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驾驶谱写不朽创造绸带
曲折蜿蜒嘉峪关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课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搭奇迹吗?
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搭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张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诗歌。
2、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3、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
学生:收集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
教学方法
导学互动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一)直接导入:
这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板书《长城和运河》,生齐读课题。
(二)有感情朗读诗歌
1、教师配乐朗读诗歌。
2、[出示导纲一]生齐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重音。
3、教读难点诗句。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二、合作互动
4、展示评价(生读生评价,分男生、女生个人小组齐读分读)
出示朗读展示评价标准
姿势端正大方
声音清楚洪亮
重音明显突出
节奏停顿合理
呼吸配合协调
手势添加自然
语气语调得当
感情表达充分
(三)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出示导纲二对照图片理解诗句,学生总结长城和运河的特点。教师板书。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1、自读有关资料,结合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读出民族自豪感,读出爱国热情。)
2、你还明白哪些人间奇迹你想对中华民族祖先说些什么
三、导学归纳: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训练
1、长城的'特点是:
运河的特点是:
2、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附: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雄伟壮丽运河:秀丽动人民族:自豪骄傲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比喻句。
4、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的。
(3)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4)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 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 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3、指名读, 生评议。
14 、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3、做一名小导游。向游客(学生)介绍一下长城和运河的情况。
板书
长城 和 运河
连绵起伏 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 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教后感:课的开头我和学生共同回忆我国古代辉煌的历史,特别是古代伟大的工程。如:故宫、圆明园、运河等,由此导入新课。在指导朗读课文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了长城的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这时再让学生读出应有和自豪来。在听读的过程中还启发学生能从别人的朗读中听出感情。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4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3、能参照课文中的图画,运用课后练习4提供的词语写话。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背诵训练中,抓住关键词语了解景物特征,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能参照课文中的图画,根据提供的词语进行写话练习。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练习4。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同学们,通过二年级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古代三个伟大的工程:故宫、长城、大运河。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就是《长城和运河》,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长城或运河的情况呢?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1)、指名读。
(2)、说说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读“yù”。
嘉:上半部是“士”。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创:左半部为“仓”。
不朽:指诗歌千古传诵。
谱写:编写歌谱。
(3)、齐读出示的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通顺。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奇迹”讲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
让我们一起跟着文中的“我”先去看看长城吧!(出示图片)
谁来结合课文讲讲你对长城的印象。
“蜿蜒”和“曲折”有什么区别?
2、指导学生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
(注意要突出景象的奇异)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里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你觉得长城怎样?(奇异、了不起、罕见……)
5、引读“东起山海关……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为什么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指名读最后两行,这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导朗读。(一开始是惊喜,接着是赞美,最后是敬佩和自豪)
(1)、自由读。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部分,评议。
(3)、齐读。
四、作业设计:
1、用钢笔描红。
2、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二、教具准备: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驾驶 谱写 不朽 创造 绸带
曲折蜿蜒 嘉峪关 奇迹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2、谁来说说这又是一番怎样的奇异景象?
3、观察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音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 )比成( ),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 )之处,你能说说吗?
4、引读“北起首都北京……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这些“奇迹”是谁创造的呢?
5、指导朗读。
谁来说说这一部分和前一部分的区别?
同座位互读,互相纠正。
指名读,评议。
(三、)总结课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这两搭奇迹吗?
2、总结:今天,我们乘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搭奇迹。其实,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张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多音字组词。
行xínɡ( ) 曲qū( ) 折shé( )
hánɡ( ) qǔ( ) zhé( )
zhē( )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
运河(绸带)——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人民的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创造
(五、)我的教学反思: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5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
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察的独特方位:广裹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描述了观察的鲜活的图?阂环?嬉炀跋螅?托脑媚俊4司?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本诗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动。
教学建议
1·指导读书。
(1)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要让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明白、读流利。通过读课文,首先让学生谈谈课文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从而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接着,可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的几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体会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自由朗读课文为主,间以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做到把课文读通、读流利。
(2)精读感悟。
通过精读深思,重点让学生感悟长城与运河的奇异的'景象,为什么称之为人间奇迹。教学时,可从三方面着手:看图(或录像)欣赏;补充阅读;读文体悟。通过看图或录相,丰富学生的形象感知;通过补充长城、大运河的有关信息资料的阅读,让学生立体感悟长城、运河的雄姿。指导的重点是让学生读文感悟,读中练语感,读中受熏陶。
第一部分写长城的奇异:它像巨龙、连绵起伏,曲折婉蜒;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它是无数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谱写的不朽的诗篇。
第二部分写运河的奇异:它像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纵贯南北五千里;它是几百万人民心血谱写的动人的诗篇。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像,感悟长城与运河的雄伟壮丽。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景色的壮美,语言的韵美,抒情的真挚。
