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说课稿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面试初中语文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马说》,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马说》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文言文。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都是传统的名家名著,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马说》这篇文章托物言志,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受到熏陶。
二、说学情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需要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又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言志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言言志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和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改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识记重点生字词,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吟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品析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懑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是:深入体会作者感情,使其情感上受到熏陶。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具体情况,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将采用指导学生自学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汇品读感悟法等教学方法。同时,我将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求知
上课伊始,我会以谈话的方式引入,通过“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句话来谈谈关于人才的认识。并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相信大家对“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句话并不陌生,它说的是人才实现价值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是呢,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甚至被扼杀,这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的传世名作《马说》,了解人才被埋没的真正原因。这样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之教来自于学生的学,这一环节将以名家范读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首先我会给学生介绍“说”是古文的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一些问题的观点,进而明确题目就是“谈谈千里马的问题”的意思。接着播放名家范读,在播放名家范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听,标记出重点生字词并试着划分朗读节奏,稍后请学生示范朗读,并纠正读音及停顿节奏,再请全班同学齐读。最后请学生介绍作者韩愈。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这样从朗读入手,加深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
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我会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讨论:你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一句,有什么样的体会?我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句子:
句子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明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首先我会提问学生此句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学生回答后明确作者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顺势请学生回答这个观点的作用是明确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充当了理论依据。接着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是怎样?预设学生会找到文中原句“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最后指名学生回答此文中的“千里马”是指人才,而“伯乐”是指认识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进而明确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句子二:“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在这里,我首先询问学生学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学生不难从文中找到“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引导学生理解此句又从侧面刻画了“食马者”的无能、无知及目光短浅的形象。在上述问题解决之后继续提问学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抢答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之情。
句子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在这里我会找学生回答此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并明确“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体现出了作者的写作目地。之后请学生感悟作者情感,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抒发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文章借物喻己,言志深刻。
环节四:品读课文,感悟生活
本文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议论文章,文辞形象简练,言志含蓄。在此我会带领学生展开谈论,谈谈对这节课的收获,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千里马隐喻为人才,把伯乐隐喻为慧眼识英才的人,把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通过描述“千里马”未遇“伯乐”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压抑扼杀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之情,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
环节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里我会以教师总结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收获,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内容趋于完善。
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请大家课下搜集文学作品和史料记载中有哪些“千里马被“伯乐”发现的事例,我们下节课分享。
七、说板书设计
这便是我的板书,好的板书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课的记忆,让学生心中对本课有一个系统的框架结构。
结束语: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
说课稿 篇2
一、说设计意图
这是早期阅读分级阅读2绘本《边界》的一个引入性活动。这是一个科学性的语言活动。虽然是中班的绘本,但边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且难理解的概念。所以我选择了大班的幼儿参与这个活动。我们的生活中,边界无处不在。人有边界,动物也有边界。于是,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大班幼儿已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绘本分析,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一)、初步感受边界的含义。
(二)、观察、发现并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并试着自己动手设计边界。
(三)、引起阅读绘本《边界》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情境法和提问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的边界,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边界。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学法有观察发现法和体验法,让幼儿帮小动物设计边界,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音乐2、狼头饰一个,兔妈妈头饰一个,积木达成的大圈。
3、课件4、印有不同动物的纸,水彩笔一人一盒。
5、大书一本。
四、说活动过程
围绕目标,我把本次活动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一)、游戏引出课题;
(二)、了解几种动物的边界;
(三)、帮小动物设计边界;
(四)、引出绘本。
第一环节:游戏引出《边界》,并初步了解边界的含义。
过渡语:我们游戏里那个大圈就是我们的边界,很多动物都有自己的边界,让我们来看看吧。
第二环节:播放课件分别了解狼和园丁鸟的边界。知道狼是用尿的气味作为边界,园丁鸟是用树枝做边界。
第三环节:给小动物设计边界。
1、边界是动物用来告诉别人,这是我的地盘,你不能侵犯。如果你是一种小动物,你会用什么来做边界?
引导幼儿用:如果我是xxx,我会用xx来做边界
2、帮小动物设计边界。
说得真好,有很多小动物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它们设计边界。
提出要求:设计的边界要牢固,要特别,设计完要把水彩笔送回家。
3、介绍自己设计的边界。
第四环节:引出绘本生活中有很多边界,你们想知道你们给小动物设计的边界对不对吗?(出示书),这本书里藏着更多有趣的边界,这是一个叫王晓明叔叔写的,书的名字就叫《边界》。
你们想看吗?想了解更多边界的秘密吗?想知道我们人的边界吗?那我们一块到阅读区去看吧!
