是什么事?好事指的是什么事?那爸爸的话有道理吗?我们要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现在我们就认认真真抄一遍吧。

  四、扩展,小组讨论

  我们知道了遇到困难要动脑筋解决,那么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画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小练习(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三拼音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它的谜底是什么?(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谜语诗,诗的题目是《画》(出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为了写好这首诗,老师送给大家一幅画:(出图)

  请同学们按照从远到近的观察方法,说说这幅画都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交流)汇报:山、水、花、鸟(出图片)

  2、这幅山水画美,这首诗写得也很美。要想读好这首诗就要先过生字宝宝关:

  这11位调皮的生字宝宝就藏在诗句中,你们有信心把它们找出来吗?(打开书把字圈出来,读给小伙伴听)

  3、现在老师把生字宝宝带到黑板上,谁愿意把你认识的生字宝宝介绍给大家?

  4、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做练习)老师这里也有3间蘑菇屋(出图片)谁来把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出示答案)

  谁和他的答案一样?夸夸自己(自定夸奖方式)

  5、在同学们刚刚结识的11个生字宝宝中,有两个新偏旁(出示:忄、辶)谁能找出带有新偏旁的字(远、近、还、惊)

  三、感悟朗读

  1、刚才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还认识了两个新偏旁,现在我们过了生字宝宝关,可以开始读一读了!(出示古诗)

  在朗读方面谁来给大家提提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加减字……)大家按要求试着读一读(散读)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读、展示读)评一评

  2、我们看到了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却听不到清清的溪水哗哗的流淌声,春天已经过去,这里的春花却还在开放。当我*近可爱的小鸟,它也没有因为惊恐而飞走,这些都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幅画。它们都在画中)

  3、我们学习了这首谜语诗,学会了十一个生字认识了两个新偏旁,还进行了朗读,你们收获了这么多知识,多棒呀!(自定夸奖方式)

  四、最后我们多写一个字,请大家打开书60页

  生观察字形、占格、笔顺。

  师范写、生仿写、展示。

  五、作业

  1、熟读古诗,把谜语讲给爸爸妈妈听。

  2、搜集谜语诗和小伙伴一起猜一猜。

画的教学设计15

  【设计意图】

  口语交际课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以往的听、说训练不同,“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不仅要求学生有口头表达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使学生可以互相交往的环节:向同桌了解图画;四人小组里商量讨论推选出一张图画;和图画的作者一起欣赏图画;自己独立去进行交际,向听课的老师推荐自己的图画。

  要进行口语交际,首先要明确要求。但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从模仿老师开始进行口语交际的,从老师身上,他们学到了怎样去交际,交际的时候说些什么,老师要给他们一个示范,供他们参考。一开始,我便设计了一个了解图画的交际场景,请学生上台来介绍,而老师则充当了交际的另一方、提问者,我问了 2个学生。这一过程是让学生去观察,老师是怎么进行谈话,是怎么向同学了解图画的,然后,我让他们记住我是怎样问的。然后我又请了两位同学来问我,这一过程让学生以这两个同学为参考,学会怎样去了解图画。同时,让他们听听怎样介绍自己的画,通过4次两种不同类型的师生交际,再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际,生生互动,了解同桌的画。

  【教学目标】

  1.能介绍自己的画,说出自己为什么画这些内容,能评评别人的画。

  2.初步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3.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激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与人交谈,交际过程中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

  【教学难点】自由而又有序地组织学生推荐画、介绍画等交际活动。

  【教学准备】

  1.每位学生画好一张画,并跟自己的家人说说:我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

  2.教师自己准备一张画。

  3.板贴的图片、字以及奖励学生的红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提出要求

  瞧,许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嘴巴和耳朵)上课时,我们的小嘴巴要怎么做?(发言积极,声音响亮,与人说话时要有礼貌;别人问你问题时要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小耳朵又要怎么做呢?(老师讲话仔细听,听清老师要我们做什么;同学说话要仔细听,听清他讲什么)对啊,我们一起念念儿歌,上课时,用好我们的小嘴巴和小耳朵。

  小嘴巴,有礼貌,积极发言声音响,自己的意见大胆讲。

  小耳朵,最要紧,同学说话仔细听,老师的话儿记在心。

  2.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都精心准备了一张画,对吗?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我们的小嘴巴谈谈“我们的画”,用小耳朵仔细听。我们还要选出画得好的图画,办一个图画展览呢!

