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说课稿范文十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教学理念: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时,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讲述小狮子成长过程中的事例,并抓住重点词句感情朗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读文本,体悟情感,体会小狮子的特点以及“我”和小狮子之间和谐相处的深厚感情。使学生的语言的以内化,提升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本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三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精心驯养小狮子爱尔莎,在和它一起生活三年后送它回大自然的事,表现了“我”和小狮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点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还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除此之外,他们的形象思维正不断地丰富与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在逐步发展,但好奇心与求知欲依然很强。这些都使本课教学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成为了可能。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课文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目标。力求做到可行、可测、全面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肝、糙、犀、耷、恕、恋”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合作学习中理解吮吸、耷拉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和谐相处的深厚感情。
3、通过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并尊重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观念。
重点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狮子爱尔莎和“我”之间的深厚感情。
2、让学生明白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学辅导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狮子的知识、自学提示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解题导入
1、同学们去过动物园吗?谁能讲讲你看到的动物是什么样的,说说你对它的感觉?假如你有机会喂养一头狮子,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这会是怎样一个稀奇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狮子爱尔莎吧!
以问题导入,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可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利于他们结合自己的感受理解课文感情。
2、出示课题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预习能力,并且可表要求他们具备使用字典查找字词读音的能力。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比较弱,所以老师在课上要专门引导。
1、借助词典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大致了解“我”和小狮子爱尔莎之间发生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的读音是基础知识,要在客商有选择的强调。并且逐步引导他们把字词放入课文理解,加深印象。段落自由选读环节是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并且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本课要求的6个生字在书中给生字注音。
2、反馈检查:你有哪些生字的读音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吗?(根据学生说的个别指正后,集体再朗读。)
3、会读了吗?那我考考你。老师将部分词语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句子认读:(个别认读)
4、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段落进行诵读,并讲出喜爱的理由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三年级学生应该具有默读的能力,所以我在课上有意培养这种能力。而且边读书表思考,随时做笔记这种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所以要特别提出。
1、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课文中画上记号。
自学提示内容:
(1)你感觉爱尔莎是一只什么样的狮子?从课文中哪些语段能体会到?
(2)从课文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我”和爱尔莎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四人小组讨论并总结出想要解决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集思广益。
3展示问题
A问什么小狮子不能和我一直生活下去?
B我问什么改变主意,不把他送去动物园呢?
C我明明舍不得小狮子,问什么还要下决心离开他
4带着问题重新体悟文本
说课稿 篇2
说课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米、毫米的认识 》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分米和毫米是通过厘米和米的认识过渡过来的,所以比较容易接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认识1毫米和1分米,通过实物测量过程让学生加深对1毫米和1分米的记忆。知道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长。
3、教学重难点:
认识1毫米和1分米。知道有多长。
能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4、说教法:
A、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
本节课是学生在观察长度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有分米和毫米的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
信心。
B、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实物精确到毫米,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5、教具准备:
三角板、直尺、铅笔、钢笔、带子、钉子
6、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观察——验证——质疑——解答等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和主动性,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7、教学环节:
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导入上我利用直接进入主题的方法,问学生:我们学习过那些长度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一目了然。记住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开基础。
在探究新知识的环节,先让学生观察1米和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生数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子,告诉学生着中间的每一个小格子就是1毫米。告诉生
1厘米=10毫米
接着在黑板上画出10厘米的长度,让生把1米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1分米。告诉生
1米=10分米
通过观察、交流、实际操作,很好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认识1分米和1毫米。
