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说课稿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曾经读到这样一首小诗:
不愿看到满目的山野荒芜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绿色丛林的屏障
沙漠将变为人类最后的栖居
不愿听到虫鸟的痛苦悲鸣
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生命纯净的天籁
留下的只有我们孤独的影子……
听这首小诗,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深深感受到环境遭到破坏后人类凄惨的生存状况。这样的状况,是我们所不愿面对的。由此,当今世界,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鸟儿的侦察报告》,就是这样一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
一、教材简析
该课文选自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十单元“家园的呼唤”。单元编排旨在让学生获得关于地球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公德意识。这是继《只有一个地球》后安排的第二篇主题课文。文章语言朴实、浅显,结构巧妙,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鸟儿朋友给作者发回的四份侦察报告贯穿全文,控诉鸟类遭到人类迫害的种种情形,形象地说明了人类的一些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带来了令人心痛的恶果,希望人类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醒悟。
二、学情介绍
我校是一所城镇学校,经历了六年的课程改革,教改成果比较显著。我班学生在学习方式、质疑能力、朗读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大部分同学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各抒己见,表达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上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学生对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把握,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从不同的内容中概括出相同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和概括能力。
2.能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情感。
3.能感悟到是人类的行为破坏了鸟儿生存的环境, 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爱护环境的习惯。
重点:通过各种方式朗读,体会作者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情感。
难点:能感悟到是人类的行为破坏了鸟儿生存的环境, 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自觉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教学法设计
教与学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有千法,贵在得法。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根据大纲要求,结合课文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释放自己的情感。
2、对话教学法:做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进行对话,唤起学生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3、朗读感悟法:贯穿“以读为本”的主线,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教给学生方法,进行适时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4、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悬念激趣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新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鸟儿在蓝天碧海自由飞翔,在丛林山间快乐歌舞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和老师的解说,让学生感受鸟儿生活的快乐。(播放课件)接着,话锋一转:可是,现在鸟儿们生存的环境却非常恶劣,让人无比担忧。通过设置反差,扣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接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郭以实的文章《鸟儿的侦察报告》。板书课题:鸟儿的侦察报告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要有层次地进行。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读通读准课文,理清层次……”所以,在揭示课题之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汇报文中哪些字词要提醒同学们注意。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指出哪些字词应该注意,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了生字。接着以课件的形式呈现重难点字词,全班齐读,加深印象。(出示课件)然后,从整体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紧接着追问:作者收到了哪些鸟儿生存状况的报告?我适时梳理学生的答问并板书:请鸟侦察、收到报告、我的希望。通过以上的交流和板书,学生对文章的层次能够一目了然了。
(三)、品读感悟、探究主题
鸟儿发回的侦察报告是课文的重点,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人类的一些行为污染了大自然,使得鸟儿受到死亡的威胁。我向学生提出:四人小组合作,选择共同感兴趣的侦察报告开展读书活动,可以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
在学生充分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汇报:谁带我们去了解野鸡妈妈生存状况的侦察报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读书成果,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进行评价。然后追问:野鸡妈妈的生存状况怎么样?
