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教学资料>说课稿>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9-08 08:14:5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汇编10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森林服装店》是语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语文百花园八的口语交际训练,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幅图;第二部分是三个要求:1、仔细看图,说说斑马、梅花鹿和青蛙买到了什么样的衣服,他们为什么高兴。2、想像一下,还有哪些动物到森林服装店买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3、选其中一种动物买衣服的.故事,写一写。这是看图想像的说话写话练习,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展开想像,进行说话写话。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2、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展开合理的想像,把一种动物买衣服的过程写清楚。

  三、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说课稿《森林服装店》: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总目标。因此,教学时应引发学生大胆地想像,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以人为本,提倡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倾听、表演等方式展开学习,逐步提高孩子说写水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说话欲望。

  2、出示课件,同桌合作交流:斑马大叔、梅花鹿小姐、青蛙先生分别买到了什么样的衣服?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4、再看课件:它们买到衣服后心情怎样?

  5、这几种小动物在买衣服的过程中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6、汇报表演(戴上头饰),台下的小观众注意倾听,给演员们打打分。

  7、想像一下:森林里还有哪些小动物来买衣服?它们买衣服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8、课件出示写话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写话训练。

  9、抽生读读自己所写内容。

  10、评比、总结。

  五、说板书

  森林服装店

  青蛙绿色黑条纹

  梅花鹿棕黄色小花

  斑马黑白相间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采蘑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20课的内容。这是一篇生动有趣而又引人思考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灰兔和白兔一起去采蘑菇。太阳快下山时,白兔的篮子渐渐满了,而灰兔的篮子还是空空的。原来灰兔放弃了那不起眼的小蘑菇,最终便失去了那满满的一篮子蘑菇。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并配有精美的插图,巧妙地将深奥的哲理寓于生动、形象地故事中,从而使小学生明白做事应该从小事做起,才会有收获。

  说目标:

  新课标指出要全面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本单元教材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通过各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过程: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我采用了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角色表演等形式。运用多媒体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向互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过程。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发现、创造,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好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本节课中我手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上课刚开始,我先用生动的故事唤起学生的兴趣,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来学生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理解的词语。同时引入竞争机制:男女生赛读词语,轮流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三、合作探究,感悟内涵

  出示自学指导,学生依据自学指导分小组合作探究:灰兔是怎么采到蘑菇的,白兔又是怎样采到蘑菇的?灰兔为什么笑了?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不屑”、“看不上眼”、“都不放过”等词语的意思。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动脑,深入理解课文内涵。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在小组内交流以后,集体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体会,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四、拓展迁移,明白事理

  分角色学生带头饰表演课本剧。以演助读,在表演中理解词语,通过灰兔和白兔的对话,体会它们不同的心理,在表演中理解白兔所说的话,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说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上 , 力图 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为了直观、系统地体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

  20 采蘑菇

  灰兔 空 不屑 看不上眼

  白兔 满 都不放过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假如》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3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西西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心灵的共鸣,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分两课时教学本课。第一课时:初步了解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第二课时:深入感悟课文,把握诗歌内容,升华情感。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3)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课文应要求学生诵读。所以,本节课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的思想,采用朗读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口念成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感悟诗中蕴涵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前三节的结构相同,这就为学法指导法提供了依据。因此,我将重点导读第一节诗,指导学生感悟学法,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学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以此来训练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主要采用朗读法、学法指导法的同时,我将辅以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等,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神笔”。

  四、说教学过程

  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感悟课文、感情朗读――升华情感、发展语言――课外延展、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提问: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以简笔画的形式把学生概括的内容板示于黑板。

  [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为下面理解诗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1、导读第一节诗

  (1)动动脑,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画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

  ②创设情境,深入感悟。

  a、课件出示小树图,教师感情叙述:“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

  b、学生扮演小树,进行师生对话,师:“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动情的叙述中,在师生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是为了让小树成长,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2)动动口,读出感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件出示第一节诗)

  ②学生个人赛读,互相评价。

  我会问学生:“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个字、词不正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有点欠缺,你想怎么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参与赛读。

  [这样引导学生赛读、相互进行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③教师点拨:读课文时,要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还可以加上表情、动作读。

  ④教师范读第一小节。

  [教师的范读是对低年级学生最直观的朗读指导,也是最有效的指导手段。]

  ⑤小结本节诗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节诗

  (1)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动动脑:小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②动动口:读出感情。

