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猫》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猫》说课稿1
自我介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我是21号李世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说课部分重要分为说教材,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大部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一文安排在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一篇童话故事,说的是一只波斯猫向别人请教快乐是什么滋味,燕子说衔泥造窝是快乐的,蜜蜂说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捕捉害虫保护庄稼是快乐的,波斯猫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快乐,它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课文借这故事告诉人们,依赖别人的生活是找不到快乐的,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创造、服务别人、风险社会,才是最快乐的。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尤其是“斯、滋、蹦、哼”的读音,会写8个生字,特别是“决、算”的写法。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积累词语
(3)懂得只要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快乐。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好课文的对话,尤其注意问句和感叹句的朗读。
难点:懂得劳动是最快乐的。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1)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需要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根据本课特点,着重以课题中“找”字为线索: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燕子、蜜蜂、青蛙找到的快乐各是什么呢?找出文中的重点句,从而加强字、词、句的训练,避免问题提得过于频繁,面面俱到,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三体并重、全体参与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为了便于学生课堂参与得更多,应充分利用个体、群体、集体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自学、同桌互学、小组助学、集体合作交流等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也增加语言训练频率,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3)适时评价鼓励调动情绪
二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较差,如果我们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学习效果就不佳,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笑对每一位学生,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利用对学生评价之机,及时穿插鼓励、培养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专心听、努力说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老师评价的同时,要注意让学生互评,是他们在老师的表扬,肯定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以更大的热情向高一级目标迈进。
(4)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中国的俗话“举不离手,曲不离力”也都阐明了训练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应捉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进行训练。如词句训练、朗读训练、说话训练、思维训练,尤其是朗读训练,新课程要求阅读教学摒弃繁琐的分析,以充分朗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进而受到情感和思想的熏陶。在学习《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的过程中,我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自由读、小组读、指明读、比赛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特别是在练习分角色朗读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探究,尝试读一读,小组探究,合作读一读,集体交流表演读”的学习活动,在朗读中入情入境,学会结合插图,捉住重点词语来体会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在朗读中感受问句的表达效果,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便能信手拈来了。
2、手法
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根据这一基本理念,通过“读读、说说、议议、读读”这一个过程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进快乐。
1、激趣谈话,认识波斯猫
2、描述: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3、板书课题
4、随文识字“波”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捉住低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采用图画导入的方法,极有识字方法的积累,还有表述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在主动有趣的情景中学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寻找快乐
1、课题质疑,提炼问题:波斯猫卫生么找不到快乐?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又是什么?
2、自由读书,并交流收获。
3、同桌互读生字,全班订正困难生字。
4、认读词语(带拼音—不带拼音)
5、再读课文
6、交流这次朗读的进步在哪里?小结读书要求
7、思考波斯猫找谁寻找快乐?“——”勾画。相应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互读、齐读对生字新词有了初步的印象,再让学生将生字新词送回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一步识记,在反复朗读中,学生逐渐读准字词,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三)细读课文,感受快乐
1、出示本课时的学习方法
我会学:读一读,朗读课文相应内容,划一划,“——”画出燕子、蜜蜂、青蛙说的话,“~~~~”画出波斯猫的话,说一说,燕子、蜜蜂、青蛙为什么快乐?波斯猫为什么不快乐?
2、2—3自然段
(1)燕子的快乐是什么?“——”勾画并朗读。相应理解“一口一口、很”
(2)随文识字“温暖”
(3)指导朗读波斯猫的话,理解“软绵绵”
(4)合作朗读2—3段
3、4—6自然段
(1)根据“我会学”合作学习4—6段
(2)理解“千千万万、特别”(板书)
(3)指导朗读波斯猫的话,尤其是感叹句
4、7—9自然段
(1)根据“我会学”自学
(2)随文识字“蛙”和多音字“炸”
(3)理解“最大”,指导朗读感叹句。(板书)
5、10自然段
(1)齐读
(2)理解中心词“失望”
设计意图:首先出示这一时段的学习需要,意在赶到提纲顿领的作用,使这一要求统领提纲,避免在精读中出现过多过杂的问题,让课简洁明了,围绕这一要求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品词读句,简洁不简单。
四、拓展延伸,创造快乐
1、波斯猫问什么没有找到快乐?
2、2、燕子、蜜蜂、青蛙为什么快乐?(板书)(体会“很、特别、最大”用词的丰富)
3、风角色朗读
4、说生活中自己快乐的事
5、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
6、作业超市:(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把你最快乐的事告诉家人
(3)续编故事:找到快乐的波斯猫
设计意图:优美的文字植根在学生的脑海,就可以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是我在语文教学时的期望,而自选作业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
四板书设计
11、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 一口一口 衔泥造窝
蜜蜂 千千万万 采花酿蜜 劳动创造快乐
青蛙 蹦来蹦去 保卫庄稼
《猫》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位置: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4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位于本书的70页—73页。
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各作家笔下的动物,让学生具体感受各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猫》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进行描写,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本文共有4个自然段,分两个部分来写,前1—3自然段主要写猫的古怪性格,而第4自然段则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整篇课文作者以对猫的喜爱之情贯穿全文,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刻画的栩栩如生。
3、编排目的: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
让学生具体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4、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等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目标: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感受作者与动物之间的那份和谐美好。
5、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也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以及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来描写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理清层次的训练,重视培养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
三、说教法
根据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对此,我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老舍笔下的猫写了哪些方面,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借此,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与猫的那份和谐与美好。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情境教学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形象。
四、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自由朗读和默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更深层的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课文的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前面读与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达到乐学的效果。
五、说程序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下面我要讲的是第二课时。本课时共分6个版块:
(1)导入新课,阅读感知
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对本课的生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猫都有哪些特点。
首先,我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让同学们注意有感情的朗读,并思考文中都写了什么时候的猫?都在哪个自然段?目的在于让同学们感知不同时候的猫的性格和可爱形象。自由朗读过后,再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说出每个自然段都有猫的哪些特点,并进行相应的板书,让学生用笔勾画出这些句子,根据所勾画出的句子引导出猫的这些特点都是围绕着课文开头哪句来写的,学生发言过时,进行板书,并及时给予肯定,树立学生自信。这么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2)深入理解,以情学文
每段都有分写有总述,分写是围绕着总述来写的,生动且具体。下面,我们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把这一点写具体的。
首先,我把这个部分分为三个环节:
(a)默读并勾画出描写猫古怪性格的句子。
(b)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些句子。
(c)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根据教材的训练重点及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并勾画出描写猫古怪性格的句子,再由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很乖。”、“说它贪玩吧,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那么尽职。”这些句子,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阅读了以上句子,进一步引导学生切身实地的了解、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让学生能够学者与小动物和谐相处。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这部分分为两个环节来抓住特点,重点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下面的两个问题:
(a)说说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b)你们都喜欢哪些句子?
