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8-14 03:58: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七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七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

  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⑴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⑵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⑶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

  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文系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将气候图像中蕴含的气温、降水等信息挖掘出来,从而提高学生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析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以及分析、概括气候资料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尝试与他人交流、沟通,尝试认真观察,逐渐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绘制与判读。

  难点:能够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说出气候的特点。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整个绘制过程,学生观察、模仿、绘制、归纳。教师提供案例,进行例题的讲解,学生以两人小组合作进行分析归纳气候特征,然后指导学生理清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最后领着学生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学法:

  ①根据提供的气候资料,学生通过自主绘制气温曲线图与降水柱状图,体会绘图的基本步骤,最后归纳出绘制气候直方图的基本方法(或注意事项)。

  ②学生通过两人小组合作,按照老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掌握利用气候直方图分析气候特点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部分

  [师设疑]:同学们知道最近湖南卫视最火的综艺节目是什么吗?

  [学生交流]:爸爸去哪儿(异口同声)

  (师展示图片)

  - 1 -

  [创设情境]:爸爸去哪儿的第二季啊将在新加坡开拍,爸爸们的地理成绩可差了,他们不知道新加坡那边的气候是不是和长沙一样,也就没有办法提宝贝们准备行李了,于是乎在网上找了一堆资料。

  (边说边播放新加坡的一些城市景观、旅游景点、气候图)

  [引出课题]今天呢,老师就领着大家一起来学习《气候资料的分析》,通过今天的学习,帮助爸爸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

  (二)主题部分

  (1)学会读图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看一副图,我们以前在学习地图三要素的课堂中强调过,拿到一幅图,先读什么呀?

  (展示乌兰巴托气候图)

  [学生回答]:先读图名

  [肯定学生]:对,我们要先读图名,请一个同学给我们说一下这幅图的图名。

  [学生回答]:乌兰巴托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教师提示]:回答正确,那么老师现在呢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这幅图,你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呢?

  [进行交流]:大多数学生得出乌兰巴托7月气温最高,是19℃,1月气温最低,是-23℃。学生举手回答。

  [及时指正]:教师纠正,不是7月的气温,表述不准确,应该是7月的月平均气温是19℃,且提到气温年较差

  [设疑操作]: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请你上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好不好?

  (学生用教鞭指着气温曲线上的点,比划判断的方法,教师对他判断的正确与否给予评论)

  [询问复查]: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是这样判断的?(生答:是)

  [设疑]:有同学从这幅图上观察到了其他的信息吗?

  [学生回答]:7月降水量最多,80mm左右,1、2、11、12月降水量最少,接近为0。年降水总量约为100mm。

  - 2 -

  [教师表扬]:这位同学观察很仔细哦!你能不能上来教其他同学你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演示]:学生上来在图上指出怎样判断的,教师对于正确的结论给予鼓励,

  [引导互评]:对于不足的,教师问学生:同学们觉得他比划的对不对? (学生对他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读图方法]

  [自主学习]:现在我们会读这种坐标图了吗?(会)好,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打开导学案,自主完成活动一。

  [检验效果]: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他的答案(同学回答,教师点评讲解活动一,昆明的气温和降水情况)

  (2)动手绘图

  [教师过渡]:这种坐标图我们现在已经会读了,那么大家知道这个图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学生展示]:请一个同学在小黑板上描出一个点,请同学们判断是否正确,如若正确,请他将分析思路讲给大家听;如若错误,请其他同学指证。

  [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点评,然后简单演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步骤。

  小结:绘制气温曲线图三步骤:定位----描点----连线

  小结:绘制降水柱状图三步骤:定位----描线 ----画柱

  [学生展示]:我们请2位同学上黑板完成活动二好不好?请xx xx2位同学上来,其他同学在下面完成洛杉矶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图。

  (教师巡查学生完成情况,指导学生画图,找出典型,用红笔评等级,然后投影到多媒体,提醒学生避免出现类似错误或者是对正确答卷的表扬。之后清同学们评价黑板上两位同学的作业,教师也对对黑板上作图的2位同学的作业情况作出点评、用哄哄粉笔打等级)

  (3)描述气候

  [教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对于怎么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图已经掌握了,那么大家从这个图上是不是可以很快的说出它的气候特征了呢?现在就来检 - 3 -

