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我们仨读后感1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已逝,只剩105岁的杨绛。她提笔写曾经、写来时的路,同时,也在寻觅归途。
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她和钱钟书在相遇前,都未恋过他者。初遇,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一见如故,侃侃而谈。
钱钟书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钱钟书后来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他们婚后一起留学英、法两国。杨绛笔下的钱钟书有缺点有优点,但她一并接纳,他的优点到她那儿变得很可爱。比如,杨绛产女坐月子期间,钱钟书弄坏门锁等,不会修很着急,杨绛却没有想过这种事情应该男子去做,而是说:“我会修。”杨绛是位有大智慧的女子,她爱一个人就全心全意去爱,没有任何计较。
书中,她提到自己与钱钟书有过争执,两人觉得争执也争不出什么来,就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己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这个很有意思,因为在男女关系中,不少人认为,要有一方妥协才会有“和谐”。但杨绛与钱钟书,他们认为彼此是平等的,无论是精神上、性别上还是物质上。
这种平等观念,在他们家,不仅体现在夫妻关系上,还体现在父女、母女关系上。《我们仨》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对待女儿钱媛,杨绛和钱钟书从未把自己放在父母这一高位上,他们仨亦师、亦友、亦亲人。钱媛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杨绛说:“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而钱钟书出门前会嘱咐女儿照顾妈妈,而不是妈妈照顾女儿。
如今,没有丈夫和女儿的家,杨绛说:“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一百岁感言》里,杨绛说过:“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是的,杨绛在等,等他们仨重聚的那一天。
我们仨读后感2
阳光洒落窗棂,坐在桌边的木椅上,翻开厚厚的书籍,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所著的长篇散文。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以一个老年时的梦境拉开序幕,关于一家三口的万里长梦。用回忆的形式记录了其一家三口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相依为命的情感。1997年早春,钱媛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92岁的杨绛将文章编著完成。整本书采用倒叙的形式,前面是他们老了,失散了,后面才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没有华丽的辞藻,杨绛先生以平淡的语言将故事平静的叙述出来。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是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他们婚后与英国留学时,钱钟书先生并不会做饭,但在他学会制作牛奶红茶后却为杨绛先生做了一辈子的早餐。简简单单的一个举动却是多少人一生都无法做到的。钱钟书称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钱媛刚出生时,“笨手笨脚”的钱钟书总是容易做错事,而那时,杨绛总是会说“不要紧”。我想,这样的.爱情才称得上相濡以沫,不轰轰烈烈,却能细水长流。
“我们仨”都是书虫,书香家庭长大的钱媛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喜好读书,不管在哪儿总是不停找书看。爷爷称她“吾家读书种子也”,外公称她“过目不忘”。杨绛和钱钟书更是嗜书如命。
“钟书对于攻读文学学士学位虽然不甚乐意,但放弃自己国家的奖学金而投靠外国富翁是决计不干的。”由此可见钱钟书先生的爱国情怀。虽是文人,不能在科研方面对祖国有所贡献,但钱钟书先生却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爱国精神,日军占领家乡,人民陷于水火之中,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英国的富翁,选择留在家乡与祖国人民共同度过艰难的时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赞颂的。
在书的结尾,杨绛先生这样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钱媛、钱钟书先生相继去世,独留杨绛先生一人寻觅曾经“我们仨”的幸福。20xx年5月25日杨绛先生离开人世,举国哀悼,而“我们仨”终于在天堂重聚。
我们仨读后感3
一直想看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但终究犹豫自己的懒惰迟迟没有完成这个计划。这两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就随便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杨绛先生写的这本书,描述了平常人家的家长里短,很是朴实,虽有一些上个年代人说话的方式,却一点也不影响阅读。大多数人这样写,都容易流于流水账。然而,杨绛先生写的,却非常的温暖,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杨绛先生一家温暖、充满爱的生活场景。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深深的爱和思念。这大概就是大师的文字功底吧!
