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说课稿>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10-29 13:38: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说课稿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十七章第一节“反比例函数”。我将从如下步骤进行。

  一、说教材

  1.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跳跃。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首先提出问题

  问题1:小明同学用50元钱买学习用品,单价y(元)与数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在课开头,我认为以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引入,目的是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里说出显而易见的答案,便于增强学生学好本课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愉快地进行新知的学习。

  问题2:我们知道,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R/Ω 20 40 60 80 100

  I/A

  当R越来越大时,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

  (3)变量I是R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问题2是一个与物理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设计便于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联系,增加学科的相通性,另外通过本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最后小组讨论并汇报,此问题中的(1)(2)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对于问题(3),老师要给适当的指导。

  问题2的深化:舞台灯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阳光灿烂的'晴日变成浓云密布的阴天,或由黑夜变成白昼,这样的效果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学生可以根据问题2以及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问题3: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汽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变量t是v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3是一个行程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最后列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打基础。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1.出示问题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补充、完善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他们的新发现,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期间教师就是他们的合作者、引路人,边听、边问、边指导,初步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启发学生建构新知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不能为0!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 k/x(k为常数,k≠0)

  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形式:k=yx,x=k/y(k为常数,k≠0)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数学模型,再进行抽象得出概念的过程,并非教师所强加,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走向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在活动中得以提升,体现类比、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根据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我设计了基础过关和拓展训练两类练习题。

  1.基础过关

  (1)下列函数的表达式中,x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的值是多少?

  ①y=x/5 ②y=6x-1 ③y=-3x-2 ④xy=2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此题较简单,以口答的形式进行,设计的目的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并告诫学生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不能单从形式上判断,一定要严谨认真,同时也完成了随堂练习1。

  (2)做一做

  ①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是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②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③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和y的一些值:

  a.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b.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下表。

  表略。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通过三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拓展

  (1)你能举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与同学进行交流。

  (2)y=5xm是反比例函数,求m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1)是一个开放性的题,既解决了随堂练习2,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问题(2)能助于学生抓住关键点,澄清易错点(反比例函数中k≠0),并且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与同伴进行讨论。

  (如: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应注意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通过问题式的小结,让学生再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五)推荐作业,分层落实

  必做题:课本第134页习题1、2题。

  选做题:已知y与2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1,求:

  (1)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4时,y的值。

  (3)当y=4时,x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作业以推荐的形式进行,必做题体现了对新课标下“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落实,选做题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数学思考:(1) 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2) 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的过程,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解决问题: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

  情感态度:(1) 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2)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难点: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对一个非负数开平方和对一个数开立方运算。课本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本节主要引导学生熟知实数的概念和意义,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类比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设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3)教具:三角板、圆规、多媒体。

  学法分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勤练习”的学习,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 “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

  四、教程分析:

  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实数的概念

  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

  (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

  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

  学生回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 , , , , , , , ,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数概述并板书: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教师点明:实数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最后多媒体展示具体分类,并对有理数和无理数从小数的角度进行说明。

  二、议一议,

  1、在实数概念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分类。

  无理数与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如 是正的, 是负的。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能把 , , , , , , , , ,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

  (3)实数除了可以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外,实数还可怎样分?

  意图:在实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的分类.上面的数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个集合中,学生容易遗漏,强调0也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单独作一类.提醒学生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

  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例如, 和 是互为相反数, 和 互为倒数。

  三、想一想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

  2、如果 ,那么它的倒数为 。

  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它们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是一致的

  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实数a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若 它的倒数为 (教师指明:0没有倒数)

  增加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1. 的绝对值是

  2、 a是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

  第二组:1、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2、绝对值等于 的数是 , 3、 的绝对值是

  4、正实数的绝对值是 ,0的绝对值是 ,负实数的绝对值是

  例题: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1) (2) (3) 学生上黑板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如何书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最后与学生共同纠正。

  明晰: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媒体展示两个举例)

  四、议一议。

  探索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 、 和 这样的无理数的点吗?

  2、多媒体展示 的做法和 和 的做法

  如图OA=OB,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

  探讨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轴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1)A点对应的数等于 ,它介于1与2之间。

  (2)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4)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4)和有理数一样,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五、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第一组:判断题:

  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⑥两个无理数之积不一定是无理数. ⑦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⑧数轴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表示实数.

  第二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1) (2) (3)

  3、在数轴上作出 对应的点。

  意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实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小结

  1、实数的概念

  2、实数可以怎样分类

  3、实数a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 ,若 ,它的倒数为 。

  4、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

  七、作业

  课本习题2. 8 1、2、3题

  结束语:多媒体展示: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八、板书设计:

  实数

  1、实数的概念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2、实数的分类 5、例题

  3、实数a的相反数为 , 6、学生练习

  绝对值 ,若 ,它的倒数为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平均数”,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中,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性较强的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进取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算。

  二、学生分析

  1、学生与教材

  (1)小学已学过平均数(2)生活接触过平均数

  2、学生的特点(心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1)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收获多来自“无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四、学法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6个成次的学法,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②对比讨论——形成概念③例题讲解——深化概念④即时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⑥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首先由学生的平均成绩、平均年龄引入,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求法。接着,我将以课本136页的问题一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比讨论——形成概念

  在学生计算出以上问题的平均数后,小组讨论研究,看谁做的对,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后,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对比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讨论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例题讲解——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很贴近实际的.应聘问题,第一问设计很简单,用算术平均数易求,接着出示第二问,给每个数赋上“权”,让学生探讨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真正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⑴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⑵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其中包括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这样也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教学的设计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模型,并能加以解释和应用它。

  六、简述板书设计。

  我将黑板分为了四个板块,左边的一块用以引出概念,中间左边的一块我将书写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用星号加以标注,而剩余两块用以向学生讲解例题。

  以上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金分割》 ,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相似图形》第2节的内容。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七个方面阐述我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图形》本章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拓广与发展。学习相似图形,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黄金分割》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加深同学们对比例线段和线段的比的认识,是第一节内容的延续和拓展,因此基于本节课的地位,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及黄金分割点的作法;(2)会进行黄金分割的有关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黄金分割的引入及黄金分割点作法的探究过程,掌握数形结合法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目标:

  在现实情境中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黄金分割价值的审美能力,培养同学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信心 。

  3、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黄金分割的定义,并能运用。(理由:核心概念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点、黄金比。围绕核心,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发现、创新的最大空间,可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认知黄金分割的定义及黄金分割的运用)。

  学习难点:探究线段黄金分割点的作法。(对于黄金分割的作图,可以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因为他们所学的尺规作图有限,不易想到,估计接受作图时有困难,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黄金分割的作图)。

  二、学情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线段的比,对比例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黄金分割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估计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的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三、关于教法与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对黄金分割了解甚少,为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我采用的

  教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学法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注重了“探究”、“互动”等环节,总体流程为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概念---自读探知、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作图---应用与拓展—巩固练习等环节。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问题(2分钟)

  1、欣赏多媒体图片 ,引入课题——黄金分割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对美的感受,营造一个感受美、关注美、探究美的氛围,搭建一个自主体验、合作探究、自主构建的认知平台。

  二)自读探知、合作探究(10分钟)

  1、这堂课从放手让学生度量本课中的五角星点C到点A、点B的距离及AB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发现AC/AB=BC/AC,形成初步概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线段比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然后小组合作,观察、测量、计算手中的正五角星(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等的共四类),教师引导作有关测量(测量时尽可能精确,减少误差)。测量结果并不相等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并阅读课本形成概念。

  同时说明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往往要做成千上万次实验,以获得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数学活动也是如此。可以借助计算器帮计算,发现:

  〔设计意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对自读探知的疑惑明了,增强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3、 黄金分割的定义:

  在线段AB上,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goldensection),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0.618.