各组派代表答后,再一次讨论不明白的地方并提出,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再来比较以下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和情感的不同。
A、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子,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子,在稿纸上踩印几个小脚印。
首先,出示以上句子,然后贴出图片,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其实就是把猫的小脚印比作了“小梅花”,虽然小猫把作者的稿纸踩脏了,但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而第二句则直接写“踩印几个小脚印”,其间的厌烦之意不难领会。这么一比较,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领悟到作者对猫的喜爱。
(4)训练阅读,提升能力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充满生活情趣,放手让学生不断朗读,通过交流讨论来理解内容,切实体会作者是怎样以具体事实描写猫的古怪淘气,理解作者对猫的喜爱。朗读时,为使条理清晰,表现猫性格的词语要着重朗读,朗读时为表现猫的淘气,语气要略带俏皮感。
(5)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我们一般在写小动物时,都是先写外貌,再写习性。而这篇课文却先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再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另外,先写长大的猫,再回忆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使我们从字里行间就感受到作者对猫的那份喜爱。
(6)课外延伸,说写结合
要求学生仿照本课的写作方法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重表达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说板书
这次板书主要抓住猫的几个简单特点,让学生通过板书一眼明了,理清课文思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古怪a高兴时 温柔可亲
b不高兴时 一声不吭
胆小 勇猛
满月小猫 淘气可爱
说它……的确……可是
七、说练习设计
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自寻答案,完成填空练习。(在朗读中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猫》说课稿3
活动要求:
1、能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排图,并大胆陈述图片的情节。
2、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遇事要互相谦让。
教案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图片内容。
2、物质准备:大图片4份、小图片人手一份、投影仪等
教案过程:
(一)针对上次活动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1、提出问题“鱼到哪儿去了”“两只猫怎样才能吃到鱼”,围绕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2、教师小结
师:是呀,小黄猫和小白猫都没有吃到鱼,他们的心里可后悔了,他们想如果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会互相谦让的。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同样利用这四幅图,按照不同的顺序来排,你想怎么排都可以,但结果是要让两只小猫都吃到鱼,因为这两只小猫现在改正缺点了,他们要互相谦让,所以你们在排的时候要注意怎样排才能排出让两只小猫都吃到鱼的`。
评析:以提问并进行讨论的形式
(二)幼儿分组讨论、共同合作排图。
1、提出要求。
师:我们要分组进行排图,小朋友可以自由组合一组共同讨论、互相合作、想一想怎样排才能让两只猫都吃到鱼。讨论玩每组要派出一个队员来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排的,两只猫是怎么吃到鱼的。
2、幼儿自由讨论排图,教师巡视观察、指导。
(三)每组派代表讲述自己创编的,师生共同评价。
师:现在每组派一个代表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排的,两只猫是怎么吃到鱼的?其他的小朋友认真听听别人是怎么排的,怎么讲的,他们讲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幼儿自由操作讲述,师生共同倾听、评价。
(四)幼儿自由找客人老师讲述自己创编的。
师:老师还准备了许多的小图片,你们可以把自己编的讲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
(五)活动结束。
以上讲述了《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教案说课稿:猫的故事(排图讲述)》的详细内容,主要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教案说课稿方面做了详细描述,希望各位幼儿园工作者有所启示,读者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在下面留言提出,更多的几篇差不多的优秀教案文章推荐给你,幼儿托班语言教案,更多的相关内容可以参阅小班语言教案。
《猫》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郑振铎的《猫》。我的说课分为六个板块: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情感也在不断变化:由最初的酸辛,到后来的悲愤,直到最后的内疚。作者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留给人深深的思考。学习这篇散文,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而且能够感悟“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情感。
二,说学情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经过几年的语文积累,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和欣赏能力,记叙类散文学习起来也不是很困难。
三,说目标
结合课文特点,根据以上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及字形。
(2)品味文中关键词句,分析其作用,从而更深地体会家人对三只猫的感情。
(3)感悟“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
(1)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解决生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了解三只猫的不同。
(3)研读课文,品味文中关键词句。
(4)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感悟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四,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这些:
1、朗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朗读重要的句子和段落,从中体会家人对三只猫的感情。
2,点拨法:根据学生需要,适时地启发思维,教给学生方法,发展能力。
五,说学法
1、圈点勾画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学习习惯。
2、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猫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去探寻作者养猫的经历和感受。这个导入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很较快达到兴奋点。
2、字词检查
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生字词,因为预习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是读书和写字,同学们预习课文时自行查阅字典、资料,解决生字词问题(个别词语教师点拨)。这一环节的设计既符合自主学习的.理念,又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本质。
3、读“猫”——三种命运
学生速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描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格、地位以及结局的词句,并以猫的口吻做自我介绍。
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是为了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们明确作者一共养过三只猫,他们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能从这五个方面分别抓住三只猫的特征,明确三只猫有三种不同的命运:病死、亡失、含冤而死。采用自我介绍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打破传统的表格形式的束缚,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课堂。
4、体“情”——两种情感
研读课文,理解把握家人对三只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我把这一环节设为本课的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明确本文对三只猫的外形、举止、性格等进行细致刻画的作用。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领悟赏析的层次:写了什么?写出了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通过分析关键词句,既让学生体会出家人对猫的情感,又掌握了品味语言的方法,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品的能力。
5、探“因”——一点感悟
什么原因导致第三只猫的悲惨命运?