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选文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海洋——21世纪的希望》正符合这一特点。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行文简洁流畅,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二、说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懂得搜集信息;但对生活关注不够,对海洋了解不多,作为我们北方学生,对海洋了解少之又少,因此注重师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
四、说教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加深理解和体验,认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我的“长生果”》。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 说教材
《我的“长生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中的第四篇课文。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这篇略读课文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课文的教学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二是结合实际让学生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四、说教法和学法
因为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又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我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按阅读提示,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把握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写了少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体会。最后,明确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下面我就说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是师生谈话,导入课题。首先我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听说过‘长生果’吗?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并板书“长生果”这三个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学生会自由发言,谈自己对长生果的理解,然后引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第二部分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部分共设计三个环节:首先进行过渡,问学生们读了课题以后,会有哪些问题?指名回答后我用课件出示初读课文的要求是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并标好课文自然段的序号。2、把课后的12个生字的字音读准确,读后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检查一下生字认读情况。第二个环节就是学生自由读文。最后通过课件出示12个生字来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在这个环节我采用指名读、齐读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部分是细读课文,感情体会。
第一个环节我又一次出示细读课文的要求: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然后看一看作者写出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语句画下来。默读后小组交流讨论答案,最后是全班汇报。通过交流汇报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我的“长生果”是书。
(2)读书经历:从小画片到连环画、文艺书籍,最后是中外名著。在这里我会指名让学生读相关的段落,并加以指导朗读。
(3)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用了哪些词语?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会说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
(4)作文往事,包括两件事,一是《秋天来了》,二是《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在这里也会指导相关的句段。
(5)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哪些道理?通过读11、14自然段,师生总结出: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与众不同;要写真情实感;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也要自己创造。
(6)你觉得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按老师的阅读要求自己学习、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来理解感悟课文,并重点指导了第三和第九自然段的朗读。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是对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我的长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也像“长生果“一样,对我们有好处。从而来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并能像作者那样学会借鉴与模仿。
第四部分是积累语言,交流感受。先让学生谈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收获?然后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读给大家听,课下把这课的成语和优美句子积累在读书笔记本上。
六、说板书设计
4、我的“长生果”
长生果:书
读书经历:小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说课稿 篇5
说课内容:表达《照片起名字》
说教材分析:
《照片起名字》是长春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一年级下册第10板块中的表达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春夏秋冬,单元呈现了4首古诗,1篇韵文和1篇现代诗歌。后面的表达给《照片起名字》,教材中编写了四幅春夏秋冬照片,应该说紧扣单元主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运用语言,发展语言的空间。但我使用教材的时候做了处理,一会再详谈自己的想法。
说教学目标:
1.学会给照片起恰当,合理的名字;
2.初步学会描绘照片内容的能力;
3.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让学生敢说、乐说、会说。
4.培养良好的倾听、应对、表达、评价能力。
说教学设计:
说句心理话,我非常感谢这一年来3次远程教育学习,他带给我们每一位参与学习的老师,不止是新的课例,更有教育的前言信息,有效的策略,和客观、人文的教学理念……记得在“作文指导的问题和方法”专题学习中,专家说这样一段话,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能够激起孩子的欲望,让他想说,其次把他想说的东西,或者想表达的东西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文学家。将来孩子从事什么工作都可能有,但是首先,他能够拥有作为一个跟人沟通,生存立命的一个基本的本领,培养孩子和人家对话,交流的一个基本的水平和能力,或者说有效表达,这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体现以下3点
一. 活用教材,让孩子乐说
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教材使用要有弹性。本课教材上的四幅照片,有大多数孩子没见过的天鹅,大海,还有连我们都极少见过的雪雕……我觉得这些远离学生生活,没有情趣的照片,怎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于是,我换成了今天2幅贴近儿童生活,有儿童趣味,内容丰富的照片。课堂上,学生们对小朋友在水池子里捉鱼非常感兴趣,只有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不怕不会说,就怕不想说。只要想说,乐说,孩子们课堂上一定有所收获。上完这节课,孩子们说完整话,说语句通顺的话,说具体生动的话的能力一定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二. 巧用评价,让孩子敢说
1. 鼓励行评价 评价是有效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节课,我从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养成倾听习惯出发,设立了表达星,倾听星的评比。其实,教师的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充满爱心的抚摸都是学生敢于表达,愿意参与学习的催化剂。
2.方法性评价 。我认为我们的教学评价已经从最开始的`“棒,棒,你真棒!”的模糊评价中摸索出来,向着针对性更强,启发性更强,方向性更强的评价发展。比如,本节课,我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性评价,你是抓住时间来起的,你能用上“因为”这个词语真好,谁能向他这样说……避免了给孩子直接讲从时间、地点、事件、心情等不同侧面起名的方法,也避免了直接命令孩子说话尽量使用好词、成语的做法。教师把对方法枯燥传授,有机渗透在课堂评价之中,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然。
3.生生评价。现在的课堂机制也由原来老师的一言堂,一言定学生,发展到现在由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课堂也成了他们自己学习交流的天地。
三. 适当引导,让孩子会说
1. 课前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吹。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孩子词语不丰富。前2天,我就给学生们准备了大量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进行朗读。所以孩子在本节课能把积累的语言恰当的进行运用。让孩子充分体会到了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带来的快乐。
2. 明析句式。一年级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完整话,我们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寻找恰当的机会引导孩子“谁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就是一句完整的话语了,孩子们如果知道这些,我们再一步步引导,要想把句子说具体应该这样说:“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做什么。”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做到会说,实现表达课的教学目标。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5-23
瓢虫说课稿03-12
《杠杆》说课稿01-04
《江南》说课稿03-16
《雨花石》说课稿04-17
《观潮》说课稿10-15
《浮力》说课稿12-21
广告说课稿01-10
倍的说课稿01-13
长城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