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华,是有关知识要点的“结晶”,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 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错账更正,是《会计基础》教材中第七 章第三节的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三种 错账更正方法,实际操作性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 不能避免在账簿登记中出现错误。发生错账,应及时 规范的进行更正,否则会给相关财会人员及查账人 员带来一些认识 上的麻烦,因此,作为财会专业的 学生,必须掌握有关 错账的更正方法,以便使工作能顺利进行。我在处理这节内容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一是 注意条理清晰,使教材知识体系化;二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方便学生记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 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 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熟悉三种错账更 正方法的适用范围。
(2)掌握各 种错账更正方法及步骤。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以及熟 练运用相应的错账发的 更正方法来更正记账错误的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人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的遵守规尺寸章制度,严格按照规范的错账更正方法进行错账的更正工作。
(三)教学重点 让人热和难点
错账的更正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对错账类别加以识别后才能选用适耳热热热当方法加以更正,因此我将正确判定错账类型则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在法,并以简单实例说明更正的步骤以及应注意的事项。例如在讲解划线更正法时,我首先给学生明确在哪种情况下使用,同时通过具体案例地演示加以介绍其操作步骤并强调指出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从学生亲历的事例讲起,有浅入深,逐步进行分析,既符合学生认识和记忆知识的规律,同时也可使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讲为主,学生则以听、记、理解为主。
2.实例解析(20分钟)
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分析,主要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具备初步应用能力。为此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小问题进行提示,引导学生的思路,使问题简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每一事例解析之前,我都根据题设置相应的问题,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仅理清了解题思路,同时还可将各种错账更正法进行对比记忆。这样对学生理解、吸收、消化所学知识是有很大帮助的。
学生在这部分学习过程中,通过动眼、动脑、动嘴、动手,将学与练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为了使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我还让学生将四个例题一一在事先准备的记账凭证和账簿上进行模拟操作,在提高技能的同时,提认购人个个儿哥哥 个高学生的兴趣。
3.自我检测(10分钟)
这一环节既 是对老师教 学效果的检验,也 是对学生学习 效果的检验。通过几个小测试题,由学生独立分析、解决,我来负责回答学生提出的疑 问,这样一来,我就可以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中的不足,做到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从而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在这10分钟里,学生可以自由结组共 同讨论,分析解答测试题。大家在研讨中,可以互相补充在听课过程中遗漏或模糊的知识点,对无法达成一致或 共同的问题可以请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解析。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同时在共同分析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兴趣。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罗马速写》是鄂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文化”这个话题,从不同侧面展示人类文化的悠久灿烂,要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积累文中优美词句,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用丰富多采的人类文化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
拥有2500年历史的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是一座有着辉煌历史的欧洲文明古城。《罗马速写》这篇课文通过对遗址、雕塑、喷泉的描写,表现出罗马特有的异域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首尾呼应,中间部分分别加以介绍,结构清晰,词句丰富,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探索空间。
针对单元要求、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要求确定为:1、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2、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方法理解词句意思,积累文中好词佳句;3、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罗马的。感受罗马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了解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教学生初步了解罗马城的特点是重点。难点是感受罗马城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初步养成了预习习惯,能借助拼音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初步理解。文中展示的异域风情是学生没有见过的,他们感觉新奇,有一定的阅读兴趣,能通过朗读,了解罗马的特点。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但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难以在头脑中想象再现罗马城的面貌,体会其中的内涵。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理解,反复朗读体会,并利用文字,音像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丰富学生的感受。
三、教法设想
1、开发课程资源
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要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视野,提高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在教学前,学生用各种方法收集有关罗马的资料,学生搜集的资料包含了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于罗马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课中,学生交流有关雕塑、喷泉的资料,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入情入境地读书,体会其中的内涵。课后,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写出介绍罗马的解说词,训练学生积累动用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2、体现阅读教学特点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年级教学之中。我在教学中注意了朗读的层次和方法:初读感知,再读理解,品读感悟。这篇课文中语句丰富而精炼,我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品味,在读中体会,读中想象,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就要转变观念,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在质疑这一环节中,学生主动探究,提出了不少问题,必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探究解决问题。在学习第4,5自然段的时候,我没有一段一段的带领学生学习,而时是让他们同桌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相互交流。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可以自己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分享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由“旅游”这一话题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抓住“特别”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并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二)读中体会,了解罗马的特点
