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星岩作文200字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星岩作文2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星岩作文200字1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概括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同桌讨论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三、巩固
1、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79页1、2、3、4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方形面积等与长乘宽,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应该注意的是计算面积单位一定要用面积单位,不要与长度单位混淆。
第4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例3,第80、81页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明确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和周长计算的区别。
3、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红色涂下面图形的面积,用蓝色涂出周长。
2、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3、给第1题的长方形、正方形各边标出长度,让学生计算面积和周长。
二、新课
1、出示例3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那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
2、练习
(1)摸摸数学课本的面积,请你估计一下它的面积是多少?
(2)摸摸数学课本的周长,请你估计一下它的周长是多少?
(3)请测量并计算它的面积和周长。
3、讨论交流
周长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1)意义不同
(2)计量单位不同
(3)计算方法不同
三、综合练习
1、课本81页10
学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后独立完成启发学生看表发现,面积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就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学生按题目要求,自己准备图形剪一剪,观察、计算、比较三种不同减法,剩下部分的面积相同,周长不等。第一种情况周长与原正方形周长相等,后两种情况的周昌都比原正方形长,增加了哪几断?
四、小结
五、作业
课本第80页6、7、8、9
第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82、83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
2、指导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3米=()分米()厘米=5分米
米、分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引入新课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二、新课
1、探究例4
(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3)你发现了什么?
(4)阅读课本第83页,书空。交流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讨论,1平方米=多少平方分米?
你是怎么想的?仿照课本,把思考过程也写下来。
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小结
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是多少?
4、换算
3平方米=()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强调: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需要先弄清两个面积单位那个大。
三、综合练习
1、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里。
(1)正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 )。
A、 160平方厘米B、 1600平方厘米C、 16平方分米
(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面积是()
A、48平方米 B、80米 C、80平方分米
2、课本第85页第1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84页(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土地面积单位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2、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用手势表示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二、新课
1、引入
同学们都到过我们美丽的南宁民歌广场吗?你们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同学们会朝很大的数量去猜想)
告诉学生:它的面积约是229000平方米,这个数量很大。所以在测量土地面积时,常常要用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
2、体验
(1)阅读课本知识,同桌交流自己的收获。
汇报强调: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边长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干米。
(2)实际感受
到操场量出边长时10米的正方形土地,让同学们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
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100个1公顷就是1平方千米。
3、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四人小组先了解课本中的“生活中的数学”,再互相说说你在那见过1公顷、1平方千米。
4、换算(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5平方千米=()公顷 800公顷=()平方米
三、练习
1、课本85页第2题
2、课本第86页第4题
四、小结。
五、作业
1、课外知识
有条件的学生收集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资料。
2、课本第85页第3题。
第7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86、87页(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2、使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理解题目,从而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理本单元学了那些知识?
2、板书
二、练习
1、填空
3米=()分米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块塑料布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1块正方形木板,边长5分米,它的面积是( )。
2、判断
(1)、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2)、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形宽40米,长30米,它的周长是70米。()
(4)用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
(5)、用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分米。()
3、课本第86页5、6、7题
学生独立完成,讲评,交流自己的想法。
4、完成课本第87页8、9题。
三、学习总结: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
第1课时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88---P8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都可以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2、使学生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3、使学生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重点:使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二、新课:
1、创设情景认识小数
出示主题图
问题:
(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略)
归纳概括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叫小数。“.”叫做小数点。
动手填一填(P88中间表格)
2、探究小数的读法
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试读一读。
教师加以引导小数的正确读法。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探究小数的写法(教学P89例一)
小结归总:
(1)这节课你们认识了什么?
(2)今天认识的小数与整数比较有什么不同?同桌同学互相说。
三、巩固
1、出示数字卡片(整数、分数、小数)
2、把卡片上的小数打上钩。
3、读出小数
4、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小数的?
5、老师口述小数,学生听写。
6、完成P89做一做1、2、题。
第2课时
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通过有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加强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重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新课。
提问: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
老师小结:突出整数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把相同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进行比较。
口算比赛:(用手势表示“大于号”、“小于号”)
16 ○ 12 28 ○ 38 86 ○ 84
4/5 ○ 3/5 7/12 ○ 5/12 16/20 ○ 9/20
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小组探究学习:P90例2
2、补充例题(图略)请看图,说出左图和右图中有几个几分之一,用小数怎样表示?这两个小数哪个大?为什么?
