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火把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把节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火把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5、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介绍你了解的一些民族风俗。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了解彝族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交流关于火把节的`传说的感想。
3、总结课文,赞扬彝族人民的优良美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2、学生在文中画出。
3、集体交流
4、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3、交流反馈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5、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
2、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3、小组内交流。
4、集体交流。
5、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6、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火把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句子的品读感悟,体会“我”的沉着冷静与坚强勇敢,体会全村人民的团结一致、关心他人的精神。
2.学会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3.边读边联系实际进行想象,加深阅读的情感体验。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我”的勇敢坚强、沉着冷静,体会在全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来找“我”的那份感动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谈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语,回顾全文
(一)师:昨天我们初读了《满山的灯笼火把》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词语积累得怎么样?谁来说说你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指名说)
(二)引导学生回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机板书(坠井、得救)。
设计意图:复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回顾课文的重要内容,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
二、品词析句,理解感悟
(一)研读第2自然段,体会“我”的慌乱与无助
1.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并根据自学提示思考:
(1)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
(2)“雨幕”是什么意思?
(3)“我”是怎样坠入土井的?找出具体的语句读一读。
(4)坠井时,“我”又是怎么做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用心体会“我”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
(1)读读这个句子,你的眼前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如果是你坠入土井,你会怎么做?你当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带着想象的画面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陷进土井中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悟重点词句,融文本于情感体验中,设身处境地体验当时的心情,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清晰、深入。
(二)品读第3、4、5自然段,体会“我”的冷静与坚强
过渡语:然而,一番艰苦努力的结果却是——?(又往下陷了一点儿)多么让人揪心的一幕啊!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快来读读课文。
三、出示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写“我”怎么想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我”怎么做的句子,多读几遍,用心体会,从中感受到“我”是个怎样的孩子,批注在书上。
(2)全班交流“我”是怎么想的句子。从小作者的心理活动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学生交流“我”是怎么做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坚持”的意思,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板书:坚持)
(4)小组讨论:从小作者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4、5自然段。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注重创设情境表达,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此外,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自学第6、7、8自然段,体验“我”感动与感激
1.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并思考: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
2.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3.全班交流:
(1)出示句子:“突然,从远处村庄的方向,传来我急切渴望听到的声音。那是一声又一声焦急、亲切而悠长的呼唤。紧接着又看到了涌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
①说说让你感动的理由。
②从“急切渴望”你体会到了什么?“渴望”能不能换成“希望”或者“盼望”?为什么?
(2)“满山遍野”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这个词说个句子?
(3)当乡亲们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此时的“我”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板书:泪如泉涌、爱,并画心形)
(4)出示句子:“你知道有多少人出来寻找我吗?整个村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哪!”
①让学生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②指导朗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与同学交流自己最感动的句子;通过词语“渴望”的调换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遗词的准确性;同时在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进行文本补充,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一次洗礼。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假如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
2.你经历过哪些令你感动的事?拿起笔写下来吧!