本环节主要采用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小组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通过分析、探讨、发言,很自然的得出“同情弱小,善待生命”的一点感悟。
6、课堂小结
7、作业
联系本课,完成一篇题为《如果我碰到一只流浪猫》的小作文,不少于300字。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期待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猫》说课稿5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能够参加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在今天的这堂课上,我想实现我的一个愿望,这就是──让学生走进有效的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语文的魅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一、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着力点
老舍先生写的《猫》有很多独到之处,细细品来,我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其一,老舍在选材上与其他作家有所不同,他主要是抓住猫的性格通过一个个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将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呈现于我们眼前。其二,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自始至终融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于每一个字眼。而且,我似乎从中读出了人爱猫、猫亲人、人更爱猫的情感发展脉络,它如涓涓细流,丰润着我的心灵,带我走入了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其三,老舍先生不用华丽的词藻雕饰文字,语言平实,就像面对面的与我们话家常,全凭思想和情感牵着笔头,化技巧于无形,自然地从心底流淌出来。其四,《猫》一课有着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从文中的两个中心句,我们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可见本课结构严谨且有特色。
当然,一篇课文既承担着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也体现这一单元组的编排意图。本组第一次提出了比较阅读,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表达方法。所以,就《猫》这一课而言,不仅要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还要结合“阅读链接”落实本组的学习目标。
我们之所以要弄清本课、本组的这些特点,就是要清清楚楚的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崔峦老师多次强调,语文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我们遵循了这一理念,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首先,对没学过这篇课文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之一,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怎么学?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如,能不能把家里的猫带来让我们看着学;在朗读时配上音乐;有的学生甚至建议要抓住他发现的中心句来学习。调查之二,你想怎样写小动物?结果大部分学生只想到写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听了学生的心声,我茅塞顿开,似乎触摸到了教学中最有生命力的脉搏,根据学生的建议和实际情况,我调整教案,如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悟到从可以从不同角度写动物,表达真情实感。其余思考已有呈现,不再赘述。
其次,我对学过本课的学生也进行了调查,如,“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现在你体会到了吗?”结果多数学生罗列猫的性格,体会到因性格多而古怪。针对这一点,我调整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一组组对立、矛盾的性格统一于一体而古怪。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学生体会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却没有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所以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我有意识强化了这一点,升华学生的情感。
所以,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让我品味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真正含义。
三、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我曾为此苦恼、困惑。而这次,小语会提出了这一主题,给我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今天的课堂上,我也想在这一方面力求有所突破。
如,在学习“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一句时,借助语气词,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到了老舍先生朴实、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和蕴藏于文字背后的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再如,以“小梅花”为切入点,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还如,让学生透过一个“更”字,理清课文结构和情感发展脉络,体会小猫的更可爱。正是因为这一个个见棱见角的方块字,能在老舍笔下如此鲜活,所以我也要让它们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充满情趣!我想,只有课堂上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的统一,才能实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内涵和语文的魅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我来说是一个探索之旅,一路走来,旅途中有收获,有喜悦,有失败,更有思考,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今天的这节课,让我走进了一个反思的驿站,我要审视自己的成败得失,整理好行囊,继续追寻新的目标!
《猫》说课稿6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猫》,下面我以简单教语文,扎实求发展的教学主题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我的设想。
一、设计理念
本堂课的设计我遵循以下几点理念:
1、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
2、立足文本语言,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既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凭借文本语言,来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受训练,情感得以激发,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实现简单教语文,扎失求发展的教学原理。
二、教材简说
(过渡语——单元目标——教材特点包括内容分析重难点语言特点编写意图——学情分析——第一课时目标制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一般三点)重难点(说清通过什么方式达成目标)
在以上的教学理念的支撑下,下面我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猫》这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四上语文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专题,让学生了解动物,体会作家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爱动物的'意识以及学习作家的语言表达手法,而《猫》这篇课文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可爱、活泼的猫形象,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其中作者具体地从三个方面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这一特点,即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听话,又尽职,高兴时与不高兴时又有不同的表现,同时既胆小又勇猛,而写小猫时作者只是抓住满月的小猫如何淘气来写,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教学时应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猫的性格古怪这一特点,此外本篇文章语言生动,写法巧妙,因此在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作家是如何将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的。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但深入理解课文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根据课标理念、单元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尽职、屏息凝神”等词的意思。2、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或如何通过朗读感悟了解 ——或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了解——)让学生感受猫的性格古怪这一特点,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3、初步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上目标着力反映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同时注意本文的价值取向,能较好地反映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其中2、3是教学重难点,教学中老师应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有效解决这一重难点。
三、教学法:
根据文本特点,我选择了以上的教学法:
1、扎实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即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从而学习语言,应用语言,在这一过程中积淀情感,从而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2、采用自主、探究法。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习个性化的行为,因此要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从而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下面我来重点说说我的教学预设,我将分5个板快来说说我的构想
