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争吵》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争吵》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⑴ 自读1~4自然段。
⑵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⑴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⑵ 理解“嫉妒”一词。
⑶ 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⑴ 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⑵ 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① “我觉得……多好!”
② 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③ 指读。
⑶ “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⑷ 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⑸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⑹ 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⑺ 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⑴ 自读9~13自然段。
⑵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⑶ 指读9~13自然段。
⑷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⑸ 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⑴ 自读14自然段。
⑵ 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板书设计】
弄脏本子
“我” 争吵 克莱谛
重归于好
《争吵》教学设计2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及印象。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课文讲述的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之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该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读懂“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表现。体会争吵前后的心里变化。
2、技能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
体会父亲说话的含义,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题:争吵)
2、谁和谁争吵?(板书:“克莱谛”和“我”)
3、为什么争吵?能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无心犯错,有心报复)
(设计意图:知道争吵的原因,是学生深入感悟的前提,是上环节教学应达到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争吵的原因旨在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这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4、过渡引入:
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研读写“克莱谛”和“安利奇”的句子。
1、在争吵以后,“我”和克莱谛各自怎样表现呢?请孩子们翻书自学5-13自然段,根据你的喜好选择一个人的表现,用笔把它勾画出来。有不清楚的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一) 读读你勾出的句子。有没有补充或不同意见?
(二)下面我们分组读读你们找出的.这些句子?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汇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讲解以下问题)
⑴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的心里感到怎样?(板书:后悔)能用书上的句子告诉我吗?
(多媒体出示: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多媒体出示:我又说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还听不出你的内心矛盾,谁再来试试?
既然“我”是想报复克莱谛,为什么又会想到向他认错?请一个孩子读读事情发生后我的想法。
学生阅读,梳理后多媒体板书演示:
课件出示:能帮助父母干活 勤劳
服侍生病的母亲 孝顺
我们全家人欢迎他 友善
衣肩上的线缝开了 朴素
我想起他的种种好,所以说他碰到我的胳膊时不会是故意的,绝对不会是故意的。绝对,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试读——抽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⑵是啊,这么好的朋友,谁都不愿失去。我们一起读读3-6句,体会一下。我还不能感受到你们不愿失去这个朋友。感情再强烈点
(女生齐读——男生齐读)
⑶是啊,任何人都不愿意失去这样的朋友。(引读)我又说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可是我认错了吗?为什么?(读书回答)
多媒体出示: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我只能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到了什么?(读书回答)(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朴素)。
⑷我很在乎他、珍惜他,生怕失去了这位可爱的朋友,尽管这样,我还是不肯开口向克莱谤认错,这时克莱谤有什么表现?(生齐读)
多媒体出示:克莱谛不时用眼睛膘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①克莱谛怎样地看?
②我看见克莱谛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什么?而是什么?(板书:悲哀)
③克莱谛应不应该愤怒?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看来他们平时很要好,加上克莱谛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克莱谛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⑸是啊!越想越觉得他可爱,可是我最终还是没有开口认错,克莱谛却主动说话了他怎么说?
多媒体出示:
1、我在外边等你。
2、我在外边等着你。
看看这两个句子,有没有不一样?想想他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同桌之间可以议议。
说句话的时候,克莱谛已经原谅了我,我又是怎样说的呢?(齐读)
多媒体出示:“我也等着你!”我理解了他的话的意思了吗?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
(不一样)
(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着你,误解了克莱谛的意思,以为他要报复我,要打我。)
我们明白了俩人的想的不一样,应该怎么去读。
学生试读,评价,教师指导朗读。
第一句余怒未消,应该读出强硬的语气,第二句要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第三句表示“不甘示弱”的语气,也应稍重。
害怕克莱谛找我算帐,上课时心想着怎样对付克莱谛,所以上课时间觉得过得太慢,课文中哪个字最能体现。
⑹他们怎样和好的呢?请孩子们分组讨论商量,用朗读的形式自学。
注意:朗读要落实到句子上,句子中要抓关键词。商量一下,该怎样读。(小组自学)
①和好了吗?(板书:和好)谁主动?
②克莱谛用什么方式与我和好的?(板书:微笑)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③两终于和好了,复得了这个差点失去的朋友,我的心情怎样(高兴)。咱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读读这部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课文小气泡提示的“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一样吗”这一牵而动全身的问题,辐射全文,引导深入探究文章的重点句段,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后的内心活动以及表现,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进而认识人物形象。)
三、 研读文章末段的“爸爸的教诲”
1、课文中的安利珂和克莱谛都让我们感动,课文中还有一个人也很令人感动,令人尊敬,是哪一位?