直奔重点,了解罗马的特点。
遗址部分,通过自由读课文,勾划重点词句加以理解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罗马的遗址多和斗兽场的古老、壮观,在罗马有着重要地位。通过教师范读,看课件演示,丰富学生感受,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补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历史内涵。
雕塑、喷泉部分,采取学生自学,交流的方法。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权,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喜欢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在读感受,说感受,补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罗马的雕塑又多又美,还蕴藏着许多故事、传说,进一步体会其中的文化,艺术内涵。
(三)总结升华
学习结束,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收获。教师小结,使他们豁然开朗,体会到遗址、雕塑、喷泉中所表现罗马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正是其丰富的内涵。文中展示的浓浓的异国风情也激发学生在课后利用各种渠道去了解更多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
(四)拓展活动
当“小导游”带领自己的父母去罗马浏览,鼓励学生积累运用语言。
五、板书设计
遗址 不仅装点罗马
12、罗马速写雕塑 多
喷泉 而且丰富内涵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海燕》是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接触和学习过叙事、记人和写景等三种类型的记叙文,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四篇文章均属于状物类记叙文,与七年级(上)学习过的另三种类型的记叙文共同构成比较完整的记叙文体系。
《海燕》在本单元中被安排在第2课。我个人认为,《海燕》在描写上比《石榴》更细致,在情感表达上比《白鹅》更深刻,在写法上比《鹤群》更“典范”,因此可以说,《海燕》是本单元意蕴最丰富的一篇文章,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好教材,是一篇值得仔细阅读、品味和借鉴的精品文章。
2、教材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海燕》写于1927年。当时作者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途中见到海燕,引发绵绵乡思,写成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文章就是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之情。
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因此,结合课文内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状物)的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品味语言,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三个维度”设计的这三个目标,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三个目标是互相融合的,只是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根据七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散文阅读的基础,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内蕴。
难点:感受本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
二、说学情
本人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后,师生双方的配合较为融洽,学生们已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对于像本文这样有深厚意蕴的散文,学习时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的现象。但大部分学生已养成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深入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教学时要考虑让学生多阅读,重视引导学生多运用探究的方法去理解本文的内涵。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可采用问答法;对作者深刻感情的把握,可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对本文语言的品味,可采用点拨法和讨论法。
(2)学法: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终还是要落到学生身上,因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要反复朗读和默读,理清作品的思路,领会文章的内涵,并对其表现手法有意识地加以学习和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仿写法等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材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中指出,在学习状物类记叙文时,“要把握作者笔下的事物的特征,并由此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同时要学习作者观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采取的是“整体感知——品味赏析——拓展延伸”的教学思路,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
(一)第一步——整体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以说,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几乎是所有的课文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个重要前提。本课的“整体感知”环节侧重于理清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主要感情。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1、课前安排预习,通读全文,疏通字词。
(设计意图:在课堂学习之前,初步感知文本,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而字词的掌握和积累则为文本的学习扫除基本障碍。)
2、简介写作背景和作者。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
3、听读课文,明确文中描写的对象,找出表现其活动背景以及表现它们各自的外形、飞翔和憩息状态的词句。
(设计意图:这是“整体感知”部分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讨论概括两种小燕子的异同点,理解作者把海上小燕子“误认”是故乡小燕子的原因。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联想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深入理解文中小燕子的形象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乡愁”——完成教学目标一并突破重点。)
(二)第二步——品味赏析。
《海燕》是一篇散文,对于这类文学作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只有整体的感知,还不足以体味文章所特有的内涵和意蕴。本课的“品味赏析”环节侧重于文章中对小燕子的生动、细腻、传神的刻画,并简单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1、分别默读前后两部分,深入探讨这两部分在描写对象的特征、活动背景以及作者情感的抒发等方面的具体写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状物应该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并把所写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为以后的写作实践打好基础。)
