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基本唱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并且在歌唱中能够体会到《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每个人都应唱好国歌。
(二)在歌唱中基本掌握弱起的歌唱和渐强力度的歌唱。知道三连音、重音符号和渐强记号。
(三)运用创设升国旗的方式来加深对国歌的喜爱,力求在每次对国歌的歌唱中都能有所进步,培养歌唱能力。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唱《国歌》; 弱起和渐强力度的歌唱
说教法学法: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在教学中各个环节中,我采用以教师的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参与,在教学中教师是一名有效教师,组织有效的课堂,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方法与策略: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聆听和对歌曲的感受能力,让学生通过在练习中,歌唱中、表演等一系列音乐活动过程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说教学过程:
首先,在组织教学部分,我采用发声练习的.和节奏练习的方式来进行,两个内容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是为歌曲教学部分做个准备,轻声练习是让学生体会歌唱的力度。
接下来是进行聆听音乐,揭示课题国歌,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国歌到直观明了的学习歌唱国歌。在歌唱中学习音乐知识,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重音符号和渐强记号。从乐谱学习班到歌唱,一步一步进行,每一环节力求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学到音乐知识,并进一步的去感受音乐,歌曲学习部分由我采用先突破难点,抓住重点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也丰富了对歌曲的表达和处理。
最后以创设情境的方式结束。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58-59页的准备题和例5,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四的第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已经学过一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路程之间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这为学习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教材重点编入了两个物体(两人、两车、两船等)相向运动的应用题,主要学习“相遇求路程”和“相遇求时间”的知识。本课学习“相遇求路程”,它是在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基础上引伸发展的,使知识类推迁移到本课题。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结构特征、掌握数量关系、学会分析和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教材的结构层次及编排意图:
相遇应用题的知识从一个运动物体变成两个运动物体,涉及到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出发地点,出发时间等不同因素,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较少,难于理解相向运动的变化特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本课题的知识结构:
(1)先出示一个准备题,学生通过图示加深对“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含义的领会。接着,通过填表分析每经过1分、2分、3分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化,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遇”,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之和等于两地间的距离”这一数量关系式,为学习例题扫除障碍。最后通过例5的学习,引导学生按照两种不同的思路去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第一种解法:先求两人各自走的路程,再加起来就是总路程;第二种解法:先求每分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即是两人的速度和,再乘以相遇时间,就得总路程。这种解法不仅比第一种解法简便,而且是学习“相遇求时间”的基础。通过新知的学习,培养了学习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了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解答相遇求路程应用题的方法,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十四中,除编排了相向运动的相遇问题以外,还编入了一些稍有变化的题目,如:背向而行,不同时间出发的情况,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思维,防止思维定势,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重点:
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6.教学难点:
解答问题时对速度和的理解和运用。
7.教学关键:
理解清楚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
二、说教法学法的选择
1.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以旧引新,启动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很强。在教学新知识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认识水平的共同点和分化点,为学生架起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桥梁,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相遇问题是由两个物体运动完成的,其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是在一般的行程问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先复习由一个物体运动求路程的行程问题,为学习新知作了适当的铺垫。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效地激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相遇问题的教学运用线段图或教具演示等传统手法,学生较难感知两个物体各自用不同速度运动的状态,给学生理解题意造成一定的困难。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表象信息,使学生多方位感知事物,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引探教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先让学生读题审题,利用直观的多媒体演示,加深理解关键的字、词、句,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出相遇问题的特征、规律,概括出其数量关系式。在已有第一种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尝试第二种解法,并归纳出两种解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学习完一个新知识后,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层次、有坡度、发展性的课堂练习,是全面落实双基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四个层次的'练习:对应练习、深化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多形式的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反馈了对此类应用题结构、解法的掌握,防止了思维定势,还培养了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铺垫:
1.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口答)
提问:为什么这样求?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
2.李诚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_____________?
由学生补充问题并进行计算。
以上练习,复习了由一个物体运动求路程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使学生能顺利地应用旧知识和学习方法去获取新知识,为学习准备题做适当的铺垫。
(二)新知探索:
1.导入新课:刚才我们复习了一般的求路程应用题,它是由一个物体运动完成的。下面我们研究两个物体运动的行程应用题。
承上启下的谈话,把学生引入到与所提问题的情景之中,激发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学习准备题:
(1)读题看电脑演示,初步理解题意。
问:题中告诉我们,张华和李诚是怎样出发的?他们行走的方向又是怎样?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归纳板书:“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的结构特征。
(2)边演示边填写P58表格的数据,并分析数量关系。
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填写1分钟的路程变化表,再让学生独立填写2分、3分的路程变化情况表,并通过电脑演示,学生校对答案。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的第4列数据,归纳出:当两人距离为0时,说明两人相遇了,并推导出: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正好相等的数量关系式。
通过多媒体演示,积累表象认知,在屏幕上呈现出相遇问题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帮助学习顺利理解题意,为学习新知扫除障碍。同时,生动清晰、新鲜活泼的画面,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像上题,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他们所走路程之和正好等于两地的距离。我们称它为相遇问题。现在我们就学习解答相遇求路程的方法。板书课题:相遇应用题。
4.讲授例5:
①出示例5,教师读题,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②启发学生学习第一种解法。
演示后提问:a.小强和小丽走的路程各是哪一段?用色段表示。
b.两人4分钟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相距的米数有什么关系?