2、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并说说理由。(预设父亲的话)
《爱的教育》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3、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主动向对方认错,求得谅解。
四小结读的感受
同学们课文写的虽然是一种很平常的小事,却使我们认识了两个不同寻常的孩子我一位伟大的父亲,两个孩子都那么善良,他们相互理解,父亲呢?如老师一样严格教育孩子。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克莱谛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那样的错误,与人争吵?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椭圆形的纸,中间用剪刀剪断,两边分别写上了“争吵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和好的好办法?”其实这椭圆形纸好比一面镜子,但由于争吵或者其他矛盾,镜子碎了,我们可以用“友情牌胶水把它粘合起来,写下你们的办法,看谁的办法最有创意。
五、 布置作业
1、自读《爱的教育》
2、抄写课文中的爸爸的话。
3、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争吵》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透过阅读能理解课文的大致资料,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决定出材料的重难点。依据这一要求,本设计紧扣阅读提示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感知大意,突破重点,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资料,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就应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和同学发生争吵的经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揭题解题,明确目标
1.揭示课题,学生读课题,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争吵
2.师谈话: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争吵的经历,对争吵、和解也有必须的体会。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此刻,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3.学生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提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把父亲的话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说争吵中引入新课,一是为了帮忙学生读懂题目,二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课文情境同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阅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这是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提高略读实效的保证。
二、自主阅读,感知大意
1.师谈话:明白了学习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我和克莱谛为什么发生争吵
4.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粗知课文大意。依据这一要求该环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而后作简要检查。
三、细读理解,突破重点
1.找出父亲说的话。
(1)师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4自然段,把父亲说的话画下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想到父亲的话。
(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中几次出现父亲说的话(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理解父亲说的.就应知错认错。
(1)师谈话:小作者在做错事后,首先想到的是父亲说的就应知错认错。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
(2)学生读课文思考。
(3)指名说说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我知错,从哪里看出来,我知错但不好意思认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
(5)指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读出我的不安、后悔,后半部分要读出我的矛盾情绪。
3.理解父亲说的: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师谈话:我后悔,因为我错了;我矛盾,因为我知错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就在这时,克莱谛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这时我又想起了父亲说的什么话
(2)学生读句子。
(3)说说想到父亲的话后,我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指导学生理解防御。
(4)克莱谛走近我,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读课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为什么说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莱谛愤怒悲哀懊悔的内心变化。)
(5)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
(6)师小结: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我明白自己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最后克莱谛原谅了我,让我们俩重归于好。
4.理解父亲说的:既然你错了,就就应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就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1)师谈话:看到两个小伙伴又走到一齐,老师相信大家也必须会为他们感到十分高兴。那么,对待这件事,父亲又有什么看法请同学们一齐读一读父亲说的第三句话。
(2)学生读句子,说说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要点:一能够把既然、就、更等词语读得重一些,语调能够层层推进,读出父亲在火头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语速,就像说话一样,读出父亲的谆谆教导,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让孩子听得明白,从中受到教育。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回读,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理解。
(1)师谈话: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严格的父亲的高大形象。此刻,请同学们把父亲说的三句话联系起来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就应防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阅读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这是学习本篇略读课文的重点,也是保底要求。
四、拓展延伸,文道结合
1.师谈话:理解了课文资料,此刻请同学们回过头来再读全文,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也能够联系实际说说你跟别人争吵过吗你是怎样做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见解或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教学中,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能够的;二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三是在学生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3.师总结谈话: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透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懂得原谅别人,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的孩子克莱谛,一个是知错、是非清楚、诚实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父亲。老师期望大家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做一个能够谅解、宽容别人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重在联系学生实际,唤起自身的体验,深化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同时教师的总结谈话,意在引导学生明白做人道理,实现从课内向课外的迁移,体现文道结合的思想。
[总评]
本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能根据略读课文的教材特点和学习要求组织教学,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1.突出学生的自读自悟。整堂课安排了多次、多种形式的阅读训练,大部分时间为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读书过程中,做到读前有目的,读后有思考、有检查,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中把握理解文章资料,贴合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
2.紧扣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课上,老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大胆地放,合理地收,有助于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而学会读书,学有所得。
《争吵》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1、紧抓文本,通过读读,说说,议议,写写等方式,循序深入,块状推进。把课堂的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和探究发现的操作平台。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在不背离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3、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将学生生活和文本整合,读写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推荐原著,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今天余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很适合你们阅读的书,它的名字叫《爱的教育》。它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根据他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一本书,书中讲述的是一群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的趣事。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继续学习书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争吵(板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位外国小朋友谁和谁的事?他们为了什么而争吵呢?
二、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一)议一议: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1.(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你们觉得我的报复行为有没有嫉妒心作怪?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出来读读
(他的笑让我觉得他可能是在笑话我没得奖,所以我才决定报复他,显然这次争吵是我的嫉妒心在作祟。)
(因为嫉妒,朋友不小心犯的错误,在我看来这是
因为嫉妒,朋友歉意的微笑,在我看来这是在
因为嫉妒,一对平时非常要好的朋友最终发生了 )
一起书写嫉妒
3.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克莱蒂有什么表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的表现是“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很生气。“你这是故意的!”“我在外面等你!”说明他很愤怒)
过渡:“我”看了克莱谛的表现后,心里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下面我们来学习5-8自然段。
(二)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
1.学生自由读5—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争吵后我和克莱蒂各有什么表现?
(1)争吵后我的表现。
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相机指导朗读,体会“我”的后悔与矛盾心理)
不安:
后悔:
a后悔的原因:“我知道他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b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克莱谛是好人?联系上下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能不能读出来——
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老师读过这本原著,书中的小克莱谛是勤劳孝顺又爱学习的孩子,他帮家人扛木柴,招呼顾客,学着给家人煮咖啡,在劳动的间隙又不忘复习功课,可以说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而我今天却因为可恶的嫉妒心,故意报复他,怪不得我会如此后悔。
c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让他后悔不已的话——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啊!
也许他又想起了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吃饭,一起搞恶作剧的情形了,可惜,今天他们吵架了,克莱谛可能再也不会理我了。多么遗憾啊!多么后悔啊!
d大家想不想一起来感受一下他内心的后悔。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啊!
d既然认识到了错误,为什么不去道歉呢?
(因为他爱面子,觉得有些丢脸)
此时,他的内心一定很矛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安利柯心里的小疙瘩吧
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
一对平时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却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而闹别扭,一个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后悔不已,另一个呢?克莱谛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2)克莱谛的表现。
“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克莱谛为什么而悲哀?
(克莱谛并没有记恨我,而是对“我”的所作所为觉得不可理解,也可能是为他们朋友之间的争吵而感到不值得)
(3)克莱谛说 “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复他的那句“我也等着你!”两人都说在外面等对方,他们心里想的一样吗?
(第一次听到他说这句话时,“我”感到不安、觉得后悔;第二次“我”虽然认识到自己错了,心里想的仍是防御,并没有想到放学后主动向他认错。)
过渡:此时此刻,两位好朋友的心情都是那么复杂,老师讲的功课估计都没有听进去,这一天过得可真是煎熬。
终于等到了放学。为什么不用等字,而用了挨?(说明这一天过得太漫长,也说明我一心想着放学如何对付他的防御他)一个挨字把我内心的后悔、矛盾、不知如何面对他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么克莱谛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对待“我”,事情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课文9-13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
1.汇报交流。
2.赏析重点句子
3.当“我”向克莱谛举起尺子时,克莱谛是怎样做的?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4.假如你就是作者,你听到克莱蒂这样跟你说,你会怎样想?
