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网>作文大全>观后感>《八佰》观后感

《八佰》观后感

时间:2023-07-13 08:31:4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八佰》观后感【优秀14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佰》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佰》观后感【优秀14篇】

  《八佰》观后感 篇1

  周日和室友去看了最近很火的《八佰》,这是影院复工以后看的第一部电影,一部热血沸腾的爱国教育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华夏热血儿郎的家国情怀!

  剧情主要是讲淞沪会战后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四行仓库一战我守军利用有利地形,毙敌200,自己伤亡20。实际我守军人数大概是400人左右,对外宣称800勇士。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管虎导演大场景的调度非常恢宏,场面营造相当出色,苏河两岸的地狱天堂,视效设计可以说比较完美。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辈们舍命维护祖国,维护上海,给这个民族带来希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们负重前行,影片真的不错,大投入,大制作,演员演技到位,值得一看的好影片!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为深刻!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面是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一桥之隔,是光明与黑暗、百姓与军队、未来与当下、生与死的遥遥相望。一桥之隔,是这些小人物从懵懂到觉醒的`成长;一桥之隔,也是个人融于集体、报效国家的蜕变;一桥之隔,同样是中国人民从浑浑噩噩到独立抗争的思想转折。

  观影途中,就听见有窸窸窣窣的哭泣声,很多人都被电影中的民族情怀所感动。看完从影院出来时,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八佰》观后感 篇2

  十点多,和朋友看完点映《八佰》。

  大概有半年多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以至于疫情前最后一场电影和谁看的、看的什么,完全没有一点印象。时间流淌得真无情,不久之前鲜活的记忆竟然会消失不见。

  因为买票晚了,坐得太靠前,一开始出现的音效让我对朋友一直说:“我害怕。”现在不自觉惊叹,害怕这种感受,我是多久没有拥有过了。

  说说电影。仅仅一河之隔,对比强烈,炮弹声此起彼伏,一面中国军人在流血流泪,一面租界百姓在犹唱后庭花。经历炮火的中国军人让人心疼,那么多英勇无畏甘心奉献的,那么多向死而生勇往直前的,让“大无畏精神”不单单是形容词,更成为了中国军人纵身一跃、牺牲自我的动词,“大无畏精神”背后浮现着的中国军人形象让这个词语永远饱含力量。另一面看热闹的百姓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从一开始不允许中国军人跨河到最后伸出想要帮扶的双手,“商女不知亡国恨”渐渐消失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认同支持、奋不顾身越来越多。的确,日本的炮弹伤了多少同胞、中国军人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魄让国人不得不警醒:国不太平,何以为家?

  说到如今。一个民族对我国伤害如此之深,但是我们的历史那样客观地讲给人们,我们的观点那么正确地引导人们,是要多么大的胸怀才能这样毫无恩怨色彩地教育子子孙孙千秋万代:赞美和平。

  影片结束时,朋友边哭边说非常感动,我倒是很久没有过想哭的感动了,等拥有这样的感动我一定第一时间记下来。

  《八佰》观后感 篇3

  蝼蚁尚且贪生,在战争的巨大威胁下,老鼠也要求一个生。正如预告片中,闸北的大批难民正在涌向灯火辉煌的租界。有人求生,有人却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军人正在艰难地行军,操着湖北口音问离上海还有多远。这个细节很带感,因为该团其实之前已经打残,一半士兵是从湖北保安团补充的。

  而远处的上海城,已经在连番战斗之后遍地烽烟、残垣断壁。一座仓库,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沪战场的血肉磨盘,已经将整个城市化为废墟。当谢晋元站在楼顶远望南岸,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气象,越发衬托得北岸宛如地狱。

  预告片有一点非常有趣,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脸,但这或许就是电影的本意:没有个人命运,只有家国;没有个人生死,只有八佰。

  电影的历史考据也做得很好。因为怕重武器打到对岸的租界引起国际冲突,当时的日军也只能用轻型坦克和步枪攻击四行仓库,双方大多数时候都是短兵相接,而预告片里短兵相接的镜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几名战士在楼顶牢牢抓住一杆千疮百孔的战旗,这应该就是四行仓库战斗著名的护旗之战。电影中将如何呈现,非常值得期待。

