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作文大全>观后感>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时间:2024-11-22 12:10:2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1

  昨晚去看了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借着这部影片简单说说我这个独生子心里是咋想的。

  首先在我小时候吧,就问父母,为啥我没有弟弟妹妹,父母的理由是"咱家条件不好,要是再有个孩子,你就没现在这么好了。总共就这么点儿钱这么点儿东西,两个人分,人均的就少了"。反正大概就是这个理由。

  其实妈妈是想再要一个女儿的,给我添一个妹妹。但是我爸坚持一个就好,爸爸说我是他(们)的希望,有我一个就够了。

  但说来惭愧,截止目前的二十多年来,我自知我没有能让父母引以自豪的事。不多说了。接着回归到电影上吧。

  我小时候就羡慕那些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的人。不过我现在发现,人都是互相羡慕:

  有对象的羡慕没对象的,因为自由。没对象的羡慕有对象的,因为不孤独;

  穷人羡慕富人,因为衣食无忧。富人羡慕穷人,因为……(我想不好咋形容,他们没有穷人的那般快乐);

  独生子女羡慕非独生子女,因为有个伴。非独生子女羡慕独生子女,因为好东西没人争没人抢。

  早就在网上看到评论说,"抱着一颗看喜剧的心去看了一部催泪片"。

  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在电影院里,坐在我们后面的一位大姐哭的稀里哗啦的,应该是深有感触亦或是想起了她的哥哥吧。

  在这部电影里,哥哥貌似总是"欺负"和"捉弄"他妹妹:故意把妹妹的闹钟调晚,好让她晚点起床;和妹妹玩儿捉迷藏却不去找她而是躲起来打游戏……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做哥哥的为了妹妹好。两人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父亲总是有酗酒的恶习将要离婚,做哥哥的早就知道这件事,但是不忍心让妹妹知道,所以就一直骗妹妹。在他的心里,妹妹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片美好,他不忍心破坏这份美好。于是,他调晚妹妹的闹钟是为了让妹妹晚点儿起床,而他好去收拾他爸爸喝完的空酒瓶,不让妹妹发现;他带妹妹玩儿捉迷藏,半天不去找她,躲起来打游戏,是因为不想让妹妹回到家看到父母在家里吵架……

  总之呢,这个哥哥是超级好的。

  妹妹以为他吃零食集卡片是要兑全家游的大奖,没想到却看到哥哥把卡片全卖了买了一辆电动车,于是说哥哥自私自利从来不为别人着想。其实他哥哥是为了小时候的一个承诺。

  小时候他带着妹妹出来玩儿,妹妹看到一个小朋友骑着一辆小小的儿童自行车,就想要,哥哥说等长大了我给你买一辆更大的。他做到了,那天刚好是妹妹的生日,他送了一辆电动车给妹妹。但妹妹当时对这一切不知情,因为平时就特别讨厌她哥哥,于是许愿让他哥哥消失。

  下面的剧情就是她和好朋友的身份换了,哥哥成了好朋友的哥哥,父母也成了好朋友的父母。刚开始她特别开心,享受着独生子女的快了,什么东西都没人争没人抢,冰箱里的零食也没有三八线。好景不长她越来越怀念有哥哥的日子。

  到最后,父母离婚了。哥哥跟了爸爸,妹妹跟了妈妈。原因很简单,哥哥担心酗酒的爸爸以后喝醉了,躺在大街上没人管。放不下父亲,所以选择跟了爸爸。

  兄妹分别之际,哥哥把房间里也精心布置了一番。知道妹妹怕黑。晚上还不敢下床去关灯,所以弄了一根很长的绳子拉到床头,以便让妹妹可以一伸手就能开关灯。

  哥哥走了,妹妹一遍遍的拉着那根电灯的开关绳,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就是这个镜头,让后排一个大姐泣不成声。当时看到这儿其实我非常能理解当时这种心情,也差点儿就落泪,但是确实是不能切身体会到那种感受……能理解,但体会不到。

  哥哥要走了,妹妹一路追到火车站,对哥哥说,哥你落东西了。

  哥哥说没有啊,我带书包了(之前上学时哥哥总是忘记带书包)。

  妹妹大声说:You left me。

  这个时候零点钟声响起,妹妹马上许愿要把哥哥变回来(那年闰九月),然后电影完。

  虽然很是羡慕,但是早已成定局。

  作为独生子女,我们没得选择,我们必须努力奋斗。让自己和父母都过上好生活,对父母好点,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和你最亲的人了。

  文章开篇的主题曲,我看了下网易云的评论,选了几个分享给你们。

  好了,写完这篇文章,我就要再去给爸妈各打一个电话了。

  愿独生子女的我们都能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未来,让父母不再操心;

  愿非独生子女的你们,好好的和兄弟姐妹相处,我知道,就算小时候你们之间互相打架,现在大了之后你们反而会非常的亲。毕竟打是亲骂是爱嘛。

  好了,各位,晚上好。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2

  故事的开头是一连串的快镜头,节奏轻快,与国内小清新电影相差无几,但影片到中后部分时内容开始让人感到承重,本片的主题和要表达的重心开始凸显。

  影片以妹妹时秒(张子枫饰)受到哥哥时分(彭昱畅饰)的捉弄和欺凌为开端,偷妹妹的零花钱集卡片,

  将妹妹的头发绑在床头,

  吹风机里装面粉,

  将时秒的闹钟故意调晚,导致妹妹迟到,时分上学忘记带书包便吩咐迟到的时秒给自己送书包,

  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需要妹妹解围,

  以及抢时秒的香肠,偷看妹妹的日记等等。

  哥哥顽皮,妹妹乖巧、听话。

  这样的开始不免会让观众为妹妹时秒打抱不平,让人想起这与大众生活中受哥哥保护和疼爱的印象相差甚远。时秒常常羡慕好朋友苗妙妙这样的独生子女孩子,有父母所有的爱,不用担心零花钱不够,追星、为偶像做便当,这样做自己想做的。

  当影片进行到中部时,主人公兄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妹妹时秒通过许下生日愿望“快把我哥带走”,

  角色发生转变,她成为了心理所想的独生子女,而时分变成了好友妙妙的哥哥苗时分。

  这一场景的变化在《夏洛特烦恼》中似曾相识,这时时秒开始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哥哥时分。

  原来,哥哥一直都在保护着自己,在父母紧张的关系里,时分力图保护妹妹不受到家庭风波的伤害。

  在母亲和叔叔的交谈中,时分仔细的`将妹妹时秒的习惯、喜好、担心和害怕告诉继父,一旁的妈妈有些无地自容,作为母亲她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了解太少了。

  时秒的父亲做生意失败,长久以来形成的酗酒的习惯

  母亲因为对父亲的恶习束手无策又无法容忍,于是两人的关系走到了尽头。父亲说要哥哥时分跟妈妈,但时分却说“跟女人生活多麻烦呀,男人应该跟男人生活”,但其实父亲知道,时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孩子了,有担当,有责任,他知道爸爸酗酒的习惯会使他在生活上不那么容易,所以他要照顾爸爸。

  而妹妹时秒和妈妈在一起,任然留在城市里面,原来的学校,不用担心身边环境突如其来的改变感到不适应,在他心里妹妹是最好的'妹妹。

  在父母的关系中,影片中的父亲大概是因为无法从事业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转而借酒消愁,形成了酗酒的习惯,而母亲一惯的强势,父亲的不自信,使得她认为父亲无法照顾家人,妻子期望的幻灭使,

  他无法忍受如此一蹶不振的丈夫,在多次生气无果的情况下,原本恩爱的夫妻而选择了结束婚姻重新开始。

  影片中,能感受到时秒对于父母婚姻变化的恐惧,害怕失去,孤独不安。

  也许父亲和母亲都是爱着她的,

  但距离的分隔还是会给这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带去很多人生的灰色面。

  另一方面哥哥,却以一个类似于父亲的角色一样爱护着她,逗她开心,使他不受伤害。

  让他感到被爱,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于是,他开始怀念哥哥在身边的时间,觉得那无比珍贵,无可代替,

  在时分的心里,妹妹的天真美好,让他相信他是最幸福的人,

  影片的主人公名字“时分时秒”,是想表达在我们的生命里,父母给予我们最大的礼物是时时刻刻在身边陪伴着的亲人,让我们彼此珍重!

  影片节奏轻快,叙事张弛有度,两位主演演技都在线,虽然能看出表演的痕迹,但表演很感人,欢快中渗透出兄妹情感,很多部分能感同身受。是个不错的电影。

  先,这个电影以我来看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部商业片,张子枫和彭昱畅在其中扮演者最重的角色,两个人的火花碰发的很好,很漂亮。导演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好,她选择的演员是有CP感的,演什么就像什么是最重要的。子枫和彭彭正式拥有这样的“CP感”,为这个电影增色不少。

  一个电影能够吸引人的点最重要的是它的故事,电影是否能够吸引人的另一点就是演员能不能把故事完美的展现出来,这也就会回到了导演说两人之间的“CP感”,两个新生代的年轻演员,对他们是演员,他们的的确确把这个角色立体的展现在影迷的面前。就凭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是否被演员感动,这个在点映的时候哭成一片的观众就是证明。

  张子枫和彭昱畅这两个年轻的演员真的很吸粉,在采访中,张子枫不像我在荧幕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她有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她也有混迹娱乐圈多年的成熟,但是当她和彭彭在一块的时候,真的就像个孩子真实有趣,真的有哥哥妹妹在一块的那种相亲相爱、相爱相杀的感觉。

  子枫饰演的时秒在彭彭饰演的时分离开的时候说的一句,你把我落下了,是全戏的一个亮点,是结局也是开始,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后半段的哭戏和细节,演员的细节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的很好,值得一看。

  如果你喜欢韩剧1988那种家庭之间的琐碎亲情,喜欢兄弟姐妹之间相爱相杀的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值得给大家推荐。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3