2、讨论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写法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内容重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故乡的小燕子、海上的小燕子与作者的“乡愁”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掌握解读这类文章的一般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二。)
3、品读第1段和第8段的语句,并以此带动对全文优美生动语句的品析。(课外背诵第1段和第8段)
(设计意图:本文的语言极有特色,不仅描写生动、传神,而且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品味其中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文学语言的'能力,积累文学语言,得到审美的乐趣——完成教学目标三并突破难点。)
4、教师从内容和写法上对全文进行简要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小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和理解。
(三)第三步——拓展延伸。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这种“实践能力”,不仅应该包括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的延伸,还应该包括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本课的“拓展延伸”环节侧重于同题文章的比较阅读,并将咏物抒情这种表现手法的知识理解转化为状物类记叙文的写作实践能力。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1、将本文与高尔基的《海燕》进行比较阅读,从海燕的特点、生活环境、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等方面来比较两篇文章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同一事物,在不同作者的笔下,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表达了不同的情感,以此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迁移能力。)
2、搜集课内外有关“乡愁”的诗句。
(设计意图:作为课外作业布置。一方面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另一方面锻炼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材料的能力。)
3、模仿《石榴》或《海燕》,写一篇状物短文。
(设计意图:作为课外作业布置。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写一篇状物的文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把学生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写作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效果预测
如果以三个教学目标来衡量教学效果的话,前两个目标以七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而言,是可以达到的(后期的单元检测和写作训练也证实这两个目标完成得较好);第三个目标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目标是贯穿初中三年的学习过程的,我个人认为,在本课学习中,学生能够有所感悟即可认为是完成目标。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着重体现条理性,反映本文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鲁迅的《故乡》。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故乡》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和课文自身的特点,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运用对比和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理解品味小说中内涵丰富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中心
(本课文章较长,在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对比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是
四.教法学法
新课堂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上,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的方式,让他们主动质疑,自己辩疑,自主解答,通过探究学习,思考感悟,从而达到提高个人能力的目的。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合作探究法、辩论法、诵读法、重点精讲法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以少年闰土,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少年闰土吗?他在你的印象中是什么模样?同学们想象过中年闰土的模样吗?今天我们就走进鲁迅的《故乡》
二、走近作者,了解作品
鲁迅,我们已经学过他的好多作品,所以作者的情况不再详细介绍。但《故乡》是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第一
三、朗读课文,把握
1.快速阅读文章,解决文中的生字词。(目的是扫清阅读障碍,积累基础知识)
2.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快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通过小组讨论,划分层次,学生主动作答,最后明确: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我设计这一环节是锻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概括
3.分析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首先学生默读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段落,完成表格。通过表格,体会人物的变化,学习对比手法和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
闰土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言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杨二嫂
年轻时
年老时
外貌
语言
动作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反复对话,让学生从文本中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对人物形象获得初步体验,突出了
第二课时
一、回顾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
二、由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探究人物命运根源
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2)辛亥革命后十年间……;
3)闰土拣“香炉”和“烛台”。
归纳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是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源,也是造成人民人格扭曲的罪魁祸首。
三、理解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1、品读文章78——最后,理解作者的希望。(通过小组辩论的方式)
这一部分中有一些较难理解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品味其深刻内涵。如:“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意思是只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去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2、
四、拓展延伸:有关故乡的诗词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五、作业练习