刚开始读前两章时,我还以为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文中的主人公似乎能够在梦里看见很远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情,我还奇怪着,这难道是有特异功能吗?文章在开头说,她的丈夫给他一个万里长征的梦,我还猜测过这难道是梦中梦吗?他将她丈夫的去世做了一个绵长绵长的梦,而在这梦中又梦见了她女儿的去世。读完第三章才明白,原来这不是梦,之所以梦见女儿,其实不过他每晚都会与女儿通电话而已,而所谓的客栈船只,其实就是病房和家的代名词。我想钱钟书先生真的做到了,尽可能长的去陪伴杨绛先生,尽可能长的去减缓杨绛先生的痛苦。我惊讶于他们之间感情的长度,从他们相见的第一面开始,一直到他们老去,感情从未减淡。我一方面很羡慕这样的`感情,另一方面又觉得现在的生活中这样的感情怕是可遇不可求了。
文章中的钱钟书先生体现的更多的是他可爱的一面,或许之前我所认识的钱钟书先生是博学的,为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而在杨绛先生的书中,看到的他却是在爱妻面前,孩子气的丈夫的形象,以及在女儿面前哥们儿的形象。他们这一生中也遭遇了起起伏伏,他们更加明白陪伴的重要,并且也为此不断努力,尽可能的多多陪伴彼此。在这里我并不想说他们为祖国做出了什么,因为这本书中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的爱情。
读完这本书的第一件事,我就去查了查杨绛先生是什么时候去世的。杨绛先生20xx年去世,钱钟书先生1998年,他们的女儿钱瑗1997年。我的第一反应是,剩下的16年她是怎么过的。不过,我又很快反应了过来,她并不是一个依附于家庭的女人,她是一个相当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她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追求,她要将自己过的精彩才算不辜负钱老先生对她的期望吧,更是不辜负自己。
不要抱怨生活,充满对生活费期待,知足常乐,做好自己,一切不顺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的!
写的很乱,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希望以后写会更有文采和逻辑了吧。
我们仨读后感4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仨》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我们仨》这本书有很多的好句好段,而我读到的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想着想着,忽然动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我怎么能让锺书坐上一辆不知来路的汽车,开往不知哪里去呢?”这句话。事情原委是这样的,杨绛先生正在和他的老伴钱锺书和他的女儿钱媛玩得正欢时。电话响了,在家里他是负责接电话的,电话里说让他的老伴中书去开会,在明天早上九点会有人开车来接他,不用带笔,也不用带笔记本,直接就可以去。
到了第二天,他们吃完饭,一辆车来接中书,他就上了车走了,回到家她也没心情做别的事情,胡思乱想后更是坐立不安,到了晚上,杨绛先生更没有心情吃饭,胡乱糊弄了两口,她坐在沙发上思念着锺书,想着想着,动了一个可怕的念头:他怎么能让锺书坐上一辆不知来路的汽车开往不知哪里去呢,万一他遇到危险了,该怎么办?从这个片段描写可以看出,杨绛先生在现实生活里失去了丈夫和孩子后,在自己编的书里也写出了担心他们的情节。总的来说,杨绛先生她在晚年时期当丈夫和女儿不再身边时是特别担忧的,非常非常担心她的锺书回不来了或者是失踪、迷路了。种种猜想,人都说老伴老伴,老了就怕孤单。就怕失去对方,像小孩子依赖大人一样。说到这儿我也想起曾经一次和妈妈走散了,害怕失去妈妈那种可怕经历。记得那次,妈妈领我去金钻参加画画比赛,因为时间没到,妈妈就在楼下看了几件衣服,而我也在旁边玩。过了一会,我玩够了,想找妈妈,可发现妈妈已经消失了,于是我连忙四处找,都没找到。我很害怕,总担心我再也找不到妈妈了。而妈妈也在四处找我,幸好妈妈去发了广播,让我在一楼等她。我们再次相见时,妈妈哭的都不成个人样了,而我也很伤心,就怕再也见不到对方了。我在生活中找到了妈妈虚惊一场,而杨绛先生无论是梦里还是现实生活中真真的失去了她的`钟书和圆圆,好好的一家三口就那样散了,看了让人心疼,让人心酸,都说那个八十多岁的人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但是在谁身上发生都是不愿意的,毕竟那是她至亲至爱的人。幸福的一家三口只剩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以后的生活一定暗淡无光,一定不开心,而杨绛先生却在有生之年不是去思念亲人,而是放在精神生活中,写出了《我们仨》这本经典巨作,被反复印刷,成为各大院校同学追捧的书籍,谁能想象得到是出自八十多岁老人之手呢!这可能就是杨绛先生一生写出来的书,所以风靡全球吧!余生杨绛先生又整理了钟书其他书稿。直到105岁高寿离世,才停止读书写作。人的生命不再长短而在于她活的宽度。《我们仨》这本书像我们更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活得精彩,活得漂亮,此生足矣!