  推导黄金比值。用配方法解得比值为≈0.618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交流合作过程得出定义就比较容易,但对于初二的学生尚未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所以黄金比只要接受事实即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为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也为提供理论依据。突出了本课的重点---黄金分割的定义。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对黄金分割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通过判断使学生了解由黄金分割可以得到什么。并能进行有关计算,及时发现和补救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

  特别提示1:一条线段有2个黄金分割点。C点靠近A端AC就是较短边。

  特别提示2:黄金比并不为黄金分割所专有,只要任两条线段的比值满足这一常数,就称这两条线段的比为黄金比。黄金比没有单位。

  特别提示3:必须满足位置和数量两个条件,才能判断一个点是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灵活变形公式计算 较长:全=较短:较长(根据=≈0.618进行计算)(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AB.分别能计算较长边、较短边、全长、比值)。

  三)师生互动 探究作法 (9分钟)

  问题探究:如何作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本节难点,突破办法:如何作长度是的线段,是突破此题的关键

  (1)引导学生作长度为、的线段;(2)假设AB=2,就需AC=-1;(3)理解为什么这样作。

  如图,已知线段AB,按照如下方法作图:

  (1)经过点B作BD⊥AB,使BD=AB.

  (2)连接AD,在DA上截取DE=DB.

  (3)在AB上截取AC=AE.则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设计意图〕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难点突破是基于学生能够在数轴上作出有关的无理数,构造直角三角形算斜边的方法可以得,引入作法是为了提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黄金分割的认识.

  活动1: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作法画出上图.

  活动2:探索作法的正确性.自己有困难时可以互相交流,试着证明一下以上结论.教师参与其中,共同证明,加以提示.

  不失一般性(作法的正确性),设AB=2a,则 BD=DE=a

  还有其他的画法吗?留作学生探讨

  〔设计意图〕活动1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巩固黄金分割点的作法.估计学生操作不规范予以矫正。活动2 通过上面给出的找黄金分割点的方法,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在自己的实际证明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扮演着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

  四)应用拓展(6分钟)

  1、阅读111页“想一想”巴台农神庙. 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交流,然后得出结果:

  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还有黄金三角形等(在幻灯片中简单提及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巴台农神庙介绍黄金矩形,让学生体会其文化价值,扩展学生的知识,简单介绍黄金三角形,同时也加深学生对黄金分割的理解。

  2、再次展示另一组古今图片,介绍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深对本节知识,陶冶学生情操,进一步体会黄金分割的人文价值。

  五)巩固知识,随堂练习(8分钟) (黄金分割点的另外作法)

  练习1、任意作一条线段采用如下方法也可以得到黄金分割点:如图,设AB是已知线线段,在AB上作正方形ABCD;取AD的中点E,连接EB;延长DA至F,使EF=EB;以线段AF为边作正方形AFGH.点H就是AB的黄金分割点.

  你能说说这种作法的道理吗?

  〔设计意图〕(1)让学生掌握更多黄金分割的作法,拓展其思路,(2)进一步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练习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回顾小结(4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或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获取新知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小结,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各抒己见,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布置作业(1分钟)

  作业:A类113页:习1、2 B类 113页习 3 C类*为妈妈策划她应穿多高的高跟鞋合适?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布置,在完成达标的基础上拓宽和加深,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才能的培养。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

  五、关于板书设计

  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设计板书如下:

  六、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课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情境展示。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黄金分割在建筑艺术生活领域的美学价值。第二部分,知识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第三部分,实践应用。目的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数学源于生活且服务于实践,进一步探究美、创造美,提高课堂效率。

  七、关于教学评价:

  本节课既注重了对双基的评价,又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1、注重对学生双基的评价。如 设计的关于黄金分割定义的判断题;学生对比值的计算等。

  2、注重对学生观察、动手及参与能力的评价。如欣赏各种美丽的图片并观察特点;动手测量并计算线段的比;探讨黄金分割点的作法等。

  3、选择生活中的问题评价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如帮妈妈设计高跟鞋的高度问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

  教法与学法:

  1。 教学理念: “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3。 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教学

  4。 学法指导:尝试,猜想,归纳,总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阐述一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用一个公园买门票如何才划算的例子导入课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团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此处学生是很容易得出买30张门票需要4X30=120(元), 买27张门票需要5X27=135(元),由于120〈135,所以买30张门票比买27张还要划算。由此建立了一个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式)

  紧接着进一步提问:若人数是x时,又当如何买票划算?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引例列出了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和含有未知量120<5x的不等关系。那么在不等式概念提出之前,先让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类比”等式的概念,尝试着去总结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使学生从一个低起点,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为下面的学习调动了积极。

  接下来我用一组例题来巩固一下对不等式概念的认知,把表示不等量关系的常用关键词提出。

  (1)a是负数;

  (2)a是非负数;

  (3) a与b的和小于5;

  (4) x与2的差大于-1;

  (5) x的4倍不大于7;

  (6) y的一半不小于3

  关键词: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至少

  回到引入课题时的门票问题120<5x,我们希望知道X的取植范围,则须学习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性质的学习解决X的取植

  难点突破:通过上面三组算式,学生已经尝试着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了。不等式性质3是本节的难点。在不等式性质3用数探讨出以后,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在数轴上任取两个点,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挖掘一下,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任意两个数比较是否性质3都成立。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数的取值从特殊化到一般化,从对具体数的感知完成到字母代替数的升华。让学生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同时,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的看法,希望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方形在小学学生已经接触过。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等有关知识及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和证明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索正方形的性质,进一步学习、掌握说理、证明的数学方法。这一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概括,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和从属关系,同时又是高中阶段继续学习正方体、正六面体必备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正方形的性质和应用。

  3、学生情况分析

  我是一所山区中学的数学教师,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表现欲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该班的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说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培养。

  4、教材的处理

  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些图形的意义、性质及其应用。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感知正方形,引入课题;通过观赏一室内装饰图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唤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和联想,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新知识;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归纳总结出正方形的意义、性质;最后应用正方形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使所学知识得以掌握。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性质以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证明的方法。

  3、渗透从一般到特殊,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过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五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前苏联著名数学家辛钦指出:“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学生先有准备,能尽可能地看到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这段话很精辟道出了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则──由自然到必然,就是说,在引进概念前,要让学生感到这是很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以下情景,引入课题。

  观察1:正方形的地板砖、印章、钟表、包装盒等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物品的表面都是正方形,利用正方形可以制作许多漂亮的图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正方形。

  板书课题————正方形。

  观察2:一室内装饰图案,里面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那么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充分欣赏、观察第一组图片,真切地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图形——正方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揭示这节课的课题——正方形。通过观赏一室内装饰图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非常熟悉,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使学生自然联想到: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 复习回顾、开启思维

  (1)想一想: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边与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后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①②,使学生在图形的动画变化过程中了解由边、角的变化可使图形发生变化)

  (2)量一量:正方形与菱形、正方形与矩形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边、角又有什么关系?