  [学生在第一段学习中,已基本感悟学习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学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让学生将方法迁移,去自读自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2)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①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板书)

  如果学生说到“小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时,我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愿归结到“善良”两个字,学生可能会说:“天真、聪明、可爱……”我都会加以赞扬。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真切而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都应加以珍视。]

  ②小组展示朗读第二、三小节,并互相评价。

  3、指导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1)教师范读诗歌的最后一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指导学生放慢语速以读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间。

  (2)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

  (3)学生比赛展示背诵效果。

  [从导读第一节诗到自学第二、三节诗,再到整体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环环紧扣,把功夫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读上。]

  (三)升华情感,发展语言

  1、课件出示全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第四小节结尾处的标点与前三小节有什么不同?第四小节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学生可能会告诉我:因为小作者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还没画完。那么,我会引导学生说:“你知道作者还有什么愿望没说出来吗?你能帮助小作者把他没画完的愿望画出来吗?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谁画什么呢?”

  2、课件展示有关环境污染、贫困儿童、失学儿童的困惑等等图片,帮助学生拓宽想象思路。

  [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共鸣,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于是我抓住时机,以第四小节结尾处的省略号为切入口,让学生畅所欲言,以自己的“假如”充分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实践性作业:

  1、按“我要给……”的句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想画的东西画出来。

  [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特的读书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心灵牧场。]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4

  我说的《学棋》是义务教育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拜围棋能手秋为师学艺后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课文所讲的故事生动形象脉络分明,语言浅显易读易诵,对于“走了神儿”的学生的脱轨思绪写得更为生动与详细,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对学生进行朗读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

  学生对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比较熟悉,甚至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对于这个形象生动的故事一定会感兴趣,但蕴涵在文本中的道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感知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拟定了以下三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了解围棋的有关知识,理解“专心致志”、“走了神儿”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专心致志和听从劝告是成功的条件。

  其中目标1、2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二自然段为重点段;而目标3则是教学难点,必须抓住关键词句来剖析出两个学生不同结局的原因,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道理、获得教育。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来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将安排“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指导书写”三个环节让学生疏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听故事来揭示课题,介绍有关围棋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在初读检查时引领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我着重对“能”和“另”进行正音;同时相机出示生词,结合具体的语境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棋艺、棋盘、能手、专心致志”等词语意思;而文中的长句“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他想,要是用弓箭把它设射下来该多好哇!”学生在朗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我将带领学生朗读。在初步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美美地读读,通过这种选择性阅读,再次加深对课文的了解。最后,我将预留七八分钟的时间学习“棋、围、能、专、致、另”六个生字,在学生自主识记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提示“专”的笔顺,先看书上的笔顺表,再通过老师的范写、学生的描仿,正确规范地书写。最后,让学生当堂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我详细介绍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将通过“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研读探因,提高认识”“学习生字,拓展深化”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同时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先出示词语“围棋 能手 远近闻名”“棋艺 布子专心致志”“天鹅 动作 拉弓射箭”,指名逐行认读。

  再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一方面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回忆,另一方面教师以学定教,确定自己的教学重难点。然后进入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引读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介绍秋是一个什么人,从哪里看出他是围棋“能手”。接着乘热打铁,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两个学生中的一个,你为什么跟秋学艺?有了秋这位老师,你觉得以后会怎样?这样让他们自由展现,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

  再指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以读代答,说说名师手下两个徒弟的不同结局。教师适时板书:出色长进不大这样造成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以及强烈对比,引起学生的思索,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疑问一起

  三.研读探因,提高认识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这两个学生是怎样学下棋的?教师小结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专心致志、走了神儿、不听劝告。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学生一个出色、另一个长进不大原因。

  随后要求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分别写两个学生学棋的句子,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与同桌说一说:从哪儿看出第一个学生的专心致志,另一个学生的走神儿又表现在哪里;全班交流时分三块进行:

  第一块,理解“专心致志”之深。课文中并没有他专心致志的具体表现,在指导读了文中的有关句子后,进行情景想象:在他学棋时会出现什么意外事情,都没能影响他学棋;随后进行一个句式训练:哪怕小鸟在耳边鸣叫,也 。

  哪怕身体冷得直发抖,也 。

  哪怕 ,也 。

  通过这个先扶后放的句式训练,让学生将“专心致志”具体化,并能引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之活水,又反过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为下面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第二块,理解“走神儿”之弊:另一个学生的三心二意文中有详细生动的描述,让学生