5.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惊讶和高兴之情。
6.从最初的嫉妒报复到后悔,再到防御,到最后的和好,你觉得克莱蒂是个怎样的人?实际上,他的这一系列心里变化都和一个人的平时教导有关,那个人就是他的 父亲 ?请找出父亲教育他的话:
投影
谁愿意来读读,读完可以让同学说说你对哪句话印象最深,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体会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文中的小克莱谛和小安利柯从当初的争吵到最后的和好让我们受到了爱的教育,同时父亲的话也让我们受到了爱的教育。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感受童年的乐趣,课余有时间大家去读读这本有趣的原著,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
板书设计:
争吵
“我” 克莱谛
嫉妒、报复 不小心
不安、后悔 愤怒
矛盾 悲哀
和好
相互谅解 相互宽容
《争吵》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背景简介
“看到同学们今天个个精神饱满,老师很高兴。于是就很想带你们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飞机起飞了。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诶,仔细看,这是哪里啊?这个国家的形状看上去很特别,象只……。”(靴子)
“其实这只靴子就是令人向往的意大利了。旅行开始了。……这么特别的地方就诞生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德…亚米契斯。亚米契斯迫切想与你们这群可爱的中国孩子分享他和《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故事。……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争吵”就是节选自这本书。”
书课题:争吵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习生字、词语
“故事大意我们已经了解,可要想更深入了解这两位意大利朋友,我们就要先学习生字词。”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你的手举得真高,了不起,老师请你来。”
“女老师带得真好,老师还想请位男同学当当男老师。”
“哪组最自信,愿意开火车来读读。”(去拼音)
全班齐读两遍。
“谁能说出‘嫉妒’的反义词是什么?”(宽容)“高尚、诚心诚意。”
出示本课生字。
“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能给它组词吗?”
师范写难写易错字。
练一练:
“将自己认为难写、容易写错的字每个在抄写本上练一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3、各自轻读,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语气:
⑴ 第一自然段介绍故事的发生,用交代的语气读,注意句号后的停顿。最后一句“我火了,骂了他一句。”表现我的情绪,读时要加重语气。
⑵ 下面“我”心想的一句话,仍然怒气未消,要表现出“我”内心的不高兴。报复:用敌对的行动回答对方。但又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心里想的;声调不能高,可以通过加重语气来表达。
⑶ 在第一段中,有两处写了克莱谛的话,我们怎么来读呢?读人物的话应该注意前面的提示语。大家在下面试着读读克莱谛的两句话,读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语气。
(学生各自练习。指名读。齐读。)
4、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克莱谛急忙缩回手去,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们可能会为他们担心,是不是会打起来。事实怎样呢?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3)。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课文是通过描写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好像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三、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写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心情,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可以了)。
5、“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应该不应该“愤怒”?
(应该。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6、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可以知道克莱谛心里怎么想?
(为争吵难受,争吵多么不好,要是没发生争吵有多好)
我们朗读时“不是愤怒”,轻读;应强调“而是悲哀”。
7、下面两人的对话怎么读,一个是后悔,一个悲哀。那“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等着你!”语气要显得无力,和第四自然段的“我在外边等你!”感情不同了,语气也变了。
8、把父亲对“我”说过的话再读一读:“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觉得父亲的话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是这样做的吗?
四、学习第四段
1、“不料”是什么意思?
2、父亲把脸一沉说的话,该怎么读?
3、指名读父亲的话。
4、齐读父亲的话。你觉得父亲的话讲得对吗?
(突出:“既然……就应该……更不应该)
5、轻声齐读全段。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文中再找出有关父亲对我说过一些话的句子好好体会一下。共三处。
“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
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六、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七、小练笔
【板书设计】
争 吵
1、谁和谁争吵
“我”安利柯 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1~4小节)
3、争吵过程
4、争吵结果──他俩和好
父亲的话
【反思】
决定上《争吵》这一课时,很茫然。这是外国作家的作品,写的是意大利学生之间的争吵的故事。一开始很怕咱们中国孩子思想认识上与外国孩子存在差异,在理解主人公安利柯的心理变化过程有点困难。而且,这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中外文化差异。将教材反复研究,终于定位在“争吵是发生在两个小学生之间的故事,跟学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这一点上。
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比较残酷!
最大的纰漏在于两节课时内容安排不太合理。第一课时太“清闲”,而第二课时就相对太“忙碌”了点。
第一课时的导入部分有点拖沓。介绍意大利和作家那块更适合用于课外拓展。导入可以采用简洁、明朗式。如:“童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而今天我们来看看《争吵》这个意义深刻的小故事。”
生字教学一块基本顺畅,较好地结合了汉字的音、形、义来教学。学生落实地较扎实。其实,三年级学生已具备自学能力,故生字词教学可才用“随文教学”的方式。这样教,学生比较不容易疲倦。直接在文章句中学习生字词,学习效率更高,可以与朗读结合。
第二课时,我想讲的太多,以至于学习重点不突出。更要命的一点是,两节课的一个通病,让学生读得不够多。该课的朗读十分重要,重点之一就是要读出两位主人公的不同性格,这对于理解课文是十分有帮助的。
这节课有没有什么好的地方让自己回味一下呢?老师说:“小泡泡里的问题解决得不错。”这是一点点安慰,也是本人对未来的憧憬啊。
《争吵》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简)
一、谈话导入,交流入题。
1.谈话揭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与别人争吵过吗?
2.由争吵指向课文内容:文中的“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呢?
二、初读课文,交流感受。
1.问题引领:“我”和克莱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
2.学生读课文,进行初读检查后再次思考上面的问题。
三、想象情景,体会内心。
1.争吵时“我”和克莱谛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自读画出相关的词和句。
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体会克莱谛和“我”的心理活动,在此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
3.“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错了?从文中的词和句上体会“我”心里的变化;
4.父亲话的深刻含义;
四、总结全课。
1.补充“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教育学生要有大度的胸怀,要知道友谊的来之不易。
2.总结课文,结束全课。
《争吵》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这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ou”,不要读成“du”的音。
“终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a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ai)着我”、“挨(ai)家挨(a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u))”应读轻声。“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内容: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应该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五、指导书写
1.请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想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美观。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范写比较难写的生字,如“缩、缘、既”等字。
3.练习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作业,进行评议。
【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认读生字。
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
⑴争吵:因意见不合大声争辩,互不相让。⑵争论:各执己见,互相辩论。⑶争执:争论中各执己见,不肯相让。)
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
(一)研读第二段
1、研读争吵的句子。
(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
(2)学生讨论,屏幕板书映示:
(3)这里③④都是“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
(说法不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谛说的“在外面等我”,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面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
(4)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5)学生试读,评价。
(6)教师指导朗读。
(①句表示生气,应读出愤慨的语气。②句表示余怒未息,也应读出强硬的语气。③句表示强调,语气应加重。④句表示“我”不甘示弱,语气也应稍重。)
(6)师示范朗读,学生练读。
2、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
(1)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安”,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
5、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心情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细读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终于挨到了放学”,“终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可以不可以?