  从预告片来看,管虎导演一贯的`手持写实画风和快节奏叙事依然得以延续,电影可看性极强。那种血火之间的残酷与忠诚,得以一览无余地表达。

  对应片头的偷生老鼠,预告片结尾也是动物,一匹雄壮的白马从残破的战场中一跃而起,飒沓飞驰,其中的隐喻意味令人无比亢奋。

  《八佰》观后感 篇4

  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xx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八佰》观后感 篇5

  在烈日炎炎的八月,我观看了一部由真实历史改编的大型战争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讲的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四百多人由团长谢晋元带领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顽强抵御日军进攻的故事。

  其中,我感触最深的角色就是端午了。端午本是一个在家乡种田的农民小伙,因为战争和叔叔弟弟来到了将要沦陷的上海,加入了抗日的队伍。起初,他苟且偷生、畏战想家、多次想要逃回家乡,战斗时,他连枪都拿不稳,连敌人都不敢杀,是个被整个团蔑视的“懦夫”。但是后来亲眼看到叔叔被日军杀死,心里埋藏的怒火这才燃烧,他终于意识到逃避是没有用的。在他的最后之战,他为了保护战地里的旗帜不被日军打倒,不惜拼尽生命攻打敌军飞机,最终不幸中弹逝世,成为了全团的英雄,点燃了队伍的斗志。

  端午从一位被鄙弃的“懦夫”渐变为被尊敬的.“英雄”,这之间只有短短四天。是什么让他有这样巨大的改变,我想应该就是他的那颗爱国之心。只因这颗爱国之心,端午他点燃了全团的斗志,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同时也让河岸租界里的国民知道: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时间的脚步在不断的前进,世间的尘埃在不断抹去,而历史是永不变的,那些拼命救了中国的烈士们,是永远铭记在我们心里的。现在和平了,我们每天生活在安全的社会中,但遥想战争年代,中国的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是他们用鲜血为我们换来了当今的美好生活

  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让中华人民共和国伫立在世界的顶峰!

  《八佰》观后感 篇6

  8月22日老师组织我们班的部分同学在德百的影院一起观看《八佰》这部新上映的抗战电影,时长大约156分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凇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天4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

  开始一群人去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保卫上海,租界那里有很多德国人,他们租了中国的.国土。那些人去往上海,快要到达时,这群人遇上日本鬼子,他们逃的逃,躲的躲,还是没有逃过敌人的屠杀。他们到达四行仓库,被安排完毕后,有一群平民来到这里。他们被送往租借这个安全的地方。他们和敌人战斗了4天4夜。

  中间有个片段让我难以忘怀,郑凯演的陈树生要绑着手榴弹跳下去,在历史上陈树生是一位抗日英雄陈树生当时在四行仓库也有这样对抗敌人,只有用种量砸进盾牌的隙缝,才能真正的摧毁敌人。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在长达14年的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抵御外辱的伟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战中中华民族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

  《八佰》这部电影让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和感动,兴奋与悲壮。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全程精神紧绷,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苏州和隔开的或许是两个世界,但中国人的心不会被分割,会更加团结,这震撼人心的战斗必将唤醒更多的中国人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八佰》观后感 篇7

  《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八佰》观后感 篇8

  今天,老师领着我们一起看了电影《八佰》。

  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持续三个月,10月末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420余人奉命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坚守的战斗故事。

  影片中,战士们英勇杀敌,誓要守住上海,和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战斗伤亡很重,小湖北的哥哥和叔叔相继牺牲……战斗持续了四天,直至10月30日战士们才获令撤往英租界。小湖北等人在敢死队的掩护下成功撤入英租界。

  死,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永远消失,意味着不复相见。但对于敢死队的.兵士来说,他们的死意味着战友的生,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勇,还意味着…

  你知道吗?在《八佰》里有一些非常感人的镜头:为了保住四行仓库上的旗积旗帜尽管仓库顶上已是硝烟滚滚、血流成河,但兵士们依然英勇地冲了上去,紧紧抓住旗杆,誓死不松手,为了保住旗帜,战士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许你会说:“一面旗子而已,哪里抵得上几十条人命?”你可知道对于战士们来说,军旗不倒就代表着士气不倒,勇气不倒,中华民族屹立不倒!