我们仨读后感5
整个假期,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每一次阅读,穿越平淡朴素的字迹,用潺潺柔水写成的文字,字里行间那无言的感动,相失之后的痛楚与难过。团聚,生死离别,感情的大起大落,全部蕴藏在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文字叙述很简洁,很平静,但是我们心里却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和无言的感动。
故事很简单,普通不过的一家三口。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虽说父母都望子成龙,可是实质上他们最望你平安幸福。他们也不奢求什么豪华富贵,他们只想你能一直像他们曾经爱过你那样爱着他们,记挂着他们。无论多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他们也还是很想你能陪陪他们。仅此而已。不需要钱,只需要一颗真心。
我的爸爸妈妈已经50岁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知道他们真的.老了。他们为了我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从不吝啬对我的投资,却不舍得多花钱让自己享受享受。这么厚重伟大的爱,我要如何才能报答完啊。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不能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所以,不要寄望“以后”,我们只谈“现在”,珍惜“当下”。要爱,就从现在开始吧,能爱多久就多久,能多用力爱就多用力。即使是一通电话,一顿饭,一次按摩。因为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
生死无常。“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间没有永远,我们能紧抓住的就是当下,就是这一刻。好好珍惜和报答现在还陪在身边的父母吧,那么在离别的日子里,就不会有愧疚,和遗憾。
我们仨读后感6
今天我跟大家谈一谈,杨绛先生写的著名散文《我们仨》这本好书,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朴素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杨绛先生面对女儿丈夫离世的痛苦回忆。在我品读之时,杨绛先生心中那绽出的一个个血泡,也同样刺着我的心,那真真切切的情节不能不扣人心弦。
《我们仨》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个处处快活温馨的家庭。这个三人之家中有着爱工作成家了也与父母玩在一起的阿园,有知识渊博,相濡以沫的父母,天天幸福快乐地过日子。刚有了定居地的他们,本可以安享晚年,可是病魔却不期而遇,现实并不是美丽的童话,不会有他们永远幸福的生活下去的美好结局,前些日子“一家三口都在嬉闹,如今,二人已故去,三里河寓所里只剩杨绛先生一人。”
花谢了,还会再开;太阳落了,还会升起,人老了却不能重来,作为生命只有几十个春秋的人类,怎能不感叹光阴似箭,这箭射去,你还能追得回来吗?很多人都说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人的一生就是场梦,小时,不知天高地厚,长大了,到处荆棘坎坷,好不容易安稳了,却已入晚年,而《我们仨》一本书就是一个充满离情的万里长梦,杨绛一家失散了,永远的失散了,杨绛先生想回去也回不来了,世界上有许多的'“我们仨”每天都有无数人经历生老病死,有些人你还没来得及珍惜就不在了。是呀,人生的短暂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时光,珍惜与家人同在的岁月,我们要孝敬父母,珍惜亲情,一家人开心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其实少对父母发脾气,让他们高兴,也属于对时光的珍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过去了,就一去不复返了,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是尊重自己,尊重良心,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抓住人生的夏天,努力成长储蓄知识,这样以后才不能“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我们仨》这本书好,好在语言生动,更好在它的内涵,它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珍惜美好的当下,我们都有自己的“我们仨”、“我们四”等等,我们都要爱护我的“我们仨”。杨绛先生在书中这样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所以我们更应爱惜时光,爱惜美好,我觉得《我们仨》一书为何好,就是因为他珍藏着杨绛先生美好的“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7
他们两老了,爱做梦了,做了一个万里长梦。
父女两人闹的可爱,都在向杨绛先生告状,一家人的温馨跃然纸上。
这是一条古驿道,写不尽道不完的离愁别绪在此堆叠。没有折柳惜别,就这样三个人走着走着就成了一个人了。
