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教学设计1
实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的测定
实验器材:水槽、玻璃片、蜡烛、玻璃杯、红色的水、火柴。主要实验材料:大玻璃杯、蜡烛、火柴
教学重点、难点:空气的成分测定
实验对达成教学目标所起的作用:能够让学生更清晰的看清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简单易行。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主要教学策略:产生式教学策略
实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演示实验:点燃蜡烛,用杯子罩上,观察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蜡烛慢慢熄灭。)
2、讨论:为什么罩上杯子后,蜡烛会慢慢熄灭?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3、讲述:到底杯子里有没有空气呢?蜡烛究竟为什么会灭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空气的成分
实验1:燃烧要消耗一部份空气
(1)讲述:为了弄清蜡烛罩上玻璃杯后为什么会熄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中倒入红色的水,水不要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倒水时不要弄湿烛心。②不点燃蜡烛,用杯子把蜡烛扣上,观察水能进入杯子吗?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水一般不能进入杯子,即使进去也很少。) (4)讨论:为什么水不能进入杯子?(因为杯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
(5)讲述:接着实验。把杯子拿起来(注意不要弄湿烛心),点燃蜡烛,再用杯子把蜡烛扣上,观察有什么现象? (6)分组实验。
(7)汇报实验结果。(蜡烛慢慢熄灭,水涌进杯子。) (8)讨论:
①水涌进杯子的现象说明什么?(说明杯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②为什么杯内空气会减少了?是空气跑了吗?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为什么?((通过与前一次“不点燃蜡烛,水进不了杯子”的实验相比较,可以知道空气的减少与蜡烛的燃烧有关系。)③杯内还有没有空气,是不是都烧光了,为什么?(杯内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领杯内的全部空间。) ④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燃烧与空气有什么关系?
(9)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燃烧要消耗(或说用去)一部分空气。
(10)实验2:燃烧剩下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1)讲述:杯内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呢?火在这些气体中能不能燃烧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接着做实验。实验步骤是:
①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杯子,倒过来放在桌子上。 ②点燃火柴,把杯口的玻璃片掀开一个小缝儿,将燃烧的火柴伸进杯子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2)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火柴的火焰顿时熄灭.) (4)讨论:
①以上现象说明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说明这些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②进而可以知道被烧去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能支持燃烧。) ③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其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他们各有什么性质?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只有这种气体在支持燃烧才能进行;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成分
(1)讲解: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叫氮气,此外,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氢气等在空气中,这些气体的多少是不同的。 (2)观察:看课本中的空气成分比例图。
(3)讲解: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是混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彼此分割的'。
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关于空气的成分(板书课题)的知识。提问:
(1)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 (2)支持燃烧的是什气体?
说明
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学生小组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本实验与书上的演示实验不同,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化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从知识结构来说: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而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看图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开始,到做仿照实验来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再到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一个合理的思维方式。
从感情培养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对化学学习充满兴趣。
【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习要求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能够设计和完成简单化学实验的能力;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产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方法,发展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科学精神,初步具备创新意识。
(2)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自经历来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所以本节课我以学生自主解决“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的`实验问题为中心展开学习,把本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目的: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内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第一单元的知识出发,先是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感知空
气的存在,接着由学生举实例证明空气含有的多种物质,进而提出探究空气中多种成分(主要是氧气)含量的任务。这样就创设了一个生动而真实的问题情境。
2、 目的:通过抢答,巩固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
生自主实验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
内容:讲述空气的发现史,然后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从而提出问题:拉瓦锡实验的原理?
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展示实验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目的: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
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内容:同组讨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分析原因?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4、目的: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内容:讨论与思考:为什么要用红磷?能否用木炭或硫粉?