1.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试着分析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
2.运用对比等描写手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字数不限。
(第一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加深对
六.附板书设计
情节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少年闰土→对比←中年闰土
可爱、勇敢、活泼麻木、迟疑、受尽苦难
人物(喜爱、崇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年轻杨二嫂→对比←年老杨二嫂爱打扮、精明贪小便宜、尖酸刻薄
(不讨厌、不喜欢)(厌恶、讨厌)
情感揭示了旧
(板书是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这样的设计将文章的
结束:
说课稿 篇7
我校位于满族主要发祥地—乌拉古城,介于地域的优势,我校自主创造性地开发了一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包——《走进乌拉》。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这套教材的《满乡艺术》一书,第二章《现代满足体育活动》中的第十一节《嘎拉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了踢行头、赛威呼、翻绳、打秋千等十种现代满族体育活动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满族体育知识而设计的,《嘎拉哈》这节课从细节上反映了满族文化丰厚的底蕴,激励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家乡骄傲自豪的思想感情,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教材处理: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我并不盲目地依赖教材而循规蹈矩,我将“嘎拉哈”的传统玩法进行了缩减,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下名称,而将现代人的玩法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样以纵横知识联系,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把有关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观点等用书画文字等形式加工整理,转化为导向式的教学活动。
3、重点难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了解“嘎拉哈”的由来,各部分名称和玩法,激发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家乡骄傲自豪的思想感情。
4、教学目标:
⑴了解“嘎拉哈”的由来,各部分名称和玩法。
⑵激发孩子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家乡骄傲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主要通过多媒体幻灯片的展示向同学们讲授“嘎拉哈”的由来,各部分名称及玩法,并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了解“嘎拉哈”的民俗活动情景,通过实践歘嘎拉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通过幻灯片展示及教师的讲解,在运用倾听,阅读、交流、动手操作等学习方法,使学生进入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使学生自觉、生动地进行思维活动。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培养了能力又发展了智力。
(四)说过程
1、激情引入
幻灯出示(嘎拉哈)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你玩过吗?那你知道它的由来吗?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嘎拉哈”的历史和玩法。板书课题:嘎拉哈
我通过出示(嘎拉哈)图片让学生观察同时提出问题引出课题,这样引入比较简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嘎拉哈”的由来
教师讲解:“嘎拉哈”是锡伯人的语言,早称“嘎而出哈”的汉意音。汉学名为“髌骨”,多取之于羊、猪、鹿、狍、麋、獐、牛、骆驼甚至猫等动物。
据文献记载:早在北魏时期鲜卑人(锡伯人祖先)将此用于民间游戏、军事战术模拟演习或作殉葬品。当时,拓跋鲜卑已统治中国黄河以北,“嘎拉哈”已成为北方各民族的一种游戏器具。蒙古族、满族、鄂伦春人、高丽族、回族、汉族等都把“嘎拉哈”作为民间游戏器具,其玩者多为儿童和妇女。(学生欣赏一些图片)
满族人玩“嘎拉哈”:满族在古代以狩猎游牧捕鱼为主,每当捕到獐、狍、鹿、羊等,先把“嘎拉哈”取出保存。因其小巧玲珑,具有明显形状,又便于携带,所以,在军事、生产空隙间,特别是从春节腊月三十到二月初一期间,伴随着秧歌,村内和村落之间,举行歘“嘎拉哈”邀请赛。歘“嘎拉哈”是锡伯人男女老少皆爱好的一种比赛游戏。(学生欣赏一些图片)这部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完成的,在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能更好地了解一些相关知识。
3、介绍“嘎拉哈”的各部分名称:图片展示
l“嘎拉哈”的四面汉语分别称为“坑”、“背”、“针”、“轮”。
l正面像人的肚脐眼儿叫“坑儿”;
l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背儿”(肚儿);
l侧面像人的耳朵叫“轮儿”;
l还有一侧什么都不像就叫“针儿”。
这部分的讲解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通过图片及实物的展示让学生直观掌握这部分知识。
4、介绍“嘎拉哈”的玩法;
(1)、歘“嘎拉哈”,也有叫抓嘎拉哈的。有团体赛、个人赛。团体赛,参加人数为每队一般2—3人。个人赛的人数不等,一般3—5人。启用具有“嘎拉哈”和“码头”即石球等,所有歘法都由“码头”来引导或吊引,类似“台球”棍与球的关系。场地为居民住的火炕铺上毡子。现在都用布缝制的口袋来做“码头”。
(2)、旧时的一些玩法
l一箭穿心
l回手加鞭
l背弓骑射
l卧鞍闯阵
l棒打狍子
l野鸡掉在饭锅里
l满天抓星
l三阳开泰等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通过多读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4、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
三、说重难点
熟读课文,弄清文章的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不仅一碧千里,而且生机勃勃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特制定
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从读中学,从读中悟,让学生在读书声中理解课文内容,受到优美文字的熏陶。
2、谈话法: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主讨论,汇报自己的收获。
五、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在预习中注重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文意,提出问题。
2.思维方法的指导:教学中,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字词句的内在联系,诱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3.读书方法的指导: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景物特点,品读精彩语段。
六、说教学过程:
1.激趣揭题,通过我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激发学生兴趣,揭示出本课课题《草原》
2.初读课文感知美:小组长组织组员读书,或齐读,或个别读,或二人读。读书形式由组长决定。听读过程中要完成三个任务:
(1)纠正字音,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讨论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3)要互相质疑尝试解疑、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
3、自读课文感悟美: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明白了什么?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生交流: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读了这
4、品读体验,走进美
〈1〉走进“景色美”。
a、草原景色美丽。那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才把草原的景色写的如此美丽的呢?学生默读,勾画出语句找学生回答。
