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说课稿>物理说课稿

物理说课稿

时间:2024-08-07 17:14:5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物理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物理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二级主题“机械能与能源”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内容的条目是:“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该条目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重力势能,并能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势能有:重力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重力势能的学习对以后相关概念的学习至关重要。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进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为下节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学生分析】

  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弹性力做功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变化。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能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3.理解重力做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4.知道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

  ㈡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发散思维和理论探究归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研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WG=Ep1-Ep2 关系的得出及应用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探究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通过的雪崩及水库等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重力势能与高度和重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与“比较法”定性研究;通过设计物理过程体会“理论探究法”定量研究。通过实例计算来认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流程】

  1、 开始,播放图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导出概念:重力势能Ep。时间5分钟。

  2、 教师引导,提出问题:Ep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生交流互动,猜测,建立假设。

  实验定性检验,得出结论Ep与mg 及h 有关。时间5分钟。

  3、 教师引导创设物理情景,学生思考,并从理论上定量推导Ep与mg 及h的关系。时间5分钟。

  4、 教师创设实例,学生思考分析,教师辅导总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时间10分钟。

  5、 教师创设实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时间5分钟。

  6、 最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多米诺骨牌现象及斜抛物体运动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及重力做功及潮汐能三个问题,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现象深化知识应用,提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时间10分钟。

  7、 布置作业.

  总结:“《重力势能的改变》说课稿”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从最基本的地方帮助到大家,也祝愿每位老师工作顺利!

物理说课稿 篇2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原子构成初步 及简单静电现象的解释等,摩擦起电现象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已经学习过,应该说学生对这一现象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而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则需要在学习了“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应该说,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 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需要注意的 是,新教材把本节内容安排在这一章,主要还是为物质可以再分做准备的,这一点与它在以前老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不太一样。

  1.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和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要求,并且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本节的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②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③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推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④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的解释。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性实验相结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交流、归纳规律,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

  ①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通过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②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3难点和重点

  前面我说过,摩擦起电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学习过,因此,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自然就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 我,学生对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直以牢记为主,而对于为什么说只有两种电荷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因此,理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是本节课的难点。

  2选用的教具及准备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探究性学生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 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 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基于以上原因,我为本课准备了一些图片资料和视频材料,如:石墨分子、金刚石分子、富勒烯分子的图片,静电现象(手摸那个带电 的球后,头发全都飘了起来)课件、摩擦起电,电子转移的动画课件,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课外在网上及生活中自己收集的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充分发挥互联网辅 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上,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活动器材,如: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泡沫、塑料尺、塑料细丝、碎纸屑。

  3教学处理

  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便是做好实验:静电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规律的得出,做好静电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由于静电实验易受绝缘性能及湿度 等因素的影响,课前,我会把所有的实验器材充分晒干或烘干,提前一天通知学生洗洗头,在学生动手做实验前,我会先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 验,以保证学生能较容易成功,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为后面探究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探究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的 顺利进行,我从小磁针的灵活转动获取灵感,事先在玻璃棒和橡胶棒中间打眼,使他们都能支在支架上,这样放在水平桌面上既不易晃动,受力后也很易转动,实验 效果明显,学生通过经历亲身体会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不仅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4教法、学法

  4.1教法

  基于素质教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本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准备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 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讨论交流、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 学生进行实验和对计算机的模拟电子转移过程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让学生 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4.2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要使 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在做好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富有逻辑地分析,讨论,并由他们总 结和发现规律;同时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 律,联系实际、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逻辑推理,总结归纳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事实,并应用这些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5.1趣味视频,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准备安排两个实验引入新课,第一个:一种演示放电现象的实验设备,让一位同学转动手柄,产生电火花并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一个实验,旨 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多感官共同作用,而且,与播放视频相比,该实验现场感强,毕竟是眼前发生的,学生感觉会不一样,第二个:把碎纸屑置于电 视机屏幕前,关闭电视机,看到碎纸屑都“飞”到了屏幕上,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这个实验学生在小时候已经做过,我想以此唤起学生的记忆,充分利 用学生的这些既有的经验、智慧和知识,让它们与后续的新知识进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从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实现新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构 成。

  5.2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设问:你有办法吸起这些小纸屑吗?