(“终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一定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三)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既然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人原谅,更不应该向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1)“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
(2)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希望“我”告别错误,永远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应该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四)小结读后感受:
1、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作业练习】
1.抄写课文中爸爸的话。
2.说说自己曾经与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自己认为有趣的可以写下来。
【板书设计】
15争吵
弄脏本子
“我”争吵克莱谛
后悔悲哀
知错重归于好宽容
《争吵》教学设计8
[教材内容]
人教版大修订教材四年级第八册略读课文。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判断出材料的重难点。依据这一要求,本设计紧扣“阅读提示”所提出的学习目标,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感知大意,突破重点,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和同学发生争吵的经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 揭题解题,明确目标
1.揭示课题,学生读课题,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是“争吵”?
2.师谈话: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争吵的经历,对争吵、和解也有一定的体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想一想“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3.学生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提示”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
4.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里的两个朋友在发生争吵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2)把父亲的话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说“争吵”中引入新课,一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题目,二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课文情境同化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阅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这是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提高略读实效的保证。
二、 自主阅读,感知大意
1.师谈话:明白了学习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漏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我”和克莱谛为什么发生争吵?
4.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粗知课文大意”。依据这一要求该环节的教学放手让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而后作简要检查。
三、 细读理解,突破重点
1.找出父亲说的话。
(1)师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4自然段,把父亲说的话画下来,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想到父亲的话。
(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中几次出现父亲说的话?(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2.理解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
(1)师谈话:小作者在做错事后,首先想到的是父亲说的“应该知错认错”。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
(2)学生读课文思考。
(3)指名说说“我”做到知错认错了吗?“我”知错,从哪里看出来,“我”知错但不好意思认错,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
(5)指导学生读第5自然段,前半部分要读出“我”的不安、后悔,后半部分要读出“我”的矛盾心情。
3.理解父亲说的:“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1)师谈话:我后悔,因为我错了;我矛盾,因为我知错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就在这时,克莱谛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这时我又想起了父亲说的什么话?
(2)学生读句子。
(3)说说想到父亲的话后,“我”是怎样想?怎么做的?指导学生理解“防御”。
(4)克莱谛走近我,他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读课文第四、第六自然段,想想课文为什么说克莱谛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理解克莱谛“愤怒——悲哀——懊悔”的内心变化。)
(5)说说“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的结果怎样?
(6)师小结:真是太好了!看,在“我”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我”知道自己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向克莱谛认错。最后克莱谛原谅了“我”,让我们俩重归于好。
4.理解父亲说的:“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1)师谈话:看到两个小伙伴又走到一起,老师相信大家也一定会为他们感到非常高兴。那么,对待这件事,父亲又有什么看法?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父亲说的第三句话。
(2)学生读句子,说说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要点:一可以把“既然”、“就”、“更”等词语读得重一些,语调可以层层推进,读出父亲在火头上的情感;二要注意放慢语速,就像说话一样,读出父亲的谆谆教导,读出父亲的语重心长,让孩子听得明白,从中受到教育。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5.回读,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理解。
(1)师谈话: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而又严格的父亲的高大形象。现在,请同学们把父亲说的三句话联系起来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小结:父亲的话说了四方面的意思:要知错,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到是非分明;要认错,要主动向别人认错,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不能还手,只能防御;别人没打你,你不应该防御。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紧扣“阅读提示”中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这是学习本篇略读课文的重点,也是保底要求。
四、 拓展延伸,文道结合
1.师谈话: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过头来再读全文,说说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也可以联系实际说说你跟别人争吵过吗?你是怎样做的?
2.指名说说自己的见解或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教学中,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学生只要能结合课文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都是可以的;二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语句作为自己的理由支撑;三是在学生交流自己的争吵经历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3.师总结谈话:这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小朋友,一个是懂得原谅别人,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的孩子——克莱谛,一个是知错、是非清楚、诚实懂事的孩子——安利柯,我们还认识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父亲。老师希望大家能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更多的做人道理,珍视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做一个能够谅解、宽容别人的好孩子。
《争吵》教学设计9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懂“我”和克莱谛争吵后各自的表现,体会争吵后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团结友爱的道理。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围绕“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细致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不安与后悔,“我”知错却没有认错勇气的矛盾心态,写出了“我”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我”的个性特征,课文讲述的这种心理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不但可以使学生感到课文写得真实具体,而且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
3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团结友爱的道理。
难点:体会父亲话中的深刻含义。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1,谁和谁争吵?
2,为什么争吵?
3,多好的朋友,可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了争吵。争吵之后,他们各自的表现怎样呢?这节课,我们来接着学习吧!
活动2【讲授】走近“我”和克莱谛
1,学生感情朗读第5-8自然段。
讨论:争吵后,“我”和克莱谛各自有怎样的表现?
(1)自读课文后,参与小组讨论。
(2)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讨论。
先说说克莱谛:
a他不时用眼睛瞟“我”,流露出的是悲哀,不是愤怒。
(可以体会到他此时为争吵而后悔)
b他两次对“我”说:“我在外边等着你!”