  (3)说一说:正方形的概念。

  (4)议一议: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边、角变化关系,然后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③④⑤,使学生在图形的动画变化过程中再一次了解由边、角的变化可使图形发生变化)

  让学生回顾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使学生产生联想:正方形与它们有什么关系,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切希望知道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哪些东西变化了,让学生动手量,分组讨论、探究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由边、角变化而使图形之间发生了变化,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想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认识事物时有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

  2、 共同探讨,类比归纳

  (1)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在上课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完表格的前三列,教师检查,表扬填得好的同学),你知道正方形的性质吗?(学生讨论完成第四列)提问:你是怎样确定正方形的对称轴的?

  (2)讲一讲:你是怎样得出正方形的`性质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讲到: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性质,学生已经很熟悉。教学中我首先印好上面的表格,设计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意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回顾了所学知识,,同时开启学生联想的大门:正方形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和矩形,那么它就同时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的性质。然后学生类比归纳出正方形的性质,体现了“把所学知识建构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3)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时变成了正方形,矩形的邻边相等时是正方形。想一想:你能否利用对角线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试试看。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答辩后,再借助课件展示学生讨论的由对角线变化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方法。)

  利用对角线的变化,判断图形之间的变化,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习惯,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具体应用,形成技能

  1、讲练结合、促进迁移

  练习1、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 ,AC=4

  求:⑴、图中∠BAC= , ∠AOB .

  ⑵、与OA相等的线段有 ,AB= 。

  ⑶、正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图1

  练习2、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①正方形一定是矩形。 ( )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⑤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

  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 )

  心理学研究表明:八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为25——35分钟,此时设计抢答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同辨析正误,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几个概念越辩越清晰,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好习惯。

  例1、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被它的两条对角线AC、BD分成四个小三角形,

  求证:△AOB、△BOC、△COD、△DOA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证明:如利用三角形全等;利用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是它的对称轴证明;画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证明等。)

  例题1是证明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书写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证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动手操作、解释原理

  例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2那样折一下,可以截出正方形纸片,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是长方形木板,又怎样从中截出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木板呢?

  图2

  例3、现学校有一正方形的花园,为方便游客观赏,要修两条直的小道通过花园(道路宽度忽略不计),把花园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个部分,请你设计出尽可能多的修路方案,画出草图(不写画法、证明)

  第2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把数学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第3题让学生设计尽可能多的修路方案,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又揭示了正方形的本质,只要是通过正方形的中心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就可将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3、深化目标、拓展延伸

  例4、如图3,边长是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ABCD,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使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形ABCD,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ADE≌△ABE,再利用∠DAD=30°,正方形边长为1,求得△ABE的面积,从而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活动之中,去寻找知识在应用中的衔接点,形成正确的应用观,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小结、深化新知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菱形

  矩形

  2、展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四种图形的包含关系图,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说出这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 你对老师有何建议和看法,欢迎课后和老师交流。

  (全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让学生小结,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小结,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并向学生展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所学内容。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形成完整认知结构。

  (五)、布置作业,提高能力

  1、必做题

  (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边长为1cm,求它的对角线长。

  (2)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cm,求它的边长和面积。

  2、选做题

  (2)如图5,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有一动点P,PE⊥AB,PF⊥AD,垂足分别为E、F,试指出△EOF的形状?说说你的理由。

  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他就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难度不一的课外题。第一题为必作题,设计了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的计算,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第二题是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体现分层教学,增加有能力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了不同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

  前面分析,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对后续的学习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节课中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组织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同时,借助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地保证。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在学生回答时,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赞许,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尤其注意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通过布置选做题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在展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把数学思维的教学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结论性知识的同时获得大量的过程性知识。同时,让学生经历对数学知识归纳总结的全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①突出知识的纵横特点;②展示思维的“形”美“神”奇;③体现数学的学用结合;④重视学法的潜移默化。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赐教。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事业有成。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分式”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分式变形、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理论基础,掌握本节内容对于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化简、变形

  3教材的处理

  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生长,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本节课中,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这就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我构建新知识。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性质”的运用,再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其掌握“性质”的运用.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

  二、目标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就是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我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能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

  2、数学思考: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情感态度: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索精神。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学法指导

  现代新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单调刻板,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问题情境,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在感知识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程序分析

  活动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下列分数是否相等?可以进行变形的依据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工有什么性质吗?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是否掌握得较好;(2)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是否有深厚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首先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

  活动2 类比联想,探究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样安排,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类比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活动3 例题分析 运用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分式变形。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灵活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能否紧扣“性质”进行分析思考;(2)学生能否逐步领会分式的恒等变形依据。(3)学生是否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活动4 练习巩固 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问题训练单。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并安排三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大部分学生能否准确、熟练完成任务;(2)学生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3)学生在运算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是否积极。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第二个问题指明了分式的变号法则。

  活动5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

  学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知识、理顺思维。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否理解;(2)学生能否从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数学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主要包括: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活动涉及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过程和语言表述进行反思;等等。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积累学习经验。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是在上节“勾股定理”之后,继续学习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它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后的解题中,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应用中渗透了利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思想,为将来学习解析几何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节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

  2、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3、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体会数与形结合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

  1、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和谐及辩证统一的关系

  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 尽管已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知识增多,能力增强,但思维的局限性还很大,能力也有差距,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又是本节的难点,这样如何添辅助线就是解决它的关键,这样就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

  关键: 辅助线的添法探索

  二、教学过程 :

  本节课的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中,通过巧妙而自然地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与几何知识结构之间筑了一个信息流通渠道,进而达到完善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的目的。

  (一)、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内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

  一开课我就提出了与本节课关系密切、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可探索却又解决不好的问题,去提示本节课的探究宗旨。(演示)古代埃及人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桩钉如图那样的三角形,便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出现马上激起学生已有知识与待研究知识的认识冲突,引起了学生的重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创造了我要学的气氛,同时也说明了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包括难点突破)

  因为几何来源于现实生活,对初二学生来说选择适当的时机,让他们从个体实践经验中开始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所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折纸在具体的实践中观察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直观感觉上是什么三角形,再用直角三角形插入去验证猜想。

  这样设计是因为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方法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按照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是不容易想到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动手裁出了一个两直角边与所折三角形两条较小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操作验证两三角形全等,从而不仅显示了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还孕育了辅助线的添法,为后面进行逻辑推理论证提供了直观的数学模型。