  验一下大家的水平了,请同学们看到活动三的.第一题,看图描述洛杉矶的气候特征。

  [引导学生]:找几个学生描述生:夏季????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鼓励性评价,并且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答出正确的答案

  [总结提问]:同学们表述不一,到底谁的回答是正确的呢,我们暂时不予评价。老师呢先给大家看一个约定俗成的描述气温和降水特点的标准。(展示 月平均气温高于15℃ 高温,月平均气温0~15℃ 温和,月平均气温<0℃ 寒冷;月降水量在100mm以上 多雨,月降水量在50mm左右 湿润,月降水量<20mm 少雨)看了这个标准,现在你还会像之前那么描述吗?

  (生:不会)

  [教师设疑]::那你会怎么描述洛杉矶的气候特征呢?

  (生答,师总结: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总结归纳]: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到底讲了什么?你又学到了什么?(生答)

  (4)学以致用

  [前后呼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读图、绘图、看图描述气候特征。那么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爸爸们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个难题吗?

  (能)

  我们再次观察新加坡的气温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你能否迅速总结它的气候特征?

  [交流总结]:全年高温多雨。这个问题中如果有学生回答夏季冬季都高温,教师对此应该解释,热带地区,没有冬夏季之分)

  [教师设疑]:那么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你建议爸爸们提前准备那些东西去录节目呢?

  [学生交流]:(相机、泳衣、裙子、太阳伞、防晒霜、花露水) 那我们现在就带着行李物品一起出发吧!

  [教师总结]:好了,刚才我们大家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爸爸们解决了生活 - 4 -

  当中的难题。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理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教师总结性板书]:板书内容

  气候资料的分析

  《气候资料的分析》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设计理念:

  学生的知识积累是不同的,学生的理解方法也是各异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自主的,让学生运用以有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学习理解古诗,逐步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课文2个生字,拓展学习部分新字,进一步巩固对形声字造字律的认识。

  2、自主、探究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创设情景,指导练习说话。

  1、出示画面: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枝头,不时有小鸟飞来,唧唧喳喳地叫着,到处春意盎然。

  2、看画面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3、是呀!春天多么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

  春天景色的古诗。(课件出示古诗)

  二、自主学习生字,初步了解古诗。

  1、自由诵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

  2、读通古诗,自己找合作伙伴学习生字。

  3、交流反馈:你对哪个生字最感兴趣?有什么好办法识记。

  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晓:“晓”是天亮的意思,所以用日字旁。“晓”字在书写时不要在右上角多一点。

  2)啼:“啼”用了口字旁,啼的意思是“叫”。“啼”右边是皇帝的“帝”。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话语组织好。

  4、娃娃教学,拓展学字。

  小朋友们学会了“晓”字,你们还认识和“晓”字长相很像的姐妹吗?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

  学生回答情况例举:

  1)、我来给大家介绍认识“晓”的姐妹“烧”,(学生随即把“烧”板书在黑板上)这个“烧”字,我是昨天刚认识的,因为昨天我妈妈买来了一只“不粘烧锅”,很特别,我就把商标上的“烧”字记住了。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晓”和“烧”哪儿像,哪儿不像?你还能给“烧”组个词吗?

  2)、我也来给大家介绍“晓”的另一个姐妹“浇”。(学生也把“浇”字板书在黑板上)这是浇花的“浇”,请小朋友一起跟我读。(齐读“浇”。)这个“浇”字,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因为我家阳台上种了很多花,我天天给它们浇水。哪个小朋友能运用办法很快记住它?

  3)、老师,我还有呢!(边说边走到黑板跟前板书“绕”)我认识“绕”字。咱么学校附近前几天施工,那儿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施工,请绕道而行。”我就把这个“绕”字介绍给大家,你们知道这“绕”为什么用了“绞丝旁”?