2·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可从两方面把握诗的特点:一是内容上看,本诗描写了几幅图画;二是句式上看,一、二行与七、八行两部分上内容一样,三~六句两部分诗句表达句式一样。在掌握本诗表达特点后,让学生自由熟读成诵。在基本会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提醒学生根据诗歌的特点,注意合理的停顿、重音。
3·迁移练习。
(1)学写一段话:完成课文后练习四,根据提供的词语,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2)仿写一段诗。
着重从两方面提示学生:一是写什么,可这样设问: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还创造了许多像长城、运河一样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诗来赞颂它吗?(如:京九铁路)二是怎么写。可以仿写,一、二、七、八行与课本一样,即: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 ,北起 ,南到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或祖先)。
4·实践活动。
课外让学生搜集歌颂祖国大好山河与人民智慧的短诗,在班级报栏内搞一次题为祖国颂的诗抄张贴。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6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她们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现代诗歌。
2、初读感知,自主设疑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引导学生质疑。
3、梳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1)如何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长城和运河。
4、正确读文,学会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歌,要求①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②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给生字打上重点号。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
(4)全班交流检查,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①指名学生拼读生字词,注意正音;
②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③给生字扩词;
(5)指导学生书写
①教师重点指导部分生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蜒”、“篇”、 “谱”的字形;
②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5、熟读诗歌,了解长城和运河。
(1)检查学生对诗歌的朗读情况。(指名读或小组读)
(2)集体交流问题:看图介绍长城和运河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2、片段练习《长城》,用上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3、拓展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的人间奇迹。
教学过程:
1、温故导入:现在我们继续学习第1课,(学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熟了诗歌,了解了诗歌大意。回忆一下: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质疑。
3、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1)会向别人介绍长城和运河,用上课文中的相关词语。
(2)了解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
4、自主探究,自读解疑
学生围绕问题边看图边读诗歌,不懂的地方打上“?”。
5、学习第1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读)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观察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
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引读)
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6、学习第2节
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引读)(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
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7、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引读)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
8、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9、学习了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10、质疑、解疑。
11、课堂小结。
12、完成课堂训练题。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教材简析:本文是一首饱含强烈的爱国情感的诗歌,全诗尽情讴歌了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本诗,有感情地朗读本诗,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自豪之情。
设计理念:
1、充分体现“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学习、延展展学习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
3、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说出个性,说出心声。
教具准备:长城、运河图。
课时计划:2课时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7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默写。
2、疏通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长城和运河的雄伟气势,激发爱国热情。
难点:正确地完成本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拼音写词语。
jià shǐ chóu dài chuàng zào mín zú bù xiǔ
( ) ( ) ( ) ( ) ( )
pǔ xiě jǐng xiàng shī piān lián mián qǐ fú
( ) ( ) ( ) ( )
qū zhé wān yán
( )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课文赞颂了我国的哪两大建筑工程?你能结合课文内容简单地介绍一下吗?指名说。
二、总结课文。
1、长城和运河,在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运河,从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这一撇,从秦汉到现代,又经历了多少沧桑,有过多少泪水,但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一捺,从随唐起始,到今天,又有过多少灵动的创造,有过多少憧憬和希望。我们中华民族正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创造的民族,充满着顽强和不屈的民族。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吗?(板书:人)
2、长城运河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啊!在历史的长河中,长城和运河谱写着不朽和动人的诗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练读。
2、同桌练背。
3、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4、指名背诵,赛背,齐背。
四、课堂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的诗篇()的景象()的绸带
()的长城()的运河()的祖先
2、多音字组词。
dōu()xínɡ()qū()
都行曲
dū()hánɡ()qǔ()
3、请写出三个形容万里长城的.四字词语。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东起,嘉峪关,像在大地。
(2)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像在大地。
(3)京杭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分别谱写了的、的诗篇。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色确实美不胜收。每当春临大地,岭上阳光明媚,山谷绿意盎然,有桃花、杏花、山茶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簇拥着古老的城墙。那时的长城如在花海中穿行,处处尽芳菲,令人心醉。八达岭之夏,骄阳似火,但时时有清凉的风袭来,有时烟雨迷蒙。那时看长城,活像一条出水的蛟龙。八达岭的金秋更加迷人,那时秋高气爽,万木争艳,鲜红的枫叶,最惹人喜爱,有人说这是筑城者的血染红的,您看多么意味深长。冬日的八达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城墙楼台,轮廓分明,更显示出博大雄伟的风采。
1、这段话依次写了八达岭、 、 、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八达岭的之情。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照样子也写一句。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用横线划出来。
板书:长城和运河。
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描写长城,并引用“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几个词语。学生对以上词语的引用不成问题,只要在远看长城全貌时加以运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让学生明确观察顺序,但观察顺序要在文中体现,不一定要出现“远看”、“近看”之类的词语,可以从前面学过的文章中加以运用,如“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句,可见作者的观察顺序为从上往下俯视的,再如“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一句,作者的观察顺序为远望。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知道写作时前后的连贯和观察的方法。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04-17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03-20
长城教学设计02-22
长城教学设计15篇06-14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04-07
牛和鹅教学设计04-12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06-09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设计12-18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