  抓住关键词句“好像看到、他想、想着想着……” 特别是“他想,要是用弓箭把它射下来该有多好哇!”一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他走神之远、举动之可笑;

  课文对他三心二意的表现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设想更多种情况,从而明白他的三心二意可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常的。

  第三块,理解“不听劝告”之害。教师引述“那个学生这样经常,老师看见了怎样呢?”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当他的老师秋,根据不同情况对他进行劝告,同桌对话练习后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这个对话练习,让学生从正反两面来思考,能够内化文中语言,并加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对话的活动中,以文本为载体,让学生对专心致志学习之利和学习走神儿之弊有更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再次引读第三自然段,创设情境想象:那个棋艺长进不大的学生看见师兄成了出色的棋手,他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想一想,他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畅所欲言,或表达自己的后悔之意,或想以此提醒别人不要重蹈覆辙,或提出自己今后的打算,等等。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明白不仅要有悔恨之心,更要有悔恨的行动,以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有创意的想法更要赞赏,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随后让学生认真齐读课文,说说懂得了什么道理。最后进行第四个环节的教学

  四.学习生字,拓展深化

  先学习剩余的三个生字“弓、专、鹅”,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自学笔顺表,认识新偏旁——鸟字旁,通过描红加深认识;指导书写时要求将前两个独体字写得舒展,将“鹅”字写紧凑,让学生当堂练字,教师巡视指导。再布置选择性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作业认真完成:(1)读一个关于专心致志学习的故事;

  (2)收集几个和认真学习有关的成语;

  (3)找一个身边认真学习的同学做榜样,与他比赛。

  这样将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再次受到教育,深化认识。

  学 棋

  这一板书,抓住课文重点、难点,将两种学习态度和两种不同结局形成的鲜明对比,清楚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内涵,而且能收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5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叙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刚才我们之间互相谈话、互相问好,就是在使用语言交流。(板书:语言)可是,语言并非只是人类的专利。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师叙述:大自然还有许多有趣的语言呢!跟老师一起走进这奇趣无穷的大自然,仔细聆听一下它的语言。

  [本环节以“语言”为切入口,谈话导入,让学生感受语言是沟通人与自然的工具。大自然也有语言?它的语言怎样?我们能读懂吗?带着这些疑问,让孩子去学习,去发现。]

  二、品味诗句,合作研读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找出诗中几种大自然的语言,标画出来。

  [在学生阅读诗歌时让学生在文中画出描写大自然语言的句子,注意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诗中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并把它们填进表格里,并组织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相机出示课件表格,相机结合资料理解“三叶虫”。

  [在这里通过读书理解文章内容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学习诗歌内容时,引导学生用表格法来帮助学习总结。并鼓励学生能将这种表格学习法运用到其他文章的学习上。这样既结合语文天地里的“金钥匙”的要求加强学生概括能力的练习,又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法可依”。]

  3.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一个词形容大自然的语言。教师指导理解积累“妙不可言”一词。

  [此处的设计注意培养学生积累运用好词佳句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4、品读揣摩,体会情感。

  (1)指名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小节,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文字美。指导朗读这一节的诗句。

  [语文教学应立足文本,所以此处我们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在说出自己喜欢该小节的`原因时,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文字语言美。]

  (2)自选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说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再想想要怎么读好这个小节,最后自己放声朗读出来吧。

  本环节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在朗读指导中体会大自然语言的神奇,并借助插图、课件适当渗透文中的修辞手法。

  (3)师生引读全诗,引导学生边读边注意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小节中感兴趣的词语、句子。

  [学编诗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化难为易呢?教学时设计了两处铺垫,此环节是第一处,旨在让学生去找找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发现时的兴奋心情,并在师生引读诗歌时让学生边读边注意最喜欢的那个小节中感兴趣的词语、句子,为仿写作好铺垫。]

  三、知识拓展,练编诗歌

  1、让学生借助资料卡,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这个环节是指导学生学编诗歌的第二处铺垫,旨在让学生交流所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语言,让学生在创编诗歌时言之有物。这样指导仿编诗歌也就水到渠成了。]

  2、选择一种你查找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诗歌编一小节。

  3、学生交流汇报点评。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引导学生发现只有爱学习、勤于思考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鼓励学生继续用心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2.布置作业

  (1)继续把诗中好词佳句抄到积累卡,再把积累卡夹到自己的积累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背诵这首诗。