  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儿时的实验:用塑料尺或钢笔的塑料套摩擦头皮然后去靠近小纸屑。

  师:我们刚才发放了玻璃棒和橡胶棒,去靠近这些小纸屑,试一试,又有什么结果。

  学生靠近后,发现不能吸引。

  老师以规范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去靠近这些小纸屑:

  学生靠近后,发现这次能吸引了。

  问: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了什么?还记得吗?

  生:说明物体带了电。

  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它们带上电的?

  生:用摩擦的方法。

  师:你能帮摩擦起电下个定义吗?

  个人认为,这样的过程,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下定义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

  5.3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师:事实上,这些知识同学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过了,是不是呀?时过境迁,更准确地讲是今非昔比,我们的心智更高了,我们的知识面更广了,现在再看这一现象,同学们能否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你更感兴趣的问题呢?

  学生热烈地讨论、提问。

  师:我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今天我们择其一二进行研究,刚才有同学问,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 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撇开这个问题先不谈,我想问:第一组同学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第二组同学也用丝绸摩擦了玻璃棒,这两根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 呢?

  在学生讨论,积极发言的基础上,我告诉学生:在物理上,用同样的方法,使同样的物体带上电,我们就说它带的是同种电荷。

  问:如果同种电荷遇到一起会怎样呢?同学们用这两根玻璃棒试试看。

  学生实验后会发现两根玻璃棒会互相排斥。

  问:由此能否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这一结论?

  学生很快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请持否定意见的同学发表看法,使其他同学意识到: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结论;要想排除偶然性,必须通过多次实验,引导学生使用橡胶棒继续实验,并告诉学生,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带同种电荷的物体靠近时是相互排斥的。

  我始终认为,知识与技能固然重要,但我们物理课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探究能力、探究方法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需要我们老师做有心人。

  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是否一样呢?同学们能否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我们假定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A电荷,我们只要让橡胶棒去靠近玻璃棒,若互相排斥,则说明是同种电荷,即橡胶 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也为A电荷;若不是排斥呢?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是异种电荷,则我们就假定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种类为B电荷。

  学生实验后发现,它们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吸引,由此证明:一、它们是异种电荷;二异种电荷会互相吸引。

  小结:经过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大量实验证明:

  板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设问:刚才我们使用塑料尺也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塑料尺也带了电,那么,塑料尺所带电荷的种类有几种可能呢?

  学生讨论和达成共识:有3种可能:①与玻璃棒的相同,为A电荷;②与橡胶棒的相同,为B电荷;③与玻璃棒和橡胶棒的都不一样的第三种电荷,假定为c电荷。

  再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案:去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若与玻璃棒排斥,则为A电荷;若与橡胶棒排斥,则为B电荷;若是第3种电荷,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与A不同,所以会和玻璃棒吸引;与曰也不同,所以又会和橡胶棒吸引,即两次都会吸引。

  学生实验后发现:一次吸引,另一次排斥。

  科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实验,发现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带电体,必然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从来没有见到过两次都吸引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这说明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提出:(课件展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应该说,上述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发现——探究——再发现——再探究”的过程,重点得到强化,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而且,实验的进行和问题 的解答都是学生自己不断努力的结果,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的位置,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自己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体验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我始终没有忽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4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物体摩擦后为什么能带电呢?科学家从物质结构角度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安排学生自学课本p28页第一部分,P30页最后一部分,(多媒体课件显 示)

  1.分子是——构成的;

  2.(图片展示:水分子模型、石墨分子模型)指出哪个属于单质分子?哪个属于化合物分子?

  3,原子是由带——电——和带——电 ——构成的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安排学生带问题自学这部分知识,使学习带有目的和计划性,能突出重点,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完成自学的基础上,用动画展示不同物体得失电子而带电这一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知识掌握的更牢固。

  六、作业布置

  (1)课后通过网络,电视,书报等各种媒体搜集静电方面的资料,写一篇小论文。

  (2)制作一个简单的验电器。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活动、制作、实验、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本节课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作业形式新颖,能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物理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特点分析

  形变与弹力的知识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特点之二是:先研究比较常见的各种形变,后研究与形变有关的弹力,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特点之三是:基础概念多,演示实验多,再加上学生的探究实验,故容量较大,需仔细安排,做到时间分配合理,条理清晰。

