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教学设计>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11 12:34: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美术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绘画游戏》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表现力。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线的感情色彩,尝试用线表现自己的心情,并且逐步体会到绘画是情感的表诉,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展现。通过本课的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通过尝试新的绘画方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

  学情分析:

  心理学家对儿童美术发展进行评定研究后指出,七、八岁左右的孩子是“美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涂鸦仍然他们的天性,是一件极快乐的事。他们的绘画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创造性游戏,是非常主观化的。孩子们会出于自己心灵和观念上的一种愉悦,无拘无束的涂抺出非常迷人的作品。儿童的这种绘画心理发展现状与本课的设计达到高度的协调,孩子们一定会被激发起强烈的绘画热情。本课的绘画形式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而又新鲜的,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一定非常浓郁,但首次接触绘画的情感表现力的讨论,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在今后的绘画创作的'表现力和艺术欣赏的理解力上都能得到飞跃性的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线的感情色彩,尝试用线表现自己的心情,并且逐步体会到绘画是情感的表诉,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展现。 教学重点:体会线的感情色彩,尝试用线表现自己的心情。

  教学难点: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教学资源:

  教具:课件、两块黑板

  学具:纸、笔、粉笔

  设计思路及理念:

  本课的设计我以感受——尝试——表现——想象——感悟为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线的感情,尝试用不同是线表现自己的心情,尝试用线表现音乐中的感情,让学生充分想象创造形象编故事,最后结合艺术欣赏让学生感悟绘画与游戏,艺术与感情的联系。给学生创设一个对于绘画语言——“线”的从直观感受到理性理解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观看线条动画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播放线条动画,请学生仔细观看,并汇报看到了哪些形象?这些生动有趣的形象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构成图像的线条有什么特点?

  二、艺术欣赏,感受线条的美

  教师介绍西班牙画家米罗。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他可是

  世界上著名的画家哦!他就是用这样的线条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你们想认识他吗?请跟我来吧。教师与同学一同讨论画面的内容、线条、色彩及所共同步入米罗的世界。

  教师: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

  教师小结:线条可以表达感情,画面中不同的线会传达给人以不同的心情。认识线条(直线、曲线、折线)揭示课题--绘画游戏。

  板书课题:绘画游戏

  三、想象练习

  出示学生熟知的三角形和圆形,让学生联想,说说想到了什么?

  四、比较三幅图,哪幅分割得最恰当。

  请学生观察这三幅图,说说那幅图分割得最恰当,并说说理由。

  五、充分想象,添加形象,指导绘画方法。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二幅画面,发挥想象,充分联想,看看能添加什么?教师以画中的一个轮廓为例启发学生充分联想,再用粉笔在线条中随意的点几个点儿,或画几条线,以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我们把它们变出来吧!在充分想象后,

  教师展示添画的方法并完成作品。

  六、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2)教师辅导要点:

  ①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

  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

  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七、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

  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教师总结:

  今天的这节课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美术教学设计2

  课题背景:

  课程的学习方式不只是传统方式的学习和理解,还必须能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课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教学活动也不是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室的操作,还必须让学生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获得各种切身体验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拓展艺术教育空间,丰富课程资源,使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感知生活空间,是当代教育对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活动目标和内容:

  活动目标:

  结果性目标

  感受并理解色彩在生活空间的装饰效果方面所起的作用

  从空间面积、空间装饰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分析现代社会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掌握用线条、色彩等多种表现形式来描绘室内空间

  体验性目标

  感受美术创造力在创造生活空间的作用

  感知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生活空间的异同

  理解运用色彩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的相互关系

  信息资料的收集、检索、归纳、整理

  利用绘画、设计、手工模型等形式进行具体操作体验

  方法反馈、评价和选择

  活动内容:

  教材分析: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是新教材改革初中二年级的课题内容。色彩作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人们对色彩的选择完全按照自己的喜爱且不受室内外气温的影响来进行设计。色彩在居家环境中日益成为现代人重要的设计因素。

  本课重点是要把色彩知识和家居色彩设计联系起来。

  知识点:1。色彩的自然联想和 情感联想。 2。 色彩在家居设计的运用。3。色彩与家居设计的和谐统一。

  学生分析: 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鲜明的节奏和个性色彩。而我们的学生就和这些七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作为教师要把学生对色彩不断尝试和运用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让学生把独特的色彩运用到生活中,让色彩和学生的生活一体化、具体化。学生才会有较佳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呈现录像(学生自带的家庭装饰片段)

  教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个自己的家吧。并请学生讲解自己家庭居室设计的特点。

  学生:同学观察其家庭居室的色彩变化。

  教师总结: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居室的色彩变化。也看到了美的居室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和谐温馨舒适的家。

  (出示课题----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教师: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生活空间的和谐统一。

  (放映---家居设计录像)

  同学欣赏艺术设计师在居室中对色彩的大胆采用。

  教师:家庭居室的色彩是否合理是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的,也是最能体现家居设计的设计思路的。这里有设计师用色独特,设计大胆的作品。

  (出示资料图片)

  “我爱我家----名人说家” 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是《我爱我家》的`英达导演,来分析英达家的装饰用色。