b、生汇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通过“高歌”一词引导学生朗读。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妙处。
〈2〉走进“人情美”
a、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用上面的学习方法,把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画出来,和同桌说说体会。
b、学生汇报: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抓住“飞”字换成“跑”字行吗?引导学生读出急切的语气。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体会蒙汉人民心灵相通。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体会蒙古人民热情款待。
〈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师
是啊,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是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我们各民族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5〉拓展延伸“书写美”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互助的事情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畅谈收获
(3)
〈6〉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简单完整,直观形象,梗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的结构,表现的中心一目了然,不仅体现教材的重难点,而且有助于学生揣摩写法。
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
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窗》,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
微型小说《窗》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的第五篇课文,它通过描写发生在两位病人之间的故事,在虚无与存在、利已与利人、生存和死亡矛盾冲突中,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批判了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意味深远,发人深省。本文是中职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在第一册第二册的基础上,由理解能力上升为欣赏能力乃至探究能力的训练。本单元的重点是创造性阅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感悟作品给予我们的生活观和人生哲理。
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结合本单元的要求及本文的特点,确定这堂课的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学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描绘人物的各种情态。
2.能力目标:
①锻炼学生的口述能力。
②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揣摩人物心理。(这是本课的重点)
③把握文章的主题,揭示“窗”的内涵,启发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3.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性格
难点:通过对小说主题的把握,揭示“窗”的深层含义,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死观。
二、说学情
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有许多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表现欲,但思考问题不够缜密细致,而且学生的家境都较好,因而自私任性,学习中缺少踏实和勤奋精神,与人和谐相处和团结合作的能力较差。所以我授课的重点放在人物心理性格的探索上,以启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主动关爱他人,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接受高尚情操的薰陶,丰富自已的精神世界。
三、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満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的要求,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具体教法如下:
(1)多媒体教学-激发热情,引起兴趣。
(2)诵读教学法-熟悉文本,整体感知。
(3)提问练习法-发挥想象,体验情感。
(4)对话讨论法-互动合作,拓展思路。
四、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诵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讨论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
其中,我认为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集体讨论以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的良好习惯。
五、说课堂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还未完全回到课堂,因此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在开始上课后,我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一首名为《窗》的歌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趁机出示窗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由这扇“窗”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在对窗的联想当中,领会文章的主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后,请同学复述故事梗概,提示要注意语言的简练,情节的完整。此处的设计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人物形象分析:(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归纳文章主题作准备)
第一步:分析靠窗病人形象 。设置问题,突出重点。
1、提问:两个病人的主要话题是什么?
2、朗读课文第四段与第五段若干句(一个孩童……网球赛)
过渡语:窗外的景色如何呢?我们请位同学给我们描绘一下,其他同学合上书倾听,好象你现在就是那位不靠窗的病人,享受美景。
此处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考虑文本深意,这也是符合情境教学理念的。
3、提问:窗外的景色如何?
4、提问:如此美好的景色是真实的吗?
5、提问:那靠窗的病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此处是一连串的追问,在逐步加深的理解中感受靠窗病人的美好情操。紧接着请大家结合全文关于靠窗病人的文段,思考一下,你如何评价靠窗病人,并说明理由。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再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全面的把握人物形象。
第二步:分析不靠窗病人形象
方法同上,重点思考:不靠窗的病人想靠窗看景的想法正常不正常?你如何看待?
此问的设计是要结合生活实际,来看待不靠窗病人的所向所为,让学生有个心里的道德行为的底线。
第三步:小结:
提问小说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对比手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在此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在作文时也要运用这种创作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借机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总之,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在联想和想象中,丰满人物形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巩固联想式、空白式的创造性阅读方法。
(四)创设情景,深入感悟主旨
设置问题,学生认真思考:(这是从知识教育过渡到德育教育的准备工作)
1、看过了整个故事,现在再来看看题目。小说以简单的“窗”为题,有怎样的寓意?(让学生思考“窗”的象征意义。
2、我们通过对文中两个人物的分析,已经明显的在情感上有了倾向性,大家来说一说,你的倾向性是什么?