按照这样的方式,请学生汇报读其他报告。通过读书活动,在学生对鸟儿的`生存状况已经了解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这四份报告反映了什么主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这四份报告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导致鸟儿受到死亡威胁的主题。
接着,指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看到鸟儿朋友受到伤害,作者有什么感受?用笔勾画出作者感受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引读:“看到野鸡妈妈孵不出小野鸡,作者感叹——”(唉,看了这份报告,我真替生活在森林里的那些鸟儿担心。)“看到燕子妈妈失去老伴在哭泣,作者惊讶----“(啊!打农药是为了除害虫,却连我们的益鸟朋友也受到伤害啦!)“看到海鸥不能飞翔了,作者——”采用教师引读的方式体会作者的情感,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鸣。
作者痛惜鸟儿的语句充满了感召力。我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朗读,并追问:失去这么多鸟儿朋友,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把文中的“我爱看”、“我爱听”、“我更感谢”都换成“没有”再读一读。此时再推波助澜,让学生谈谈此时此刻想说什么?与文本展开对话,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
最后是作者表白自己的希望,再次采用引读的方式读课文:“看到鸟儿朋友受到伤害,作者希望——”(有更多的鸟儿在洁净的天空里欢乐地飞翔歌唱)。然后,抓住“洁净的天空”一词,让学生描绘“洁净的天空”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描述,教师在黑板上描画出“洁净的天空”,为鸟儿勾勒美好家园。再让学生小组交流:我们怎么给鸟儿“洁净的天空”?能给鸟儿什么帮助?把文本的意图,落实到行动上。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受到死亡威胁的又何止课文里介绍的几种鸟儿呢?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和鸟儿有着相似遭遇的一些动物资料。我也向学生展示(出示课件),并简单介绍了它们的处境。再让学生仿照侦察报告的方式说一说,再次唤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也为下一课时写侦察报告做好铺垫。
结语:现在人类已经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就拿保护鸟类的事来说:开展植树造林,为鸟儿搭建小木屋,开辟鸟语林以及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鸟巢的创意,都表明了人类爱鸟护鸟的行动已经展开。我们相信,鸟儿会回到自己美丽的家园。我们会听到它们动听婉转的歌声,看到它们展翅飞翔的雄姿。(播放课件)在音乐和鸟儿的鸣叫声中,学生感受到鸟儿又回归到了美丽的大自然。
说课稿 篇2
在美国西雅图市中心有一个派克鱼市场,这个市场以它独有的销售方式,成为美国市场的奇迹,也成为世界旅游的景点。不同于一般鱼市场埋头苦干的沉默与沉重,这个鱼市场,创造了一种像游戏般的工作方式,不但愉悦了自己,也愉悦了客人。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鱼市场的快乐》,正是这里真实的写照。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鱼市场的快乐》是西师大版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批读课文。课文以鱼贩子们对生活态度变化为线索,以作者在鱼市场所见所闻所感受到的和谐图为主要内容。
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和体会课文内容,从而领会文中体现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三维目标的要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旁批,习得一些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借助旁批品味文中好词好句,精彩语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体验鱼贩们创造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制造快乐的勇气。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联系生活体验鱼贩们创造的快乐;难点是:理解鱼贩们快乐生活的源泉:把苦日子过甜。
4、教学准备。
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的鱼市场观察,写出感受。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和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2、图文结合法,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3、批读感悟法,读写结合,体验情感。4、实践法,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四个环节完成。1、情景导入,质疑导向;2、巧设补白,交流探究;3、批读感悟,总结全文;4、拓展延伸,传播快乐。
教育家说,将一篇长文章读成一篇短文章,这是阅读的能力,如果能继续将这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几个词,这是阅读的智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上课,我就直扑重点,将鱼贩子们快乐的生活的画面及鱼贩子发人深省的话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质疑,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这是教学的第一环节。
第二环节,巧设补白,交流探究。
语文课堂为了让学生达到对文本的理解,经常都要用到“补白”的手法。“白”指的是文章中作者留有的空间,它可以让读者产生无穷的想象。“补白”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另外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深化对人物的认识。
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三处补白。一:在教学以前的鱼贩子整天在抱怨一句话时,我抓住“整天”一词设计了这样的补白:当鱼腥味扑鼻而来时,他们在抱怨——;当客人很少时,他们在抱怨——;当天气很冷时,他们在抱怨——。从而使学生理解生活亏待了自己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凡事都认为是别人的不是,老天的不公。这样的抱怨有没有道理?抱怨之后又能得到什么呢?无非痛苦、叹息罢了。
第二次补白:当鱼贩子们改变了心态后,认为与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对待工作,把苦日子过甜。我设计了这样的补白:当鱼腥味再次扑鼻而来时,他们在想——;当客人很少时,他们在想——;当天气很热时,他们又在想——。通过补白,让学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五味俱全,我们既然不能改变生活本身的因素,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情,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第三次补白:想象鱼贩子们在每天的工作中有哪些创意,既吸引了顾客又传播了快乐?通过交流探究让学生明白,快乐的鱼市场是每个快乐工作者勤奋工作,快乐面对生活的智慧结晶。
通过三次补白,学生已基本把握了课文的主旨。然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平时在鱼市场的所见所闻所感。接下来,我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鱼贩们心态变化的句子,即“与其每天抱怨沉重的工作,不如愉快地对待工作,把苦日子过甜。”反复品读,并板书。针对这句话,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对“每天”换词;2、给“苦”组词;3、用“与其……不如……”造句。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学生能深刻体验鱼贩们工作地辛苦,理解鱼贩们能把苦日子过甜的原因。这样,就完成了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明白快乐的生活不是取决于环境,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接下来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批读感悟,总结全文。
