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1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论语读后感1
犹记得一年多前,当我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乡,挥别疼爱关心我的父母时。带着简易的行李,带着对大学象牙塔式生活的期待和憧憬,我走进了大学校园,迈向了人生新的起点。而简易的行李里静静地躺着迄今为止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于丹的《论语心得》。
自识字至今,细细想来,读过品过的书不胜枚举,从梦幻瑰丽的《安徒生童话》到鲁迅批判现实、富有回味的《呐喊》;从三毛展示勇敢与浪漫的《撒哈拉的故事》到路遥解说平凡和苦难的《平凡的世界》;从奥斯洛夫斯基的闪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高尔基讲述“社会大学”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我的大学》等等。这些文学经典如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灵,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也重新得到了塑造。
而在这其中,有一本书对我的影响尤为深远,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我最为彷徨与无助之时,它来到了我的身边。从此,它不遗余力地、细心地指导我,带领我走出了迷茫与困惑。这本书就是于丹的《论语心得》。
与《论语心得》结缘是在那被大家称为“黑色六月”的高考准备时期。那时,努力的看书,努力的备考并没有让我的成绩有所进步,甚至还有退步的趋势。所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繁多的考试曾让我一度陷于崩溃的边缘,我极为害怕即将到来的高考。高考所带来的焦虑与现实里中的种种不如意就好像是一张巨大无形的网,困住了我的思想与灵魂。我感到无比的窒息与惶恐。可想而知,之后几次重要的模拟考试我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看着试卷上惨败的成绩,我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里,我曾经有过的梦想也正一步步地离我远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中看到了《论语心得》这本书。许是对于于丹的好奇和对《论语》的熟悉,让我拿起了这本书。回家之后,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论语心得》主要是有关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事之道、君子之道、理想之道以及人生之道的解读,并且还用很多浅显易懂的小故事来阐释《论语》中艰涩难懂的词句。从这些解读与小故事中,特别是书中对心灵之道以及理想之道的阐释中,我找到了我寻觅已久的心灵寄托。
当我读到“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缺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剧你的苦痛。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这段文字时,我怦然心动,有如醍醐灌顶。那一刻,我彻底顿悟了,是啊,为什么不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憾?为什么一再地自怨自艾呢?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问着自己,许久过后,我听到了从心灵深处传来的声音:为了自己的前途与梦想,为了家人与朋友,我愿意面对自己,而不是逃避。
从那之后,我一边严格地按照老师制定的.计划复习,一边积极地调整心态。每当我快要失去信心,快要放弃的时候,我总会对自己说:不要考虑太多,我只需要尽我全力即可。一个月过去了,以前几乎整夜失眠的现象渐渐地减少了,我的脸上又有了阔别已久的笑容。更重要的是,我的心一天天地静下来,对于高考,对于未来,我已多了几分信心与把握,少了一些忐忑与不安。
经过几个月认真的备考和积极的心理调适,高考终于如约而至,高考的那几天,我的心格外平静。除了粗略地翻翻课本外,每天晚上我还会再读读《论语心得》。然后掩卷沉思,并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做一个勇敢的人,尽全力去化解人生的缺憾。”
高考结束了,成绩也很快公布出来,对于成绩我坦然面对与接受。正如《论语心得》所说的那样“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
在我惶恐、不安时,《论语心得》悄然而至,引领我走出了心灵的困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又重新找到了定位,找回了自我。
而今我已是一名大二学生,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学习与生活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与挑战,但我早已学会坦然接受与面对。现在每天晚上临睡前,我还会再品读一下因为多次翻阅而略显残旧的《论语心得》。我相信《论语心得》中简单的真理和对于感悟的阐释将值得我用一生去解读。
论语读后感2
《论语》我熟悉,于丹对于我却很陌生。但是《论语》心得这本书使她进入了我的视线,直至成为我所敬佩的人之一。而我也很幸运地能够在这样一位师范大学教授、古代文学硕士的带领下去发现《论语》的真谛,让古圣先贤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一个平淡的假期。
本来以为这样一本解读典籍的书应该是以一种说教的语气,用很多晦涩难懂的字句来向我们阐述大道理。我开始甚至怀疑我能不能看懂这本书,能不能理解几千年前人类留下的精神财富。但是当我翻开这本《论语》心得,疑虑便烟消云散了。正如于丹常说的,《论语》的道理是朴素的,温暖的,他自己的解说也带给我一种简单而贴近心扉的感受。没有我想象中的高谈阔论,也不像现在的许多学者那样咬文嚼字,弄一些专业术语、新名词来吓唬人以显示他们的成就。看《论语》心得,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来,那样一种从容谦仰的态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这本书中穿插了很多简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触颇深。老和尚背姑娘过河的故事让我理解了“仁者不忧”的境界;国王寻找哲学问题答案的故事让我明白如何做一个仁爱之人;网球明星和女孩买头花的故事告诉我应该以开阔的心胸去面对生命中的缺憾;茶师为了最有尊严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让我看到了心灵勇敢的力量……这样的小故事于丹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些也许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对于我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也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小男孩拔钉子的寓言我记忆犹新。在我们这个年龄,常常由于一时冲动而说出一些不经过大脑的'话来,伤害了身边的人还浑然不自知。但是现在于丹提醒了我们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因为就像钉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篱笆上也留下了洞,不会复原了。现在我一想起这句话就不觉心惊,好像忽然发现自己做过那么多留下悔恨的事情,只愿今后不会再这样不谨慎地处世了。
以前我在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总是放不下,怨恨一时难以消除。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看了这段话,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自己会因为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么久都不开心,原来是自己放大了伤痛而已。一个“恕”字可以使自己拥有海阔天空,何乐而不为呢?