(一)联系生活,揭题导入
老师可这样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然后在学生的回答中,很自然地引入:让我们来看看作家笔下的猫是怎样的,然后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是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入手,激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生活体验为文本服务,同时也拉进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作家笔下的猫是怎样的。
2、交流:a.词语教学,重点理解尽职、屏息凝神等词b.交流初读中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请思路,引导找课文中心句,抓关键词:古怪、可爱。(在初读环节保证学生有充分地初读时间,为学习文本打下基础,同时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
(三)研读课文,感悟古怪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抓中心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做法如下:教学第一段:1、默读课文,找找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上自己的体会2、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引导:第一点写猫的老实,抓无忧无虑来理解,第二点写猫的贪玩抓句子:任凭怎样也怎样,并指导想象进行说话练习,第三点写猫的尽职抓屏息凝神,非怎样来理解,想象猫是怎样屏息凝神的,从而理解这个词,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在学生充分感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再随即播放相关课件,感受猫的可爱有趣,再整体朗读第一段,3、再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语言特点,可这样引入:作者是怎样把猫的这几个特点连起来,引导发现句子:说它贪玩吧,它又,可是——发现:作者就是用这生动的语言把猫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第2、3段,这两段内容比较简单,老师可采取学生自读感悟法,在第2段了解猫高兴时和不高兴时的表现时可抓语言文字:蹭、小梅花、丰富多腔、一声不出等词,重点引导作者为什么用蹭而不用抓,为什么不说踩脚印而说印了几朵梅花,发现作者这样写更突出了猫的可爱这一特点,也更写出了作者对猫的喜欢之情。在第三段了解猫既胆小又勇猛这一特点时,只需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然后读一读就可以。(在这环节中我是遵循自主探究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抓语言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文本内容,了解猫的性格特点,在充分的感悟之后让学生感情朗读,体会作家语言特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巩固字词,升华认识
再现词语:贪玩、尽职、老实、任凭等词,让学生从中选几个词写写自己对猫的印象(借助文本语言,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紧抓文本语言的练习点,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深化对文本的认识)
(五)课堂总结,引发阅读期待
作者把大猫的特点写的这么有趣,那小猫作者又是如何写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猫》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语文版第四册第三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一只波斯猫向人请教快乐是什么滋味。燕子说衔泥造窝最快乐的,蜜蜂说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捉害虫、保护庄稼是快乐的,波斯猫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快乐,它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理解“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人物特点鲜明,有很强的吸引力,易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仍然是随文识字,培养朗读能力。所以,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复习“波斯猫、软绵绵、滋味”等11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3. 在品读中体会:只有辛勤劳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才会感到快乐;依赖别人生活,靠别人为自己服务,是没有快乐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只有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快乐。
教学难点: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实效这一目的而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是: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倾向和动力。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动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先以“快乐”一词入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快乐,感受自身快乐的前提下认识波斯猫。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学习过程和教师绘声绘色的.童话语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形成阅读期待;二是利用可爱的动物贴图激发学生的情趣,激起表现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以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达到愉悦教学。
2.探究体验,培养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情境,组织学生通过师生合作先自我探究、合作探究:燕子认为什么是快乐,波斯猫这样认为吗?通过探究学习学生理解了波斯猫和燕子对快乐的不同认识,感悟了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结交给学生学习方法,进一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感悟波斯猫和蜜蜂、青蛙的对话,思考:蜜蜂、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是快乐的,而波斯猫却不这样认为?从中明白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果实,服务他人,才会快乐。在多角度的对话、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更是逐步构建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3.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悟情,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要求阅读教学摒弃繁琐的分析,以充分朗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进而受到情感和思想的熏陶。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以读为主,通过学生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方式的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领悟课文。
课堂中本应该实现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比赛读、评价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特别是在练习分角色朗读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时,应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探究、尝试读——小组探究、合作读——集体交流、表演读”的学习活动,在朗读中入情入境,学会结合插图、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在朗读中感受问句、感叹句的表达效果,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三、说程序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快乐吗?什么时候最快乐?(学生交流)
2.复习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默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汇报交流,小结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件出示)练习说话:“波斯猫为了找到快乐,它去问的小动物有 ,有 ,还有 。”结果它还是 。
2.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燕子、蜜蜂、青蛙的快乐是什么?
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燕子、蜜蜂、青蛙的话,用“——”画出波斯猫的话。(出示学习方法:用“—”画出燕子、蜜蜂、青蛙的话,用“——”画出波斯猫的话。)
3.指名读交流反馈。
三、品读感悟,体会“劳动创造快乐”。
(一)教师引导学习2-3自然段。
1.学习燕子的话
(1)教师范读燕子的话,引导学生理解:燕子的快乐是什么?它为什么觉得快乐?
(指名交流,板书衍泥造窝)
(2)从一口一口、 天天、飞来飞去这些词语中体会燕子是怎样造窝的和造窝的辛苦呢?用三角符号标出再读一读。
(3)设置悬念:燕子如此辛苦却为什么是快乐的?让学生理解燕子快乐的原因。
(4)想象燕子快乐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让大家都来分享燕子的快乐。指名读、师引读、齐读等方式。
2.学习波斯猫的话
波斯猫听燕子这么说,他又是怎么认为的?
多种方法读。
(二)小组合作学习4-6自然段。
小结方法,按这种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方法:小组内交流体会:蜜蜂的快乐是什么?它为什么快乐?波斯猫又是怎么认为的?请大家用朗读表达出来。
(1)学生在小组内读书,交流。
(2)汇报交流(板书:采花酿蜜)(由一人读蜜蜂的话,说说蜜蜂的快乐是什么?它为什么快乐?再谈感受:你从中还体会到了什么?(蜜蜂采蜜很勤劳)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千千万万)你还能说几个像“千千万万”这样的词吗?(扩词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3)指名部分同学读:
师:蜜蜂往返飞行10次,采集1500多朵花的花粉才能酿一滴蜂蜜,它多么不容易但它却又是快乐的!请喜欢勤劳的蜜蜂的同学一起,我们一齐读一读.