c.要求两家相距多少米?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回答后,指一名学生口述解题方法,教师板书。
③启发学生学习第二种解法。
先让学生尝试学习,再提问其解题思路,最后通过电脑演示来验证答案,重点理解“速度和”的含义。
④小结两种解题方法。
⑤学生看P58例5。
通过教师有机的设问、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很快得到第一种解题思路和解法;尝试学习第二种解法后,通过电脑演示分析过程,学生很容易知道“两人每分钟共行多少米?”,“经过4分,两人相遇”的条件,形象地揭示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也验证了学生的第二种解题思路,从而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巩固练习:
1.对应练习:P59“做一做”的两小题。
2.深化练习:P61练习十四的第2题。
运用多媒体演示两辆汽车背向而行的动态,直观生动、引入意境。使学生马上明白:当两个物体同时从一个地方背向而行,它们的结果是相距,同样可用“相遇求路程”的解法求相距路程。这样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扩展了学生思维。
3.综合练习:
(1)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还相距50千米,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正确的算式是( )。
A.(38+46)×4 B.38×4+46×4+50
C.(38+46)×4-50 D.(38+46)×4+50
(2)A、B两城相距386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这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6千米,开出4小时后,还相距多少千米?
正确的算式是( )。
A.(38+46)×4 B.(38+46)×4+386
C.386-(38+46)×4
4.发展练习:P61练习十四的第3题。
此题是两列火车相向行驶的相遇求路程的扩展题,由于甲车先开出1小时,即运动时间改变,求相遇路程的方法也有了变化,给解题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物体相向运动的行程问题,其中求路程的解答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先求出两个物体各自走的路程,再将它们各走路程合起来,求得总路程;二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也求得总路程。
(五)布置作业: P61第1题,P62第12题。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中的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在探索了声音的产生、变化、传播后,对耳朵的研究.教材呈现了三个内容:一通过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究,让学生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二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实验,掌握人体内鼓膜的作用,三通过实验观察,知道耳廓的作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为《保护我们的听力》一课奠定的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耳朵的构造及其每个部分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
4、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自制鼓膜模型探究声音是怎样对鼓膜产生影响的,并能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五、教法、学法:
教法:声音与我们息息相关,学习本课内容要从生活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并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归纳认识问题。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动画、视频等展示耳的奥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求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获得一整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实验体验法掌握相关知识。让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交流,思维互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的教学材料有:
关于耳朵构造、听觉的产生、耳的卫生等教学课件, 1个玻璃杯、气球皮、音叉、纸屑、小锤
七、教学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课一开始我播放大自然各种声音课件,让学生由听到的产生联想,然后汇报。我顺势提问: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的呢?学生会说出 “用耳朵”。我紧接着追问:我们的耳朵又是怎样听见声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同时板书课题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声音课件导入,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入新课的目的成功达到。
(二)、探究新知,认识鼓膜
首先我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你们知道哪些什么?这一环节让学生各抒已见,教师仔细倾听,做好点拨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然后播放耳朵构造相关视频, 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在传统教学中,运用耳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认识耳朵构造,但对于全部同学来说,演示效果不好。利用视频展示,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模拟了具体形象,全体学生都能看得明白。我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耳朵各部分作用,对于各种猜想,我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讨论,去争辩.这样设计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也能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
(三)、设计实验 鼓膜的作用
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么鼓膜是怎样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教师告诉学生我们不能拿真实的鼓膜进行实验,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器材(音叉,气球皮、细沙, 纸屑,1个玻璃杯)模拟鼓膜制作一个”鼓膜模型”来进行探究活动。在做实验之前,我会提出要研究的两个问题:
1、鼓膜振动与音叉振动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2、鼓膜的振动与音叉的远近有关系 ?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在小组中说说设计方案, 尝试自己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寻找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并记录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在学生充分实验后,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共同总结:
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 鼓膜振动微弱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最大限度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探索空间,这样做既能使学生之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又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四) 、课中游戏,耳廓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鼓膜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注意听,这时你的耳朵的.鼓膜震动了吗?怎样振动?