(他是想告诉“我”,让“我”认真听讲,放学后在和“我”解释)
再说说“我”:
c争吵后,“我”也十分后悔、难过,从第五自然段可以读出。但是“我”没有勇气认错。
d克莱谛两次对“我”说的话明明是安慰“我”,“我”却误以为他放学后要找“我”算账。
2,指导朗读这一部分。
活动3【讲授】感悟克莱谛的友善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9-13自然段。
讨论: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克莱谛的友善。
(1)学生感情读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
出示:“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
2,指名读这段话,说说你的体会。
(面对向自己举起戒尺的朋友,克莱谛不仅没有发火,反而微笑着,温和地提出重归于好,不计较“我”的一错再错,他的'宽容让我们十分感动。)
活动4【讲授】接受教育
1,齐读第14自然段。
出示父亲的话:(1)“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2)“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而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2,齐读父亲的话。
,3,交流你的体会。
(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活动5【活动】拓展延伸
1,课外读一读《爱的教育》这本书。
2,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活动6【活动】课堂小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活动7【活动】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爸爸的话。
2,写一写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的一件事情。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我”————克莱谛
吵架原因
后悔吵架
重归于好
受到教育
(相互宽容 团结友爱)
活动9【活动】教学反思
《争吵》叙述了克莱谛和“我”之间因为作业本不小心被弄脏了而引起争吵,最终,在克莱蒂的主动认错下,圆满解决了矛盾的故事。本文主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知错能改的良好品质。在教学《争吵》这篇文章时,我侧重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我”跟克莱蒂发生争吵之后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反复朗读,用心体会,这种方法使学生感到事情真实具体,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克莱谛的友善。并从中明白在和同学朋友相处时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真诚的友谊。最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读父亲说的话,并体会其中的意思?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白道理。
《争吵》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透过理解课文资料,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资料。
3.学习生字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资料,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蒂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资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为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资料。
(三)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述“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求了解,暂不做检查。)
(二)再读课文,正音正字。
“嫉(j0)妒(d))”的“嫉”不要读成“j@”的音。
(是指心里嫉恨别人比自己强。)
“我火了”的“火”,“偷偷”的第二个“偷,在那里应带儿化韵,读“火儿”,“偷偷儿”。
“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的“都”,应读“d#u”,不要读成“d&”的音。
“最后挨到了放学”的“挨”应读“2i”的音,表示困难地度过时间的意思,不要读成“你挨(1i)着我”、“挨(1i)家挨(1i)户”的“挨”字的音。“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的“诉(s))”应读轻声。
“哼”的右下是“了”,不要写成“子”;“防御”的“御”的中间是“”不是“缶”;“毕竟”的“竟”不要少写一横,注意与“竞”区别。
(三)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适当归并),按意思相关或相近的归并方法,划分段落(或按带有阶段性的资料),为归纳课文主要资料做好准备。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2自然段:克莱蒂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我火了,骂了他。他说不是故意的。
第3自然段:我报复了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4自然段:克莱蒂气得要我在外边等他。
第5自然段:我很后悔,想向他认错,但是没有勇气。
第6~8自然段:克莱蒂表现出悲哀,又说在外边等我。我想起父亲的话,功课也没听进去。
第9、10自然段:在街上,克莱蒂来了,我举起尺子,他却要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第11~13自然段:我友好地表示以后再不吵架了。
第14自然段:回到家,父亲说,错了就该第一个伸手请他原谅,并把尺子折断扔向墙角。
2.讨论划分结构段:
提示:“争吵”的故事可归并为争吵、反思、和好及受教育四个阶段(一般为时间、地点或情节上的变换),划分四个段落。
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第二段(第5~8自然段):“我”很后悔,但没有勇气向克莱蒂承认错误。
第三段(第9~14自然段):放学后,克莱蒂主动要求跟“我”重归于好,“我”受到了教育。
3.再议四个段落划分的四个阶段:
第一段“争吵”的情节是集中的,显然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看得出是在教室。
第二段“反思”是“争吵”完毕,集中讲“我”的后悔和反思,主要表现“我”不安的内心活动。地点仍在校园,时间推后了。
第三段“和好”情节有了大的进展,时间又推后到放学,地点移到了街上,情节也相当集中。
第四段“受教育”,是故事的尾声,突出了父亲的教育情节。地点转移到家里。
4.根据结构段段意,自己归纳课文主要资料,写在练习本上(注意语言连贯,重复的删掉),再读一读。然后教师检查订正。
课文主要资料:
“我”的.笔记本被克莱蒂弄脏了。为了报复,“我”也把他的本子弄脏了。“我”很后悔这样做,但没有勇气向他承认错误。放学后,在克莱蒂主动要求下,我们和好了。回到家,父亲又教育了我。
(四)阅读分析第一段。
自由读或默读,边读边想:
1.这一段是讲“我”和克莱蒂“争吵”经过的,究竟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从争吵的情形看,克莱蒂没有错,是“我”不对。因为克莱蒂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的。“我”做得不对,不就应为了报复故意弄脏了克莱蒂的本子。)
2.“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莱蒂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蒂,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克莱蒂得奖引起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阅读分析第二~四段,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体会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好处。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后有什么表现,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同学之间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重要好处。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二段,边读边议,再解答:
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着重描述了“我”想向克莱蒂承认错误,又觉得不好意思的矛盾情绪,也冷静地反思了一番。过去两人交往的一幕幕情景在脑海里再现。正像开头说的“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1.“觉得很不安”,“不安”什么?“很后悔”,“后悔”什么?
(“不要”,是怕克莱蒂放学后找我算账,再报复一下,因为他总提出在外边等我。“后悔”的是,过去种种事实证明,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的确不是故意弄脏我的笔记本,而是因为我嫉妒他得了奖报复了他,才吵架的。)
2.“克莱蒂是个好人”,从过去的种种事实证明他好的表现有哪些?
(“好”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个性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3.“我”既然想到了克莱蒂是个“好人”,又很可爱,也“知错认错”,心里也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但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样也说不出来,为什么?
(没有勇气,觉得太丢脸)
4.俩人吵架快结束的时候,克莱蒂再次提出“我在外边等着你!”,“我”也回答说“我也等着你!”克莱蒂和“我”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两个人的说法一样,意思一样吗?再议一议。
(说法一样,意思不一样:克莱蒂说“在外边等你”,是想向“我”解释,以求化解矛盾,不是故意的。“我”说的“在外边等你”误解了对方的意思,以为对方要报复,要打他。只要防御,决不还手就能够了)。
5.“吵架结束的时候,克莱蒂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睛里表示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瞟”是用眼睛怎样看?
(斜着眼睛看。看状况两人是并排坐在自己座位上,只能瞟。还有,一个人生另一个人的气,往往不愿意正眼看,就斜着眼睛瞟几眼,以表示不值得一理。)
6.“从他的眼睛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克莱蒂就应不就应“愤怒”?
(就应。吵架的事,他有理。)
为什么不是“愤怒”,而是“悲哀”?“悲哀”表示什么?
(看来平时他们很要好,加上克莱蒂是个“好人”,很能体谅、宽容别人,所以把愤怒压下去了。只是表示了“悲哀”,这“悲哀”是流露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情绪。对“我”所做的一切和有意报复,很不理解。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7.自由读,再指名读第二段,把“我”不安和后悔的情绪表现出来,个性是表示后悔和自责的话要读出应有的语气来。
(二)阅读分析第三段。
1.先自由读或默读第三段,写“我”和克莱蒂重归于好。边读边想,再议论:“最后挨到了放学”,“最后”是什么意思?“挨”是什么意思?换成“等”能够不能够?
(“最后”是经过等待之后出现的状况。“挨”是困难地度过某一段时间。说明“我”心里有事,总想着吵架的事,还担心克莱蒂找自己算账,上课的时间难以度过,经过等待之后才下了课放了学。说明“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了,“我”一心想着下课后怎样应付克莱蒂。)
2.“我独自在街上走着”,从“独自”这个词推测,平时放学回家必须不是“独自”,是怎样走的呢?
(可能跟克莱蒂同行。)
3.这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职责在“我”。但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
(防御克莱蒂打来。因为父亲说过,自己错了,别人打你时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4.出人意料的是克莱蒂是怎样做的呢?再读以下4个自然段(10~14)。
议一议,克莱蒂见到了“我”,表现了一种什么风格?