全部读完这本《论语》心得后,我觉得贯穿全书的思想就是注重心灵。那个有抑郁症的喜剧演员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现代人很大的启示。在纷繁的社会里,在忙碌的生活中穿梭的人们,在职业角色的外衣下,我们还有多少空间留给心灵呢?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生活得不够欢欣,不够幸福?那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看物质太多,看心灵太少。这大概是这本书最触动我的一部分。我开始试着抛开与物质的纠缠,听一听心的声音,按照最真实的想法去行事,体验真正的快乐。那句话已深深烙在我心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同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
这一刻,《论语》之于我的意义,我对《论语》的看法已经彻底改变。它不再仅仅是“三十而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熟悉词句的出处,而是我今后人生的心灵导师。以前我看《论语》是万万全全地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对待的,虽然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但是也认为只有在那个民风淳朴,物资匮乏的古代才适用,而对于我所处的这个人心不古的时代的意义并不大。可是于丹却游刃有余地将这部《论语》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发现这本语录竟然可以穿越千年,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任何时刻都能引导帮助我们。只要以不同的角度来看,他就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而我们这些中国人,更应该为了血液里流动着儒家的博大精深而自豪。
我想以序言里的一段话来结束: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味,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论语读后感3
暑假开始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有点顿悟的感觉,就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首先从一个节目开始,某个晚上看某电视,李连杰给人感觉很沧桑的感觉,他说出了他的人生感悟,人一辈子,光溜溜的身子来到人间,光溜溜的离开人世,来的时候,需要别人救济帮忙,走得时候也要麻烦人火葬帮忙,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别人的救助下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以还是利用在世间的日子去多救助一些别人,才有意义。当别人问他,慈善最大的感慨,他说是"给别人的才是你的",解释到比如别人送一个表给他,他每次看表的时候,其实都在想念那个送表的朋友,其实他朋友已经戴在他的身上,他认为,在我们离开世间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够带走,为什么不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呢,这样一来,自己就永远的存在在世界上。他把人生归结为"助人"和"爱人",我想就是他的伟大和成功,他在人生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真精彩的感受!
一直以来,很多人在教导我们,要学做人,但是可能在概念中,做人是个很虚的东西,尤其是我们后生晚辈,总觉得做人好空洞,也许是前人为了回避现实的一种手段。论语教材,大家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死记硬背一下的,即使像奥运上那么大声的"学而时习之",我想实际上十几亿国人,没有几个真正去理解孔子的真实含义。而且,现代人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时代不同了,中国人不能够总是停留在远古的那些历史上东西上了,必须和西方靠拢,从别人成功的体制中吸收经验去进步。
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才知道原来我们以前为了论语而论语的思维使我们认为古文化没什么用处,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读懂论语,而且由于没有生活经历,对论语之道也没有真正的体验。
经历了10年的社会生涯,有时候会对社会有悲观的想法,对人生有无奈的想法,现在周围,好象始终是那些有关系的人吃得开,利益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不但是那些社会的宠儿,哪怕是平民百姓,都在为手头的工作而生存,有几个人可以超脱的生活,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毕竟说什么生活还得继续。正因为工作的辛苦和无奈,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快乐,混日子的感觉很厉害。有钱的人也不快乐,因为他想更加有钱,也不知道怎么把钱转化为长期的快乐,最多就,那种穷快活很少了。
总之,我们的生活,得为"利"字。在这个前提下,那论语的做人学问,仁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呢?毕竟这个不管我们饭的。我结合自己,想了一下认为其实是我们还是没有理解人生之道。
首先,不管我们怎么样一个人,其实都有一个做人之道,诚实之人,狡诈之人,其实都在修炼自己的人生的.道。这个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些高人,如南怀瑾先生,就会去把做人理论化,找到人生的修炼理论,可以更好的指导做人。而大部分人,则是根据自己的教育和周围人的影响,在无理论的实施而已。
其次,做人之道,其实并不与谋生之道不相容,它可以知道我们更好的谋生。可以认为,做人之道,是和做事的态度和方式相辅相成,只是做人之道越明确,做事就越清晰,不会出现原则的问题。
最后,做人之道,其实是给人寻找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的根本。始终人生必须明白,财富和享受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疾病、穷困、死亡、失败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情况,真正人生不败的境界就是人生的修炼。一个人做人明确了,他可能事业失败,可能遇到疾病,但是他始终还是会有生存的勇气和决心,因为他可以面对。否则,则可能会由于某个原因,他失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也许,我们每个人,不管读论语也好,还是西方哲学也好,或者自己确定一个准则,找一个健康之道,做自己的人生指南,才是健康的人生,确保永远不失败。
论语读后感4