  学生:假如我是英达导演,选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和装饰用色。

  追求古香古色的风格。

  刘欢的家装饰的色调比较重,用了别人很少用的黑色,时尚,大胆。

  教师总结:家居色彩的独特魅力,是继承传统,是表达个性,是展现自己的一种方式。用色是和家居的整体设计相吻合的。

  二. 色调与人的视觉心理

  (出示图片资料 ---居室相同,色调不同)

  师: 这是一组居室相同,但是色调不同的家庭居室设计。请同学找到色调搭配不合理的色彩组合。

  生: 学生自由讨论。

  最佳的居室色彩设计,色调不能乱。整个设计要有统一的色调。颜色杂乱会破坏人的视觉。色彩运用好,就可以有好的效果。

  (出示图片资料 ---色调和人的视觉关系)

  生: 主色调的居室。有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多种色调的组合,一种色调的组合。

  教师总结: 居室的色调可概括为暖色调,冷色调,中性色调,对比色调,调和色调等等。

  (出示图片资料---- 红色、绿色的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师: 色彩运用的好,就需要了解颜色的各种变化。

  红色:

  生:(讨论析出 )看到红色会联想到日出,太阳,国旗。给人以热烈,温暖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红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师:以红色调的为主的居室设计,温馨浪漫,卧室和客厅的方面比较多,

  如果能把色调的明度和纯度提高或者降低,色调的选择会更多,更丰富。

  绿色:

  (出示图片--讨论析出)绿色自然联想和情感联想。

  生: 看到绿色会想到春天和树叶,草地,给人青春,希望,和平的感觉。

  (出示图片-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以绿色调为主的居室设计,清新,明净。心态平和。可以用在厨房,客厅等房间。

  (出示图片----对比色为主的居室设计)

  生: 色彩鲜明的色调,给人的感觉强烈,醒目,给人以明快,鲜明的特点。

  师总结:

  1.家庭居室是一个整体,在色彩设计上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也要根据不同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也有所区别。

  2. 家庭居室的设计色彩主要体现在:墙面、地面、家具设置、装饰物品等方面

  3. :“我爱我家”设计宝典:

  主题要“明” :一旦定下来某一种风格就不要轻易改变,有时候我们在选择居室色彩的过程当中会不由自主地被一些其他的色彩、造型所诱惑,最终将所有的喜好都集于一室,布置成了大杂烩。

  墙面要“色” 白色是传统的色调,而要独特的个性特性就是用色大胆,其中一点就是要有大面积的彩色墙面。因此,要打破墙面由浅色一统天下的局面,让我们墙面也“秀”一把。

  用色要“准” 不是所有的色彩作为装饰都好看。也要注意用色,而这些色往往是从多色中提取,比如黄色、蓝色、橙色等色,这样做会比较保险。

  教师总结:

  家庭居室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心去创造的空间,是个展现美好生活的途径。更是体现个性的一个方式。在相同的空间可以展现多种的装饰风格。

  教学小结:赤橙黄绿青蓝紫 ,色彩无处不在。她们宛如一道绚丽的虹,点缀着自然和生活。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赋予居室个性的节奏和个性色彩。我们的居室在同学们大胆的设计下,一定会象这些多彩的颜色一样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我们的家也会真正成为我们施展个性,表达自我的一个途径,也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港湾。

美术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3-54页。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计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的,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也喜欢探索发现新知识。学生第一次碰到这样的应用题,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特点,我制作了微课件,帮助学生有序地思维,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么意思。

  教学目标:

  1、微课能引导学生有序地思维,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明白每步求出的是表示什么意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寻找题目中隐含的中间问题来解决问题。

  3、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写出综合算式。难点:能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其中隐含的中间问题。

  教学设计:

  一、自主探究

  例:

  1、学生讨论自学。(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什么信息?这些信息有什么联系?(2)找到所给信息中所隐含的信息。要求的问题和隐含的信息有什么联系?(3)把计算过程写在练习本上,说一说每步为什么这么做。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学,把讨论的结果整理在练习本上,对个别情况进行指导。

  2、小组汇报,点拨思考方法。

  师:你们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面包师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好了36个,每次能烤9个,问题是剩下的面包还要烤几次?

  师:你能从中间找到隐含的信息吗?也就是解决问题必须先求什么?生:隐含的信息是还剩下多少个面包没有烤?

  师:通过已知信息,我们知道还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知道这个有什么作用呢?

  生:要求剩下的面包烤几次,就要先求出有多少个面包没有烤。师:现在我们用图示把它们的关系都表示出来。(课件)

  一共90个面包,

  已经烤了36个,

  还剩下()个,

  每次烤9个()次能烤完?

  师:谁能帮面包师傅解决这个问题?