  这部电影是妻子推荐给我的,推荐理由是男女主角是90后新生代演员里面的佼佼者,彭昱畅和张子枫的演技都不差,而且近两年也都有与业内大咖合作拍电影的经历,演技是圈内公认的,所以这次“强强联手”自然更受期待。彭昱畅是个出道就敢演太监(《太子妃升职记》)的没有包袱的新演员。他塑造的角色,既有《闪光少女》里的最佳男闺蜜油渣,又有《大象席地而坐》里丧出天际的高中生韦布,跨度之大让人惊叹。更不用提今年成为《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常驻嘉宾之后,呆萌本尊更是圈粉无数。

  7岁的张子枫童星出身,年纪不大作品却不少。《唐山大地震》《心术》《小别离》等都有她的身影。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唐人街探案》里她饰演的思诺那阴沉一笑,当时阁主就是通过那一个镜头记住了这个小演员的,你很难想象一个小演员会为影坛贡献那样一个经典瞬间,实在难能可贵。

  故事的具体细节阁主就不过分剧透了,还是建议有兴趣的'阁友走进电影院去亲身感受一下这段动人的兄妹情感,影片对“生日愿望成真”的旧梗开了个小小的脑洞,一下子变得看点十足。在单纯的女主角“时秒”眼里,哥哥“时分”每天不是打游戏就是欺负自己。而父母感情破裂这样的阴霾则被看似玩世不恭的哥哥死死瞒下。原因只有一个:时分不想让妹妹伤心,只希望她每天快快乐乐的。但因为生日愿望成真,时分一夜时间成了闺蜜妙妙的哥哥,而自己则成了那个自己无比羡慕的独生女。跟着哥哥一起调换的,还有时秒千疮百孔的家,和妙妙美满幸福的家。因为跳脱出兄妹关系站在了故事之外,时秒终于得以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到了真正的哥哥时分。还有已经走到离婚财产分割这一步的父母。可以说,是“愿望成真”这样一个轻奇幻的设定,给时秒提供了一个审度自我处境的机会。也是这样的设定,让时分和时秒前后情感的转变不显突兀,更添感动。

  事实上,这样借助奇幻元素为故事寻求发展契机的电影,《快把我哥带走》不是第一部。于是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寻找新出路,奇幻元素的加持开始扎堆涌现。距离最近的,就是三个月前的《超时空同居》。如今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压力越大,越容易懊恼“假如……就好了”。但当设想的情形真的出现,结局是否就会像预想一样美好?就像最后结尾处最打动人心的那句“你把我落下了”一样:其实已经拥有的现实最美好。

  虽然影片是以女主角张子枫的第一视角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剧情主线的,张子枫的演技也对得起这种设计,尤其是最后一个桥段是全片的高潮,当她说出了最后两句台词时阁主的眼泪已经止不住地往下流了,这真是好演员遇到了好剧本,好剧本成就了好演员。阁主还想夸夸彭昱畅,他饰演的时分不仅负责“耍贱”,也是在妹妹与命运之神的游戏中,被偷偷置换了身份却毫无察觉的第三方,是穿起整个故事的关键性人物。曾经有人说,彭昱畅的脸,属于丢到人群里可能一时半会找不到的类型。但正是这种“不起眼”的特质,给了他在演艺上更多的可能性。上一秒,时分还在放肆整蛊妹妹,一脸古灵精怪;下一个镜头,是他暗自思考着那个支离破碎的家,该何去何从。同一个角色的身份,演绎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甚至呈现出两种人格。

  去年,彭昱畅在参加《演员的诞生》时,章子怡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彭昱畅就像一头野兽,每一个能给演技加buff的细节点,他都会迅速奔向那儿,如饥似渴。前不久结束的《向往的生活》,一档号称“慢综艺”,但实则成为不同嘉宾作宣传用的节目。在那里面,唯一真正“慢”下来的,只有几位常驻主持,彭昱畅就是其中之一。他下田、插秧、捉鳝、挖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磊做的每一顿饭,餐桌上一定有一个大口扒饭的彭昱畅。一季节目完结,他肉眼可见的胖了不少。正是因为彭昱畅在节目中认真上进的表现,连黄磊和何炅都为他实名打call。

  曾经有人说,过去的明星之所以是明星,是因为他们与大众有强烈的距离感。但如今的流行文化,对于“明星”的态度,在追求距离感之余,还需要“反差萌”作为饭后加餐。去权威化,是大多数艺人在得到更多关注度之前,需要接纳的第一步。彭昱畅除了在演技上颇具天赋,连“打破人设”这件事上,都是祖师爷赏饭吃。犹记得当《演员的诞生》主持人告诉彭昱畅:你晋级了。他第一反应并非意满志得地佯装惊喜,而是一句反套路的话:“我票都订好了,明天早上8点的。”短短一年时间,通过大银幕、小屏幕,彭昱畅走到了更多人的眼前。资历尚浅,却已崭露出了演艺形象上的多面性,这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好演员。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4

  原作是国产条漫,主打轻松搞笑的风格,这样的作品改编成泡面番或者小短剧都比较容易,但是改编成电影,有难度。

  电影的时长要求内容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核心来展开,在此基础上塑造人物,表达观点,可以说连一个镜头都容不得浪费,或者说,没有一个镜头没有其用意。

  从条漫到电影,既要讲好完整的故事,塑造立得住的人物,又要保留原作特有的搞笑风格,怎么看都是一件不讨喜的事,但是出人意料,电影完成度非常好。

  作为原作的读者,很清楚原作里夸张的部分,比如妹妹时秒对哥哥时分拳打脚踢,放在漫画里毫不违和,但是在电影中要如何表现才不至于让观众觉得脱离现实?

  除了最开始在学校时秒气急败坏“擒拿”时分以外,事实上大部分镜头里都只有“小打小闹”,出现比较多的是哥哥用各种小动作抢走妹妹的烤肠,回忆中闪现的一些镜头里有推着妹妹额头等动作,或者是妹妹假意挥舞拳头。

  在和小混混们一战时,电影用漫画分格一样的镜头来表现妹妹时秒的超强战斗力,背景则全部网点状虚化,俏皮又可爱,如果是写实拍摄必然会有强烈的不真实感。

  整体来说,因为故事本身不算非常复杂,人物的感情脉络很清晰也容易理解,基本属于可以想象到的那类,虽然有一点奇幻的设定,但演绎的难度不算特别大。不过张子枫对于妹妹时秒的把握还是让人小小惊喜了一把,毕竟要还原一个漫画人物,她要演得足够真实可信,也要有一定的夸张成分。

  对于整部电影的叙事,有许多用心的小细节。

  在时分消失以前,妈妈和爸爸吵架离家,临走前和时秒说话有一个看向爸爸的镜头,从满脸温柔到冷若冰霜,眼神完全不同,非常真实,很多对丈夫恨铁不成钢的女性就是这个嫌弃的`眼神,这比让她直接说完话转身就走或者大吵大闹离开更贴近生活。而寥寥数语的指责“你就不能把酒戒了”也点出了这个家庭里的主要矛盾,许愿成真后时秒本以为父母就不会再分开,但是在她滑轮滑的片段里,有个爸爸悄悄拿出小酒瓶喝酒以及妈妈满脸严肃看手机的镜头,暗示了这一对夫妻最终必将分道扬镳。

  最让人意外的是时秒再次许愿后一切复位,并没有和改变发生时相同,用看起来就很不真实的雾气来提示接下来的剧情脱离常理,一切仿佛都没有变化,这让最后一次火车站的戏份格外有张力,因为观众随着时秒经历了“由于自己的许愿而失去了哥哥时分”这一不断加深的痛苦到“哥哥时分还在但是要离开我”的过程,好一番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悲喜交加,比起单纯的悲伤和喜悦都更为复杂。

  本片中时分和时秒可谓“不变”与“变”,互相成就。从始至终没有变化的时分,爱护妹妹,想尽办法呵护妹妹的感受。变化的时秒是主视角,她的变化由角色视角的变动而来,从被保护的妹妹到被保护的“妹妹”的友人,间接完成了时分这一角色的塑造,提升了人物的丰满程度。只是这一变化并不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时秒的努力或不努力对于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没有实质影响。

  认真说来,本片的故事情节多少有种宿命的味道。即使时秒明白了哥哥时分惹人厌行为背后的深意,即使她因此而感动,即使她看清了父母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发展却不可抗拒,父母的感情破裂,和哥哥的分离,都是注定的。

  她在许愿成功后一度十分开心,不仅仅是因为终于没有了惹人厌的哥哥来捉弄自己,也是因为她以为这一回父母的感情不会再有问题,特别是去饭店过生日一段,暗示十分明显。她以为父母的坏关系随着时分到了妙妙家里,却不想自己家里依然会重蹈覆辙。

  不变的时分,不变的生活走向,唯一改变的,是妹妹时秒对这一切的理解,对时分的理解。

  很难说这是悲剧还是喜剧,或许本不该这样粗暴的划分,至少时秒成长了,也认识到了哥哥时分对她的关爱,以及无法强求父母不要分离的事实。

  原作许多单独的笑点在本片中一闪而过,比如时分大大咧咧表示父母离婚没什么,还可以拿双份零花钱。很庆幸电影没有选一个点或者梗强行扩充,而是在把握角色性格的基础上保持了完整的故事性,或者说,电影中的故事,即父母逐渐感情破裂至最终离婚,很好地融合了原作中多话内容而来。对于电影来说,好好讲一个故事有时甚至比塑造人物还要重要,尽管二者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整部电影笑中带泪,泪点自不必说,笑点也不少,彭昱畅饰演的哥哥时分贡献了大部分,开头竞拍卷子一段就格外有趣,和妹妹在老师办公室悄悄打手势、各种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小表情小动作都让人忍俊不禁。这不是一个深情无比、肩担压力的传统型“好哥哥”,他有格外为时秒着想、不忍心父亲无人照顾的一面,也有酷爱打游戏、偷妹妹零花钱的一面。少年人即使对于努力生活力有不逮,那份执着和热情依然令人感慨动容。

  看之前以为是搞笑片,实际上能让观众哭着出来,最后一幕火车呼啸而过,遮住许愿哥哥回来的时秒,留下一个未竟的结局,简直就像是在说,生活还在继续一样。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5