然后进行分组实验:两组同学分别用木炭和硫粉重复上述实验,比较两次实验的不同,分析原因。并自由发言。
5、 目的: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内容: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
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6、 目的: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内容:引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反思,并思索对本实验是否有改进方法。对较好的改进方案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及时提供其实验设备,让学生利用自己所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
7、 目的: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清晰地掌握概念。
内容: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从而得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化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氧气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氧气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氧气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在气体密度教学上,注意①怎样测定气体密度?它与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②不同密度的气体为什么是混合均匀而不分层?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二、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物质有哪些性质
2、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了解氧气的色、态、味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学生自主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演示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写文字表达式,并学会分析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差异的原因
3、演示铁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化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并巩固本章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教会学生多角度、度方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
请说出以下四个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NH4HCO3 === NH3↑+CO2↑+H2O↑ ②CuO+H2===Cu+H2O
③Ba(OH)2+H2SO4 ===BaSO4↓+2H2O ④ 2Fe + 3Cl2 = 2FeCl3
略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①属于分解反应 ;②属于置换反应;③属于复分解反应;④属于化合反应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②、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①、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参加:
①、②、④属于非离子反应;③属于离子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 分解反应
的类别和种类可分为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 氧化还原反应
学 电子转移可分为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自由 离子反应
应 移动的电子参加可分为 非离子反应
据化学反应中热量 放热反应
变化情况可分为 吸热反应
上述反应②、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略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由此而产生的其他概念及转化关系规纳如下:
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转化关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我们判断某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一般是成对出现的,理清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2)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3、价态归中规律
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4、反应先后规律
同一氧化剂与含有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有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反应③属于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略
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还能表示哪些物质间的反应?
略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四、离子方程式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五、例题分析
例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油脂制肥皂 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
C.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剂 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解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B中:Al2O3→Al,C中Cl2→CaCl2+Ca(ClO)2,D中N2+H2→NH3,均有化合价变化,故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A。
例2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⑴ C+CO2=2CO ⑵ C+H2O=CO+H2 ⑶ CO+H2O=CO2+H2 由此可以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A C>CO>H2 B CO>C>H2 C C>H2>CO D CO>H2>C
解析:对于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有以下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反应式(1)可知C>CO,由反应式(2)可知C>H2, 由反应式(3)可知CO>H2。本题正确答案为A。
例3、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或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1)G Q+NaCl (2)Q+H2O X+H2 (3)Y+NaOH G+Q+H2O (4)Z+NaOH 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可知,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由(1)得Q>G,因为该反应为歧化反应,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必介于Q和-1价氯之间。同理由(3)结合(1)得Q>Y>G,由(2)得X>Q,由(4)结合(2)得X>Z>Q。本题正确答案为B。
例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足量NaOH溶液反应:
3Ca2++2H2PO4-+4OH-=Ca3(PO4)2↓+4H2O
C.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3Fe2++NO3-+4H+=3Fe3++NO↑+2H2O
D.硫氢化钠水解:HS-+H2O=H2S↑+OH
解析:本题涉及溶液中电解质强弱、离子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盐的水解等知识,需要对各选项仔细全面地分析,才能正确解答。
A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化学式;B中NaOH足量,Ca(H2PO4)2全部参加反应,式中Ca2+与H2PO4-不符合Ca(H2PO4)2化学式中的比例,故不正确;C中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正确。D中HS-水解程度很小。不能用“=”、“↑”,故不正确。答案为C。
例5、(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个“反应进程”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中性”。即加入的Ba(OH)2溶液中OH-恰好与H+完全反应。再继续滴加Ba(OH)2溶液时,要分析此溶液中还有什么离子能继续反应。
答案:(1)2H++SO42-
+Ba2++2OH-=BaSO4↓+2H2O
(2)Ba2++SO42-=BaSO4↓
例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Ag+、 、Cl- B.Ba2+、 、CO32-、OH- C.Mg2+、Ba2+、OH-、NO3- D.H+、K+、CO32-、SO42- E.Al3+、Fe3+、SO42-、Cl- F.K+、H+、NH4+、OH-
解析: A组中:Ag++Cl-=AgCl↓ B组中, + =BaCO3↓
C组中,Mg2++2OH-=Mg(OH2) ↓ D组中,2H++CO32-=CO2↑+H2O
E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F组中,NH4+与OH-能生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甚至有气体逸出。
NH4++OH- NH3·H2O或NH4++OH-=NH3↑+H2O
答案:E
化学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应,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够分析比较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判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原因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4、进一步学会对比、比较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认识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与试验探究认识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知识的成功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发展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理解;
2.反应条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的认识。
教学模式:边讲边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示课件1:《钢铁的广泛应用》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素,人体含铁元素约0.0004%。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示实物:电磁铁中的铁心、铁片、铁丝、铁块、弯曲铁丝,磁铁吸引铁片。
学生观察回答: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良好延展性、铁能被磁铁吸引。
阅读教材P120: 密度7.86g/cm3、熔点(M.P)1535℃、沸点(B.P)2750℃、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演示实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Fe + 2O2 Fe3O4
板书:1.铁跟氧气的反应
分析:3Fe + 2O2 Fe3O4 氧化反应
讨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
设问:铁在空气中能否发生反应呢?(同学们经常可以看到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为什么?)