阿圆是忙碌的,一边是学校的事务,一边是父母。为人子女,而她还有自己的婆家,那个她和大伟组成的甜蜜的家。我们都会如此,抽不开身去理会公务,分不开心来关心家人。而她匆忙的身影下,是一副旧病复发的躯体。
杨绛先生和阿圆每天都走尽古驿道,寻找那条小船看望她的丈夫,她的父亲。顺着驿道走下去,每天都在变换客栈。寻到311,踏上长堤,踏上斜坡,踏过跳板,他们三个人重逢了,团聚了,这就足够了。没有过长的陪伴,又该分别了,只好匆忙告别,明日再见。
阿圆去忙学校的事了,只能每周日一见。她放心不下杨绛先生那刚缓过来的身体,也放心不下船舱里那躺着的父亲。没有办法,面对生活,我们不得不学会妥协,再有不舍,也得迈出步子,抽身离开,任凭心儿在这里挂念。
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阵风,叶子一批批落了下来。春风还没有吹,柳条已经发芽,远看着已经有了绿意,柳树在春风里,飘荡着长条。然后飞絮蒙蒙,飞上一两个月。没过多久,叶已成阴,然后又一片片的黄落。
杨绛先生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的,走了一年多了。
阿圆也病了,得一年多才能缓过来,短暂告别,便进了医院。
驿道上,长堤上,跳板上,只有杨绛先生的身影。
一场场梦,将杨绛先生带到了阿圆的.病房,看到了那里的两床一人,听到了大伟与医生的对话。阿圆是有人缘的,花朵越来越多,与病友也相处颇好。
钱老开始发烧了,杨绛先生不得不将阿圆的情况告诉他,哪怕是梦里的情形。他两的梦很相似,都是关于阿圆的。
阿圆回来了,来看钱老了,可他让她回去,回家去。阿圆的脸上满是笑容。千叮咛万嘱咐后,阿圆走了。带着祝福走了。她可以休息了,好好放松放松了。
杨绛先生的胸口仿佛有什么东西掉了出来,慌忙捧起,又送入胸口。
杨柳又绿了,又黄落了。
长堤不见了,斜坡不见了,跳板不见了,连同那艘小船里的钱老也不见了。
杨绛先生再也找不到那艘船了,找不到钱老了。记忆模糊了。隐隐约约记得钱老曾在下船前嘱咐她“绛,好好里(好生过)”
一场场梦都会醒来,噩梦也是。
杨绛先生醒来了,以为那是个梦,醒来后和梦里又没有了区别,阿圆走了,钱老走了,无论是梦里还是现实,三个人成了一个人。三里河的家已经不是家,而是一个客栈了。
他们两的万里长梦是属于三个人的,梦终会醒来,人终会离开。而那切身的爱,切身的痛让我感同身受。
我们仨读后感8
看完杨绛女士的《我们仨》后,心情颇为激动。
杨女士(请原谅我姑且装作很成熟的唤杨绛女士为杨女士)及其夫钱钟书老先生还有其女钱媛女士的生活是如此的平凡而又不平凡。说它平凡是因为这是一个只有一家三口的世界,没有名利纷争,虽然杨女士、钱先生、钱媛女士都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名人。说它不平凡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境界已经达到了一个我只能仰望的高度。
有人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此刻我终于明白,某些人的思想及品行真是是值得我们用一辈子来膜拜的。
1997年杨女士的爱女钱媛女士因病去世,1998年,仅隔一年,其夫钱先生也离开了人世。杨女士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悲恸渡过晚年呢?先后经历丧女、丧夫之痛的杨女士又该是怀着多大的伤痛来写这篇回忆录的呢?回忆里越是美好,对杨女士来说无疑越是一种残忍。
在国家局势动荡的时候,杨女士说:“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当一种爱已经渗透到骨子里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去计较形式上的爱的。而杨女士一家对祖国的爱,我想已经渗透到他们骨子里了吧。杨女士及其家人我想应该是不谙世故的`,可是他们却深受身边人的爱戴。在这63年间,他们不停辗转,然后分离,再又相聚。可是不管他们到哪里,总会有那么一群人照顾和关心着他们。因为不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个人。他们把工作当做乐趣,写字永远是他们热衷的事。刚开始,他们不会做饭,不会用电炉烧水,钱先生甚至连火柴都不会划,可是他们的生活却处处充满乐趣。就像伉俪二人把每次的散步当做探险一样,这是一个圣洁的世界。
还有家庭的温馨也是本书最震撼的地方之一。从杨女士给这本书取名为《我们仨》这点便可推知一二。“我们仨”是并列关系,无论在谁心中,地位都是等同的。这就让人想起了“朋友”这个词。与其说他们是夫妻、是父女、是母女关系倒不如说他们是朋友关系。不论骤风暴雨他们相濡以沫。天上人间,时空阻隔不断的是挚情。杨女士的文字含蓄节制,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自力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
可是逝者永逝,在这里我只能祝愿杨女士能够安详渡过她的晚年。
我们仨读后感9
我很喜欢杨绛先生《我们仨》这本书。微微泛黄的纸,简单,却散发着一种很清透的气息。看着它,突然会有一种远离城市的宁静,安逸的怡人。书封面上方是用淡淡的白色所写的“Mom.Pop.圆O”。这样的三个称呼,听上去很亲切。
《我们仨》不仅是一本回忆录,更可以说是一本充满着人世间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剧本。角色都是如此鲜活,即使化作了文字还是如此活灵活现,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似的。我们便好比从窗户纸的孔隙中,悄悄窥视着一户书香门第内,一天天发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归道山,尽管这故事并不惊心动魄。