学习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使我受益非浅。于丹对《论语》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拆讲与分析。先我就从作为一名普通的角度就于丹《论语》心得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说:“天人合一”。于丹解释说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的和谐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我觉得教师很学生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组合,而不是对立的组合。这就是我们学习这本书后,我们应该追求的和谐。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们作为一名技校的老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扎实的学习功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我们的学生的时候能够心态平和的教育学生,而且要对我们自己的学生有信心。能够发自内心的肯定我们的学生。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提到了“怒”和“仁”,并对其进行了解释。谈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给别人干。我们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学中也许已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们怎么处理的?我在教学工作中有过这样错误的认识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所以我不想干的事让你来干。现在看到这样的一个“怒”字。我不仅对自己有这种思想而觉得不该。这是没有正确理解“教师”这个名词的结果。而“仁”解释是“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当看到这里我不敢问自己我对别人做到“仁”了吗?我只问自己对自己工作、教育的对象做到“仁”了吗?我真的从心里关爱我的学生吗?真的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吗?我认真的`审视并认真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谐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二、心灵之道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一个老师的心灵思想直接影响一批学生的思想观念。于丹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们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要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不要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学生。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于丹是这写到的“当不幸降临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不仅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教育学生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加重要。要使学生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三、处世之道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们如何和自己周围的人相处呢?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是这样说的:“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
除了有正确的交际观点,我们在为人处世上还要自我做起。在与别人交谈或评价他人时要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资格去评价他人。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上应该时时刻刻要遵循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少说多做,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用这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处世心态要约束自己要求自己。并贯穿到教学中去,使学生能从自己的观念中提前适应社会。无论以后在社会中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四、君子之道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谈了自己的三点认识,她认为作为君子要具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第二种境界是无恒产而有恒心。第三种境界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首先是第一种境界,我认为做一个善良的人不只是“君子”应具有的境界。而且还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做人的标准。可能我们无法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让我们的有限生命在苛责外在的世界中度过。另外不要只一味的抱怨外界的环境,我们自己的身上也需要这种“苛责”。
论语读后感5
在初中的学习中,我已经初步接触到论语:我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读懂了孔子谦虚的态度;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认识了孔子的实事求是;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看到了孔子的乐观…
今天,当我重新手捧论语开始翻阅它时,读到的又是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点到为止的应答。我也有了更加深入的领悟和感受。我从《论语》中认识的是一个诲人不倦、多才多艺的孔子,明知其不可而为之、迂阔率性的孔子,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常见癌症,周游列国的他据说一生有三千弟子。他对学生在教育方面的教导很多都是值得学习的。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抱以不满足的心态。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与人歌儿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这体现的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态度。孔子尚能虚心地请教别人,把歌重复唱一遍,自己认真地去学习,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更加要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要为了面子而羞于向别人请教。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柳州分类信息网: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在我们班,这个50多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健将、象棋大师、书法好手,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山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一个长久、艰苦的过程,"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孔子在此勉励冉求知难而进,这样才能得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也是孔子的思想。迎难而上,无所畏惧,积极地接受挫折和困难,把挫折和困难当作磨砺自己的机会。在困难中才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正如孔子所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方法和经验。
