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说课稿范文汇编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剪枝的学问》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包括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如何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以及相关的教学理论。题目是:“剪繁枝,增实效——说《剪枝的学问》”
【依标扣本,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剪枝的学问》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八单元第26课,也是三年级段的最后一篇课文。
“剪枝的学问”这一标题告诉我们,文章写的是剪枝方面的学问。但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它不是纯粹的介绍所谓的“学问”,而是伴随着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记叙了“我”在桃园看剪枝并了解剪枝的原因,明白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桃子,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叙述笔调轻松活泼,结尾处“我”的感悟写得含蓄深刻。
《剪枝的学问》和前面的《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两篇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寓义于言”这个专题,三篇文章尽管体裁不同,分别是寓言、民间传说、记叙文,但是三者都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寓之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引发深思。这些课文故事性强,尤其是《剪枝的学问》一课,文中又有许多贴切的词、生动的句、鲜活的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双基训练的好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正确读写“远近闻名”、“充满信心”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与价值目标: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给人的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王大伯说的话的意思,体会蕴涵的道理。
4.教学安排
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感受“我”的心理变化,了解剪枝是为了得到更多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这里,说的主要是第二课时。
【以人为本,说学情】
三年级语文正处于由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主向高年级阅读教学为主过渡阶段,重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是属于低段到高段转折点的学生,积累了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以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因而,对于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王大伯说的话的理解,应该是比较顺畅的。但课文所要揭示的哲理却是比较深刻透辟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般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需要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从中领悟事理。
【紧扣重点,说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语文的重要特点是“情”,注重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在设计时我以情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教学本课时我使用这样的教学语言:“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话要跟他说?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王大伯,你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王大伯,这些粗壮的枝条如果不剪掉行吗?”多媒体画面展示春天桃园红云片片,花香阵阵,引得“蜜蜂花间舞”,引得“游人花下戏”的繁茂景象,展示夏天果园成熟的景象,从情入手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师全情感染下,学生切己体察、感同身受地与文本对话。
2.以读代讲法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本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为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感情朗读贯穿全文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知道“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以读代讲,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使学生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3.探究感悟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抓住教学的疑点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启发鼓励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
【以学定教,说流程】
新课程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减少是为了增加”是剪枝的学问,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教学的学问。本课设计时,我删繁就简,围绕“我”“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的心理变化这条主线,三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随着“我”的情感变化起伏,看剪枝、问剪枝、赏桃花、悟道理。整个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抓主线。