  接下来就是利用这个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这个定理。从动手操作到证明,学生自然地联想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它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顺利作出了辅助直角三角形,整个证明过程自然、无神秘感,实现了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同时学生亲身体会了动手操作——观察——猜测——探索——论证的全过程,这样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因而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使学生确实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自我创造的快乐。

  在同学们完成证明之后,可让他们对照课本把证明过程严格的阅读一遍,充分发挥教课书的作用,养成学生看书的习惯,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组织变式训练

  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了三个题目。(演示)第一题比较简单,让学生口答,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第二题则进了一层,字母代替了数字,绕了一个弯,既可以检查本课知识,又可以提高灵活运用以往知识的能力。第三题则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能够推出可能的结论,这些作法培养了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利用率。在变式训练中我还采用讲、说、练结合的方法,教师通过观察、提问、巡视、谈话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反馈,调节教法,同时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把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起来。

  (五)、归纳小结,纳入知识体系

  本节课小结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和技能,然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尤其是注意总结思想方法,培养能力方面,比如辅助线的添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告诉同学今天的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亲手实践发现并证明的,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好方法,希望同学在课外练习时注意用这种方法,这都是教给学习方法。

  (六)、作业布置

  由于学生的思维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我安排了两组作业。A组是基本的思维训练项目,全体都要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B组题适当加大难度,拓宽知识,供有能力又有兴趣的学生做,日积月累,对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思维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积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精神和培养创新活动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初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发现、操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猜想、验证、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

  此外,本节课我还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联系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由最邻近的知识去向本节课迁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独立探讨、主动获取知识。

  总之,本节课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力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八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十八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下面我分五部分来汇报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这就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将几何图形与数字联系起来。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它在其它自然学科中也常常用到。因此,这节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能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数学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2) 通过研究一系列富有探 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日常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经过一年多的几何学习,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部分学生解题思维能力比较高,能够正确 归纳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现在的学生已经厌倦教师单独的说教方式,希望教师设计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自己探索、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更希望教师满足他 们的创造愿望。

  三、教法选择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我校的“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我在教法上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并以分析法、讨论法相结合。设计" 观察——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和直观情景观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辅 助教学,能够直观、生动的反应图形,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强教学形象性,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四、学法指导: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这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观察、类比、分析、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 想。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中"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个设计合理的情境引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带着兴趣积极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为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了以下题目:

  星期日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某山风景区游玩,同学们看到山势险峻,查看景区示意图得知:这座山主峰高约为900米,如图:为了方便游人,此景区从主峰A处向地面B处架了一条缆车线路,已知山底端C处与地面B处相距1200米,

  ∠ACB=90° ,你能用所学知识算出缆车路线AB长应为多少?

  答案是不能的。然后教师指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问题将迎刃而解。

  设计意图:以趣味性题目引入。从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其中渗透了一种数学思想,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挑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自然引出下面的环节。

  紧接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2、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并会简单应用。

  (二)勾股定理的探索

  1、猜想结论

  (1)探究一: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由课本64页毕达哥拉斯的故事,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结合课件中格点图形的面积,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计算、讨论、总结,得出结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在此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比较、交流,最后通过活动让学生用语言概括总结。

  提问: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其他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样的性质吗?

  (2、)探究二: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课件中的格点图形中,利用面积,再次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计算、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设 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三边的平方有何大小关系入手进行观察。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直观地演示。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讨论,由学 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让学生参与定理的再发现过程,他们通过自己观察、计算所得出的定理,在心理产生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证明猜想

  目前世界上证明该勾股定理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拼接、割补图形,计算面积的思路提供了很多种证明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古人赵爽的方法进行证 明。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推导出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a + b = c。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更直观、形象的向学生介绍用拼接、割补图形,计算面积的证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到前人的伟大和智慧。

  3、简要介绍勾股定理命名的由来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 “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我国称这个结论为"勾股定理",西方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五世纪发现了勾股定理, 但他比商高晚出生五百多年。

  设计意图:对比以上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

  1、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引入中的问题。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例1:课本66页探究1

  师生讨论、分析: 木板的宽2、2米大于1米,所以横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木板的宽2、2米大于2米,所以竖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因为对角线AC的长度最大,所以只能试试斜着 能否通过.

  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提示:

  (1)在图中构造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连接AC)

  (2)知道直角△ABC的那条边?

  (3)知道直角三角形两条边长求第三边用什么方法呢?

  设计意图:此题是将实际为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中抽象出Rt△ABC,并求出斜边A C的长。本例意在渗透实际问题和勾股定理的知识联系。通过系列问题的设置和解决,旨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使难点予以突破,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获得新知,体验成功,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 习题18、1 1、5。 学生板演,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让学生比较练习题和例题中条件的异同,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

  对学生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同桌间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并请个别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活跃了气氛,做到全员参与,理清了知识脉络,强化了重点,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六)达标训练与反馈

  设计意图:必做题较为简单,要求全体学生完成;选作题有一点的难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完成,体现分层教学。

  以上内容,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明这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也阐述了"为什么这样 教",让学生人人参与,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探索过程中,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希望得到各位专家领导的指导与指正,谢谢!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数学说课稿01-09

初中数学说课稿12-26

小学数学说课稿03-28

小学数学说课稿02-16

《认识钟表》数学说课稿06-07

高二数学说课稿12-22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 说课稿12-26

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05-15

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07-03

数学说课稿:邮票中数学问题05-23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说课稿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十七章第一节“反比例函数”。我将从如下步骤进行。

  一、说教材

  1.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跳跃。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首先提出问题

  问题1:小明同学用50元钱买学习用品,单价y(元)与数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在课开头,我认为以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引入,目的是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里说出显而易见的答案,便于增强学生学好本课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愉快地进行新知的学习。

  问题2:我们知道,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

  (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R/Ω 20 40 60 80 100

  I/A

  当R越来越大时,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

  (3)变量I是R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问题2是一个与物理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设计便于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联系,增加学科的相通性,另外通过本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最后小组讨论并汇报,此问题中的(1)(2)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对于问题(3),老师要给适当的指导。

  问题2的深化:舞台灯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阳光灿烂的'晴日变成浓云密布的阴天,或由黑夜变成白昼,这样的效果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学生可以根据问题2以及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问题3: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汽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变量t是v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3是一个行程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最后列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打基础。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1.出示问题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补充、完善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他们的新发现,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期间教师就是他们的合作者、引路人,边听、边问、边指导,初步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启发学生建构新知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不能为0!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 k/x(k为常数,k≠0)

  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形式:k=yx,x=k/y(k为常数,k≠0)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数学模型,再进行抽象得出概念的过程,并非教师所强加,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走向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在活动中得以提升,体现类比、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根据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我设计了基础过关和拓展训练两类练习题。

  1.基础过关

  (1)下列函数的表达式中,x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的值是多少?