  生1:90-36=54(个)表示:还剩下54个面包

  生2:54÷9=6(次)表示:54个面包每次烤9个,需要6次烤完。

  3、学习列综合算式

  同学们做的很好,为了书写方便,把这两道算式综合成一道算式吗?找三位同学来黑板书写。

  引导学生明白:在写综合算式时,为了先计算90-36,要把它加上括号,再除以9。正确的算式是:(90-36)÷9板书:(90-36)÷9 =54 ÷9 =6(次)

  学生把正确的算式重新整理到练习本上,并口答。

  二、总结

  1、收获:学生掌握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

  五、板书设计

  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一共有90个面包

  已经烤了36个

  还剩下()个

  90-36=54(个)

  每次烤9个,()次能烤完

  54÷9=6(次)

  综合:(90-36)÷9=6(次)答:剩下的还要烤6次。

  设计思路与意图: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学习方法上采用了:(1)运用迁移的规律、比较的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2)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学生能积极活跃地投入到问题中,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总结出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的'话,那就要想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自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微课使用建议:本节微课所讲的知识点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在微课件中我把重要的信息以及所隐含的信息做了一些提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提示,根据学生汇总的信息利用图示把题目中的所有的数量关系列出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能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美术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教育幼儿要养成谦让的美德。

  重点难点:

  要让幼儿学会爱护图书,同时幼儿之间阅读书要学会相互谦让。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幼儿课本、彩笔、图书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书是我们每个人的好朋友、好伙伴、好老师,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它,它会教我们很多知识,很多道理,让我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那么怎样让我们去关心和爱护它呢?

  二、基本部分:

  1.参观图片展览教师带领幼儿参观事先布置好的图片展区。

  (1)两个小朋友正在谦让一本书;

  (2)小红在修补图书;

  (3)小刚和小强在抢书,抢的.面红耳赤;

  (4)浩浩小朋友在撕书;

  (5)小勇小朋友在整理图书;

  (6)明明小朋友将书乱翻一地。

  一边参观,一边组织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讨论与谈话。

  2.教师提问:

  (1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应该向谁学习?

  (2图三、图四、图六的小朋友做的对吗?应该怎样做?

  3.变脸让小朋友在课本上把做的对的小朋友栏中的"○"画成笑脸;把做的不对的小朋友栏中的"○"画成哭脸。

  4.讨论发布会

  (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读书时应注意什么?教师适时进行提问与指导。

  (2)让各组幼儿将讨论结果用绘画形式进行记录。

  (3)组织发布会:各组将讨论结果与绘制图画在全班交流与发布、分享后张贴到图书区内。

  5.参观图书区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图书区,利用刚张贴的图片教育幼儿在图书区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教后反思:

  本活动对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孩子们平时看图书时,不太注意爱护,经常撕破、弄坏,有时还甚至抢坏,乱扔;在活动中,还带领孩子们去参观图书室,让他们动手整理,有的孩子发现有的书破了,用胶水粘;还有的孩子发现书角卷了,帮忙抚平,在这些动手过程中更好的教育孩子如何去爱图书,让孩子明白书也是我们的朋友,带给我们知识,以后更应该去爱护它。

美术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表情系列课的最后一节课。通过前面“表情丰富的脸”(一)(二)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充分了解了表情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上的重要作用;以及表情对于提升动物形象生动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以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通过讨论、欣赏、制作、游戏展示,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做,体会制作的快乐,变废为宝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从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运用废旧材料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通过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体验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受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认识现代面具艺术对环境、对气氛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了解有表情的面具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其变化。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各种有表情的面具造型,尝试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装饰制作,使之形象化、艺术化。

  五、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针线等

  六、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欣赏藏戏或傩戏的表演片段,观察其中出现的面具,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它的.颜色和表情是怎样的?猜测面具上的表情,说说看这些面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想想:人们为什么要戴面具呢?

  直观了解有表情的面具是个什么样,从造型、色彩等几方面去欣赏,让学生感知艺术。

  二、讨论: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面具?你看到的面具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在藏戏和傩戏表演时所用的面具和平时在游乐时看到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从原始宗教仪式,到各种化妆舞会和狂欢的节日,还有小朋友别出心裁的游戏,现代面具是人们辞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人们创作了千奇百怪的面具。

  想一想:我们在画表情丰富的脸时,五官的变化对于表情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刚才欣赏的面具中,又是怎样通过五官的变化来表现表情的呢?藏戏与傩戏都来源于古老的宗教活动,这些形象为了让人们产生敬畏之心,或是趋邪避凶,往往都是面目狰狞。通过欣赏,再联系前面已经学过的表情知识,看看这些面具的特点,五官是如何变化的,让学生初步知道面具如何具备表情。

  学生交流准备的材料,讨论这些材料适合用来表现面部的哪个部分,或者可以用来增强效果。

  学生准备的材料五花八门,各种材料有各自的特性,有的柔软便于造型;有的坚硬但有立体感;有的细碎但适合表现细节,所有材料要求学生观察、了解过后让它们都能物尽其用,从而使做出来的面具造型独特,形象饱满,特征明显。

  三、制作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所准备的材料来制作一个面具。

  四、表演

  佩戴上面具,进行一次化妆表演,相互欣赏评价。

  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体会成功,在玩中学,在乐中做,边玩边学,增加学习的乐趣。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美的事物,即使是将被丢弃的废旧物品,经过我们的奇思妙想与创造,也会产生奇妙的造型。

美术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翻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面。

  2、指导采纳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游戏。

  3、培养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是否标新立异,大胆、积极地思考。

  2、是否能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课前打算:

  1、教师打算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件硬件设备

  2、打算上课时的教具。

  3、教育学生要保护电脑设备及专用教室的教学设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电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谈起,让学生了解它们的重要性。