这一环节,我用学生喜欢的方式组织学生品读课文。(如:指名读,推火车读,小组读,集体读等)并把此时阅读的感受批注在课本上。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这一环节的最后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自创的诗歌,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快乐的鱼市场
卖鱼人—愉悦地游戏
买鱼人—快乐的享受
观光的—美丽的风景
上班的—快乐的传递
招数一个又一个
笑容一阵又一阵
客人一批又一批
钞票一张又一张
参观市场,享受快乐
参加游戏,体验快乐
交流谈话,获得快乐
快乐打包,传递快乐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鱼市场
只要你改变心态
制造快乐,传递快乐
快乐的鱼市场—无处不在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传播快乐。
新课标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强化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我设计“我生活,我快乐”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生活中的快乐瞬间,和同学和老师交流。这样,就完成了整节课的教学。
四、板书设计。24、鱼市场的快乐
生活与其(抱怨……)不如(愉快……)
快乐不是(环境)而是(心态)
好的板书设计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即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又体现了教学的思路。
五、预设效果。
这堂语文课,作为老师,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用充满艺术和煽动性的语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在以人文性为线索,兼顾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上,更落实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提升上。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分析: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看科学。本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解释了回声这一物理现象,捧读本文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本课的主人公小青蛙,由自己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地学他说话。在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声的原理。本文是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的重要凭借。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和低年级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为: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理解青蛙妈妈言行的语句,懂得水的波纹与声音的波纹相似点,从而明白“回声”原理。
难点:理解什么是“回声”及“为什么会生产回声”这一科学知识。
4.教学准备:字卡、课件。让学生搜集回声的资料。
5.课时安排:2课时。
二、说教法
《回声》是一篇科学童话,它以故事的形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作为讲读课文,在教学中应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忌把它上成自然课。教学时应主要采用以读为主,以词句训练为重点,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及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回声及产生回声的原因。在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说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力求遵循“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原则,紧扣教材重点。
学习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这一段时,先让学生轻声自渎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用填空的方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使语言文字训练与认识事物统一起来,然后引导学生看投影演示,明白河水是怎样激起波纹,又是怎样荡回来的这一现象,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这段话,并想象句子的内容。这样,把朗读的训练和字、词、句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反复的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本课须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品读课文感悟回声的教学任务。第二课时进行巩固复习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书写生字等教学任务。下面我我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小学生的兴趣则源于好奇,为了使学生马上被吸引住,我是这样导课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一段人在山谷中大声叫唤的片断。幽静的山谷,反复的回声,学生很快就会被吸引住。这时老师继续说有一只小青蛙也听到了回声,他是在哪里听到的.呢?回声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学习31课《回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多种形式,乐中认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多种形式,乐中认字
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主动探究规律,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联系生活实际,逐步学会自主识字,有效提高了识字能力。如:。学习“纹”字。老师问这个字叫什么?谁能给它找个朋友,组个词。预设学生说“花纹”。(师及时引导:你瞧这位同学衣服上的花纹可真漂亮啊!)学习“圈”字时,让学生伸出小手来画一个大大的圈(边说边画圈,生跟画)。学习“返”字时,老师走到一位学生前和他握手,然后问:握完了手我要干什么?(师引导刚才老师这样走了过去,又走了回来就是返,你看它的偏旁是什么?)走之旁。
三、精读课文,感悟回声。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老师问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听到了回声?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画桥洞。然后。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师:半圆的桥洞和倒影在那里?大月亮又在那里你能用手指一指吗?师引导看图,看桥体和倒影连起来好象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练习用好象说话。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小青蛙听到了什么样的回声?此时投影句子:小青蛙高兴地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你是谁?你在哪儿?”指一名学生读小青蛙的话,再指一名学生读回声。比比谁读得好,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部分学习材料十分适合朗读,因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地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男女声当小青蛙赛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读出小青蛙的兴奋与好奇。在读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他评,每一句评价语不同,相同的是鼓励、表扬。评价成了朗读提高的推动力。这样教师很好地发挥了引领的作用。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尽情地朗读,和文本亲近,揣摩小青蛙的心情,激发了学生对小青蛙心理的多元解读。)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在这一教学中,我巧用课件,突破重难点:回声较为抽象,学生能听得见,但看不到,摸不着。要理解它产生的原因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呢?此时我用电脑适时展示“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的动画。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再让学生根据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并为“青蛙妈妈()起一颗石子,()进河里…”让学生填动词。然后让学生模仿青蛙妈妈的动作进行表演,这样既认了这两个生字,又理解了它意思。通过动画演示学生也理解波纹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返回,而且动词“激、荡”也不用解释学生就能明白它们的意思。