(克莱蒂表现了一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也说明他的确是个“好人”。)
这种宽容、友好的风格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了?再议,然后解答、归纳:
(“微笑着”,是从描述神态表现宽容和友爱的;“用手拨开尺子”、“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是从描述动作表现宽容和友爱的;“温和地说”,是从描述说话时的语气,表现宽容、友爱的;“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是透过语言表现宽容和友爱的。
总之,课文是透过描述人物(克莱蒂)的神态、动作、语言和语气等,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的。)
“我”对克莱蒂的出人意料的宽容和友爱态度做出什么反映?
(连连说:“再也不了!再也不了!”然后“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两个“再也不了”和“高高兴兴”反映了“我”被克莱蒂的宽容和友爱及重归于好的态度深深感动了。打消了先前的“不安”,仿佛失去的友谊又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因此,十分激动,高兴得不得了。)
5.最后一段主要写回到家里“我”把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对我的教育。
这一段有个“本想”,带着“让父亲高兴一下”,相对还有个“不料”,引出了“父亲把脸一沉”。“本想”和“不料”换两个意思相同的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能够不能够?
(能够,“本想”换成“原本想”或“本来想”,“不料”换成“没想到”或“没料到”。)
“父亲把脸一沉”,说话了。“把脸一沉”能够换个什么同样意思的词语?
(换成“表情严肃”或“板着脸”)
父亲“表情严肃”地,“板着脸”地说和做。有什么含义?“第一个伸过手去”是什么意思?“夺过”“折成”又表示了什么?大家议一议,再回答。
(一个人不但要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求得别人的谅解。否则就是错上加错。“第一个伸过手去”意味着有勇气主动地向对方认错,请求对方原谅。
父亲把“我”手里的尺子“夺过去”“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是期望“我”告别错误,永久友好待人。父亲的教育就应说是及时的、深刻的。)
(三)小结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就应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是否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写“思考·练习”第4题中的词语。
(二)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三)按课后“练笔”要求,练写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事的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做“以自己与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为题材的片段练笔。
三、教学过程
(一)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评议。
(二)听写“思考·练习”第4题“读读写写”的词语。同桌互换订正。再练习用“缘故”、“诚心诚意”造句。
1.结合原文原句,解释“缘故”、“诚心诚意”。
(“缘故”,指克莱蒂的上衣肩上的线缝开了。“我”猜想多半是扛多了柴的缘故。缘故即原因。“诚心诚意”,真心实意。指克莱蒂到我家时全家欢迎他没有半点客套和虚假。由此证明,他是个好人。)
2.范句:
缘故——
①这盆茉莉花,叶子发黄,也不怎样开花,我看是缺少肥料的缘故。
②七十多岁的李爷爷,红光满面,身板硬朗,主要是坚持锻炼的缘故。
诚心诚意——
①同学们诚心诚意地想尽办法帮忙爱迟到的立冬同学按时到校,保证了学习。
②这位标兵营业员主动为妈妈选料,还量好了尺寸,看得出他是诚心诚意地为顾客服务的。
(三)练笔:
选取一件自己与同学之间友爱的事写成片段。要求资料真实,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1.总结性地说说读了“争吵”一课受到的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教育,个性是要向克莱蒂学习的好处。
2.说一说我们同学之间出现过哪些团结友爱的事情,哪些事令人感受最深。
3.在肯定列举的团结友爱的事情,确有令人感受最深的事实之后,进一步讨论怎样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议一议“争吵”一课感受最深的部分在哪里?是怎样写具体的?
(“争吵”一课最令人感动,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是,“我”的不安和后悔,跟克莱蒂吵架的反思和自责;个性是克莱蒂主动找“我”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4.以“重归于好”为例,议一议这一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归结到两点:一是“重归于好”的事实经过写得清楚:从放学后“我”独自在街上走着,到克莱蒂走近“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再到高兴地分手回家。一步步写得很有层次;二是“重归于好”的表现写得具体。方法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去描述,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格。
学生可列举课文中的描述实例,如:
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他走近我……(这是写动作的);
克莱蒂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这是动作、神态、语言和语气的);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这又是写克莱蒂的动作和语言的);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地分手了。(这是写“我”的语言和我们俩的情绪的);
最后一段写父亲教育“我”。先写父亲的神态,“把脸一沉”。再写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就应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就应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最后写动作“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5.小结:
作者紧紧围绕“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中心,透过克莱蒂、“我”和父亲等人物的动作、语言、语气、神态和内心活动等描述,表现上述中心的。我们写片段也要学习这样的写法。
列举片段范例供大家参考。
我望着对门窗台上那盆平顶凤仙,花红叶绿的,真喜人,它是张童种的。再看看自己窗台上的这盆,又瘦又长,叶子不绿,花儿还没开一朵。都是清明节后一块儿种的,那花也偏心眼,在他那儿就长得水灵。我跟妈妈说:“开学就要评‘园艺能手’奖了,张童准能评上。”妈妈说:“你就取取经,问问他是怎样侍弄得那么好。”
“哼,我才不呢,显得我多熊!”我说着朝对门努努嘴儿。
第二天清晨,窗外一阵窸窣声音,我推开窗子,阿,只见张童蹲在窗下收拾我那盆平顶凤仙呢。
“张童!”我不知所措地叫了一声,跑出去,不好意思地蹲下来。他抬起头看了我一眼,脑门上渗出了汗珠,关切地说:“你这花儿缺肥,可水浇得倒挺多。”说着,用小铲把盆土翻了翻,从塑料袋里抓了一把花肥,撒到周边。又拿起剪子“喀嚓喀嚓”把老长的枝叶剪掉一半,浇了点儿水,胸有成竹地说:“过一个星期看,你会满意的。”
“谢谢你!”我不好意思,“我好好培养,要是比你的那盆强呢?”