课文描写“我”的心理变化,用了“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这一系列词语,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因而我的教学设计也是紧紧抓住文章的这个课眼。课伊始,复习听写课文中体现“我”心理变化的四个关键词: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指导学生读出“我”不同的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变化的?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内化感悟,在随着“我”的情感变化起伏中,共鸣共振,使之懂得“学问学问,一学二问”的道理。
第二环节,逐步解疑悟道理
1.探究“满怀好奇”
学习第一段,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走近王大伯。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你是从哪里看出了的?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远近闻名、总是、大、甜”的朗读、品析,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如果此时王大伯出现在你眼前,你有什么问题问他吗?”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王大伯家的桃子为什么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2.探究“一脸疑惑”
和作者一起满怀着好奇走进王大伯家的桃园,看到的'是王大伯他们忙着剪枝的情景,“你怎么啦”、“干吗要把好好的枝条剪掉?”一连两个问号,都充分表达“我“当时的着急、不理解、一脸疑惑。
3.探究“将信将疑”
理解王大伯解释剪枝的原因的话语是文章的重点。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与文本进行对话:“王大伯,你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王大伯,这些粗壮的枝条如果不剪掉行吗?会有什么后果?”“什么叫“疯长”?” 从而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科学道理,剪掉的是粗壮的而且不结果实的枝条。这些知识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的欲望。
对于王大伯的话,“我”是“将信将疑 ”,我“疑”的是什么呢?我“信”的理由又是什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剪枝动作的熟练,说话时充满的自信,都是令人相信的理由,但是毕竟耳听为虚,没有亲眼见到,我只能“将信将疑”。
4.探究“又惊又喜”
“我”经常挂念着王大伯的桃园,不知道剪枝后到底怎么样了。春天到了,“我”第二次走进了王大伯的桃园,看到了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老师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把学生带到到王大伯家的果园,然后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的桃花盛开的兴旺景象,从而勾起了“我”对王大伯的话成为现实的热切盼望。
夏天到了,该是桃子成熟的季节了。暑假一到,“我”迫不及待地第三次走进了王大伯的桃园。教师出示第五自然段,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找出这时的“我”看到的桃园景象,引导学生抓住“一棵棵、挂满”体会桃子的多,从“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体会果实的丰美。然后,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画面,王大伯家果园丰收的景象使得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声。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的创设,巧妙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的氛围。一个“啊”字,一个“!”,都充分表现出了“我”又惊又喜的激动心情。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我”为什么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感悟桃园的喜人的丰收景象验证了王大伯的话。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王大伯去年说了哪番话?其中又有什么道理呢?最后再次回顾王大伯的话语,研讨枝条减少了,结的桃子却更多更大的对比关系,这就是剪枝的学问。
课文的思路与“我”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密切契合,因此,本课的教学思路就抓住了“我”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紧紧与课文内容扣合起来,引导学生把握情节,前后联系,领悟事理,循序展开。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求学问
总结全文,其实果树要想结出又大又多的果实,除了要剪去无用的枝条,还会摘去多余的花和果,出示图片,带领学生走进果园,看看工人们是如何管理果园的(施叶面肥、人工受粉、摘除多余的花多余的果、为水果套袋,提高果品的质量等)。原来生产劳动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为帮助学生加深对“剪去多余枝条、增加果实产量”这个道理的认识,我设计了说话写话练习:由于种桃能手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又大又多,所以到桃园参观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最近王大伯比较忙,请学生做回小小讲解员,代替王大伯来介绍介绍摘花的学问、摘果的学问(两个内容自选其中一个)。这样举一反三,学生对“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加深了认知的深度。
文本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作为语文课程的实践者和操作者,我们不仅要“重文本”,而且要“超文本”。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读完全文,我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减少”是为了“增加”道理,例1:菊花摘花蕾,少留几朵,开出又大又美的菊花。例2:学校花坛里的月季花,冬天要剪枝,来年会长出新枝条,开出更多更美的月季花。例3:计划生育,减少人口,提高生活质量。例4:我们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三项规定后,我们的书包轻了,我们重复机械的作业少了,但我们的校园生活更丰富了,同学们参加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得更有兴趣,发展更加全面了。……这样的操作,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也是为了满足孩子无限的求知欲,学生对“减少”是为了“增加”这个道理有了更全面的理解,明白我们做事不要一味的求多,而要少而精。
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学了课文之后,希望同学们像文中的“我”一样,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发问,去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赠送名言:“学问学问,一要学二要问。”“生活处处有学问,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环节告诉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学语文,鼓励学生从课本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业设计:
课后向父母、亲戚、邻居、朋友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典型事例,也可了解其他方面蕴涵的哲理,并记录下来,在班中交流。
说课稿 篇2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学习态度认真,只是学习方法比较机械,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学生个人能够提出一定问题,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对语言文字有一定语感,教材上的文字表述能够弄懂,但是“以自己获得的感受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这一能力并不强。课堂上需要教师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细细品味语言,提高与文本的对话能力,感悟能力。
文本解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过440来字,却生动地叙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文章的总体构思是“事不过三”,“三”形成了全文振动的频率,文中小事大事的出现与发展,基本上表现出一种层进式的反复。可以说,这篇文章用笔高超,剪裁讲究,繁简虚实,各显其妙。
第一部分214字,写了邹忌为期“三”天的活动。这是全文用笔最为繁复之处。文章尺水兴波,妙趣横生,虽然说不上泼墨如水,却也是尽力渲染,共写了两次窥镜,三次问答,一次反思,还有两次关于徐公的“穿插”。
这一部分繁中有简,主写三问三答。且不说三人答问语气语调的微妙变化且不说“与座谈”显示出场合的正规与发问的慎重,且不说“孰视”时的认真态度,仅两次“窥镜”就有丰富的意味,生动地表现出人物自得与自愧的神情意态与心理变化。
这一部分实中有虚。一句“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是在文中关节之处插入的一次虚笔,即使是“明日徐公来”,文中也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徐公是如何更加的“形貌昳丽”;作者仍然虚写。用“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来烘托徐公的美丽,这是非常精妙的“一笔两写”的笔法。
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还可以发现这一段不仅仅是繁中有简、实中有虚,还有一处虚到极致的“空白”——在邹忌反思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之后,他是怎样再“思”给齐王进谏的——却连一个字的描述也没有,这真是很妙的剪裁,能够让我们神思飞扬。
第二部分103字,写的是邹忌讽谏齐王。这一段是简笔,作者惜墨如金,进谏的准备工作与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等完全不提,只用“于是入朝见威王”七个字一笔带过。但这一段简中有繁,设喻生动,繁在那脍炙人口的“三比”。“三比”中进行了两次推论,第一次由家事而推论到王之周围的人与事,第二次推论则着力点出关键:“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里类比深刻,说理充分,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一语既出,发人深思。
第三部分123字,这一部分写的是齐王纳谏与纳谏之后措施与效果。作者在这里简繁并用。“善”是此部分的最简之笔,出自一位君王之口的“善”字,不仅只是对进谏的首肯与激赏,不仅只是鲜明地表明了齐王的态度,集中地表现出了“讽”的.效果,而且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齐王作为一位君王的矜持与尊贵。这一“善”字可谓用得恰到好处。而用来诠释“善”字的,就是那畅快淋漓、颇有气势的排比句——“三赏”,它们让人感受到了齐王纳谏的决心与非凡措施,表现出了齐王善于纳谏、广开言路的贤君形象。至于文中对纳谏效果的描画,则是实中出虚,由一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从侧面进行表现,国家的强盛、国力的强大不言自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更是画龙点睛,深刻简练,发人深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类比的说理方法,了解讽谏的语言艺术。
2.培养认识自我和谦虚听取意见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注重对文本语言的处理,对文章字词句的具体描述进行理解和品味,把学生带进课文中去,让学生得到发自内心的赏析和理解。首先通过阅读重点句段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并赏析细腻的细节刻画来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其次,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思想是用怎样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感受作品中所饱含的感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辨体析题
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言”为什么一定要“逆耳”呢?如果“忠言”能“顺耳”,是不是更容易被接受被采纳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写臣子委婉进谏致国富民强的历史散文——选自《战国策》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首先请同学们用最简单的语言阐释课文标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高屋建瓴,看似细小而又关键的问题打开学生思维。解决文学常识问题,也是为全文的解读张本。
二、朗读课文,概括故事
齐声朗读课文注意以下字音:昳(yì)丽 间(jiàn)进 期(jī)年
并思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设计意图:明确要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落实词句,理清思路
课文是怎样向我们讲述这个故事的,请同学们再次通读全文,说出你的理解。
在此环节中,
1、注意下列常用实词的意思。
邹忌修八尺有余
徐公何能及君也
忌不自信
欲有求于我也
由此观之
王曰:“善。”
时时而间进
2、注意文中“闻”、“面”、“服”、“孰”“私”“美”“蔽”等词语的特殊用法。
3、理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与坐谈”的文言句式。
全文343个字,主要写了邹忌和齐威王的事。写邹忌,突出两件事:邹忌比美,邹忌巧谏。用了248个字,占全文篇幅的70%。写威王,主要写他善于纳谏。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文中各个情节都涉及到数字“三”,比如开篇邹忌有“三问”,哪三问?每一问的语气是否相同?
思考: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妾、客分别是怎样回答的?这些回答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心理特点?