  ①y=x/5 ②y=6x-1 ③y=-3x-2 ④xy=2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此题较简单,以口答的形式进行,设计的目的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并告诫学生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不能单从形式上判断,一定要严谨认真,同时也完成了随堂练习1。

  (2)做一做

  ①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是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②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③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和y的一些值:

  a.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b.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下表。

  表略。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通过三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拓展

  (1)你能举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与同学进行交流。

  (2)y=5xm是反比例函数,求m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1)是一个开放性的题,既解决了随堂练习2,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问题(2)能助于学生抓住关键点,澄清易错点(反比例函数中k≠0),并且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与同伴进行讨论。

  (如: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应注意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通过问题式的小结,让学生再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五)推荐作业,分层落实

  必做题:课本第134页习题1、2题。

  选做题:已知y与2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1,求:

  (1)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4时,y的值。

  (3)当y=4时,x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作业以推荐的形式进行,必做题体现了对新课标下“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落实,选做题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

  (2)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数学思考:(1) 经历对实数进行分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分类意识。

  (2) 经历从有理数逐步扩充到实数的过程,了解人类对数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解决问题:通过无理数的引入,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有理数扩充到实数。

  情感态度:(1) 通过了解数系扩充体会数系扩充对人类发展的作用。

  (2) 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难点: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掌握对一个非负数开平方和对一个数开立方运算。课本对学生掌握实数要求不高。只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但实数的知识却贯穿中学数学始终,所以我们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本节主要引导学生熟知实数的概念和意义,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类比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1)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设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2)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3)教具:三角板、圆规、多媒体。

  学法分析: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看、动脑想、多交流、勤练习”的学习,增强参与意识,让他们体验获取知识的历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逐渐培养他们“会观察”、 “会类比”、“会分析”、“会归纳”的能力。

  四、教程分析:

  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实数的概念

  内容:问题:(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

  (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

  意图: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引入无理数后数的范围的扩充作准备.

  学生回答: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3、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有理数集合、无理数集合

  , , , , , , , , ,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意图:通过将以上各数填入有理数集合和无理数集合,建立实数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数概述并板书: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教师点明:实数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最后多媒体展示具体分类,并对有理数和无理数从小数的角度进行说明。

  二、议一议,

  1、在实数概念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分类。

  无理数与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如 是正的, 是负的。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能把 , , , , , , , , ,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

  (3)实数除了可以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外,实数还可怎样分?

  意图:在实数概念形成的基础上对实数进行不同的分类.上面的数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个集合中,学生容易遗漏,强调0也是实数,但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应单独作一类.提醒学生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标准不重不漏.

  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例如, 和 是互为相反数, 和 互为倒数。

  三、想一想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

  2、如果 ,那么它的倒数为 。

  意图:从复习入手,类比有理数中的相关概念,建立实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等概念,它们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意义是一致的

  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实数a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若 它的倒数为 (教师指明:0没有倒数)

  增加练习:(多媒体展示)第一组1. 的绝对值是

  2、 a是一个实数,它的绝对值是

  第二组:1、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2、绝对值等于 的数是 , 3、 的绝对值是

  4、正实数的绝对值是 ,0的绝对值是 ,负实数的绝对值是

  例题: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

  (1) (2) (3) 学生上黑板完成,教师巡视学生如何书写,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最后与学生共同纠正。

  明晰: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而且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与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媒体展示两个举例)

  四、议一议。

  探索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1、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那么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你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 、 和 这样的无理数的点吗?

  2、多媒体展示 的做法和 和 的做法

  如图OA=OB,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

  探讨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轴也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1)A点对应的数等于 ,它介于1与2之间。

  (2)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4)每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4)和有理数一样,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五、随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第一组:判断题:

  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⑥两个无理数之积不一定是无理数. ⑦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⑧数轴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表示实数.

  第二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2)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2、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1) (2) (3)

  3、在数轴上作出 对应的点。

  意图:通过以上练习,检测学生对实数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小结

  1、实数的概念

  2、实数可以怎样分类

  3、实数a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 ,若 ,它的倒数为 。

  4、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

  七、作业

  课本习题2. 8 1、2、3题

  结束语:多媒体展示: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八、板书设计:

  实数

  1、实数的概念 4、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

  2、实数的分类 5、例题

  3、实数a的相反数为 , 6、学生练习

  绝对值 ,若 ,它的倒数为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平均数”,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中,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性较强的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进取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计算,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算。

  二、学生分析

  1、学生与教材

  (1)小学已学过平均数(2)生活接触过平均数

  2、学生的特点(心理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1)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收获多来自“无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四、学法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6个成次的学法,①创设情境——引入概念②对比讨论——形成概念③例题讲解——深化概念④即时训练—巩固新知⑤总结反思——提高认识⑥任务后延——自主探究,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首先由学生的平均成绩、平均年龄引入,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求法。接着,我将以课本136页的问题一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比讨论——形成概念

  在学生计算出以上问题的平均数后,小组讨论研究,看谁做的对,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后,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对比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讨论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三)例题讲解——深化概念

  接着以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很贴近实际的.应聘问题,第一问设计很简单,用算术平均数易求,接着出示第二问,给每个数赋上“权”,让学生探讨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真正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⑴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⑵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六)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其中包括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这样也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教学的设计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的模型,并能加以解释和应用它。

  六、简述板书设计。

  我将黑板分为了四个板块,左边的一块用以引出概念,中间左边的一块我将书写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用星号加以标注,而剩余两块用以向学生讲解例题。

  以上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黄金分割》 ,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相似图形》第2节的内容。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七个方面阐述我的设计意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图形》本章是对图形全等内容的进一步拓广与发展。学习相似图形,离不开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黄金分割》将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加深同学们对比例线段和线段的比的认识,是第一节内容的延续和拓展,因此基于本节课的地位,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及黄金分割点的作法;(2)会进行黄金分割的有关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经历黄金分割的引入及黄金分割点作法的探究过程,掌握数形结合法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目标:

  在现实情境中体会黄金分割的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黄金分割价值的审美能力,培养同学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自信心 。

  3、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黄金分割的定义,并能运用。(理由:核心概念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点、黄金比。围绕核心,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发现、创新的最大空间,可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认知黄金分割的定义及黄金分割的运用)。

  学习难点:探究线段黄金分割点的作法。(对于黄金分割的作图,可以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因为他们所学的尺规作图有限,不易想到,估计接受作图时有困难,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黄金分割的作图)。

  二、学情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线段的比,对比例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黄金分割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估计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的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三、关于教法与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对黄金分割了解甚少,为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我采用的

  教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学法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注重了“探究”、“互动”等环节,总体流程为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概念---自读探知、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探究作图---应用与拓展—巩固练习等环节。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问题(2分钟)

  1、欣赏多媒体图片 ,引入课题——黄金分割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对美的感受,营造一个感受美、关注美、探究美的氛围,搭建一个自主体验、合作探究、自主构建的认知平台。

  二)自读探知、合作探究(10分钟)

  1、这堂课从放手让学生度量本课中的五角星点C到点A、点B的距离及AB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发现AC/AB=BC/AC,形成初步概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线段比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然后小组合作,观察、测量、计算手中的正五角星(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大小不等的共四类),教师引导作有关测量(测量时尽可能精确,减少误差)。测量结果并不相等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并阅读课本形成概念。

  同时说明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往往要做成千上万次实验,以获得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值。数学活动也是如此。可以借助计算器帮计算,发现:

  〔设计意图〕“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对自读探知的疑惑明了,增强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3、 黄金分割的定义:

  在线段AB上,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goldensection),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叫做黄金比.其中≈0.618.