要求:从小数的含义上理解得出。
0.4 < 0.7
紧接着要求学生再观察下图并要求边看图边思考:
这图和上图有什么不同?比较时应先比较哪一位,再比较哪一位?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时突出下图中有整数,而上图没有;有整数的情况下,小数大小的比较,要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就如同比较整数大小一样,先要比较千位,再比较百位,……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
进而说明左图的数大于2,右图的数不到2,所以圆圈中应该填“>”。
2.5 ○ 1.8
3、学生试练。
2.5 ○ 2.3 8.6 ○ 8.9 0.23 ○ 0.53 3.22 ○ 1.28 …………
使学生明确两数的整数部分,个位上都相同,就要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4、教师简单小结比较小数的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的比较方法相同,比较大小都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有整数部分的小数,要先比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小数部分哪个大。
三、练习:
P90下边的“做一做”
补充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 > ○ > ○ > ○ > ○ > ○
四、全课总结(略)。
第3课时
课题:笔算小数加法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74+28 51+62
(小结时,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新课:
1、设计购物情景图。学习小数的加法计算。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计算结束之后说给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给出活动时间)
学生活动后汇报归总。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板书)
教师补充讲清,直接用小数计算的书写格式。(强调格式)
2、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 2.3 0.9 + 6.2 14.1 + 3.6 2.08 + 0.49
3、师生小结,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形成文字。计算小数加法时,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加得的结果要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实践活动:
1、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
2、看够物信息,帮小强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面条一包食盐一袋火腿肠味精一袋
1.86元 1.00元 5.06元 9.47元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3、摘果游戏
说明(果树图上有小数的加法算式,谁计算结果正确,摘下的果子归谁。)
五、全课归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2、你在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4课时
课题:笔算小数的减法。
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P9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对比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相同点以加深学生对小数减法的理解。
重点:掌握小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加法
0.37 + 0.58 10.9 + 7.8
2、重点复习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二、新课:
1、组织学生自学P96页例4。从例4中你学到了什么?从1.2-0.6=0.6的竖式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它与小数加法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说一说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留时间让学生议论。)
2、结小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略)
3、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巩固小数减法的计算。
出数据信息
尺子铅笔作文本图画本笔盒彩色笔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
师:根据以上的商品价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
4、回顾对比:
小数减法计算与整数减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小数减法计算与小数加法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三、小组活动,巩固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说明:1、两人一组。每人说出一个小数。两人同时写竖式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题目多者为胜。
四、练习作业。
1、完成课本P97页第1、2题
2、课后实践作业:P97页第3题。
第5课时
课题:小数加、减法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P97~~P98第4~~6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会计算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能形成比较正确、熟练的计算技能。
教学重点:熟练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技能技巧。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4.6 + 5.4 0.6 + 0.8 0.36 + 0.4
0.9 – 0.7 0.8 – 0.4 1 – 0.6
老师小结口算情况。
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
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
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学生如出现错误,结合评讲)
三、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
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
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 - 0.58 = 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 – 1.3 = 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答。
四、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加深练习,补充题略)
七星岩作文200字2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第1~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3)计算:
123333??????666101010
计算33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101010
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师:每人吃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9
222问:一个人吃了块,三个人吃了几个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块。让学生999
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2222?2?262订正时教师板书:++===(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999939
2蛋糕的图片)3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
22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再启发学生说出?3表99
2示求3个相加的和。9
2(3)比较?3和12×5两种算式异同:9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2不同点:?3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9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22222问:?3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99999
教师板书:2?2?22?362??。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9993(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2?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99
观察结果: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99
(3)概括总结:
2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9
22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99
作分子,分母不变。
2根据?3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9
2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3按简便方法计算。9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做一做、练习一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3333???=()×()4444
3个13是多少?5个是多少?1010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计算:
25?4?81512
先让学生讲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若乘得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
练习一5、6题。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3?5?1?21087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3(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5
3指名列式,板书:?35
333问:?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或求的3倍。555
3(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5
指名回答:半瓶用131表示;式子为:?。252
3133131说明:?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板书:求的。5255252
32(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千克,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53
323232指名回答,板书:?,问:?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的。535353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533?8?754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11得出: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列出式子:?。25
问:如果我们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公顷,那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例3的图(1)11问:公顷的是什么意思?251公顷怎样表示?2
出示例3图(2)
要求学生观察图(2),问:在图中
111?11?引导得出:??252?51011的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25
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列式,教师再出示例3图(3)11131问:已经求公顷的是公顷,那么公顷的应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多少公顷?252?525
131?33?板书:??公顷)252?510
(2)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观察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计算方法?