教师播放声音文件,先让学生感受声音比较小,再让学生将手放到耳后,感受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提示学生把两手同时放到耳后效果会更佳。
通过对比、思考,是耳朵的哪一部分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才使得我们感受到大小不同的声音的?(耳廓)
通过播放声音,感受声音变化的游戏设计,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玩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培养学生对耳朵有残疾的人的爱心。
了解了鼓膜、耳廓的作用,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耳朵的工作原理吧!播放耳朵的工作原理视频,师生小结耳朵的工作原理。
许多科学知识不仅仅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像耳朵的工作,就不能用只用实验来展示。如果靠老师平铺直叙的讲述,知识难以掌握,此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媒体与学生实验两种方式相结合,使它们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就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加深了印象,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五)、课后延伸 开阔视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耳朵是我们人体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们已经认识到耳朵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耳朵,注意用耳卫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预防耳朵受到伤害呢?学生谈看法后播放耳的卫生视频
播放耳的卫生视频,为的是更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保护耳朵的相关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说课稿 篇4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民族传统,我们常会被真挚、纯洁的感情所感动,有伟大的母爱,深沉的父爱,有朋友的无私奉献,有邻人的热情帮助,今天我们就带着一份感动,一份激情,一份感恩,走进《古井》说课。
一、《古井》说课的基本理念。
在这次说课中,我紧紧依据大纲的要求,析解教学目的,深入挖掘《古井》的文本内容,体会《古井》文字下所蕴涵的深深的浓郁的乡情,让课堂回归文本,超越文本。让学生走进文本,聆听文本,研读文本,从文本中去体会,去感受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文章的感情。
二、说课内容:
我从六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 教材内容:
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1. 教学内容及用途。
本课是冀教版50页第10课《古井》,课文共385个字汉字,课文感情真挚,避开了华丽文字,用朴实的语言,讲了“我们村”的乡亲们怎么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课文共6个自然段,按:村东头有一口井—村里头的人每天到古井取水—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古井给人们的启示的顺序进行了叙述。
本文是一个借物喻人的经典例文,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借物喻人的方法并受到感情的熏陶,而且进行语言上的训练。
2.本课内容的选择依据。
本课在第二单元,本单元共五篇课文,前四篇分别是《炊烟》、《赏花》、《地震中的父与子》、《新年礼物》,内容不同,但却都是在表达真情,渲染感情。让学生在课文中体会到世界上最美最真的东西。这些课文都是以感恩为主体,或是陌生人的帮助,或者是长辈的关怀,也许是伟大的父爱,这些感情在这五篇课文中交织,积淀,升华,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单元。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的启迪,懂得了应该怎么样做人。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懂得古井为人们作出的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品读课文,析解重点语段,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语段,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借物喻人方法的学习。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体会课文的感情,但对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习能力较差者难以理解。
四、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读课文”的教学手段,以“读”为抓手,让学生在“读”中去分析人们的品格,在读中感悟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当然要加以老师的适当点拨,从而实现重点的突破。
在“借物喻人”的教学设计中,要学生去体会古井的特点,去找出乡亲们的品质与古井的相似,从而找出共同点,老师从而明确,这样一个以物为题的课文,实际上是在抒发人的一种情感,这就是借物喻人,从而化解难点。
五、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导入新课:美丽的山村,古老的水井,善良的村民,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今天走进《古井》去感受这份真情,聆听这段故事吧。
(二)分析课文。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句讨论理解。
⑴关键句:“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⑵理解这个句子:①“甜美的乳汁”指什么?②“哺育”是什么意思?③为什么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
⑶讨论后回答。
2、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样的古井,课文是怎样赞扬它的? ⑴抓中心句: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
⑵理解这个句子:①这个句子分几层意思?②每层意思写什么?③“陶冶”在句子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讨论后回答。
3、自由读2-5自然段,思考:古井是怎样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
⑴简单画出乡亲们是怎样到古井取水的情景,并说说古井对乡们的作用。
⑵乡亲们是怎样帮一对老人挑水而不计报酬的?
⑶从乡亲们的话体现了什么民风,说明了什么?