当读到伤心处时,我会落泪;当读到开心处时,我会欢笑;当读到离别处时,我会心酸;当读到家常处时,我则会认同。总之,它能牵动您身上的每一根神经,能将您倒回那一段往事之中。使我大有感触。
这本书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只有两页;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用意识流写的梦境,冥冥蒙蒙,虚虚实实,亦幻亦真;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着墨的篇幅,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浅显的文字记录了杨绛先生他们这个三口之家共同经历的快乐。“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他们相处,既有各不相扰的专心读书,又有融洽愉悦、妙趣横生的“捡石子”(把不在一起时的趣闻乐事记录给对方分享)游戏,一家三口经历坎坷与磨难,却因为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担从而创造乐趣与甜润。由此可以看出,杨绛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亲、相爱是多么的令人敬重与羡慕。
最后的附录里,有很多张杨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他们夫妻俩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我们仨读后感10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语文老师推荐高中读物中,有杨绛写的《我们仨》。为了丰富我贫乏的文学知识,便硬着头皮买了这本封皮很搞笑、附录很多的书。一开始读,并不是很愿意,而且还没读懂,我只是跟随着杨绛——一个关心孩子的母亲,一个关爱丈夫的妻子,跟随着她那朦胧而又不失真实的梦,读完了在古驿道上发生的事,我没有接着往下读,因为没有读懂使我失去了兴趣。可是,不知不觉中,我眼前总是浮现古驿道充满大雾的场景,有光秃秃的客栈,还有钟书所在的孤独的小船,更有阿圆向妈妈招呼的白白的小手。我开始回忆,开始思考。为什么钟书会在小船上迟迟不下来?为什么钟书有时候感觉很累?为什么他们一家不回三里河公寓一起住呢?为什么梦和真的一样?为什么阿圆的病情会在杨绛的梦里出现?
我吃饭想,睡觉想,和同学说话的时候也走神去想。好奇的我翻开末尾的片段,写着:“钟书于1998年去世,阿圆于1997年去世……我是一个联络员,传递消息的。”还有“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哦,我顿时明白了,心中已有答案,兴奋过了头的我追着我知识渊博的同桌问个不停。果然,她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样,这个伟大的母亲,用古驿道客栈和自己编织的梦,营造了一个朦胧迷茫的`场景,填充家中后半期悲惨的故事,让整个场景不显得苍白而又荒凉。
于是,我继续往下读。我喜欢钟书与杨绛在国外甜蜜的小夫妻生活。房子虽简陋,可有爱相伴。我喜欢圆圆头,被称作“磁娃娃”、“星海小姐”,我喜欢中国人成为国外的焦点。在阿圆渐渐长大的这段日子里 ,“他们仨”真的很幸福,夹杂着钟书的才华,圆圆的热泪,和杨绛的“稳”,这三个人像三个不同的音符,单个敲击出来不好听,只有组合在一起,才会编织美好的交响乐。不知不觉,从来不爱读书的我变了,作业也不写了,觉也不睡了,总是啃着这小小的书。想到三人在古驿道边的小船上相聚,阿圆在船尾抱着爸爸的脚,杨绛抱着钟书的头,我就会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父母睡一个被窝,冬天的大雪呼呼的下着,可我们一点也不寒冷,因为“我们仨”的心也是紧紧靠在一起的,就像“他们仨”。
我知道,这本书是悲伤的,是杨绛自己一人回忆的,书中有句“当时没问,以后也没想到问,现在已无人可问”更是让我流了大把的眼泪。我想,人在世,要懂得珍,懂得惜,没了的就再也回不来了。要把握好现在,过好每一分钟,即使“世间好物不坚牢”,也要微笑着面对明天,让“好物”多一些,这样,才不会捞得个“后悔”二字。
我们仨读后感11
借用一位书友的感悟,觉得他的文笔以及表达都很到位,情真意切。
他们这个家,很朴素,他们三个人,很单纯。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单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杨先生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至深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朴素得不再朴素,却隔着书本就嗅到满满的爱的味道,此书都用最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爱人钱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何等深沉的爱。
读完《我们仨》触碰到了内心深处,甚是感动。杨绛先生真是最贤的妻,最有才的女。杨绛先生是一个有趣的人,拥有有趣的灵魂,杨绛先生的文字常被人称作韵致淡雅,独具一格。通过她的文字她的形象也跃于纸面。