教师归纳,再看书上结语。
再说明,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323?22?例:??535?35
七星岩作文200字3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学会看扇形统计图,并掌握它的特点。
3.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步骤。
教学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时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什么叫圆心角?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
3.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4.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哪些?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5.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形。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扇形统计图。
2.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出示P106图,观察主题图和条形统计图。
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还有哪些信息从条形统计图中不容易表示出来?
(3)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4)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什么?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什么?
(5)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3.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
(1)根据上图,分析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与各扇形圆心角大小的关系。
(2)制作扇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归纳绘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A.先求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B.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C.按照纸的大小用圆规画一个合适的圆表示总数。
D.根据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
E.在各个扇形内写上相应的名称和百分数。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练习二十五第3题、
七星岩作文200字4
教学目标:
1.知道扇形统计图,能说出其特点;
2.会画出简单的扇形统计图;
3.能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得到信息。
教学准备:
两幅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l.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两幅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说明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说明: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它是用一个圆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这种统计图清楚地反映出各个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根据扇形统计图的表示形式,讨论制成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得出步骤井板书:
①
②
③
④计算百分数;计算圆心角;画出圆和扇形;标明百分数。
(2)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一步,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同时指名一1
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用加法检验各部分百分比的和是不是100%。
(3)先说明一个圆的度数是360度,再让学生按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求出表示各部分数量扇形的圆
心角度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检验几部分圆心角的和是不是360度。
(4)分割成扇形。
老师说明画法,同时板书:先画一个圆,说明表示总数量;再分割成3个扇形,说明各表示哪个数量。
(5)标明各部分数量名称和百分数。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扇形各表示哪个数量,占百分之几,老师在图中板书。让学生自己画圆、分扇形并标明各个部分数量的名称和百分数。
(6)区分各部分并写出统计图名称。
说明要用阴影或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扇形,写出统计图名称,并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自己的统计图上。集体订正。
(7)小结过程。
提问:谁来看图说说刚才制作这幅统计图的过程?你能说一说这幅统计图的意思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课堂练习
l.做课后习题第1题。
提问: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计算后填写课本上的表格。出示表格,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每一个数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做课后习题第2题。
提问:这个圆等分成多少份?每份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多少度?请大家先计算每项收入相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再画出扇形统计图。老师巡视辅导。提问学生每一部分所占扇形是图的20等份里的几份。
四、课堂小结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怎样根据统计数据来制作扇形统计图?