  推导黄金比值。用配方法解得比值为≈0.618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交流合作过程得出定义就比较容易,但对于初二的学生尚未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所以黄金比只要接受事实即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为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也为提供理论依据。突出了本课的重点---黄金分割的定义。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对黄金分割有一个更深的认识,通过判断使学生了解由黄金分割可以得到什么。并能进行有关计算,及时发现和补救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

  特别提示1:一条线段有2个黄金分割点。C点靠近A端AC就是较短边。

  特别提示2:黄金比并不为黄金分割所专有,只要任两条线段的比值满足这一常数,就称这两条线段的比为黄金比。黄金比没有单位。

  特别提示3:必须满足位置和数量两个条件,才能判断一个点是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灵活变形公式计算 较长:全=较短:较长(根据=≈0.618进行计算)(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AB.分别能计算较长边、较短边、全长、比值)。

  三)师生互动 探究作法 (9分钟)

  问题探究:如何作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

  本节难点,突破办法:如何作长度是的线段,是突破此题的关键

  (1)引导学生作长度为、的线段;(2)假设AB=2,就需AC=-1;(3)理解为什么这样作。

  如图,已知线段AB,按照如下方法作图:

  (1)经过点B作BD⊥AB,使BD=AB.

  (2)连接AD,在DA上截取DE=DB.

  (3)在AB上截取AC=AE.则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设计意图〕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难点突破是基于学生能够在数轴上作出有关的无理数,构造直角三角形算斜边的方法可以得,引入作法是为了提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黄金分割的认识.

  活动1: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作法画出上图.

  活动2:探索作法的正确性.自己有困难时可以互相交流,试着证明一下以上结论.教师参与其中,共同证明,加以提示.

  不失一般性(作法的正确性),设AB=2a,则 BD=DE=a

  还有其他的画法吗?留作学生探讨

  〔设计意图〕活动1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巩固黄金分割点的作法.估计学生操作不规范予以矫正。活动2 通过上面给出的找黄金分割点的方法,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在自己的实际证明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扮演着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

  四)应用拓展(6分钟)

  1、阅读111页“想一想”巴台农神庙. 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交流,然后得出结果:

  宽与长的比是黄金比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还有黄金三角形等(在幻灯片中简单提及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巴台农神庙介绍黄金矩形,让学生体会其文化价值,扩展学生的知识,简单介绍黄金三角形,同时也加深学生对黄金分割的理解。

  2、再次展示另一组古今图片,介绍黄金分割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深对本节知识,陶冶学生情操,进一步体会黄金分割的人文价值。

  五)巩固知识,随堂练习(8分钟) (黄金分割点的另外作法)

  练习1、任意作一条线段采用如下方法也可以得到黄金分割点:如图,设AB是已知线线段,在AB上作正方形ABCD;取AD的中点E,连接EB;延长DA至F,使EF=EB;以线段AF为边作正方形AFGH.点H就是AB的黄金分割点.

  你能说说这种作法的道理吗?

  〔设计意图〕(1)让学生掌握更多黄金分割的作法,拓展其思路,(2)进一步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练习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回顾小结(4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或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获取新知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小结,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各抒己见,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七)布置作业(1分钟)

  作业:A类113页:习1、2 B类 113页习 3 C类*为妈妈策划她应穿多高的高跟鞋合适?

  〔设计意图〕作业分层布置,在完成达标的基础上拓宽和加深,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和创造才能的培养。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

  五、关于板书设计

  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设计板书如下:

  六、教学媒体设计: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课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情境展示。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黄金分割在建筑艺术生活领域的美学价值。第二部分,知识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第三部分,实践应用。目的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数学源于生活且服务于实践,进一步探究美、创造美,提高课堂效率。

  七、关于教学评价:

  本节课既注重了对双基的评价,又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

  1、注重对学生双基的评价。如 设计的关于黄金分割定义的判断题;学生对比值的计算等。

  2、注重对学生观察、动手及参与能力的评价。如欣赏各种美丽的图片并观察特点;动手测量并计算线段的比;探讨黄金分割点的作法等。

  3、选择生活中的问题评价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如帮妈妈设计高跟鞋的高度问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思路,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

  教法与学法:

  1。 教学理念: “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3。 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教学

  4。 学法指导:尝试,猜想,归纳,总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阐述一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用一个公园买门票如何才划算的例子导入课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团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此处学生是很容易得出买30张门票需要4X30=120(元), 买27张门票需要5X27=135(元),由于120〈135,所以买30张门票比买27张还要划算。由此建立了一个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式)

  紧接着进一步提问:若人数是x时,又当如何买票划算?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引例列出了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和含有未知量120<5x的不等关系。那么在不等式概念提出之前,先让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类比”等式的概念,尝试着去总结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使学生从一个低起点,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为下面的学习调动了积极。

  接下来我用一组例题来巩固一下对不等式概念的认知,把表示不等量关系的常用关键词提出。

  (1)a是负数;

  (2)a是非负数;

  (3) a与b的和小于5;

  (4) x与2的差大于-1;

  (5) x的4倍不大于7;

  (6) y的一半不小于3

  关键词: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至少

  回到引入课题时的门票问题120<5x,我们希望知道X的取植范围,则须学习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性质的学习解决X的取植

  难点突破:通过上面三组算式,学生已经尝试着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了。不等式性质3是本节的难点。在不等式性质3用数探讨出以后,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在数轴上任取两个点,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挖掘一下,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任意两个数比较是否性质3都成立。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数的取值从特殊化到一般化,从对具体数的感知完成到字母代替数的升华。让学生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作出检验,从而增加猜想的可信程度。同时,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的看法,希望各位专家指正。谢谢!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方形在小学学生已经接触过。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正方形》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等有关知识及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平面几何知识,并且具备有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和证明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出现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探索正方形的性质,进一步学习、掌握说理、证明的数学方法。这一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概括,充分体现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和从属关系,同时又是高中阶段继续学习正方体、正六面体必备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正方形的性质和应用。

  3、学生情况分析

  我是一所山区中学的数学教师,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一般,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表现欲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但该班的学生在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稍有欠缺,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说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能力的培养。

  4、教材的处理

  在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些图形的意义、性质及其应用。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一组图片,让学生感知正方形,引入课题;通过观赏一室内装饰图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唤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和联想,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新知识;通过运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归纳总结出正方形的意义、性质;最后应用正方形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使所学知识得以掌握。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掌握正方形性质以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关系。

  2、能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论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探究、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逐步掌握证明的方法。

  3、渗透从一般到特殊,化未知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过程分析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五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前苏联著名数学家辛钦指出:“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学生先有准备,能尽可能地看到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这段话很精辟道出了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则──由自然到必然,就是说,在引进概念前,要让学生感到这是很自然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以下情景,引入课题。

  观察1:正方形的地板砖、印章、钟表、包装盒等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物品的表面都是正方形,利用正方形可以制作许多漂亮的图案。)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正方形。

  板书课题————正方形。

  观察2:一室内装饰图案,里面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那么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充分欣赏、观察第一组图片,真切地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图形——正方形,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的真谛,揭示这节课的课题——正方形。通过观赏一室内装饰图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非常熟悉,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使学生自然联想到: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探究新知,形成概念

  1、 复习回顾、开启思维

  (1)想一想: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边与角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后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①②,使学生在图形的动画变化过程中了解由边、角的变化可使图形发生变化)

  (2)量一量:正方形与菱形、正方形与矩形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边、角又有什么关系?