(4)指导分角色朗读:面对勤劳的蜜蜂波斯猫又是怎么认为的?请小组用朗读表达展示。
A.齐读波斯猫的话;B.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三)自学7-9自然段。
(1)学生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用你的朗读表达感受。
(4)波斯猫对青蛙的回答满意吗?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波斯猫的话?(指名读)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分角色读,看图助读,合作交流等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
四、放飞想象,拓展思维
1.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呢?请同学们想想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说的话结合图片,想象波斯猫在主人家是怎样生活的,把你想象到的说出来。
2.交流反馈。
3.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波斯猫?它为什么不快乐呢?(自由回答)
4.所以说课文中的波斯猫最后找到快乐了吗?
齐读最后一段。
五、谈谈收获,明白道理。
学习本课,同学们懂得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11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
燕子 一口一口 衔泥造泥窝
蜜蜂 千千万万 采花粉酿蜜糖 } 劳动创造快乐
青蛙 蹦来蹦去 捉害虫保庄稼
《猫》说课稿8
[说教材]
《猫》,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编选了《猫》、《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等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认识,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体现了对人与自然相处的思考,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本文叙述的是作者郑振铎三次养猫的故事,三次养猫情趣不同,情感也在不断变化:快乐而辛酸;快乐而愤恨;可怜而悔恨。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说学生]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饶有趣味,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捞人情的写真较深奥,七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把它放在难点突?/SPAN>,应该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
[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特点,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情达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读文,品味揣摩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同情、怜爱弱小的思想感情,交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处事原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难点: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
板块式课堂结构,阅读活动课,既要阅读,又要说发现。让学生反复、充分读文,不同角度读文,不同创意读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
1、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猫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很多人因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家里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今天,让我们随着大师郑振铎,走进这个爱猫的家庭,亲自去体验养猫的快乐与悲伤!
二、出示学习方式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文章了吧?先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怂恿蜷伏诅骂污涩怅然红绫妄下断语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一节阅读活动课,什么是活动课呢?就是既要阅读,又要说话,还要探讨的课。下面请看大屏幕——四项阅读活动,一起读一下:读猫,说故事;读人,悟真情;读生活,说感悟;读文,品美点。
三、读猫,说故事
咱们首先进行的是第一个活动:读猫。我养了几只猫?你最喜欢哪一只猫?各有所爱。那就学学孙悟空变身一只猫,讲讲猫的故事吧。
怎么说呢,老师先举个例子。(边看书边讲述,给学生示例)比如,我说第一只猫,可以这样说:我是郑家养的第一只猫。我的老家是主人家的`隔壁。来到新家,我也很喜欢,常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主人的三妹做游戏。主人们都很喜欢我,活泼可爱。它可是不久,我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两个月以后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主人们。同学们看,老师在说第一只猫的故事时,运用了第一人称,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意,不仅交代了这只猫的来历,还说了这只猫的个性特点——它的活泼,是不是啊?还交代了它的结局。咱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说,好不好啊?(生:好)
那就沸沸扬扬的读起来,讲述第二只、第三只猫的故事。
(选择两人讲述故事即可,若同学讲述不精彩,可以再请一位补充。)
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创意为我们讲述了三只猫的故事,个性迥乎不同,命运也各有悲欢离合。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在故事中娓娓道来。(教师板书: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四、读人,悟真情;
《猫》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文章条理晰,以风趣亲切的语言,把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描述的栩栩如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试着比较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和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写作手法上的不同之处,其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 “语言大师”写作的精妙手法。通过个性解读、多元感悟课文 “人爱猫,猫亲人”的感情主线,从而体会人与猫之间相互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二、说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根据小学四年级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理清层次的训练,重视培养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根据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我要求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老舍笔下猫的特点,并是从哪些方面,用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的。也使学生感受到主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
三、说目标:
1、 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枝折花落”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猫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描写中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法、学法:
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讲读、自读,合作交流等方式,锻炼学生自学和解决疑难的能力;“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是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桥梁。
五、说教学流程:
(一)情趣谈话,揭示课题
t:同学们,从你们带来的照片来看,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想见识一下吗?(出示猫的图片)这小朋友,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它(教师板书课题)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领悟感情
t:读过阅读课文后,大家有什么感受,老舍笔下的这只猫有什么特点?和同桌说说。
(经同学间合作交流后,大致能感受到这只猫淘气可爱,性格古怪,作者喜爱猫的特点。而这些恰好是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t:今天我们先来走进大花猫,看看它究竟古怪在哪呢?
(三)重点研读第1――3自然段。
(通过讲读第一自然段,自学二、三自然段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抓重点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方法来建构学习。教师通过引导,加强对学生学法的迁移。并在朗读中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阅读后完成填空练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既( )又( );既( )又( );既 ( )又( )。
《猫》说课稿10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猫》的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1.《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本单元选入了五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有人类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
第一课时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字词教学和对前两只小猫故事的解读,本节课重点剖析第三只小猫带给我们的心灵震颤,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美和作者细腻的描绘、朴素的文采。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和七年级学生心理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①用心体会第三只小猫带给我的心灵震颤。
②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细节刻画的手法。
③养成严于律己,公正待人接物的品行。
3.教情、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生活非常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这也符合新课改“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要求。为此我采用朗读感悟法、情景设置法,小组组内合作、组间讨论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课上主要开展好课本剧表演和课堂法庭两个活动,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二、说预习
预习是学生课堂学习必备前提,是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是四模块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课改实践证明缺少了预习环节的课堂注定是低效的。只有进行有效预习才能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的,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当堂达标。结合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预习题目,在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给学生。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第三只小猫的故事排练成课本剧。
2.把三只小猫的故事对比,体会“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含义。
为保证预习的成效,我安排20分钟的自习课让学生开展预习,目的是培养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前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依据学生预习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和重难点。
三、说课堂
(一)激情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网络流行的虐猫视频和大街上的`流浪猫图片,带动学生入情入境。问,在第三只小猫身上有没有挨打的经历?哪小组能展示下你们排练的课本剧?