  教师对学生的交流作适时的点拨。

  5、指名诵读古诗。

  6、教师简介作者。

  7、理解题意,重点理解“晓”的'意思。

  三、提出研读专题,研究学习古诗。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不难看出全诗描写的就是春天早晨的景色。那么整首诗写了哪些景色?要求在诗句中用圆圈加以表示。(鸟、风雨、花)

  1、引出研读专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读读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说说诗人在描写这景物时的感情。

  2、提出研读的要求:1)、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圈圈点点,或涂涂画画。

  2)、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合作方法,也可以找老师合作学习。

  3、学生围绕专题自由研读全诗,教师参与学习。

  四、交流研读成果,落实训练目标。

  1、明确交流要求:大胆表述,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学会交流。

  2、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点拨,并随机落实训练目标。

  (以下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及互动过程,均以学生的实际研读情况作出弹性处理。学生解释一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交流的质量,并适时教给正确的交流方法。)

  ●处处闻啼鸟

  1)、理解“处处”的意思。练习给“处处”找近义词。

  2)、课件播放鸟叫声,理解“闻”的意思。区别平时句子中的“闻”和诗句中的“闻”的不同,进行练习。

  说说下列句子中闻的意思。

  放学回家,我刚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味从厨房中飘来。

  居里夫人是世界闻名的女科学家。

  3)、理解“啼”的意思,说说别的动物叫又可为什么?例如:马嘶、虎啸、鸡鸣、狮吼等。

  4)、自由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5)、交流诗人听到鸟叫声时的心情,并指导感情朗读。

  ●夜来风雨声

  1)、课件播放风雨声,进入情境想象说话: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2)、理解“夜来”的意思。

  3)、交流整句诗的理解。

  4)、交流诗人在诗句中的感情。

  5)、在自己体会到的诗人感情中朗读诗句。

  ●花落知多少

  1)、感知诗句中诗人惜春的那份淡淡的忧伤。

  2)、交流对整句诗的理解。

  3)、指导读出那份淡淡的忧伤感。

  3、在理解了后三句的基础上学习理解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导语:我们已经理解了后三句诗写的是诗人听到鸟叫声,想到昨夜的风雨声,不知不觉产生了对落花的忧伤,那么我们再来理解第一句就不难了。

  1)、“眠”是什么意思?“春眠”指的是什么?

  2)、这里的“晓”与题目中的“晓”有什么不同?

  3)、理解整句诗的意思。

  4、交流整首诗的意思。

  五、指导背诵全诗,延伸课外学习。

  1、播放音乐,自主背诵全诗。

  (短短的四句诗描绘了这么多的景物,包含诗人复杂的感情变化,古诗的艺术魅无穷!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背下来。看谁背得快?看谁背得好?)

  2、孟浩然带着淡淡的忧伤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也有一位诗人

  在春天的夜晚听到了风雨声后,写下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中诗人的心情。(课件出示古诗:春夜喜雨)感知整首诗的色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每首诗中都浸透着诗人的感情。

  3、提出课外学习任务:找几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并背诵下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2、由感知入手,弄清文章内容的表层含义,理清层次结构。

  3、分析理解前两幅画面,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海燕自信乐观勇敢的精神

  难点:理解海燕的自信心与洞察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读,进入作品情境之中。

  (二)检查预习

  预习作业详见励耘精品系列丛书《课时导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该课“课前热身”部分内容,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第9课《海燕》教学设计》。

  (三)整体感知

  1、问题一:听了刚才的朗诵,同学们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景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肯定正确意见:波涛汹涌的大海,暴风雨来临之前,只有海燕在高傲地飞翔

  2、问题二:这画面最使你感动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提问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教师肯定:海燕那勇敢无畏的'精神。

  3、刚才同学们眼前的画面是一幅整体的画面,然而,它又可分成几幅小的画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看可分解几幅小画面,各说明什么意思?

  教师抽查提问,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评价三幅画面:

  第一幅画面(1—6)暴风雨孕育之时,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海鸥等仓皇逃窜。

  第二幅画面(7—11)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面,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画面(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闪电的大海上,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会认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了解乡村建设的变化情况,使学生知道党和人民重视教育,希望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从而教育学生为建设四化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课文生字及知道新房子是什么样的?哪一座最漂亮?