七星岩作文200字5
教学内容:
教材104~10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新课
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教学例题1
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动
(二)教学例题2
`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
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
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
谁理解题目意思了,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
3、汇报、讲评
4、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第一题。
三、全课,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学生说)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
P1082、3
教学反思:
七星岩作文200字6
(1)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内容。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一次质的跳跃。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分数是在平均分的条件下产生的,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安排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引出生活中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接着例1题用学生熟悉的情景分食品直观体验平均分的结果及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分数是在平均分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情况下产生的。例2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展示后逐步清晰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情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学时应提供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绝不是一张白纸,关于几分之一的概念学生可能听父母或他人说起过,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数学知识,或许学生对几分之一有最初形态的认识,它表示几份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但因学生年龄所限,生活中关注了它的读法、写法和意义的人毕竟是少数,且不系统,因此几分之一的教学仍是学习分数的新篇。作为三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主要有两个困难:其一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其二是要口头表达分数的意义。
(3)教学目标
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特殊地位以及新课标对教学行为的要求,再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确定一下三个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简单分数的过程。
2、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3、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分数的含义。
难点:会用几分之一表示图形的一部分,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5)教法、学法
教法:
数学学习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观察讨论法、迁移类比法、探究发现法、教师讲授法。
学法:
自主探究、感悟迁移、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自学尝试,归纳梳理。
(6)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想通过"初步感知-探索发现-巩固应用-课堂小结"四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一、初步感知
首先出示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引入课题,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通过问题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是在整数不能再分成整数的情况下用分数来表示,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的前提下进行的。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
二、探究发现
1、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然后通过看图讲故事的形式理解二分之一,教师讲授二分之一就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一半,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2、用分食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在独立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平均分和分的份数。明白一个整体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最后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可以用到几分之一的分数。
3、动手操作,用三个折长方形纸并涂色的活动。理解几分之一的实际意义。活动一,把一张长方形纸分别平均分成2份,并将其中的一份涂色。呈现学生不同的折法,介绍这张纸的二分之一记作.活动二学生探索交流后,师生完成的书写,重点介绍分数的读法。活动三,学生操作展示后,让学生试着用分数表示并读一读。
在"试一试"的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写出分数。讨论"议一议"的问题时,提示学生结合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加以说明,使学生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
完成教材81页练习题
通过写、辨、涂三道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新知及时加以巩固,问题讨论则是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新知来进行实践应用。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说板书
分数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一半也就是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读作三分之一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让课堂绽放独特光芒的地方,它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该掌握的内容更加清晰全面,记忆更牢固。
七星岩作文200字7
一、教学内容:
粉刷围墙
教材第58 、5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巩固有关表面积的知识。
2 、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三、重点难点:
应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
四、教学用具:
主题图,投影,相关数据。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前奏
谈话导人:
学校为了给同学们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决定利用暑假时间粉刷围墙,这次粉刷想请同学们出出主意,亲自参与设计粉刷围墙的工程设计方案,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确定后进行相应的调查、测量,了解和收集相关数据。比一比,看哪个组的.设计方案合理、实用,最后评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策划。
(二)明确工作
1 、各小组汇报:粉刷围墙要做哪些工作?
小组汇报后,老师归纳板书:
了解粉刷面积
预算材料费
粉刷围墙人工费
(三)收集数据
了解数据来源。
粉刷面积:
(1)几个小组分工合作,亲自测量得出结果。
(2)向学校后勤组老师了解学校围墙面积。预算材料费:
(1)市场调查。(各组去不同商店)
(2)电话咨询相关单位。
(3)网上查阅。
(4)向熟悉这方面工作的家长了解相关信息。
人工费:
(1)向家长咨询。
(2)去装修厂家咨询。
(四)整理数据
1 、整理信息。
根据本组调查结果并聆听了其他组的意见后,整理有用信息进行方案设计。
2 、预算。
3 、设计粉刷围墙方案。
(五)提出方案
1 、各组把设计方案贴在磁板上展示。
2 、各组派代表介绍设计方案,其他组成员可质疑。
(1)粉刷围墙工程方案:
粉刷面积:1600m2
人工费:5元/m2,5 × 160O = 8000(元)
材料费:
型号规格价格耐用期
B——220kg/桶4405
440 ×(1600 ÷ 3 。5 ÷ 20)≈10000(元)
合计:8000 + 10000 = 18000(元)
(2)备选围墙装饰花边图案。
(3)备选围墙装饰颜色色板。
3 、集体评议最佳方案。说一说最佳方案好在哪儿。
4 、各组总结本次设计活动中的最佳参与个人。
5 、对于评选出的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颁发奖状
6。把学生们的优秀设计方案整理装订好,请同学代表上交给学校后勤部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的劳动价值。
(六)课后延伸:
请你独立设计一个粉刷家庭围墙的方案,方案要符合家庭实际情况,注意环保和美观,做好后,请家长做出整体评价。
七星岩作文200字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说出十位是5的数。
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
说出各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 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 9〇6
二、新授: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比较呢?
(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顺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据数的组成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
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
三、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七星岩作文200字9
20xx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姓名:沈金鹏
学号:134080303
院、系:数学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20xx年1月22日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和发现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1课:位置与方向㈠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
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会根据描述在
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掌握画图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根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教、学具准备: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交流例题1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⑴同学们听说过台风吗?你对台风有什么印象?