  故事的开头是一连串的快镜头,节奏轻快,与国内小清新电影相差无几,但影片到中后部分时内容开始让人感到承重,本片的主题和要表达的重心开始凸显。

  影片以妹妹时秒(张子枫饰)受到哥哥时分(彭昱畅饰)的捉弄和欺凌为开端,偷妹妹的零花钱集卡片,将妹妹的头发绑在床头,吹风机里装面粉,将时秒的闹钟故意调晚,导致妹妹迟到,时分上学忘记带书包便吩咐迟到的时秒给自己送书包,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需要妹妹解围,以及抢时秒的香肠,偷看妹妹的日记等等。哥哥顽皮,妹妹乖巧、听话。

  这样的开始不免会让观众为妹妹时秒打抱不平,让人想起这与大众生活中受哥哥保护和疼爱的印象相差甚远。时秒常常羡慕好朋友苗妙妙这样的独生子女孩子,有父母所有的爱,不用担心零花钱不够,追星、为偶像做便当,这样做自己想做的。

  当影片进行到中部时,主人公兄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妹妹时秒通过许下生日愿望“快把我哥带走”,角色发生转变,她成为了心理所想的独生子女,而时分变成了好友妙妙的哥哥苗时分。

  这一场景的变化在《夏洛特烦恼》中似曾相识,这时时秒开始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哥哥时分。

  原来,哥哥一直都在保护着自己,在父母紧张的关系里,时分力图保护妹妹不受到家庭风波的伤害。

  在母亲和叔叔的交谈中,时分仔细的将妹妹时秒的习惯、喜好、担心和害怕告诉继父,一旁的妈妈有些无地自容,作为母亲她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了解太少了。

  时秒的父亲做生意失败,长久以来形成的酗酒的习惯,母亲因为对父亲的恶习束手无策又无法容忍,于是两人的关系走到了尽头。父亲说要哥哥时分跟妈妈,但时分却说“跟女人生活多麻烦呀,男人应该跟男人生活”,但其实父亲知道,时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孩子了,有担当,有责任,他知道爸爸酗酒的习惯会使他在生活上不那么容易,所以他要照顾爸爸。

  而妹妹时秒和妈妈在一起,任然留在城市里面,原来的学校,不用担心身边环境突如其来的改变感到不适应,在他心里妹妹是最好的'妹妹。

  在父母的关系中,影片中的父亲大概是因为无法从事业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转而借酒消愁,形成了酗酒的习惯,而母亲一惯的强势,父亲的不自信,使得她认为父亲无法照顾家人,妻子期望的幻灭使,他无法忍受如此一蹶不振的丈夫,在多次生气无果的情况下,原本恩爱的夫妻而选择了结束婚姻重新开始。

  影片中,能感受到时秒对于父母婚姻变化的恐惧,害怕失去,孤独不安。也许父亲和母亲都是爱着她的,但距离的分隔还是会给这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带去很多人生的灰色面。

  另一方面哥哥,却以一个类似于父亲的角色一样爱护着她,逗她开心,使他不受伤害。

  让他感到被爱,感到自己是安全的,于是,他开始怀念哥哥在身边的时间,觉得那无比珍贵,无可代替,在时分的心里,妹妹的天真美好,让他相信他是最幸福的人,影片的主人公名字“时分时秒”,是想表达在我们的生命里,父母给予我们最大的礼物是时时刻刻在身边陪伴着的亲人,让我们彼此珍重!

  影片节奏轻快,叙事张弛有度,两位主演演技都在线,虽然能看出表演的.痕迹,但表演很感人,欢快中渗透出兄妹情感,很多部分能感同身受。是个不错的电影。

  先,这个电影以我来看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部商业片,张子枫和彭昱畅在其中扮演者最重的角色,两个人的火花碰发的很好,很漂亮。导演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好,她选择的演员是有CP感的,演什么就像什么是最重要的。子枫和彭彭正式拥有这样的“CP感”,为这个电影增色不少。

  一个电影能够吸引人的点最重要的是它的故事,电影是否能够吸引人的另一点就是演员能不能把故事完美的展现出来,这也就会回到了导演说两人之间的“CP感”,两个新生代的年轻演员,对他们是演员,他们的的确确把这个角色立体的展现在影迷的面前。就凭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是否被演员感动,这个在点映的时候哭成一片的观众就是证明。

  张子枫和彭昱畅这两个年轻的演员真的很吸粉,在采访中,张子枫不像我在荧幕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她有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她也有混迹娱乐圈多年的成熟,但是当她和彭彭在一块的时候,真的就像个孩子真实有趣,真的有哥哥妹妹在一块的那种相亲相爱、相爱相杀的感觉。

  子枫饰演的时秒在彭彭饰演的时分离开的时候说的一句,你把我落下了,是全戏的一个亮点,是结局也是开始,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后半段的哭戏和细节,演员的细节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的很好,值得一看。

  如果你喜欢韩剧1988那种家庭之间的琐碎亲情,喜欢兄弟姐妹之间相爱相杀的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值得给大家推荐。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6

  初次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一直在印象中给其定义为喜剧的风格,或许是因为受同名漫画的影响给电影立下了这样的定义。后来真正走进影院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想法,被电影中张子枫的神演技和彭昱畅对角色的各种表达都有所震撼到,毕竟这两个演员在年纪上还是稍稍年轻了一些,但是这些担心无疑是多余的。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只是我还有影院的很多人都被电影中“时分”和“时秒”之间的情感所感动到

  对于有同样有哥哥的我来说,我与女主角“时秒”之间对哥哥的顽皮捣蛋引起了很多的共鸣之处。所以当看到“时秒”得知自己哥哥将要离开自己的时候,非常想给予“时秒”一个拥抱,奢求时间可以停留下来,永远停留在那个他们可以获得幸福的时刻。

  电影的开头就运用了各种的镜头来表达时分和时秒的家庭居住的环境,是一个杂乱的小胡同,有很多的楼梯,就像自己小时候与哥哥一起玩耍的那条街道。在电影的开始,哥哥时分就作弄妹妹时秒,比如把妹妹的头发绑在床杆上还把妹妹的闹钟改掉,在妹妹快要迟到的节骨眼上看到哥哥没带书包,还专门背上了哥哥书包。尽管面对这样做弄自己的哥哥,妹妹依然记得哥哥的书包,从这个小细节上可以看出妹妹时秒对哥哥时分无言的爱意。

  在剧情发展的前半段上,一直是以哥哥作弄妹妹所引发的一系列搞笑的事情,导致观众在观看时也是以一个比较轻松的心态来看待这部电影。兄妹之间相伴一起长大,知道并且了解彼此的性格,在时分时秒面对老师对家长的质问是,也能通过只有彼此才能懂的暗号来传达信息,这可以说是兄妹之间多年培养的默契。我相信大部分的兄妹都凭借这份默契一起做过很多类似的事情。

  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时分时秒的父母情感发生了变化,而妹妹时秒却极力想要挽回自己父母不再复有的感情,运用各种手段还向最好的朋友妙妙取经,但是作为追星少女的妙妙并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时秒不恰当的做法更是恶化了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而此时哥哥时分面对即将分开的父母却不为所动,这种哥哥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时秒觉得自己的哥哥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并且还认为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都是因为哥哥所导致的。在妹妹生日当天,时秒回到了那个小时候关于父母记忆的餐厅,餐厅就像他们父母之间的感情一样不再复有,哥哥找到了妹妹并让时秒许生日愿望,而时秒因为此时对于父母爱情的渴望更希望的是哥哥时分可以从此消失。

  随即电影通过一些特技表达愿望成真,然后哥哥时分就变成了时秒好朋友妙妙的哥哥,名叫苗时分。时秒在一开始看着时分与妙妙之间所发生的,正是自己与哥哥时分每天所经历的。时秒知道时分作弄妹妹的一些小伎俩,便不停的`在妙妙旁边来介入妙妙与时分之间的兄妹情。从而时秒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真实的哥哥到底是怎样的。

  在剧情发展的后半段,无疑是观众泪点爆发的时候。导演用自己对兄妹之情的理解诠释着她眼中的场景,获取了不少观众的共鸣。时秒在脱离了哥哥时分的保护下,起初的她感到自己十分幸福,可以不用分享食物也没有跟自己恶作剧同时父母之间还是和好如初,但时秒正是脱离了这份保护色,才逐渐从第三人的角度上认识到哥哥的温暖之处。知道了哥哥故意让自己迟到是因为不想让时秒知道酗酒的爸爸;知道了经常在捉迷藏时跑去打游戏的哥哥是为了不让时秒发现家里正在吵架的父母;知道了哥哥为给自己电动车做生日礼物而一直吃某种膨化食品只为集齐拼图换电动车;知道了怕自己不适应没有哥哥生活从而把一切都安排好……就是没有把时分安排在时秒的未来里。

  时秒也从第三人的角度上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此时时秒的父母却也宣布了彼此不和的事实并问时秒要跟谁,而时秒则表示:自己除了哥哥谁也不会跟。原来在很久以前,哥哥时分就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着妹妹时秒,守护着时秒自己单纯而又简单的世界,很多不言语的爱可能就是这样在时间面前慢慢溜走。时秒是爱着哥哥时分的,看到哥哥忘带书包即使自己迟到也会带着哥哥的书包;看到时分打球赛被人打倒在地时,时秒以最快的速度飞奔到哥哥面前;看到时分和别人打架时,也是奋不顾身的帮助时分参与到大家之中;看到时分为给妙妙准备生日礼物而集卡,时秒自己便一次又一次的寻找着卡片到最后时秒都没办法走路……

  时秒在自己生日再次许愿,希望可以把哥哥时分换回来。这次的愿望依旧成真只不过因为父母的婚变,哥哥时分不得不离开时秒。得知时分在火车站时,时秒骑着哥哥送的电动车以最快的速度去寻找哥哥的踪迹,在前往的路上时秒回想起她与哥哥时分之间的种种,便不知不觉流下眼泪,眼泪中有害怕有感动。在抵达火车站后的时秒看到哥哥时分,并跟哥哥说:“哥!你落东西了。”时分听到以为自己是忘记带了什么,随后时秒说“你把我落下了”。当这句话一说,观众们压抑很久的感情一下子喷发出来,被这种独特的存在而感动到。

  电影中的时秒是幸运的,她可以又重新来过的机会。可是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很多机会都得靠自己发现,而对于那些无言的爱意,想说一句感谢,也希望在未来的蓝图里可以有你的存在。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7

  前两天,有人留言表示对今年的国产剧大失所望。

  一语中的,可以说是非常扎心了。

  从玄幻奇侠到都市爱情,上半年的影视作品不是天雷滚滚就是平淡无奇。

  这些差强人意的作品,除了剧情俗套乏味之外,角色的塑造也成了最多被诟病的地方。

  明明小说那么精彩,怎么改编成电视剧就不对味儿了?