  (二)教学目标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理念,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形变、弹性形变的概念,理解弹性限度。

  ⑵知道什么是弹力,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

  ⑶知道压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会确定它们的方向。

  ⑷知道形变与弹力的关系,掌握胡克定律。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演示实验,把看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经历探究弹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亲自探究出的规律与平时对弹力的认识相结合,体会物理规律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大量的力学现象中都要对弹力的产生条件及其方向进行判断,并且要明确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产生弹力及方向如何?而且弹簧所产生的弹力贯穿知识的前后,因此我把重点内容确定为:

  ⑴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的判断。

  ⑵探究弹簧弹力的规律。

  ●由于学生对微小形变难于确定而且对其是否产生弹力及其方向不好判断,因此我把探究微小形变的方法作为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物理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观察──分析──猜想──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常见形变,巧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氛围中总结出本节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对形变和弹力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不够深入;知道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但是不能够概括产生的原因。因此我采取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

  四、教学用具

  ⑴演示用具:弹簧、钢丝、激光笔、细竹竿、微小形变放大器一套、已拉坏了的弹簧、钢尺。

  ⑵学生探究实验用具:铁架台(带支架),两个原长一样但劲度系数不一样的弹簧、刻度尺、钩码10个、长20cm的细铁丝。

物理说课稿 篇4

  1.说教材

  <摩擦力> 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相互作用”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讲述力的基本知识,它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垫基石,所以本章知识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内容有:1.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3.摩擦力的调控。放在学习了弹力之后,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摩擦力是常见的三种力之一,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学生下面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学习。此外,摩擦力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习它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有如下特点:1.本节的知识与初中的相关知识相衔接,降低了初高中的台阶;2.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直接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学物理的乐趣;3,先研究比较形象的滑动摩擦力,后研究较抽象的静摩擦力,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1.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会应用公式f=Nμ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向学生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辩证思想。

  如果能抓住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从而判别摩擦力的类型和方向,也就把握了本节课的要领。所以在本节的教学中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会应用公式f=μN解决实际问题。

  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易接受相对形象的.滑动摩擦力,而对相对抽象的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普遍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难点的突破着重介绍“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则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相对运动,那么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不难判断了。

  (2)教学难点:静摩擦力方向的确定。

  2。说教法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感受到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存在,并引导学生分析其规律和区别,使学生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另外做演示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发现f=μN的规律并理解其物理内涵,使学生全面理解教材。因此,这节课可采用综合运用直观演示、讲授、探究、讨论并结合多媒体手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活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3.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学过的摩擦力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正压力与上节课弹力的知识相联系,在实验中总结出摩擦力的规律。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最后让学生自由发言,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摩擦力的例子,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

  4.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分钟。)

  (多媒体)看一则消息(日常生活中人踩西瓜皮滑倒的例子)和两个图片(有关工业上传输带和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提出问题:看了一 则消息和两个录象它们告诉了我们哪些物理知识?--学生讨论自由回答 ,再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身边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有关摩擦的例子? 学生自由回答课堂的气氛活跃。例如可以让学生把手掌平放书桌上,不断加大压力并向后拉,从而感受不同类型摩擦力的存在,启发学生体验思考不同摩擦力的区别和产生条件,让学生的思维进入新课的轨道。

  2.新课教学程序如下(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0分钟)

  (1)滑动摩擦力:

  实验探究→导入新课→控制变量→相关运用。实验探究,得到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实验分析,得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辨析物体的运动方向和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的区别→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得到滑动摩擦定律→课本例题。

  (2)静摩擦力:

  实验演示→得到什么是静摩擦力及其产生条件→实验分析→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着重介绍“假设法”(即假设接触面光滑,则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相对运动,那么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也就不难判断了)→由受力平衡状态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具有被动性。实验探究→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之间的关系→强调正压力就是上节课的弹力,但是垂直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3)、巩固与练习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在本节课上安排 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巩固和练习。具体做法是:先留2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一下课本和黑板上的知识内容,接着做这两个练习:练习1、2、3题。然后评讲。

  (4)、布置作业

  练习第3、4题。并预习下节教材.