  二、新授

  教学文档

  然后介绍WINDOWS里的画图工具。

  观赏画图程序画出的作品,学生自学为主。由学生介绍画图程序中几种工具的使用。(简单)

  三、安排作业

  学生创作:各自进入电脑美术的网页中自学。

  从三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创作。

  音乐停止,学生创作完成。

  提出问题:在画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

  先由学生自己解决,学生示范演示错误及解决方法。(必要时候教师提示)四、学生制作设计、教师巡回辅导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制作。

  五、讲评

  评价作业:让学生在屏幕上相互观赏、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

  用“我觉得自己或他的画怎么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你投他票的原因) (通过自己手中的“小兔子〞以“投票〞形式选出优秀的作品。

美术教学设计7

  一、课标(或大纲)分析

  1、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和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美术情操,完善人格。

  2、指导思想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唱大戏》这一课,选自湘版美术教材第十一册。本课是脸谱的欣赏与认识、制作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是对中国的传统艺术的初步认识和模仿学习。也是对以前学过的人物肖像画、色彩、对称图案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本课共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脸谱的欣赏和脸谱基本知识的学习,第二课时制作完成一张戏剧脸谱的制作。

  2、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动手操作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想象。但由于学习的内容是平时同学们接触较少的戏剧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的将各个知识点讲解得浅显易懂些,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三、教学建议分析

  1.教学前教师可布置学生去查阅与戏剧相关的文字资料,寻找戏剧的剧照图片资料(包括表现戏剧的绘画作品),观看与戏剧有关的电视(中央台的戏曲频道)、影碟、录像等,了解戏剧的表现形式。

  2.教学前教师要为解决教学中造型变化、表现的问题,准备较多与戏剧相关的资料提供给学生(有关演员的,有关剧种的,有关道具、服装的等等),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更多有关戏剧方面的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3.在作业表现手法上,除了绘画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剪贴、剪刻、纸版等多种方法。

  4.地方剧种的介绍可以是以本省、本地为主,其他地方的剧种简单介绍,让学生了解即可。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剧脸谱的特点、样式及有关知识;

  技能目标:学习绘制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临摹或创意画出一种脸谱样式;

  情感目标:提高对戏剧脸谱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戏剧脸谱的认识与绘制。

  教学难点:脸谱纹样的适当设计和色彩的恰当运用。

  六、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

  学法分析

  本课要让学生了解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脸谱,这本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学科,要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对戏剧中的角色、脸谱的分类、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含义等知识都有所了解,光依靠教师讲是根本不够的,而且也会让学生于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因此我以下面三种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1)资料收集法:

  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戏剧脸谱的资料,特别是关于戏剧人物的故事及故事人物性格的资料,如能收集到脸谱图案的最好。

  (2)自主探究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本课的难点——脸谱的纹样设计这一知识点时,通过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脸谱纹样来突出我的作品的特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设计各式各样的脸谱纹样以及各种方式的脸谱构图。

  (3)合作交流法

  在制作脸谱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获得的不同的知识、经验,拓宽学生的设计制作思路,达到教学目标。但切忌小部分学生一味的模仿他人作品,鼓励人人都有与众不同的设计。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由于每位同学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内容又是平时同学们接触较少的戏剧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的将各个知识点讲解得浅显易懂些,在此基础上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我采用了下列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音乐引入法:

  学生对于传统的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产生了疲倦感。上课时先放上一段歌曲《戏说脸谱》,以吸引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神经,使之达到预备兴奋的状态。

  (2)多媒体演示法:

  小学生毕竟还处在以充分满足视觉感官为主的阶段,因此根据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课件来持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教师展示出形态各异的脸谱图片,来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并辅助学生对于脸谱的直观认识和了解。

  (3)观察理解法:

  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中年级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4)分析比较法:

  学生有很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师教学意图。

  (5)指导制作法:

  教师要在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选择图样、色彩。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图式来绘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探究部分

  1、播放歌曲《戏剧脸谱》,并课前检查学生查阅的与戏剧相关的资料。

  (1)提问:课前老师让大家往上查询或观看戏曲频道了解关于戏剧的指示,谁来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生答)

  (2)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六年级孩子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二)新课导入部分

  1、课件展示各剧种的图片。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呀!下面我们就简单的看几张各剧种的图片。

  2、教师总结,引入新课

  师:戏剧是我国四大精粹艺术之一,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特点。本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戏剧,由于戏剧种类繁多,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京剧脸谱。

美术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2、学会观察和分析笔的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设计方法,能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教学重难点:

  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让学生猜谜语。

  2.欣赏各种不同的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的笔的世界。

  二、探究分析

  1、说一说笔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笔头、笔杆、笔芯、笔帽)(了解笔的.结构)

  2、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笔需要笔帽,有的不需要呢?笔帽有什么作用?——功能

  3、为什么笔杆都比笔头粗,为什么不设计的一样粗呢?粗细与什么有关?——尺寸

  4、笔杆前端部分的凹凸变化有什么作用?材质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材质

  5、如果一支笔价格非常昂贵,大家还会买吗?——价格

  6、想一想,你在平时使用笔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

  a、笔芯会漏水。

  b、笔水不够,书写时间不够长。

  c、笔写完字不容易干,会蹭到手上。

  d、笔头很怕摔,摔后容易写不出字。

  三、拓展设计思路

  1、欣赏书中的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

  2、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给什么样的人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四、实践探究

  设计要求:1、美观实用,功能独特,。

  2、作品的每一部分用厘米图示表示出来,并附设计说明。

  五、评价展示:

  1、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2、你最喜欢哪支?为什么?