  自从有了 IP 改编之后,原著粉和影视化中间就有一条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鸿沟。

  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选角。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张起灵!”

  “她凭什么演第一美女啊?”

  “啊,我的---毁了!”

  “这居然是惊艳了我一整个青春的--?是我瞎了还是编剧瞎了?”

  猫姐相信,十个原著粉里,九个都说过这些话,还剩一个愤怒弃剧。

  被资本和流量裹挟的制片方难,翘首以盼好作品的观众更难啊!

  这个时候,能遇到一部没有资本压力,最大限度追求选角合适、提高质量的作品就格外难得。

  猫姐已经忘了多久没听到这种对主演一致叫好的声音了——

  先不提这部作品具体是什么,让我们先看看这两位零差评的主演。

  彭昱畅&张子枫。

  一个 90 后,一个 00 后,说他们是当下演技最好的小生小花,恐怕也不为过。

  在《演员的诞生》里崭露头角的彭彭,猫姐已经不吝赞美过很多次了。

  (缺课的同学指路十年后,90后演技扛把子会是谁?)

  今天来着重说说这位实力了得的 00 后演员张子枫。

  请注意,我用的词是“演员”,不是明星,不是艺人。

  因为演员二字,17 岁的张子枫的确担得起。

  出道 9 年,参演过上十部影视剧,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有。

  2009 年,灾难情感片《唐山大地震》里,她饰演的童年方登丝毫不逊于张静初的成年版。

  她可以刚出场带着弟弟顽皮地胡闹;亦可在 20 分钟灾难来临后如同一个小难民一样惶恐地打量着周遭;

  又能在废墟下听着妈妈说救弟弟时,用混合着泥沙的眼泪,和不停地颤抖的小嘴,诉说着内心无声的绝望。

  这样的领悟力和表现力,为 8 岁的张子枫拿到了那一年的百花奖最佳新人,她也成了百花奖开设至 2010 年时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在堪称国产医疗剧之良心的《心术》里,她饰演张嘉译身患重病急需换肾的女儿。

  小姑娘面对病魔却乐观坚强,在病房中做鬼脸安慰病房外忧心的父母的那一幕,让猫姐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国民闺女。

  在《同桌的你》里饰演少年周小栀,男主为了她打架受伤,她边哭边悄悄递给男主一块大白兔奶糖,

  那种怯怯的小心翼翼又不想失去少女自尊的样子,却被年仅 13 岁的张子枫拿捏得如此精准。

  也是这部电影里,那个对男主回头的甜甜一笑,张子枫提名了 2014 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女演员。

  后来和徐峥合作的《摩登年代》,虽然电影一言难尽,但张子枫在片中的表现依然足够惊艳。

  有一段对交警撒谎的戏,她表现得出奇得镇定。

  一板一眼地讲着带有方言味道的普通话,这种台词功力,现在很多科班流量演员们也未必能达到。

  至于后来被更多人关注到的《唐人街探案》更不用猫姐多说,张子枫结尾处那个笑容,

  绝对是近几年华语电影里最令人不寒而栗的镜头之一。

  然而你能想象《唐人街探案》里那个有诡异一笑的思诺,和《小别离》那个开朗明媚的方朵朵,是同一时间段拍的吗?

  合作过太多大咖老戏骨,却从来没有怯场的表现,前辈们清一色都说这女孩是戏精。

  冯小刚说她眼神有戏,是《唐山》这部电影的宝贝。

  张国强说她的`哭戏是开水龙头,称她是“上帝派来的孩子”。

  徐峥说她有灵性,是戏眼,每次有新戏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

  导演邵晓黎说她是天生的艺术家。

  因为她身上具备的,不仅是“艺术家”的灵性,更有“艺术家”的涵养。

  即使和顶级流量合作,也从不捆绑,从不炒作,永远只专注演好自己的角色。

  “什么推理的,金融的,甚至科普类散文、诗词、小说都看。”

  翻看她的微博,无论是总结自己的拍戏心得,还是分享生活,

  都让人感觉她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想法、有独到审美的机灵少女。

  张子枫曾对记者说:

  “排在塔顶的是我和我要演的人物,我要成为那个人物,在这基础下才有事件,最下面是情绪,喜怒哀乐。所以在拍戏过程中,细小到一个咳嗽声和呼吸声都要精心安排。”

  小小年纪就对表演有一套自己的认知,让人感觉她有着远超实际年龄的成熟与独立。

  猫姐相信,这种有天赋又十分认真努力的人,专注韬光养晦,有朝一日总能一鸣惊人。

  或许,这一次搭档实力相当的彭昱畅,就是张子枫再次惊艳我们的突破。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8

  昨晚去看了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借着这部影片简单说说我这个独生子心里是咋想的。

  首先在我小时候吧,就问父母,为啥我没有弟弟妹妹,父母的理由是"咱家条不好,要是再有个孩子,你就没现在这么好了。总共就这么点儿钱这么点儿东西,两个人分,人均的就少了"反正大概就是这个理由。

  其实妈妈是想再要一个女儿的,给我添一个妹妹。但是我爸坚持一个就好,爸爸说我是他(们)的希望,有我一个就够了。

  但说惭愧,截止目前的二十多年,我自知我没有能让父母引以自豪的事。不多说了。接着回归到电影上吧。

  我小时候就羡慕那些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的人。不过我现在发现,人都是互相羡慕:

  有对象的羡慕没对象的,因为自由。没对象的羡慕有对象的,因为不孤独;

  穷人羡慕富人,因为衣食无忧。富人羡慕穷人,因为……(我想不好咋形容,他们没有穷人的那般快乐);

  独生子女羡慕非独生子女,因为有个伴。非独生子女羡慕独生子女,因为好东西没人争没人抢。

  早就在网上看到评论说,"抱着一颗看喜剧的心去看了一部催泪片"

  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在电影院里,坐在我们后面的一位大姐哭的稀里哗啦的,应该是深有感触亦或是想起了她的哥哥吧。

  在这部电影里,哥哥貌似总是"欺负"和"捉弄"他妹妹:故意把妹妹的闹钟调晚,好让她晚点起床;和妹妹玩儿捉迷藏却不去找她而是躲起打游戏……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做哥哥的为了妹妹好。两人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父亲总是有酗酒的恶习将要离婚,做哥哥的早就知道这事,但是不忍心让妹妹知道,所以就一直骗妹妹。在他的心里,妹妹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片美好,他不忍心破坏这份美好。于是,他调晚妹妹的闹钟是为了让妹妹晚点儿起床,而他好去收拾他爸爸喝完的空酒瓶,不让妹妹发现;他带妹妹玩儿捉迷藏,半天不去找她,躲起打游戏,是因为不想让妹妹回到家看到父母在家里吵架……

  总之呢,这个哥哥是超级好的。

  妹妹以为他吃零食集卡片是要兑全家游的大奖,没想到却看到哥哥把卡片全卖了买了一辆电动车,于是说哥哥自私自利从不为别人着想。其实他哥哥是为了小时候的一个承诺。

  小时候他带着妹妹出玩儿,妹妹看到一个小朋友骑着一辆小小的儿童自行车,就想要,哥哥说等长大了我给你买一辆更大的。他做到了,那天刚好是妹妹的`生日,他送了一辆电动车给妹妹。但妹妹当时对这一切不知情,因为平时就特别讨厌她哥哥,于是许愿让他哥哥消失。

  下面的剧情就是她和好朋友的身份换了,哥哥成了好朋友的哥哥,父母也成了好朋友的父母。刚开始她特别开心,享受着独生子女的快了,什么东西都没人争没人抢,冰箱里的零食也没有三八线。好景不长她越越怀念有哥哥的日子。

  到最后,父母离婚了。哥哥跟了爸爸,妹妹跟了妈妈。原因很简单,哥哥担心酗酒的爸爸以后喝醉了,躺在大街上没人管。放不下父亲,所以选择跟了爸爸。

  兄妹分别之际,哥哥把房间里也精心布置了一番。知道妹妹怕黑。晚上还不敢下床去关灯,所以弄了一根很长的绳子拉到床头,以便让妹妹可以一伸手就能开关灯。

  哥哥走了,妹妹一遍遍的拉着那根电灯的开关绳,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就是这个镜头,让后排一个大姐泣不成声。当时看到这儿其实我非常能理解当时这种心情,也差点儿就落泪,但是确实是不能切身体会到那种感受……能理解,但体会不到。

  哥哥要走了,妹妹一路追到火车站,对哥哥说,哥你落东西了。

  哥哥说没有啊,我带书包了(之前上学时哥哥总是忘记带书包)。

  妹妹大声说:ulefte

  这个时候零点钟声响起,妹妹马上许愿要把哥哥变回(那年闰九月),然后电影完。

  虽然很是羡慕,但是早已成定局。

  作为独生子女,我们没得选择,我们必须努力奋斗。让自己和父母都过上好生活,对父母好点,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和你最亲的人了。

  开篇的主题曲,我看了下网易云的评论,选了几个分享给你们。

  好了,写完这篇,我就要再去给爸妈各打一个电话了。

  愿独生子女的我们都能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未,让父母不再操心;

  愿非独生子女的你们,好好的和兄弟姐妹相处,我知道,就算小时候你们之间互相打架,现在大了之后你们反而会非常的亲。毕竟打是亲骂是爱嘛。

  好了,各位,晚上好。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溺水观后感 写溺水观后感05-17

《姜子牙》观后感10-14

《八佰》观后感06-05

《心曲》观后感07-27

《返老还童》观后感09-06

春晚观后感10-25

《刺猬》观后感08-20

《鲜花》观后感10-25

榜样观后感11-27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1

  昨晚去看了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借着这部影片简单说说我这个独生子心里是咋想的。