⑵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师:听到这侧消息,你有什么感想?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台风的位置和动态。
2.导入新课
现在台风的确切位置在哪里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到确定位置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展开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
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从图中信息?
(启发学生观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个体位置在哪里。)
2.交流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东偏南30°表示的是台风中心位置相对于A市所在的方向,也就是台风中心位置与A市的连线和正东方向的夹角是30°,即正东方向往南偏30°。)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如果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必须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察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具体位置。
3.组织计算。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具体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
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交流。
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具体位置应该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
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⑵小组交流作图的方法。
⑶尝试画图。
教师巡视交流,参与部分小组讨论,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交流和评议,通过交流明白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B市距离A市200km,在图上也就是2cm。
C市:先确定方向,直接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cm表示100km,C市距离A市300km,在图上也就是3cm。
4.算一算。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00÷40=5(小时)
5.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总结:
(1)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2)确定观测点。
(3)根据所给的度数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4)根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体会在图上确定位置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这道题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和距离都没有直接给出,需要学生自己测量和计算。⑴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⑵组织交流。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测量方向的,怎样计算距离的。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
⑴学生独立进行画图。
⑵投影展示,组织评议。
⑶交流画图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关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的方法是先确定方向,再以选定的单位长度为基准来确定距离,最后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七星岩作文200字10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xx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20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b是(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
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A?{x?N|1?x?8}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
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五.板书分析
七星岩作文200字11
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是91、92-93页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已经表现出创造力倾向,他们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因此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意义,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资源平台:
1、多媒体课件。
2、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及彩色笔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让学生大胆说,寓情境于活动的教学方法。
问题生成单:
1.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
2.把10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 )。
3.12里面有( )个6.
四步三环 导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个?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探究活动一:学习例1认识二分之一
教师:1.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也就是二分之 一,写作:1/2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 ),读作:二分之一。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用1/2表示,边读边写。
2.把它平均分给四个同学,每个同学又分到几分之几呢?下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四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
学生:活动一:学习例1
1、看课件分月饼。
2、跟老师读写分数。
3、动手分圆片。
(三)活动二:学习例2生动手操作折出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
教师:怎样表示出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正方形纸片试着表示出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用你喜欢的颜色涂出来。
小结:揭示分数概念。 像1/2、1/4"",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认识几分之一
学生:活动二:学习例2
1.学生自由读要求。
2、动手折,并给其中的一份涂色。
3、小组合作: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4、展示成果。
四:总结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 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P93做一做:
(1)填一填。(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 P96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动手做题、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读作:二分之一 读作:四分之一
七星岩作文200字1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类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的过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
2、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每人若干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类[板书:分类(二)]
分类可以按什么来分?(板书:1、用途2、特征)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对我们来说最平常不过的整理书包就要用到分类。
二、整理书包——激发分类的兴趣
1、让小朋友把书包里的书本倒在桌面上,动手分一分,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连的整理书包激发了学生动手分类的学习兴趣。
2、汇报
可能有两种分法:
(1)数学书与语文书放在一起;拼音本、写数本、生字本……放在一起。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书与本子不同用途)
(2)数学书与算术本写数本放在一起;语文书与拼音本生字本等放在一起。反馈,这样分的请举手。
想一想:按什么来分?(数学、语文学科特征)(板书、学科)
(3)肯定学生的分类结果。
三、练一练
1、人物分类——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1)这儿有几个人(课件出示)想一想可以怎么分类,说给同桌听。
(2)谁来说一说按什么来分的?板书:(男、女)几号是男的?几号是女的?(板书号数)
按男女分就是按性别来分(板书)按性别分的.请举手。
(3)按大人小孩分,学法同上。
(4)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有无戴眼镜,有无戴帽、头发颜色……)
小朋友想到了很多种分类方法真棒!