设计意图:文言文教学的“放”与“收”的处理要恰当。基于学生对课文的充分预习,教师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检查,学生根据各自的预习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课前师生对文本的充分消化是“前戏”,放手让学生学习字词、理解课文,这是“放”,老师在课堂上检测学生、组织学生质疑解惑,这是“收”。旨在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深入思考,探究妙处
思考:邹忌讽齐王纳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齐威王纳谏的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认识问题要深入,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深入探讨邹忌讽齐王纳谏成功的原因有利于把握文本主旨。
五、小结
采用师生共同小结的方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体会到好文章有其独到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从写法上探究文章的妙处。
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整理本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语句(添加曾经学过的词句,至少4组)
2.提高作业:你认为课文中有哪几个关键字引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表现着人物的特点? (进行课后交流并形成文字表达)。
3.拓展阅读《纳谏与止谤 ——重读<邹忌讽齐王讷谏>有感 》(臧克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获得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和表达。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比本领》。下面,我就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学习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主动学习。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只有有直接面对文本,潜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的感受。
因此本课根据教材特点、学生情况,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以学定教。
二、说教材
(一)说教学分析:
《比本领》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九单元《合作》中的主体课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使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
《比本领》是一篇童话,主要叙写了金丝猴和梅花鹿在比赛摘果子的过程中认识到合作是很重要的。梅花鹿和金丝猴的合作成功告诉我们:大部分事情只靠自己努力或者靠自己的本领是不能做,也做不好的,需要靠共同努力、互相配合,这就是合作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要求每个人学会与人合作。全文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却有着发人深思的教育意义。
本文结构层次清楚,全文分为四个自然段,以大象伯伯的考题引入金丝猴和梅花鹿的比赛,故事的重点是梅花鹿摘果子的过程。另外,文章内容充满童真、童趣,便于学生阅读。而从思想方面,本文借有趣的故事,说明了合作的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和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讨论、探究,使学生意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相互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共同分析课文,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与他人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正确读出要求学会的词语,教学难点确定为进入角色,体会情感和课文所要说明的关于合作的道理。
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了如下分析: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确定以下教学原则。
1.识字教学与阅读训练相结合,坚持自主学习的原则。
2.识字方法上的读与思相结合,坚持整体提高的原则。
3.学生能力上的读与说相结合,坚持合作探究的原则。
4.课程整合上的语文与科学,语文与艺术,语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坚持学科整合的原则.
三、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情境演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较浅显,在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应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
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用“问一问,说一说,读一读”的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自己理解地内容,“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约用时3分钟)
今天动物王国的`朋友聚会,聚会主题是"我会什么",出示课件: 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一题,请学生连线。连线后可以再问一问学生:你还知道那些动物会什么?
然后告诉学生:他们中间数金丝猴和梅花鹿吵的最凶,他们要来比一比谁的本领大?出示本课课题:比本领。这样以图画的演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得生动,同时又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读文5-8分钟,识字8—10分钟)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更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的生字有19个,识字量比较大,分别是11个认读字,8个会写的字。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引导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识字。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将识字与学文结合起来,让读文为识字服务,让识字为更好的读文奠定基础。我具体是这样来做的: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这既是随文识字的过程,又是老师发现问题,订正字音的过程。使学生在听老师读、自己练习读、同桌共同读、分角色读的基础上进行汇报,初步感受合作带来的好处。
2、出示词语检测认读。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指名读,开火车接读,同桌检测,词文对照的方式,用不同的形式多次与生字见面,
加深认识。同时交流识字方法。根据教材安排,三册开始学习字理识字,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字形,了解偏旁部首,抓住字形分析字的字义。“象”、“考”这两个字不好确定部首,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确定部首,巩固查字典的方法。
指名领着大家一起读一遍。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大约用时15分钟)
对课文的领悟将分为比赛前,比赛开始、摘到果子三部分进行。 1由“ 考”字引入,找到大象伯伯出的考题,指导朗读读出大○
象忠厚长者的语气,应当读得重一些、慢一些.