  (5)板书板画

  板书、板图的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较强,在黑板上保留的时间较长,对学生视觉的刺激作用明显。教学中将整块黑板一分为二,一半简写概念、规律,一半留作分析作图。以上是对本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结束语 :在以上设计中,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电功率》是鲁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三节。是继电流,电阻,电压,电能之后学生学习的又一个电学基本概念,也是生活中用电器铭牌上一个重要的指标。本节内容,既是对电能知识的深化,具体化,让学生了解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快慢与功率的关系。又为本章第四节“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学习,第五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的学习作理论上的准备。

  本节教材内容较多,涉及四个知识点:电功率的概念,千瓦时的来历,额定功率,生活中电功率的测量原理等等,包含概念,原理多方面内容。演示实验两个,小资料一份,铭牌展示二例,实物展示二例,警示小贴士二块。教材中丰富的内容既为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同时头绪多而杂又为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利用好教材中的资源,又使学生顺利学习,本节内容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安排电功率概念和千瓦时的来历的教学,把它概括为一大部分:电功率。第二课时安排额定功率和电功率的测量的教学。把它概括为:生活中的电功率。下面,我仅就第一课时的教学继续我的说课。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及单位。知道千瓦时的来历,能区别千瓦和千瓦时。

  过程和方法: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功率的关系。体验电功率对用电器用电的影响。经历从资料中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经历观察用电器铭牌并交流对其意义理解的活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各种用电器铭牌有观察了解的兴趣,对生活中各种电器耗电情况有关注的热情,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电功率概念的教学。我所教的学生基础不错,经过大半年的物理学习,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运用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概念学习的思维方法及从教材中的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但电能的消耗不比喝水,用实物,它是一个很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将消耗电能的多少和消耗电能的快慢区别开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对电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电炉(1000W),电熨斗(500W),两个功率不同的灯泡,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仪。

  教学流程:

  演示,引入新课。——谈话讲解,形成概念。——资料阅读,理解概念。——单位比较,明确概念。——例题讲解,巩固概念——解读铭牌,应用概念。

  教学方法:

  教法: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辅之以演示法。

  学法:观察法,谈话法,练习法。

  具体过程:

  第一环节:实验演示,引入新课。

  把家庭电路示教板接入电路,接通100W灯泡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是否转动 转动意味着什么

  再分别接入500W电熨斗,1000W电炉,再让学生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情况。问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再分别接入100W,25W的电灯,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情况。当学生发现铝盘转动变化后,再实物投影两个电灯,电熨斗的电炉的铭牌,学生注意到100W,25W,500W,1000W的字样。于是问:这些量的意义是什么

  它和电能表显示的耗电快慢有什么关系

  在这个环节,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让学生对不同的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两个灯泡的比较及各铭牌的对比,引出课题。从直观的情景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条件下教学活动的体验性又体现了促进教学发展的问题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多种方式,多种角度的观察,使学生体验更丰富,印象更深刻。

  本环节教学需要5分钟。

  第二环节:谈话讲解,形成概念。

  问题1: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不同说明了什么 (认识意义:电能消耗的快慢。)

  问题2:怎样比较电能消耗的快慢 (类比速度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形成概念: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老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讨论思考交流,从中明确电功率的概念和意义。

  用问题驱动教学,推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学习。

  本环节教学大约8分钟。

  第三环节:资料阅读,理解概念。

  再实物投影几种用电器的功率让学生读数并说出其意义。再让学生看书上的小资料,让学生读出某个用电器的功率,并回答:1,电功率数值的意义是什么

  2,如果它工作1秒钟,1分钟,1小时会消耗多少电能 3,比较两种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4,比较两个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

  概念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也是物理思维的培养过程,老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具体的现象中抽象并形成概念。从现象中认识意义,从类比中形成定义,再通过对具体电功率的解读来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和意义。讨论问题环环紧扣,层层深入。第4个问题是个陷井,初学者常常会认为电功率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定多,这样设计可让学生在纠错中深刻理解电功率概念。第2个问题是一个简单的计算,从1秒到1分钟学生容易解决,到1小时学生就感到难,这为后面千瓦时的教学埋下伏笔。