2、帽子分类——了解分类标准确定的多角度。
瞧!这是我们生活中都离不开的帽子(课件出示)请小朋友拿出学具袋里的漂亮帽子分类整理。
(1)谁愿意把结果拿上台展示。
①按什么标准来分?(颜色,板书)分成几类?(三类)说明分类不仅可以分成两类,还可以分成三类,甚至更多类。
②还有其它标准吗?(冬天戴的、夏天戴的)就是按不同用途来分。
③除了颜色、季节用途,想一想还有什么分类标准?(样式)
(2)小结:遇到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对于分类标准的确定也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3、狐狸大叔考考你——多角度思考分类标准,动手实践分一分。
(1)独立图形分类
①狐狸大叔听说小朋友学会了分类,带来4个图形(课件出示)想请小朋友帮忙分类。请小朋友拿出图形学具袋,想一想有几种分法都动手分一分。
②汇报:你想出的各种分法。
③展示不同分法提问: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板书:大小、形状……)
(2)合作车子分类
①连精明的狐狸大叔都夸小朋友很聪明,它又拿出一组车子考考小朋友怎么分类,这回同桌合作分类,商量有几种分法,动手分一分。
②请几桌派代表上展示,并解释自己的分类情况。
(可能出现的分类:按颜色、按机动车非机动车、按轮子个数、按用途……)
小朋友能从不同角度思考确定分类标准真棒!
四、小组游戏分铅笔——将知识技能延伸到课外,拓展思维。
现在我们来玩个“比一比哪组分法多”的游戏。请给我们的好朋友铅笔分类,看哪一组的分法多。
让几组上来展示,解释。
(按笔蕊颜色〈用途〉、按外壳颜色、按粗细、按长短……)
五、谈话——将知识技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想一想平时生活中什么事用到分类,举个例子说一说。
六、总结
今天大家学习有什么收获?分类可以按什么标准进行?
七星岩作文200字13
教学内容:
开学第一课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是小学生,能够遵守课堂常规,对小学生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培养课前准备、听、讲、坐、写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学会使用数学学习用品(直尺,学具盒等)。
3.通过学习,让孩子们了解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训练使用数学学习用品
教学难点:激活学习数学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
1.小朋友,从那天你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进入校门那一刻,你就是一名小学生了。当小学生说明你们已长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是很光荣的。
2.小朋友,昨天我们已经认识了,还记得我姓?你们称我?知道王老师和大家一起上什么课吗?想不想让老师也认识你?把数学书翻到第1页,用最漂亮的字写上自己的姓名。指出:写上姓名表示书是你个人所有,以后要爱护它。爱护它不仅不要弄坏它,而更是要好好利用它,学习它,上好每一节数学课。
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学数学吗?在幼儿园你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3.玩数学游戏。
老师看大家说得这么好,决定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些数学猜数游戏,好吗?
游戏1:猜数游戏。
一个数娃娃,去头变成0,这个数是几?(6)一个数娃娃,去尾变成0,这个数是几?(9)一个数娃娃,去头或去尾都能变成0,这个数是几?(8)游戏2:数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对折,现在这个图形里有几个长方形?
在小学里我们将继续和这些数、图形交朋友,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数学中藏着许多秘密等待大家去探索。
二、数学课堂常规
大家现在是小学生了,那么我们上课时的要求也跟幼儿园有些不一样了,老师先教大家几招学好数学的好办法,想学吗?
爱护书本。1.包好书本;2.不乱涂不乱写;
首先,上课前做好准备很重要。首先数学书、练习本一放在左上角(教会认左上角),上课用到的时候我们轻轻拿到手边,不需要再到抽屉里去找了。接着准备文具,三样工具很重要,削好的铅笔,一个橡皮,一把直尺课前从笔袋里拿出来,靠在笔袋前面随时等待着小主人的命令,老师没有说要用的时候千万别去随便碰它,要不然老师会不高兴的哦。好,一切准备就绪,下面老师就要悄悄告诉你们学好数学的好办法了,上课要做到“四到”:
1.耳到——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和同学的发言。
2.嘴到——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和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们的小朋友要管好自己的小嘴巴,不能随便和别人说话,还要管好自己的'小手,不随便摸东西,那样老师讲的话你没听到。
3.眼到——不东张西望,眼睛紧盯着老师或书本。
4.心到——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表现好的小朋友,老师会表扬他,还会在他的数学书上,贴上五角星。
三、童话故事两则
老师看你们听得这么认真,一定是把好办法记住了,是吗?好,接下来我们听两个故事来轻松一下。
上课坐端正
“叮铃铃”
森林小学上课的铃声响了,小动物们有秩序地走进教室。小猴急急忙忙,走进教室,双手托着腮,坐在凳子上等老师上课。小熊则弯着腰爬在桌子上。大公鸡呢?还是那样高傲,眼睛朝天,四处张望呢!