听了大象伯伯的考题,梅花鹿和金丝猴有了什么想法,读一读,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指导朗读。感受到小动物的自信。
2比赛开始部分 ○
(1)先让学生找一找从哪看出梅花鹿跑得确实快?学生会找到相应句子。再找到重点词语。
通过指导(飞快、轻轻一跳、一口气)这几个词语,读出梅花鹿跑步的本领确实很大。
出示填空:梅花鹿飞快地向前跑去,轻轻一跳,就过了小河。它一口气跑到果树下( )地想:“还是我的本领大。”请学生补充词语,读出对梅花鹿的钦佩。也能开阔思维。
然后引出课文中形容梅花鹿的词语——得意扬扬,并指导朗读出得意、骄傲的心情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结合我园的教科研中班子课题--合作互助,中班的美术特色--线描,进行设计的这节课《巨人的故事》。由于是本班幼儿,所以我对于幼儿的经验还是比较了解的。在平时的线描活动中,幼儿已经基本会填充,知道要画满,但是对于填充的要求也就是点线面的装饰概念认识不够。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幼儿初步形成点线面的概念。
二、说准备
由于是合作作画,所以我选择了整张的素描纸,将其铺在地面上进行创作。这种方式比较新颖,幼儿的兴趣更加浓厚。但是纸张铺在地上,幼儿移动时又会带动纸张,所以我将其固定在地面上,以保证作画的方便。
三、说目标
这节课的的'价值就在于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及观察课件的方式,感受线描画中点线面的表现方式。通过自己观察,在教师引导下得出的结论远比老师直接说出来的要印象深刻的多。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大胆想象创作,运用点线面来表现有趣的巨人。难点则是用点线面来装饰。画一副线描并不难,难就难在要有点线面,要有层次。那怎么去表现,这就是点线面的有机结合。由于是第一次组合作画,希望通过组画,让幼儿体验合作绘画的成功感。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讲巨人的故事,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画巨人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范画。重点欣赏头部的线
2、教师总结范画,这是一个城市巨人,整个城市的电都是通过他头上的这两根点线发出来的······
(二)通过讨论、交流,激发幼儿用点、线、面来表现有趣的巨人。
1、集体讨论。观察点线面的表现方式。欣赏巨人的手上有点,身体上有一条条的线,电视塔还有块面。知道只有线,画面很单调,只有点线面的结合,画面才会丰满。
2、分组讨论想要表现的主题。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说出画巨人的方法。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幼儿根据本组的故事主题发散思维进行作画。
(四)作品评价。
1、引导幼儿自由欣赏介绍作品,请每组的代表来说一说。
(五)反思
一节课的说活就在于反思以及课后的研讨,大家给了我很多的建议。我收获颇丰。整节课下来,难点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幼儿大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绘画的,对于点线面的结合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由于一开始的课件问题,前半部分的环节被打乱了,难点没有被拿出来,以至于到最后都没有很好的解决。
幼儿合作作画是有一定难度的,让幼儿自己确定主题再商量分工合作对于中班幼儿而言还是难度偏大的,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让幼儿想主题内容的事物,再去表现,效果肯定会更好。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通过前几节有关食盐溶解的课以及平时的经验,学生们对溶解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旨在通过搅拌和水温等条件改变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对比实验,从而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事物。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搅拌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2、水温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
3、研究水果糖溶解的方法。
细心研读教材后,我发现用食盐做溶解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起不了真正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故把食盐换成了冰糖,用冰糖作为溶解实验的材料便于学生对比观察。根据教学的内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体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初步感受对比实验的意义,亲身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活动过程。
3.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两个杯子、筷子1根、冰糖三包(每包10克)、矿泉水1瓶、热水一杯、水果糖、溶解快慢记录表。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科学实验意识,从而在探究方法与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概念。同时,让学生亲历对比实验,指导学科实验的严谨性,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四人小组讨论,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在交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出科学结论。
三、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以问引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以送礼物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品尝糖水的味道,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方案
为充分发挥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节课我在设计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动脑设计验证方案。在这过程中,我积极的参与学生的活动中,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和指导。
3、学生完成研究方案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案,全班一起完善修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4、方案完成后,在学生开始实验以前,提出几点注意事项。由于本节课要用到热水,又重点强调安全,加入一定的安全教育。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我参与到学生中,给与他们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顺利的完成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后,再一次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并给与肯定,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5、新课完成后,我又以比赛的方式,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并让学生将本课的知识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6、在结束课堂的时候,我又采用知识总结的方式再一次加深本节课的知识点。并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学到了科学上常用的研究方式和过程。