"因材施教"恐怕是孔子在教育上最大的特点。子路问:"闻斯行诸?"在这个问题前,孔子对于冉求和仲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冉求办事犹豫畏缩,要多多鼓励他;仲由胆大过人,要抑制约束他。在孔子的弟子问"仁"的问题时,他对弟子们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孔子还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但是如今,有些教师不去研究自己所面对的学生,他们以为了解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了解学生的共性,课就能讲好。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因材施教式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愿意拿着十余条干肉为礼来见孔子的人,孔子都会乐意让他接受教育。这一段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论语》对于为人处世也谈到了不少观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别人生身上,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读完《论语》,我不只是单单认识了一个诲人不倦、多才多艺的孔子,明知其不可而为之、迂阔率性的孔子,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更学习到了孔子内在的思想和精神。
论语读后感6
《论语》的交友观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挖掘,但有一点好像没有涉及到——如何处理一个朋友群的关系。即,几个人彼此都是朋友,三五成群。这里面就不仅存在单纯的两两交往的问题,还包含更复杂的一对多,多对多的问题。 四、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说了这么多《论语》中的交友观,由于《论语》主要记载的是孔子的思想,我倒对孔子的朋友产生了兴趣。我想孔子应该有很多朋友。单就《论语》来看,我却只找到两处。一处是“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另一处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后者不知从何考证,前者看来只是孔子所“和”之人,并非所“同”之人。孔子有没有纯乎价值认同的“知己”呢?仅看《论语》,似乎没有。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退而求其次,孔子的学生中有没有人能充当这一角色呢?有时,师生关系也可到达一种朋友关系。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颜回和曾参。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论语读后感7
记载了一次子贡与老师孔子的问对,大意说,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可以奉行终身的至理名言(品德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就带着几分商量的口吻,答道:“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恕乎”这三个字说出了“恕”的精神:“恕”,就是以自己的感受推想别人的感受,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世儒学将“恕”的精神上升为“道”的高度,称之为“恕道”,就是推崇宽宏的君子器量,可以包容他人,好的会欣赏,坏的也能容忍。就像上天庇佑万物,土地承载万物一样,君子应该有天地般宽广的胸怀,而不是清高、傲慢的心态,这样才能培养出内在的福德。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器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品德。古人常说的“雅量”,值得就是宽宏的器量。一个有器量、能容人的人,总能处处与人为善,得到周围人群的高度评价,在各个领域中都能赢得成功的契机。
中国古代出过很多优雅量的名士,西汉张释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 注释: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中国西汉法律家,法官。汉文帝元年(前179 年),以赀选为骑郎,历任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文帝三年升任廷尉,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他认为廷尉是“天下之平”,如果执法不公,天下都会有法不依而轻重失当,百姓于是会手足无措。他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他认为“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如果皇帝以个人意志随意修改或废止法律,“是法不信于民也”。他的言行在皇帝专制、言出法随的封建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景帝立,出任淮南相。张释之对文景之治的实现,是有重要贡献的。
张释之曾任掌管全国刑政的廷尉之职。一天,满朝文武集聚大殿上,有一位年迈的处士王生,他见到张释之说:“我脚上的袜子系带松开了,请你帮我系好吧。”身为重臣的张释之,在听到这个身份低微的老人无礼要求后,平静而顺从的跪下去,俯在老人脚边为王生把袜子系好了。
散朝后,有人问王生“你为什么要在朝堂上,众目睽睽下羞辱廷尉,让他给你系袜子呢?”
王生说:“我老而贫贱,知道自己没什么好东西好送给张廷尉的。张廷尉现在权重天下的贤臣,我之所以当众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借此为他再增加一些声誉啊。”
人们听说后,都称赞王生明哲通达,而对宽容忍让的张释之更加敬重了。
不仅是古代,即使是今天“恕道”依然是为人所称颂的精神品质。
恕分两种:被动和主动。懂得尊重别人,有宽宏大量的风度,不纳人嫌,不挟私怨,能容纳一切人和事,这都是被动的恕。
前两天找个老师算命,老师说《易经》里面的六十四卦,有几个卦象是上上大吉,叫“元吉”,其中一个叫“鼎卦”,寓意国家像重鼎一样稳固;另外一个叫“损卦”,“损”的意思是损己利人。能损己利人,诚心诚意面对一切众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是主动的恕。
《老子》所讲“上善若水”,水之德就是永远都不居于盈满,总是避高就低。安于损的态势。但这个世界恰恰是看似柔弱的水,能够蓄积的态势,能够汇成最广阔的汪洋,“上善”之德,就是损己而利物。
一个人在社会上、在群体中只要坚持损己利人的态度,多做一点自我牺牲,多为别人着想一些,多为别人出点力,那你就一定能具备水一般的运势,像“损卦”所预示的那样,真正做到广结善缘,无往不利。你说说,还有什么福德因缘,比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得到“人和”的助缘更宝贵呢?所以说,有宽宏的器量,更能积极主动的践行恕道,自然福慧具足。
恕的反面是什么?就是不恕。不恕会怎么样?生气、上火。
人们常说,生气就是用别人错误来惩罚自己。这话大体不错,但是人们不清楚,这惩罚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禅宗常讲:“心火无烟日日烧。”想想看,心中天天有把火,对人的心智、身体是多大的伤害啊!最好的方子就是三个字---- 其恕乎!