展示课件2:
先假设: ①常温下,铁钉与氧气发生反应生锈。
②常温下,铁钉与水发生反应生锈。
③常温下,铁钉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生锈。
演示探索实验: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
验证:(1)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生锈 假设①不成立。
(2)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明显变化 假设②不成立。
化学教学设计6
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精神。在学校和高中教导处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发展需要的人材,面向全体学生,关心体贴、培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圆满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调动本组教师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本组成功经验的好教学模式。
一、工作目标
1、每周集体备一次,组员出席率达100%。
2、切实抓好集体备课这一环节。
3、切实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加强关键问题、内容的沟通与研究。
5、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争取讲一节校公开课。
6、每位组员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7、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学习,使高三教学有的放矢。
8、平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试题。
9、进一步加强电化教学的应用比例,为教育教学服务。
10、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二、具体措施
1、分解考点到每节课,将知识复习与专题归纳相结合,复习中重视知识的横向宽与纵向深入;
2、对例题、练习、试题,加强针对性的筛选,特别关注重点知识的落实情况;
3、引导全体同学探究化学复习方法,狠抓听课效率和作业质量两个关键点;
4、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准确性训练和技巧性训练;中等基础的学生紧跟老师,落实好课堂和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进行答疑和辅导,在最基本知识的落实上狠下功夫;
5、认真分析阶段性测试的结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训练内容,辅导范围和方式;
6、精心布置每日作业,做到精讲精练;
7、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感情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
8、每周的星期四的坐班时间为集体再备课时间,讨论下周应讲授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研究其学情与教法。
9、同组教师相互听课至少每周一次,听课之后要相互交流意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化学教学设计7
1.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2]胆矾的研碎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液态的水
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
又凝结成液体
液态的水
蓝色块状的胆矾
块状固体被粉碎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
发出耀眼的白光
白色氧化镁粉末
加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石灰水变
浑浊
三种其他物质:氧
化铜(黑色)、水、
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点: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
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
实例
冰→水→水蒸气,汽油挥发,
木材制成桌椅
铁生锈、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食物腐烂
根本区别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
关系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化学性质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 木棒受力折断。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绪言
一、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化学史。
化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2、教学步骤:
3、活动与作业:
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
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⑥其它(自拟)
【点评】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化学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认识铁的几种氧化物及其常见性质。
2、认识三价铁的氧化性、亚铁的还原性及Fe3+的检验、Fe2+和Fe3+相互转化。
3、会熟练书写Fe2+、Fe3+相互转化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4、知道Fe(OH)3 、Fe(OH)2的制备方法
知识点一:铁的氧化物
阅读教材59页铁的氧化物部分,完成下表
名称 氧化亚铁 氧化铁 四氧化三铁
化学式
色态
俗名
化合价
溶解性
与酸反应
知识点二:铁的氢氧化物
阅读教材60页,完成下表
加NaOH溶液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分析Fe(OH)2颜色变化的原因,请用必要的文字与方程式加以说明:
探究与思考:
小组讨论Fe(OH)2的制备实验可采取的改进措施
2、Fe(OH)2 、Fe(OH)3的其他性质(用方程式表示,是离子反应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Fe(OH)3的热稳定性
(2)Fe(OH)2 、Fe(OH)3与酸反应(以盐酸为例)
知识点三:铁盐与亚铁盐
阅读教材61页实验3-10,完成下列表格:
(1) Fe3+的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FeCl3溶液(1mL)中滴加KSCN溶液(2滴)
FeSO4溶液 ①试管中先滴加KSCN溶液
②再向试管中滴加氯水
由实验我们可以得出Fe2+ 、Fe3+的检验方法:
Fe2+的检验:
Fe3+的检验:
探究与思考: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Fe2+ 、Fe3+
(2)Fe2+ 、Fe3+的转化
阅读教材61页科学与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FeCl3溶液 现象 方程式
加入铁粉,振荡后滴加KSCN溶液
上层清液加入氯水,振荡
探究与思考:
利用已有的知识并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有关铁的化合物的知识,完成Fe 、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课堂小结】1、铁的三种氧化物
2、 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
Fe2+ + 2OH- = Fe(OH)2↓ Fe3+ + 3OH- =Fe(OH)3↓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3、Fe3+的'检验和Fe3+与Fe2+相互转化
(1)、Fe3+的检验: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
课堂反馈:
1、为了检验FeSO4溶液是否已经氧化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
A.NaOH溶液 B.铁片 C. KSCN溶液 D.石蕊试液
2、为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和CuSO4,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
A. NaOH溶液 B. 稀H2SO4 C.铁粉 D.KSCN溶液
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AgNO3、KSCN、稀H2SO4、NaOH四种溶液分开的是( )
A.BaCl2溶液 B.FeCl2溶液 C. FeCl3溶液 D. Ba(NO3)2溶液
4、① 在盛有2m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② 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 ;
③ 再加入几滴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为 。说明 , 反应方程式为 ,还原剂是 。
5、要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其操作可以是:①加少许酸化的KMnO4溶液;②加少许氯水;③滴加少许KSCN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③②
化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
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
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酒是越陈越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
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师】问题②: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
【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
【生】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
【师】问题③: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
【生】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
【师】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
【生】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导管相当于冷凝管,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空气冷却。
【追问】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如何验证?