  本环节教学大约7分钟。

  第四环节:单位比较,明确概念。

  用前一个环节中某用电器在1小时内消耗的电能不好计算为例,提出如果电功率用千瓦做电位,时间用小时做单位,电能的单位该是什么

  让学生进行推导。因为学生具备基本的数理推导能力,容易推导出千瓦时和焦耳的关系,老师在请学生推导后强调在公式P=W/t中单位的对应关系。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来推导,一是上一环节的伏笔,让学生体会到焦耳作为电能的单位有时数值过大,不好记录,另一方面是学生在上一节已经接触过千瓦时,很容易在推导中产生顿悟的喜悦,并体会物理量之间对应关系和物理表达的简洁奇妙。

  本环节教学需要10分钟。

  第五环节:习题讲解,巩固概念。

  讲解课本上的例题。

  通过这个环节,巩固电功率概念,同时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帮助学生养成有理有据,严密认真解决物理问题的习惯。

  本环节教学需要5分钟。

  第六环节:解读铭牌,应用概念。

  在完成第五个环节的教学后,本节课新课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本环节先让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共同形成一个学习要点的板书。之后老师让大家一起轻松地观察课本上洗衣机铭牌,解读各项数据,尤其是电功率数据的意义并交流,让学生运用这些数据自编一道物理题目供作业用。

  这个环节是电功率教学的拓展,老师放在小结之后进行,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素材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对电功率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巩固。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物理问题并用他们的问题做作业,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本环节需要5分钟。

物理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物体运动”一章的内容,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不同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一样的以及不同物体在同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都是g。教材的思想体系是:

  (1) 通过毛线管(牛顿管)实验,证明在无阻力情况下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并观察其轨迹是直线。

  (2) 利用教材的闪光照片和数据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的。

  (3) 揭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给出常用值。

  (4) 归纳出其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并能运用。

  因此,教材的主体思想是,经过实验及分析,学习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拟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定义并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并能用ΔS=aT2和教材的闪光照片及数据表,确定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出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并能导出公式vt= gt和h=gt2/2。

  (2)实验目标:通过观察空气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和毛线管内“真空”中的金属片、纸片、羽毛下落运动,比较得出常见的轻、重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空气阻力所致。通过分析小球自由下落的闪光实验,学会物理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使之会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4) 德育和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方法

  (1) 实验观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金属片、纸片、羽毛在空气中的下落以及在毛线管内的“真空”中下落的现象,分析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2) 实验研究:为使学生判断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启发学生利用闪光照片以及数据表的实验数据,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启发学生推导出 vt= gt和h=gt2/2的公式。

  (3) 讲练结合式: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应用上,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死套公式,随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引导分析错误原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巩固强化有关知识。

  四、说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本节的教学法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自己得出结论,在其中渗透物理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受到学习方法的训练。

  五、说教学程序

  (1) 复习提问

  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速度、位移公式是怎样表示的?

  板书:a恒定;vt= v0+at和s= v0t+at2/2。

  ② 怎样验证一个直线运动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 板书:ΔS=aT2

  (2) 新课导入

  提问:不同物体的下落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呢?(即重的物体下落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1: 纸片和金属球下落

  学生:金属球先着地,纸片后着地。重的物体下落快。

  提问:有没有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现象?

  演示2:纸团和棉花下落

  学生:纸团先着地,棉花后着地。轻的物体下落快。

  总结: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怎样从道理上论证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不对的?

  阅读教材P89伽利略的推理。

  提问: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演示3:纸团和金属片下落。

  学生:纸团和金属片几乎同时着地。

  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是不对的。

  提问: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引导:空气阻力的作用使问题变得复杂!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

  引导:研究问题要从简单→复杂,因此先研究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的下落情况(理想化模型)

  演示4: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的下落

  软木塞、金属片、羽毛几乎同时着地。

  学生: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物体下落的快慢相同。

  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结论1: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提问: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零、变速。

  提问:是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怎么证明?