美术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词句练习,了解同音字的不同,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同音字,进行区分;初步了解重叠词的特点,积累词语;通过对一般陈述句和“把”字句的朗读感悟和转换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朗读、理解并背诵关于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懂得读书的重要;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独立阅读《第一个望远镜》,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通过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课件、电话(道具)。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内容: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步骤:

  一.谈话引入,区分同音字:

  1.在汉字中有很多有趣的字,板书:须需

  2.问:谁知道这两个字念什么?板书音节。

  3.那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呢?你能分别组一个词吗?

  4.体会一下两个字有什么不同?查查字典。

  5.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说一说。

  6.板书学生说的字。

  7.引导积累:课下我们可以多积累些这样的字。召开一次同音字大聚会。

  二.照样子写词语:

  1.谈话导入:其实汉字中不仅有很多有趣的字,还有很多有趣的`词语,看,这些词:

  课件展示:灰灰蒙蒙。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词有什么特点?

  (前面是表示颜色的,后面两个相同的字表示灰的样子。)

  2.像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3.填空体会,总结:这样的词语叫做ABB式的重叠词。

  它可以把颜色表示的更形象、具体。我们在写句子时可以学习用这样的词语。

  三.照例子改写句子:

  1.引入:刚才我们学习了同音字和重叠词,下面我们看两个句子:

  2.课件出示:

  走马灯吸引住了茅以升。

  茅以升被走马灯吸引住了。

  3.指名读:

  思考:两句话意思一样吗?“被”前后内容什么关系?

  4.拓展练习:你能仿照例句说话吗?

  课件出示:我们打开了电脑。

  指名让学生改写:

  5.自由练习说句子。

  6.语言实践:

  学生练习纸:

  (1)妈妈搬来了花盆。

  (2)小明踩脏了语文书。

  (3)小猫捉到了老鼠。

  7.小组交流、纠正。

  第二课时

  一.积少成多: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喜欢读书吧?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书?

  2.课件出示名人名言:

  3.自由读,思考:这些语句都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4.小组讨论:每句话什么意思?

  5.背一背,同桌互相检查。

  二.阅读平台:

  1.自由读短文《第一个望远镜》,圈出不认识的字。

  2.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认识生字(问同学、查字典、拼音节)。

  3.小组合作朗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分自然段、分部分等方式)。

  4.指名分段读,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5.学生质疑,教师板书问题,同时出示文后思考题:

  一次偶然的发现后,利普西是怎样做的?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

  6.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7.小组讨论,小组汇报,互相补充、纠正。

  三.能说会道:

  1.谈话引入:

  2.读懂题目要求:

  3.明确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和方式:

  几种请假方式?分别需要哪些角色进行表演?表演时分别会说什么?

  4.分别以两种方式进行表演,师生评议。

  5.同时以评价和追问及点拨的方式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礼貌、简练、明确、清楚等。)

  6.板书响应的词语。

  第三课时

  一.谈话激趣: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请假的口语交际练习、如果我们不能用说的方式请假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写请假条。

  二.课件出示请假条:

  1.仔细观察请假条,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2.归纳学生所说。

  点击相关部分闪烁,同时讲解格式:

  题目:在中间。

  称呼(假条给谁写的):左上角。

  正文:开头空两个格。

  落款:右下角。(与请假人的关系、姓名,之间空格)

  写假条的日期:落款下面。

  3.探究正文写法:

  (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你发现写请假条要注意什么?

  (2)小组讨论。

  (3)以小组方式汇报,师生补充,总结:

  A语言简练、意思清楚。

  B内容:请假原因、请假时间。

  C文明礼貌(您、请。)

  4.练习写一张请假条。

  5.小组交流,修改。

美术教学设计10

  活动意图: 结合我园开展的课题内容,我选择了符合我们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且具有色彩的的小动物-----小鸡作为本次活动内容:拓印画《漂亮的小鸡》。通过这节活动不仅使幼儿能运用老师提供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大胆表现小鸡身上的花纹和色彩,同时激发幼儿对拓印画活动的兴趣。

  第一次活动: 小班拓印画:漂亮的小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正确的拓印方法装扮小鸡。

  2、能大胆运用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进行印画。

  3、提高幼儿对拓印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动态的小鸡、老师的范例(鸡妈妈)一幅。

  2、自制的不同形状的橡皮印章,印泥、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鸡妈妈"做客,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位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鸡妈妈)","小朋友们看鸡妈妈好看吗?""哪里好看?"(身上有好看的小花、三角形----)

  2、"鸡妈妈有好多小鸡,它们也想和妈妈变得一样好看,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吗?"