7、最后,我再一次要求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是苏科版八下第七章第七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并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及在解决问题时的不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问题的意识及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是重点,灵活使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的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
教法: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目标教学的要求,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以观察实例为基础,用归纳的方法形成概念,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观察、发现、探究的过程,再现知识的“发生”和“发现”及“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状结构,使知识能相互交融,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构想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障碍上:
⑴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对学生的自由讨论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如何研究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共同揭示“等与不等”这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等与不等的辨证关系。
(2)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是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
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弹簧挂物问题”导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在本问题中使学生感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
2、导疑: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
3、导研:讲解例题。……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引导学生围挠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展开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4、导练:课后练习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导评: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导入、导疑、导研、导评、导练、布置作业等几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复习提问:(理由是: );2:导入讲授新课: ;3:课堂练习:4:新课巩固:5: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尤其是能向这么多优秀老师学习,我深感荣幸。
我今天要讲的是水的净化,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由于这一课题中过滤是初中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而且硬水软水的鉴别和硬水的转化是中考的常考考点之一,所以我分为两个课时,今天我要讲的是第一课时。
首先从图片上的洪水引出要对水进行净化,而根据用水的目的不同,水的净化程度也不同。然后再问学生知道这是哪,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吗,学生回答后再介绍:我们看到的是我县的一所农村初中,学生们都很熟悉,也是我曾经呆了快要十年的学校,由于今年六月份的特大洪水灾害,而使整个学校被洪水浸泡,学校不得不停课,更糟的是学校赖以生存的那口水井也被洪水淹没了,学校快要陷进一个无水饮用的状态。这样就让学生们会想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快要没水喝了,制造了一个紧张的氛围,这种氛围让学生们有一个迫切的心理,就是要去帮他们解决饮水问题。怎样可以更快的解决,有人就会说要给他们装自来水,从而引出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我是通过让学生带着自来水厂是通过什么方法和步骤对水进行处理,每一步又是起什么作用的问题去看自来水厂的水处理过程的视频。看完之后再结合课本上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让学生们来分析每步所起的作用。因为还没有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回答起来没那流利,所以这时老师注意适当的引导和总结,最后再归纳一下这一过程,使学生有一个重点的印象。
之后再回到洪水现场:洪水已经退去,学生们正努力地打扫校园。由于自来水现在是装不成了,而饮水问题迫在眉睫,只有对已有的水进行净化,从而引出一起去探究净水的方法,好能帮助那所学校解决饮水问题。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也有强烈的学习渴望。
要想对水进行净化,就要先分析从洪水中取出来的水中所含的杂质,再与纯水进行对比,得出自然界的水如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呈混浊,从而得出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再提问:如果你家的饮用水这样,你会如何处理?
学生们都知道这样浑浊的`水可以通过静置的方法,使其中的杂质沉降下来,从而引出静置沉淀法。然后再和学生们一起分析:静置沉淀法能除去部分密度比水大的杂质,但密度比水小和差不多的却会悬浮水中或水面,那样的杂质又该如何除去,这就引出了吸附沉淀法。
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做过预习,且通过自来水厂净水的视频都知道要吸附那些杂质可以采用加明矾来作吸附剂。再和学生一起分析加了明矾后,水中的杂质会被凝聚成大颗粒,密度比水大,从而沉降下来,这也是农村常用的净水方法。
由于活性炭也是吸附的作用,所以学生们可能会搞混,因此讲了明矾的吸附作用后,紧接着讲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以作对比。然后让学生们说说活性炭的作用,老师只要作适当的补充和归纳即可。学生知道木炭活性炭的作用后,再接着问:一杯既有泥沙又有颜色和臭味的水经过图中的活性炭层后出来会怎样?活性炭有哪些用途?让学生讨论后抢答。老师只要注意引导归纳学生的回答,且作出正确的分析:这样出来的水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同时注意提醒一下,由于重力作用所以入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再展示活性炭的用途。
再回到加明矾吸附后水中悬浮的杂质沉降下来了,问学生这些沉淀该如何除去?