“那园艺能手就是你了。”张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但是,记着,浇水要间干间湿,肥料要少施勤施。好,祝你成功!”说罢,把塑料袋扔到我怀里,拍拍手上的土,又眯着笑眼,径直朝对门走去。
质疑问难后,布置片段练习。
《争吵》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3、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把课文读通、读正确。
2、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词和“嫉妒”等新词。
3、了解争吵的原因。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针对性措施
“人”字新解,导入新课。
1、板书“人”字。我们在写“人”字时,因为有了撇和捺的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相互支撑,才使“人”字能够平稳端正地展现在纸上。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如“人”字撇和捺的书写那样,也必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一些争吵(板书:争吵),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争吵》。
3、引导质疑。
——学生感到新奇,有了学习的兴趣。
——预设:要争个输赢;会让着别人;告诉老师,由老师来处理……
——齐读课题,读准字音。(“争”是翘舌音、后鼻音)
——预设: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人”字新解,是团结友爱思想的渗透,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①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问题请教小组内的同学。
②想一想: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检查:
①出示生字词语:第一组
嫉妒 胳膊肘 骂了 哼 服侍
承认 缘故 原谅 瞟我 防御
戒尺 高尚 毕竟
第二组(随机指导书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独自
不料 既然 石匠 抄写 愤怒
诚心诚意
②指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③读后交流: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读课文,完成要求。
——多形式读词语,互相正音,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读准字音,记忆字形,正确书写。
——开火车朗读,一人读一自然段,其他人注意倾听,评价。
——重要人物:“我”、克莱谛、父亲
课文讲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事。告诉我们要宽容、知错就改。
互相体验团结互助的快乐。
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加以引导。
直击原因,深化感知。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吗?
2、课文哪几节是讲争吵的原因的?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谛吗?引导学生讨论。
请学生再读读1——4自然段,再思考思考。
师追问: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出示“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
师问:从这句话你能明白“我”因为什么原因嫉妒他吗?
师解说: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里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别人开心,这样的心理就是嫉妒心理。
问:同学们有过这样的心理吗?
大家有了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3、“我”嫉妒后是怎么做的?
4、“我”的报复使克莱谛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
5、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缝,你们认为嫉妒还有什么危害性?
6、师总结其危害性: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过度的嫉妒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7、克莱谛的恼怒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你是克莱谛,有没有更好的解决的办法呢?
8、师: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这对受别人嫉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安慰:“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我。”
9、分角色朗读1——4小节。
——学生该说争吵的原因:“我”的本子被克莱谛弄脏了,“我”很生气,故意弄脏了克莱谛的作业本,克莱谛也非常生气,两人约好放学后见。
——找出相关段落(1——4),自由朗读。
——预设一:
单纯地认为不是嫉妒。
——预设二:
这就是嫉妒。
——找出句子:“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一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他得了奖和他的微笑。
——举例说说看。
——读出嫉妒的语气。
——报复。
——肯定回答:很恼怒。试着读读“你是故意的!”这句话。
——各抒己见,谈嫉妒的危害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感情。
“嫉妒”是发生争吵的原因,也是本课教学的着眼点。
结合课文理解“嫉妒”。
联系实际理解“嫉妒”。
发散思维,深度剖析嫉妒心理的危害性。
尝试怎样去面对嫉妒。
课堂小结,设置悬念。
1、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了争吵的原因,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知道了面对嫉妒者的方法,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2、请同学们课后再读读课文的其他内容,想一想,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时,老师没来,它会打“我”吗?
——回顾本节课内容。
——了解问题,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整理学习的内容。
设置悬念,巧妙地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
课后作业。
完成写字本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深化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我”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针对性措施
引出悬念,导出新课。
1、上节课结束时我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时,老师没来,它会打“我”吗?
2、师:对于大家的回答,我暂不下结论,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
悬念又一次延伸,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进口悬念,深化感知。
(一)走进内心,体会后悔。
1、争吵后,“我”的内心怎样?
2、“我”为什么后悔?
随机出示: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①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的“好”体现在哪儿?
②这儿把“绝”去掉可以吗?
“绝”在这儿有什么作用?
③“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地说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④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
⑤面对这样一位好朋友,作者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去承认错去了吗?
⑥如果你是安利柯的好朋友,你准备怎样劝说他去向克莱谛承认错误?
3、在平时,当你认识到自己有错误时,你敢于向他人承认错误吗?
4、练习朗读5——8小节,体会“我”后悔而又矛盾的心理。
5、师小结:这几小节,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将自己的后悔而与矛盾写得具体而生动。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以致用,让自己的习作锦上添花。
(二)分角色朗读,感受宽容。
1、分角色朗读9——13小节。
2、出示:“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戒尺,温和地对我说……”
①“微笑”这个词在文中出席心安了两次,还有一处,找出来读读看。
②这两个微笑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追问:对于第一个“微笑”,你认为该不该笑?(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时一种善意的微笑)
师:微笑是人人都喜欢看到的,它常常能春风化雨,使彼此的不快烟消云散。
3、克莱谛拨开的仅仅是戒尺吗?
师: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宽容呀!
4、面对克莱谛的宽容,“我”心里一定是思绪万千,可这儿并没有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你能运用上面的心理描写得方法,说说“我”现在会想些什么吗?
“我”的后悔和自责化成了一句话,那就是——
5、小组分角色朗读。
6、师:世界需要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大家才能和谐相处。
(三)揭开悬念。
大家现在说说,如果克莱谛举起手时,老师没来,他会打“我”吗?
——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找出句子:“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预设:
他是一个十分十分懂事的孩子。相关语句: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母亲的情形。
他是个十分惹人喜爱的孩子。相关语句: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种种情形来
他是一个十分勤劳的孩子。相关语句: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缘故吧。
——不可以。
——肯定的作用。
——学生联系前面谈到的克莱谛的好,对此做出分析。
——学生朗读,突出“好”、“觉”。
——没有承认错误。
——学生组织好语言,大胆交流。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
——读出情感。
——面带表情朗读。
——找第二处“微笑”,练习读一读。
——第一个“微笑”制造了矛盾,第二个“微笑”化解了矛盾。
——学生展开讨论。
——他拨开的不仅是戒尺,还有他们之间的误会,他们之间的矛盾。
——揣摩人物心理:后悔、自责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
——分角色朗读,再一次感悟。
——应该不会,他只是做做样子。
以悬念为主线,层层剖析。
以文为本,探究感悟。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巧妙利用教材空白,进行语言训练。
明白什么是心理描写。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
给予学生思想上的熏陶。
学中实践。
体会教导,明以导行。
1、父亲在听了“我”所说的这件事后,是怎么说的?
师出示出示父亲的话。
课文中还有几处父亲的话,找出来。
2、指导读父亲的话,理解含义。
3、作者做到了几点?他错在哪几点?
4、读了这些话,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你有什么体会?
——读父亲的话: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戒尺。
——另一处父亲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自由读读这几句话,思考其中的意思。然后交流:四层
要知错,是非分明;要认错,第一个伸出手去,请求对方的原谅;要是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你错了,别人没有打你,你不应该举起戒尺防御。
——分析作者的对与错。
——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深入感悟父亲的话。
组织讨论,学会评价。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喜欢谁?喜欢他的什么?