  根据:ΔS=aT2

  对闪光照片及数据表进行分析,使学生懂得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结论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结论3: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通常:g=9.8m/s2或10 m/s2, 方向:竖直向下。

  (3) 推导

  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的公式,提问学生回答。

  vt= gt h=gt2/2 vt2=2gh。

  (4) 巩固练习

  小结本节内容,布置作业P90练习(1)(2)(3)。

物理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图示和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它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同时,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分析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方式习惯上,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吃现成”,同过本节课,要近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难点: (1)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四、说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使探究过程自然而又合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伟大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是对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在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给以引导,让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

  3、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实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为了设计把一切都抛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强有略,要对设计过程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宜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极低端得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只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过探究从未知到达已知。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结束语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点了解和体会。不求目标的全面达成,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科学探究的尝试。谢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核心地位 基础性作用

  核心地位:牛顿第二定律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它是牛顿物理学的核心。

  基础性作用:牛顿第二定律是学习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基础。将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犹如高楼大厦之地基!

  2、新课程的特色:

  教材上:更突出科学探究的地位,更有利于教师灵活处理教材。

  理念上:更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更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3、我的理解:

  经历“一个过程”: 经历一次相当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渗透“两种方法”: 控制变量法、图象法

  发展“三种能力”: 理解推理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二、学生分析

  n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初步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初步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意识到运动和力存在着某种重要的关系

  疑问:

  力和运动到底有什么关系?

  加速度到底和力、质量有什么关系?

  说明:学生的这个疑问是打破旧的知识体系的必然要求,

  同时是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

  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

  “探究什么” (目的)

  “怎么探究”(过程)

  3、我的解决方案:

  遵循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主体,重视过程评价。加强教师专业引领,加强学生同伴互助,加强师生对话和反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归纳总结牛顿第二定律。

  (2)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提高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能发展学生观察品质、提高质疑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探究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2)学生感悟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并能体验到科学探究物理规律的乐趣。

  (2)学生通过学习过程中成功的积极情感的体验,感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总结交流

  分析论证

  创设情景

  学法:

  协作学习,分组探究。

  六、教学程序

  (一)、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探究

  总结交流

  分析论证

  创设情景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问题:

  火箭发射时运动状态有没有变化?怎么变化?为什么这样变化?其依据是什么?

  问题:

  那么加速度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2、猜想与假设

  3、设计和进行实验

  n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以下问题:

  n ①怎么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方案可以怎么设计?实验的数据应该怎么处理?

  n ②怎么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实验方案可以怎么设计?实验的数据应该怎么处理?

  n ③实验时需要测量什么物理量?怎样进行测量?需要那些实验器材?

  n ④通过小组讨论,以及老师提供的系列实验器材,你们想到了哪些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并把你的实验方案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

  教师:

  在讲台上放置以下实验器材: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长木版、粗细线、小桶、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宽口文件夹、滑块等。

  学生:

  根据给定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分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和完善。

  方案一:以小车、长木版、粗细线、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宽口文件夹为实验器材,研究小车的运动,利用两小车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研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方案二: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长木版、粗细线、小桶、砝码、钩码、刻度尺、天平为器材,研究小车运动。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1,测出小桶的质量m2,把小桶和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g当作小车受到的拉力F,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测出Δs, 由Δs=at2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问题探究1:上述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但方案中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实验误差较大,因此就得想办法消除摩擦力的影响,那么如何消除摩擦力呢?

  问题探究2:不论采用上述那种方案,我们把小桶与小桶中砝码的总重力mg当作小车(包括上面的钩码)或滑块(包括上面的钩码)受到的拉力,这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m<< m′(m为小车与钩码或滑块与钩码的总质量)。[说明:原因可以在课后学生自己分析思考]

  (四)分析与论证

  [说明: “分析与论证”包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 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

  数据处理:

  ①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在图表中观察,寻找规律。

  ②可以引导学生在坐标纸建立a-F坐标轴进行图象分析,发现m一定时, a和F成正比。

  ③可以在计算机Excel里输入数据,作出以上几种图象,分析得出规律。

  最后教师展示部分学生分析结果,全班同学参与讨论、比较、分析误差原因并初步得出结论。

  (五)总结、评价、交流

  [“评价和结果”包含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注意探究过程中未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并尝试写出实验探究报告进行交流 ]

【物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理说课稿05-18

高二物理说课稿01-15

高一物理说课稿11-20

说课稿05-23

瓢虫说课稿03-12

《杠杆》说课稿01-04

《江南》说课稿03-16

《雨花石》说课稿04-17

《观潮》说课稿10-15

《浮力》说课稿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