火把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初步体会彝族人民火把节的热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火把节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恭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初读课文,交流预习内容。
1、自读课文,回顾预习内容。
2、小组交流预习内容。
三、巩固练习,检测预习。
1、认读词语:蒿枝犄角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宰牛羊熊熊烈火激情四溢数不胜数不屈不挠人声鼎沸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矫()跤()赛()
娇()狡()塞()骄()寒()
3、近义词:矫健——强健激动——感动
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
2、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五、找出你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的感受到了彝家人的热情好客,下节课,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火把节,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气氛吧!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听写词语,积累词语。
3、思考书后第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内容,感受火把节热烈的场面和彝家人的民族风情。
2、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
3、体会彝家人的优良品德。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观看视频,说说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3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彝家的火把节,感受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去了解彝族的民族风情以及火把节的来历和纪念意义。
二、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三、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读句子从中感受到什么?(热情邀请)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感受彝家人的热情好客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最能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找出相关的语句。“我为你……”
A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句子充分表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和对火把节的盼望)
B指导朗读:热情、盼望、兴奋地。
五、学习第二部分,感受火把节热烈的场面
1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2、默读第二部分,找出最能体现火把节热烈场面的一个短语。
3、再读描写火把节几个场面的段落,划出能体现“盛典”的词句,读一读,并在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感受。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场面、情景用心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5、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火把节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教师板书。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感受。)
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从“兴高采烈”,“都穿上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莱”,体会到人们盼望、喜悦之情。)
⑵斗牛:“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写出人多、热闹、快乐。“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住对方的犄角。”写出了斗牛比赛的精彩。
⑶摔跤:“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手,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骄傲。”体会摔跤手的欢愉和骄傲。
⑷点燃火把:“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想象这时壮观的场面。“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二个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体会人们在节日里情绪高涨。
⑸围着篝火跳舞:“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这段话是一句排比句,写出山寨里所有的人围着篝火跳舞的欢乐场面,感受人们的快乐与幸福。
问题:这里的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你还能接着写下去吗?
学生自由说一说后汇报。
4、让我们边看图片边读一读这些句子。(播放幻灯片)
5、教师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六、默读文章第三部分,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七、小结写法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来吧,……”这个句式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用什么作用?
(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2、课文每一部分的开头都用了一个总起句,使文章条理清楚。
3、在描写火把节场面时有详有略的安排内容。
八、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九、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料。
3、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十、板书设计:
准备
早准备
火把节场面午摔跤斗牛
晚点火把歌舞狂欢
来历勤劳勇敢不屈不挠
火把节教学设计4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彝族人热闹非凡的火把节,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1、听写词语:头帕
山寨
矫健
嫉妒
(指导范写寨)
2、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1)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2)通过上节课我还知道了彝族火把节的四个场面(穿衣备饭
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跳舞狂欢)板书(3)上节课我们还深入感受了穿衣备饭和斗牛摔跤这两个场面,让我印象深刻。
二、新授
1、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那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下两个场面,去感受火把节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请看学习提示:默读课文9、10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完成后小组交流
1)9段: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通过火龙这个比喻和火光、喊声、沸腾等词语你想象并感受到了这一场面的无比壮观和欢快热闹。)你能够抓住比喻的修辞和重点的词语来感受场面的壮观,非常了不起,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其他同学也要这样学习。想象着这个场面读。2)10段:老人来了---------美好未来的期盼。(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动作行为的描写,你想象并感受到了这一场面的激情四溢,和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你的思路真清晰,理解的真深刻。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火把节的视频,同学们再来感受一下火把节的热闹场面。看完之后你想说什么?(火把节真的是太热闹,太壮观了,我也想去参加,尽情的释放自己,狂欢起来。那就带着你的这种感受共同读一读这段话吧。,开始。
2、同学们你们知道彝族人为什么这么隆重的欢度火把节吗?让我们来齐读12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谁能有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是呀!勤劳勇敢的人们没有屈服于天神的淫威,用火把灭掉了天虫,保护了庄稼,所以说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我们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板书:勤劳勇敢、不屈不挠
三、主题阅读
同学们《火把节》是一篇民间故事,它让我们从多彩的民族文化中感受到了的无穷魅力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让我们再去了解两个这样的故事?走进主题阅读,看阅读提示:快速默读《土家族的年节》和《那达慕大会》,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感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全班汇报《土家族的年节》:
2段:家家户户缝衣买裤、做新鞋、杀年猪、推豆腐、打糍粑、贴对联。(通过这些准备的场面我感受到了土家人对过年的重视和热闹的场景。)
4段:除夕之夜,土家山乡热闹非凡,爆竹声声传达出节日的喜气,万家灯火预示土家人来年的美好。(通过这句话你体会到了除夕之夜土家人放爆竹的热闹景象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组内交流《那达慕大会》
四、作业搜集资料,了解更多少数民族的相关节日。
4火把节
穿衣备饭
斗牛摔跤
请老勇敢
点燃火把
火把节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掌握“矫健、嫉妒”等词语意思。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是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三部分,体会火把节时彝族人民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
教学难点
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的勇敢与坚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火把节”是那 个民族的节日吗?(彝族)你知道那些和火把节相关的知识?