  二、幼儿学习拓印画------小鸡

  1、老师介绍操作材料:橡皮印章、彩色印泥。

  2、老师示范拓印的方法:先选一个你喜欢的印章,有图形的朝下,然后在你喜欢的颜色印泥里沾一沾,颜色沾满印章后,印在小鸡身上(用力的.按一按),最后把印泥提上来。

  3、提出活动要求:

  (1)选一个你喜欢的小鸡

  (2)盖完一个图形后,我们可以换一个印章。

  (3)如果换颜色,一定要用抹布把印章擦干净,再去沾另外一种颜色。

  (4)图形不要印在一起,分开一点。

  4、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鼓励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

  (2)老师巡视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幼儿在活动时间内完成作品。

  三、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交流评价。

  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是选了班级不同水平的幼儿来开展的,而且都是第一次用橡皮印章印画。其次,为了调动班级幼儿的活动兴趣,使活动效果更具趣味性,我准备了不同动态的小鸡模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喜欢的小鸡作画。本节课的开始部分,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我以"请客"的方式出示鸡妈妈让幼儿欣赏,并让幼儿说一说鸡妈妈身上的图案及颜色,帮助幼儿了解鸡妈妈身上好看的原因,为幼儿在后面的操作活动起到一个引领作用。第二环节的老师示范讲解,备课时我是让幼儿用印章在印泥上沾一沾(当时考虑到班级幼儿水平的差异),但为了操作活动的规范要求,在上这节课上我改变了沾色要求-----拿在手上拍印章,但在今天的活动中,只有个别幼儿能协调的沾印泥,并有意识的沾满颜色,能力较弱的幼儿只有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完成,老师不予帮助时,他们大多下意识的用印章沾印泥(和他们平时在美的术活动中使用颜色的习惯有关)。

  虽然我们提供的印章有多种图案,但孩子们更换意识不强,色彩也是较单一的使用,部分幼儿在老师的提示下才会更换,个别幼儿更换颜色时也没有意识用抹布把印章擦一擦,也许这和班上孩子刚接触这样的活动有关;还有就是发现孩子喜欢蘸一次印泥他们会接着按好几次,等图案不清楚了他们才想到蘸印泥,等蘸满印泥后他们又会在不清楚的图案上再印一次,造成有重叠的地方。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最后的欣赏交流中,我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小结,帮助幼儿梳理了活动要点,我相信下一次的活动,班上的孩子一定会有不同的进步。

美术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摹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造形象。

  2、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创造性的`作品。

  教具学具:

  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塑料袋、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欣赏大师作品,思考: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

  小结:大师的作品多用点、线、面来表示,而且颜色大多很鲜艳,对比强烈。

  2、引导学生观察:

  大师的作品中用了什么材料?他们画的东西你都看得懂吗?

  小结:大师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画面,而且有些很抽象,看不懂。

  三、发展阶段:

  1、小朋友,你们在画的时候可以摹仿大师的画法,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不一定画出很真实的东西,尽量用点、线、面和各种鲜艳的颜色。

  2、作业:用你们找到的各种材料如塑料袋、旧报纸、彩色绳子等拼贴、组合,大胆创作。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欣赏、评价:

  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表现的?请你向大家介绍,并说说你想象的是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六、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我也是艺术大师

  教师示范挂图挂图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

美术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通过拼、摆、剪、贴组合成有趣的图画。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对事物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拼贴出一幅有趣的画。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图片资料、各种树叶、范画、胶水、剪刀、白纸等。学生:各种树叶、胶水、剪刀、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

  生:春天。

  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有什么不同?

  生:万物苏醒的季节,小动物们都醒来了,小朋友们也换下了厚厚的冬衣,树

  上也长出新芽了,嫩嫩的叶子把小树装扮得更漂亮了……。

  师:春天,树上的树叶千姿百态,嫩绿嫩绿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这画有点特殊,你们看看这是一幅什么画?

  生:用叶子做的画。

  师:对,是树叶做成的,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当中"画"了些什么? 生:有金鱼,小鸟,萝卜……

  师:那你们想不想都做一张这样的画?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树叶拼贴。 板书:贴树叶

  二、学习新课

  1、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树叶拿出来,并让学生观察树叶,辨认树叶片的形态,大小。

  师:看看你们都收集的哪些树叶,收集的树叶都是些什么样子的? 生:我的叶子都是长长的。

  生:我收集的叶子很大,是梧桐树的叶子。

  生:我的是柳树叶,很细长。

  ……

  师:大家都收集了很多不同的叶子,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看看你们手上的叶子有没有和我一样的 (课件)

  师:那老师现在要大家观察一下自己带来的树叶,看看他们长得什么样子? 生观察,得出结果

  生:叶子的中间有一条直的线。

  师:这线叫叶茎。

  生:叶子的正面和反面颜色不同。

  师:这是叶的两个面。

  生:我的叶子上还有细细长长的小线。

  师:那是叶脉。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叶子的外围有像锯齿状的东西。

  ……

  师:大家说的真好,说明同学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认真,今天,我们知道了树叶是由叶茎、叶面、叶脉等组成的。

  2、让学生欣赏老师的作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老师用了什么方法?