课件中通过青蛙妈妈的讲述,将石头投入水中,激起波纹,波纹碰到岸边又一圈圈荡回来。在桥洞里小青蛙的声波碰到石壁声波也返回来。很好的理解了什么是声波,找出了水波与声波的共同点,再来认识回声轻而易举。在此课件的出示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溶化了知识的难点,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今天我选定的课题是幼儿园大班语言《七彩世界》主题里的一个语言教育活动《调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经历了小班、中班的学习过程,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更强了,他们不但对五彩缤纷的颜色十分喜爱,而且更对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会由自然界中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蓝蓝的大海、绿绿的草地等景象的观察及认识引发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颜色?这些美丽的颜色是怎么来的?……通过《调皮的七彩光》这个故事就可以让幼儿知道:色彩来源于光的作用,是调皮的七彩光娃娃从天空来到地上“玩”出来的。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七彩颜色。有了七彩颜色,画画更美丽,打扮东西更漂亮,游戏起来更有趣。本活动有利于帮助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发现自然界中的许多奥秘,培养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和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生活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题,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标:
1、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2、在感受作品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时,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充分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感受作品语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时,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续编过程中,地点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由于大班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才开始萌芽,极易引起思维上的逻辑混乱。
三、活动准备
为了给幼儿展示优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得以充分的表达和练习,我们作了以下准备:
(一)硬件准备1、彩图:苹果、香蕉、彩虹、太阳、沙滩、大海等2、卡纸做的:七彩光宝宝(二)知识准备课前必须丰富幼儿有关光与色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并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教学法,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生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使主题活动得到深化。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次活动幼儿采用讨论法、尝试法来理解故事,欣赏故事,创编故事。通过幼儿互补学习,师幼合作来表现主题。
五、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漂亮的色彩宝宝.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以下吧!
2、演示法(欣赏作品)教师逐一出示(红、橙、黄、绿、青、蓝、紫)色彩宝宝让幼儿辨认.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后提问:太阳公公有几个光线宝宝. 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红、橙、黄、绿、青、蓝、紫)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3、教师再次讲故事.出示彩图.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 完整的作品传递完整的画面展示(1)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则尝试了理解在先,欣赏在后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完整欣赏,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时,我们还采取了教师设疑――幼儿猜测――揭示答案的'手法,紧扣幼儿心弦,引其入胜。
(2)让幼儿带着问题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完整的作品传递完整的画面展示,配有优美的音乐,听觉和视觉的完美统一,把文学作品的形象性和音乐性传递给幼儿,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启发幼儿讨论光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已初步了解光线宝宝由七种颜色组成,教师再次以提问的方式给幼儿设疑,并启发幼儿进行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光会怎么样?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讨论环境,这也符合《纲要》中“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待幼儿讨论完以后,教师小结光与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4)接着,教师继续启发幼儿联系生活中事物的颜色,尝试续编故事。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他们内部智力活动的机会,这也是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从而增进了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六、活动延伸
幼儿自选方式作进一步的探究活动。因为一个目标的达成,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进行,这也体现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把教学的意图、内容、形式有机的交织在一起,通过视听结合、交流、表达的形式,使幼儿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我们所需要达到的活动目标。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5-23
钟声说课稿09-01
贝壳说课稿09-18
杠杆说课稿09-19
散步说课稿07-18
故乡说课稿10-24
说课稿《雷雨》07-21
数轴说课稿10-12
《左右》说课稿08-15
《长城》说课稿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