【生】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如果变红,说明有乙酸;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应后显红色来检验。
【师】①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不能用石蕊来检验是否含有乙酸,其实只要将试管振荡一下,看是否有气泡逸出就可以了;
②接受试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无法通过CuO与乙醇的反应来验证,但可根据有乙酸挥发出来,推知也会有乙醇挥发出来。
【师】接受试管中有什么现象?所获得产物的量多少如何?
【总结】第一组接受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第二、三组实验中接受试管内有分层现象,并有浓厚的果香气味。从对比结果来看,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第二组做法得到一定量的产物;第三组做法收集到的产物的量最多。
【布置课后讨论题】
①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
②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③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
化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2)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
(3)初步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教学难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认识。
三、教学模式:
从常用的“启发——掌握”模式转变为“引导——探究”模式、“激活——同化”模式。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工具:
演示实验仪器
六、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碳的单质,现在我们来回顾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
[引入新课]这节课接着学习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思考]我国古代一些书画家常用墨,墨是由炭黑制成,书写或绘画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为什么呢?
[理论探究]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所以在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墨汁或碳素墨水书写或绘制字画,年深日久都不会褪色。
[阅读]在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是不活泼的。碳受日光照射或空气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
[板书]
一、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性)
[提问]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如果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
又如何呢? [板书]
二、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1、碳的可燃性 C+O2
CO2(氧气充足)
[思考]空气污染物中有一种碳的氧化物,你们知道是什么气体吗?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讲解]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会生成CO 。[板书] 2C+O2 2CO(氧气不足)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例如碳与氧
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2,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
[提问]大家思考:
(1)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2)这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吗?
[提问引入]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2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板书]
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展示实验仪器]
[演示实验] 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1、边操作边讨论: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顺序及装配要点等。
2、引导学生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
3、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①反应物颜色的.改变;②石灰水是否变化。
4、实验完成后,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提问]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学生]反应中看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有Cu生成;小烧杯中有气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板书] 书写化学方程式:2CuO+C 2Cu+CO2↑
[提问]在反应中,碳与CuO中的氧结合变成CO2。这是什么反应? [学生]氧化反应。
[讲解]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讲解]那么是什么物质夺取CuO中的氧,促使CuO发生还原反应呢?是碳。因此,
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另一方面,CuO提供氧,被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板书]
[讲解]可以看出,反应中如果存在得氧则必定存在失氧,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存在。我们称整个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
现代钢铁用焦炭从铁的氧化物矿石里冶炼出铁。即3C +2Fe2O3 4Fe+3CO2↑
工业上运用碳与二氧化碳来制造煤气CO。CO2+C 2CO(吸热反应)
↑C:得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
CuO:失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
[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不活泼。②高温时活泼,碳具有可燃性与还原性。
[课堂训练]
1、写出由碳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和,前者表明碳具 有 性;后者说明碳具有性。
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烧 (D)还原性
3、下面关于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的说法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黑色粉末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有红色物质出现,石灰水无变化
C、有红色物质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黑色粉末和澄清石灰水都变红色
4、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一种单质C和另一种物质D,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A,
同时有一种无色气体B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现象判断:A B C D
化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教学模式】
调查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利用电脑播放一段身边美丽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
讨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确实存在的实验或实例。
学生互相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实验导学探究原理
(过渡) 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着名实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听故事、思考问题:
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气体减少了1/5的?