  师:如果能直接拼的就直接拼,拼不成太大了可以剪掉一些,然后在用胶去粘贴而成,如果再有多余的地方,也可以撕掉一小部分。

  板书:拼、剪、贴、撕

  a。用拼的方法来组合,b。用剪的方法来构图,c。用贴的方法来构思,d。用撕的方法来表现。

  2,让同学们大胆想象——这些树叶象什么

  师:春天的季节,树叶茂盛,花儿齐放,你们看把蝴蝶都吸引过来了,( 点课件),一只好大好漂亮的'蝴蝶啊!可是老师有困难了,你们愿不愿意帮我呢?你们能不能把它用树叶拼成呢?

  生动手拼

  3、欣赏范画

  师:同学要仔细观察,除了我们用简单的拼贴剪撕的方法,还有没有添加其它的方法呢?

  4、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使得我们在之后的树叶贴画中的制作效果显得更有创意。现在我们就开始动手做吧。

  三、作业要求:

  每人拼贴一张有趣的画。师巡回指导并把一些学生做的好的有创意的画展示给大家看。

  四、作业讲评:

  把学生制作的比较有特点的作业贴在黑板上,让同学观看,评赏,并给画起一个名字。如三条鱼,动物园,蝶儿飞……

  五、小结本课: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以后我们要多观察收集各种有趣的叶子,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成更有创意的画,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下课

  反思:

  本节课是新赣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学期的第十二课。本课的活动要求是利用各种树叶制作出各种富于想象的画。在学生活动时都非常活跃,想法都与众不同,也都能发挥创意制作出有特点的树叶拼贴画来。但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最初的让学生观察树叶时,只是让学生观察外形并展示树叶,如果在这时我再

  提问:"如果老师要做一只蝴蝶的话,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看看应该可以用到哪些树叶呢 "这样学生就会从自己收集的树叶中去找到适合的,帮助我完成。通过学生自主找到,发现,帮助老师完成最好的作品,让老师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使课堂教学更加融洽;在制作贴画时,还可以多出示些树叶画,欣赏不同的表现类型,可以让学生开拓视野,多收集各种信息,让自己的作品更加有新意。因为学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在上课时就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看到了树叶后就自己先做起来,没有听老师讲课,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解决。

  《贴树叶》教学反思

  一、激发学生认真观察。

  一年级是初始阶段,他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与幻想,在美术教学中,我抓住孩子这一特点,运用激励性的课堂语言激发他们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善于发现美,逐步形成习惯。我在《贴树叶》这堂课里,设计了一些激励性、启发性的课堂语言,用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和学习兴趣。

  二、建立联系化解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表现能力较差,让他们创作出生动的树叶粘贴画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难点,我设计的问题是:认真观察树叶的形状。想想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头、身子、四肢、尾巴等各像什么形状?让他们在脑海里对树叶和小动物的形状建立联系,然后,让他们再进行创作,就觉得容易了。

  三、多元化评价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展示学生作品评价总结这一环节,我使用了自评、互评、师评等评价方式。

  四、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标强调“德育为先”,美术教学在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要渗透德育教育。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老师想美化一下教室后墙的学习园地,你们愿意帮忙吗?请课下制作一幅更加精美的树叶粘贴画。注意:我们要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不要摘树叶和花。这一教学设计渗透了环保意识。

  

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培养幼儿对刮画的兴趣。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培养其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一张刮画用的蜡纸。(用较硬的纸上涂上一层各种颜色的蜡笔, 再用深色如棕色、黑色、或深兰色等涂上覆覆盖住底色。

  2、 各种刮画工具, 如竹签、刀片、小勺、螺丝刀、叉子及各种形状的齿状积木、旧梳子等。

  3、老师刮画范画一张, 已涂好的蜡纸一张, 刮画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

  1、老师出示刮画工具, 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这些叉子、竹筷和小刀 他们有什么用处呢?除了你们说的用处之外, 他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2、尝试活动。

  请幼儿用各种工具在已涂好的.画纸上试刮一下。 看看能画出一些什么图案。

 3、老师总结各种工具可以刮出不同的美丽的线条和图案。

  4、老师示范刮画长颈鹿。

  用竹签刮出一个圆, 圆下有两条线, 又是一个椭圆, 下面是四条柱子, 刮出眼睛和嘴巴、耳朵, 身上有色块,

  用小刀块,脖子上的皮毛用梳子刮,长颈鹿见到小朋友十分高兴, 就唱起了歌, 用叉子刮出波浪状的五线谱。

  5、出示范画 请幼儿看一看、讲一讲, 老师用什么工具, 刮出了什么?

  6、幼儿刮画:请小朋友用各种工具来刮一张画吧。

  7、总结:重点表扬大胆作画的幼儿。

  这么多美丽的刮画作品, 我们来把它布置成一个刮画作品展, 请别的班级的小朋友也来参观吧。

美术教学设计14

  课程目标

  1.能跟随绘本的情节发展,简单了解亨利马蒂斯的生平。

  2.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的方式,感受亨利马蒂斯作品中“色与形”之美。

  课程准备

  1.自制教学PPT

  2.黑色卡纸、各种形状的彩纸

  3.画架展板、布置成画展的教学环境

  课程过程

  一、马蒂斯的世界

  1.今天周老师带你们来到一个画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些都是谁的作品呢?

  小结:欢迎小朋友们来到马蒂斯的世界!