(二)课本剧表演
通过课本剧表演,真实再现文本内容。
(三)课堂法庭
表演完毕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临时组建课堂法庭,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我”“妻”“张婶”“刘嫂”等角色,其余学生组成评审团,针对小猫的死开展法庭举证,找寻小猫死亡的真正原因。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我的良心受伤了?”的含义。这里,我还要引导学生抓住“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等重点语句,细细品读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为达到最佳课堂效果,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五段,“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了伤……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更是心灵忏悔。在同学们入情之后,请大家小组内自由讨论,谈谈课文告诉我们了什么?
学生能很容易能得出以下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能凭个人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也可能有的学生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出作者是对当时社会人生的感触,表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严于律己的精神和仁爱之心。
这里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读,但我也会把我的观点和学生一起分享: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动物、植物都有他生存的权利,人类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和谐是我们这个星球生存的永久主题。
四、当堂达标
此环节是以学习目标为中心、落实“堂堂清”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负担、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我设计以下题目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3分钟内检查,2分钟修改。
1.综合能力检测第一题,完成字词考察。
2.文中的三只小猫,你最喜欢那一只,简单说明理由。
3.为第三只小猫写篇悼词,不少于50字。
在这三个题目中,1题90%的同学能达标。2题只要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即可。3题其实是文本内容的向外拓展,也是表达能力的检测。当我们的学生写出这样的句子:当我举起沉重的木棒砸向你的时候,你没有辩解、没有反抗,便喵呜一声逃到屋瓦上去了。当我知道了真正的凶手时,你却惨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你或许是饿了,或许是冻了,还有可能是委屈和对我们家的恋恋不舍。你受了冤枉却没有辩解也无法辩解,最终死去。我认为是自己把你害死的,这个过失永远无法补救,对不起,小猫,一路走好!
当我们的学生写出这些句子时,我们能说我们的课堂没有成功吗?
《猫》说课稿11
一、 说教材:
《新纲要》中提出语言活动主要就是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看图讲述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发展幼儿口语能力的重要形式,还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社会等领域的发展。《两猫相争》这个故事角色是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动物,而故事本身又情节简单,富有童趣,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联系不同图画,形成完整故事并较连贯讲述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新经验、新挑战,它通过描述两只嘴馋的小猫为了一条鱼互相争斗,到最后吵得精疲力竭也没有吃到鱼的故事,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在生活、学习及游戏中应该学会友好协商,互相礼让。
大班语言看图讲述活动——《两猫相争》说课稿
二、说幼儿: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发展密切相关的。而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迅速,已掌握了较多的词汇量。同时,我班幼儿活泼大方,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好奇心、探究欲强,有丰富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和理解力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又占优势,所以对看图讲述非常感兴趣。但幼儿在看图讲述时,往往主题不突出,过于具体和琐碎。而教材《两猫相争》可以为现阶段的幼儿提供围绕主题讲述的这样一个平台,同时这些小动物均为幼儿所喜欢,相信能让幼儿于愉快的活动中积累创造性讲述经验,获得自信与快乐。
三、说目标: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幼儿感受作品的语言美,还能让他们学习根据作品提供的线索进行创造性想象。从《纲要》的精神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将目标定为:
1、欣赏漫画,较生动的描述图片的内容。
2、喜欢讲故事,学会丰富词语:互不相让、难解难分、精疲力竭。
3、能积极参与讨论互动。
我将本活动的重点放在“喜欢欣赏漫画,较生动的描述图片的内容。”上。难点是“较连贯的讲述故事情节。”
四、说活动准备
精心的活动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为了活动完美呈现,我为本活动做了以下准备:课件、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
五、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巴班斯基说过“教育的方法是由学习的方式和教育的方式运用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时多种方法灵活运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综合运用了设疑法、课件演示法、提问法、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我将在下面的活动过程中详细阐述。
六、说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设疑引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活动有个好的开端,我在活动一开始就出示教具,并设疑引入:“有一天,天气真好,白猫和花猫兄弟俩商量着去哪儿捉老鼠,当他们路过墙角的时候,突然间看见一只叼着鱼的老鼠,同时飞奔过去,接下来会发生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一疑问,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幼儿把思维聚焦到活动的重点上,让他们带着问题很有目的性地倾听故事,为下一环节做好了铺垫。
2、观察课件,提问讨论。
当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之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一系列启发式的提问,首先观察画面上画有什么,如:白猫和花猫看见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咬那只小鱼的?课件演示法的使用时基于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年龄特征考虑的,生动的课件演示,能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画面情节的夸张和生动,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听感官,帮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梗概,理解故事的语言美和情节美,突出了活动的重点。
3、小组讲述,互相交流。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所在,首先,教师通过提问,设计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如:“鱼为什么不见了?你们觉得它去哪儿了?”通过提问法,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有效思考,不断梳理故事环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其次,考虑到“幼儿语言的发展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特点,我为幼儿提供“想说、会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平台,在幼儿讨论期间,教师适时地引导幼儿结合动作表演,让幼儿在思考——学说——学做的过程中,巧妙突破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4、续编故事,培养品质
文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一方面体现在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学习其中的精美语言;另一方面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蕴含深刻的品德教育。因此,我通过提问:“为什么白猫和花猫吃不到鱼?他们要怎样做才能吃到鱼?我们应不应该像他们那样?我们要怎么做?”通过相互讨论,幼儿深刻体会到自私的坏处,懂得自己应该做个大方、有礼貌的孩子,此时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七、活动延伸,拓展经验
为了帮助幼儿拓展相关经验,在本次活动之后,我还进行了延伸活动,如
1、表演区:把白猫、花猫、鱼、老鼠等头饰投放到表演区,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
2、语言区:请幼儿讲述自己续编的故事结尾,进一步拓展幼儿经验。
八、效果分析:
这节课侧重语言讲述,也能丰富词汇,正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段。开始的导入环节,我以猫叫声音与图片导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根据ppt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多数幼儿能大胆的讲述。并在教师生动的语言讲解和表演下,理解了“难解难分”“满头大汗”的含义,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猫》说课稿1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郑振铎的《猫》。我把我的说课分为这样几个板块: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本单元选编了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学习这篇散文 ,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
(二).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郑振铎的生平。
(2)识记并理解本课“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生词,体会对比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3)整体感知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4)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三只猫的区别,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方法目标
(1)学生预习,课前搜集有关猫的生活习性方面的资料。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3.情感价值观目标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善待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