⑷古井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三).语言训练。
(1)老师提出:你最喜欢哪一段,读给大家听。要让学生不仅有感情,更要有激情,有兴趣。做老师的可以做个示范。例如:老两口说的话: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费力气呀。要读出老两口的谦意及感动。“那口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给要过报酬。”学生通过一组对话的朗读,一体会揣摩人物的语气,内心,体会人物的情感。
(2)看到古井,你想到了哪些人?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老师,是医生,是护士等等,这个时候老师不失时机的追问:为什么?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将无私奉献等品质融入到人物中去。)
(四)、借物喻人的学习。
问:此文是写人还是写物?物是什么样的物?人是什么样的人?他
们有什么共同点?找出交叉点,从而老师指出:通过记叙描写一种物体来象征某个人,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这就叫做借物喻人。
(五)作业:课后练习题。
我的教学业方法上总体可概括为:“一个主线,三个融合。” “一个主线”就是:把握内容,体会情感,运用语言。“三个融合”一是把学习运用与乡亲们的情感交融。二是把学习运用与内容理解相交融。三是把学习运用与课堂训练相交融。
六、学法:
可归纳为三点:读书、体会、训练。
学生以读书为契机,以体会感情为突破口,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将篇课文融入到读说听写中去,从而起积累知识,升华情感的效果。 说课总结: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提到读书、语言训练等,其实,这正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在语文课中真正提高孩子的语文运用及表达能力。课堂是孩子们的学堂,而不是老师们的讲堂。我们要真正做到退出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我们要努力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孩子在课堂中去发挥、体验、去说,去写。
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体现电脑神奇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极为有趣。文章的叙述方式也很有特色。文中果园机器人各种特性的介绍,是随果园生产需要的变化一步步体现出来的。这样的叙述一方面使得果园机器人特点的介绍有层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生产需求是科技的发展动力。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设计理念:
当今的信息社会,呼唤具有独立性、敢于创新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从小敢于质疑,有独立见解、能独立思考,同时又善于收集处理信息、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听说读写的过程都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教学中,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已形成许多语文教师的共识。语文教学就要牢固树立“大语文”观,从课内走向课外,课内外相结合,拓宽学习语文的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2、情感目标: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果园机器人的神奇有趣的设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你对机器人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发言)
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机器人图片,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出示机器人图片,教师加以解说)这些机器人的本领可真不小啊!
今天我们也来研究一种有趣的机器人,那就是——果园机器人。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指导
1、果园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它会干哪些活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9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读)
2、老师从书里摘了一些大家容易读错的词语,你能读准吗?(课件出示)
指名读,领读。
3、词语读得不错,相信把它放在课文中你一定能读懂它。请你们再去读一遍课文,思考果园机器人是干什么的。
学生自读并回答。
4、果子熟了,果农们就可以摘,干嘛要机器人摘呢?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说出果农们“高兴”的是什么?“发愁”的是什么?
5、是啊,忙不过来可以请机器人帮忙,它们是帮忙的?
指导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机器人动作的`词,并结合图片指出相应的动作。(课件出示)
板书:摘 装 运
6、这些机器人不仅会摘,还会装、运,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它的本领吗?引导学生说出“聪明能干”。这些机器人这么聪明能干,不愧为果农们的好帮手,高兴之余,果农们又免不了发愁,到底是什么事呢?让我们好好读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读)
(课件出示重点句,要求学生再读)
引导学生体会“罢工”“饿倒”的意思。
7、这样看来,机器人的确给果农们带来不少麻烦,那该怎么办呢?你能设计一个更完美的果园机器人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再看看科学家正在设计研究的果园机器人吧!
分组读第四自然段,并说说这种机器人的特点。
板书:“罢工” “饿倒” “吃”
8、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种机器人工作时的样子。(课件出示)
地上水果不够吃,它会怎么办呢?齐读最后一段。
三、巩固练习
小结并进行填空练习。
四、布置作业
果园机器人的确给果农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带来了很多好处,看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聪明能干的机器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了,潜入深海寻找宝藏,给人类送牛奶,帮助人们抚养孩子,进入身体查病治病……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会有哪些本领。
五、拓展延伸
无论是《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还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果园机器人》,它们展示的都是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其实,正是生产生活的需要才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进步又使得机器人的研制越来越先进。但是我国的机器人制造水平还相对落后,愿同学们设计的机器人能早日实现。
六、板书设计:
24 果 园 机 器 人
摘 装 运 “罢工” “饿倒” “吃”
聪明能干 自己充电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而提高朗读能力。
(2)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
(2)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说明
本节课采取“美读感知法”和“交流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并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深刻感悟到作品的内涵。
2、学法指导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并结合自身体验,归纳出朗读的方法,从而提高自身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说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也许知道泰戈尔,但对他的生平与思想了解不多,他们虽然读过一些文学作品,但对外国诗歌接触较少,很需要这方面的文学修养。这首诗因为它是反映儿童内心世界的,也正是学生自己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不但有交流和倾诉的欲望,更有参与活动的热情。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教师设问: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歌中唱道“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是的,母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子女,而你们有想过要回报母亲吗?