  战斗中,日本鬼子妄图爆破楼体,一些兵士以死相拼,将炸药捆在腰间,一边高喊着:“娘!儿子不孝,回不去了!”纵身跳下楼,让炸弹在敌军中间爆炸,自己却在烟雾之中化为灰烬。为了守住上海、守住国土,他们英勇牺牲,换来了国人的平安!

  电影片头有这样一句话:“在我化为灰尘之前,我希望看到你的笑容。”我想对英烈们说:倭寇早已被逐出中华,如今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八佰》观后感 篇9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悲痛和自豪的感情从心底里涌动着。我好像透过屏幕,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这些有血有肉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放弃小家,保护国家,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我!让我懂得了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么去做。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钢板,战士们把身上绑上炸药,毅然从楼上跳了下去。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随着硝烟消失的战士,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飘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总以为有外国人保护是安全的。后来亲眼目睹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们慢慢的觉醒了,他们就开始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向,送国旗和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场战斗不仅仅是400人的战斗,更是中国人民的战斗。

  影片最后,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他们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一点都不畏惧,看着战士们身后的血雾,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苟活者在淡红色的血色之中,会依稀看见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将更奋然前行。”没错,在血色之中。我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在我胸口燃烧,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八佰》观后感 篇10

  整场电影看完,心情无比沉重,久久不能平复。

  回想小时候,爷爷跟我讲述他们在战场上的悲烈,奶奶跟我说白洋淀百姓在日军侵略时对枪炮声的恐惧。至今还记得他们最喜欢看电视剧是《长征》。

  电影《八佰》场景高度还原历史,代入感非常强烈,给人一种置身苏州河对岸的真实感。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的最后一役,留下的'是以谢晋元为首的第八十八师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他们这四天的生生死死就是《八佰》。

  四行仓库,一个特殊的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的英美租界,光怪陆离,歌舞升平;一边是浴血奋战的四百战士,血肉横飞,硝烟弥漫。一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场历史直播战役,通过电影形象描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战士们保家卫国,壮怀激烈的决心,电影中微观战场的刻画,击爆无数人泪点,蝼蚁尚且贪生,影片中就连老鼠也要求生,有人却在赴死,为抵挡日军进攻,陈树生抱着两捆炸药包,纵身一跃,留下血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在他之后,一个个战士拉响身上的炸药包,大喊着自己的姓名,跳下仓库。“护旗手”坚毅的守护旗帜,整个过程,就像是接力赛,那面飘扬的旗帜却更显悲壮。电影的燃点与泪点太多,战士们保护的不是旗帜,而是民族尊严,战士们激发的是整个民族的血性!这场电影用历史警醒我辈,勿忘国耻,奋勇前进。

  《八佰》观后感 篇11

  星期五下午,妈妈带我和妹妹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日爱国电影。它的名字叫——《八佰》。电影里的故事让我感动地哭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的四行仓库,在以少敌多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日军四天四夜而最终取得胜利。

  在这部电影中,有两处场面令我热泪盈眶。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强盾,组成了一个大盾疯狂向仓库攻击,想把四行仓库铲成平地。国民党用枪打,无疑是以卵击石。在这危难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往自己身上绑炸弹,跳下楼去牺牲自己,一个没有炸死,第二个跳下楼去炸,直到日本人全都炸死为止。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抗日英雄用身躯和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像他们一样保卫这个国家。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场面,让我感动的地方。在第三天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的场面,因为挂国旗是无疑是对日本人说的“三天拿下四行仓库”是个极大的讽刺。所以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起来很愤怒,他们按原先的计划一队一队护住红旗不倒,第一队倒下第二队继续上,他们用身躯护住国旗不倒。其中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国旗也不让它倒下,直到飞机被另一个战士打跑了,但这个战士不幸中枪牺牲了。这时我发现我的口罩早已被我的眼泪浸湿。我对国旗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非常难过,有这么多的英雄牺牲自己的生命保卫这个国家,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为生活在中国感到自豪,我爱中国!