  首先在我小时候吧,就问父母,为啥我没有弟弟妹妹,父母的理由是"咱家条件不好,要是再有个孩子,你就没现在这么好了。总共就这么点儿钱这么点儿东西,两个人分,人均的就少了"。反正大概就是这个理由。

  其实妈妈是想再要一个女儿的,给我添一个妹妹。但是我爸坚持一个就好,爸爸说我是他(们)的希望,有我一个就够了。

  但说来惭愧,截止目前的二十多年来,我自知我没有能让父母引以自豪的事。不多说了。接着回归到电影上吧。

  我小时候就羡慕那些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的人。不过我现在发现,人都是互相羡慕:

  有对象的羡慕没对象的,因为自由。没对象的羡慕有对象的,因为不孤独;

  穷人羡慕富人,因为衣食无忧。富人羡慕穷人,因为……(我想不好咋形容,他们没有穷人的那般快乐);

  独生子女羡慕非独生子女,因为有个伴。非独生子女羡慕独生子女,因为好东西没人争没人抢。

  早就在网上看到评论说,"抱着一颗看喜剧的心去看了一部催泪片"。

  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在电影院里,坐在我们后面的一位大姐哭的稀里哗啦的,应该是深有感触亦或是想起了她的哥哥吧。

  在这部电影里,哥哥貌似总是"欺负"和"捉弄"他妹妹:故意把妹妹的闹钟调晚,好让她晚点起床;和妹妹玩儿捉迷藏却不去找她而是躲起来打游戏……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做哥哥的为了妹妹好。两人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父亲总是有酗酒的恶习将要离婚,做哥哥的早就知道这件事,但是不忍心让妹妹知道,所以就一直骗妹妹。在他的心里,妹妹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片美好,他不忍心破坏这份美好。于是,他调晚妹妹的闹钟是为了让妹妹晚点儿起床,而他好去收拾他爸爸喝完的空酒瓶,不让妹妹发现;他带妹妹玩儿捉迷藏,半天不去找她,躲起来打游戏,是因为不想让妹妹回到家看到父母在家里吵架……

  总之呢,这个哥哥是超级好的。

  妹妹以为他吃零食集卡片是要兑全家游的大奖,没想到却看到哥哥把卡片全卖了买了一辆电动车,于是说哥哥自私自利从来不为别人着想。其实他哥哥是为了小时候的一个承诺。

  小时候他带着妹妹出来玩儿,妹妹看到一个小朋友骑着一辆小小的儿童自行车,就想要,哥哥说等长大了我给你买一辆更大的。他做到了,那天刚好是妹妹的生日,他送了一辆电动车给妹妹。但妹妹当时对这一切不知情,因为平时就特别讨厌她哥哥,于是许愿让他哥哥消失。

  下面的剧情就是她和好朋友的身份换了,哥哥成了好朋友的哥哥,父母也成了好朋友的父母。刚开始她特别开心,享受着独生子女的快了,什么东西都没人争没人抢,冰箱里的零食也没有三八线。好景不长她越来越怀念有哥哥的日子。

  到最后,父母离婚了。哥哥跟了爸爸,妹妹跟了妈妈。原因很简单,哥哥担心酗酒的爸爸以后喝醉了,躺在大街上没人管。放不下父亲,所以选择跟了爸爸。

  兄妹分别之际,哥哥把房间里也精心布置了一番。知道妹妹怕黑。晚上还不敢下床去关灯,所以弄了一根很长的绳子拉到床头,以便让妹妹可以一伸手就能开关灯。

  哥哥走了,妹妹一遍遍的拉着那根电灯的开关绳,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就是这个镜头,让后排一个大姐泣不成声。当时看到这儿其实我非常能理解当时这种心情,也差点儿就落泪,但是确实是不能切身体会到那种感受……能理解,但体会不到。

  哥哥要走了,妹妹一路追到火车站,对哥哥说,哥你落东西了。

  哥哥说没有啊,我带书包了(之前上学时哥哥总是忘记带书包)。

  妹妹大声说:You left me。

  这个时候零点钟声响起,妹妹马上许愿要把哥哥变回来(那年闰九月),然后电影完。

  虽然很是羡慕,但是早已成定局。

  作为独生子女,我们没得选择,我们必须努力奋斗。让自己和父母都过上好生活,对父母好点,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和你最亲的人了。

  文章开篇的主题曲,我看了下网易云的评论,选了几个分享给你们。

  好了,写完这篇文章,我就要再去给爸妈各打一个电话了。

  愿独生子女的我们都能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未来,让父母不再操心;

  愿非独生子女的你们,好好的和兄弟姐妹相处,我知道,就算小时候你们之间互相打架,现在大了之后你们反而会非常的亲。毕竟打是亲骂是爱嘛。

  好了,各位,晚上好。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2

  故事的开头是一连串的快镜头,节奏轻快,与国内小清新电影相差无几,但影片到中后部分时内容开始让人感到承重,本片的主题和要表达的重心开始凸显。

  影片以妹妹时秒(张子枫饰)受到哥哥时分(彭昱畅饰)的捉弄和欺凌为开端,偷妹妹的零花钱集卡片,

  将妹妹的头发绑在床头,

  吹风机里装面粉,

  将时秒的闹钟故意调晚,导致妹妹迟到,时分上学忘记带书包便吩咐迟到的时秒给自己送书包,

  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需要妹妹解围,

  以及抢时秒的香肠,偷看妹妹的日记等等。

  哥哥顽皮,妹妹乖巧、听话。

  这样的开始不免会让观众为妹妹时秒打抱不平,让人想起这与大众生活中受哥哥保护和疼爱的印象相差甚远。时秒常常羡慕好朋友苗妙妙这样的独生子女孩子,有父母所有的爱,不用担心零花钱不够,追星、为偶像做便当,这样做自己想做的。

  当影片进行到中部时,主人公兄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妹妹时秒通过许下生日愿望“快把我哥带走”,

  角色发生转变,她成为了心理所想的独生子女,而时分变成了好友妙妙的哥哥苗时分。

  这一场景的变化在《夏洛特烦恼》中似曾相识,这时时秒开始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哥哥时分。

  原来,哥哥一直都在保护着自己,在父母紧张的关系里,时分力图保护妹妹不受到家庭风波的伤害。

  在母亲和叔叔的交谈中,时分仔细的`将妹妹时秒的习惯、喜好、担心和害怕告诉继父,一旁的妈妈有些无地自容,作为母亲她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了解太少了。

  时秒的父亲做生意失败,长久以来形成的酗酒的习惯

  母亲因为对父亲的恶习束手无策又无法容忍,于是两人的关系走到了尽头。父亲说要哥哥时分跟妈妈,但时分却说“跟女人生活多麻烦呀,男人应该跟男人生活”,但其实父亲知道,时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孩子了,有担当,有责任,他知道爸爸酗酒的习惯会使他在生活上不那么容易,所以他要照顾爸爸。

  而妹妹时秒和妈妈在一起,任然留在城市里面,原来的学校,不用担心身边环境突如其来的改变感到不适应,在他心里妹妹是最好的'妹妹。

  在父母的关系中,影片中的父亲大概是因为无法从事业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转而借酒消愁,形成了酗酒的习惯,而母亲一惯的强势,父亲的不自信,使得她认为父亲无法照顾家人,妻子期望的幻灭使,

  他无法忍受如此一蹶不振的丈夫,在多次生气无果的情况下,原本恩爱的夫妻而选择了结束婚姻重新开始。

  影片中,能感受到时秒对于父母婚姻变化的恐惧,害怕失去,孤独不安。

  也许父亲和母亲都是爱着她的,

  但距离的分隔还是会给这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带去很多人生的灰色面。

  另一方面哥哥,却以一个类似于父亲的角色一样爱护着她,逗她开心,使他不受伤害。

  让他感到被爱,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于是,他开始怀念哥哥在身边的时间,觉得那无比珍贵,无可代替,

  在时分的心里,妹妹的天真美好,让他相信他是最幸福的人,

  影片的主人公名字“时分时秒”,是想表达在我们的生命里,父母给予我们最大的礼物是时时刻刻在身边陪伴着的亲人,让我们彼此珍重!

  影片节奏轻快,叙事张弛有度,两位主演演技都在线,虽然能看出表演的痕迹,但表演很感人,欢快中渗透出兄妹情感,很多部分能感同身受。是个不错的电影。

  先,这个电影以我来看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部商业片,张子枫和彭昱畅在其中扮演者最重的角色,两个人的火花碰发的很好,很漂亮。导演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好,她选择的演员是有CP感的,演什么就像什么是最重要的。子枫和彭彭正式拥有这样的“CP感”,为这个电影增色不少。

  一个电影能够吸引人的点最重要的是它的故事,电影是否能够吸引人的另一点就是演员能不能把故事完美的展现出来,这也就会回到了导演说两人之间的“CP感”,两个新生代的年轻演员,对他们是演员,他们的的确确把这个角色立体的展现在影迷的面前。就凭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是否被演员感动,这个在点映的时候哭成一片的观众就是证明。

  张子枫和彭昱畅这两个年轻的演员真的很吸粉,在采访中,张子枫不像我在荧幕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她有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她也有混迹娱乐圈多年的成熟,但是当她和彭彭在一块的时候,真的就像个孩子真实有趣,真的有哥哥妹妹在一块的那种相亲相爱、相爱相杀的感觉。

  子枫饰演的时秒在彭彭饰演的时分离开的时候说的一句,你把我落下了,是全戏的一个亮点,是结局也是开始,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后半段的哭戏和细节,演员的细节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的很好,值得一看。

  如果你喜欢韩剧1988那种家庭之间的琐碎亲情,喜欢兄弟姐妹之间相爱相杀的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值得给大家推荐。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3

  这部电影是妻子推荐给我的,推荐理由是男女主角是90后新生代演员里面的佼佼者,彭昱畅和张子枫的演技都不差,而且近两年也都有与业内大咖合作拍电影的经历,演技是圈内公认的,所以这次“强强联手”自然更受期待。彭昱畅是个出道就敢演太监(《太子妃升职记》)的没有包袱的新演员。他塑造的角色,既有《闪光少女》里的最佳男闺蜜油渣,又有《大象席地而坐》里丧出天际的高中生韦布,跨度之大让人惊叹。更不用提今年成为《向往的生活》第二季常驻嘉宾之后,呆萌本尊更是圈粉无数。