  二、问画、说话

  1.师问生答,师生互动。你想让自己的图画展出在黑板上吗?那先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让大家喜欢你的画。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画?其他小朋友干什么?

  ⑴ 指名问答:你画了什么呢?你觉得你哪里画得最满意?你为什么要画××? (及时表扬上台介绍的同学,增强其自信心,鼓励其他小朋友向他学习,并评画,使其他小朋友知道怎么评画。交往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

  ⑵ 还有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师生再次问答)

  2.归纳方法

  老师刚才是怎么了解同学的画?问了哪些问题?

  3.生问师答,师生互动

  为了参加画展,老师也精心准备了一张画,你想了解吗?谁来向老师了解呢?

  ⑴ 指名一生。你准备怎样了解?许老师刚才是问你们什么问题?(提示学生)

  生:你画了什么?师:我画了放羊娃娃。画上还有火红的太阳,高高的山,绿绿的草,还有一只可爱的小山羊呢?放羊娃娃牵着小白羊高兴地在山里放羊。

  生:你觉得你哪里画得最好?(我觉得放羊娃娃和小山羊画得最好。放羊娃娃很高兴,雪白的小山羊画得很可爱。)

  生:你为什么要画放羊娃娃?(因为我喜欢山里,喜欢山里的孩子,也喜欢小山羊)你觉得我的画怎么样?你还有什么意见吗?谢谢你,你真勇敢,第一个上台问老师呢!红星奖励,我们掌声请他回去。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评评老师的画。)

  ⑵ 还有谁想来了解许老师的画?(再请一位上台与老师交流,示范给其他同学看)

  4.掌握方法,生生互动

  刚才,你们看许老师向同学们了解了画,也看到了同学向许老师了解画,你们想了解别人的画吗?请向同桌小朋友了解。

  5.展示汇报

  了解好了吗?你们是怎么了解的?谁能大胆地说给大家听?

  三、选画、评画

  1.小组讨论,代表荐画

  大家画得都这么美,到底哪些画能参加展览呢?请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你觉得哪张画最美?为什么?每个同学都要讲出自己的意见。选一张最美的画,给大家 3分钟准备。

  谁来代表小组推荐?提示学生说:我们组推荐 的画,因为 。

  将小组推荐上来的画展出在黑板上,表扬推荐者,掌声送回。

  2.评画交流,发表意见

  刚才各小组把画推荐给大家,这些画真美啊,大家好好欣赏一下,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你可以向画的作者了解一下。

  (指导学生如何交流)评者:我喜欢你的画,因为 。

  作者:谢谢,请问你对我的画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你们说得真棒,话讲得也很有礼貌,掌声送他们回去。)

  四、实践交际

  老师看了大家的画,每一张都很喜欢呢!听课的老师们呀也非常想欣赏小朋友们的画,你们能放大胆子向他们介绍画吗?你们介绍得好呀,听课的老师会表扬你的,还会给你的画打上五角星呢!请你找一位老师介绍自己的画,介绍完了,马上回到座位坐好。

  你们真勇敢,回到教室,老师还有更好的奖品奖给你呢!老师奖给你们一座闪亮的金杯。

  五、课外延伸,课堂小结

  下面,我们回教室去再开一个画展,用我们的画,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画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画》教学设计

2.画杨桃教学设计

3.《跳水》的教学设计

4.《秋天》的教学设计

5.《窗前的气球》教学设计

6.0的认识教学设计

7.《好吃的水果》教学设计

8.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