  《八佰》观后感 篇12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们那儿的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八佰》。总体来说非常的震撼。让我们的内心激动万分。战争让我们的民族国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尽管这样也并不会让中国人退缩,反而是奋勇前进。国民党80,80刚开始的800人,为了抵抗日军,他们把炸药捆绑造捆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楼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体去换来安宁,他们一个接一个,站在窗户高处喊着他们自己的名字,那是他们唯一可以让自己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相反,在河的两岸租界内,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繁华的街角,动人的音乐。一片祥和,而在河的这头炮火连天,枪声震震,活命的时刻,就像天上的恩赐一样,他们对河这边的渴望全部转化为了爱国奋斗的意志。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刚进入战场中的人们的软弱,恐慌以及想要逃离。这些再真实不过了。人不是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困难的一面,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们最后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会招来炮轰,也要升起的决绝,他们守护的单单是一面旗子吗?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隔岸乡故判,愿再无喧闹。

  《八佰》观后感 篇13

  20xx年看的第一场是《雪人奇缘》,8月21日上映了一部名为《八佰》的电影。有很多同学已看过,我看了预告片儿,感觉很有兴趣。

  上午下了古筝课后来到奥斯卡影城,取票进场,进入了二号厅,发现人并不多,前四排只有我一个人。这倒与我预想的场景不同。后来想想,电影结束时正是饭点儿。所以人少也是应当的。

  电影开演了,我逐渐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背后持续传来儿童哭声,真是大煞风景,破坏用户体验。我心想,小孩不敢看,就带出去,为什么要影响他人。

  《八佰》改编于历史真实事件,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以租借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名为八百,实则只有420人。造就了这个奇迹。《八佰》历时230天拍摄,整部电影用了300颗照明弹来重现当年战场上的照明效果。共烧掉300多斤烟油和近五吨的'报纸。设置相当于十部大战争剧总和的5万个地面子弹点,打造了一个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左边苍夷满目、硝烟四起;右边则灯红柳绿,一片繁荣,曼妙女倚栏望,而这里却是时时有生命危险。

  最令我震撼的是升国旗,升国旗会激怒日军,可是明明在自己的地盘上,凭什么不能升?那还有什么尊严?国旗升起来了,日军飞机来炸,人肉来挡,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四万万中国人在战争面前。竟不如那400人,“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八佰》观后感 篇14

  这部电影结束时,全场鸦雀无声,都在默默的离开,这样的场景绝无仅有。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忍不住的默默流泪。值得肯定的这是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以历史为框架进行改编,刻画出在抗日时期军人民众的真实写照。我觉得一部好的历史题材电影,就是在大家观影结束后忍不住思考,并且去了解背后的历史。让我心生惭愧对这段历史知识的空白,这部影片是我重拾历史认知的契机。的确这样历史应该被人记住,更多的`抗日英雄更应被人铭记。而“他们”的出现就是群像而非个人,“他们”没有决策的权利,或许姓名都没能载入历史,拼死战场,为抗日战争做最后的牺牲。

  《八佰》全篇的战场群像是以一群小人物的心理刻画展现,在家国情怀、民族危难之际,小人物随之成长,以细腻的心理写实手法层层递进情感。在不同小人物的成长过程中,也反映着当时各种类型各种群体各种不同的内心活动。更是以一条河作为天堂和地狱的讽刺,在战争年代大多数民众由麻木转变为全民抗日的内心转变。这部影片中你记住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全场有多个事件不断地有层次的烘托宣扬爱国情怀。整部影片的故事流畅性很细腻同时也很悲壮。电影的观感带入性很强,仿佛就在经历着这场殊死搏斗。“隔岸相顾,盼愿再无喧嚣。”“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震撼人心,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华民抵御外侮民族气节未曾改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珍惜和平年代!

  无论大家以何种角度去解读这部电影,文明理性讨论。

【《八佰》观后感】相关文章:

《八佰》观后感02-03

八佰观后感03-12

《八佰》观后感09-19

八佰电影观后感05-02

《八佰》观后感350字06-18

溺水观后感 写溺水观后感11-13

电影观后感04-23

消防观后感04-24

《返老还童》观后感12-08

春晚观后感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