这三个字也是对我自己也是一个要求。希望自己能够多去感悟人生的道理勉励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论语读后感8
《论语》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所记录孔子的思想对于教学非常重要。难怪有前贤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教师,出于职业的敏感,我对学习方面的内容尤其感兴趣,读后更是感触颇多。
孔子以他的亲身经历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又“朝闻道,夕死可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不断创新,思想越来越成熟。又如他自己所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直到晚年,还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博学多能,仍坚持终身学习,不愧为其弟子之师表。他的弟子评价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可见他是终生学习的楷模,这就是我们要向孔子汲取的精华之一。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可是我们的大多学生仍然有这样的通病,缺乏大胆地创新。孔子倡导“当仁不让于师。”“学,思,行。”“学无长师。”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可见他是如此大度,寄希望于他的学生向他的挑战,超越他。有一次子夏与孔子讨论对《诗》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几句的理解,孔子说了“绘事后素”,而子夏则说出了自己的感悟“礼后乎”,孔子认为子夏的见解有独到之处,对自己也有很大的启发,便赞扬道:“起予者商也。”此记载说明,孔子总是与学生一起相互切磋,让他们自由地发表各自的不同见解。这种以讨论为主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民主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创造精神。而且,孔子还善于营造平等、融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他淡化师生年龄差异,老师与学生平起平坐,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发言兴趣,营造平和宽松的讨论氛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他丝毫没有老师的架子,而是坐在学生中间,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努力打消学生的心理顾虑,消除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谨,积极鼓励他们能够畅所欲言。然后首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一句话就激起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从而创设了谈话情境。子路 “率尔而对”,“夫子哂之”,曾皙后来问起,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孔子虽然不满意,但是没有立即批评他,只是是微微一“哂”,既不让子路难堪,又小小地挫了一下他的锐气,可谓处理得恰到好处。而如今我们正在苦苦追求创设的平等、融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居然早已被两千年前的孔子超前实现,真不愧为一代圣人。
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不是盲目性的,灌输式的。而是坚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学生不同的思想、个性、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教育,做到因势利导,避免一刀切。正因为孔子实施了“以人为本”的因材施教,他的三千弟子中才会出现“七十二贤人”,真可谓是人才辈出,怎不叫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汗颜?孔子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说出了“有教无类”的至理名言。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三千弟子来自齐、鲁、宋、卫、秦、晋、吴、楚等诸侯国,地区广泛,学生出身五花八门,成份各异。
《论语》第一章《学而》第一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站在现代教育者的角度,读着论语,参照自己,认真反思,孔子留给我们的智慧远远不止这些,他的许多教育理论和方法,仍然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此时,工作累,家务忙,活动多,怎一个累字了得?这些借口都显得如此苍白。静静地读《论语》箴言,品人生真谛,不断反省自己,细细地欣赏教育之河中激起的朵朵浪花,去采摘教育之树结出的丰硕之果。
论语读后感9
于丹在《论语》心灵之道中推介了好多个小故事,用来说明心灵的强大力量。浓缩于丹心灵之道的主题就是,心灵中至为美好的一面是积极的心态、自信和勇敢。当然,似乎有人以为这是在励志,因为在世界知名的励志学家,如卡耐基和拿破仑希尔还有安东尼·罗宾斯的书中,充满对这三种力量的唤醒和训练。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以约失之者鲜矣。”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首先肯定的是,作为一篇励志的小散文,这个演说是成功的。上面那些是于丹老师摘自论语中的原话,构成了演说的论点,这些论点我们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但是,与论点比起来,我倒是觉得文中的三个小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和励志的主题更加接近一些。批评于丹老师假借论语之名行其它主题的演说和出书甚至出名之实,这样的话,一向对于美好的事物都持支持态度的我说说不出的,也就是想想而已。呵呵。
话说回来,于丹老师还是一个富含哲理意味、平和而通达的智者。上篇文章也说过,各人读历史各取所需,下面摘一些于丹老师此篇中较为美丽的文字。
一个有风骨的骄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张扬的,这就是所谓“泰而不骄”的——于丹老师。
“我曾经看到过铃木大拙在他的书中记载了一个日本江户时期的故事。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茶师,他跟随着主人去京城里办事。碰上了一个浪人挑衅身着武士服防身的茶师比剑。这茶师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我就是个茶师,我不懂武功。这个浪人就得寸进尺,说你既不是一个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严,那我就更应该跟你比,你就更应该死在我的剑下了。茶师一想,就说你容我几小时时间,今天下午我跟你还约在这个池塘边见。那个浪人想想就答应了,说那你一定来。这个茶师就走了,他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馆,求大武师教给他一种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武馆的主人当时就惊诧了,他说来我这儿所有的'人都是为了求生,你是第一个求死的,你是为什么?他说我是个茶匠,我就只会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这么个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决斗了,我想死得有尊严一点。武馆的主人说,你是这么著名的一个茶师,那好吧,你再为我泡一遍茶。茶师想了想,很伤感,说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后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从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炉上烧开,很从容地把茶叶放在里面,洗茶、滤茶、然后一点一点地把茶倒出来,捧给这个武馆的主人。这主人就这么一直看着他这个过程,看完了以后他喝了一口茶,他说: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这个时刻,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不必死了。茶师说:哦?