  (3)说一说:正方形的概念。

  (4)议一议: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边、角变化关系,然后课件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③④⑤,使学生在图形的动画变化过程中再一次了解由边、角的变化可使图形发生变化)

  让学生回顾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使学生产生联想:正方形与它们有什么关系,哪些东西发生了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迫切希望知道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哪些东西变化了,让学生动手量,分组讨论、探究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之间的由边、角变化而使图形之间发生了变化,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想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认识事物时有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攻克了本节课的难点。

  2、 共同探讨,类比归纳

  (1)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在上课之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填完表格的前三列,教师检查,表扬填得好的同学),你知道正方形的性质吗?(学生讨论完成第四列)提问:你是怎样确定正方形的对称轴的?

  (2)讲一讲:你是怎样得出正方形的`性质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讲到: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而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性质,学生已经很熟悉。教学中我首先印好上面的表格,设计比一比,看谁填得又快又好,意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回顾了所学知识,,同时开启学生联想的大门:正方形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是特殊的菱形和矩形,那么它就同时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的性质。然后学生类比归纳出正方形的性质,体现了“把所学知识建构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3)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且邻边相等时变成了正方形,矩形的邻边相等时是正方形。想一想:你能否利用对角线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试试看。

  (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答辩后,再借助课件展示学生讨论的由对角线变化判定一个四边形为正方形的方法。)

  利用对角线的变化,判断图形之间的变化,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的能力,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习惯,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具体应用,形成技能

  1、讲练结合、促进迁移

  练习1、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 ,AC=4

  求:⑴、图中∠BAC= , ∠AOB .

  ⑵、与OA相等的线段有 ,AB= 。

  ⑶、正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图1

  练习2、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①正方形一定是矩形。 ( )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 )

  ⑤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 )

  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 )

  心理学研究表明:八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为25——35分钟,此时设计抢答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同辨析正误,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这几个概念越辩越清晰,同时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索的好习惯。

  例1、已知:如图1,正方形ABCD被它的两条对角线AC、BD分成四个小三角形,

  求证:△AOB、△BOC、△COD、△DOA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证明:如利用三角形全等;利用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是它的对称轴证明;画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证明等。)

  例题1是证明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书写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加以证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动手操作、解释原理

  例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如图2那样折一下,可以截出正方形纸片,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是长方形木板,又怎样从中截出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木板呢?

  图2

  例3、现学校有一正方形的花园,为方便游客观赏,要修两条直的小道通过花园(道路宽度忽略不计),把花园分成面积相等的四个部分,请你设计出尽可能多的修路方案,画出草图(不写画法、证明)

  第2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让数学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把数学学习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第3题让学生设计尽可能多的修路方案,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又揭示了正方形的本质,只要是通过正方形的中心且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就可将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3、深化目标、拓展延伸

  例4、如图3,边长是1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ABCD,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使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形ABCD,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ADE≌△ABE,再利用∠DAD=30°,正方形边长为1,求得△ABE的面积,从而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活动之中,去寻找知识在应用中的衔接点,形成正确的应用观,培养学生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小结、深化新知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数学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菱形

  矩形

  2、展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四种图形的包含关系图,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说出这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 你对老师有何建议和看法,欢迎课后和老师交流。

  (全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让学生小结,不仅回顾了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小结,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并向学生展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所学内容。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形成完整认知结构。

  (五)、布置作业,提高能力

  1、必做题

  (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边长为1cm,求它的对角线长。

  (2)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cm,求它的边长和面积。

  2、选做题

  (2)如图5,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有一动点P,PE⊥AB,PF⊥AD,垂足分别为E、F,试指出△EOF的形状?说说你的理由。

  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指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称为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独立完成任务;第二种称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准备水平,表现为学生还不能自行完成任务,需要教师的帮助,但是经过启发也许他就能独立完成任务。”教学就是要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水平,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难度不一的课外题。第一题为必作题,设计了有关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对角线、边长的计算,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并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第二题是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体现分层教学,增加有能力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了不同的数学,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

  前面分析,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对后续的学习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节课中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组织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同时,借助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本节课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很好地保证。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提高思维水平。在学生回答时,通过语言、目光、动作给予鼓励与赞许,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尤其注意鼓励学有困难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改进;对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通过布置选做题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得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在展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把数学思维的教学展示出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结论性知识的同时获得大量的过程性知识。同时,让学生经历对数学知识归纳总结的全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①突出知识的纵横特点;②展示思维的“形”美“神”奇;③体现数学的学用结合;④重视学法的潜移默化。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赐教。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事业有成。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分式”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分式变形、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理论基础,掌握本节内容对于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化简、变形

  3教材的处理

  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生长,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本节课中,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我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这就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自我构建新知识。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初步理解“性质”的运用,再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使其掌握“性质”的运用.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

  二、目标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就是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我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能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

  2、数学思考: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情感态度: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索精神。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学法指导

  现代新教育理念认为,学习数学不应只是单调刻板,简单模仿,机械背诵与操练,而应该采用设置现实问题情境,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引发学习者的兴趣。,本节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他们在感知识知识的过程中无疑提高了探索、发现、实践、总结的能力。

  3、教学手段

  我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程序分析

  活动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提出问题,下列分数是否相等?可以进行变形的依据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工有什么性质吗?学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是否掌握得较好;(2)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是否有深厚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首先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

  活动2 类比联想,探究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和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上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样安排,学生的知识不是从老师那里直接复制或灌输到头脑中来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类比发现、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目的。

  活动3 例题分析 运用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进行分式变形。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灵活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恒等变形。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能否紧扣“性质”进行分析思考;(2)学生能否逐步领会分式的恒等变形依据。(3)学生是否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活动4 练习巩固 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问题训练单。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并安排三名同学板演。教师巡视,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大部分学生能否准确、熟练完成任务;(2)学生能否用数学语言表述发现的规律;(3)学生在运算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是否积极。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来,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第二个问题指明了分式的变号法则。