  (3)你还知道大自然有哪些“语言”?继续仿照诗歌写一段。

  [本课教学力求能充分体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法、以读代讲、谈话讲解、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读与悟、想与说、课内与课外、科学知识与诗中文字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6

  教材说明: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1课《回声》。主要讲一只小青蛙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地学他说话。在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用水波和声波做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声的道理。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捧读本文,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了解的吸引力,激发学生有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关键:

  熟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板书课题)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那么回声到底是什么声音?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读了课文后就能知道了。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好读的词语和句子要多读几遍。然后指名读,随时纠正错字。

  2、检查认字情况。(课件演示)

  呱呱哩一圈圈波纹碰到返回来

  (1)带拼音读词语,重点强调“哩”和“波”的读音,“哩”是语气词,读轻声,“波”的韵母是ō,不要读成ē。

  (2)去掉拼音读词语,注意带点的字。

  (3)去掉熟字读生字。

  (4)交流识记方法。

  (5)用生字组词。

  (识字教学本节课的重点之一,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脑课件的演示,注意生字的音形义教学,突出了教学重点,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三、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看书上的图边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看屏幕,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像什么?文中的那一段描写了这座小桥的样子?(第一自然段)请你读一读这一段。(通过这样的设计,对学生进行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3、桥洞下的小青蛙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是怎么说的呢?又发生了怎样有趣的事呢?我们来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1)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什么地方听到的?读这一段应该用怎样的语气?(高兴、欢快)谁来读一读这一段?

  (2)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感到怎样?(奇怪)

  此时的小青蛙也和你一样。谁来读第三自然段?小青蛙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奇怪)

  妈妈的话呢?(亲切)

  4、面对小青蛙提出的问题,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看屏幕说一说。朗读第四段,找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跳、捡、扔)

  青蛙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1)学生边读边把妈妈说的话划出来。

  屏幕出示妈妈的话,找学生读一读。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孩子的疑问,它的话应该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应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2)读了妈妈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碰

  波纹 ))))))))))) 河岸

  荡回来

  碰

  叫声)))))))))))石壁

  (回声)返回来

  (4)让学生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小青蛙明白了什么,心情怎样?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稍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

  教师板书:回声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回声,这一部分的内容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各种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多读中悟情。同时抓住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等,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顽皮的小青蛙明白了这件事之后,又去干什么呢?齐读最后一段。

  6、分角色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回味欣赏。

  1.你学了课文,懂得了什么?

  2.说说还在哪些地方可以听到回声?是怎样产生的?

  板书设计:

  31、回声

  碰

  波纹 ))))))))))) 河岸

  荡回来

  碰

  叫声)))))))))))石壁

  (回声)返回来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葡萄沟》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

  1、葡萄沟盛产水果:

  那里不仅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还有杏子、香梨、蜜桃、沙果等(第一自然段)。

  2、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

  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第三自然段)。

  3、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

  夏季,种在梯田里的葡萄长出了茂密的枝叶,山坡上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串串地挂在绿叶底下,十分美丽(第二自然段)。

  4、葡萄沟不仅物产丰富、景色美丽,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别好:

  淳朴的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当葡萄成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拿出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二、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对于本教材,我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品词赏句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和重视情感的熏陶”。具此并结合前面分析的教材情况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教学,并将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

  1、知能目标:

  运用学法迁移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2、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词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并读出感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第二自然段。本段共有4句。第一句写葡萄的种植地点,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别写了夏季和秋季,葡萄成长和成熟时的情况;第4句写在葡萄成熟的日子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的表现。文章的难点也在第二自然段,要准确领会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五、说学情、教法、学法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了情景创设、组织讨论交流、相机诱导、以读代讲、开放课堂,课外延伸等教法,学法是采用自主学习体验法、合作交流探究法、相互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新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有这样的教法、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品读、感悟和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六、学习程序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以充满激情的导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去葡萄沟玩一玩好不好?),以去葡萄沟玩一玩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借助教室里挂上成熟葡萄的环

  境布置等手段努力营造气氛,让学生好象进入了葡萄沟世界,这样做,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而后安排用课题“葡萄沟”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语言训练与说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

  环节二:自主学习体验,合作交流探究。

  1、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幻灯出示研究专题。出示幻灯内容: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读课文,并思考:

  a、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你是从那些词语、句子体会出来的?请你选择体会最深或喜欢的词句,与同学交流,并试着读出感情。

  b、像这些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你喜欢怎样读懂的,请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巧妙?”