3、你认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主题的看法。
在学生共同讨论,总结主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实际情境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我们如何才能帮助另一个病人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另外我运用抛砖引玉的方法用大屏幕显示出我对本篇小说的感悟,引导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将课堂教学的深度不断推进,完成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
(五)、课外训练,反馈成果
作业:1、结合你对这篇小说的理解,为文章作一个续写: 这时又有一位新病人转入了这间病房……
2、向学生推荐欧.亨利的《最后一片藤叶》、《麦琪的礼物》、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的分析
1、教学目标和要求
《力的合成》一课是在学生了解力的初步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它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高中必修本(必修1)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
由以上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让学生知道试验的结论,重点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过程。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新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从而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以提高探索研究及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 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3、教材重点和难点
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在初中物理中,学生只学习了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代数和”的运算在头脑中已成定势,造成学生思维断层,如何突破思维定势,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索、应用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难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课堂讲解,还是实验的设计操作、习题练习、课后作业等,都应围绕平行四边形定则展开。
另外在作用效果相同的基础上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不容易理解,所以也是教材的一个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自己的观点)
二、关于教法
矢量合成是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平行四边形定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就要让学生亲自实验探索,这是实践出真知的要求,也是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针对此因素本节课应选择实验法进行教学,这是教材内容和认识规律的客观要求。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做到动手操作,记录数据和方法,画出两个分力的图示,合力的图示,比较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有效地为突破教材重点、难点服务。
三、对教学过程的够想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
(一)引出新课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时能否出现一个力效果与几个力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讲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合力与它的分力是“等效代替”的关系,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应该通过多个实例表明事实:由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物体所体现的“运动状态的变化”,跟某个力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所体现的“运动状态的变化”相同。然后在这些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引出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建立:
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明确提出了如何解决两个力的合成问题。并以“实验”栏目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力的合成”并不是简单的代数运算。教师再让学生根据合力、分力的图示,猜想一下合力与分力间是什么关系?在得出合力、分力间可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猜想后教师应该指出,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多种尽可能精确的实验来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接着让学生按学生实验的装置仔细做实验,要求实验尽量准确.教师说明实验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3、应用平行四边行定则
(1)例题解析
本节教材的例题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教学中可以通过例题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作图法直观、简单,但不够精确.计算法精确,但比较麻烦.要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时也要作平行四边形,只不过作平行四边形时不用取标度、各边的长度不用太严格.因此,正确地作出平行四边形是基础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讲解
学生对“于平行四边行定则”理解不深,容易按他们熟悉的标量运算规律来想问题。如合力大于分力,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
对此可以通过练习和实例让学生切身体会。
例如让学生自行设计F 和F 大小,并用作图法求出夹角 = , , , , 时的合力F的大小。此时学生会发现:合力可能大于某一个分力,也可能小于某一个分力,甚至等于某一个分力,并且夹角 越大,合力就越小。学生发现这规律后为了证明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老师可以用模拟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教具或相应的计算机来证明,同时也形象地加深了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
(3)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平行四边行定则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
1、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适当的提示与指导,让学生正确规范地操作实验以减少误差。(水平使用弹簧时要从新调零,在拉弹簧的过程中要保持与木板平面水平,弹簧的深长方向要和所测拉力的方向一致,弹簧,指针,拉杆都不要和刻度板或刻度板末端的限位卡发生摩擦;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秤量程及橡皮条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误差;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的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千万不要硬凑数据而使实验十全十美毫无误差。)
2、在教学过程中作图要规范,分力、合力的作用点相同,分力、合力的比例要适当,虚线、实线要分清.(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平行四边形定则,对于作图细节还没自己的概念,所以老师的作图是他们最好的模范)
3、注意调控课堂节奏,避免学生做实验时手慌脚乱实验无法进行。
4、所编反馈练习题应重点放在概念辨析和方法训练上,不能把套公式计算作为重点。
【【精华】说课稿范文十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