  活动5 小结评价 布置作业

  学生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知识、理顺思维。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1)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否理解;(2)学生能否从获取新知的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数学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主要包括: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活动涉及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过程和语言表述进行反思;等等。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积累学习经验。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善。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是在上节“勾股定理”之后,继续学习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它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后的解题中,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应用中渗透了利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思想,为将来学习解析几何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节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

  2、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3、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体会数与形结合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

  1、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和谐及辩证统一的关系

  2、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学情分析: 尽管已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知识增多,能力增强,但思维的局限性还很大,能力也有差距,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又是本节的难点,这样如何添辅助线就是解决它的关键,这样就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难点: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

  关键: 辅助线的添法探索

  二、教学过程 :

  本节课的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中,通过巧妙而自然地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与几何知识结构之间筑了一个信息流通渠道,进而达到完善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的目的。

  (一)、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内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

  一开课我就提出了与本节课关系密切、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可探索却又解决不好的问题,去提示本节课的探究宗旨。(演示)古代埃及人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桩钉如图那样的三角形,便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一出现马上激起学生已有知识与待研究知识的认识冲突,引起了学生的重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创造了我要学的气氛,同时也说明了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包括难点突破)

  因为几何来源于现实生活,对初二学生来说选择适当的时机,让他们从个体实践经验中开始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所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折纸在具体的实践中观察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直观感觉上是什么三角形,再用直角三角形插入去验证猜想。

  这样设计是因为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方法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按照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是不容易想到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动手裁出了一个两直角边与所折三角形两条较小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操作验证两三角形全等,从而不仅显示了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还孕育了辅助线的添法,为后面进行逻辑推理论证提供了直观的数学模型。

  接下来就是利用这个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这个定理。从动手操作到证明,学生自然地联想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它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顺利作出了辅助直角三角形,整个证明过程自然、无神秘感,实现了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同时学生亲身体会了动手操作——观察——猜测——探索——论证的全过程,这样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因而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使学生确实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自我创造的快乐。

  在同学们完成证明之后,可让他们对照课本把证明过程严格的阅读一遍,充分发挥教课书的作用,养成学生看书的习惯,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组织变式训练

  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了三个题目。(演示)第一题比较简单,让学生口答,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第二题则进了一层,字母代替了数字,绕了一个弯,既可以检查本课知识,又可以提高灵活运用以往知识的能力。第三题则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能够推出可能的结论,这些作法培养了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利用率。在变式训练中我还采用讲、说、练结合的方法,教师通过观察、提问、巡视、谈话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反馈,调节教法,同时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把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起来。

  (五)、归纳小结,纳入知识体系

  本节课小结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和技能,然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尤其是注意总结思想方法,培养能力方面,比如辅助线的添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告诉同学今天的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亲手实践发现并证明的,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好方法,希望同学在课外练习时注意用这种方法,这都是教给学习方法。

  (六)、作业布置

  由于学生的思维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我安排了两组作业。A组是基本的思维训练项目,全体都要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B组题适当加大难度,拓宽知识,供有能力又有兴趣的学生做,日积月累,对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思维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积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精神和培养创新活动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初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发现、操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猜想、验证、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

  此外,本节课我还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联系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由最邻近的知识去向本节课迁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独立探讨、主动获取知识。

  总之,本节课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力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八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十八章第一节《勾股定理》(第一课时),下面我分五部分来汇报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这就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和作用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将几何图形与数字联系起来。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它在其它自然学科中也常常用到。因此,这节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掌握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能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方面

  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数学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通过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2) 通过研究一系列富有探 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品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日常经常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经过一年多的几何学习,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部分学生解题思维能力比较高,能够正确 归纳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现在的学生已经厌倦教师单独的说教方式,希望教师设计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自己探索、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更希望教师满足他 们的创造愿望。

  三、教法选择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我校的“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我在教法上采用引导发现法为主,并以分析法、讨论法相结合。设计" 观察——讨论—归纳"的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和直观情景观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讨论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辅 助教学,能够直观、生动的反应图形,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强教学形象性,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四、学法指导: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这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观察、类比、分析、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 想。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中"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的教学要求,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个设计合理的情境引入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带着兴趣积极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为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了以下题目:

  星期日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某山风景区游玩,同学们看到山势险峻,查看景区示意图得知:这座山主峰高约为900米,如图:为了方便游人,此景区从主峰A处向地面B处架了一条缆车线路,已知山底端C处与地面B处相距1200米,

  ∠ACB=90° ,你能用所学知识算出缆车路线AB长应为多少?

  答案是不能的。然后教师指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问题将迎刃而解。

  设计意图:以趣味性题目引入。从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其中渗透了一种数学思想,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挑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自然引出下面的环节。

  紧接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2、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并会简单应用。

  (二)勾股定理的探索

  1、猜想结论

  (1)探究一: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由课本64页毕达哥拉斯的故事,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结合课件中格点图形的面积,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计算、讨论、总结,得出结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在此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比较、交流,最后通过活动让学生用语言概括总结。

  提问: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样的性质,其他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样的性质吗?

  (2、)探究二:一般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在课件中的格点图形中,利用面积,再次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计算、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设 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三边的平方有何大小关系入手进行观察。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直观地演示。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讨论,由学 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让学生参与定理的再发现过程,他们通过自己观察、计算所得出的定理,在心理产生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证明猜想

  目前世界上证明该勾股定理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我国古代数学家利用拼接、割补图形,计算面积的思路提供了很多种证明方法,下面我们通过古人赵爽的方法进行证 明。学生分组活动,根据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推导出勾股定理的一般形式:a + b = c。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更直观、形象的向学生介绍用拼接、割补图形,计算面积的证明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到前人的伟大和智慧。

  3、简要介绍勾股定理命名的由来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 “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我国称这个结论为"勾股定理",西方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五世纪发现了勾股定理, 但他比商高晚出生五百多年。

  设计意图:对比以上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

  1、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引入中的问题。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例1:课本66页探究1

  师生讨论、分析: 木板的宽2、2米大于1米,所以横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木板的宽2、2米大于2米,所以竖着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因为对角线AC的长度最大,所以只能试试斜着 能否通过.

  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提示:

  (1)在图中构造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连接AC)

  (2)知道直角△ABC的那条边?

  (3)知道直角三角形两条边长求第三边用什么方法呢?

  设计意图:此题是将实际为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中抽象出Rt△ABC,并求出斜边A C的长。本例意在渗透实际问题和勾股定理的知识联系。通过系列问题的设置和解决,旨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使难点予以突破,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获得新知,体验成功,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四)、课堂练习 习题18、1 1、5。 学生板演,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让学生比较练习题和例题中条件的异同,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运用。

  (五)课堂小结

  对学生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同桌间畅谈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并请个别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活跃了气氛,做到全员参与,理清了知识脉络,强化了重点,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六)达标训练与反馈

  设计意图:必做题较为简单,要求全体学生完成;选作题有一点的难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完成,体现分层教学。

  以上内容,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说明这堂课"教什么"和"怎么教",也阐述了"为什么这样 教",让学生人人参与,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探索过程中,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情境。希望得到各位专家领导的指导与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