学生们马上会想到可以过滤,从而引出过滤法。然后再问学生过滤的作用和用品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再问操作时要注意什么?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然后结合课本上的实验探究和一段过滤操作的视频,以及老师的提示让学生们讨论后回答,老师注意引导归纳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要做,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等学生把这一些都理解了之后,学生们就开始分组做实验,不过在实验之前要先提醒如何操作,并布置实验过程中要思考的四个问题。实验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寻察,记下学生们的错误操作,并且在实验完毕后,让学生观看老师的操作,找出错误的地方,以加深学生对实验注意事项的印象。
接下来让学生分组抢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再对三种不同方法对水净化后的清澈程度进行对比。
通过这几种方法净化后的水已经是清澈透明的,然后问:这样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就能安全饮用吗?从而得出通过以上方法净化后的水仍然是混合物,引出还要进行消毒,然后让学生说说消毒的方法。
到这里这个课时的新授任务就已经完成,和前面提出的帮助那所农村初中净水相呼应,再总结一下该如何净水。之后老师介绍煮沸后水仍非绝对安全饮用,为什么?怎样才能得到纯度更高的水?这两个问题来激起学生对下一课时的学习渴望。
让学生们想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他们有什么收获,从而组织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在这里我通过声音来提醒学生该注意的重点内容。
通过五道和本节重点内容息息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应用,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在下课前留出一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设计一下,做个简单的自制净水器,课后分组实施,并带至学校比一比哪一组做的净水器净水效果更好。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谢谢!
说课稿 篇8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宿建德江》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宿建德江》是长春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作品。诗的起句以愁为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接着以生动的江边日暮风景图为依托,凭添了许多山水意象。
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诗句的自学能力,我们知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等自学的方法,想象描述能力正处于缓步提升状态,所以学习理解这首古诗并不难。基于以上情况,我设置了如下的交融式的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探究,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理解诗人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
2、想象感悟,熟读成诵,借助多媒体情境,进行练笔创作。
这两个目标都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第一个环节是朗读导入;第二个环节是文本解读;第三个环节是创作练笔。
首先说一下朗读导入,上课开始的时候是我的.一段朗读,为什么没有用配乐朗读呢?主要是我想让学生更多机会亲近文本,在更朴素的语言氛围中走进文本,感知文本。
接着说一下文本解读环节。这里一共分四步走,第一步是自读古诗,借助工具书,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学理解古诗中的生字、难理解的词语。这里用到一张幻灯片,是自学提示:阅读课本74页,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交流一下。这样做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次检验,一次锻炼。
第二步是质疑问难。首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接着针对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质疑问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一起交流解决。
第三步是想象画面,这里很重要,我们知道,古诗的意境存于“言”外,对学生来说,靠生动活泼的想象才能将语言符号化为如在眼前、如临其境的画面。这方面,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所以,这里,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给学生提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那是怎样的环境?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是悠悠的江水?还是倦鸟归巢?是岸边孤零零的巨石,还是垂柳依依?当然,这些都要由学生来想象表述。这里的想象,也是对后边的创作练笔的一个有效铺垫。
文本解读的第四步是体悟情感。因为有之前理解的基础,所以学生很容易抓住“愁”这个主线,这时抛出另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从哪个字或哪些字你感受到了诗人的愁。这里我做了一些预设,“宿”而未眠,这是从时间跨度上看出来的,从“日暮——月近人”,天色已经很晚了,诗人仍然辗转反侧,这是本诗含蓄的愁;“泊”而难停,这里通过幻灯片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来完成,感悟诗人漂泊无依、有志难酬的情感;“旷”而犹寂,原野空旷,更显寂寞,一份孤独的愁;“近”却难得,只有月亮很近,可是水中月,也只能是幻像罢了。这个过程学生也可能品味其他字词,有其他的“意会”,教师还要顺势引导,让学生一边品味,一边读出诗人的愁,进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信息技术助力读写结合这个环节。这是我们组的研修主题,也是我个人平时非常有倾向性的一个课题。我认为习作指导不能分崩离析地游离于课文之外,课本就是最好的范例,必须要找到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常练常写。这节课我就根据这首诗画面感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扩写古诗。这个环节靠一段视频辅助,在播放视频之前,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认真看,丰富想象,哪些画面与古诗内容相符,哪些情景触动了你。接着播放视频,这样做以视频为媒介,帮助学生丰富古诗印象,从而突破难点,为这首小诗涂上色彩,使其更加立体可感。音乐的设置,是发挥其渲染作用,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帮助学生进一步体悟作者的愁绪。播放之后,提供一个写法小贴士,给学生一些练笔建议,学生开始扩写古诗。因为有之前的想象理解做基础,有视频帮助拓宽视野,有写法的引导,所以学生扩写这首诗应该是水到渠成。
信息技术助力读写结合,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声像语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那么回顾我本节课的教学,我一共用了5张幻灯片,完全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绝不画蛇添足,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促读写、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目的。