钱钟书与杨绛之间的生活日常,平淡而有意思,我很喜欢他们俩的相处模式,没有轰轰烈烈的喜爱,只有简简单单的互相欣赏。我想他们更像是灵魂伴侣。人们所羡慕爱情的样子,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纵然两人已离世,其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生生不息。钱钟书在杨绛心目中,他是家里最需要照顾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细腻的,他对待杨绛先生和女儿是温存体贴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杨绛先生一起学做菜,一起去“探险”——在散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长期为杨绛先生做早餐。他与杨绛先生、女儿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是女儿最好的“哥们”。
此书情最动人,我感受到了细水流长的生活,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他们相互的热爱。对我最深刻是尾端有段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的人生道路已经走到头了\看了总是动容,我想还好我们还年轻,对我们重要的人还在,珍惜当下还不算太晚。
我们仨读后感12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一年一度的读书日,并非号召人们要在这一天去读书,其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醒我们:读书,要与人生、生活相伴,如影随形;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日常阅读,犹如一日三餐不可或缺,又如呼吸空气般不知不觉。
家里有本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很早就买来但有时只是随便翻看,听她轻轻讲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苦难,一同承担,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情都变得甜润快乐。一家三口是不寻常的遇合。”
1997年春天,他们的女儿阿瑗去世,1998年年末,钱钟书去世,一家三口从此失散,2016年5月,杨绛先生去世,三个人的故事从此剧终。正如书中所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本书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写的,书中讲述了一个知识家庭两代人求知、求学的奋斗之路,以及家人之间相亲相爱、相互牵挂的感人之情,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时代不同,但每个时代都有“我们仨”。就像当前疫情之下,不断感动着、温暖着我们的爱情亲情。医疗队队员黄秀峰隔着玻璃和妻子的吻别;在楼道里短暂相遇拥抱的医护夫妇;“你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的最美情话。身着一袭白衣,他们是病人眼中的.希望、是天使;脱下重重的防护服,他们是爱人眼中的至亲,是父母眼中永远的孩子。疫情是灾难,也是教材,教会我们珍惜此刻在身边的亲人,教会我们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我们仨》这本书中,我也体会到一个温暖美好的家庭环境是多么重要。女儿瑗瑗这颗“读书种子”,“过目不忘”的“本领”难道是天生的吗?并非如此,这是因为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适当正确的引导。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最好的模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孩子的行为是家长教育的结果。电影《美丽人生》中,智慧的父亲用爱成就了孩子的美丽人生,宅家学习的日子虽单调,但孩子们必须有父母的陪伴、监督和督促,用父母的爱和照亮帮助孩子成长。
一本好的书籍,一些好的片段,如同街角盛开的花朵、深夜家里的灯光,总会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内心某个柔软的地方。读一本书,能带给我们平静、专注和思考的力量。杨绛先生温和恬静的性情,温馨守静的生活,坚韧温文的品格,值得我们敬重,《我们仨》这本书也值得我们细读品味。
我们仨读后感13
有幸读到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很短,不敢说感触深刻,可其中的脉脉温情,却也引人思躇良久。
先生的《我们仨》,早在一年前就已拜读,再次翻开书页细细品读,仍是欢喜不已。《我们仨》一书,是在先生92岁时,先后失去女儿和丈夫后所著。书里遍布着温暖的小趣味,从柴米油盐一餐一饭,到字里行间书信往来,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哀而不伤、深厚而诚挚的感情,让人十分触动。