你要教给我什么吗?他说:我不教你,你只记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对那个浪人,我就告诉你这一句。这茶师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见那个浪人已经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嚣张,当时就拔出剑来,说:你回来了,那我们来开始比武吧。茶师就老在想着那句话,说我心泡茶的心面对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对方,然后从容地把自己头上的帽子取下来,端端正正放在旁边,然后解开身上宽松的外衣,一点一点叠好,压在帽子下。他还笑笑地看着对方,拿出绑带把自己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紧,再拿出绑带把裤腿也扎紧,他从头到脚,一点一点地在装束自己,一直气定神闲。对面这个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给吓得内心心虚起来。等到这个茶师全都装束停当,最后一个举动就是拔出他的剑来,欻,就挥向了半空,然后棒喝一声,停在了那里。因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该怎么用了。他停在那以后,这个浪人噗通就给他跪下了,说我求你饶命,你是我这一辈子见过最有武功的人。”
论语读后感10
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用许多浅显的故事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则。她在《论语心得》中阐明:《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这是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述《论语》的精华之一,她就是要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我们的生活中的那些缺憾和不完美。人首先要正确面对那些缺憾和不完美,要在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苦痛。生活不完美而有缺憾,工作不如意而有心酸,这似乎是每个人都曾遇到过的。但是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处理的办法不同,与其在那里苦苦的怨天尤人,还不如坦然的正确面对。敢于正视和承认那些不完美的现实,敢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去弥补那些不足之处,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抱怨。一个人有了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他的内心会变的仁厚,宽和,所以便会忽略很多的小事和细节,不再患得患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内心安静,释然。
“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才时真正的好朋友呢?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那么论语中倡导我们交什么样的朋友呢?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是第一种好朋友,就是说我们交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人格魅力。“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有自己的思想,顶天立地,才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可以影响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犹豫的时候给你做出抉择,可以在你失落的时候给你勇气,他是能够减少你的痛苦而延长你的快乐的人。友谅是第二种好朋友,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宽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能够衡量一个人气度的标准。
生活中,能够感动别人的不仅仅是金钱和眼泪,宽容也同样能够让人释怀。懂得宽容的人是懂得生活的人,懂得宽容的人是懂得珍惜的人。所以说有一个宽容的朋友不仅相互之间能够融洽相处,他还能够感化和改变我们处事方式和不良习气。友多闻是第三种好朋友,就是说这种朋友能够旁征博引,见多识广。选择一种朋友意味着选择一种生活,选择一种朋友意味着选择一种人生,而选择一种朋友首先要看我们站在怎样的一个人生坐标和天平上。
见多识广的朋友能够赋予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常识,能够告诉我们许多不同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一起探讨人生,一起切磋技艺,一起品味生活。当你在生活中彷徨失落的时候,朋友能够帮助你做出最终的抉择;当你在工作中遇到疑惑与不懂得时候,朋友能够给你最终参考的答案。所以说结交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就像打开百度搜索一样,我们总能从他的人生字典里面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即是孔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修己以敬”,好好修炼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炼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让别人安乐。“修身”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闷的心态,而是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好好的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阳光与快乐的人,拥有一颗感恩与快乐的心,像一缕阳光一样去温暖和照亮别人。快乐的面对生活,面对家人,面对社会,让别人能够在自己的感召下获得生活的生机与慰藉。“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责任,但是前提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这大概是《论语》给我们最大的经验和借鉴。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用浅显的文字和简约的语言点出了人生之道,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坐标,学会在生活中一一的去践行。学习《论语心得》最大的收获还在于净化了心灵,调整了心态,使我们懂得用最朴素的情怀去感受快乐,感受生活。
论语读后感11
选择捧读起这本书多半原因是封面“广告”打得好,曹文轩是我大学时写过其《细米》书评的一位著名当代作家,“全国首部中学生系统读《论语》的心得文集”、“以传统经典的眼光来猛烈批判现实,又用当下的眼光来深刻解读传统经典,颇有创意,很具有可读性”,一个90后的高中小女生,在前人林语堂、傅佩荣、于丹等多位专研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师”著作中学习、思考,进而对《论语》进行“幽默个性”、“深刻犀利”的解读,不得不承认曹文轩作的序让我对此书有了阅读的兴趣。
在快餐文化泛滥的今天,我对于那些被媒体吹捧得天花乱坠的文学“神童”总带着怀疑的态度,十几岁的少年对社会百态的体验和感悟是有限的,所写的文字大多无病呻吟或是自怜自艾。即便是与我同龄的韩寒、郭敬明,我更愿意看他们现在的作品而非刚出道时被人津津乐道的“处女作”。解读经典的作家并不少见,安意如的诗词评赏“浪漫古典情”系列,尽管有人例证其抄袭,但无损我对书中那些解读古典诗词曼妙语句的犀利文字。所以,我读谢然的《不读论语枉少年》首先就带着苛刻的批判态度,且看看这个小女生写了些什么,写得如何。
写书评,我的通常做法是看看他人是如何评价的。恰好谢然开了新浪博客,百度一下也有不少的评论文章,其中不乏白烨(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陈建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人对她的高度评价。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当代中学生能对中国传统经典投入精力和时间进行解读,能对社会、时事给予关注、评论,无论其立场如何、是否有足够的深度,至少比那些每天只知盲目追星的“非主流”孩子让我更能看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最崇拜的偶像是孔子,把《论语》视为成长圣经,七岁开始背《论语》,家中摆着多本他人解读孔子的书籍,就是这样的一个女生,用她幽默、个性解读着孔子,还一个真实的孔子。