2、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宽容别人,与别人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
——预设: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
克莱谛:能原谅同学的过错,宽容同学,珍视同学间的友情。
“我”:能知错,是非清楚。
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正确地评价人物。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作业。
2、预习第16课。
——了解作业。
板书设计:
15 争吵
嫉妒——报复——争吵——后悔——和好
宽容 团结友爱
《争吵》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嫉妒、缘故、诚心诚意、预防、毕竟、不料”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1)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一旦发生矛盾应该知错认错,主动请求对方原谅,相互宽容,和好如初。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感情变化及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1.提出课前预习要求: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2.媒体资源:教学演示课件《争吵》。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天同学们在一块儿学习、游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样处理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的两个同学是怎样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的。齐读课题《争吵》.
二、学习课文 探究体验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a) 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板书:安利柯和克莱谛)
b) 他们为什么争吵?(板书:弄脏本子)
c) 怎样争吵?
“今天我和克莱蒂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蒂吗? 预设一:不嫉妒 预设二:嫉妒
“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是一种嫉妒。从“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看出“我”认为克
莱谛的笑是笑话“我”没得上什么奖,因而心想“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想报复克莱谛,所以说,事情起始就是因为“我”嫉妒
克莱谛得奖引起的。)
“我”嫉妒后是怎么做的?(报复)
“我”的报复使克莱蒂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试着
来读读“你这是故意的!”这句话。(讨论中板书:,无意,故意)
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相信大
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d)争吵后怎么样了?
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读5-8自然段:
(l)用“——”画出争吵后我的表现的句子。
我的表现:
不安:我觉得不安,气也全消了。
后悔: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矛盾: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2) 用曲线画出争吵后克莱谛的表现的句子。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
哀。
? 他又说:“我在外面等着你!”
? 我回答说:“我也等着你!”
从悲哀的眼神,你体会到克莱谛心情怎样?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此时他们在想什么?俩人想的一样吗?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讨论交流)
读9-13自然段:
“终于挨到放学”为什么是“挨”?从中体会到什么?
挨是拖延的意思,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犹豫、矛盾、不知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独自走在街上,克莱谛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克莱谛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克莱谛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 找出来读一读。
(3)指导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克莱谛的真挚感情,读出“我”的高兴之情。
三、变式质疑 深入体验
当父亲知道整个事情时,父亲的表现怎样?从文中标出来读一读。
(1) 父亲为什么把戒尺折成两段,扔向墙角?
(2) 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扩展延伸
假如克莱蒂没有主动和“我”重归于好,事情会怎样发展?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喜欢他什么?
五、作业
联系你平常的生活,写一件和同学发生过的事情。
《争吵》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提测评──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1、2。
三、导学达标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⑴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2、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 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⑵ 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3、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⑵ “为什么争吵”: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前提测评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认定目标
教学目标2、3。
三、导学达标
1、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⑵ 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⑶ 学生自读1~4自然段。
⑷ 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 理解“嫉妒”一词。
③ 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⑸ 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 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 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 “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 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 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 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⑹ 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 自读9~13自然段。
② 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 指读9~13自然段。
④ 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 分角色朗读。
⑺ 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 自读14自然段。
② 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⑻ 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2、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 ) 争辩( ) 聚精会神( )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 西沙群岛( )风景秀丽,( )物产丰富。
⑵ ( )他们笨,( )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 ( )在校内或校外,我们( )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讲 兄弟俩争论不休
问 同学们各抒己见
听 赞许
【参考资料】
亚米契斯(1846~1908)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志士,曾参加解放意大利的战斗。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特写、报道、短篇小说,后汇集为《军营生活》出版。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各国的风土人情,同时贯串了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
《争吵》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方法:读中感悟,体会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
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
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
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
c.指读
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
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
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
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
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
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
③指读9—13自然段
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
⑤分角色朗读
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①自读14自然段
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
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
二、说读后感受:
读了课文,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你有没有犯过“安利柯”(就是课文中的“我”)那样的错误?有,怎样解决的?没有,今后怎样和别人交往才是正确的?以上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受。
三、布置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赞许()争辩()聚精会神()
2、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⑴西沙群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⑵()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⑶()在校内或校外,我们()应讲文明。
3、用“不是……而是……”造句。
四、课堂小结。
《争吵》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 认识13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人”字新解,导入新课。
1、板书“人”字。
2、谈话:我们在写“人”字时,因为有了撇和捺的团结友爱,互相配合,相互支撑,才使“人”字撇和捺的书写那样,也必须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
一些争吵,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做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
用小黑板出示字词,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把自己认为易错的字指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嫉妒 原谅 服侍 承认 防御 高尚 哼 戒尺 胳膊肘 缘故
指名读。 齐读 。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开火车读,一人读一段。
读后交流:说一说课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直击“原因”,深化感知。
1、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他们为什么发生争吵吗?
2、课文哪几个小姐是将争吵原因的?找出来读一读。
3、出示“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奖,我嫉妒他”。“我”真的不嫉妒克莱谛吗?
4、出示“哼,得了降,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
(1)请一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这句话。
(2)从这句话你能明白“我”因为为什么原因嫉妒吗?
(3)像这样自己没得到,别人却得到了,心理不平衡,看不起人家,容不得别人开心,这样的心理就是嫉妒心理。同学门平时有过这样的心理吗?举几个例子说说看。
(4)大家有了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5)“我”嫉妒后怎么做的?
(6)“我“包袱使克莱谛十分恼怒。如果是你,你恼怒吗,试着来读读”你这是故意的!“这句话。
(7)嫉妒使他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缝,你们认为嫉妒还有什么危害性?
(8)老师总结其危害性:嫉妒者常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过度的的嫉妒会使一个人脱离群体,失去朋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理。
(9)克莱谛的恼怒使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如果你是克莱谛,你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10)学生自由发言。
(11)教师总结:黎巴嫩文学家纪伯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想这对受别人嫉妒的人是一个很好的宽慰:“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之中颂扬了我。“
5、分角色朗读1~4小节,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读出感情。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讨论了争吵的原因,认识了嫉妒的危害性,知道了面对嫉妒者的方法,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克服自身存在的嫉妒心理,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争吵》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牧童》教学设计11-24
《乡愁》教学设计12-08
《阳光》教学设计06-02
舞蹈教学设计10-20
称赞教学设计02-26
《跳水》教学设计04-25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2-21
《掌声》教学设计01-12
《贝壳》教学设计12-04
《观潮》教学设计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