3.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小结: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沐浴着母爱,也不要忘了回报母爱。今天,我们就来看着诗人泰戈尔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出示课件: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导语的设计亲切自然,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使课伊始,便引领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简介作者
1.教师设问:同学们对诗人泰戈尔有哪些了解呢?请借助自己的资料看一看,然后互相交流。
2.学生互相交流。
3.课件展示:泰戈尔生平简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查找泰戈尔的生平资料,使学生锻炼了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其实也就是让学生借助课文学会动手、动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时已被激发。]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课件,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流利。
4.教师明确并质疑:同学们读得非常不错,但要想读出诗歌的真正韵味,我们还需仔细探讨课文。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朗读诗歌,边听边思考这个问题。
5.教师示范朗读。
6.学生自由回答。
(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
(四)合作交流,品读诗歌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我采取了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1.教师设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那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情感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
2.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从诗歌的朗读技巧,如节奏、重音、语速、语气等到方面加以回答。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归纳出:在朗读这首诗时还应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并让学生从诗句中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明确:同学们对这首诗中的人物分析得非常透彻,下面我想请一位同学结合我们对诗歌中人物的探讨来示范朗读,读后请其他同
学从诗歌朗读的节奏、重音、语速、语气等方面加以点评。
3.指名示范朗读,读后其他同学评议。
教师明确:同学们的点评都很到位,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诗歌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仔细品味,然后进行访读。
4.出示课件:《金色花》配乐朗诵,学生欣赏。
5.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孩子的口吻来读。
6.学生分组朗读。
[设计意图:学习诗歌,重在读。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范读、品读、听读、自由朗读、分组读,在读的过程中揣摩诗意,既体验了作者的情感,又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使学生的情感同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五)合作探究,释解疑难
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深刻理解主题。
1.过渡:同学们刚才朗读得非常棒,下面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想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下。
2.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探究。
⑴“我”为什么这么快乐?
⑵“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再三不让妈妈知道呢?
⑶作者为什么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教师提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的碎花,象征圣洁而美丽。这时,学生不难得出,作者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说明我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的、美丽的。)
板书:圣洁美丽
教师明确: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都很透彻,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再次合作,一起把这首诗歌朗读一遍。
3.师生合作,再次深情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此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共同探究,并适时加以引导和点拨,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品的内涵,既突破了本文的难点,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六)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同学们,生活中母爱无处不在,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明确: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老师相信如果你们的父母也在场,一定会深受感动,并为你们的这种行为深感自豪。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及自身生活体验,齐读课文。
4.学生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多彩的,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整体的,不断建构的教学平台,给学生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不要凝固学生的思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环节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启了学生无穷的思维空间,而且通过学生的内心告白,再次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深深爱意及回报之情。]
(七)总结概括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母子之情,正是因为母亲无私的爱,才会引发“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从而也体现出“我”对母亲最圣洁、最美丽的爱,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能好好珍惜母爱,细细品味母爱,懂得去回报母爱以及关心过我们的所有的人。
(连线,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既与板书相照应,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此时,学生对本诗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八)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金色花
我
妈妈
圣洁美丽
嬉
戏
[设计意图:此板书设计既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简洁明了,又是对全文的概括与总结,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九)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背诵课文,准备朗读比赛。
2.母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根据你的体会感受,你认为母爱就是什么呢?请用句式:“母爱就是……”来表达。
例句:母爱就是没完没了的唠叨。
[设计意图:阅读与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既是阅读训练的深化,又是写作训练的一种方式,两者可以教学相长,相辅相成。]
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另外,“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产生了一咏三叹的效果。强化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并深化了主题。
【教学目的】
1、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联系。
2、是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3、是引导学生体会语言优美,感悟语言蕴含的意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我采取了三个步骤:
1、设计一个填空:“平时大家怎样形容土地?”尔后,围绕课题质疑:这片土地指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这片土地?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解决生字。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通过读书、讨论和交流,学生明确了全文可分三大部分──先告诉我们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接着告诉人们要善待土地,保护好河水、空气、动植物。最后强调,大地是人类的母亲,要保护好她。
3、品读课文前三自然段。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向他们介绍写作背景,然后,让大家再自由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感悟哪些内容让你感到神圣?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提到,所有的一切在他们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神圣的。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帮助大家再显那耕地纵横交错,植物绿如海洋;山脉连绵起伏,群山环绕,河水清澈见底的'画面。让大家通过优美的语言想象美丽的画卷,然后通过诵读,把自己感受到的温馨、美丽、富饶、和谐的情怀表达出来。
这一部分不仅仅文字优美,适合引领学生想象,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作文水平。在我的启发下,有的同学想象到田地肥沃、植物茂盛;有的想象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后,有的能够想象出一幅天空蔚蓝,远处群山连绵,近处炊烟袅袅的完整画面。而且,只有充分体会到这片土地的神圣,激发起学生的神圣感,才有助于后面内容的理解,才能真正体会到印第安人视土地上的一切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的深刻含义。所以,这一节课,我不惜花大气力,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珍惜之情,为后面更好地理解: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做好了铺垫。