谢然笔下的孔子是个“可爱的普通的神奇的智慧的老头子”,是“大帅哥”,也是“天下第一情圣”。她认为孔子不仅是“万世师表”,而且是“万世生表”。孔子好学天下第一,是天下所有求学者的表率,首先是好学生,才能成为好老师。谢然读《论语》、评《论语》、评孔子,也不完全“就事论事”,而是联系了社会的时事,从文章的标题就可看出,如“孔子、富贵和唐山大地震”、“孔子之道与高房价”、“孔子的食品安全问题”,作者以幽默的笔调解读了孔子,也剖析了当今社会。真实的孔子,承认自己是“丧家狗”,他好学仁爱,对周公顶礼膜拜;他坚持原则,被学生评价为温良恭俭让,他也会开玩笑,更有破口大骂或悲痛欲绝之时,甚至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使小性子的一面。这可是孔圣人啊!谢然笔下的孔子几乎颠覆了我对孔子所有的印象,却也毫不掩饰地展示了一个与凡人无异,却又卓尔不凡的孔子。因为孔子,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圣人”。
最后一篇文章里,谢然认为《论语》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当然,有这样观点的人,谢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论语》带给我们更多思考和启示的是:修德、习文、治国。且不说孔子思想或是儒家精神的精华和糟粕孰多孰少,也不论儒家精神在当今社会是否还有活力,我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善其身”、“济天下”为个人价值观,大胆创新发展,应该是小作者最想表达于读者的心声。
普遍掀起的'读国学经典热潮,轰轰烈烈地开展一轮后总是归于销声匿迹,也不见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力有多么深远。我们总是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关注了目标又疏忽了过程,让本该实实在在的诵读变成了一场华丽的作秀。终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我们浮躁的心缺乏足够的耐心,真正静心品读那些经典蕴含的精神实质。谢然七岁始读《论语》,十七岁写下《不读论语枉少年》,十年的积淀也许仍不足以读通《论语》、读透孔子,但她迈出了尝试和探索的一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她是值得得到肯定的。我希望,在我们日趋追求功利的今天,能拾起那些学生时代读过的经典,那些我们还没读完、读齐、读通、读透的经典,细细品读,久久回味,让灵魂得以洗礼,让心灵得以净化,让素质得以提高,让文化得以传承。别枉费了我们的少年,又枉费了我们的一生。
论语读后感12
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悠悠文明长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颗“星”——儒家的《论语》。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经典,我的成长因它而精彩!
说起《论语》,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一部经典作品,不仅在我国广为人知,更是举世闻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古人曾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而且,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也体现出了《论语》中的礼教思想。由此可观,《论语》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因此,这更加深了我想去阅读它的欲望。于是,我漫步到《论语》的世界里,尝试着去感受其中的奥秘、熏陶自己的心灵。读后,其中的很多句语录都深入我心,影响我至今。
小学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注重学习。虽然我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老师的问答互动,会动脑思考,可是却很少做笔记,课本十分的崭新,里边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结果,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也得到了我的“报应”,那就是复习时总是无法回忆起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于是成绩总是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见长势。到了初中后,由于学业竞争的激烈,我终于明白了成绩的重要性。于是我上课就一直埋头做笔记,不肯放过一毫秒,就好像头顶千斤重,抬个头都不舍得。可是成绩却还是不怎么理想,而且虽然做过笔记,但都好像是走个形式化,满足自己的视觉需求,却从未自己动过脑筋自己思考。这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警示了我。它告诉我只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却不学就会陷于困境之中。这清楚地反映出我当时的状况,让我明白了要把学与思结合在一起,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话,即使是事半也会功倍的。对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马上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当老师讲解例题、重点时,我就应该放下笔抬起头仔细听讲、认真思考;当老师停下让我做笔记时,我再拿起笔书写。果然,经过了几个月的调整,我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浅,在年级里名列前茅!
这时,虽然我的成绩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在人际交往方面却又出现了问题。
我和一个相处得不错的朋友闹起了矛盾,彼此之间相互指责,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后来,因为不想再争执下去,我主动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却还是愤愤不平,不能释怀。也许她也是如此,于是我们之间又进行了不约而同的“冷战”。但是,她的家长一直在调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与我重归于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们之间的友谊,便趁着学习之余主动来找我互动。时间一长,我的心竟有些被触动了,就要被她坚持不懈地关怀所感化,却又碍于自己的面子,无法释怀往事。这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如雪中送炭,帮助我去解决这块心结。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选择忘记我们之间的不悦,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们之间友谊的'桥梁,态度非常的诚恳,若我还计较这件事、避之门外,不就显得我是个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小人吗?于是,我慢慢地主动与她多起了互动,并且在学习上互帮互助,有说有笑,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我的心结也慢慢解开,踱步时如踩在云朵上轻松。
《论语》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国的艺术瑰宝,其中的语录帮助我改正了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与为人处世的方法。让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创和谐的社会环境;并且要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为国家大大小小的建设积极做准备,使自己的文化底蕴丰富强大、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承担起自己在国家中应尽的一份责任,成为国家栋梁,能够强国盛国。这正是我身为一名中国学生说“爱国”的强烈体现。
在《论语》这部经典的熏陶下,我正在茁壮成长,我要带着我的中国梦、满怀着希望地去成长,争取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论语》,我的成长因你而精彩!