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三只猫的区别。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较简单,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生活非常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学本文时,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说教法
1.抓好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个鲜明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的学先于教师的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预习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利用教材工具书及其他辅导资料,自己去感知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可见,预习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预习有利于学生提前消灭听课中可能会遇到的“拦路虎”,加强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事先我先给出了预习案,让学生根据预习案预习,为上新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展示交流: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先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互相学习,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3.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
4.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对于学生,最重要的不是交给他们现成的知识,而是教他们去探索发现真理。我认为过程远比结果更有价值,这恰恰体现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课前预习:学生根据预习案预习课文,初步自学课文,为上新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把精彩的地方、疑惑的地方、关键的地方等勾画圈点出来,做进一步的探究。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在教学中,这种新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之得到不断地强化和训练。我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1.激情导入:
由关于猫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交流有关作者资料:
对作者的了解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背景深入的地方,了解了作者的背景更好的了解他写作的目的,所以在预习时就让学生进行了更好的资料查询,在课堂上节省了时间。
3.学习字词,检查预习
作为一篇新课文,生字的处理是必要的,所以学生通过预习,查字典、多次的书写并做到了心中有数,所以学生在黑板板演是做得甚是好,有错的学生也让他们随时改正,并让学生积累。
4.整体感知
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其实也是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学生以这篇文章中作者养了几只猫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概括,学生就很容易的完成了。
5.合作探究,感悟内容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完成三只猫的区别表格,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五、板书设计:
26.猫
郑振铎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节课,我遵循这些原则,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学生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基本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导。
说课人:刘志海 20xx年6月3日
《猫》说课稿13
《猫》是郑振铎写作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作者)家三次的养猫经历,表达了我和家人对猫的喜爱之情。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郑振铎《猫》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猫》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在《猫》这篇课文中,作者郑振铎先生通过记叙自己家的三次养猫经历,表现了不尽相同的感受和一种细致地人生思考。特别是由于我的武断和粗暴造成第三只猫的冤死,使我深深的自责。另外,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们在感悟作者的仁者情怀的同时,可以获得许多为人处世方面的启示。
二、学情分析
作为农村孩子, 对于猫这种动物他们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对《猫》这类记叙小动物的文章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另外,经过几年的语文积累,对这类记叙类散文,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素养和欣赏能力,学习起来也不很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字词,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重点) 能力与目标:
2. 品味精彩语言,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学会关爱动物善待生命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欣赏小猫图片,导入新课。通过欣赏小猫可爱滑稽的图片,激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1—2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
三、走进作者。 (请同学起来读)
通过了解作者,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预习检测。(出示多媒体教学课件,检查预习情况)
本环节通过字音、字词理解的检测,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词。有利于文本的理解。
五、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
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
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它们不同的结局,“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
文章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在养第三只猫时发生了一个事件,我们就把它叫作“芙蓉鸟被害案”,针对这个事件,我让学生来做法官,来判定这个案件的性质。出示课件展示一系列办案程序。
芙蓉鸟被害案
案发现场情况:
犯罪嫌疑人:
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2、案发前的表现:
惩罚方式:
案件定性:
案件反思:
1、在知道真乡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让学生到文中去寻找相关的证据,我想这种方式更能激起学生到文中去筛选信息的兴趣
教师小结: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六、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将所学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
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么做?请写成100字左右的小作文。这个作业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思考写作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不能以个人的喜好去看待事情,否则贻害无穷。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的聆听,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
《猫》说课稿14
1.说教材
本文是一篇童话,文字浅显,内容生动,十分适合学生阅读。本课描写了一只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于是决定去问问人家。他去问了燕子、蜜蜂、小花猫,结果还是没有找到快乐。课文通过波斯猫和燕子、蜜蜂和小花猫的对话,告诉小朋友只有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获得快乐。
本文共有9个生字,在字音要注意读准前后鼻音,“绵”要读准在生字和词语中不同的读音;这9个字字形上并不复杂对学生来讲,不难掌握。要书写的四个字在字形结构上也较为简单,三个左右结构的字要学生能摆好左右部分所占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个独体字要学生注意在横、竖中线上明显位置的关键笔画。
2.说学情
学生已进入二年级上的学习阶段,已有了一定的识字量, 也有了初步的语文阅读能力。对于生字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教学中,老师可以分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了,有些生字放手让学生自学,而不必个个生字面面俱到,要各有侧重点。
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有趣生动的童话故事,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地阅读,在阅读中促进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悟出其中的道理。
3.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及说明]部分。
目标之一知识点的落实。课文中的“绵、炸、夹”三个生字在字音上容易出错,要重点给予指导,特别是 “绵”字在“软绵绵”中的发音——第一声,读生字时是第二声,学习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读让学生读准字音。注意读准“温、糖、整、叹”等字的前、后鼻音,不断巩固拼音的学习。在书写方面,描摹四个生字“决、温、夹、叹”,并明确三个左右结构的字要摆好左右部分所占的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个独体字要学生注意在横、竖中线上明显位置的关键笔画。课堂上,老师在强调正确书写姿势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地书写,先描,后写。老师要提醒学生把字写端正、匀称。
目标之二是朗读能力点的落实。现在学生已经明确了对课文朗读的要求首先是做到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在这一课中,要求学生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燕子、蜜蜂、小花猫和波斯猫的不同语气,体会它们各自的感情。
目标之三是情感目标与语言活动结合的落实。通过“想想如何劝说波斯猫,让它变得快乐”这一说话训练,使品德教育与语言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快乐的道理。
4.说教法与学法
在课堂中,教师担当多种角色,而在学生的眼里首先应该是一位有向心力的益友。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着整个教学。教法与学法是不可分的,在本课时里,确定的方法是:由扶到放,主动学习,体验感悟,师生同乐。