这节课,不足的是:对学生地启发还做得不够,讲课的语言也缺乏足够的激情。板书也需要调整一下。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蒲公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三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分别告诉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怎样理智看待别人,怎样拿出实际行动。《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有不同,从而揭示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那就是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1、方法性目标: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和运用词语;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
2、情感性目标:
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3、能力性目标:
以初读、细读、精读、赏读为主线,在不同方式朗读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读书感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深刻体会故事的含义,明白做人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教学突破: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出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让学生敢想敢说。
二、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有关蒲公英传播种子、发芽生长等方面的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又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创设情景谈话激趣,拨动学生心中的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课堂中,教师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或指导、或点拔、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3、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走进课文,当太阳公公、当“小降落伞们”、当那两颗小种子,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
4、读书指导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叶圣陶语)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初读、细读、精读、综合训练”对学生的读进行四个层面的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说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一语道出了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土壤。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地整合。《蒲公英》一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想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2、读书入境法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学习《蒲公英》过程中,我着力于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分角色读等等,让学生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说课稿 篇9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张幻灯片》,现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我的第一张幻灯片》是义务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的内容,本课是这一单一的第一课内容。本课要求学生认识powerpoint软件的界面,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图片和艺术字,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word软件的界面,在word中插入剪贴画、图片和艺术字的方法,学会了在word中插入文本框和对文本框的各项设置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多媒体软件和动画制作打下一定的知识和操作基础,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同时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此章节的学习内容及操行方法与WORD类似,学生容易掌握,但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渴望,为今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在插入图片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素材,便于学生使用、欣赏。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制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文字输入不再陌生,也学会了在记事本和写字板中输入文字,对常用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也有所了解。本课在此基础上整合语文的相关知识来继续学习信息技术,不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能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连贯、更系统,当然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其他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更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合作能力。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撰写作文、修改文章和保存作文。通过撰写作文使学生熟练掌握用词组输入的方法快速输入汉字,以及熟练掌握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方法,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这一块内容对于学生继续学习信息技术非常重要因此是重点;其中修改文章由于是第一次出现,对学生而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此本环节可以通过与语文课中修改作文进行类比来突破难点;关于保存作文这一内容,由于学生已经在三年级的时候学会了在画图软件中保存和另存为操作和区别,因此文章的保存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迁移在画图软件中的保存方法,故相对于学生而言已经没有任何难度。学生在以往使用老教材时已学过中文打字、画图、文档的编排等内容,据教师的观察与调查,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学习目的的不明确性,只要是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不但乐学而且易创新;只要他们不感兴趣,这个东西再有用,他们也只是被动地接受。面对这群孩子,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方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幻灯片对于学生来讲并不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因为许多学科教师的多媒体教学的课件源于幻灯片,对于它的制作,学生们充满了向往,初次制作自己的第一张幻灯片,插入图片该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和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技能目标:
3.情感目标:
重点:
难点:
知识与技能:1、认识文本框,学会在幻灯片中添加文本框,学会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并能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设置文字格式。2、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自学文本的输入与格式的设置,在此过程中了解宁夏新五宝,并能找到素材中与之匹配的图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文并茂的《宁夏新五宝》幻灯片的制作,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及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插入“来自文件”中的图片
四、教法阐述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再结合教学目标,因此我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了几个小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结合课本,先完成相应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具体操作,体验成功的快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难点的问题,我是通过学习练习,同桌和小组的讨论,或者结合课本,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在探究中找到乐趣。对于难点我通过广播演示和学生的讨论和实际操作来突破。然后要求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来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进行广播演示,这给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一种示范。通过用电脑写作和修改文章与在语文课中写文章修改文章相比较,突出用电脑写文章的优势,培养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这样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合理流畅。
五、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任务——探索思考——讨论尝试——合作完成任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学生演示、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准备
教学控制软件、多媒体课件、一份有错误的故事简介
七、教学设计
情境激趣,谈话导入
广播网络教学,展示教师作品《塞上江南——宁夏》(展示宁夏旅游景点风光)并配有歌曲《宁夏川,好地方》
我们的家乡不仅景色优美,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称,而且还有着闻名遐迩的土特产品,被誉为“宁夏五宝”,关于“五宝”你知道多少?(粗略地做个介绍)作为一个宁夏人,我为家乡的旅游业做了一次宣传,你能为家乡的土特产做一回宣传吗?快快行动吧!