先生在书里详细描绘了她和丈夫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的家庭故事,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便是钱钟书从远方回到上海,已经两岁的小钱瑗不识得自己的爸爸,想赶走爸爸。钱钟书调侃女儿道:“是我先认识*妈,还是你先认识?”没想到小钱瑗一本正经得说:“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记得当时看到这个片段的我,忍不住嗤笑,不愧是一家人,连脾性都大有相似之处。
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从外地打工返家,和妈妈一起去接还在上幼儿园的我。几年不见,父亲还是老样子,我却一天天长大,记忆力却没有关于父亲的任何记忆。我踢踏着步子走在卵石道上,一回头发现父亲和母亲正手拉着手浓情蜜意,不知怎地,频频回身去分开他俩的手,死活不让他俩牵着手,至今仍觉哭笑不得。
先生的文笔朴实却又华丽,带着老人特有的不紧不慢的语调,记记录她这漫长却有趣的`一生,就连在外人看来有些许古板的钱钟书,在她的笔下也变成了顽皮的少年。写剪活虾的那一段,活虾被先生用剪刀剪的直抽抽,慌慌张张地跑进客厅找钱钟书,钟书不紧不慢地说:“不要紧,以后这种事情我来做就好了。”先生大概也和我一样感受到温暖了吧。
儿时的我一直寄住在外婆家,外婆的腰不好,常看到外婆在厨房做饭时,累得扶着腰喘气。外公以前从事木头行业的,不忍外婆如此受累,某天搬了把凳子坐在庭院里,一天不吃不喝,对着地上的木材忙碌,做了把高脚的椅子送给外婆。看着外婆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跟着被甜到憨。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大抵如此吧。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杨绛是幸运的,因为有了钱钟书的陪伴,所以他们的生活是有趣的。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先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与繁琐的事情交织,这才是生活的模样。
我们仨读后感14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仨读后感15
相亲相爱的我们仨,血脉相连的我们仨,无法分割的我们仨。
我们仨经历了人世间诸多苦难,最终却没换来诸多幸福。天人永隔,阴阳挡不住绵长的思念,更挡不住结发之情,血脉之亲。我们仨,钱钟书,杨绛,钱瑗。
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三口之家。论其平凡,是因为他们像千万家庭一样,母慈子孝,家庭和睦。论其不平凡,是因为他们都在自己的事业方面都有所贡献。其实世间哪有不凡,万物皆有灵,有灵则有情,亲情可谓占据大半。在亲人面前,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他们永远会牵挂我们,而我们也会依赖他们。
这是一幅作者家庭人生的刻画。从懵懂少女,到为人的妻子,再到为人母,这就是一个女人的一生。当然,这中间还有许多故事。文章开头,描绘了一个梦境,一个至亲生命将尽的梦境。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场梦。生,为梦的开始,殇,为梦的泯灭。人生不应该因为恐惧死亡而患得患失,也许,将人生当成一场梦,不失为一种豁达。
作者全文行笔平淡,没有呐喊,没有声嘶力竭,只是将故事平静地叙述出来,俨然像一个旁观者。我不知杨绛先生写此书时是何等心境,但我认为,其实不然。看似波澜不惊,但却波涛暗涌,字里行间却飘散着淡淡的思念。也许经历过生离死别,年华苍苍,看淡了所谓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红尘,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两个至亲,普通人应该承受不了。没有先生强大的心境,也理应学会豁达,而不是为生死之事沉沦,要为他们好好活着。
记住一切你曾经拥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拥有的,寄希望于你即将拥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这本书中充满的不过是生活的片断,对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听到过一滴怀念的泪水?坚强,在坚强中得到了磨练;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赋予以色彩。“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一切终究会改变;改变的代价是高昂的,然而我们必须付出以执著。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将真心付出,我们的后代必会受益。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么?在爱因斯坦眼中,不过是不能听莫扎特罢了。成败何足道,看破烟云,就让那一份温情伴随我们走向路途的终点。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们仨》读后感04-18
口技读后感06-15
长征读后感06-15
沁园春读后感06-09
简爱读后感06-04
《活着》读后感06-06
看见读后感06-09
学生读后感12-06
《论语》读后感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