以上是我的说课设计,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感谢国培,感谢信息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9
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谈谈我队这节课的理解:
一, 教材分析: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材进行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它是学习大气压强,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基础,是贯穿全章的核心概念,是本章的重点。
2.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压强的概念。
(2) 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 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
(4) 了解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观察生活中各种与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法。
(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试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 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是学生获得对压强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下基础。
(3)经历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难点:利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法分析:
(1) 本节课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从 实验中总结规律,并自己设计实验规律,总结结论。
(2) 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学法分析:
(1)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法。
(2) 通过对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培养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善于总结的思维方式。
四.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在炎热的夏天,蝉在树上叫个不停,在茫茫的沙漠中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驮着沉重的货物稳健地在松软的沙子上行走,同学们:“你们知道蝉是怎样从树上吸取汁液的吗?在松软沙子上的骆驼又是如何行走自如的呢?”
蝉在吸吮树汁,口器捕到树皮上时,对树皮一定有压力,骆驼站在地面上,它的脚一定对地面也有压力,那么蝉的口器能刺入树皮,对树皮会造成什么影响呢?骆驼的脚又会对沙地造成什么影响呢?(洞,脚印)都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二)新课导学
1.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 提出问题
压强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 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猜想上面问题的答案,如: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 设计实验
用海绵。小桌子。钩码等实验器材做P77 14.1-3实验
(4) 进行实验
A. 让受力面积保持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浅
B. 让压力的大小保持不变,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观察海绵凹陷的深浅
(5) 讨论与分析
让学生讨论3到5分钟,并分析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 讨论和论证
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圆珠笔或铅笔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刚才的结论。
2, 压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如果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该怎样比较的呢?
我们可以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引入的新的物理量:压强
(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2) 公式:P=F/S
(3)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时N,面积的单位时M2 ,压强的单位时N/M2,它有一个专用的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1N/M2
3, 课堂训练
用投影显示P77例题,分析理顺解题思路,让学生演板,书对桌面的压强,并仔细讲解。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物体就会被损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那么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3到5分钟,然后总结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S一定时: F增大,P增大
F减小,P减小
F一定时: S增大,P减小
S减小,P增大
举例: (1)书包带为什么做的很宽?
(2)坐在沙发上为什么比坐在板凳上舒服?
让学生回答P78想想议议。
(三)课堂小结: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定义,公式,单位,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用幻灯展示6道题,从而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和加强。
(五)布置作业:(1)P79 4 (2) 动手做P79 5
五,板书设计
压强
1, 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的大小
(2)受力面积的大小
2, 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P=F/S
(3)单位:帕斯卡――帕――Pa
1Pa=1N/M2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S一定时: F增大,P增大
F减小,P减小
F一定时: S增大,P减小
S减小,P增大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学习和探究,从而归纳出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强的定义,以及公式和单位,并且总结出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了使用控制变量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准确的总结出物理规律。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5-23
瓢虫说课稿03-12
《杠杆》说课稿01-04
《江南》说课稿03-16
《雨花石》说课稿04-17
《观潮》说课稿10-15
《浮力》说课稿12-21
广告说课稿01-10
倍的说课稿01-13
长城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