设计意图:利用幻灯片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效果,提高作品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创作的渴望与渴望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怀,在轻松愉快中踏上求知的征程。
明确学习任务,任务引导加学科知识,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素养。
任务一:输入标题幻灯片中的文字
1、介绍文本框和插入点光标。
2、布置任务:
①将标题与副标题文字输入。
②将标题文字设置为隶书、粗体、72号、绿色;副标题为蓝色。
③保存文件:注意文件名与文件类型采用默认值。
3、布置作业:
18页的试一试。
设计意图:1、搭建支架,为下面学习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作铺垫。
2、输入文字与格式的设置与WORD类似,任务驱使他们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进行探索实践。
3、试试看这个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新授知识与技能。
探索与发现:请同学们谈谈在以上的操作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如果你从中总结出了什么操作经验请说出来供大家分享。教师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课本中适时的提示,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互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激发他们勇于实践和创新,缔造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任务二:插入图片:同学们早就想知道,老师的幻灯片精彩纷呈,咋才能使我们的幻灯片更美观些呢?
设计意图:插入剪贴画并调整位置及大小与WORD类似,学生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独立完成,但在此过程中暗藏玄机。
任务三:改变图片的位置大小:还记得学习WORD时图文混排这一内容吗?图片从何而来?又是怎样放置到文档中的,相信你已经不需要老师讲下去了,快动手吧!
设计意图: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剪贴画中找不到与主题匹配的图片,而且图片调整至背景大小时会遮住原来输入的文字,怎么办?生疑/质疑/期盼老师释疑。
讲解释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打起精神,请你跟我这样做……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根据 “知识窗”中的提示结合巩固练习2中的提示,在讲解释疑操作练习的过程中突破难点。
展示与讨论:看你们得意的样子,就知道战果不错,谁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提高学生积极创作的渴望,通过自评与互评总结经验,汲取长处,为下一步制作奠定基础,教师的点评只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堂小结:观看了大家的第一张幻灯片,老师就可以肯定地说“通过后面的学习制作,你一定能为“五宝”做一回象样儿的宣传。
设计意图:激发与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创作的积极性。
拓展训练:你想了解老师的家庭情况吗?
网络广播,播放文稿课件—我的一家(突出相片)
老师也想了解一下每个同学的家庭情况,你能做个介绍吗?请同学们参看巩固练习3,本节课先完成
设计意图:此处使用课件展示,一是为了引出拓展练习;二是为了给学生设疑(相片是怎么跑到幻灯片里去的?)
作业设计:主题为“我爱我家”的第一张幻灯片——标题幻灯片。课下搜集相关资料:爸妈简历、相片等,供进一步制作使用。
设计意图:此作业的设置是为了拓展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空间,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氛围。
八、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思想:
1、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适当的调整了本课的学习顺序,把修改文章和保存放到最前面解决,然后再留大量的时间给学生续编故事,这样学生完成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2、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实现了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
3、为了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自己的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在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5、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抛出每一个任务时,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1、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宁夏特色,具有浓郁的宁夏乡土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操作技能,而且了解了家乡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教学设计针对学情,打破了教材的编写层次,将“知识窗”“小博士”“金钥匙”“说一说”灵活地运用于学生在亲身经历了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之后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并阅读,学生颇有恍然大悟之感。
3、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达不到每生一机,连上两课时也颇感时间紧凑,教学环节“讲解释疑”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将23页“知识窗”与24页“巩固练习3”结合起来作为突破难点的一个手段来处理。
4、拓展练习,老师只精选了主题为“我爱我家”的文稿制作,一方面存在以上原因,另方面是因为这项作业对培养学生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很有帮助,同时这些素材对学生而言易得,且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暗藏诱惑。
说课稿 篇10
教材分析:
《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雨夜,一个人持伞独行,有个在屋檐下避雨的人钻到自己的伞下一同走,也不说话,怀疑为鬼,走到桥上时,持伞人把另一人推下了水,然后跑了,到早起做糕的人家里,说自己遇到鬼了。过了一会儿,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也跑进来,说遇到鬼了。两人都说遇到鬼了,但互相看看大笑起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
这篇小文章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共有三个层次:一是雨夜两人同行;二是互相怀疑,一人撩试后把“鬼”挤下了水;三是两个人相遇后相视笑了。两个人互相怀疑对方是鬼,闹出了笑话。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活见鬼》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由于上学期学生接触过文言文。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能力有:能流利的朗读现代文,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如: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6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内容,在反复诵读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采取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
2、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适当讲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2、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点:
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
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3、带工具书。
教学过程:
一、激活积淀,确定目标
1、板书课题,读课题,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同学们,在有些人的内心深处都深深地恐惧着一种东西,那就是?你认为鬼真的存在吗?可是,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信神信鬼却是很普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鬼的故事。(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两遍。
从字面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是——(活人见到鬼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明朝的冯梦龙。这篇课文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同学们从小学点文言文对更好地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将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家有兴趣吗?