  二、马蒂斯的剪刀

  1.绘画时期的马蒂斯:马蒂斯是个非常爱画画的人,即使生病做手术也不忘在床上画。

  2.年迈时期的马蒂斯:生病的马蒂斯再也没有力气画画了,他非常的伤心难过。

  3.马蒂斯的剪刀:马蒂斯把剪刀当作工具,用剪纸的形式来创作。

  三、马蒂斯的作品

  1.从色彩、单个形状、形状组合等方面引导幼儿分析马蒂斯的作品。

  2.马蒂斯的.作品的颜色丰富,用色大胆,形状多样,成为了当时一个特有的艺术风格——野兽派。

  3.亨利马蒂斯是法国野兽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四、马蒂斯的剪纸

  1.要求:4人一个篮筐,先贴大色块,再贴小色块。

  2.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色块,可以手拉手、叠在一起玩游戏。

  3.幼儿创作,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贴了什么画面。

  4.讲述故事结尾。

  课程反思

  本活动将原本枯燥的艺术大师生平介绍,利用绘本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将枯燥的内容变的直观且生动有趣,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以及故事的发展线索,就能在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马蒂斯的生平,更加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艺术活动最终目的是激发幼儿表达表现的欲望,因此在初步欣赏大师作品的时候,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表述,肯定幼儿的想法,最后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大师画作背后的故事简单介绍一下,为的就是能够让幼儿知道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同样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而且不同的艺术作品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最后让幼儿尝试贴一贴,用大师的作画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故事,起到一个与大师共情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大师的内心世界和作品。

美术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中国画梅花的象征精神,掌握梅花的花朵、枝干的画法,能够用中国画的形式完成梅花的作品。

  2.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和实践练习,学会中国画梅花的绘制方法,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感受托物言志的人文精神,体会中国传统绘画所蕴含的情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梅花的画法。

  难点:体会梅花的象征精神。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朗诵王冕的《墨梅》,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

  1.作品主要以什么为主题?(梅花)

  2.诗中你能领会到梅花有怎样的精神?(傲骨独放的.坚强意志,不同流合污的精神)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中国画中梅花形象是多见的题材,梅花多为文人志向的载体在诗歌绘画中多作表达,是中国艺术载体中的重要表现元素。梅花以其高尚的品格备受尊重,大家想不想知道在中国画中梅花是运用怎样的方法创作出来的,想不想也用梅花表达自己的情操志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画的梅花。

  活动二:描述分析

  1.感受梅花寓意

  教师展示清代吴昌硕的《寻梅》,提出问题:

  (1)《寻梅》作品中的梅花给你怎样的感受?(傲寒独放、坚韧不拔)

  (2)作品和现实中的梅花有什么不同?(水墨勾勒、黑白无色)

  (3)画面由创作要素组成?(诗书画印)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梅花拥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吴昌硕先生以其特有的笔力遒劲表现更加彰显梅花的傲骨,画面结合诗书画印的创作要素,更加体现了作品的文人情怀。

  2.分析创作技法

  教师展示作品《寻梅》以及点画和勾花法创作的梅花,提出问题:

  (1)作品中的梅花由哪几部分组成?(枝干、花朵)

  (2)在进行枝干创作时需要注意哪些变化?(用笔急徐的变化和墨色浓淡来表现枝干的俯仰穿插)

  (3)作品中的梅花创作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勾花法、点画法)

  (4)作品是怎样表现出花朵不同变化的?(表现出了梅花正、背、俯仰的不同姿态)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引导:我们在进行梅花创作时有点画和勾花两种最基本的画法,分别表现梅花不同的姿态,但是两种画法的共同特点是在创作时构图有都要注意花朵的俯仰、聚散之分;笔墨有浓淡、粗细之分;这样才会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谐。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分别示范讲解梅花的枝干以及花朵的点画及勾花画法:

  1.枝干:中锋写枝(用笔急徐变化,墨色干湿浓淡结合);

  2.点画法:侧锋点画梅花花朵的正侧,花蕾和花蕊;

  3.勾花法:中锋画花瓣、花蕊(注意表现花朵的不同姿态)。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绘制一幅中国画梅花作品,可以选点画或者勾画任意一种表现方式。

  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用笔的中锋侧锋、用墨的浓淡干湿、花朵的聚散、提款压印等。

  3.完成作品后举办“傲骨寻梅”中国画梅花画展,请学生自愿展示并介绍自己作品的内涵寓意、笔墨色的应用方法。

  4.其他同学从画面的布局、表现方法、用笔用墨及用色等方面加以点评。

  (如《无处可寻》:画面简洁生动,一枝梅由右下方穿出,用勾画法绘制、枝干遒劲花朵聚散有序。)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传统文化发新芽,梅花是我国传统花鸟绘画中常见的表现题材。当我们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时会发现画面中的梅花不再是那支傲寒独放的野梅,而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而为之奋斗的“你我他”。这就是中国画的魅力,是值得我们继承弘扬的一门高级艺术。

  2.课后请学生向家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5-10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1-02

初中美术教学设计09-26

美术活动《高高的宝塔》教学设计12-27

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05-20

一年级美术教学设计05-13

美术教学总结08-14

美术教学反思06-29

美术教学反思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