论语读后感13
一提起《论语》,首先让人想到的是“之乎者也”的儒家思想,我从没想过要和它亲密接触。但自从听了几次于丹教授的讲座以后,我却改变了看法。是于丹教授那激情飞扬的讲解和她对《论语》全新的解读,让我对《论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也走进了《论语》。
起初,我是借着注释阅读的,但还是觉得是懂非懂,而且怎么也记不住,于是,这本书就被我放到了书架上,从此它被尘封了。时隔不久,我校开展了“经典阅读”工程,于是,我重新捧起了它,我还准备和学生一起背诵《论语》。有人怀疑:这是不是太深奥了?让学生不解其义地死记硬背,有意义吗?我说“试试吧!古人从小不都是从背诵《大学》、《中庸》开始的吗?”于是,我们就进行了尝试,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学生背得很轻松。每周要求学生背诵的三句经典语句,每天只需带领他们读上三五遍,一周下来,就能倒背如流了。收益最大的当然还是我,跟着学生一起学,一起背,我觉得轻而易举,而且对《论语》的理解也深入了一些。我从中还学会了许多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原本以为离我们很遥远的`大道理,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明白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告诉我们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让我知道了复习旧知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使我懂得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则向我们解释了何为“好学”。 原来这些高深莫测、枯燥无味的语句却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它直接影响着我的工作和学习。我觉得读《论语》,就像喝咖啡一样,起初感到很苦涩,但只要坚持,就会觉得越品越香,越品越有味。
我很欣赏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待人”的思想,从这本处处体现“以仁为本”的书中,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让我懂得了我们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使我真正理解了“身正为范”的道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告诉我们诚信在一千多年前就被人们重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它仍被人们所信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则让我们做“语言的矮子,行动的巨人”;古往今来,君子与小人总是并存的,那么,君子与小人有什么区别呢?“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读完这几句话,相信你心中就不会有什么疑问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得更好,它适用于任何时候。从大处说,一个国家如此;从小处说,一个人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这些短小精辟的古文,向我们阐述了许多有意义的人生哲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年过去了,我的学生也积累了不少《论语》短句,我原本以为他们只是小和尚念经,并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没想到这学期刚开始,就有一个学生给了我莫大的惊喜。那是我在上《一株紫丁香》一课时,当我讲到“夜深了,老师还在伏案工作,她正在为明天上课做准备”的时候,突然从教室的角落里,传来了一声拖腔拖调带有稚气的声音“传不习乎?”我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喜悦。我为我当初的选择而高兴,我为我的学生而骄傲。这个学生居然能学以致用,尽管只是一小句,尽管只有一个学生,但是当时我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这个声音给了我动力、给了我信心,我会和学生在阅读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而且我们会将之看作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我们懂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读后感14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
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
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
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
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这天读《论语》就就应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一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一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
我们是不是就应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这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就应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忙碌的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贫穷而不谄媚需要无尽的骨气及傲气,富有而不骄傲自大则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做到这两点已属不易,更何况安贫乐道、富而好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又有几人?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是否能够耐得住寂寞,不趋炎附势、沽名钓誉?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就应反思、拷问自己的问题。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朋友能够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动力。
自己有了过错,首先想到的'不就应是纹饰、狡辩,而是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改正过错不是没用无能,反而是大智大勇的体现。只有能正视错误并勇于改正的人,才能够寻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真谛。
“夫子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赞誉,这五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到如今虽然表面上还在被大家赞誉,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并不以为然,认为此刻还这样是会吃亏的。
但我觉得,这五种品德,体现了人的本性之美,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我们修身养性的标准,是我们就应继续传承下去的美德。
《论语》学而篇的十六章每一章都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在我们此刻更侧重于知识学习而忽视品德修养的时代,更能给我们带来启示。
我们就应静心沉入其中,远离尘嚣,返璞归真,寻找圣人留给我们的生活、学习之真谛。
论语读后感15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内容是仁和礼。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己符合于君道,为臣者要符合于臣道,为父者要符合于父道,为子者要符合于子道。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己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如他批评鲁国大夫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鲁国的三桓在祭祖时,唱起天子祭祀“相维辟公,天子穆穆”的《雍》诗,也受到孔子的指责。
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是“仁”。孔子主张“仁”,在《论语》中有多重涵义。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孔子主张“仁”,孟子重视“义”,所以,孔子的“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与他的继承人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对子路、冉有的不同教育就可以说明: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教学设计06-25
论语教学反思11-11
论语的学习心得体会07-13
论语演讲稿 15篇04-14
狐狸与葡萄读后感狐狸与葡萄读后感05-08
经典名著读后感05-23
《家》读后感02-22
《茶馆》读后感04-26
皮囊读后感04-28
在人间读后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