  在这个研读专题中,不仅有研究的目标和要求,而且包含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过程提示。这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体系,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2、展开研读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主要环节,作如下安排:

  ①自学自研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为后一步小组讨论的质量、有效度打下基础。

  ②自由组合小组,自学伙伴作交流相互合作,丰富阅读认识,教师应在座间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自研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

  环节三:反馈学习成果,相互辩论诱导。

  我始终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学习成果。读是个性行的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我会跟着学生的跳跃性思维随时调整引导思路,并在交流过程中,穿插落实课时目标,还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

  全班交流研读专题a时,采用相互补充辩论法、思维拓展图文结合想象法、品词赏句法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来感悟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热爱上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全班交流研读专题b时,相机诱导回顾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方法,并且也落实了本课的重点。

  在此过程中根据集体的反馈信息适时板书。(板书附后)这样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悟表达能力。

  环节四:拓展创新,开放课堂,课外延伸

  趁热打铁,设计开放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兴趣,锻炼了能力。(选一个完成)

  1、现在我们到葡萄沟游玩一一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能不能把你的感受想法,写下来,画下来,唱下来,让所有的老师、同学看看我们班的风采,为我们班争光?你准备怎么办呢?写作不错的,可以写一段话夸夸葡萄沟,做做广告,也可以写封信给维吾尔族老乡;画画不错的,可以画下你看到的;唱歌不错的,可以自己写写歌词,来唱一唱,陈老师帮你录下来;只要你想得到的都行。

  2、给维吾尔族老乡写写信,写游记,想当当小导游的,可以写写,你准备怎样介绍葡萄沟。

  七、附板书设计

  葡萄沟

  盛产水果:品种多

  好地方

  景色美丽:

  时间

  夏季:茂密的枝叶像凉棚

  秋季: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老乡热情好客:吃个够

  葡萄干有名:颜色鲜、颗粒大、味道甜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本篇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了四个内容:一、葡萄沟盛产水果。二、葡萄沟景色美丽、独特。三、维吾尔族老乡非常热情好客。四、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色鲜、粒大、味甜,非常有名。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盛产、茂密、凉棚、五光十色、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什么地方。

  四、教学方法

  一、教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边朗读,边理解。

  二、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流程

  一、在导入新课中走近葡萄沟

  1、教师首先板书"葡萄"一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读准这个轻声词后,完整课题板书"沟",葡萄是一种水果,葡萄沟呢?聪明的学生理解葡萄沟是一个地名,因为课题中的"沟",我们常说"山沟沟""水沟"就表示地名。

  2、葡萄沟在哪里呢?出示语句: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学生一:葡萄沟在新疆。学生二:葡萄沟在吐鲁番。学生三: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说的都没错,哪位同学说的让大家听了更明白?是呀,第三位同学讲的更明白,中国有个省份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个地方叫——吐鲁番,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3、教师乘机设疑: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是什么值得一写呢?

  二、在初读课文中走进葡萄沟

  1、快把书打开,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去认认真真读课文吧。(学生带着"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是什么值得一写呢?"这个问题走进文本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又通过检查生字新词、选自己想读的小节朗读,读准字音,学生从一开始的"走近葡萄沟"到了"走进了葡萄沟")

  2、大家读过课文了,谁能告诉大家,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为什么值得一写呢?

  3、过渡:是呀,那里的葡萄太棒了,那里的人们太好客了,现在你们最想读哪一节?(第二节)

  三、在细读课文中欣赏葡萄园

  1、你知道这个小节有几句话吗?有哪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看看哪几句是写夏天的`?哪几句是写秋天的景色的呢?(夏天和秋天、这时候)这时候指什么时候啊?自己读一读。(秋季)

  2、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理解"山坡、梯田"。(梯田是沿着山坡开辟的一级一级的农田)

  3、根据学生的回答,理解"茂密、一个个"

  (1)怎么样才算茂密呢?看文,层层叠叠向四面展开的样子就是茂密,理解"茂密"。

  (2)看到了许许许多的绿叶,像凉棚,看到了多少凉棚,一个两个还是看到了几个凉棚?(一个个)老师查过资料,夏天那里天气太热,最高温度达到了49度。闷热的夏天,想象新疆的小朋友可在"凉棚"下干什么?老人们呢?