  7岁的张子枫童星出身,年纪不大作品却不少。《唐山大地震》《心术》《小别离》等都有她的身影。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唐人街探案》里她饰演的思诺那阴沉一笑,当时阁主就是通过那一个镜头记住了这个小演员的,你很难想象一个小演员会为影坛贡献那样一个经典瞬间,实在难能可贵。

  故事的具体细节阁主就不过分剧透了,还是建议有兴趣的'阁友走进电影院去亲身感受一下这段动人的兄妹情感,影片对“生日愿望成真”的旧梗开了个小小的脑洞,一下子变得看点十足。在单纯的女主角“时秒”眼里,哥哥“时分”每天不是打游戏就是欺负自己。而父母感情破裂这样的阴霾则被看似玩世不恭的哥哥死死瞒下。原因只有一个:时分不想让妹妹伤心,只希望她每天快快乐乐的。但因为生日愿望成真,时分一夜时间成了闺蜜妙妙的哥哥,而自己则成了那个自己无比羡慕的独生女。跟着哥哥一起调换的,还有时秒千疮百孔的家,和妙妙美满幸福的家。因为跳脱出兄妹关系站在了故事之外,时秒终于得以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到了真正的哥哥时分。还有已经走到离婚财产分割这一步的父母。可以说,是“愿望成真”这样一个轻奇幻的设定,给时秒提供了一个审度自我处境的机会。也是这样的设定,让时分和时秒前后情感的转变不显突兀,更添感动。

  事实上,这样借助奇幻元素为故事寻求发展契机的电影,《快把我哥带走》不是第一部。于是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寻找新出路,奇幻元素的加持开始扎堆涌现。距离最近的,就是三个月前的《超时空同居》。如今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压力越大,越容易懊恼“假如……就好了”。但当设想的情形真的出现,结局是否就会像预想一样美好?就像最后结尾处最打动人心的那句“你把我落下了”一样:其实已经拥有的现实最美好。

  虽然影片是以女主角张子枫的第一视角作为切入点来引导剧情主线的,张子枫的演技也对得起这种设计,尤其是最后一个桥段是全片的高潮,当她说出了最后两句台词时阁主的眼泪已经止不住地往下流了,这真是好演员遇到了好剧本,好剧本成就了好演员。阁主还想夸夸彭昱畅,他饰演的时分不仅负责“耍贱”,也是在妹妹与命运之神的游戏中,被偷偷置换了身份却毫无察觉的第三方,是穿起整个故事的关键性人物。曾经有人说,彭昱畅的脸,属于丢到人群里可能一时半会找不到的类型。但正是这种“不起眼”的特质,给了他在演艺上更多的可能性。上一秒,时分还在放肆整蛊妹妹,一脸古灵精怪;下一个镜头,是他暗自思考着那个支离破碎的家,该何去何从。同一个角色的身份,演绎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甚至呈现出两种人格。

  去年,彭昱畅在参加《演员的诞生》时,章子怡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彭昱畅就像一头野兽,每一个能给演技加buff的细节点,他都会迅速奔向那儿,如饥似渴。前不久结束的《向往的生活》,一档号称“慢综艺”,但实则成为不同嘉宾作宣传用的节目。在那里面,唯一真正“慢”下来的,只有几位常驻主持,彭昱畅就是其中之一。他下田、插秧、捉鳝、挖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磊做的每一顿饭,餐桌上一定有一个大口扒饭的彭昱畅。一季节目完结,他肉眼可见的胖了不少。正是因为彭昱畅在节目中认真上进的表现,连黄磊和何炅都为他实名打call。

  曾经有人说,过去的明星之所以是明星,是因为他们与大众有强烈的距离感。但如今的流行文化,对于“明星”的态度,在追求距离感之余,还需要“反差萌”作为饭后加餐。去权威化,是大多数艺人在得到更多关注度之前,需要接纳的第一步。彭昱畅除了在演技上颇具天赋,连“打破人设”这件事上,都是祖师爷赏饭吃。犹记得当《演员的诞生》主持人告诉彭昱畅:你晋级了。他第一反应并非意满志得地佯装惊喜,而是一句反套路的话:“我票都订好了,明天早上8点的。”短短一年时间,通过大银幕、小屏幕,彭昱畅走到了更多人的眼前。资历尚浅,却已崭露出了演艺形象上的多面性,这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好演员。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4

  原作是国产条漫,主打轻松搞笑的风格,这样的作品改编成泡面番或者小短剧都比较容易,但是改编成电影,有难度。

  电影的时长要求内容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核心来展开,在此基础上塑造人物,表达观点,可以说连一个镜头都容不得浪费,或者说,没有一个镜头没有其用意。

  从条漫到电影,既要讲好完整的故事,塑造立得住的人物,又要保留原作特有的搞笑风格,怎么看都是一件不讨喜的事,但是出人意料,电影完成度非常好。

  作为原作的读者,很清楚原作里夸张的部分,比如妹妹时秒对哥哥时分拳打脚踢,放在漫画里毫不违和,但是在电影中要如何表现才不至于让观众觉得脱离现实?

  除了最开始在学校时秒气急败坏“擒拿”时分以外,事实上大部分镜头里都只有“小打小闹”,出现比较多的是哥哥用各种小动作抢走妹妹的烤肠,回忆中闪现的一些镜头里有推着妹妹额头等动作,或者是妹妹假意挥舞拳头。

  在和小混混们一战时,电影用漫画分格一样的镜头来表现妹妹时秒的超强战斗力,背景则全部网点状虚化,俏皮又可爱,如果是写实拍摄必然会有强烈的不真实感。

  整体来说,因为故事本身不算非常复杂,人物的感情脉络很清晰也容易理解,基本属于可以想象到的那类,虽然有一点奇幻的设定,但演绎的难度不算特别大。不过张子枫对于妹妹时秒的把握还是让人小小惊喜了一把,毕竟要还原一个漫画人物,她要演得足够真实可信,也要有一定的夸张成分。

  对于整部电影的叙事,有许多用心的小细节。

  在时分消失以前,妈妈和爸爸吵架离家,临走前和时秒说话有一个看向爸爸的镜头,从满脸温柔到冷若冰霜,眼神完全不同,非常真实,很多对丈夫恨铁不成钢的女性就是这个嫌弃的`眼神,这比让她直接说完话转身就走或者大吵大闹离开更贴近生活。而寥寥数语的指责“你就不能把酒戒了”也点出了这个家庭里的主要矛盾,许愿成真后时秒本以为父母就不会再分开,但是在她滑轮滑的片段里,有个爸爸悄悄拿出小酒瓶喝酒以及妈妈满脸严肃看手机的镜头,暗示了这一对夫妻最终必将分道扬镳。

  最让人意外的是时秒再次许愿后一切复位,并没有和改变发生时相同,用看起来就很不真实的雾气来提示接下来的剧情脱离常理,一切仿佛都没有变化,这让最后一次火车站的戏份格外有张力,因为观众随着时秒经历了“由于自己的许愿而失去了哥哥时分”这一不断加深的痛苦到“哥哥时分还在但是要离开我”的过程,好一番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悲喜交加,比起单纯的悲伤和喜悦都更为复杂。

  本片中时分和时秒可谓“不变”与“变”,互相成就。从始至终没有变化的时分,爱护妹妹,想尽办法呵护妹妹的感受。变化的时秒是主视角,她的变化由角色视角的变动而来,从被保护的妹妹到被保护的“妹妹”的友人,间接完成了时分这一角色的塑造,提升了人物的丰满程度。只是这一变化并不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主要动力,时秒的努力或不努力对于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没有实质影响。

  认真说来,本片的故事情节多少有种宿命的味道。即使时秒明白了哥哥时分惹人厌行为背后的深意,即使她因此而感动,即使她看清了父母之间的关系,故事的发展却不可抗拒,父母的感情破裂,和哥哥的分离,都是注定的。

  她在许愿成功后一度十分开心,不仅仅是因为终于没有了惹人厌的哥哥来捉弄自己,也是因为她以为这一回父母的感情不会再有问题,特别是去饭店过生日一段,暗示十分明显。她以为父母的坏关系随着时分到了妙妙家里,却不想自己家里依然会重蹈覆辙。

  不变的时分,不变的生活走向,唯一改变的,是妹妹时秒对这一切的理解,对时分的理解。

  很难说这是悲剧还是喜剧,或许本不该这样粗暴的划分,至少时秒成长了,也认识到了哥哥时分对她的关爱,以及无法强求父母不要分离的事实。

  原作许多单独的笑点在本片中一闪而过,比如时分大大咧咧表示父母离婚没什么,还可以拿双份零花钱。很庆幸电影没有选一个点或者梗强行扩充,而是在把握角色性格的基础上保持了完整的故事性,或者说,电影中的故事,即父母逐渐感情破裂至最终离婚,很好地融合了原作中多话内容而来。对于电影来说,好好讲一个故事有时甚至比塑造人物还要重要,尽管二者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整部电影笑中带泪,泪点自不必说,笑点也不少,彭昱畅饰演的哥哥时分贡献了大部分,开头竞拍卷子一段就格外有趣,和妹妹在老师办公室悄悄打手势、各种层出不穷的“恶作剧”小表情小动作都让人忍俊不禁。这不是一个深情无比、肩担压力的传统型“好哥哥”,他有格外为时秒着想、不忍心父亲无人照顾的一面,也有酷爱打游戏、偷妹妹零花钱的一面。少年人即使对于努力生活力有不逮,那份执着和热情依然令人感慨动容。

  看之前以为是搞笑片,实际上能让观众哭着出来,最后一幕火车呼啸而过,遮住许愿哥哥回来的时秒,留下一个未竟的结局,简直就像是在说,生活还在继续一样。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5