2、提出学习目标,教师归纳。
读了课题,同学们想学到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3、回顾总结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也是有方法的。还记得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文言文吗?我们是采用了什么读书方法的?
学生发言后。老师结合大家的发言,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大家总结了学习文言文六字法,不知大家喜欢不喜欢?(打出课件)大家齐读——
(1)读:反复朗读,正确断句。强调:古代语言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多读几遍便能更加通顺。
(2)明:理解词语,揣摩句意。
①借助工具书理解了解词语的意思。自己翻译后,再与原文译文对比。
②借助课文译文理解内容。
(3)讲:连接句意,复述故事。
(4)思:深入探究,领悟道理。
(5)联:联系实际,谈论感受。
(6)诵:熟读成诵。
二、运用学法,自主学习
1、自学提示。
那就让聪明的我们运用刚才总结的“读、明、讲、思、联、诵”的学习方法,对照刚才制定的学习目标,先独立学习。在学习中碰到问题时先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再不懂的,等一下可以提出来全班讨论。
任务已经明确,那就行动吧!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导学释疑
1、指导学生读通、读顺。
(1)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刚才,同学们经过了专心的自学,有付出就有收获!谁能带读一下这些生字。出示“趋”、“炊”、“沾”、“踉”、“跄”、“愕”。
学生带读。
分组抽读。
这六个生字,除了“趋”以外,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做到左窄右宽。特别是“愕”字,右边要比占到左边的位置来。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美观、大方。“趋”字要注意里边的写法。
(2)抽读。生字会读了,课文是否会读呢?指名一位学生读,读完评价。(打出课件)
(3)范读。(打出课件)画停顿。
(4)个别读。
(5)全班读。
2、指导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
(1)理解句子的意思。
会读还不够,还要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谁来说说,自己你懂得哪句的意思?采用哪种方法?
(2)用自己的话把全文的意思讲一讲。
①看课文讲。一句一句会讲了,谁能边看文言文边合起来讲一讲?(学生讲)
②复述。谁能不看课文来讲一讲了?(学生讲)
③与译文比较。齐读译文。把自己的译文与课本中的译文比一比,谁的比较好。
3、指导学生探究明理
课文的内容会讲了,但老师还是有一个疑问,不知谁能帮助老师?(打出课件)
(1)为什么“疑为鬼也”?
①原因:夜黑、偶遇、久之不语。
②指导朗读:“有赴饮夜归者……疑为鬼也”。
(2)为什么“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①原因:以足撩之,偶不相遇,便肯定遇上鬼了。
②指导朗读:“以足撩之……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3)为什么“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①原因:赴宴夜归,投伞通行——互疑为鬼,挤之下水——再次见面,恍然大悟:疑心太重,闹出笑话。
②这笑声里含有什么意思?(笑自己疑心太重,疑神疑鬼,这世界里哪有鬼啊;笑自己闹出笑话;笑声中含有对迷信的讥讽。)
③指导朗读:“值炊糕者早起……不觉大笑”。
四、拓展延伸,扎实训练
谢谢你们帮助老师解决了疑难问题。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要经常提些问题,寻找答案,这样学习的收获才会大!这篇课文你们学懂了吗?老师也有几道题目想考考大家,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一)你能行吗?(打出课件)
练习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可以从内容和文体两方面简单谈一谈。(打出课件)
练习2、你能用“活见鬼”说一句话吗?
练习3、熟读成诵。
(二)课外作业
练习4、拓展阅读——文言文《鹬蚌相争》《矛与盾》
练习5、向自己周围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采访他们听后的体会。
附:板书设计
活见鬼 (文言文)
疑为鬼也——夜黑、偶遇、不语
挤之桥下——撩之不遇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愕然、大笑——恍然大悟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5-23
瓢虫说课稿03-12
《杠杆》说课稿01-04
《江南》说课稿03-16
《雨花石》说课稿04-17
《观潮》说课稿10-15
《浮力》说课稿12-21
广告说课稿01-10
倍的说课稿01-13
长城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