  难点:明白小学堂为什么最漂亮。

  解决办法:

  1、小组交流。

  2、看农村变化的录象片。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入语: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山区的农村去看一看,大家看这里的房子哪座最漂亮。(看录象片)

  学生答:图中间有三层楼的房子最漂亮。

  2、揭示课题。板书6哪座房子最漂亮(学生齐读)

  二、自读生字,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轻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学生把要学会的7个生字用·画出,用──画出要求认识的9个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在读中检查字音掌握情况,注音读准三拼音节和轻生音节。zuò piào liàng qiáng chuāng kuān xiāng guǒ qián niǎ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⑴ 两 青 白 前 花 果 香

  ⑵ 哪 座 房 最 漂亮 墙 宽 窗

  4、再读课文。

  三、图文对照,理解课文

  1、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到了农村之后看到了什么?教师随学生说出示挂图,讲解。

  2、提出疑问,逐步理解。

  ⑴ 新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学生通过看图回答,再引导看书,书上是怎样说的?)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出喜爱的语气。

  ⑵ 读词:青青的 白白的 大大的 宽宽的

  问:这些词是说新房子的什么?

  ⑶ 师问:新房子周围是什么样的?自读第二句,你是怎样理解花国香和树成行的?

  学生答后,师述:一座座房子的前面鲜花盛开,果树飘香;房子后面绿树一行一行,非常整齐好看。

  ⑷ 再让学生看图:问,哪座房子最漂亮?学生齐答。

  ⑸ 指导读第三、四句。范读,读好问句和答句,读出自豪的`感情。

  3、运用比较,想象解决难点。

  ⑴ 提问:过去的农村是这样吗?为什么回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生自由说。

  ⑵ 让学生指一指哪是小学堂,把新房子和小学堂比一比,展开想象。小组讨论:小学堂是什么样的?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小学堂会建的这么好?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教育学生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为建设四化努力学习。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试背课文

  小组读,指名读,评议后看图试背全文。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认读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

  2、学习新偏旁:(艹字头)

  3、利用偏旁、熟字,笔顺识记字型。(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青:注意下面的月第一笔撇变竖。

  香:上禾下日禾中的竖写得短些。

  前:上边是 下边分左右两部分,左边月右边刂。

  两:由一、冂 、人、人组成。人要顶住

  4、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关键笔画的书写。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收写。师巡回指导。

  三、做课后练习第3题

  口头填空、再写下来,然后读一读。(可不按课文内容填)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1、检测新学的7个生字;认读要求认识的8个。

  2、检查朗读、背诵。个别读背;全班会背。

  3、画一幅花果香、树成行的乡村美景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一、 音乐渲染导入

  (以理查德曼的钢琴曲《思乡曲》为背景音乐,悠然导入。)

  师:同学们,20世纪的中国,有一种人,他们怀中紧贴着别人的书信,把一颗颗焦灼的心带向远方;有一种人,他们甘心做鸿雁传书的使者,无怨无悔;有一种人,他们风餐露宿,形如乞丐,却成了沟通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有一种人,他们用肩挑,用背驼,用手提,甚至用腰缠,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

  这就是悲情的职业人——信客.

  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余秋雨先生的著名文章《信客》。

  (课件展示篇名和作者。)

  二、 整体感知——初识信客

  师:(放慢节奏,停顿片刻,制造抢答的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依次展示问题。)

  1、文中写了几个信客?

  2、文章重点写了哪个信客?

  3、年轻的信客开始时候不愿意做信客,为什么后来答应了?

  4、年轻的信客坚守了一生吗?

  三、 重点研读——走进信客

  师:年轻的信客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打动,他答应了。那他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信客的工作和生活都很艰苦。

  ②年轻的信客的身体不行了,老犯胃病和风湿病,得了职业病。

  ③职业很凶险,村里对他充满了怀疑;而在城里又被人诬陷,还被送进监狱过。

  ④经常会受到侮辱,有时还无端挨打。

  (课件展示:工作劳苦、盛会困苦、身体疾苦、心灵痛苦。)

  四、 重点研读——触摸信客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在文章里勾画出能够表现“信客”性格的句子,并将成果

  与其他同学交流。

  课件展示:年轻的信客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他是一个非常诚信的人。

  ②他非常淳朴,有一颗宽容别人的心。

  ③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师:同学们,在这样生活和工作的情境中,年轻的信客坚守了几十年。我们和信客相比,到底缺少什么?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我们没有信客的坚韧与善良。