  故事的开头是一连串的快镜头,节奏轻快,与国内小清新电影相差无几,但影片到中后部分时内容开始让人感到承重,本片的主题和要表达的重心开始凸显。

  影片以妹妹时秒(张子枫饰)受到哥哥时分(彭昱畅饰)的捉弄和欺凌为开端,偷妹妹的零花钱集卡片,将妹妹的头发绑在床头,吹风机里装面粉,将时秒的闹钟故意调晚,导致妹妹迟到,时分上学忘记带书包便吩咐迟到的时秒给自己送书包,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需要妹妹解围,以及抢时秒的香肠,偷看妹妹的日记等等。哥哥顽皮,妹妹乖巧、听话。

  这样的开始不免会让观众为妹妹时秒打抱不平,让人想起这与大众生活中受哥哥保护和疼爱的印象相差甚远。时秒常常羡慕好朋友苗妙妙这样的独生子女孩子,有父母所有的爱,不用担心零花钱不够,追星、为偶像做便当,这样做自己想做的。

  当影片进行到中部时,主人公兄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妹妹时秒通过许下生日愿望“快把我哥带走”,角色发生转变,她成为了心理所想的独生子女,而时分变成了好友妙妙的哥哥苗时分。

  这一场景的变化在《夏洛特烦恼》中似曾相识,这时时秒开始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哥哥时分。

  原来,哥哥一直都在保护着自己,在父母紧张的关系里,时分力图保护妹妹不受到家庭风波的伤害。

  在母亲和叔叔的交谈中,时分仔细的将妹妹时秒的习惯、喜好、担心和害怕告诉继父,一旁的妈妈有些无地自容,作为母亲她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了解太少了。

  时秒的父亲做生意失败,长久以来形成的酗酒的习惯,母亲因为对父亲的恶习束手无策又无法容忍,于是两人的关系走到了尽头。父亲说要哥哥时分跟妈妈,但时分却说“跟女人生活多麻烦呀,男人应该跟男人生活”,但其实父亲知道,时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孩子了,有担当,有责任,他知道爸爸酗酒的习惯会使他在生活上不那么容易,所以他要照顾爸爸。

  而妹妹时秒和妈妈在一起,任然留在城市里面,原来的学校,不用担心身边环境突如其来的改变感到不适应,在他心里妹妹是最好的'妹妹。

  在父母的关系中,影片中的父亲大概是因为无法从事业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转而借酒消愁,形成了酗酒的习惯,而母亲一惯的强势,父亲的不自信,使得她认为父亲无法照顾家人,妻子期望的幻灭使,他无法忍受如此一蹶不振的丈夫,在多次生气无果的情况下,原本恩爱的夫妻而选择了结束婚姻重新开始。

  影片中,能感受到时秒对于父母婚姻变化的恐惧,害怕失去,孤独不安。也许父亲和母亲都是爱着她的,但距离的分隔还是会给这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带去很多人生的灰色面。

  另一方面哥哥,却以一个类似于父亲的角色一样爱护着她,逗她开心,使他不受伤害。

  让他感到被爱,感到自己是安全的,于是,他开始怀念哥哥在身边的时间,觉得那无比珍贵,无可代替,在时分的心里,妹妹的天真美好,让他相信他是最幸福的人,影片的主人公名字“时分时秒”,是想表达在我们的生命里,父母给予我们最大的礼物是时时刻刻在身边陪伴着的亲人,让我们彼此珍重!

  影片节奏轻快,叙事张弛有度,两位主演演技都在线,虽然能看出表演的.痕迹,但表演很感人,欢快中渗透出兄妹情感,很多部分能感同身受。是个不错的电影。

  先,这个电影以我来看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一部商业片,张子枫和彭昱畅在其中扮演者最重的角色,两个人的火花碰发的很好,很漂亮。导演说的一句话我觉得很好,她选择的演员是有CP感的,演什么就像什么是最重要的。子枫和彭彭正式拥有这样的“CP感”,为这个电影增色不少。

  一个电影能够吸引人的点最重要的是它的故事,电影是否能够吸引人的另一点就是演员能不能把故事完美的展现出来,这也就会回到了导演说两人之间的“CP感”,两个新生代的年轻演员,对他们是演员,他们的的确确把这个角色立体的展现在影迷的面前。就凭一点就可以看出来,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是否被演员感动,这个在点映的时候哭成一片的观众就是证明。

  张子枫和彭昱畅这两个年轻的演员真的很吸粉,在采访中,张子枫不像我在荧幕中看到的那个样子,她有孩子一样的天真烂漫,她也有混迹娱乐圈多年的成熟,但是当她和彭彭在一块的时候,真的就像个孩子真实有趣,真的有哥哥妹妹在一块的那种相亲相爱、相爱相杀的感觉。

  子枫饰演的时秒在彭彭饰演的时分离开的时候说的一句,你把我落下了,是全戏的一个亮点,是结局也是开始,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后半段的哭戏和细节,演员的细节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的很好,值得一看。

  如果你喜欢韩剧1988那种家庭之间的琐碎亲情,喜欢兄弟姐妹之间相爱相杀的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值得给大家推荐。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6

  初次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一直在印象中给其定义为喜剧的风格,或许是因为受同名漫画的影响给电影立下了这样的定义。后来真正走进影院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想法,被电影中张子枫的神演技和彭昱畅对角色的各种表达都有所震撼到,毕竟这两个演员在年纪上还是稍稍年轻了一些,但是这些担心无疑是多余的。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只是我还有影院的很多人都被电影中“时分”和“时秒”之间的情感所感动到

  对于有同样有哥哥的我来说,我与女主角“时秒”之间对哥哥的顽皮捣蛋引起了很多的共鸣之处。所以当看到“时秒”得知自己哥哥将要离开自己的时候,非常想给予“时秒”一个拥抱,奢求时间可以停留下来,永远停留在那个他们可以获得幸福的时刻。

  电影的开头就运用了各种的镜头来表达时分和时秒的家庭居住的环境,是一个杂乱的小胡同,有很多的楼梯,就像自己小时候与哥哥一起玩耍的那条街道。在电影的开始,哥哥时分就作弄妹妹时秒,比如把妹妹的头发绑在床杆上还把妹妹的闹钟改掉,在妹妹快要迟到的节骨眼上看到哥哥没带书包,还专门背上了哥哥书包。尽管面对这样做弄自己的哥哥,妹妹依然记得哥哥的书包,从这个小细节上可以看出妹妹时秒对哥哥时分无言的爱意。

  在剧情发展的前半段上,一直是以哥哥作弄妹妹所引发的一系列搞笑的事情,导致观众在观看时也是以一个比较轻松的心态来看待这部电影。兄妹之间相伴一起长大,知道并且了解彼此的性格,在时分时秒面对老师对家长的质问是,也能通过只有彼此才能懂的暗号来传达信息,这可以说是兄妹之间多年培养的默契。我相信大部分的兄妹都凭借这份默契一起做过很多类似的事情。

  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时分时秒的父母情感发生了变化,而妹妹时秒却极力想要挽回自己父母不再复有的感情,运用各种手段还向最好的朋友妙妙取经,但是作为追星少女的妙妙并没有提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时秒不恰当的做法更是恶化了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系。而此时哥哥时分面对即将分开的父母却不为所动,这种哥哥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让时秒觉得自己的哥哥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并且还认为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都是因为哥哥所导致的。在妹妹生日当天,时秒回到了那个小时候关于父母记忆的餐厅,餐厅就像他们父母之间的感情一样不再复有,哥哥找到了妹妹并让时秒许生日愿望,而时秒因为此时对于父母爱情的渴望更希望的是哥哥时分可以从此消失。

  随即电影通过一些特技表达愿望成真,然后哥哥时分就变成了时秒好朋友妙妙的哥哥,名叫苗时分。时秒在一开始看着时分与妙妙之间所发生的,正是自己与哥哥时分每天所经历的。时秒知道时分作弄妹妹的一些小伎俩,便不停的`在妙妙旁边来介入妙妙与时分之间的兄妹情。从而时秒以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真实的哥哥到底是怎样的。

  在剧情发展的后半段,无疑是观众泪点爆发的时候。导演用自己对兄妹之情的理解诠释着她眼中的场景,获取了不少观众的共鸣。时秒在脱离了哥哥时分的保护下,起初的她感到自己十分幸福,可以不用分享食物也没有跟自己恶作剧同时父母之间还是和好如初,但时秒正是脱离了这份保护色,才逐渐从第三人的角度上认识到哥哥的温暖之处。知道了哥哥故意让自己迟到是因为不想让时秒知道酗酒的爸爸;知道了经常在捉迷藏时跑去打游戏的哥哥是为了不让时秒发现家里正在吵架的父母;知道了哥哥为给自己电动车做生日礼物而一直吃某种膨化食品只为集齐拼图换电动车;知道了怕自己不适应没有哥哥生活从而把一切都安排好……就是没有把时分安排在时秒的未来里。

  时秒也从第三人的角度上了解到事情的真相,而此时时秒的父母却也宣布了彼此不和的事实并问时秒要跟谁,而时秒则表示:自己除了哥哥谁也不会跟。原来在很久以前,哥哥时分就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着妹妹时秒,守护着时秒自己单纯而又简单的世界,很多不言语的爱可能就是这样在时间面前慢慢溜走。时秒是爱着哥哥时分的,看到哥哥忘带书包即使自己迟到也会带着哥哥的书包;看到时分打球赛被人打倒在地时,时秒以最快的速度飞奔到哥哥面前;看到时分和别人打架时,也是奋不顾身的帮助时分参与到大家之中;看到时分为给妙妙准备生日礼物而集卡,时秒自己便一次又一次的寻找着卡片到最后时秒都没办法走路……

  时秒在自己生日再次许愿,希望可以把哥哥时分换回来。这次的愿望依旧成真只不过因为父母的婚变,哥哥时分不得不离开时秒。得知时分在火车站时,时秒骑着哥哥送的电动车以最快的速度去寻找哥哥的踪迹,在前往的路上时秒回想起她与哥哥时分之间的种种,便不知不觉流下眼泪,眼泪中有害怕有感动。在抵达火车站后的时秒看到哥哥时分,并跟哥哥说:“哥!你落东西了。”时分听到以为自己是忘记带了什么,随后时秒说“你把我落下了”。当这句话一说,观众们压抑很久的感情一下子喷发出来,被这种独特的存在而感动到。

  电影中的时秒是幸运的,她可以又重新来过的机会。可是现实世界哪有那么多的奇迹,很多机会都得靠自己发现,而对于那些无言的爱意,想说一句感谢,也希望在未来的蓝图里可以有你的存在。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7

  前两天,有人留言表示对今年的国产剧大失所望。

  一语中的,可以说是非常扎心了。

  从玄幻奇侠到都市爱情,上半年的影视作品不是天雷滚滚就是平淡无奇。

  这些差强人意的作品,除了剧情俗套乏味之外,角色的塑造也成了最多被诟病的地方。

  明明小说那么精彩,怎么改编成电视剧就不对味儿了?