简介彝族及火把节,出示相关图片: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的传统节日,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公主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凉山,走进彝族的火把节去感受那盛大的节日气氛吧!
二、成果展示
1、认读词语:
蒿枝 犄角 头帕 披毡 山寨 矫健 摔跤 嫉妒 蝗虫
宰牛羊 熊熊烈火 激情四溢 数不胜数 不 屈不挠 人声鼎沸 兴高采烈
2、形近字:
寨( ) 矫( ) 跤( ) 赛( )
娇( ) 狡( ) 塞( ) 骄( ) 寒( )
3、近义词:矫健 ——强健激动——感动
反义词:矫健——柔弱激动——冷静
4、听写词语:披毡山寨嫉妒
5、理解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轮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同桌交流。
2 、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试概括出每部分的内容。
(同桌交流)各组派代表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4)写欢迎人们到大凉山和一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第二部分:(5——10)写火把节是激情四溢的盛典。
第三部分:(11——13)写彝族火把节是一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象征,是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四、指出 你 认为能充分体现彝家人的热情的句子朗读并体会一下
1、出示句子:“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
要求:小组有感情地 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好客和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感情,是否被彝家人的热情和火把节热烈的气氛所打动?谈谈自己的感受。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为什么?(主要写了彝族火把节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
五、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彝家人为了火把节都做了哪些准备?找出相关的语句。
“我为你……”
A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这些句子充分表现出彝家人的热情和对火把节的盼望)
B 指导朗读:热情、盼望、兴奋地。
2、课文描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在小组内说说你最喜欢哪些场面、情景?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A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准备节日的饭菜;斗牛;摔跤;点燃火把;围 着篝火跳舞
B出示图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内容。
3、默读文章第三部分,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传说,表现出了彝族人民的哪些品质?(彝族火把节的来历。表现了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彝族人民具有战胜 灾难的勇敢
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4、文中反复出现了 一句话,你能找出来,并谈谈它的作用吗?
“来吧,……”
(这个句子把全文内容串联起来,向我们展示了激情四溢的彝族火把节。这个句子反复出现,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强烈,让人们迫切的想到大凉山欢度火把节,同时使文章的首尾结构有一种回环之美。
六、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 步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知道了火把节的来历,知道了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相关链接: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火把节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认识“蒿、寨、矫、犄、蝗”5个生字,会写“帕、披、毡、宰、寨、矫、跤、熊、嫉、妒、蝗”11个生字。
(3)引导学生掌握“头帕、披毡、山寨、矫健、摔跤、嫉妒、蝗虫‘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
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心情和彝家人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从火把节的传说中体会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品德。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大家都是彝族,那你对我们彝族又了解多少呢?
2、你知道我们彝族有哪些重大的节日吗?请你就一个节日说一说该节日的盛况。
3、天下彝族是一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兄弟姐妹是怎样欢度他们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的。(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前5个自然段在表现手法有什么特点?
2、汇报交流,有感情地朗读第1——5自然段。
(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来写,体现了彝族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三、细读课文,初步感悟
默读课文,说说你对凉山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四、课后练习
1、自学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交流生字自学情况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2、交流
(准备活动,斗牛、摔交活动,火把节狂欢)
3、你最喜欢哪个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四、巩固、总结
【火把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掌声》教学设计01-1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2-21
负数教学设计12-23
《认识比》教学设计08-28
《乡愁》教学设计12-08
《牧童》教学设计11-24
《白杨》教学设计04-18
《跳水》教学设计04-25
写作教学设计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