抢答有关问题。
连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观察记录分析讨论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原因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
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
(小结)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实验现象;
2、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
3、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分析讨论
1、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
2、没有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形成归纳总结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观看课件
播放课件空气的成分测定
观看思考
通过课件,加深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测定的认识
收:
分析讨论
合 :
得出结论
(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总结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知识?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
化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比较了解几种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
通过实验,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
能力目标
通过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的设计,初步提高气体反应装置的设计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这些物质的物质性质和用途不同,但却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运用学生已学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已增长学生的知识链、能力链。如碳的化学性质中,关于碳还原性的教学,可提示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自己设计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这样的教学处理有利于学生提高探究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
2.联系实际生活、联系科学研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网上资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善于观察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同时将所学化学运用于社会中解决科学问题。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如教材中有宋朝黄庭坚的墨宝,虽历经千年仍不变色。但随温度升高,碳单质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1.碳的可燃性
【讲解】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
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2.碳的还原性
【演示】碳和氧化铜的反应。(边实验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
【现象】加热片刻后,黑色物质突然发红光,随后看到红色物质,同时澄清石灰水中冒出一定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黑色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讲解】同样,碳也能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二氧化碳。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可放映用木炭来炼铁。木炭炼铁的录像
【提问】观察上述两个反应,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指出还原剂是什么?
【小结】碳在上述两个反应中都做还原剂。这两个反应都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碳不但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也能还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播放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录像
木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进行。由上述反应可以看出,有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要吸收热量,说明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热量的变化。通常用“-Q”表示吸热反应,“+Q”表示放热反应。如:
【讨论】燃煤炉子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小结】
【总结】碳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随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焦炭。这些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如何?这是此节学习的重点。
师 提问:碳单质在常温状态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试举例说明?
生 回答:较稳定。如古代字画能保存至今。
师 提问:试举例说明碳的化学性质?
生 回答:点燃条件下,碳在空气中可燃烧,生成CO2。
师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稳定
加热:完全燃烧 C+O2===CO2(石灰水检验)
不完全燃烧 2C+O2===2CO(煤的燃烧)
提问: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
生 讨论:(1)燃烧金刚石、石墨。(2)检验产物:唯一性、产物是CO2
师 板书: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 处理方案一:实验探究碳的还原性
教师演示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已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归纳碳的化学性质——还原性。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物质化学性质的能力。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有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生成。
反应方程式:C+CuO===Cu+CO2
结论:碳单质有还原性。
*处理方案二 实验装置的探究
教师提供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提高运用已学知识提高实验设计的能力。
反应方程式:C+CuO===Cu+CO2
反应产物Cu——红色固体;CO2——能使石灰水变混浊。
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装置的改进,将导入气体的导气管改为导出气体的导管。增加盛放石灰水的装置。
师 小结:常温下,碳单质不活泼,较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增强。在高温下,碳单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布置作业:略
探究活动
通过计算讨论,若还原80g氧化铜,理论上需要碳或氢气各多少g,用那种物质做还原剂更好?
分析:
需要碳: C+2CuO====2Cu+CO2↑
12 160
x 80
X=6g
H2+CuO====Cu+H2O
2 80
y 80
Y=2g
还原80g氧化铜,分别需要碳、氢气各为6g、2g。氢气更好。需要氢气的量少,且还原的铜较纯。
化学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掌握Al2O3 、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习重点】
1.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Al2O3 溶于水;熔点 ,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 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 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
Al2O3和NaOH ,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 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 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 氢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3)Al(OH)3制备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制耐火材料 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 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
①Al2O3 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析出金属铝 B.产生白色沉淀 C.产生红褐色沉淀 D.产生无色气体
4.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 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Cl-、SO42-、Na+、K+
B. K+、ClO-、Na+、NO3-
C. HCO3-、Na+、NO3-、K+
D. NO3-、Ba2+、Cl-、NH4+
5. 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1:3 D、1:4
6.将0.1 molAl投入到3 mol/L NaOH溶液100mL 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 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B、溶液的pH<7
C、溶液的pH>7 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化学教学设计15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 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设计03-02
《化学平衡》教学设计模板05-26
初三化学教学设计06-11
化学教案设计05-06
化学教学反思01-15
化学电源教学反思03-28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06-22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04-18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