大象老师走进教室,一看着急了:“嘿!嘿!你们这样坐怎么能上课呢?”小动物们一听,都纳闷了,那怎样坐才对呢?
大象老师耐心地对大家说:“上课的时候,得有上课的规矩,姿势不对怎么能学好习呢?我教大家几句顺口溜:‘两手放下脚放平,胸脯挺直眼向前,耐心听讲勤思考,学习才能有进步’,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读!”
大象老师一句一句地教小动物们读起来。嘿!真奇怪,小动物们读着读着都坐端正了。大象老师看着,笑了!
讲话先举手
森林小学一年级正在上着数学课。大象老师耐心地教育每一个小学生。
“小朋友,要使学习取得好成绩,自己一定得动脑筋,勤思考,大胆试才行!”大象老师给小朋友讲着学习的方法,小动物们听得非常入神。
大象老师开始出题了:“下面请小朋友们试着算一算1+1等于几?”小动物们都觉得太简单了,都抢着要回答。 “我来,我来!”小动物们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自己喊!
教室里顿时乱极了。
大象老师听着直摇头,小动物们看着老师,心里想老师怎么啦,难道是我们算错了?
“小朋友们,你们这样发言,老师能听得清吗?”小动物们直摇头。
大象老师耐心地对小动物们说:“上课的时候,发言要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才能讲话,如果大家都各讲各的,结果谁也听不清,这怎么能学好习呢?”
小动物们听着听着,都觉得很有道理。
四、学一学课中操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拍拍手,伸伸手,打打肩,左点头,右点头,上点头,下点头,坐坐好。五、结束全课。
找找身上的数字宝宝,(如:我有一张嘴,两只眼睛,一只手有5根手指)。
找找教室里的数字宝宝,(一间教室两扇门等)
七星岩作文200字1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三、学习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难点:单位“1”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形白纸、软尺,学生用的.笔。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分数,了解学生的起点
师:同学们请看:课件出示涂色的1/4圆。你们能用一个数表示涂色部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并板书1/4
师:对于1/4这个分数,同学们还了解一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子、分母、分数线)
2、揭示课题
师:是呀!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展开分数意义的研究
1.研究1/4,理解单位“1”。
(1)探究,用多种材料表示1/4。
师:刚才同学们说1/4可以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1/4还可以表示什么?下面利用我们准备的学具进行探究活动,先看看活动的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a)任意选用一些材料,通过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1/4。
(b)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来表示1/4的。
(2)小组活动
(3)反馈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是怎样来表示1/4?
让学生汇报,在汇报同时可以利用学具进行演示。
(4)归纳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回答。
师:是的,我们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有不同的地方吗?学生回答。
师:是的,平均分的物体不一样。有的是在分一个物体或者几个物体。像这样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我们通常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还有那些物体可以看做单位“1”?把你的想法给你的同桌说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5)再次研究1/4
.拿出学具进行演示。,老师说出部分,让学生说整体
2、研究几分之几
让学生任意写一个分数,和同桌说说你写的这个分数可以表示什么?
3、总结分数的意义
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练习(课件出示)
填空:
(1)5/9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xx份,表示这样的xx份的数。
(2)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2只熊猫是这个整体的xx分之xx4只熊猫是这个整体的xx分之xx。
(3)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四)介绍是分数的产生
师: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课件逐屏出现,让学生阅读有关内容。
(五)延伸练习
课件出示
仔细观察下图,你能用分数来说一句话吗?
(六)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内容?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七星岩作文200字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重点:扇形统计图。
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呈现扇形统计图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解疑合探:
教学例
1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②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汇报交流结果
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3)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①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②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三、质疑再探: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
(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2.布置作业
【七星岩作文200字】相关文章:
高中作文:感恩的作文11-05
作文:童年趣事-小学作文02-02
父爱作文800字初中作文05-27
我的作文老师作文04-01
话题的作文12-02
初中的作文11-04
妈妈的作文11-23
小学的作文12-19
妈妈作文12-28