  (3)朗读指导。闭上眼睛,让我们大家赶快钻进凉棚去

  (4)、到了秋季,葡萄丰收了!哎呀,有几种颜色啊?这么多颜色的葡萄你都见过吗?认识哪种颜色的葡萄?让孩子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读)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一连4个顿号的作用。

  (5)这么多颜色,可以同什么词来形容呢?"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可以换吗?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往下读,你还能读懂什么?(老乡的热情)哪里看出老乡的热情呀?(准:一定;最甜;吃个够)

  5、朗读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六、说效果

  本课应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使教师爱教、会教、善教,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善学。在本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通过师生互动来解决。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9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

  爱,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主题,在家爱父母,在校爱老师、同学,在社会关爱别人。因为有爱,才会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这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5岁的萨沙一家人夏日外出郊游,在大雨突然来临时互相传递雨衣的感人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雨衣成了传递爱的一个有效载体,使处处洋溢着融融的爱意。《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小”一词为文眼,抓住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以“保护”一词为情眼,抓住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多向交叉的对话状态中,让学生产生领悟,激起语言思维指挥的火花,让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二年级儿童认知水平的了解,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

  1、认知目标: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情感目标:有不甘为弱者,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二、我在教学设计中的理念

  中语言是外在的,情感是内含的,在教学中,我本着让学生领悟文本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史学史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力求凸显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体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这样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三、确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读”是语文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课文的特点,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本课教学采用图文结合、以读生情、以情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体验。

  四、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1、激情导入,揭题质疑:

  成功的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整节课奠定基调。在设计中,首先出示课题,“谁来度课题?”,“你重读了‘我’这个字,读出了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滋味,谁再来读?”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有的突出“不是”读出“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气;有的突出“最”读出“我不是最弱小的”语气……通过不同的语气,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意在尊重学生初读课文的独特体验。其次,在文:“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 “谁是最弱小的?”,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生发探究问题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初读释疑,整体感知:

  本环节通过自读,感知课文大意;通过检查字、词扫清阅读障碍;通过释疑“我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谁是最弱小的?”把握的脉络,了解故事内容。

  3、咬文嚼字,品味感悟:

  本篇课文通俗易懂,但学生虽然很容易读懂课文内容,却不能让自己感动,不能有所体验。在教学诗,变一种当时,让学生以文中角色的身份体验感动,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⑴ 图文结合,学习二、八段,感受野蔷薇的“美”与“弱”:

  “簇拥”一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在教学诗,让学生从图入手,“你能从图中找到野蔷薇和铃兰花吗?”学生虽然从未见过野蔷薇和铃兰花,但却能根据文中的描写感觉出大片盛开的是铃兰花,而被这大片铃兰花所包围的正是野蔷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簇”一词表达的“聚集与包围”的含义。 第八段中,当学生通过“无力、垂头”等词体会到野蔷薇的美丽与弱小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再读第二段,问:“再读,你有没有读出和刚才不同的感觉?”学生回顺其自然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萨沙,生发出“这么美的花,多么可怜。”、“多么需要帮助呀!”的情怀,这种设计,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体验中还原文字所描绘的情景、意向、画面,为学生体会文字意象背后的“意旨”打开一扇走向无限的窗口,是阅读具有参差性。

  ⑵ 分角色朗读,学习3~7段,体验情感移植:

  通过二、八段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萨沙保护野蔷薇是因为他的美丽与弱小后,引导学生自度3~7段,问:“萨沙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学生通过读,不难得出“他这么做,是受了家人的影响。”这一结论。此时,出示萨沙的三个问句,直到朗读,感悟萨沙的情感变化。 第一句:“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抓住“不解”一词,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呢”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作风的心理。第二句:“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通过与上句的对比“如果刚才是因为不理解妈妈的做法而提问,现在又问,表达了萨沙的什么想法呢?”引导学生体会萨沙不相信、不甘心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 在处理上个问句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去读,读出不同语气,使萨沙与家人的情感在学生的读中发生共振,然后移植于萨沙心中,使萨沙对野蔷薇的保护成为自然中的和谐。

  ⑶ 变换句式,回归主题:

  首先,出示萨沙的'第三个问句:“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先指名读,问:“这时萨沙还认为自己是最弱小的吗?”学生答“他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然后师生分别扮演妈妈和萨沙,让萨沙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妈妈:“妈妈,现在我不是最弱小的。”通过句式的变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萨沙在保护弱小者后的自豪与喜悦。最后,江本环节回归本课的课题中,“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当你再读课题时,能不能读出刚才没读过的滋味?”这一次的读课题,已不是原来意义的读,而是渗入了学生情感想象、关爱等心智活动,表达了自豪之情。哪个词最有滋味,学生的理解和上课之初是不同的。使读课题与读书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攀升。