  自从有了 IP 改编之后,原著粉和影视化中间就有一条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的鸿沟。

  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选角。

  “这不是我心目中的张起灵!”

  “她凭什么演第一美女啊?”

  “啊,我的---毁了!”

  “这居然是惊艳了我一整个青春的--?是我瞎了还是编剧瞎了?”

  猫姐相信,十个原著粉里,九个都说过这些话,还剩一个愤怒弃剧。

  被资本和流量裹挟的制片方难,翘首以盼好作品的观众更难啊!

  这个时候,能遇到一部没有资本压力,最大限度追求选角合适、提高质量的作品就格外难得。

  猫姐已经忘了多久没听到这种对主演一致叫好的声音了——

  先不提这部作品具体是什么,让我们先看看这两位零差评的主演。

  彭昱畅&张子枫。

  一个 90 后,一个 00 后,说他们是当下演技最好的小生小花,恐怕也不为过。

  在《演员的诞生》里崭露头角的彭彭,猫姐已经不吝赞美过很多次了。

  (缺课的同学指路十年后,90后演技扛把子会是谁?)

  今天来着重说说这位实力了得的 00 后演员张子枫。

  请注意,我用的词是“演员”,不是明星,不是艺人。

  因为演员二字,17 岁的张子枫的确担得起。

  出道 9 年,参演过上十部影视剧,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有。

  2009 年,灾难情感片《唐山大地震》里,她饰演的童年方登丝毫不逊于张静初的成年版。

  她可以刚出场带着弟弟顽皮地胡闹;亦可在 20 分钟灾难来临后如同一个小难民一样惶恐地打量着周遭;

  又能在废墟下听着妈妈说救弟弟时,用混合着泥沙的眼泪,和不停地颤抖的小嘴,诉说着内心无声的绝望。

  这样的领悟力和表现力,为 8 岁的张子枫拿到了那一年的百花奖最佳新人,她也成了百花奖开设至 2010 年时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在堪称国产医疗剧之良心的《心术》里,她饰演张嘉译身患重病急需换肾的女儿。

  小姑娘面对病魔却乐观坚强,在病房中做鬼脸安慰病房外忧心的父母的那一幕,让猫姐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国民闺女。

  在《同桌的你》里饰演少年周小栀,男主为了她打架受伤,她边哭边悄悄递给男主一块大白兔奶糖,

  那种怯怯的小心翼翼又不想失去少女自尊的样子,却被年仅 13 岁的张子枫拿捏得如此精准。

  也是这部电影里,那个对男主回头的甜甜一笑,张子枫提名了 2014 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女演员。

  后来和徐峥合作的《摩登年代》,虽然电影一言难尽,但张子枫在片中的表现依然足够惊艳。

  有一段对交警撒谎的戏,她表现得出奇得镇定。

  一板一眼地讲着带有方言味道的普通话,这种台词功力,现在很多科班流量演员们也未必能达到。

  至于后来被更多人关注到的《唐人街探案》更不用猫姐多说,张子枫结尾处那个笑容,

  绝对是近几年华语电影里最令人不寒而栗的镜头之一。

  然而你能想象《唐人街探案》里那个有诡异一笑的思诺,和《小别离》那个开朗明媚的方朵朵,是同一时间段拍的吗?

  合作过太多大咖老戏骨,却从来没有怯场的表现,前辈们清一色都说这女孩是戏精。

  冯小刚说她眼神有戏,是《唐山》这部电影的宝贝。

  张国强说她的`哭戏是开水龙头,称她是“上帝派来的孩子”。

  徐峥说她有灵性,是戏眼,每次有新戏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她。

  导演邵晓黎说她是天生的艺术家。

  因为她身上具备的,不仅是“艺术家”的灵性,更有“艺术家”的涵养。

  即使和顶级流量合作,也从不捆绑,从不炒作,永远只专注演好自己的角色。

  “什么推理的,金融的,甚至科普类散文、诗词、小说都看。”

  翻看她的微博,无论是总结自己的拍戏心得,还是分享生活,

  都让人感觉她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想法、有独到审美的机灵少女。

  张子枫曾对记者说:

  “排在塔顶的是我和我要演的人物,我要成为那个人物,在这基础下才有事件,最下面是情绪,喜怒哀乐。所以在拍戏过程中,细小到一个咳嗽声和呼吸声都要精心安排。”

  小小年纪就对表演有一套自己的认知,让人感觉她有着远超实际年龄的成熟与独立。

  猫姐相信,这种有天赋又十分认真努力的人,专注韬光养晦,有朝一日总能一鸣惊人。

  或许,这一次搭档实力相当的彭昱畅,就是张子枫再次惊艳我们的突破。

  快把我哥带走的观后感 篇8

  昨晚去看了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快把我哥带走》,借着这部影片简单说说我这个独生子心里是咋想的。

  首先在我小时候吧,就问父母,为啥我没有弟弟妹妹,父母的理由是"咱家条不好,要是再有个孩子,你就没现在这么好了。总共就这么点儿钱这么点儿东西,两个人分,人均的就少了"反正大概就是这个理由。

  其实妈妈是想再要一个女儿的,给我添一个妹妹。但是我爸坚持一个就好,爸爸说我是他(们)的希望,有我一个就够了。

  但说惭愧,截止目前的二十多年,我自知我没有能让父母引以自豪的事。不多说了。接着回归到电影上吧。

  我小时候就羡慕那些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的人。不过我现在发现,人都是互相羡慕:

  有对象的羡慕没对象的,因为自由。没对象的羡慕有对象的,因为不孤独;

  穷人羡慕富人,因为衣食无忧。富人羡慕穷人,因为……(我想不好咋形容,他们没有穷人的那般快乐);

  独生子女羡慕非独生子女,因为有个伴。非独生子女羡慕独生子女,因为好东西没人争没人抢。

  早就在网上看到评论说,"抱着一颗看喜剧的心去看了一部催泪片"

  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在电影院里,坐在我们后面的一位大姐哭的稀里哗啦的,应该是深有感触亦或是想起了她的哥哥吧。

  在这部电影里,哥哥貌似总是"欺负"和"捉弄"他妹妹:故意把妹妹的闹钟调晚,好让她晚点起床;和妹妹玩儿捉迷藏却不去找她而是躲起打游戏……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做哥哥的为了妹妹好。两人的父母因为感情不和、父亲总是有酗酒的恶习将要离婚,做哥哥的早就知道这事,但是不忍心让妹妹知道,所以就一直骗妹妹。在他的心里,妹妹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片美好,他不忍心破坏这份美好。于是,他调晚妹妹的闹钟是为了让妹妹晚点儿起床,而他好去收拾他爸爸喝完的空酒瓶,不让妹妹发现;他带妹妹玩儿捉迷藏,半天不去找她,躲起打游戏,是因为不想让妹妹回到家看到父母在家里吵架……

  总之呢,这个哥哥是超级好的。

  妹妹以为他吃零食集卡片是要兑全家游的大奖,没想到却看到哥哥把卡片全卖了买了一辆电动车,于是说哥哥自私自利从不为别人着想。其实他哥哥是为了小时候的一个承诺。

  小时候他带着妹妹出玩儿,妹妹看到一个小朋友骑着一辆小小的儿童自行车,就想要,哥哥说等长大了我给你买一辆更大的。他做到了,那天刚好是妹妹的`生日,他送了一辆电动车给妹妹。但妹妹当时对这一切不知情,因为平时就特别讨厌她哥哥,于是许愿让他哥哥消失。

  下面的剧情就是她和好朋友的身份换了,哥哥成了好朋友的哥哥,父母也成了好朋友的父母。刚开始她特别开心,享受着独生子女的快了,什么东西都没人争没人抢,冰箱里的零食也没有三八线。好景不长她越越怀念有哥哥的日子。

  到最后,父母离婚了。哥哥跟了爸爸,妹妹跟了妈妈。原因很简单,哥哥担心酗酒的爸爸以后喝醉了,躺在大街上没人管。放不下父亲,所以选择跟了爸爸。

  兄妹分别之际,哥哥把房间里也精心布置了一番。知道妹妹怕黑。晚上还不敢下床去关灯,所以弄了一根很长的绳子拉到床头,以便让妹妹可以一伸手就能开关灯。

  哥哥走了,妹妹一遍遍的拉着那根电灯的开关绳,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就是这个镜头,让后排一个大姐泣不成声。当时看到这儿其实我非常能理解当时这种心情,也差点儿就落泪,但是确实是不能切身体会到那种感受……能理解,但体会不到。

  哥哥要走了,妹妹一路追到火车站,对哥哥说,哥你落东西了。

  哥哥说没有啊,我带书包了(之前上学时哥哥总是忘记带书包)。

  妹妹大声说:ulefte

  这个时候零点钟声响起,妹妹马上许愿要把哥哥变回(那年闰九月),然后电影完。

  虽然很是羡慕,但是早已成定局。

  作为独生子女,我们没得选择,我们必须努力奋斗。让自己和父母都过上好生活,对父母好点,因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和你最亲的人了。

  开篇的主题曲,我看了下网易云的评论,选了几个分享给你们。

  好了,写完这篇,我就要再去给爸妈各打一个电话了。

  愿独生子女的我们都能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未,让父母不再操心;

  愿非独生子女的你们,好好的和兄弟姐妹相处,我知道,就算小时候你们之间互相打架,现在大了之后你们反而会非常的亲。毕竟打是亲骂是爱嘛。

  好了,各位,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