生字教学采用多种的教学手段,有体验、动作演示,音近字比较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与能力。
朗读教学则注重学生的感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感悟来读出不同的语气。朗读形式多样,有教师范读、引读,学生同桌读,请好朋友读,男女生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感受读朗读的快乐。
5.说实施
根据教学设计,将教学分为四个环节在课堂中实施。
A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通过媒体出示波斯猫的可爱照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认识波斯猫,了解波斯猫的特点,对波斯猫充满喜爱之情。接着教师用“可是,这只波斯猫感到生活中没有快乐,那是怎么一回事”过渡句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课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B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以后,我就让学生自主读,“披文入情”领略的语言美。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阅读“披文入情”,所以我先让学生听同学朗读课文,同时提出要求:边听边思考填空,这样能养成一边仔细听一边思考的习惯,并对课文内容椰油一个整体的了解。
C再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在这个环节中,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2—4小节,先自读课文相关小节,根据要求划出主要句子,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意思,用自己的感悟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在学生掌握了这个学法后,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里学习5—10 小节,读懂课文。这样的教学活动,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教法上 “引导”、“启发”上下功夫,施教主动,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D展开想象拓展练习。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就启发学生想像:“波斯猫听了你们的话后,会怎么想?怎么做?最后它到底有没有找到快乐呢”?请小朋友续编故事,我们来一个“小小故事会”。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思品学科的联系。
《猫》说课稿1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我是本组第()号考生,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猫》。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六个程序展开我对本课教学的理解与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猫》一文是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栩栩如生,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③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理清层次的训练,重视培养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根据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我要求学生之间开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文章脉络。为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置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难点为: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特点。
三、 教法
(1)朗读法(朗读可以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能起到移情作用,使学生情感体验与作者体验达到一个吻合)
(2)问题引导点拨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有利于课堂预设的生成)
四、 学法
(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五、 教学程序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的教学设计。 环节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交流。(由图片引入谈话再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2、简介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等。(此时介绍老舍,揭示课题《猫》)
设计意图:谈论自己的宠物——猫必定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以此导入,学习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相信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环节二 整体感知,读中感悟.
我将以提问的方式展开本环节教学,从而整体把握文章
1、读过阅读课文后,大家有什么感受,老舍笔下的这只小猫有什么特点?和同桌说说。 (经同学间合作交流后,大致能感受到这只猫性格古怪,淘气可爱,作者喜爱猫的特点。而这些恰好是文章的中心和重点。)
(教师随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勇猛??)
2、引导思考:看着这些表示性格的词,你有没有疑问?
3、作者讨厌猫的古怪性格吗?为什么?(板书:可爱)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意愿,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提自己想提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重点研读设下铺垫。
环节三、细品精读,撞击情感
此环节将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自读感悟: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可爱呢?让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把写猫可爱的句子划下来,然后挑一处你认为写得最生动,最喜欢读的语句讲给大家听。先自己准备,再四人小组交流。
2、学生再读课文,交流感受。(如果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
(1)读出表现猫贪玩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2)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谈感悟。如: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解释“任凭”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突出体现猫的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猫的贪玩。
(4)总结学法,学习体现猫的性格古怪的其他内容。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重在通过抓住“谁”、“怎么”的适当想象来体会猫的贪玩,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以表现,设计上考虑了学生的思考维度由“谁”递进到“怎么”,想象会更合理、更有情境感,而且迁移了学法。
3、再读课文的1-3自然段,感受猫的古怪性格。
①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还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语句。
②完成填空练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 ),又( );既( ),又( );既( ),又( )。
设计意图: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先通过朗读表现猫的性格古怪,在朗读过程中能更进一步体会到猫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上填空,学生水到渠成的体会到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而且还培养了概括能力。
4、再读课文,感受小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之情。
(1)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感受小猫的可爱。
(2)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呢?怎么理解?)
设计意图:此句是文章的过渡句,在体会到了老猫的性格古怪之后,以以上的训练方式引入对猫可爱的感受,既激发了学生对小猫的可爱研读的兴趣,又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用词之精。
(3)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想象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播放课件,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设计意图:边读边想象的朗读是想象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就使学习的兴趣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会被又一次激发。
环节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
谈话交流,情感提升——人爱猫,猫亲人。(情感主线)
1、自学“阅读链接”。
2、观赏猫的图片,练习抓住特点表达对猫喜爱的情感。
3、投影猫的图片,学生观赏。学生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设计意图:将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又一次延伸到学生自己对猫的喜爱,并使本节课体会到的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得到实际运用。
教师总结 老舍爷爷喜欢这只猫,猫也喜欢老舍爷爷,同学们喜欢这只猫,猫肯定也喜欢同学们,由此可见“人爱猫,猫亲人”。 猫,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很普通的动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爷爷的笔下却显得那么惹人喜爱。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正说明了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能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
环节五、拓展练笔。
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用一两段话把这种小动物的特点记述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六、 板书
15、猫
老舍 性格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吭
勇敢喜爱之情 淘气天真可爱
摔跤、打秋千
【《猫》说课稿】相关文章:
《猫》的说课稿06-26
四年级猫说课稿10-04
说课稿05-23
猫小学作文02-05
小学猫教案02-15
猫教学反思04-07
猫教案模板11-29
《猫》的教学反思05-27
瓢虫说课稿03-12
《杠杆》说课稿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