  4、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萨沙带着骄傲的语气告诉妈妈,他不是最弱小的,因为他保护了比他弱小的野蔷薇,那么,野蔷薇有了萨沙的保护,将来还是最弱小的吗?”课文最后,以这一话题对学生展开思维拓展。相信学生能从野蔷薇的第二个花苞中坚信,它会开得更美,活得更顽强。使学生懂得在野蔷薇的美丽中,包含着别人的关爱,意旨“爱给别人,别人也得到力量,从而凸显勇敢、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提升文本的价值取向。

  五、说突破难点的途径

  文中二、把两段对野蔷薇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第二段描写了野蔷薇的美;第八段写出了雨中野蔷薇的娇嫩与弱小。课文通过前后描写的对比,让学生来理解萨沙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关爱保护的童心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突破这一难点的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先抓住重点词“簇拥”“随风舞动”“芬芳扑鼻”感受野蔷薇的美,在抓住野蔷薇“无理的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感受野蔷薇的弱小。再重新回到第二段。在对比读中问:“你若是萨沙,看到这么美的花渐渐凋零,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有一种发乎内心的“舍不得”、“可惜”、“不忍心”之情,长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实现生命体验。我这样处理教学的难点,为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但决不是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以篇盖全,而是从整体把握入手,由整体到部分,将整体看作局部意义的整合,将部分看作整体把握下的结构,做到整体与部分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你中有我、互为所用,这便是整体与部分的平衡。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特点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的一篇看图学文。本文共有三幅图,八段文字。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生动有趣,层次清楚。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课文结尾留给孩子们一个问题,让孩子们通过讨论、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本文紧紧围绕本组“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词句的理解,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难点: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3、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的道理。

  4、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

  5、课时安排

  整课计划2课时完成,第1课时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课文1自然段。第2课时讲读二至八自然段并指导朗读,总结全文,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二、说学生

  我班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但由于在农村,他们的课外知识面有些局限,但好思考动脑筋。经过两个月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但他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上还有待提高。

  三、说教法、学法:

  对于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年纪小,爱猜谜语,因此我用猜谜为切入点,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感知,检测生字、新词

  1、提出自读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求助于带拼音的小树叶或自查字典。明确了读的要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使他们有事可做。这样可认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认读课文中12个生字,先通过指名认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在此基础上,我适时采用了玩“给生字小朋友找伙伴”的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比赛的形式认读,读得全对的能得到老师的奖励。然后老师也参与其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我首先就提出了2个主要问题:①、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哪几件事情?②、这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坏事呢?这里我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讨论总结,这样很快就把文章的脉络梳理好了。

  2、对于课文内容我是从三大板块来教的`:

  第一板块:品读课文第二至八段:找出风娃娃一共为人们做了几件事,这几件是不是都是好事呢?(把全班学生分为三小组来一起学习讨论,并派一位代表起来发言。)

  第二板块:研读“做好事”板块。这一板块我是采用“导学”的方法,风娃娃为什么要帮人们做好事?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选择重点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提出问题: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一句话。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身感受。)

  第三板块:研读“做坏事”板块。这一板块我是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创设情境:让某个学生说说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现象,并问:当你碰到了风娃娃,你会怎样责怪风娃娃呢?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一读这句话。由该句话引导学生去帮风娃娃找寻答案,学生很自然地就总结出了课文想要说明的道理:帮别人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对别人有用。因势利导,从风娃娃的故事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全文,扩散思维。

  (1)、指着高兴、伤心的两个风娃娃问:你喜欢哪个风娃娃,说说理由,有的说:喜欢高兴的风娃娃是因为它很可爱,乐于助人。而有的说:喜欢伤心的风娃娃是因为它有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2)、让学生说说风对我们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促使学生的学习延伸到课外,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

  1、练习用课后词语造句

  2、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说给爸妈听

  (六)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图文结合,直观形象,突出了重难点,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1-07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4-18

语文说课稿11-15

语文《秋天》说课稿03-10

语文《观潮》说课稿01-06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06-30

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07-28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12-10

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4篇【精选】07-20

二年级语文《“红领巾”真好》说课稿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