  ②我们缺少对别人的关心和对他人的付出。

  ③我们缺少信客那样对事业的执着精神。

  ④我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师(总结):作家余华说过:“人树立信念容易,可是要捍卫信念,九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痛苦。”我们和信客相比,信客能付出艰辛的劳动,信客能承受长期的痛苦,而我们则不能。信客能够为常人所不能为,忍常人所不能忍。

  五、 深情感悟——回望信客

  师:同学们,当我们再次阅读余秋雨的《信客》时,你是否朵了一份感动,一份敬仰。老师为同

  学们准备了一张读书卡,情同学们用最精彩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就文章中你感受最深的一部分或者全文,写下你的感悟。

  学生展示:

  ①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不是牵挂,是大爱无言。路是他的轨迹,是他的语言,信任是他的生命,奉献是他的义务。他以宽容面对抱怨,以悲悯面对凄凉。从乡村到城市,从淳朴牵挂到灯红酒绿,不变的是那条路,不变的是那颗充满“信”的心。他,是真正的心灵铸就师!

  ②面目凝重的妇人,从旧楼里启窗张望,张望那个熟悉的背影。信客如一朵云荷,苍云纤荷,雁坠西天,一江怅水,梦若夜寒。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被赋予了无数而唯一的规律。这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另类谱写!

  ③一支笔杆,一趟奔波,一声口信,他的工作如此单纯;千万情节,千奔万寻,千里送情,他的工作却又如此厚重。在“信”的路上,他奉献美丽和阳光,收藏心酸和孤独。信客去了,千千万万信客却永远不倒!

  ④装满思念与牵挂的`邮包,很沉,但仍然背负着。注定,没有人挂念的信客,旅途孤独。跋山涉水,只为将那一份份难以寄托的心情传送,有幽怨,有思念……这也许就是一个信客的生命。

  (背景音乐《思乡曲》悠然响起,课件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

  师:信客,他用一双脚,走出了一个“信”字。

  细细的山路,或是泥泞,或是陡峭,他却来来回回走过了千万遍。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村子里所有的牵挂;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几十年的岁月残痕;他的一串串脚印里有着多少孤独与寂寞。他擎着悲苦,饮尽风霜,望穿哀怨,看透繁华。他挑着一担担的眼泪与痛斥,踏破了一季季的风尘。当季节滑落,岁月流转,他在黄昏的平静与苍凉中回归大地。

  普通的人能以崇高的方式生存。信客走了,他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他带不走的,是一颗善良的人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刻下的深深的烙印;带不走的,是他在生命的词典中,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会第一节课文。

  【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乌鸦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乌鸦

  学生看图介绍乌鸦外形。

  想办法记住这两个字。乌──鸟进行区别。

  2、板书喝水教学喝,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根据回答教渴与喝比较。

  3、质疑引导学生提有意义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提出要求:

  ⑴ 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

  ⑵ 读通句子,不连贯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⑶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分节朗读,评价。(学生评)

  4、根据反馈教学生字,纠正字音。

  5、区别形近字。

  石──右 喝──喝 办──力

  三、再读知意

  1、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第一节,质疑。

  3、看图说说,你从哪里看出乌鸦口渴了?

  4、到处表演理解并造句。

  四、写字

  1、看板书记字形。

  2、描一描右什么发现。

  3、写田字格(生说师板书)

  4、展示学生作业,评价后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懂课文内容,学习乌鸦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懂课文内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小口瓶红线小石子)

  【课前准备】

  一、复习导入

  1、猜谜: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2、复习生字。

  3、出示课题。

  二、读文感悟

  1、自己读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解疑从课文哪里感悟到?

  3、解决知识点:

  ⑴ 联系课文,说说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导朗读,合课文插图想像乌鸦喝不到水的着急样子。

  ⑵ 做实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经过

  ① 理解渐渐并仿造说句。

  ② 看插图想想乌鸦喝水后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理解乌鸦心情变化的心情

  着急──高兴──着急──高兴

  2、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课文。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你会夸一夸吗?

  4、指导背诵。

  四、拓展

  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会有什么办法?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6-12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教学设计方案参考11-18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4-17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6-15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15

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5篇01-01

教学设计方案(集锦15篇)06-13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反思11-10

高中教学教学计划模板03-04

小学教学教学计划模板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